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班优秀语言故事教案12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中班语言活动痒痒树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学会较为连贯、完整地讲述故事主要内容,感知痒痒树从快乐到难受再到快乐的过程。
2、懂得爱护和保护树木,萌发爱心和同情心。
活动重点:
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能较为连贯、完整地讲述故事主要内容,感知痒痒树从快乐到难受再到快乐的过程。
活动难点:
感知痒痒树从快乐到难受再到快乐的过程,并想办法帮助痒痒树。
活动准备:
材料配套:教育挂图《领域活动、语言、痒痒树》。
活动过程:
1、提问引题。
引导语:(1)小朋友,你们知道哪些树?(2)你见过怕痒痒的树吗?(3)下面我们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痒痒树》。一起看看这棵痒痒树到底是什么样子,它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2、逐一出示教育挂图《痒痒树》,具体讲述故事。
(1)出示教育挂图①,讲述故事的前两段。
引导语:痒痒树在平时被小朋友挠了以后会怎么样?痒痒树落泪的时候霞霞为什么没有笑呢?(在别人难过的时候笑是很不礼貌的。)小朋友猜一猜,痒痒树为什么会落泪呢?
引导语:小朋友猜得到底对不对呢?下面就听老师继续往下讲。
(2)出示教育挂图②,继续讲述故事。
引导语:①现在小朋友们知道痒痒树为什么掉眼泪了吗?(被人划伤了。)②你受伤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感觉?(疼)③痒痒树疼得直掉眼泪,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它吗?(鼓励幼儿讲出各种疗伤的方法。)
(3)出示教育挂图③④,讲述故事的结尾。
引导语:①小朋友们是怎么样关心痒痒树的?包扎后的痒痒树怎么样了?②以后我们要怎么样对待树木呢?(要爱护、保护它们.)
3、引导幼儿结合教育挂图较为连贯、完整地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4、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引导语:小朋友,你们觉得世界上真的有痒痒树吗?真的有,痒痒树也叫紫薇树,它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它开出的花朵非常漂亮,有红色的,粉色的,还是紫色的。你只要轻轻地碰碰它的树皮,它的枝叶就会摇动起来,可有趣了。在全世界,我们国家的痒痒树最多,希望小朋友们有机会去看一看,摸一摸。
5、开展音乐游戏"挠痒痒"。
(1)引导语:小朋友们在平时开玩笑的时候喜欢挠别人的痒痒,下面我们就一边跟着音乐念儿歌一边做"挠痒痒"的游戏。
(2)儿歌:找一个朋友挠一挠,找一个朋友挠一挠,挠哪里?挠鼻子,挠脸蛋,挠脖子、、、、、、
6、结束活动。
小结:今天听了这个故事,希望小朋友们在公园看见小树的时候能够爱护它们,和小树做好朋友,做个爱护花草树木的好孩子。
活动延伸:
1、生活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做个爱护花草树木的好孩子。
2、家园共育:请家长带幼儿到公园的时候引导幼儿爱护花草树木。
活动反思:
教学活动中生生互动体现不足。在以后的活动中应当积极创设能让幼儿之间交流互动的情景和环节,如再开展此活动时就可制作几组痒痒树的道具、小朋友的头饰,在活动中供幼儿扮演角色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体会角色的心理变化,加强语言交流练习,这样幼儿就会在更加丰富有趣的游戏情景中,更轻松地完成学习过程。
活动充分的发挥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保持严谨的教学态度,巧妙地利用各种有效地提问方式帮助孩子们欣赏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孩子们积极主动的去感知故事中的情节发展及角色的心理变化、启发鼓励幼儿大胆谈论自己对故事的感受,整个活动教师始终保持给孩子们创造尽可能多的、充分的空间与机会去交流讨论,孩子们对故事理解的表述能力得到较多的机会练习;同时,在活动中教师还努力的尝试将教学活动向其他各领域进行渗透,增强了孩子们爱护植物的意识并引发幼儿爱护树木的美好情感。此外,活动中出现的意外分支情况也进一步证明该教师的随机教学意识颇强。
第2篇、中班语言活动春天来了教案反思
内容与要求:
1、欣赏并理解散文故事,把图片贴到相应的匹配位置上
2、感受春天里大自然变化的美丽景象
重点与难点:
重点:欣赏并理解散文故事,把图片贴到相应的匹配位置上
难点:感受春天里大自然变化的美丽景象
材料与环境创设: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老师画了一幅美丽的春天的图画,想看吗?
(二)欣赏:
(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理解画面内容)
1、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儿歌中的主要角色:小溪、麦苗、桃花、柳树、燕子等,以及它们在春天里的样子
2、师:图上有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3、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初步学习朗诵儿歌。
(1)、教师出示PPT,引导幼儿欣赏故事。
(2)、引导幼儿说出故事的名称和主要角色。
师: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春天来了,谁醒了呢?
(3)、请幼儿倾听故事一遍,提问并引导幼儿用故事中的语句回答问题。
a、师:春天来了,谁醒了?它在干什么呢?
b、师:小溪醒了,它在做什么?什么叫长跑?为什么说小溪在练长跑呢?(集体朗诵这句儿歌)
c、师:麦苗醒了,它在做什么?麦苗为什么会弯腰?(请幼儿模仿麦苗弯腰的动作,边做动作,边朗诵这句儿歌)
d、师:桃花醒了,它在做什么?什么是绽笑脸?
e、师:柳树醒了,它在做什么?柳树的辫子是什么?
f、师:燕子唱起了什么歌?什么是春之歌?
4、教师幼儿共同完整地将图片放到匹配的位置上
小溪、麦苗、桃花、柳树、燕子、麦苗
教学反思:
1、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在幼儿园的周围和大自然中变化万千,柳条抽芽、
桃花盛开、春雨绵绵、小草从泥土中钻出来,幼儿们可以通过观察大自然的景象去寻找有关春天的秘密,在暖暖的春风里去踏青,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在这里我通过儿歌 “春天来了”让幼儿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培养幼儿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大自然的探索兴趣。
2、通过一系列以幼儿为主的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学会用观察的方法、敏锐的眼睛去感知和发现春天的变化、人们的活动、生物生长的变化等,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第3篇、中班语言傻小熊进城教案反思
目标:
1.欣赏故事,初步了解城市中各种不同用途的房子。
2.通过图片匹配等方式感知故事结构,积极想像,并用不同符号表示故事中各类不同的房子。
3.激发认识所居住房子、社区不同功能房子的兴趣,培养符号意识。
准备:
1.幼儿已有关于城市各种房子的标志和特点的感性认识。
2.黑色照相馆房子、绿色邮政局房子、蓝色游泳馆房子、红色消防队房子、白色医院房子的图片。
3.小熊手偶1个,自制桌面教具。
4.语言录音。
过程:
一、教师创设情境,启发幼儿回忆关于房子的知识经验。
1.教师出示小熊手偶:有一只小熊,他从来没进过城,如果他到了城里会发生什么事呢?
2.教师:小熊要去找奶奶的房子。你们谁愿意来告诉小熊,城里有些什么房子?这些房子是做什么的?
3.教师根据幼儿谈话内容,出示相应的房子图片。
二、教师讲述故事后针对故事情节提问,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故事。
1.教师播放故事录音,幼儿欣赏故事。
2.教师:妈妈告诉小熊城市里有哪些房子?小熊先跑到什么房子里去了?小熊为什么要跑出来?
3.教师:小熊没带钱,赶紧跑出照相馆。他又跑到什么房子里去了呢?他请求大象伯伯把他寄到奶奶家。为什么要从邮寄他的木箱里出来呢?出来后到哪里了?
4.教师:小熊嫌木箱太闷,就逃出来,然后掉到了游泳池里。小熊在游泳池里怎样了呢?然后他走进了什么房子?是谁把他送到了白房子医院里?
5.教师:最后是谁帮助他想了什么办法才找到奶奶的?
6.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桌面教具上粘贴相应的房子图片。
三、教师帮助幼儿初步了解城市中不同用途的房子,引导幼儿设计表示房子的符号。
1.教师帮助幼儿再次指认贴好的房子图片,并请幼儿说一说每一个房子的特征,如照相馆、邮局、游泳馆、消防队以及医院。
2.幼儿分组,小组内分工,分别设计代表照相馆、邮局、消防队等不同房子的符号。
3.引导幼儿把房子符号粘贴在桌面教具上相应的房子旁边,学习正确匹配。
四、教师再次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故事内容。
1.教师:为什么大家说他是傻小熊呢?故事中傻小熊到哪些房子里了?
2.教师打乱房子图片的顺序,让幼儿根据故事发生顺序排列图片。
3.引导幼儿根据房子的顺序设计序号,然后师幼一起讲述故事。
五、拓展幼儿经验,引导幼儿大胆想像,用不同符号表示不同功能的房子。
1.教师: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房子?这些房子有什么特殊的作用?用什么符号来表示?
2.幼儿介绍自己的符号设计并一起展览。
活动反思:
情况分析:
本节活动的重难点是欣赏故事,初步了解城市中各种不同对用途的房子。激发认识所居住城市、社区不同功能房子的兴趣,培养符号意识。在第一环节中我让幼儿先想象一下什么颜色的?第二环节中傻小熊把妈妈说的话忘记了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后来是谁帮助了傻小熊。最后让幼儿根据房子的图片再讲述故事。在活动中幼儿对于各种不同颜色的房子是什么地方通过我的讲解和故事的学习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能说出什么颜色的房子是什么地方。总的`来说这节语言课幼儿很喜欢,听的很认真。
调整策略:
在本次的活动中我们还有一个目标,那就是为各种不同的房子设计自己的符号,培养幼儿的符号意识,但是在设计环节,我们也遇到了问题,由于孩子们的各种知识准备不够,并没有如我想象中那样设计出各种各样的符号,最后整理出几个比较让幼儿认可的符号就是:赵炫设计一个信封代表邮局,盛佳璐设计的一个游泳的小人代表游泳馆,黄以安设计的照相机代表照相馆,还有大家一起设计消防队标记是一团火,当然医院的标记大家还是用十字标记。总体来说,我们的教学活动时间有些长(设计符号用时过长),但教学目标基本达到,幼儿也比较喜欢,
第4篇、中班语言活动香香的石头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的起来,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的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中班的孩子处于语言的爆发期,对于汉字的认识处于积累期,但是对于枯燥的汉字认识仍很肤浅,不容易掌握。因此,我设计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并尝试学说故事中的主要语句。
2、感知形状,了解晒被子的好处。
3、在游戏活动中认识汉字:太阳、被子。
活动重点:学认汉字太阳、被子。
活动难点:认识汉字太阳、被子。
活动准备:
1、音乐《蜗牛与黄鹂鸟》,大图书一本,字卡:太阳、被子。 【幼儿园PPT课件制作】
2、自制图片:
1)、胖小猪、小花猫、小绵羊、小兔子、小松鼠;
2)、太阳和被子宝宝;
3)、精灵坏坏和它的城堡;
4)、问题门15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手指操《五只猴子荡秋千》
2、出示被子宝宝图片:这是谁?
它有可能是谁的被子?
秋天来了,让我们看一看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它们和被子之间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
3、出示大图书《香香的被子》,边看边讲解,并让孩子学说故事中的语句。
4、小朋友们,故事看完了,老师合上书,你们和老师一起回顾一下:故事中都有谁?根据幼儿回答,一一出示图片:它们的被子都是什么形状的?引导幼儿说出:
胖小猪的被子是方形的,小花猫的被子是圆形的,小绵羊的被子是梯形的,小兔子被子梯形的。小松鼠的被子是什么样的?(自己的尾巴)边说边把图片贴在相应的小动物的下面。
二、认识汉字:太阳、被子。
1、出示太阳被子的图片:这是谁?这又是谁?小朋友都知道它们有自己的名字,但是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是怎样写的吗?
2、出示字卡:引导幼儿大声读、轻声读、快快的读、慢慢的读。
3、刚刚,我们认识了字宝宝太阳和被子,小朋友们是不是有点累了,那请小朋友们和我一起随着音乐放松一下我们的小手,好吗?
4、音乐律动《蜗牛与黄鹂鸟》。
三、游戏:智力大营救
1、小朋友们知道吗?在精灵王国里,有一个精灵叫坏坏。它把胖小猪它们抓到他的城堡里,胖小猪它们请我们中班的小朋友帮助它们,我们帮助它们吗?可是,精灵坏坏说了:“想救胖小猪它们可没有那么容易,你们得能通过通往我城堡路上的15关,只要你们读对了所有问号门里的字宝宝,我就放了它们,否则,我就把它们永远的关在我的城堡里!你们开始吧!
2、请遵守规则的幼儿(举手姿势最漂亮、小脚摆的最齐的、身体做得最直的......)逐个上前打开门,大声的认读字宝宝,进行闯关营救。
3、 在小朋友的共同努力下,闯关成功,精灵坏坏放了胖小猪它们!
4、最后,小朋友们欢呼庆祝!
四、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对于孩子来说汉字的认识和掌握是 枯燥乏味的,因此我将对字的认识设计到了《智力大营救》的游戏中 ,幼儿表现出超乎想象的兴趣,积极参与其中,并在自我探究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在冲过15关,救出小动物后 ,小朋友们欢呼胜利,成功的喜悦萦绕在整个教室。
本节活动,让孩子在游戏中,不由自主的认识并掌握了汉字太阳和被子,整个活动比较成功,动静交替,为孩子创造了一个积极的应答的环境,也充分的达到了孩子的语言在运用中得到发展的目的。
但是,个别幼儿表达能力差,在语言能力上还需加强培养。
第5篇、中班语言松树爷爷的帽子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2.感受故事角色的情感,陶冶情操;
3.能大胆进行故事表演,体验同伴交往的乐趣。
活动准备:课件《松树爷爷的帽子》,音乐伴奏,VCD带,梧桐树,水杉树,松树道具各一个,小鸟挂牌一个
活动过程:
(一) 教师引题
1.教师:啊,我们刚刚从外面进来,你们感觉冷不冷呀?
2. 教师:那你们来想想怎样能让自己变暖和起来。(幼儿自由说)
3. 教师:有一只小鸟它也很冷,因为它的家被北风吹走了,它没有了家真可怜,那你们想想办法来帮帮它。(幼儿自由猜想)
4. 教师:你们帮它想了这么多好办法,那故事里的小鸟想了什么办法呢?我们一起来听听下面的故事吧。
(二) 欣赏故事,理解内容
1.教师在优美柔和的背景音乐中结合课件讲述故事
2.教师讲完水杉树后提问:
故事的题目叫什么呀?
小鸟刚刚在找家时遇到了谁呀?
它是怎么请求梧桐树爷爷和水杉树爷爷帮忙的?
梧桐树爷爷和水杉树爷爷是怎么回答他的呀?
哦,他们都说自己的帽子被北风吹走了,那他们的帽子是指什么呀?
那小鸟接着又会碰到谁呢?你们来猜猜看,你觉得它又会碰到谁?
那我们来听听看,你们猜的对不对。
3.故事讲完,提问:
最后是谁帮助了小鸟呀?
那松树爷爷对小鸟怎么说的?
王老师觉得奇怪了,为什么梧桐树爷爷和水杉树爷爷的树叶都会被北风吹走,松树爷爷的叶子却没有被吹走呢?你们来猜猜看。
那王老师来告诉你们呀,像梧桐树和水杉树这样在春天夏天叶子茂盛,在冬天叶子凋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的,我们给这些树一个很好听的名字,都叫他们呀落叶树。我们来看看大自然中还有哪些也属于落叶树。
那像松树爷爷这样冬天没有掉叶子的,也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常青树,常青树在春季、夏季,新的叶子长出来后,老的叶子才慢慢地掉落,所以一年四季枝叶都是很茂盛的。那我们也来看看还有哪些树也属于常青树。
(三) 完整听故事,体验故事角色的情感
1.教师:那刚刚啊王老师把这个故事讲了一次,现在请你们听录音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讲一次,请你们学一学树爷爷和小鸟的对话。
2.教师:小鸟找不到自己的家,它心里会怎么样呀?
3.教师:梧桐树爷爷和水杉树爷爷都帮不了小鸟,他们心里又会怎么样啊?
4.教师:最后,松树爷爷帮助小鸟找到了家,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5.教师:那如果有人碰到了困难,我们该怎么做?
6.教师小结:我们小朋友也要像故事当中的树爷爷一样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有困难的人,这样我们也会感到很快乐。
(四) 引导幼儿分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1.教师:我们现在也来当小鸟和树爷爷,一起来表演一下。
2.幼儿分组进行情境表演
3.延伸活动:小鸟们,我们找到了家开心吗?我们一起谢谢树爷爷吧,那现在跟着妈妈到外面去玩吧。
教学反思:
随着冬天的到来,有些树上的叶子已经凋落,所剩无几,而有些却依然很茂盛。幼儿对这现象很好奇,也显得很感兴趣,因而设计了本堂课。此次课主要从三个环节着手,第一个环节是教师分段讲述故事,并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来帮助幼儿熟悉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对话部分。并渗透落叶树和常青树这两个概念,让幼儿对大自然中其他落叶树和常青树有个初步的认识。第二个环节是引导幼儿听录音完整讲述故事,着重引导幼儿感受各个角色的不同情感,鼓励幼儿学习关心帮助他人。第三个环节是引导幼儿分角色表演,带动幼儿的积极性,鼓励幼儿大胆表演。本堂课的重点在于幼儿能感受各个角色的不同情感,并大胆表现出来。难点在于对落叶树和常青树的认识,对中班的幼儿来说,这是两个完全陌生的概念,包括梧桐树和水杉树,可能孩子都是第一次见到,因而会处于一种比较被动的状态,如果引导不佳可能整个气氛都会有所影响。整堂课我自己感觉整个流程还是比较连贯的,中间有些细节方面与幼儿的配合还不是很默契,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个别语句还不够精炼,在以后教学中还有待我的改进!
第6篇、中班绘本阅读粽子里的故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认真观察图片,理解故事的内容;
2、 大胆想象并讲述故事内容;
3、 乐意参与集体游戏。
活动准备:
1、幼儿在活动前对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有所了解。
2、《粽子里的故事》ppt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小动物们的动作、表情,大胆猜测故事内容。
难点: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主题。
1、谜语:三角四楞长,珍珠里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
提问:猜猜是什么食物?小朋友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节日我们要吃粽子?(端午节)你喜欢吃什么味道的粽子?
2、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关于粽子的故事!故事中的粽子里面包的和你们吃过的都不一样,那它包着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图书、听故事吧,答案就在故事里。
3、教师出示ppt1,引导幼儿认识故事题目《粽子里的故事》。
二、出示图片,幼儿观察图片内容,大胆讲述故事情节。
1、出示ppt2,师:老奶奶的肚子里装满了故事,她的故事可多啦!大家都喜欢听她的故事。
提问:有哪些小动物来听老奶奶讲故事啦?(小松鼠、小狐狸、小兔子、小猴子、小鸟)
这么好听的故事,大家听的怎么样?(认真、专心致志)
2、出示ppt3,提问:
⑴老奶奶生了一场大病以后,不能大声讲话了,大家再也听不到好听的故事了。老奶奶很着急,那该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鼓励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⑵师:小朋友们帮老奶奶想了这么多的办法,我们来看看老奶奶她是怎么做的呢。
3、出示ppt4,提问:
⑴有哪些东西?(粽子叶、糯米)
⑵老奶奶在干什么?(包粽子)她的表情是怎样的?
⑶教师小结:原来,老奶奶她有一个心愿,就是把故事包在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能讲出好多的故事。
4、出示ppt5、
5、老奶奶把粽子做好了,谁会来吃呢?
6、提问:
⑴ppt5:谁来了?(小松鼠)吱吱吱,吱吱吱,来了一只小松鼠。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6:小松鼠吃了粽子讲出故事了吗?"(没有)
⑶师小结:小松鼠吃了粽子,肚子里马上有了故事,可小松鼠不会说话,一个劲地叫:"吱吱吱···"就是讲不出故事。接下来还会有谁来呢?
7、出示ppt7、8,提问:
⑴ppt7:谁又来了?(小狐狸) 哩哩哩,哩哩哩,来了一只小狐狸。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8:小狐狸吃了粽子能讲出故事来吗?(不能)
⑶ 教师小结:小狐狸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小狐狸也不会说话,一个劲地叫:"哩哩哩···"就是讲不出故事。
8、结合小松鼠、小狐狸吃粽子的情景,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其他小动物来吃粽子的情景。
⑴除了小松鼠和小狐狸外,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来吃过粽子了?(小鸟、小兔、小猴)
⑵引导幼儿分别想象并讲述小鸟、小兔、小猴来吃粽子的情景。
① 师:你们能不能学着老师讲小松鼠和小狐狸来吃粽子的话说说其他小动物呢?
② 它们都讲出故事了吗?
③这么多小动物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那为什么讲不出故事呢? 7、出示ppt9,提问:
⑴它们讲不出故事觉得怎么样?(很难过、着急)引导幼儿观察小兔和小狐狸的表情以及小动物们周围的各种符号,大胆猜测小动物们的心理活动。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
⑵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不会讲话,讲不出故事,怎么办呢?真着急。你有什么办法吗?
⑷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动物们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8、出示ppt10、11,提问:
⑴ppt10: 这个时候,谁来了?(小姑娘)小姑娘在干什么?(采蘑菇)
⑵师:原来,小动物们是想请小姑娘来帮助它们,为什么小动物们会请小姑娘来帮忙呢?(因为小姑娘会说话) ⑶小姑娘会答应帮它们吗?
⑷ppt11:小姑娘答应它们了吗?小姑娘为什么要逃跑呢?
⑸教师小结:小动物们高兴得一起冲过去,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叫个不停。小姑娘吓坏了,所以,小姑娘扔下竹篮拼命逃。
9、出示ppt12、13、14,提问:
⑴ppt12:小姑娘吓跑了,那该怎么办呢?
⑵ppt13:小动物们用了什么办法把小姑娘找回来? ⑶ppt14:小姑娘回来了吗?她是怎样回来的?
10、出示ppt15、16、17、18:提问:
⑴ppt15:师:小姑娘采呀采,一直采到小房子跟前。老奶奶站在门口等着小姑娘,她看到小姑娘,会怎么说?(美丽的小姑娘,快来吃粽子,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16:师:香喷喷的粽子真好吃,小姑娘吃了一个又一个。把故事全吃到肚子里去啦!
反思:
选择这个故事,是因为今天正好是端午节上来的第一天,孩子们对粽子的热情尤存,它本是大班的一个故事教学内容,我把它改编过了,故事也重新改过了。我把目标定位在情感表达和语言表达方面。在设计环节时,第一部分是一个引子,其中有一个提问:吃了粽子肚子感觉饱饱的,(孩子们很自然地说出饱饱的),为下面吃故事粽子,肚子里有了许多故事,埋下了一个伏笔。第二部分故事欣赏环节中,我第一次的设计是让孩子第一遍就完整的欣赏故事,试教下来,能力强的孩子把整个故事的大致意思全部都复述了出来,使问题的设置无法正常推进。于是,我想到把故事分成两段,第一段结束后,让孩子们自己帮小动物想办法,进行发散性思维,激活幼儿在教学现场的思维(第二次试教时效果很好)。这里我也有另外一个用意,语言活动中,由于孩子往往是坐的时间比较长,容易产生思维疲劳,在这里顿一下,让孩子们自由想象,能重新调动起孩子继续学习的积极性,思维也能活跃起来。(拆粽子这个环节,也有相同的作用)
最后,我把故事包在粽子里,强烈地构起孩子想看,想说的愿望。其中,解粽子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学习如何解开,在遇到相同的故事时,孩子自然地说:‘我们的故事是一样的’,于是,我顺利地引到合作讲故事。 在故事的提供上,我准备了适合不同层次幼儿需要的故事,有两副画面的,三副画面的,最多是四副画面的。本来我在粽子上没写名字,后来考虑到,如果不写名字,能力相对比较差的孩子,如果拿到四副画面的故事创编,那对他的难度就会比较大,孩子就会失去创编的兴趣。
在最后一个环节,分享故事中,我的引导还不够,集体教学活动,既要有目标的意识,有对教学活动期望效果的追求,更要关注过程的价值,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成长有意义的经验;既要有精心的预设,使教学活动在研究孩子、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更要给幼儿以生成的空间,并有效地回应幼儿大量不确定的生成问题。在回应孩子方面,我觉得自己做的还是非常不够的。
整个活动,孩子们都处于一种比较活跃的状态,随着环节一步步地推进,孩子自然产生了强烈的想“说”的愿望,自然达到了预设的目标。
第7篇、中班语言文学活动痒痒树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学会较为连贯、完整地讲述故事主要内容,感知痒痒树从快乐到难受再到快乐的过程。
2、懂得爱护和保护树木,萌发爱心和同情心。
活动重点:
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能较为连贯、完整地讲述故事主要内容,感知痒痒树从快乐到难受再到快乐的过程。
活动难点:
感知痒痒树从快乐到难受再到快乐的过程,并想办法帮助痒痒树。
活动准备:
材料配套:教育挂图《领域活动、语言、痒痒树》。
活动过程:
1、提问引题。
引导语:(1)小朋友,你们知道哪些树?(2)你见过怕痒痒的树吗?(3)下面我们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痒痒树》。一起看看这棵痒痒树到底是什么样子,它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2、逐一出示教育挂图《痒痒树》,具体讲述故事。
(1)出示教育挂图①,讲述故事的前两段。
引导语:痒痒树在平时被小朋友挠了以后会怎么样?痒痒树落泪的时候霞霞为什么没有笑呢?(在别人难过的时候笑是很不礼貌的。)小朋友猜一猜,痒痒树为什么会落泪呢?
引导语:小朋友猜得到底对不对呢?下面就听老师继续往下讲。
(2)出示教育挂图②,继续讲述故事。
引导语:①现在小朋友们知道痒痒树为什么掉眼泪了吗?(被人划伤了。)②你受伤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感觉?(疼)③痒痒树疼得直掉眼泪,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它吗?(鼓励幼儿讲出各种疗伤的方法。)
(3)出示教育挂图③④,讲述故事的结尾。
引导语:①小朋友们是怎么样关心痒痒树的?包扎后的痒痒树怎么样了?②以后我们要怎么样对待树木呢?(要爱护、保护它们.)
3、引导幼儿结合教育挂图较为连贯、完整地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4、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引导语:小朋友,你们觉得世界上真的有痒痒树吗?真的有,痒痒树也叫紫薇树,它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它开出的花朵非常漂亮,有红色的,粉色的,还是紫色的。你只要轻轻地碰碰它的树皮,它的枝叶就会摇动起来,可有趣了。在全世界,我们国家的痒痒树最多,希望小朋友们有机会去看一看,摸一摸。
5、开展音乐游戏"挠痒痒"。
(1)引导语:小朋友们在平时开玩笑的时候喜欢挠别人的痒痒,下面我们就一边跟着音乐念儿歌一边做"挠痒痒"的游戏。
(2)儿歌:找一个朋友挠一挠,找一个朋友挠一挠,挠哪里?挠鼻子,挠脸蛋,挠脖子、、、、、、
6、结束活动。
小结:今天听了这个故事,希望小朋友们在公园看见小树的时候能够爱护它们,和小树做好朋友,做个爱护花草树木的好孩子。
活动延伸:
1、生活活动: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做个爱护花草树木的好孩子。
2、家园共育:请家长带幼儿到公园的时候引导幼儿爱护花草树木。)
活动反思:
语言活动的目的是要创设适宜的语言环境,提供机会让幼儿多想,多看,多说等。根据我们教参的安排,我选择了《痒痒树》这节语言活动。刚开始看到中个题目,我自己也搞不太懂,我真的也没有听说过真的有痒痒树,为了让自己有个知识方面的准备,我就上网查资料,了解到底有没有痒痒树。查资料得知:痒痒树是一种很漂亮的花树,它的名字叫"紫薇树",它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它开出的花朵非常漂亮,有红色的,粉色的,还是紫色的。你只要轻轻地碰碰它的树皮,它的枝叶就会摇动起来,可有趣了。
成功之处:
1、课前的知识准备充分,为本次活动奠定了基础。
2、目标定位明确。这个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能够在故事中从内心深处感受"痒痒树从快乐到伤心再恢复快乐"整个过程的情绪变化,积极帮助痒痒树治疗。
3、教学方式多样性。采用了分步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猜测痒痒树为什么要哭,并大胆想象.有的说"他开始落叶了,"有的说"小朋友都不找他玩了"......这样有利与幼儿的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从内心深处想说。
4、注重让孩子多说,多想。在活动中并不是只注重说,与其他领域的相互联系。如:让小朋友在讨论帮助痒痒树的方法的时候,知道了要爱护树木的意识。让小朋友讨论霞霞很痒想笑,而看见痒痒树流泪没有笑的原因时,让小朋友懂得"别人伤心时,笑是不礼貌的"的道理。延伸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有小朋友遇到事情哭了,我们不能笑,而要想办法去帮助他.
5、注重对孩子的环保教育。从痒痒树的变化过程中,让幼儿更加深刻爱护花草树木,不是从保护环境的大道理上,而是从我们与树木之间的感情,我想幼儿故事的美就在他可以将任何事物拟人化的描写了,让幼儿从情感上接受.
不足之处:
1、对孩子的关注不太够。
2、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不均衡,差距较大。
3、我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缺乏了科学逻辑性,感受是因人而异的,有写幼儿感受较浅,不能体会出来,或者表达出来,那么我也应该让他们有个说的机会,复述别的幼儿的感受,但是我忽略了。在以后的语言活动中,我希望我能尽量让每个孩子都能"说"到。
第8篇、中班语言活动盲人摸象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盲人摸象》故事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讲述故事中的道理。
2、初步理解故事所表达的寓意,知道看待事物要全面,不能看局部。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活动准备:
1、大象的图片(已分割成几个部分)PPT课件
2、百宝箱:内装各种物品、玩具若干。
活动反思:
今天的语言活动课《盲人摸象》,是一个成语故事,故事诙谐幽默,深深的打动着我,我相信孩子们一定会非常喜欢听。在活动前我故作神秘的告诉班级小朋友说,今天在教室里来了一位盲人,你们找找看,孩子门左看右看都说不知道,我话锋一转问道:那你们知道什么是盲人吗?徐成杰以最快的速度向其他小朋友解释着;"盲人,就是瞎子"我接着问,那他能看得见东西吗?"看不见"顺着孩子的思路,于是我引出了故事的开头,今天有一群盲人他们在摸象,他们看不见,你说怎么摸呢?孩子们被这样一个问题惊呆了。跃跃欲试的想要探究盲人是怎么摸象的。我在绘神绘色的讲《盲人摸象》的故事中,通过等待留空的教学方法,既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整个活动幼儿的兴趣点高。在这个故事中,他们认识到了小小故事带来的大道理:"看事不能只看一面,一个盲人摸到的只是象的一部分,而部分不能代表整体,然而这几个盲人都看不到整体,所以争得面红耳赤的,故事告诉我们所在的就是,不要像盲人一样以偏概全了,否则真是盲人了。虽然这个故事所讲的道理孩子们不是很能领会,但诙谐幽默的故事情节还是大大吸引了他们,他们只知道做什么事情不能闹笑话,要多动小脑筋。
在最后的环节中,我问孩子什么叫成语,孩子们没有一个能回答出,他们都不知道,为了让他们更加清楚的明白,于是我对什么是成语进行一番解释:成语是由4个字组成的,每个成语故事里蕴藏着一个道理。孩子们终于知道了答案一个劲的嚷着要我再讲一个成语故事,由于时间有限,我只能安排在区域游戏的时候,老师到图书区再讲给他们听,孩子们在教室里面好一阵欢呼,其实只要让孩子们多看看成语故事,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之道,从中可以让孩子自然而然的学习到许多人生道理,何乐而不为呢?
第9篇、中班故事油炸团子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的趣味性,知道一些动物角色的特性:如狐狸的狡猾,狼的粗暴。
2. 做事情时学会独立思考问题。
3.尝试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角色表演
活动重点:
1.理解故事内容的趣味性,知道油炸团子被吃掉的原因。
2. 做事情时学会独立思考问题。
活动难点:
尝试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角色表演。
活动准备:
故事角色图片:油炸团子、兔子、狼、熊、狐狸等。
活动过程:
一、直接引入故事。
今天,老师讲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给你们听,好吗?
二、分段欣赏故事《油炸团子》--分段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熟悉故事内容,为角色扮演作铺垫。
1.教师讲述故事《油炸团子》至"狼唉,我更得溜开了"。
2.教师:老奶奶是怎样制作油炸团子的?
3.教师:后来,油炸团子发生了什么事情?第一次它碰到了谁?兔子要对它怎样?油炸团子说了什么?它最后被兔子吃掉了吗?
4.教师:第二次油炸团子碰到了谁?它说了什么?它被狼吃掉了吗?--注意提醒幼儿狼的声音特征是怎样的,为角色扮演作铺垫。
5.教师:你觉得油炸团子还会遇到谁呢?--发挥幼儿的想象能力,猜一猜会是谁?
三、继续欣赏故事《油炸团子》--欣赏故事的后半部分,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幼儿知道油炸团子最终的结果,为角色扮演作铺垫。
1.教师继续讲述故事《油炸团子》至结尾。
2.教师:第三次油炸团子碰到了谁?它被吃掉了吗?
3.教师:最后油炸团子碰到了谁?狐狸让它干什么?它是怎么做的?最后的结果怎样?--知道狐狸很聪明,一步一步引诱油炸团子上钩,比较狡猾。
4.教师:你觉得油炸团子为什么会被吃掉呢?
5.教师:如果你是油炸团子,你会怎样做?你会相信狐狸的话吗?--让幼儿知道我们做事情要学会独立思考问题,不能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四、分角色表演故事《油炸团子》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油炸团子》,幼儿学说对话。
2.教师扮演"油炸团子",请一些幼儿扮演故事中的其他角色,合作表演故事。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幼儿进行角色的扮演,模仿故事中的形象,体验表演过程的快乐。
3.请其他幼儿轮换参与表演,可请语言能力较强的幼儿尝试扮演"油炸团子"。
活动延伸:在语言区投放动物头饰,鼓励幼儿自由练习讲故事和进行故事表演,感受表演活动乐趣,发展语言与肢体表演能力。
活动建议:
本教学活动中我运用了谈话法、情景表演法。我先分段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熟悉故事内容,为角色扮演作铺垫。再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幼儿知道油炸团子最终的结果,为角色扮演作铺垫。最后让幼儿进行角色的扮演,模仿故事中的形象,体验表演过程的快乐。
在活动中孩子们回答问题很积极,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孩子们都融入到活动当中,积极参与表演,整个活动气氛是活跃、兴奋的。师幼互动得到了充分地展现,老师由活动的指导者变成活动的支持者。但由于人数比较多,个别孩子不能关注到。
故事:
有一位老奶奶,她把面粉用奶油拌匀,捏成一个团子,在油里炸好,放在窗台上吹凉。
团子躺着躺着,翻身滚起来了--它从窗台上滚到凳子上,从凳子上滚到地板上,从地板上滚到门边,跳过门坎,滚进过道,从过道里滚到台阶上,从台阶上滚进院子,从院子里滚到大门,越滚越远,越滚越远。
团子一路滚,一只兔子碰见了它:"团子啊团子,我要吃了你!""不要吃我啊,兔子,我给你唱支歌:我叫团子,油炸的团子, 用奶油拌过,在油里炸过,在窗台上晾过。我从老奶奶身边溜开了,我从你身边哪,兔子嗳,更得溜开啰!"说着它就滚起来了。
团子滚啊滚的,一只狼碰见了它:"团子啊团子,我要吃了你!""不要吃我啊,大灰狼,我给你唱支歌:"我叫团子,油炸的团子,用奶油拌过,在油里炸过,在窗台上晾过。我从老奶奶身边溜开了,我从兔子身边溜开了,我从你身边哪,狼嗳,更得溜开啰。"说着它就滚起来了。
团子滚啊滚的,一只熊碰见了它:"团子啊团子,我要吃了你!"狗熊,我给你唱支歌:"我叫团子,油炸的团子,用奶油拌过,在油里炸过,在窗台上晾过。
我从老奶奶身边溜开了,我从兔子身边溜开了,我从狼身边溜开了,我从你身边哪,熊嗳,更得溜开啰!"它又滚起来了。
团子滚啊滚的,一只狐狸碰见了它:"团子啊团子,滚到哪儿去呀?""就是一路滚。""团子啊团子,你给我唱支歌吧!"团子高高兴兴地唱起来了:
"我叫团子,油炸的团子,用奶油拌过,在油里炸过,在窗台上晾过。我从老奶奶身边溜开了,我从兔子身边溜开了,我从狼身边溜开了,我从熊身边溜开了,从你身边哪,狐狸,我毫不费力就可以溜开啦!"可是狐狸说:"哈哈,歌儿唱得好极了,可惜我没听清楚。团子啊团子,坐到我的鼻子上来,再唱一遍吧,要唱得响点儿。"团子很高兴,就跳上狐狸的鼻子,拉开嗓门把那支歌又唱了一遍,唱得挺响的。
可是狐狸又对它说:"团子啊团子,歌儿唱得真是好极了,坐到我的舌头上来,再唱最后一遍吧。"团子很高兴,就跳到狐狸的舌头上,可是狐狸咕嘟一下。把它吞下去了。
第10篇、中班语言给妈妈的信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感悟真挚深切的母子深情。
2.以生动自然的表情和真挚夸张的动作、语言来表达抽象的情感。
活动准备:图片、画信的工具等
活动过程:
1. 出示信导入(知道信的作用,引起活动的兴趣)教师:瞧,这是什么?人们为什么要写信呢?
小结:信是一种通讯工具,它是寄给别人的,当你想念一个人的时候你可以写封信给他,如果我要请谁帮忙我也可以写信给他……
2. 猜猜这是谁的信这是谁的信,他为什么要画这么多爱心?是谁送给谁的呢?我们来听个故事,答案就藏在故事里面。
3. 乌龟给妈妈的信教师讲故事,乌龟给谁写信?信里写了些什么?
乌龟妈妈收到信心里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蜗牛为什么也想给妈妈写信?
4. 小蜗牛给妈妈的信小蜗牛不会鞋子,猜猜它是怎么给妈妈写信的?
讲故事后半部分。
蜗牛妈妈看懂妈妈的信了吗?信上说了些什么?
你看了这封信心里有什么感觉?跟蜗牛和它妈妈的感觉一样吗?
一张纸、一幅画会让妈妈这么高兴,你觉得奇怪吗?
5. 我给妈妈的信你觉得妈妈爱你吗?为什么?
你们爱妈妈吗?妈妈知道吗?怎样让妈妈知道呢?
给妈妈写信,怎么写才能让妈妈看懂你的意思?
提供纸笔,引导幼儿按自己的方式给妈妈写信。
活动延伸:回家和妈妈一起读信
活动反思:
《给妈妈的信》是中班主题活动《我有多爱你》中的一个活动,它是一个充满爱的故事,讲述了小乌龟给妈妈写了一封信,让小蜗牛送去,当小蜗牛把信送到乌龟妈妈手里,乌龟妈妈看了信之后非常开心。所以小蜗牛决定回来后也要给妈妈写封信,可它不会写字,它就想了个办法,画了一副画。写完了后,自己给妈妈送去,当妈妈看了信之后,也非常开心,它们相互搂着,相亲相爱。在这个活动刚开始时,我出示了事先准备好的一封信,并问到:“这是谁的信?”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地抢着回答,“这是老师的信。”“这是邮递员叔叔的信。”“这是小朋友的信。”……孩子们的想法还真的很多。后来在讲述故事时,当我问道小蜗牛也想给妈妈写封信,可是它不会写字怎么办时,有的孩子说到:“可以请乌龟帮忙写。”也有的孩子说:“请乌龟教小蜗牛写字。”可能是我的思绪停留在故事里,所以当小朋友们讲到这些时,我有一点点的惊讶。
不过后来想想,这正是孩子的心理。当孩子们遇到困难时,我们都会引导他们去寻找别人的帮助,同时也教育他们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热情得去帮助他们,朋友之间应互相帮助。所以此时此刻,让小蜗牛去寻找乌龟的'帮助是最可行的办法,也正体现了朋友之间的友情。而此时的教师,可以及时地抓住这一点进行教育,但回想当时的我,在引导方面还有所欠佳,我可以说:“是的,好朋友之间应互相帮助,就想我们一样,可是小乌龟想此时亲自给妈妈送去一封信。它虽然不会写字,但是我们可以帮它想个别的办法。”也许教师这样的回应会好一点。
教育是随机的,教师应抓住机遇,及时给予孩子恰当的回应,提升孩子的知识点。
第11篇、中班故事碗屋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倾听故事,了解故事情节,感受狗熊大叔的宽容和小老鼠的聪明机灵。
2. 通过对故事部分情节的猜想,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幼儿大胆表述观点的习惯。
活动准备:
背景图一幅,碗一个,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教师:"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听,谁来了呀?哦,原来是四只小老鼠呀!"咕噜噜,咕噜噜!啊,又滚来了一只碗呀!咚咚咚咚咚咚,这像打雷一样的声音是谁发出来的?哦,大狗熊也来了呀!今天我们大一班怎么来了这么多的客人呀?究竟小老鼠、碗和大狗熊,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吧!"
二、播放课件,分段讲故事《碗屋》
1.故事开头--急得四只老鼠围着大碗团团转)
(1)教师:谁愿意来给小老鼠们出出主意?幼儿自由讨论。
(2)教师小结:我们小朋友真聪明!大家给小老鼠想到了这么多的好办法。快给自己鼓鼓掌。好的,我们来听一听小老鼠们是怎样做的?
2.鼠阿三找到四根树枝--这只碗就送给你们了啦!
(1)狗熊大叔看到自己碗里的蜂蜜被别人吃掉后,它是怎么说怎么做的?(请个别幼儿来表演)
(2)小老鼠得到碗后,它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3)小老鼠应该怎样把碗搬回家呢?幼儿开动脑筋,大胆说说。
3.小老鼠太高兴了--顶不动
(1)呀!四只小老鼠全被扣在碗里了,怎么办?快帮它们想想办法吧!幼儿自由说说
(2)我们小朋友真能干!小老鼠有没有用到我们的办法呢,我们去看看吧。
4.兄弟们,钻地洞--结束)
(1)刚才余老师讲的故事叫《碗屋》,在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幼儿讲述
(2)结束语:能宽容别人的人,你就会有很多的朋友,让我们都做一个愿意宽容别人的好孩子吧!
活动延伸:
1.幼儿制作小碗;
2.幼儿拿着小碗带上头饰,表演大狗熊与小老鼠的对话。
活动建议:
1.我用实物碗来作为活动的导入部分,引起幼儿的兴趣,使幼儿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对碗的认识,以及对这个特别的碗带来的精彩故事的期待。在这个故事中,让幼儿重点学说形容词,如:甜腻腻、光溜溜等。我鼓励幼儿大胆猜测碗里到底是什么的时候,幼儿情绪非常高涨,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答案。我对蜂蜜做了生动形象的解释,让幼儿对蜂蜜的味道非常期待。我请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想碗除了可以用作房子外,还能有其它什么用途。
2.这个故事有点长,有部分内容没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根据教材内容适当精简故事篇幅,提炼有效性语言。对故事内容的提问也要提高语言的有效性。
3.在活动后面,分段欣赏完故事就进行小结了,建议下次活动可以给小朋友进行分角色表演故事内容,这样就能加深幼儿对故事的了解,以达到预设目标。
"四只小老鼠出门去玩,来到了一个好美好美的地方,这里的天湛蓝湛蓝的,这里的草地是碧绿碧绿的。"真香啊!"鼠啊大闻到了一股香味。是花香?不象,是饼香?也不是。那是一种甜腻腻的叫人闻了就会流口水的味儿。"碗!那边有只大碗!"鼠啊二眼尖。四只小老鼠赶紧跑过去,嗬,好大的碗呦!这香味就是从碗里飘出来的,可是,这碗光溜溜的,爬不上去,急得四只老鼠团团转。鼠啊三找到四根树枝,往碗的四边上一搁,"哧溜"一下,四只老鼠全爬上了碗。"蜂蜜!"四只老鼠"哧溜"一下,全滑到了碗底,又是吸允又是舔,把半碗蜂蜜吃个精光,躺在碗底动不了了。"哇!我的蜂蜜呢?"这像大雷一样的声音把四只小老鼠吓得跳了起来,一只大狗熊站在它们的面前。
四肢小老鼠想爬出大碗,可是爬上去有滑下来,爬上去又滑下来,,就像滑滑梯,真逗!大狗熊看见了,哈哈大笑:"小家伙,想逃走吧?"看见大狗熊笑呵呵的样子,小老鼠们不那么害怕了:"狗熊大叔,真不好意思,我们把你的蜂蜜给吃光了!""吃了就吃了,咱们交个朋友吧!"大狗熊挺喜欢这些可爱的小老鼠。"狗熊大叔,让我们出来吧,我们把大碗还给您!""这碗就送给你们啦!"小老鼠们太高兴了,他们像杂技演员踩滚筒那样,两脚不听地在碗边踩着,大碗像轮子一样飞快地向前滚去。
忽然,"扑"的一下,大家撞在大树上,倒扣在地上,把四只小老鼠全扣在碗里了。碗里黑咕隆咚的,什么也看不见,用力顶,顶不动。"兄弟们,钻地洞!"鼠啊大指挥着。四只老鼠四个洞,哈哈,钻出来了!
"鼠哥哥,你们瞧,碗屋!"鼠啊四指着闪着光的倒扣着的大碗,那漂亮的花边就想种在屋前的花朵。
"对,这就是我们的新家!"鼠兄弟们在大碗挖门,挖窗,在外面装上楼梯,这边爬上去,那边滑下去,下雨的时候,那碗底还是一个挺不错的游泳池。嗨,真棒!四只小老鼠住在这最新式的漂亮又舒服的碗屋里,心里就想起那和蔼可亲的狗熊大叔,和那又香又甜的蜂蜜。
第12篇、中班语言活动我的连衣裙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看懂绘本画面表达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感受图画书画面的音乐节奏,理解基本的故事内容,享受阅读的快乐。
活动准备:电子白板、《我的连衣裙》电子白板课件一份。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1.封面上有谁?在干什么?
二、仔细观察绘本画面,把看懂的画面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一)详细阅读绘本故事第一段。
1.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好看的书。翻到P1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2.(运用透视镜找出小兔,吸引幼儿阅读兴趣)你猜猜小兔会做出什么来?(幼儿自由猜测,个别表达自己的猜测内容。)
3.看,小兔把白布做成了什么?(老师介绍第一段画面内容)
4.啦啦啦,穿着连衣裙的小兔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让我们一起快点来看看吧!
(二)集体阅读故事"花朵花样的裙子→雨点花样→麦穗花样→小鸟花样→彩虹花园→晚霞花样→星星花样的裙子"。
三、介绍书的名称。
1.这本好看好玩的书是日本一个叫西卷茅子的阿姨写的,她给这本书起的名字就叫《我的连衣裙》。)集体看封面。
1.好看的书看完了,那许老师就要来考考你们了,看看刚才谁认真看书了,知道小兔的连衣裙变过什么花样?(幼儿个别自由讲述,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一样出示着不同花样连衣裙的小兔形象。
2.你们想给小兔设计一条什么样的连衣裙呢(请幼儿上去给小兔的连衣裙画上花样。)延伸活动:设计连衣裙或者T恤。
做小书《我的连衣裙》或者《我的T恤》《我的外套》
活动反思:
《我的连衣裙》是一个很有趣的绘本,绘本中的画面的风格非常的儿童化,是以儿童的笔触来创作的,简单、可爱,贴近幼儿的生活,情节也非常有趣,充满想象力,很受孩子们的喜欢。作为教学活动,这个绘本还是有它的价值的,首先它的语言是比较简单、有趣、重复性的,很适合中班上学期孩子进行阅读,其次,它的画面很美,有想象力,而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在看看、说说、玩玩的过程中感受到画面的有趣,并能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表现力。
一、环节的设计
本节活动内容首先以围裙剧的形式展示给孩子们,打破了以往传统意义上的绘本讲解和阅读,在神秘有趣的围裙剧中了解故事内容。其次结合PPT呈现一个完整的绘本故事,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学习说简单的语言,并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自主表达想法。很自然的遵从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提供了自主交流的平台。最后,又以孩子们的配音回到了围裙剧场中,让他们通过自己的体验,去见证神秘围裙剧的魅力。既让孩子们了解了故事内容,又发展了语言表达与社会交往能力。
二、活动中的细节处理
1、注重挖掘幼儿的兴趣点
本节活动采用围裙剧的方式让孩子了解绘本故事内容,本身就特别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其次就是后面幼儿为围裙剧配音环节,积极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并紧紧抓住了幼儿对绘本故事的浓厚感知兴趣。
2、注重幼儿的表达。
作为语言活动,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表达机会,在整个活动中,我特别想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的语言环境,鼓励他们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象。比如我提问“白白的布,可以做什么?”、“小兔还会到哪里去玩,白裙子会变成什么?”都是鼓励幼儿天马行空的想象,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孩子们的表现也不错,能够积极的参与想象,但是其中我发现中班的孩子乐于表达,但是表达的语句不是很完整,比如我问“白白的布可以做什么?”孩子们就会回答“被子、飞机”等等简单的词语,而在活动中就反复的引导幼儿去说简短的完整语句。给与孩子完整的语言环境示范,让他们有意识的模仿老师说完整语句。
三、亮点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我在围裙剧的表演中,孩子们会想象各种不同的场景,希望连衣裙变成自己喜欢的图案,我随机让孩子们回去以后,把喜欢的连衣裙图案画下来,把故事讲给家人听听。幼儿教育的初衷就是通过孩子们感兴趣的方式,将教育于无形中,让他们在游戏体验中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
四、不足之处
1. 过于注重句式的学习。在活动中,我可能有点过于注重句式的学习,特别是在最后的讲评的时候,当幼儿表达的不完整的时候,我就很着急的帮他们补充完整的句式,并引导他们进行学习,有点说教的成分,活动结束后,我也反思了,我可能有点急躁了,应该鼓励他们自己说,即使孩子们说的不完整,只要他们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了,也可以请其他的孩子帮助他补充完整,这是在以后的活动中需要注意的。
2.游戏环节中,请幼儿给围裙剧配音,我应该更尊重孩子们的意愿,比如出示几张图后,就可以请小朋友们自主编排故事内容,不能把孩子只拘泥于这个绘本故事中,应该引导孩子跳出故事,创编更有趣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