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11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中班幼师教育随笔13篇,是优秀的中班教育随笔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新学期开始,我们又迎来了一批新的小朋友。他们中大多数孩子没有上过托班,乍然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和家人,进入幼儿园这么一个全新的环境,有多么的不适应。
看,几个性格内向、胆怯的孩子从父母或爷爷奶奶的环抱中被"抢"过来,哇哇地哭个不停,不时地从小椅子上走出来,追着老师边哭边问:"妈妈怎么还没来?""奶奶什么时候来接我?""我不要睡觉。"……"等吃过饭,睡好觉,妈妈奶奶就会来接宝宝了。"老师边给孩子擦眼泪边不住地给孩子们做着解释。
忽然,看到佳祺从桌子上拿来一张纸巾走到正站着哭的豆豆面前,用纸巾为豆豆擦去脸上的泪水,边擦边说:"不要哭,不要哭了,妈妈会来的。""哎,佳祺真乖,会帮小朋友擦眼泪叫她不哭的喏。"老师及时地表扬了佳祺。孩子听到老师的表扬更起劲了,又去拿了张纸巾帮脸上挂满泪水的霖霖使劲地擦了起来。冰悦、豪豪听到了也过来拿了张纸巾帮助旁边在哭的小朋友擦起了泪水。老师又及时地表扬了他们:"哎,冰悦和豪豪也真乖,也会帮小朋友擦眼泪的喏。"
再看被佳祺擦干眼泪的霖霖,听见老师说话,好奇地看着冰悦和豪豪,停止了哭泣。老师忙说;"快点,你也去拿张纸巾来,帮高彦擦掉眼泪呀。""噢。"孩子应答着,并马上去拿了张纸巾帮高彦认真地擦着眼泪。看着霖霖泪水斑斑的脸和那专注的神情,老师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入园一周,对班中小朋友有点熟悉后,初入园的佳祺在没有大人提醒下表现出对同伴的关爱,是多么难能可贵!现代以独生子女为主的中国家庭结构,孩子们被大人包围住,缺少同伴之间的交流,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孤立的个性。他们中多数表现出不懂得关心帮助他人,没有感情付出的意识。佳祺的行为让我看到了幼儿关爱情感培养的良好开端。幼儿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时期,关爱情感是现代儿童缺失的人文精神之一,它的养成是多方面影响、多种活动综合作用形成的结果。因此,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结合偶发事件,及时捕捉教育的契机,加强情感的随机教育,树立典型榜样,进行正面积极的教育,能让幼儿在幼儿园和谐的关爱氛围中,感受到人与人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情感乐趣。
眼看已经是十月份了,回忆刚入园的这些小家伙们。一个个哭着,闹着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现在每天都很高兴的来幼儿园,突然发现每次带班时,孩子们总喜欢和我聊天、拽拽我的衣服、摸摸我的手。“老师,我上个礼拜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玩了。”“老师我家里有玩的遥控汽车”。
今天,在玩自主性游戏的时候。牛牛跑来拉着我的手说:“老师,你和我一起玩,好吗?”我很高兴的答应了他的邀请。钓鱼岛的点点,看到了也跑来,老师:“你也陪我玩好么?”抢着牵我的手,于是我牵着他们的手问:“老师只有一个耶!怎么办?”点点说:“那我们一起玩好吗?”我摸了摸他们的头,“你们先去玩,等会老师来你们那做客好么?”他们高兴的点点头。
由此,我感受了孩子们多么希望老师关注自己,但作为新教师,在组织各种活动中,难免会忽视某个细节,因此,孩子们的某些愿望不能满足。小班的宝贝们是多么天真可爱。有时候只是老师轻轻的抱抱,摸摸他们的头、亲亲他小脸,他们都能感受到老师喜欢自己的感情。
所以我想:自己今后不要总是以高高在上的老师的身份教育孩子,而是要根据幼儿的心理、情绪,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从心里爱老师、爱幼儿园,让他们更快乐成长。
这学期我带的是中班的小朋友,小家伙们仿佛有无穷的精力。每个星期一的午睡时间,晨晨都特别兴奋,就是不愿意睡觉。由于晚上没睡好觉,我忍不住打了个大大的哈欠,随即,泪水充满了眼眶。晨晨看见了,好奇的看着我,问:"老师,你怎么哭了?""我没哭。""没哭怎么眼里都是眼泪啊?"我笑了:"那你猜猜,我的眼里怎么会有泪呢?"晨晨挠挠头:"是因为我不愿意午睡吗……对了,你刚才打了个哈欠,所以你流泪了。""对!晨晨真棒!观察的可真仔细。那你知不知道老师打哈欠流眼泪是开心还是不开心呢?"晨晨低下头想了一会,说:"老师,你是不是困了呀,困了打哈欠可难受了,我们睡觉吧。"
今天早上刚上班,中一班传来一阵喊叫声,"是什么呀?""是小青蛙吗?"。我过去一看,原来他们班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一只小小的蟾蜍,他们班的刘老师想把它请出去,这个小东西却气的肚子鼓鼓的,肚皮透明的像是要破了,四条腿伸的直直的。"老师,让它和我们玩儿一会儿吧?"李嘉怡小声的说,"好吧,但是别用手去碰它。"刘老师停止驱赶,蹲下来和孩子们一起认真而仔细的打量着这个小家伙,"瞧瞧,这到底是一只小青蛙还是小癞蛤蟆呢?"刘老师也不敢确定了。"应该是一只小蟾蜍吧!"我说"我也不敢确定,干脆上网查查吧。"上网查了查,哈哈,还真是蟾蜍,这小家伙也是一种益虫,会吃蚊子等害虫,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及人类的健康,它还会分泌毒液,它的毒液还有腰用呢。哈哈,我和孩子们长见识了,谢谢这只不速之客--蟾蜍。
魏金昊小朋友最近感冒了,总是不好好吃午饭,每当我走到他身边时,他为了得到我的表扬,就使劲地吃饭,不吃菜。于是中午用餐时,我坐在他旁边,看着他吃饭,希望他可以多吃点菜。我说:"今天青菜很香哦,来尝一尝。"魏金昊不情愿地说:"我不喜欢吃。"我夹起青菜,大口大口地吃给他看,魏金昊有点心动了,学着我的样子夹起一点青菜,可是刚嚼了几下就又吐了出来。看到这种情况,我十分担心,不吃菜感冒怎么能快点好呢?我对他说:"只要你吃一点菜,老师就给你咸菜做奖励,好吗?"魏金昊十分高兴,爽快地吃了自己的一口菜,我信守承诺给了他一小块咸菜。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每次午餐我都给魏金昊"加餐",有时也会给其他小朋友,不知不觉中,孩子们都食欲大增。
和幼儿朝夕相处,我们每天都要讲很多话,而我们用的最多的一个词,那就是"小朋友"。说多了似乎也就习以为常,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其实,细细一推敲,它正是体现了师幼之间的一种"朋友"关系。
我们可以将关系亲密的人称为"朋友",那我们每天亲切的称幼儿为"小朋友"时,不是也应该用对待朋友的态度感情去和幼儿交流吗?只有我们将幼儿真正当作我们的"小朋友",才会用朋友的身份于幼儿交流情感和看法,虚心征求和倾听幼儿的意见,赏识幼儿的优点和进步,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他们眼中的世界,才能用一颗童心去理解他们的发现和行为。
这种以平等融洽的关系提供的支持最易于幼儿沟通,也最容易被幼儿接纳。
吃过下午点后,有个孩子们来对我说:"垃圾桶里有一块饼干,不知道是谁偷偷扔掉的。""多可惜。""这是谁扔的?"我大声问孩子们,孩子们瞪着眼睛看着我,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孩子们害怕的眼神使我一下子感觉到自己的行为太粗暴了,我立刻语气缓和的说:"谁扔的这块饼干?"孩子们还是没有作声的,谁也不敢承认。放学的时间到了,孩子们陆续被家长接走了,但扔饼干的事却使我放心不下。我想,既然是偷偷扔的,说明孩子有顾虑,这件事应当从正面积极引导,并且要在全体孩子面前解决,因为许多孩子都看见了。
第二天,我准备了一些有关饼干制作的资料,让孩子们看怎样制作饼干。通过录相观察及图片了解饼干的制作过程,感知工人们的辛苦。然后我用橡皮泥和孩子们一起制作成饼干样,孩子们在活动中兴奋不已。我表扬了张家蕊和杜青妍,过去连一块饼干都吃不下,现在吃得多了,身体壮了,个子高了。孩子们笑着看着他们俩,我又问:"为什么他们现在比过去吃得多了?"孩子们纷纷说:"他们从前不爱活动,不爱玩球,不爱跳绳,不爱玩呼啦圈,所以不想吃东西。"我说:"对了,人的饭量会随着活动不活动,高兴或不高兴增多或减少,还有就是中午吃得过多或过饱,下午吃点量也会减少,不想吃了。"这时李争顺着我的话自豪的说:"我就是这样,昨天中午我吃得太多了,觉得有点饱,下午吃点时我就不想吃饼干了。"我说:"对呀,李争和老师说的一样,我们要是不想吃或者吃不下时应该怎么办?"孩子们都说:"告诉老师少给点,就要一个或半个饼干。""告诉老师吃不了啦。"我称赞他们真聪明,说得对,这时李争反而不出声了,瞪着一双大大的眼睛,看看这个,听听那个,脸上的表情让我明白了,垃圾桶里的那块饼干多半是李争扔的。我及时说,像昨天下午垃圾桶里就有一块饼干,不知道是谁不小心掉进去的?李争说:"老师,是我扔的,我以后再也不扔饼干了。"我在全体小朋友面前表扬了李争,知错就改是个好孩子。
通过这件事,我觉得教师遇到任何问题都应该心平气和地说服教育,而不应该怒气冲天大声训斥,应当多从正面积极引导,让孩子明白道理,比点名批评会更有效果。
今天的美术课是学画小猫。在认识了小猫的形象特点以后,我在黑板上画出了花猫的大体特征,然后便鼓励幼儿自由地进行画并涂色。
我看到不少幼儿在造型能力上有所进步,感到十分欣慰,但同时也发现有些幼儿组织的画面与我画的花猫十分接近,缺乏个人的特色。正当我暗自摇头,略感遗憾的时候,正好看到了陈天祥的画。我发现他在画纸上,赫然画了一个大大的椭圆形,椭圆形上还添画了几笔,并涂上了各色的纹样,构图十分饱满,色彩运用也很大胆。我便饶有兴趣地问:"陈天祥,你能告诉老师你画的是什么吗?""小花猫呀!""那小花猫的脑袋呢?""我的小花猫正把脑袋和他的身体卷团在一起睡觉呢~"一句不以为然的话震惊了我。找到了!这就是我一直在找的与众不同。孩子思维的创造性正是通过这小小的画面体现出来,作为教师的我,一直在讲如何表现小猫的头部画法,如何表现身体上的花纹。却忽视了小猫睡觉的特点。陈天祥这个调皮机敏的小男孩一语道破。想法实在可贵!于是,我马上表扬了陈天祥,并启发幼儿再去从不同的方面打开思路,展开想象……
接下来的课堂气氛更为活跃了,有的表现出小猫上树的情景;小猫抓老鼠的情景;几只小猫嬉戏的情景,猫妈妈领着小猫玩耍的情景……
孩子们的画就是这样的妙趣横生。
但愿他们活泼的天性,无边无际的想象,在五彩的笔下自由的舒展和延伸,不会被我们的条条框框限制住。
这学期,我带的是新招的中班孩子。开学第一天,高个子男孩小邓很快进入了我的视线,他精力旺盛,特别好动。比如,他总是摇来晃去,把小椅子摇得发出各种响声,脸上一副得意的神情;集体活动时,他总喜欢一会儿伸手去扯邻坐小伙伴的衣服,一会儿双手使劲捶打桌子,一会儿又钻到桌子下面玩;户外活动时,他总喜欢扮演奥特曼推来打去,把小朋友推倒在地,却一脸的“成就感”;别人从他身边经过,他总爱突然把脚伸出来将其绊倒……短短几天里,他几乎每天都惹出很多麻烦。我该如何去改变他呢?
记得在专业杂志上看到过这样的话: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基础是良好的沟通。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开始主动亲近他,而不是等他犯了错才去说理。只要有机会,我都会主动地与小邓拥抱、牵手,并且温和地看着他,让他感受到我对他的热情和接纳,然后轻松地和他聊天。渐渐地,小邓放松了戒备心理,有时候也愿意和我说说心里话了。一次他对我说:以前的老师不管我做了什么事,做得对不对,总是责怪我、批评我,有时明明不是我干的(坏事)她也怪我。看来,小邓有时候是被误解的,他变得如此调皮可能有部分原因是因为被忽视和受委屈而自暴自弃的。所以,我想我更应该给他以信任和鼓励。从此以后,我和小邓的关系更亲密了一些。他也会主动跟我说他的事。他说,他长大了也想当个教师,在幼儿园也愿意帮助教师、小伙伴做事。听了他的话,我非常欣喜,当即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还送给他一个特别的爱称“小邓老师”。
曾经有人说过,对任何一个孩子,只要你愿意蹲下身子主动去亲近他,耐心倾听、对话,走进他的心灵,总有一天他会被你的真诚和爱感化的,直到某一天他喜欢主动和你亲近,与你分享他的喜怒哀乐,你的教育就成功一半了。根据我的教育经验,一般比较调皮的孩子大多头脑灵活、精力充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我抓住小邓“喜欢当老师,乐意做事”这个特点,在一日生活中创造机会让他为班集体服务,为小伙伴做事。比如:餐后,请他帮助收拾桌椅;区域活动结束后,请他帮助收拾整理各区域的材料,并将材料归位、分类摆放;午睡和起床时间,请他帮助小伙伴穿脱鞋子、裤子、衣服等;早操时间,请他当小老师领操;户外活动时,请他提醒小伙伴注意安全问题……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小邓特别认真、投入,尤其是在材料分类上,他比其他孩子仔细。在户外活动过程中,他会有意识地思考小朋友的什么行为不安全,哪些事情不能做,然后去劝阻小朋友。为此,小邓常常受到教师的表扬、同伴的称赞。孩子们都亲切地叫他“小邓老师”,他因此倍感自豪。
也许是因为小邓把旺盛的精力转移到了帮助同伴做事上,并且因为常常受到教师、同伴的赞扬而渐渐树立了信心,小邓调皮捣蛋的行为改掉了不少。一天离园时,我和他妈妈说起近期小邓的变化。小邓妈妈说:“以前小邓每天都不想去幼儿园,说因为调皮经常被老师批评。自从进了你们幼儿园,他每天都想上幼儿园了,还常常惦记着为班集体做事,责任意识增强了,回家也会帮着大人做事,变化特别大。他嘴上还常说:我要去上幼儿园,我还要当好我的小邓老师!”听了小邓妈妈一席话,我感到很欣慰,也颇有成就感,因为我让这个孩子重新树立了信心,回到了健康成长的轨道。
在大多数成人眼里,那些说话温文尔雅,性格文静老实,做事循规蹈矩的孩子是"很听话"、"很懂事"、"很顺眼"、"很讨人喜欢"的乖孩子。殊不知这一"乖"字,压抑住了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的自由发展。
我们班上有几位"乖"孩子,遇事低眉顺眼,唯唯诺诺,一味驯服,从不表达与老师不一样得意见、想法。说句心里话,老师们、家长们都喜欢"乖"孩子,但从教育的角度想,我更希望充分发展孩子的个性,让他自由发展、不受压抑。
现在许多孩子怯懦而谦卑,习惯接受指令,缺乏冒险、坚强、泼辣、勇敢的素质,应该说和传统的教育思想"不能干这,不能干那"有很大关系。我们不能总以大人的标准去苛求孩子。对孩子应当宽容些,允许他们淘气些、顽皮些,鼓励他们对事物提出自己的看法。因为在某些淘气顽皮的背后,往往闪烁着智慧的星光。
有一次,班里平时比较淘气的几位小朋友在厕所好长时间没有出来。我走进去一看,原来几个小朋友围在地上看蚂蚁,嘴里还不听得说着:"你看小蚂蚁排着队爬""让我看看它们有几条腿",我听着他们的议论,觉的很有意思,他们正处于一个不稳定的阶段,他们善于探索,喜欢冒险,老师要保护孩子的这天真好奇的个性,保护他们创造性思维的源泉。这是随机教育的最佳时期。于是,我蹲下来告诉孩子们天可能要下雨,小蚂蚁正忙着搬家,孩子们的兴趣非常高。我借此机会让孩子们认真观察蚂蚁并把它们画出来。
孩子的淘气不是件坏事,关键是怎样对淘气的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如果当初老师是一句呵斥的话,也许就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几年前,冰心老人曾经送给老师和家长一句话:"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让我们的孩子的个性自由一些吧。
户外活动时,看到幼儿在懒洋洋的晒着太阳,便带带着幼儿玩起了原始的手脚并用的爬行的游戏,为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我们采取了比赛的形式,孩子们踊跃参加,气氛活跃。
在游戏进行到一半时,宿娟急了,因为一直没点到她的名字,便跑到我跟前把手举得高高的,"我玩,我玩,让我玩吧!"宿娟大声地喊道,看着宿娟急切的眼神,正想喊出她的名字,突然想到她的身体状况,还有参加完游戏的孩子们个个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这么剧烈的运动不适合她,便又咽了回去点了别的小朋友的名字。每到一次游戏结束宿娟便会跑到我跟前向我央求,但每次我都会以"你不适合玩这个游戏"拒绝她。直到最后一轮游戏时,宿娟仍把手举得高高的。在听到最后一轮游戏中也没有她的名字时,宿娟的眼神瞬间黯淡下去。
游戏结束后,看到宿娟难过的样子,我的心难受极了,想想在整个的游戏过程中宿娟是多么的积极,不管是帮小伙伴喊加油,还是举手参加游戏,而我却没让宿娟参加我们;在看到她瞬间黯淡下去的眼神,我知道我给了她很大的伤害,宿娟她很想和我们一起游戏,一起体验游戏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然而我却伤害了她,没给她这个机会。为了安抚宿娟的情绪,我又组织了一个游戏,但宿娟像霜打的茄子再也精神不起来,无论怎么表扬鼓励她,但她的兴趣已没先前那么高涨事后,我反思,为了照顾身体有顾忌的幼儿而剥夺了他们的活动权力,打击了他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就算是为了幼儿的身体着想,但在心理上却给幼儿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事后就算再怎么弥补,就像洁白的墙壁被刮蹭留下了永久的刮痕一样,在他们的心理留下了阴影,是我当时没想到的。
在幼儿园里,每个班里都有几位顽皮、不服管教的孩子。我们班里有一名男孩叫王兆奇,他老是欺负别人,不管别人有没有若他,他都要去欺负人家,因此,每天到老师这里来告状的孩子不下七、八位。 一次,分区活动涂画时,他拿水彩笔在别人的书上乱画。几个小朋友一起来告状,我走过去刚想批评他,只见他正蹲在地上给小朋友捡水彩笔。我连忙用赞扬的口气说:“这才像个乖孩子,好孩子要多做好事,团结小朋友,不能欺负小朋友。”接着,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说:“今天,老师要表扬王兆奇小朋友,他主动帮小朋友们捡画笔······我的语音未落,一个孩子就说:“王兆奇打人”,这下可不得了了,就像拥了马蜂窝,老师他故意用脚伴我,老师他拿我的彩笔了······王兆奇呢,他不好意思的环顾四周。我亲切的对王兆奇说:“王兆奇,伸出你的双手,然后又对全班小朋友说:”以前,王兆奇小朋友这双小手欺负过很多小朋友,但是今天他用这双小手做了一件好事。帮小朋友捡起了彩笔。从今往后,如果他做了错事,老师要批评他,帮他改正,他做了好事,老师就该表扬他。接着我又充满信心的说:“王兆奇小朋友以后一定会用这双小手做很多很好得好事。来,小朋友们一起欢迎他改正缺点,为大家做好事,说完,活动室里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发现王兆奇小朋友有了明显的变化:他时常为小朋友搬椅子、捡玩具和小朋友的关系亲近多了,告他状的小朋友越来越少了。看到王兆奇的进步,我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
斌斌上个学期就在我们班,不过天一冷就退园了,因为奶奶舍不得孙子。斌斌的妈妈告诉我,她上班孩子在家跟奶奶,奶奶特别娇惯孩子,都这么大了,上厕所还要奶奶脱裤子,更不用说自己穿衣服了,把他送到幼儿园就是为了让老师好好帮助他。这一学期,不管奶奶说什么都会让孩子天天来上幼儿园,不会退园了。
通过观察,我决定首先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斌斌是个内向的孩子,可能是自己也知道各方面不如别人,有点自卑,有了愿望也不会主动向老师表达,好几次只要我们不提醒就会尿到裤子里,每次给他换裤子,我都会嘱咐他"以后有尿的时候要和老师说,脱不下裤子来没关系,老师会帮助你的。"我们温和的态度让孩子完全对我们产生了信任,再以后他想小便的时候会主动告诉我们。接下来就是培养他的自理能力,我们手把手的教他洗手、脱裤子、提裤子、穿衣服、脱衣服、叠衣服、穿鞋……斌斌学的很认真,可能是错过了最佳的学习时机吧,斌斌学的也很吃力,我们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教,有了进步就表扬他,妈妈也积极回应他。慢慢的,斌斌从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孩子变成了一个生活能够自理,活泼开朗的孩子,原先的自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自信。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斌斌的转变,让我们认识到,每个适龄的孩子都应该上幼儿园接受教育,集体生活是可以锻炼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家长不能对孩子过于溺爱,到了入园的年龄也舍不得送孩子上幼儿园,受伤害的最终还是孩子。
《中班保育随笔3篇》:中班保育随笔第1篇自开学到现在虽说不是很长,但对每个孩子性格的了解我觉得还是一个不小的工程。表面上看,许多孩子在幼儿园表现得活泼、可爱、好动、爱说,或者内向、斯文、不
《中班教育随笔100篇简短值日生》:中班教育随笔100篇简短值日生第1篇 幼儿园教育随笔值日生 林泉是我班里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男孩,平时不声不响,上课时也不爱举手发言,更不会积极主动地与老师、同伴交往,缺
《幼师随笔中班17篇》:第1篇幼师随笔中班 前些日子,我教孩子们画大头像,开始我很担心他们画不好。我既想让他们用铅笔先画,又觉得铅笔画不好,擦来擦去失去了本真的色彩。于是我就让幼儿直接用黑笔画。 我先给幼儿讲解如何画大头像,让幼儿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