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一等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一等奖

日期:2022-03-17

这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一等奖,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一等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1 篇

 教学目标

  l.理清诗歌思路,读懂诗歌内容。

  2.把握人物形象,学习对比写法。

  3.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l.理清诗歌思路,读懂诗歌内容。

  2.把握人物形象,学习对比写法。

  难点:

  把握人物形象,学习对比写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课文导入

  唐代诗歌谱写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辉煌。唐代的诗人灿若繁星。今天大家就一起来学习其中最负盛名的大诗人之一——杜甫的诗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精品课件】展示杜甫草堂图片、杜甫头像。

  二、整体感知

  【精品课件】

  1.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因其在诗歌创作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被誉为“诗圣”,诗作流传至今约1400多首。代表作有“三吏(《潼关吏》《新安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

  可参考【影音资源】《杜甫》

  2.了解背景

  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安史之乱。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上元二年(761)的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可参考【知识总汇】

  3.初步感知

  (1)播放【音频课文】。声情并茂的朗读,唤起学生的情感,以便引导学生快速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要求注意:把握字音、节奏、停顿、重音等。

  提示

  ①本诗以七言为主,可采用"二/二/三"式停顿

  ②挂罥(juàn)塘(táng)坳(ào)俄顷(qǐng)布衾(qīn)

  丧(sāng)乱踏(tà)里(lǐ)裂(liè)庇(bì)突兀(wù)

  可参考【知识总汇】

  (2)自己放声朗读,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读出来。

  (3)结合注释,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大意。

  参考:深秋八月,狂风怒吼,卷走了我的草屋上的几层茅草。茅草飘飞,飞过浣花溪,散落在江边,高的挂在高大树林的枝头,低的落在水塘和水边地里。

  南村的一群顽童欺负我年老无力,竟狠心这样当面做盗贼,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我喊得唇焦口燥再也喊不出声来了,只好回来靠着手杖自己叹气。

  一会儿狂风停息,乌云像墨一样黑,秋日的天色灰蒙蒙的接近黄昏。被子用了多年冷得像铁一样,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破了。因为屋顶漏水,床上没干燥的地方,而雨水还像麻线一样不断流。自从安史之乱之后,自己睡眠就不好,漫漫长夜浑身沾湿,如何才能捱到天亮呢?

  如何才能得到千万间宽大的房子,彻底庇护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都高高兴兴的,在狂风暴雨中也不会倾倒,安稳得像山岳一样呢?唉!什么时候,我的眼前能一下子出现这种宽大的房子,即使我的茅屋被狂风吹破,我自己被冻死了也心甘情愿!

  三、重点探究

  【精品课件】

  (一)探究诗歌内容和感情。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下面,我们运用诵读法,逐节探究诗歌的内容和表达的感情。

  逐节理解步骤:①五个字概括诗节内容——②一个词概括诗人情感、心境——③哪些词语表达情感最形象——④应该怎样诵读——⑤尝试诵读——⑥师生点评。

  思考探究,小组交流,展示,师生点评。

  [第一节]

  1.概括内容:秋风破茅屋。

  2.情感:凄惨。

  3.如何读出这种惨烈的境况,诗人悲痛的心情?

  参考:抓住那些最有表现力的词语“怒号”“卷”“三重茅”重读。对于茅草的命运,诗人的心情是关切的,心随飘转的茅草而动。

  4.背景点拨:草屋的来之不易(安史之乱中流亡颠沛,流落四川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才完成,草屋的破败直接关系到全家的生活)。

  5.找同学诵读,学生大声诵读,注意体会情感。

  6.播放【影视课文】第一节,体会感悟。

  [第二节]

  1.概括内容:群童抱茅去(力求与第一节押韵)。

  2.情感:无奈。

  3.如何读出这种无奈的情绪?

  参考:放缓语气;“自叹息”加重并延长。

  4.此时的杜甫四十几岁,何以至此(老无力、倚杖)?

  参考:生活的困顿,内心的悲伤。

  5.诗人在叹息什么?

  参考:一叹息天公无情毁屋;二叹息儿童幼稚,不明作者苦衷;三叹息黎民生活困苦(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初显忧民思想。

  6.学生齐读第二节,注意体会情感。

  7.播放【影视课文】第二节,体会感悟。

  [第三节]

  1.概括内容:丧乱长夜苦(长夜难眠苦)。

  2.情感:哀伤、悲戚。

  3.如何读出这种悲戚之感?

  参考:重读“冷似铁”“无干处”“未断绝”“少睡眠”;重读并延长“长夜何由彻”。

  4.自行诵读体会。

  5.理解质疑:为何冷似铁,而非冷似冰?

  参考:“铁”一是很凉、很硬(天寒冷),二是很破旧、很脏,只有一被,无法拆洗(贫穷)。换成“冰”只能表示寒冷,而无被子破旧之意。

  6.为何长夜难眠,仅仅是屋破漏雨所致么?

  参考:不是,是当时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造成的。

  背景点拨:安史之乱前唐朝有5000多万人,安史之乱后人口从5000多万锐减到1000多万。在安史之乱前,唐朝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但是安史之乱后,土地荒芜,粮食短缺,物价飞涨,仅以米为例,物价涨了三四倍还多,可谓民不聊生。

  8.播放【影视课文】第三节,体会感悟。

  [第四节]

  1.概括内容:广厦庇寒士(受冻死亦足)。

  2.情感:激昂(心潮澎湃,美好愿望)。

  3.如何读出这种情感?

  参考:语气:激昂、悲壮;重读“俱欢颜”“安如山”;重读加延长“受冻”“死”“亦足”。

  4.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诵诗歌(配乐)。

  可参考【影视课文】(无声配乐版)、【微教案】《“安得广厦千万间”赏析》

  5.播放【影视课文】第四节,体会感悟。

  (二)探究诗人的形象。

  请在心中勾勒杜甫的形象,可以将杜甫放在诗句的背景中,也可以是对杜甫身体、容貌、神态等等的联想。

  可以用“在面前,杜甫是一个的人”的方式表述。

  示例:在卷草破屋的狂风面前,杜甫是一个无可奈何心情愁苦的人。

  参考

  在公然抱茅的顽童面前,他是一个万般无助内心痛苦的人;

  在床头无干的漏屋面前,他是一个寒湿交迫心中悲苦的人;

  在忧国忧民的思虑面前,他是一个胸怀博大激情奔放希望崇高的人;

  ……

  四、课堂总结

  学生个人梳理总结。

  可参考【微教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艺术特点》

  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然而杜甫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从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生活想到历经战乱折腾的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从风雨飘摇中的个人茅屋想到连年战乱中的整个国家,因此彻夜难眠,“忧”,忧风忧雨,忧国忧民,忧天下。面对这样的现实,诗人从自己痛苦生活体验中发出抑制不住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呼号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铮铮壮语。这样掷地有声的铿锵诗句,历史过去了已一千多年,但似乎仍在耳边回旋。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搜集杜甫的相关资料,做一期以“走近杜甫”的宣传墙报。

  六、板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秋风破茅屋凄惨

  群童抱茅去无奈

  丧乱长夜苦哀伤忧国忧民

  广厦庇寒士愿望

  受冻死亦足胸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2 篇

 一、板书

  对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生澜

  诗圣杜甫笔下记载世上疮痍、民间疾苦的作品有哪些?《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春望》等,当然也包括我们今天要学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简介创作背景

  子美早年怀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但因*臣李林甫专权当道,屡试不第。756年方得一小官,安史之乱时被叛军掳到长安,757年逃出虎口,投奔唐肃宗,除为左拾遗,后因上书营救房g的罢相,触怒肃宗,几受刑戮,759年弃官西行,历经千辛万苦于年底到达成都求亲告友,在浣花溪畔修筑了草庐,在飘泊多年之后,终于有了安身立命之所,诗人的心情是愉快的,这在他的诗歌中也表现了出来。他曾到江畔独步寻花: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也曾在水槛遣心: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不料当年深秋,风雨破屋,长夜沾湿,诗人在风雨飘摇之中写成此诗,于是这普普通通的茅屋也便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三、学生自读诗歌,初步体会诗歌中的思想感情。

  四、教师范读诗歌,读出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五、讲析诗歌,感悟诗人忧国忧民情怀

  诗人好不容易盖起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与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屋上层层茅草,怎能不让诗人心焦?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而是飞过江去分散撒在江郊,我们读这几句诗,分明看到一个衣衫单薄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茅草一层一层卷了起来。而他面对大风破屋的焦灼与怨恨之情,也不能不激起我们心灵上的共鸣。

  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是不是还有落在平地上的可以收回呢?有的,然而却被南村群童抱走了,诗人也曾追逐,也曾呼喊,但终因年迈无力而无法赶上。无可奈何之余,只能“归来倚杖自叹息”。如果不是贫困,诗人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如果不是十分贫困,群童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并不值钱的茅草。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茅屋盖得不够结实,因而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了家中。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自己叹息,并没有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世态炎凉便可想而知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十分深广。

  “俄顷”两句用饱蘸浓墨之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布衾”两句不仅是布被又旧又破,更是为下文屋破漏雨蓄势。成都的八月并不冷,可是由于被子毫无保暖功能,再加上屋破漏雨,真是凄风苦雨寒彻骨。诗人彻夜难眠,既盼雨停,又盼天亮,处境相当艰难。但诗人并没有因为自己处境艰难哀叹声声,而是由个人的处境联想到了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地过度到了诗歌的结尾。

  诗人从“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下子跳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其中包含着许多没有说出来的情绪。“长夜”实际上是双关,诗人由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联想到了历经战乱,颠沛流离的人民,联想到了“山河破碎风飘絮”“风雨如磐暗故园”的祖国,实际上人民就是生活在漫漫长夜之中,国家就是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啊!每念及此,诗人怎能不忧心如焚、彻夜难眠呢?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3 篇

 [教材分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通过记叙自己茅屋被秋风吹破这件事,一跃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衣食无着落的穷苦百姓,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因为是诗词,所以本文的语句显得更加含蓄,跳跃性也更强,单从词的字面上看,学生就不易读懂,更不要说能领悟到包含在每个画面后的忧患之情了,因此本文的教学光靠朗读是远远不够的。学习本文,还要借助网站资源的帮助,通过有层次的阅读来感受作者的复杂感情,体会作者的博大胸怀。

  [教学目标]

  1.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品味诗歌语言形象;

  2.深刻理解作者的忧国忧民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中作者复杂的情感,把握他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教学难点]

  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当中。

  [教学方法]

  诵读 体味 探究

  [课前准备]

  学生: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教师:搜集相关资料,制作web课件。

  教学步骤

  一、课文导入

  唐代诗歌谱写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辉煌。唐代的诗人灿若繁星。今天大家就一起来学习其中最富盛名的大诗人之一——杜甫的诗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说明】:用《昭君怨》做背景音乐,首先为课堂创设出一种凄美、哀怨的的氛围。

  二、作者追踪

  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安史之乱。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三、草堂听雨

  1.播放课文配乐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为难辨字注音。

  2.让学生齐读,并提醒学生在齐读时注意字的.读音,初步感知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学生齐读完后,教师指正解读并纠正字音。)

  3.齐读之后,再让一个同学单独朗读。(学生读完,教师应肯定其能根据诗歌感情的需要处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优点。 )

  【说明】:通过听配乐朗读录音和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置身于诗词的意境中,帮助他们把握读音,感知内容。

  四、品味探究

  A、研读赏析第一诗节,思考下面的问题

  1、作者是如何描写秋风的?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凶猛”等词语?

  讨论明确:“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又运用了拟人化手法。

  2、“卷”和“吹”相比,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好在哪里?

  讨论明确:“吹”字不能写出风的力度;换“掀”吧,似乎又表现不出茅草的动态。要想既写出风的迅猛,还又表现出茅草的动态的字, “卷”字更形象、更有力。

  3、后面的动词有哪些?用法有什么好处?

  讨论明确:后面还有“飞”—“洒” —“挂 ” —“飘转” —“沉”等动词,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感画面。

  4、给此段加一个什么标题? (秋风破屋)

  B、研读赏析第二诗节, 思考下面的问题

  1、当看到茅屋被秋风所吹毁后,诗人当时心情是怎样的?

  讨论明确:诗人心情着急、发怒,无可奈何。作者在此段中没有一个字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但是能让读者体会得到这种心情。

  2、茅草被一群儿童抱走了,孩子们为什么要抱走茅草?

  讨论明确:本身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当然也不排除调皮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层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如其说生孩子们的气,倒不如说生社会的气,狠动乱社会造成人民贫困、灾难。

  3、茅草被卷走了,这些草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可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诗人着急,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

  讨论明确:是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憔悴。

  4、“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讨论明确: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所以此句应该用叹息的声音读出来:归来倚杖自—叹—息—。

  5、给此段加一个什么标题? (群童抱茅)

  C、研读赏析第三诗节,思考下面的问题

  1、茅屋被吹破后,诗人最怕的是什么?

  2、看看第三诗节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大家赏析一下.

  讨论明确:“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破旧,很脏——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很冷,很硬,并且还破了,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体会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语言锤炼的功夫。

  3、给此段加一个什么小标题好呢? (夜雨湿屋)

  D、研读赏析第四诗节,思考下面的问题

  1、面对“夜雨湿屋”,作者此时的表现是什么?

  2、漫漫长夜,诗人在想些什么呢?

  讨论明确:“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你给此段加一个什么小标题呢? (祈求广厦)

  4、由此可见杜甫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讨论明确:“忧国忧民”(板书)。

  五、拓宽训练

  1、谁能再说一些杜甫忧国忧民的名句?

  明确: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2、你还知道其他人的忧国忧民的名句吗?

  明确: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位卑不敢忘忧国——陆游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背诵全诗

  2、将此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4 篇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一副对联,猜猜歌颂的是谁: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学生回答)对,是杜甫。安史之乱爆发后,饿殍遍野,生灵涂炭,杜甫举家南迁,饱受颠沛流离之苦。但他不以个人的得失为重,仍用饱蘸感情的笔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与泪的诗篇。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写于此时,当时杜甫一家辗转流亡到了成都。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他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盖了一座茅屋。有了安身立命之所,诗人暂时结束了流亡的生活。可是,谁曾料,一场大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屋漏偏逢连夜雨,诗人长夜难眠,于是写下了这首伟大的诗歌。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或播放录音。

  2.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以及轻重音,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三、深入探究

  1.诗歌第一段中你觉得哪个词语用得好?请说明理由。为何几根茅草会如此牵动诗人的视线?

  明确:示例:“怒号”一词用得好。“怒号”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公元759年冬,杜甫弃官入蜀,最后到了四川成都,在浣花溪畔暂时落脚。但是即使要盖一间简陋的草屋,他也是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才有了这么一个勉强能够遮风避雨的地方,所以几根茅草也会如此牵动诗人的视线。

  2.诗人写这首诗时只有四十多岁,正当中年,为什么他说自己已经“老无力”?真的是指年纪大了吗?

  明确:被吹落到平地上的茅草,还有可能捡回来,重新盖在屋顶上,但是却被小孩子给抱走了,在我们看来一文不值的几根茅草,在杜甫的眼中却是非常珍贵的,因为这关乎生计。所以,当时的杜甫虽然只有四十多岁,但是我们读到“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这两句时,分明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拄着拐杖的干瘦老人那老态龙钟的模样,原来他早已心力交瘁,未老先衰了。

  3.杜甫一向怜民爱民,为什么要骂抱走几根茅草的顽童为“盗贼”呢?

  明确:诗人忍不住要骂抱走茅草的小孩子为“盗贼”,实在是无奈之语、愤激之词,这并不是真心说他们是“盗贼”,只是因为诗人太贫穷了。诗人如果不是十分穷困,就不会面对大风刮走茅草而心急如焚;同样,“群童”如果不是十分穷困,也不会冒着狂风抱走那些不值钱的茅草。

  4.把被子比喻为“铁”好在什么地方?孩子为什么会“恶卧”呢?你从“娇儿”一词中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写出了被子的硬和冷。据说杜甫本来有两个儿子,但是其中一个夭折了。杜甫曾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中写道:“入门闻号,幼子饿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杜甫在长安困守了十年,在安史之乱前才终于获得一个小官职。这时就想着到妻子和孩子的寄居地奉先县去探望。没想到一路上看到的都是“路有冻死骨”的惨状,一进家门,才知道自己的小儿子也已经被活活饿死了。那么,现在就剩下这么一个儿子,却跟着自己颠沛流离,只能睡在这么一个家徒四壁,甚至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燥地方的屋子里,怎么可能会有好的睡相呢?恐怕还经常做噩梦吧!小小年纪却经历了那么多本不该经历的事情,身为父亲,面对这一切却无能为力,所以,他是多么羞愧和痛心啊!此时此刻,诗人已经肝肠寸断,他心里一定在心疼地呼唤:我娇弱可怜的孩子呀!

  5.如何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是作秀还是真情流露?

  明确:是真情流露。杜甫将自己的困境推己及人,表现了其忧国忧民的情怀。

  四、拓展训练

  读诗,就是读诗人的为人,读诗人的内心,读诗人的思想,读诗人的人格。同学们,假如我们能够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一千多年前,站在诗人杜甫的面前,你想对这位可敬的人说些什么?

  五、课堂小结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一座破败的茅草屋,却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陕西民歌中有“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的句子,这是对杜甫的爱戴和敬仰。让我们怀着对杜甫的崇敬之情,再次齐读全诗,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六、布置作业

  1.背诵杜甫的其他代表诗作。

  2.假如你是一位电视剧编剧(导演),打算写(导)一部有关杜甫的历史剧,结合此诗,你准备设计一些情节和画面,请进行合理的想象,把有关的画面描写出来,并适当加入对主人公的动作、神态的描写。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