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案

中班音乐律动游戏教案60篇

日期:2021-08-13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中班音乐律动游戏教案60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中班音乐律动游戏教案60篇

第1篇、中班音乐活动教案:懒惰虫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复习并巩固固定节奏。
  2.音乐游戏:以律动、身体节奏等方式带入歌曲《懒惰虫》。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歌曲《懒惰虫》,节奏卡片。

  活动过程:
  1.固定节奏问答。
  (1)教师先排出一组节奏,再帮助幼儿排另一组有所变化的节奏。
  (2)先引导幼儿如何将名字与卡片节奏结合在一起。
  (3)鼓励幼儿自己创作并回答节奏(要会排也要会念),幼儿排节奏卡教师念出节奏。
  (4)请个别幼儿排节奏卡,全体幼儿一起念出节奏。
  2. 音乐游戏。
  (1)教师教唱歌曲第一段时,幼儿模仿虫子的动作扭来扭去。
  (2)第二段唱到肚子痛时就摸肚子。
  (3)第三段再模仿虫子的动作扭来扭去。
  (4)教师拍"哒哒 空"的节奏,让幼儿跟随,不间断的拍,教师逐渐带入歌曲。
  (5)幼儿拍"哒哒 空" ,"哒哒 空"的节奏,边拍边唱歌曲。
  (6)幼儿自由选择乐器进行歌曲敲奏。

  活动反思:
  很久前我就曾看过一位名师上过这个音乐《懒惰虫》,对我的印象很深,整个活动非常的诙谐幽默是很好的一个音乐教材。我发现现在的自理普遍较差,一方面因为他们自己缺乏主动劳动的精神,更主要的是对孩子太过宠爱,普遍存在事事包办的现象。作为一线的,对进行地、引导是很有必要的。我发现这个活动中蕴涵着许多的教育因素,于是我对这个活动进行了修改。我把整个活动分成两个部分,即学唱歌曲并知道做懒惰虫是不好的;第二部分是创编做个“勤快人”。活动开始部分是边唱边玩“找懒惰虫”的,让幼儿产生对音乐学习的和爱好。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懒惰虫不是很理解,于是我作出了解释,孩子们都觉得做懒惰虫不好。

第2篇、中班音乐活动教案:懒惰虫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复习并巩固固定节奏。
  2.音乐游戏:以律动、身体节奏等方式带入歌曲《懒惰虫》。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歌曲《懒惰虫》,节奏卡片

  活动过程:
  1. 固定节奏问答
  (1)教师先排出一组节奏,再帮助幼儿排另一组有所变化的节奏。
  (2)先引导幼儿如何将名字与卡片节奏结合在一起。
  (3)鼓励幼儿自己创作并回答节奏(要会排也要会念),幼儿排节奏卡教师念出节奏。
  (4)请个别幼儿排节奏卡,全体幼儿一起念出节奏。
  2. 音乐游戏
  (1)教师教唱歌曲第一段时,幼儿模仿虫子的动作扭来扭去。
  (2)第二段唱到肚子痛时就摸肚子。
  (3)第三段再模仿虫子的动作扭来扭去。-幼儿园教案频道
  (4)教师拍"哒哒 空"的节奏,让幼儿跟随,不间断的拍,教师逐渐带入歌曲。
  (5)幼儿拍"哒哒 空" ,"哒哒 空"的节奏,边拍边唱歌曲。
  (6)幼儿自由选择乐器进行歌曲敲奏。

第3篇、中班音乐活动小木匠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感知木工劳动程序的基础上,学习有序地创编“小木匠”的律动。
  2.熟悉每一乐句,初步学会按乐句做动作。
  3.做动作时注意调整与同伴间的距离,不相互碰撞。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已了解木匠的基本工作。
  2.木匠工具若干、图片。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师:我们坐的椅子是哪里来的?谁做的?
  是怎么做出来的?要用到哪些工具?
  △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工具,分解练习单个动作(师清唱旋律)。动作要领:
  锯木头:怎样锯才会显得更有力?
  刨木板:幅度达、夸张
  钉钉子:能否钉在同一个地方?为什么?要怎么钉?
  刷油漆:来回刷、眼睛看着刷子
  师:木匠师傅真了不起,做工辛苦吗?一起练习擦汗的动作。
  △木匠要把木材作成椅子,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
  师一次性出示图片小结:扛→锯→刨→钉→刷
  2.师:今天我们来学木匠师傅做椅子。
  ⑴师幼听音乐完整做动作。
  ⑵师:做了一张漂亮的椅子心里是什么感觉?我最后为什么要做这个动作?表示什么意思?我们再来做一张椅子,把高兴的表情、动作做出来。(师幼第二次完整表演)
  ⑶师:现在大木匠不做了,请小木匠们来试试看,能否作出一把椅子来。(幼儿分成两组轮流表演,两遍)教师给完成椅子的小木匠戴帽子以示鼓励。
  ⑷问:你做的椅子是什么颜色的?漂亮吗?你想送给谁?我们再来做一张椅子送给别的好朋友。(师幼第五次完整做)
  △师:今天我们做了这么多张椅子,真辛苦,收工啦,我们扛起椅子去休息吧!
  附音乐:
  噢,苏珊娜
  1=C 2|4
  012 | 35 5.6 | 53 1.2 | 33 21 | 2 012 | 35 5.6 | 53 1.2 | 33 22 | 1 012 |
  35 5.6 | 53 1.2 | 33 21 | 2 012 | 35 5.6 | 53 1.2 | 33 22 | 1 0 | 4 4 |
  6 6 . | 55 31 | 2 012 | 35 5.6 | 53 1.2 | 33 22 | 1 ||

  活动反思:
  音乐启蒙教育有利于挖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音乐是一种艺术形象,通过音乐活动,可以增强幼儿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听觉辨别能力和敏感性。音乐对于幼儿情感的发展有很好的调节作用,使他们对事物美的认识更进一层。通过音乐教育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第4篇、中班音乐活动教案:鞋匠舞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 幼儿通过律动掌握二分音符及部分音符的练习。
  2. 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小鞋匠的各种动作。
  3.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4.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打击乐器:手铃.彩蛋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题
  今天钟老师要带宝宝们去森林里玩。(听音乐律动)

  二、手指游戏:《绕线线》

  三、幼儿听音乐感受音乐
  1、刚才小朋友都要做特别棒的小鞋匠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今天钟老师给小朋友带
  来的音乐。
  2、教师引导幼儿听出钉鞋子和缝鞋子的不同乐句的风格。
  前面比较慢的音乐像是小鞋匠在干什么?
  后面比较快的音乐像是小鞋匠在干什么?
  3、教师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做动作。
  下面,我们一起做小鞋匠。

  四、教师引导幼儿用打击乐器为乐句伴奏。
  1、我们小朋友都会修小鞋了,下面我们用小乐器为小鞋匠的舞伴奏。
  2、演奏时,穿线的时候由钟老师来演奏,敲击的时候由小朋友来演奏。

  五、游戏(修理小拖鞋)。
  咦,看一看,老师这里有我们中班的大哥哥大姐姐的鞋都坏了要请我们中四班的小朋友来修。

  六、放松活动:合拢放开
  附:歌词
  绕绕线,绕绕线,拉拉 拉拉 钉钉钉,拿一根针儿缝一缝,拿一根钉子钉钉钉。
  绕绕线,绕绕线,拉拉 拉拉 钉钉钉,鞋子做得牢又牢,鞋子做得多又好。

  教学反思:
  在进行本次活动中,我在音乐技能方面,首先让幼儿随音乐合拍地做鞋匠做鞋子的各种动作,让幼儿能够对不同的节奏做出反应,自如地跟随音乐变化节奏动作。在情感与社会方面,我强调幼儿与同伴合作舞蹈能力的发展。在活动中,虽说事前准备了一些动作,但是我在活动中留给幼儿大量的学习空间,例如多次在活动中问幼儿“有没有动作看不懂”,当幼儿表达自己看不懂时,我不是直接告知答案,而是通过下面环节进一步引导让幼儿自己发现规律,把创造的空间留给幼儿。

第5篇、中班音乐活动教案:《胖厨师和小老鼠》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借助故事分辨胖厨师和小老鼠不同的音乐形象,并用身体律动创造性地表现音乐。
  2.愿意大胆表演胖厨师和小老鼠,体验音乐游戏的有趣和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胖厨师和小老鼠》课件ppt。
  2.《胖厨师和小老鼠》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胖厨师和小老鼠》
  1.出示胖厨师图片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谁呀?(厨师),这个厨师长得怎么样?(胖胖的)这个厨师胖胖的,我们就叫他胖厨师吧!你们知道厨师是做什么的吗?对啦,厨师会烧出很多好吃的、香喷喷的东西。那这个胖厨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讲述故事《胖厨师和小老鼠》 (配背景音乐)
  胖厨师有一座两层楼的房子,有一天胖厨师在他家的厨房里刷锅子(做刷锅子动作),突然,楼上传来了奇怪的声音。胖厨师心想:楼上到底是谁呀?于是他放下锅子准备走上楼梯(踏步发出“咚咚”声响),胖厨师走着走着来到了二楼,他打开了门(开门),东看看,西瞧瞧,屋子里很暗,于是他又打开了灯(开灯),灯亮了,这时候他左看看,右看看,什么也没有,他只好关上灯(关灯),关上门(关门),走下楼梯(踏步发出“咚咚”声响),来到一楼的厨房继续……继续干嘛?(刷锅子)我们一起来(引导幼儿跟着做动作)。就在这时候,他又听到楼上传来了奇怪的声音,他又放下了锅子,准备走上楼梯(踏步发出“咚咚”声响),来到了二楼,他打开了门(开门),屋子里怎么样?什么也看不见,怎么办啊?他又打开了灯(开灯),看清楚了吗?还是没有东西。他只好又关上了灯(关灯),关上了门(关门),走下楼梯(踏步发出“咚咚”声响),来到了一楼的厨房继续刷锅子(刷锅子)。

  二、听辨两段音乐,表现胖厨师和小老鼠形象
  1.猜测楼上是谁发出的声音
  师:这个故事有趣吗?胖厨师一开始在厨房里刷锅子,后来为什么要上楼啊?(听到了奇怪的声音)你觉得楼上可能会是谁呢?(鼓励幼儿把话说完整:我觉得……)
  2.学小老鼠东张西望、小心翼翼走出来
  师:我们来看看到底是谁?(出示小老鼠图片)真的是小老鼠呢!你们猜小老鼠想干嘛?(想偷吃东西)一开始它敢不敢大摇大摆地走出来啊?那应该怎么样?(有点害怕、看看四周有没有人)谁愿意来学学看?
  师:这只“小老鼠”是走两步看看旁边有没有人,走两步看看旁边有没有人,它的脚是怎么走的?(踮着脚尖轻轻地走小碎步)我们一起来学学看!
  3.学小老鼠东窜西窜找吃的
  师:小老鼠发现胖厨师不在,开始怎么样啦?(开始东窜西窜找东西吃了)那它会怎么找吃的东西,又是怎么吃的呢?谁来试试?
  请个别幼儿学小老鼠东窜西窜找东西吃,集体学。
  4.听辨两段音乐
  师:老师这儿有两段音乐,请你听听看哪一段是灵活的小老鼠,待会儿告诉我理由。
  播放两段音乐,分辨小老鼠形象。
  师:你们觉得哪一段是小老鼠啊?为什么?(因为第二段音乐很轻快,有点像小老鼠的脚步声)那我们跟着音乐来做小老鼠好不好?
  跟音乐做动作。(教师口中提示:东张西望、东闻闻西闻闻找吃的、吃东西)
  师:刚刚你们说第二段音乐是灵活的小老鼠,那第一段音乐呢?对啦,第一段音乐听起来闷闷的,有点像……胖厨师走楼梯的声音呢!
  5.学胖厨师走楼梯
  师:胖厨师走楼梯是怎么样的?(重重的,很响)谁能把胖厨师走楼梯的样子做出来?
  请个别幼儿示范,集体做胖厨师走楼梯。
  师:胖厨师走到了二楼做了些什么事啊?(开门)
  引导幼儿一起学开门的样子
  师:胖厨师开了门发现屋里怎么样?(黑黑的,什么也看不清)那怎么办?(开灯)
  引导幼儿做开灯的动作
  师:胖厨师开了灯有发现什么吗?诶,真奇怪。明明楼上有小老鼠,为什么每次胖厨师走上楼都没发现他呀?(躲起来了)对的,小老鼠听到胖厨师的脚步声不敢发出声音,一动都不动,等到胖厨师开门的时候,小老鼠马上怎么样?(躲起来)
  师:刚才我们听了“胖厨师小老鼠”的音乐,接下来我们来学一学胖厨师和小老鼠吧!
  教师带领幼儿用身体律动创造性地表现胖厨师和小老鼠的形象。(口中提示幼儿)
  表扬学胖厨师和小老鼠动作像的幼儿,请做得好的幼儿示范。

  四、游戏《胖厨师和小老鼠》(播放完整音乐)
  1.教师做胖厨师,幼儿做老鼠
  师:下面我们来玩个游戏,我先做胖厨师,你们来做小老鼠好不好?小老鼠听到胖厨师上楼梯的脚步声应该怎么样啊?(定住不动,没有声音),等到胖厨师开门的时候怎么样啊?(赶快躲起来)
  播放音乐,开始游戏。
  表扬根据要求游戏的幼儿。
  2.男孩子做胖厨师,女孩子做小老鼠(教师适当提醒)
  师:男孩子想不想做一回胖厨师?那女孩子是?(小老鼠)胖厨师明明听到楼上有声音,可是到了二楼什么也没有发现,心里觉得怎么样?(奇怪、疑惑)小老鼠躲过了胖厨师,心里怎么样?(得意,开心)那等会儿你们要把胖厨师和小老鼠的动作和表情都做出来哦!
  播放音乐,开始游戏。
  表扬根据要求游戏,情绪表情到位的幼儿。
  3.交换角色完整表演(教师适当提醒)
  师:那我们接下来交换一下,女孩子当胖厨师,男孩子当?(小老鼠)看看谁学得最像!
  播放音乐,开始游戏。
  总结:小朋友们学得都很像,把小老鼠和胖厨师的表情和动作都做出来了!

  五、活动结束
  师: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下次可以在我们班的小舞台表演,好吗?

  教学反思:
  活动开展过后,我发现孩子们对于“胖厨师和小老鼠”的故事以及游戏都是非常感兴趣的,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但是自主创编性不够,基本是以模仿为主。这可能与一下几个原因有关:一、教师的引导语不够精炼,提问启发性欠缺。当幼儿进行创编的时候,老师应该根据幼儿的表现进行进一步的总结提升,促进其他幼儿更活跃地进行创编;二、教师的示范动作比较单一。在带领孩子们跟音乐游戏的时候,老师如果要示范,也可以更多样化,不要总是做同一个动作。

第6篇、中班音乐活动火车呜呜叫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音乐,锻炼幼儿有节奏的律动表演,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受力。   
  2、随着音乐有节奏做游戏,大胆创造律动表演。   
  3、能遵守规则,让幼儿体验火车启动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电子琴、音乐、头饰火车头。   

  活动要点:
  1、活动重点:感知音乐,随着音乐有节奏的律动表演。
  2、活动难点:能够伴随音乐表现动作,体验火车启动与同伴游戏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进场律动开火车(利用火车音乐进场,激发幼儿的兴趣)(3分钟)  
  师:小朋友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开着火车进入我们中二班,看看我们班有什么事情发生?(手握方向随这教师有节奏的念歌词进入活动室)
 
  (二)、授课知识 学习新课(1分钟)  
  1、经验回忆,导语引入:板书课题《火车呜呜叫》
  师:小朋友们,刚刚我们是怎么来到中二班的?
  小朋友刚刚开的火车是怎样叫的?
  火车开到哪里去了?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音乐游戏《火车呜呜叫》,让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吧。

  (三)、完整欣赏音乐。(5分钟)
  (1)、完整听音乐,初步熟悉歌曲。(播放2遍)(3分钟)
  第一遍:安静聆听音乐《火车呜呜叫》。
  第二遍:带问题有目的的聆听音乐。
  师:你们听到音乐里讲了什么事情?
  师:那请你们来随着音乐把你们所听到的事情表现出来呢?
  (2)理解歌词,感应乐曲节奏。(2分钟)
  第三遍:分段播放,引导幼儿探索音乐歌词内容。
  第一句:师:火车启动时身体是怎样的,谁来模仿?火车启动了声音怎么叫(咔  嚓、呜呜)
  第二句:师:我们出发的心情怎样呢?(啦啦)我们出发了。
  第三句:师:谁问开车到哪里去呢?(我)
  第四句:师:把好朋友送去什么地方呢?(上北京)

  (四)、学习歌曲,探索音乐游戏动作。(3分钟)
  (1)、教师弹唱《火车呜呜叫》,让幼儿根据歌曲的音乐特点,进行动作练习,更进一步感知、体验节奏感受力。
  A、教师弹唱歌曲,幼儿有节奏的打拍子。(教师演唱1遍、幼儿倾听)
  师:请小朋友听着老师的演唱用你们的对音乐的理解动起来吧!
  B、幼儿随着电子琴演唱,并有节奏的表演。(演练1遍)    
  师:请你们用最优美、动听的声音与电子琴一起来开启火车吧!
  (2)、播放音乐,边唱边表演律动。(播放1遍)
  师:请你们在你的好朋友手搭肩膀一起来开火车。

  (五)、音乐游戏表演:开火车(带上头饰)(8分钟)
  游戏第一次: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和玩法。(播放音乐)教师说明游戏规则,组织全体幼儿排成一纵队,按鸣笛、启动、上山、下山、转弯等指令,在《火车呜呜叫》的音乐伴随下做开火车的游戏。
  游戏第二次:
  2、分组演练。
  师:请小组来表演。
  游戏第三次
  3、请客人一起做游戏,加深游戏环节的难度。(如果不遵守游戏规则将会抓住等的形式出现)  

  活动延伸:   
  通过此次游戏,进一步启发幼儿对音乐其它方面的探知,如:火车进站和出站时,声音和动作可以表现有节奏音乐。

  活动反思:
  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音乐,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今后我要加强本班的游戏规则的培养,是幼儿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戏乐趣。

第7篇、中班音乐欢乐舞曲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合着音乐《欢乐舞曲》,用打击乐器x x x x ︱x x x x︱和x x ︱x x︱等节奏型。
  2、能把随音乐律动的动作节奏用手拍出来。
  3、学习看指挥演奏打击乐器,并在活动中保持欢乐的情绪。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已学过《欢乐舞曲》随音乐律动。
  人手一件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一、 练习随音乐律动《欢乐舞曲》。
  (1)、幼儿在乐曲的伴奏下,边做律动边进教室。
  (2)、自由找空间站立,练习随音乐律动,并表现乐曲的欢乐情绪。
  活动实录:
  孩子随音乐进入教室,刚开始的时候就熟悉的音乐,老师也有了很好的开场白。孩子在音乐中体验了旋律和节奏的不同,脑海里有了一定的印象。而且孩子的情绪被优美的音乐调动起来了。
  点评:
  第一部的开场使幼儿与老师的互动升华到高潮,老师与幼儿一起用一种很轻松的氛围,熟悉了旋律。

  二、学习抽取随音乐律动中的节奏型。
  (1)、教师随音乐律动,要求幼儿边看老师做动作,边根据动作的不同快慢,用双手拍出动作的节奏。(练习前教师提出特定要求:老师做“双手高举转动手腕”时,大家和老师做一样的动作。)
  (2)、请部分幼儿上来做随音乐律动,教师和其余部分幼儿一起边看表演边拍出律动的节奏型。
  (3)、教师和幼儿一起随音乐拍整音乐曲的节奏型。
  (4)、教师带领大家随音乐拍整音乐曲的节奏型。

  三、学习做分声部动作。
  (1)、将全班幼儿分成三部分。教师讲解指挥手势并与幼儿的理解相呼应。
  (2)、教师指挥幼儿随乐曲分声部做动作。(指挥前,确定“说手高举转手腕”动作,由那一部分幼儿担任,其余节奏动作根据指挥要求做出反应。)

  四、打击乐器演奏。
  (1)、根据指挥着的暗示,做好演奏准备。
  (2)、随乐演奏打击乐器,注意用合适的力度,正确的方法演奏。
  (3)、演奏时,保持欢快的情绪,享受演奏活动的快乐。
  活动实录:孩子在演奏时由于经验不足在合奏时有点混乱,这一段音乐旋律可以说是比较欢快的。孩子的情绪很活跃,脸上都是洋溢着笑容。打击乐器配合的比较默契,演奏水平提高了许多。
  点评:打击乐在音乐活动中不是常见的课程,但是本学期打击乐的课程很多,孩子水平不够,没有前期的经验,演奏这首音乐可以说有点难度,而且孩子的演奏的姿势也欠缺。总体说目标是勉强达到了。但是不是很完美。

  活动反思:
  孩子经验 不足和老师的指导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一般在教研课的时候才上音乐打击乐的活动,应该将它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区域中。在孩子生活中不断的给孩子充足经验,提高孩子的演奏水平。增长孩子对节奏的感受!本节课目标虽以达到但是效果不是预期的完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更多的去尝试音乐活动的方法。使孩子在音乐方面功能有更大的进步。

第8篇、中班音乐《懒惰虫》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复习并巩固固定节奏。
  2.音乐游戏:以律动、身体节奏等方式带入歌曲《懒惰虫》。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歌曲《懒惰虫》,节奏卡片

  活动过程:
  1. 固定节奏问答
  (1)教师先排出一组节奏,再帮助幼儿排另一组有所变化的节奏。
  (2)先引导幼儿如何将名字与卡片节奏结合在一起。
  (3)鼓励幼儿自己创作并回答节奏(要会排也要会念),幼儿排节奏卡教师念出节奏。
  (4)请个别幼儿排节奏卡,全体幼儿一起念出节奏。
  2. 音乐游戏
  (1)教师教唱歌曲第一段时,幼儿模仿虫子的动作扭来扭去。
  (2)第二段唱到肚子痛时就摸肚子。
  (3)第三段再模仿虫子的动作扭来扭去。-幼儿园教案频道
  (4)教师拍"哒哒 空"的节奏,让幼儿跟随,不间断的拍,教师逐渐带入歌曲。
  (5)幼儿拍"哒哒 空" ,"哒哒 空"的节奏,边拍边唱歌曲。
  (6)幼儿自由选择乐器进行歌曲敲奏。

第9篇、中班音乐鞋匠舞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幼儿通过律动掌握二分音符及部分音符的练习。
  2. 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小鞋匠的各种动作。
  3.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打击乐器:手铃.彩蛋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题
  今天钟老师要带宝宝们去森林里玩。(听音乐律动)

  二、手指游戏:《绕线线》

  三、幼儿听音乐感受音乐
  1、刚才小朋友都要做特别棒的小鞋匠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今天钟老师给小朋友带
  来的音乐。
  2、教师引导幼儿听出钉鞋子和缝鞋子的不同乐句的风格。
  前面比较慢的音乐像是小鞋匠在干什么?
  后面比较快的音乐像是小鞋匠在干什么?
  3、教师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做动作。
  下面,我们一起做小鞋匠。

  四、教师引导幼儿用打击乐器为乐句伴奏。
  1、我们小朋友都会修小鞋了,下面我们用小乐器为小鞋匠的舞伴奏。
  2、演奏时,穿线的时候由钟老师来演奏,敲击的时候由小朋友来演奏。

  五、游戏(修理小拖鞋)。
  咦,看一看,老师这里有我们中班的大哥哥大姐姐的鞋都坏了要请我们中四班的小朋友来修。

  六、放松活动:合拢放开
  附:歌词
  绕绕线,绕绕线,拉拉 拉拉 钉钉钉,拿一根针儿缝一缝,拿一根钉子钉钉钉。
  绕绕线,绕绕线,拉拉 拉拉 钉钉钉,鞋子做得牢又牢,鞋子做得多又好。

  教学反思:
  在进行本次活动中,我在音乐技能方面,首先让幼儿随音乐合拍地做鞋匠做鞋子的各种动作,让幼儿能够对不同的节奏做出反应,自如地跟随音乐变化节奏动作。在情感与社会方面,我强调幼儿与同伴合作舞蹈能力的发展。让幼儿合作扮演不同的角色,也就是合作的幼儿要知道自己扮演的是鞋匠还是顾客,并在相同音乐的地方做出不同的动作反应,要求幼儿能够不受同伴动作的干扰,做自己的动作。在活动中,虽说事前准备了一些动作,但是我在活动中留给幼儿大量的学习空间,例如多次在活动中问幼儿“有没有动作看不懂”,当幼儿表达自己看不懂时,我不是直接告知答案,而是通过下面环节进一步引导让幼儿自己发现规律,把创造的空间留给幼儿。

第10篇、中班音乐活动理发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教育源于生活:理发师每个小朋友都经历过且有一定的理发经验。结合中班幼儿的生活实际,特设计音乐活动“理发”,使幼儿初步感知音乐可以贯穿于生活中,让幼儿在音乐中学会生活,在生活中更加热爱音乐。

  活动目标:
  1、有学做小小理发师的兴趣,在做做玩玩中学会歌曲。
  2、学习节奏律动,掌握“O×︱O× ×∣的节奏型。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小木梳、小剪刀、小吹风等理发用具 歌曲录音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出示理发用具,问:这些东西你们在哪里见过?
  幼儿谈谈自己去理发店的经验:
  ——“你去过理发店吗?理发师是怎样为你理发的?”
  1、师播放理发师为顾客理发的录像,巩固幼儿经验
  2、引导幼儿说说理发的顺序
  意图:导入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激发他们主动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二、节奏律动,学做小小理发师
  1、感受旋律“边听边想这位理发师是怎样为顾客理发的?
  2、学习节奏O×︱O××︱
  ——“请你跟着音乐拍一拍,把理发师高兴地心情告诉大家”
  ——节奏律动,用动作表现理发师的情景。
  ——“如果你是理发师,你会怎样为顾客理发呢?”

  三、学唱歌曲,结伴玩理发游戏
  ——师随节奏律动扮演理发师。
  ——再次欣赏表演,并示范演唱歌曲。
  ——幼儿学唱歌曲
  其他活动:表演区:小小理发师     
  美工区:制作理发用具

  活动反思:
  理发的经验是每个幼儿都拥有的,可以让幼儿说说理发后的经历,只有平时观察仔细,发言积极地幼儿能跟老师讨论其立法的顺序等,经过我的一个推理幼儿才回忆理发的情景,通过听音乐“理发”让幼儿学做理发师,根据歌词的顺序让幼儿大胆论理理发师是怎样理发的,在学唱歌曲环节幼儿的接受能力较强,能很快记住歌曲的歌词内容并会结伴玩理发游戏,本节活动的难点就是学习节奏O×︱O××︱在之后的区角表演区中我将继续让幼儿训练。

第11篇、中班音乐活动小树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不同的声势和肢体律动表现不同的音乐段落。
  2.通过音乐欣赏启发幼儿分析、想象、思考、判断的能力,培养对音乐的感知以及合作能力。
  3.在参与活动中体验到积极愉快,恬静柔美的情绪情感。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音乐:《小树叶》、《秋天的落叶》
  2. 塑料袋若干
  3. 树叶胸饰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 在《小树叶》的音乐声中进入活动室。
  通过感受乐曲的意境美,体会小树叶由害怕变勇敢的精神,激发幼儿不害怕事物的情感。

  二. 欣赏音乐《秋天的落叶》,启发幼儿运用不同的声势和肢体律动表现不同的音乐。
  (一)分段欣赏和表现树叶飘落、被雨淋、跳舞的情景。
  1. 欣赏A段,启发幼儿想象并表现树叶飘落
  2. 欣赏B段,启发幼儿想象并表现树叶和雨嬉戏的场景。
  3. 欣赏C段,启发幼儿想象并表现树叶转圈跳舞欢乐的样子。
  4. 欣赏A段 启发幼儿想象并表现树叶宁静美。

  (二)完整表演落叶快乐的一天。
  1.完整欣赏音乐,感受秋风细雨中树叶跳舞的情景。
  2.激发幼儿用身体,大胆表现音乐。

  三.在《秋天的落叶》的音乐声中退出活动室。

  活动延伸
  区角活动
  1. 美工区投放树叶、颜料等材料感受秋天的色彩美。
  2. 在表演区投放能发出声音的日常用品和有关秋天的音乐,让幼儿创造发现生活中的音乐,感受音乐的神奇美。
  3. 在自然角投放秋天的果实,感受秋天的硕果累累,是个丰收季节。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音乐活动,我感受到要想让幼儿学会一首歌,首先得让他了解歌曲的背景、里面包含的不同情感;接着再通过图谱辅助手段帮助他们记忆歌词,当然图谱不是简单的歌词的呈现,也可以包括节奏和情感;最后对歌词内容的动作神态表现,让他们更进一步理解歌曲的涵义。我相信只要我们平时教学时多用心,肯定还能发现更多更加恰当的方法,让幼儿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会唱歌。

第12篇、中班音乐律动 春天在哪里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随音乐有节奏整齐地做压腕、手挽花动作,鼓励幼儿积极创编,大胆表演。
  2.感知律动动作韵味,训练幼儿听音乐做动作的能力,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进行季节教育,知道春天的美丽特征。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二、活动准备:
  1.准备《春天在哪里》歌曲录音,绿色彩带。
  2.课前带幼儿观察春天的景象,丰富幼儿对春天的印象。
  三、活动过程:
  1.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请幼儿安静地欣赏歌曲,说一说歌曲内容与小朋友观察到的春天的景象是否一样。
  2.请幼儿欣赏教师表演的律动,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3.先跟随歌曲节奏进行拍手、压手腕及手臂上下起伏和压手腕动作相结合的练习,教师示范动作,让幼儿注意模仿。
  4.幼儿手系上绿色彩带,在教师的带领下逐个反复练习,并随音乐按动作顺序进行表演。
活动反思:
通过制定的教学目标,我开始了教学活动,首先我是用故事引题,把歌曲内容变成一个小故事,让幼儿理解歌曲的大意。然后让幼儿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歌曲里说了些什么。然后出示图谱,分段学唱歌曲。最后完成学唱歌曲。在学唱玩歌曲后,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演唱。然后让幼儿欣赏舞蹈《春天在哪里》让幼儿感受春天的的美。
整个教学活动下来,我都是按照活动目标进行下来的,基本上都能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在教学活动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幼儿唱着回答问题的时候经常会跑调,找不准音高,于是我用琴轻声的伴奏,这样效果就好了一点。由于这首歌曲的内容比较的多,虽说是用了图谱教学,但是幼儿还是会将内容搞混。
音乐活动是我在教学活动中一直比较难以克服的一个教学领域,通过尝试使用图谱的方法,孩子们不仅能主动学习,而且学习的氛围也变的轻松了很多,纲要指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

第13篇、中班奥尔夫音乐活动懒惰虫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复习并巩固固定节奏。
2.音乐游戏:以律动、身体节奏等方式带入歌曲《懒惰虫》。
活动准备:歌曲《懒惰虫》,节奏卡片
活动过程:
1. 固定节奏问答
(1)教师先排出一组节奏,再帮助幼儿排另一组有所变化的节奏。
(2)先引导幼儿如何将名字与卡片节奏结合在一起。
(3)鼓励幼儿自己创作并回答节奏(要会排也要会念),幼儿排节奏卡教师念出节奏。
(4)请个别幼儿排节奏卡,全体幼儿一起念出节奏。
2. 音乐游戏
(1)教师教唱歌曲第一段时,幼儿模仿虫子的动作扭来扭去。
(2)第二段唱到肚子痛时就摸肚子。
(3)第三段再模仿虫子的动作扭来扭去。-幼儿园教案频道
(4)教师拍"哒哒 空"的节奏,让幼儿跟随,不间断的拍,教师逐渐带入歌曲。
(5)幼儿拍"哒哒 空" ,"哒哒 空"的节奏,边拍边唱歌曲。
(6)幼儿自由选择乐器进行歌曲敲奏。
教学反思:
很久前我就曾看过一位名师上过这个音乐《懒惰虫》,对我的印象很深,整个活动非常的诙谐幽默是很好的一个音乐教材。我发现现在的自理普遍较差,一方面因为他们自己缺乏主动劳动的精神,更主要的是对孩子太过宠爱,普遍存在事事包办的现象。作为一线的,对进行地、引导是很有必要的。我发现这个活动中蕴涵着许多的教育因素,于是我对这个活动进行了修改。我把整个活动分成两个部分,即学唱歌曲并知道做懒惰虫是不好的;第二部分是创编做个“勤快人”。活动开始部分是边唱边玩“找懒惰虫”的,让幼儿产生对音乐学习的和爱好。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懒惰虫不是很理解,于是我作出了解释,孩子们都觉得做懒惰虫不好。

第14篇、中班音乐活动教案:理发教案

  活动设计意图:
  “教育源于生活:理发师每个小朋友都经历过且有一定的理发经验。结合中班幼儿的生活实际,特设计音乐活动“理发”,使幼儿初步感知音乐可以贯穿于生活中,让幼儿在音乐中学会生活,在生活中更加热爱音乐。

  活动目标:
  1、有学做小小理发师的兴趣,在做做玩玩中学会歌曲。
  2、学习节奏律动,掌握“O×︱O× ×∣的节奏型。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小木梳、小剪刀、小吹风等理发用具
  歌曲录音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出示理发用具,问:这些东西你们在哪里见过?
  幼儿谈谈自己去理发店的经验:
  ——“你去过理发店吗?理发师是怎样为你理发的?”
  1、师播放理发师为顾客理发的录像,巩固幼儿经验
  2、引导幼儿说说理发的顺序
  意图:导入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激发他们主动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二、节奏律动,学做小小理发师
  1、感受旋律“边听边想这位理发师是怎样为顾客理发的?
  2、学习节奏O×︱O××︱
  ——“请你跟着音乐拍一拍,把理发师高兴地心情告诉大家”
  ——节奏律动,用动作表现理发师的情景。、
  ——“如果你是理发师,你会怎样为顾客理发呢?”

  三、学唱歌曲,结伴玩理发游戏
  ——师随节奏律动扮演理发师。
  ——再次欣赏表演,并示范演唱歌曲。
  ——幼儿学唱歌曲
  其他活动:表演区:小小理发师     
  美工区:制作理发用具

第15篇、中班音乐游戏火车呜呜叫教案反思

游戏目的:
1、锻炼幼儿有节奏的律动表演,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受力。
2、感知速度变化与节奏长短的关系。
3、让幼儿体验火车启动和行走时的不同节奏特点。
游戏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碟、节奏卡片。
游戏方法:
参加游戏的幼儿按照火车启动和行走时的不同节奏,进行相应的律动表演,在游戏中让幼儿体验速度快慢与节奏长短的关系。
游戏规则:
1、幼儿必须有秩序的,根据节奏进行表演。
2、幼儿游戏时不能相互推挤。
3、集体游戏。
活动过程:
一、节奏练习
2/4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师 ) 小小  火车  开动  了(幼)呜 呜  呜 呜  喀嚓 喀嚓   呜 呜   呜
要求:
1、教师讲解示范,幼儿感知节奏的长短和速度的变化。
2、 教师出示节奏卡片,幼儿仿打节奏。
3、打节奏同时穿插儿歌,有节奏的朗诵。
二、学习新课
1、导语引入:(略)板书课题《火车呜呜叫》
2、引导幼儿看碟、听录音机,通过启发性提问让幼儿感知火车快慢的速度变化及声音特点。
(1)、幼儿讨论火车启动与行走时的速度变化及鸣笛时的声音。
(2)、教师小结:
火车启动时较慢:x  x   x  x  ,行走时较快:x x  x x   x x  x x  ,火车鸣笛声音慢又长:x-  x-
3、教师弹唱《火车呜呜叫》,让幼儿根据歌曲的音乐特点,进行模仿声音和动作练习,更进一步感知、体验速度与节奏的关系。
(1)、教师弹唱歌曲,幼儿有节奏的打拍子。
(2)、幼儿模仿火车鸣笛:5-  5-   5 5   ,同时手做拉汽笛状。
(3)、幼儿模仿火车启动、行进:
上身动作:节奏 x  x   x  x  部分,(旋律:1 5  5 5  )左手搭前面小朋友的肩上,右手每两拍在体侧屈肘环绕一圈;节奏 x x  x x  x x  x x 部分,(旋律:15 55 15  55) 每一拍屈肘环绕一圈。
下身动作:节奏 x x   x  x  时,每拍踏一次脚,左右交替。节奏  x x  x x  x x  x x  时,按节奏做小碎步。
三、音乐游戏表演:开火车
1、熟悉《火车呜呜叫》的音乐旋律。
2、教师说明游戏规则,组织全体幼儿排成一纵队,按鸣笛、启动、上山、下山、转弯等指令,在《火车呜呜叫》的音乐伴随下做开火车的游戏。
3、游戏中让幼儿体验火车进行中的速度变化,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四、活动延伸
通过此次游戏,进一步启发幼儿对音乐其它方面的探知,如:火车进站和出站时,声音和动作可以表现出音乐的渐强和渐弱。
活动反思:
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音乐,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今后我要加强本班的游戏规则的培养,是幼儿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戏乐趣。

第16篇、中班音乐活动小妞妞勾勾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通过“小妞妞勾勾手” 的音乐游戏,激发幼儿愿意与他人合作的愿望,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2、 通过肢体律动、道具使用、乐器的演奏感应儿谣“小妞妞勾勾手”的特定节奏,并初步尝试演奏。
  3、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 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 挂图
  2、 “小妞妞勾勾手”的音乐碟
  3、 手指偶(大拇哥、二拇弟、方三姐、四小弟、小妞妞)
  4、 乐器:铜碰种

  活动的重难点
  1、 重点:通过“小妞妞勾勾手” 的音乐游戏,让幼儿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体验合作带来的乐趣
  2、 难点:通过各种方式感应儿谣“小妞妞勾勾手”的特定节奏。 

  活动过程
  1、 跟着音乐进入活动室。音乐《草原上的舞会》
  师:跟着老师一起去草原上跳支舞吧!
  2、 故事引导,出示挂图。
  师:瞧!小点点一个人在这里玩,宝宝看见了于是急忙过来问:小点点为什么不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呢?原来呀小点点想做世界第一乖小孩,他觉得不能和小朋友抢玩具!
  提问:如果你们想做一个乖小孩,那你要怎么做呢?
  (幼儿答)
  师:宝宝和点点也想做世界第一乖孩子了,于是他们勾勾手盖印章做了约定。
  3、 手指游戏
  (1) 介绍手指名称
  师:我们的手真灵巧呀,能盖印章呢!(出示手指偶大拇哥)大家好:我是大拇哥,我要来找一找我的大拇哥好朋友在那里?(老师戴手指偶的大拇哥和幼儿的大拇哥盖盖章或者小朋友之间相互盖章)
  依次以同样的方法介绍二拇弟、方三姐、四小弟、小妞妞。(介绍完后手势儿歌:大拇哥、二拇弟、方三姐、四小弟、小妞妞来看戏,手心手背心肝宝贝)
  (2) 手指变变变
  师:我们的手指真能干!
  提问:我们的手指除了能盖印章外,小朋友想想我们的手指还能变什么小动物?(幼儿举手回答并请小朋友上去表演)
  4、 歌曲游戏
  (1)第一遍听音乐
  师:让我们来听“小妞妞勾勾手”的儿谣吧!
  (2)第二遍音乐:根据儿谣的内容听音乐“小妞妞勾勾手”做肢体律动,感应儿谣的特定节奏。
  师:听儿谣“小妞妞勾勾手”的时候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摆头律动,当到特定节奏的时候我们就拍手(提示小朋友注意分别拍了几次手)。
  (3) 第三遍音乐:请小朋友找一个自己的好朋友做儿谣“小妞妞勾勾手”的游戏做双人肢体律动,感应儿谣的特定节奏。
  师:请小朋友找一个自己的好朋友手拉着手随意走动,当到特定节奏时两个小朋友相互对拍。
  (4) 第四遍音乐:幼儿创编特定节奏时的动作。
  师:现在呀老师要考考小朋友看看谁最喜欢开动小脑筋,跟音乐做律动时小朋友要念儿谣,但在特定节奏时小朋友可以创编和之前不一样的动作,比如:拥抱、握手等等。
  5、 铜碰钟(队形:半圆形)
  师:今天呀铜碰钟也来到我们班做客了,它的本领可大了听!(老师敲击铜碰钟)它能发出好听的声音呢!(让幼儿有序的取出乐器铜碰钟每人两个,并让铜碰钟发出声音)
  (2) 乐器演奏:感应儿谣特定节奏 第一遍:念儿谣,乐器演奏
  师:现在我们让铜碰钟跟着“小妞妞勾勾手”的音乐来唱歌吧,铜碰钟呀有一习惯它不喜欢和别人一起唱歌,所以我们让铜碰钟在儿谣的特定节奏时才唱歌噢(小朋友拿的铜碰钟相敲击)!
  第二遍:念儿谣,小朋友合作乐器演奏(每人一个铜碰钟)
  师:现在让铜碰钟跟着“小妞妞勾勾手”的音乐来唱歌与之前不同,铜碰钟它要去找到另一个好朋友才能唱歌噢(小朋友间的铜碰钟相互敲击)!
  6、活动结束 提问
  师:小朋友铜碰钟还像什么呀? (幼儿答)
  师:铜碰钟还像麦克风呢,用来唱歌,现在就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念着儿谣回去给我们的爸爸妈妈唱歌听吧!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第17篇、中班音乐教案《嘀哩嘀哩》

幼儿园中班音乐律动教案《嘀哩 嘀哩》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春游线索创编动作,初步学会律动。在教师提示下较准确的随乐段、乐句更换动作和按节奏做动作。
2、培养幼儿在比较拥挤的空间状态下与同伴共享空间、亲密交流的能力。
3、使幼儿体验到边听音乐边做动作的快乐。

二、活动过程:
1.教师与全体幼儿拉好圆圈坐在地板上,面对圆心,教师指导幼儿复习演唱歌曲。
2.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1)副歌前置学习动作,教幼儿随乐做出节奏型× × ×× ×

教师用手指扮作黄鹂鸟,以游戏的方式教幼儿熟练的在自己和左边的伙伴腿上拍出节奏型× × ×× ×。

2)引导幼儿根据春游线索分段创编动作:教师通过语言启发幼儿“我们来到绿油油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天空中快乐的小鸟在飞,我们爬山、来到游乐场玩跷跷板、坐转椅”等游戏,创编花——小鸟——爬山——玩跷跷板——坐转椅等动作。

3.教师清唱旋律帮助幼儿整理、记忆动作。

4.听音乐完整表演,教师逐步减少语言提示把幼儿的情绪推向高潮。

延伸活动: 
组织幼儿进行主题绘画活动《快乐的春游》。

第18篇、中班音乐游戏锯木头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通过音乐律动感应乐曲节奏,并尝试用乐器伴奏。
  2、能够安静倾听歌曲,并感受音乐游戏的快乐。
  3 、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4 、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音乐、乐器、ppt2、经验准备:会使用乐器活动重点:通过多种方式感知节奏活动难点:句式的掌握活动过程:
  一、 暖身活动1、 听音乐进教室,故事引导,将幼儿带入情境,激发幼儿愿意帮助小蚂蚁的愿望。
  教师:(出示挂图)小蚂蚁在其他昆虫的帮助下,运来了好多的木头,他们准备开始搭舞台,要怎样才能把这些木头搭成舞台呢?会用到什么样的工具?
  2、出示图片,让幼儿认识以上三种工具。
  3、认识三种工具,并学习他们的使用方法。
  二、 音乐律动1、 启发幼儿想象锯木头的动作。 教师:小朋友用双手怎样做锯木头的动作,还可以用哪里锯木头呢?
  2、 配合音乐做动作。
  3、 启发幼儿尝试创编出钉木头和转木头的动作。 教师:木头可以用来锯,还可以用来怎样?怎样钉?怎样转呢?
  4、播放音乐,教师与幼儿一同听音乐做律动。
  5、单人双人锯木头游戏三、使用乐器伴奏1、出示三种乐器,让幼儿在舞台上表演2、可多次表演,分组表演
 

第19篇、中班音乐律动:小茶壶

幼儿园中班音乐律动:小茶壶

作者:由莉莎    来源:烟台开发区海河幼儿园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的旋律,尝试用身体的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
  2、初步创编茶壶与茶杯的动作。
  3、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体验舞蹈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与歌曲有关的茶壶图片,音乐伴奏

【活动过程】
一、通过音乐游戏“小动物走路”进入
  宝宝们,我们来学小动物走路。
  小兔走路蹦蹦蹦蹦跳,小鸭走路摇呀摇呀摇,小乌龟走路慢吞吞,小花猫走路静悄悄.

二、观察图片,熟悉歌曲
  1、谈话导入
  我们学小动物走路累了,来!宝宝们,找一个空地方坐好,休息一会儿。
  累不累啊?(幼儿回答)累,我都想喝水了。
  想喝水了啊?
  宝宝们,快看,这是谁呀?(茶壶)
  2、观察图片,理解歌词
  (1)小茶壶长得什么样呀?(引导幼儿说出“它的肚子是圆圆的,胖胖的”)
  那你们用身体来表演一下茶壶的样子吧.
  教师听音乐有节奏的朗诵:我是茶壶肥又矮
  (2)(我们再来看看,这是茶壶的什么呀?(他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壶柄,壶柄是用来提茶壶的)
  茶柄长在什么地方?你们用身体来学学
  那这个呢?(壶嘴,水就是从这个地方流出来的)
  教师听音乐有节奏的朗诵:这是壶柄这是嘴(用身体做动作)
  (3)“快看壶里的水怎样拉?”(第三幅图)(水烧开拉,都冒烟啦,水都在壶里翻滚啦)
  教师听音乐有节奏的朗诵:水滚啦,水滚啦!
  创编茶杯的动作
  你们想不想都来喝喝茶,好,请小朋友赶快准备。请你们用身体来表示一下茶杯
  (提问:“谁想喝水?”冲茶啦 )
  宝宝们,把你们的茶杯摆好啦!我来给你们倒茶。
  哦!这么多的小朋友都想喝茶,老师都倒不过来了,这样吧,我们再来冲一次茶.(清唱)
  我们再和音乐来一次,好吗?来!大家赶快准备好。(把你们的茶也倒给我喝喝)

  3、请客人老师喝茶
  宝宝们,刚才我们都喝了茶,你们看看周围有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我们也去给他们倒茶喝,好吗?

三、结束
  其他班上的小朋友也也想喝茶了,来!宝宝们,我们也去给他们。

第20篇、中班音乐体验律动活动大鞋小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有快乐的情感体验。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表现力,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启发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及大鞋和小鞋发出的不同声音自编动作进行表演。
活动程序:
一、导入
1、"幸福拍手歌"进教室
教师:"今天能和小朋友一起唱歌做游戏,我真是高兴极了,你们高兴吗?那让我们唱起幸福拍手歌吧!"(放音乐)
2、复习歌曲"大鞋小鞋"
二、展开
1、试穿大鞋和小鞋
教师:"你有没有在家穿过爸爸的鞋呢?穿爸爸的鞋是什么感觉的?快坐下说给我听听。"
教师:"我拿来了几双大鞋,谁来穿穿试一试?""你穿过娃娃的小鞋吗?穿的谁的?谁来试一试这几双小鞋啊?"(引导幼儿观察穿大小鞋的不同,听不同的声音)
2、根据歌曲编前两句歌词的动作
教师:"你想一想在穿大鞋和小鞋的时候感到有意思吗?你能用有趣的动作来表演一下吗?先用一个有趣的动作表演我穿爸爸的鞋?我穿娃娃的鞋用一个什么有趣的动作来表演呢?"
3、引导幼儿分组创编后半部分
教师:"大鞋和小鞋走起路来的感觉不一样,动作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不一样,一个是踢踏一个是的笃,这怎么用动作表演啊?你可以和小朋友商量一下,踢踏用什么动作表现?的笃又用什么动作表演?"
商量后提问:"谁来说说你们商量的结果?"谁还编出了不同的动作?(引导幼儿用各种动作表现,不管用什么动作一定按节奏表演)
4、教师示范
教师:"小朋友都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动作,可真棒,我也学会了,我想先给大家表演一遍,小朋友同意吗?"
提问:"我刚才在表演的时候,有站起来的动作有坐着的动作,你看清楚了吗?哪里是站着做的?哪里是坐着做的?你觉得这样好不好呢?为什么?"
5、幼儿表演
教师:"那我们小朋友都来这样试一试吧。"
三、结束
教师:"我们玩的真开心,刚才还有很多小朋友没有试穿我带来的大鞋和小鞋呢,还想不想穿?好我们先给老师再见,回幼儿园再做游戏好吗?"
教学反思:
本活动选择幼儿生活中天天接触的物品---鞋子,作为活动的主题,是一个帮助幼儿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活动。在活动中幼儿通过游戏找找、穿穿、摆摆、试试、、说说、唱唱、画画,爸爸妈妈和自己的鞋子,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鞋子的大小,体验穿大小鞋的不同感受,使幼儿知道穿适合自己脚的鞋子才是最好的,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帮鞋子配对、学会了歌曲《大鞋和小鞋》,并设计自己喜欢的鞋底图案, 整个活动以幼儿为中心,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好模仿的年龄特点,将活动的要求用自己的亲身示范来强化并传递给幼儿,使得幼儿在轻松自如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和健康成长。

第21篇、中班音乐活动小鸭嘎嘎叫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情境中学唱歌曲《小鸭嘎嘎》,并初步尝试用分组唱的形式进行歌唱。
  2、体验和朋友共同歌唱的快乐。
  3、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活动重点:能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并唱准附点节奏。
  活动难点:尝试分组演唱,并能快速准确接唱歌曲。
  活动准备:《小鸭嘎嘎》音乐,PPT课件,分组标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师幼互动,组织教学。
  二、基本部分1、导入:水中游来小鸭子(1)、(出示PPT图片)看一看,这是什么地方?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这个浴缸大吗?请你学一学。
  (2)、今天,我请来了一位喜欢水的朋友,看看是谁?(出示小鸭)这是我朋友哎,猜猜我为什么喜欢它?它摸上去什么样?眼睛大吗?学一学。
  2、小鸭嘎嘎叫(1)、欣赏歌曲第一段师:我喜欢小黄鸭可爱的样子,我还喜欢它什么地方呢,这回要请你们的耳朵来帮忙听一听了,这首歌会告诉你,我为什么喜欢小黄鸭。问:我为什么喜欢它?你们会洗澡吗?一起来学一学吧!
  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和小黄鸭一起洗澡吗?因为这个浴缸太大了,我一个人洗很孤单,小黄鸭陪我洗澡,还陪我玩水呢!你们喜欢玩水吗?怎么玩?来,学一学。
  (2)、重点练唱小鸭叫声(附点节奏)师:刚才你们玩水的时候,来了两只小黄鸭,还记得小黄鸭的叫声吗?哪一只是我的朋友呢?请你听一听吧!
  (师分别演唱两只小鸭的叫声,幼儿听辨并练习附点节奏,并学会控制声音的强弱)(3)、学唱歌曲后一部分师:我的小鸭还有本领呢,快来找找吧!
  ①师逐句弹唱唱后一部分。幼儿倾听并找出小黄鸭的本领。
  ②欣赏PPT课件,引导幼儿添加象声词。
  刚才你们听到“我会游”的后面有什么声音?“我会唱”的后面有什么声音?“我会吹泡泡”的后面又有什么声音?两次吹泡泡的方向一样吗?请你学一学怎样吹出向上和向下的声音呢?
  ③幼儿随乐表演唱。
  3、小黄鸭合唱队(1)、齐唱练习师:(出示PPT图片六只小鸭)小朋友的歌声引来了一群小黄鸭,这六只小鸭子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小黄鸭和唱队”,今天它们是来演唱《小鸭嘎嘎》这首歌的,可是他们还不会唱呢,你们会唱了,你们来教教它们,好吗?
  (2)、分组演唱小鸭子合唱队要去沙滩上演出,他们要分成三组,一组唱游泳的,一组唱唱歌的,一组唱吹泡泡的,怎么分呢?你们愿意和它们一起表演吗?请你自己选一个队加入吧!
  三、结束部分请幼儿为中班的弟弟妹妹演出。
  活动反思:
  《小鸭嘎嘎》这首歌曲非常贴近幼儿生活,歌曲内容生动有趣,富于表演,很适合中中班幼儿学习。
  这次活动也是一次游戏化教学教改模式的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师示范,幼儿理解记忆,学唱模式,将歌曲内容生活化、游戏化,让幼儿在不断变化的游戏场景中通过听一听,说一说、学一学、做一做,潜移默化的学会了歌曲,整个过程像是在玩耍,没有了教的痕迹。事实证明,这种游戏化的教学模式是非常适合幼儿的,在活动中幼儿通过不同的形式反复欣赏感知音乐,体验到了音乐带来的快乐,孩子们的情绪是快乐的,态度是积极的,身心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中。
  这种游戏化教学模式更贴近《指南》的目标要求,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让幼儿在不断的感受与欣赏中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表现,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指南》。
  我会把这次观摩示范活动做为起点,在游戏化教学模式的探讨中不断提高,不断进步,使我们的游戏化教学更有效。
 

第22篇、中班音乐教案:律动“小小帆船"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律动"小小帆船"(3/4拍节奏)

活动目标:
1、感受和表现歌曲的3/4拍节奏和音乐的休止。
2、创编各种不同的帆船航行动作,表现乐曲的强弱规律。
3、体验与同伴合作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张贴小帆船的图片或照片。
2、请坐过小船的幼儿,谈谈船在水上面飘荡的感受。

活动过程:
一、在《小白船》乐曲的伴奏下,做划小船动作引起活动兴趣。

二、学唱歌曲《小小帆船》。
1、听音乐,说出音乐是几拍子的。
2、和教师一起用拍手等动作表现3/4拍节奏。
3、注意掌握歌曲的句首重音。
4、教师范唱。幼儿说出歌曲内容。
5、轻声完整学唱。教师用表情,手势暗示幼儿,掌握休止时值。

三、体验歌曲的起伏与休止,探索《小帆船》的航行动作。
1、大家都来扮一只小帆船,在录音的伴奏下一面唱歌一面在水面上航行。如果歌声停了,“小帆船”就不动了。
2、在歌曲录音伴奏下,用不同的航行动作,表现小帆船,音乐休止时保持原姿势不动。
3、集体练习同伴的创编动作:如前进、摇晃、后退、就、转圈等。

四、合作律动
1、在录音伴唱下,自由结伴、合作做“小帆船”。
2、反馈幼儿创编的“小帆船”,并集体练习。如两人合作、多人合作等。
3、尝试边唱歌边做小帆船,停止是坚持不动。
4、全体幼儿做“小帆船”随音乐飘向远方,出教室。

第23篇、中班韵律活动:杀鸡宰鸭

幼儿园中班韵律活动:杀鸡宰鸭

目标:  
1、学习律动,随音乐有感情地表演捉鸡烧菜的过程。  
2、在教师小幅度动作的提示下,记忆动作,积累学习动作的策略。  
3、与同伴共享动作表演的空间。  

准备:  
1、回家观察家长烧菜。  
2、打击乐器:铃鼓、碰铃、圆舞板若干。  
3、幼儿会场歌曲《杀鸡宰鸭》  

过程:  
一、音乐活动:小看戏  
——教师:过年了,大家快乐看戏吧!  
——带领幼儿拿出椅子下面的乐器,引导幼儿一起演奏《小看戏》  

二、歌唱活动:杀鸡宰鸭  
——教师:快过年了!咱们杀鸡宰鸭,快乐地在一起好吗?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歌唱《杀鸡宰鸭》  

三、通过教师的语言,引导幼儿创编表演动作。  
——教师:加入你面前有一只鸡,你怎样才能捉住它?烧鸡汤之前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怎么把鸡放进锅里?怎么盖上锅盖和打开锅盖,怎么做闻香味的动作?怎样品尝自己烧的鸡汤?  
——请个别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动作元素,练习表演相应的动作。  
——教师和幼儿共同随音乐做动作。  
在表演动作过程中,提醒幼儿注意关注老师的动作和提示,表演杀鸡宰鸭的动作。  

四、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才能表演的更好呢?  
——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和演示动作。  
——教师带领幼儿表演唱歌曲《杀鸡宰鸭》  

附动作建议:
(1)小节:找鸡(鸭)  
(2)小节:抓鸡(鸭)  
(3—4)小节:每拍做一下杀鸡(鸭)的动作。  
(5—6)小节:双手按| x  x  x  x | x  x  x  x |的节奏轮流做拔毛的动作。  
(7)小节:把鸡(鸭)放进锅里。  
(8)小节:盖上锅盖。  
(9)小节:打开锅盖。  
(10)小节:闻香味。  
(11)小节:吃鸡(鸭)。  
(12)小节:做出表示满足、高兴的动作。

第24篇、中班律动:小红帽回家

幼儿园中班律动活动:小红帽回家
 
中班律动活动《小红帽回家》
教学目标:初步掌握绕腕组合动作。
  复习《勾绷脚》,要求用较规范的动作完成。
  喜欢律动活动,从中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
教学准备:录音机;《森林狂想曲》、《钢琴曲》、《鸟飞》、《健康歌》音乐磁带;垫子。

教学过程:
一、热身运动《健康歌》

  幼儿手拿垫子跟随老师听音乐合节奏做热身运动进场(幼儿自由散开,尽量舒展动作)

二、导语
  (手机:铃……)“喂,您好!哦,是小红帽的妈妈呀,您很忙请我们去她外婆家把她接回来  是吗?好的,您放心好了。恩,好的,再见。”“小朋友,小红
帽的妈妈让我们去她外婆家把她接回  来,我们小朋友愿意吗?”(愿意)好的,让我们采些水果和鲜花去好吗?要采水果和鲜花要转动手腕才可以,先看老师做一
遍。(音乐)

三、新授手腕组合
  A、教师完整示范动作。
  B、幼儿非步骤学习绕腕组合
  1、幼儿学习采苹果的动作
  (动作要领:立直、拍腿、提腕、转腕、压腕)
  2、听口令做一遍才苹果的动作。
  3、学习采鲜花的动作
  (动作要领:跪坐、摊手、转腕、推手)
  4、听口令做一遍采鲜花的动作。
  C、听口令完整跟老师连起来做动作。
  D、听音乐合节奏跟学动作。
  小朋友真棒,都学会了采苹果和采鲜花的本领了,好的,现在我们就去喽!

四、复习‘勾绷脚’
  “带上我们的礼物,还要穿过一片森林才能到小红帽外婆的家,小脚丫准备了”复习‘勾绷脚’音乐:森林狂想曲
  “外婆家到了,送给您外婆,外婆夸我们呢!小朋友真棒!小朋友,刚才我们的小脚丫走了  这么久,一定累坏了吧?我们让它休息一下吧!”音乐:摇篮曲。

五、退场
  “天黑了,我们还要送小红帽回家呢,仙女让我们变成了小天使飞回去。我们回家喽!
  音乐:律动鸟飞碎步退场。

第25篇、中班音乐秋天的落叶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结合季节特征,设计秋天的主题网,其中设计了这个音乐活动,让小朋友在音乐声中,体会秋风细雨所营造的音乐美。活动中尝试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声势、肢体律动等理念,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能力为主,鼓励幼儿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运用即兴创造,让幼儿能积极地参与活动,表露真情实感,让幼儿运用语言及身体的动作去表现音乐,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体会欣赏到音乐的美感.
活动目标
1.  运用不同的声势和肢体律动表现不同的音乐段落。
2.  通过音乐欣赏启发幼儿分析、想象、思考、判断的能力,培养对音乐的感知以及合作能力。
3.  在参与活动中体验到积极愉快,恬静柔美的情绪情感。
4.  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5.  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  音乐:《小树叶》、《秋天的落叶》
2.  塑料袋若干
3.  树叶胸饰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  在《小树叶》的音乐声中进入活动室。
通过  感受乐曲的意境美,体会小树叶由害怕变勇敢的精神,激发幼儿不害怕事物的情感。
二.  欣赏音乐《秋天的落叶》,启发幼儿运用不同的声势和肢体律动表现不同的音乐。
(一)分段欣赏和表现树叶飘落、被雨淋、跳舞的情景。
1.  欣赏A段,启发幼儿想象并表现树叶飘落
2.  欣赏B段,   <BR><P></P>启发幼儿想象并表现树叶和雨嬉戏的场景。
3.  欣赏C段,启发幼儿想象并表现树叶转圈跳舞欢乐的样子。
4.  欣赏A段  启发幼儿想象并表现树叶宁静美。
(二)完整表演落叶快乐的一天。
1.完整欣赏音乐,感受秋风细雨中树叶跳舞的情景。
2.激发幼儿用身体,大胆表现音乐。
三.在《秋天的落叶》的音乐声中退出活动室。
活动延伸:区角活动
1.  美工区投放树叶、颜料等材料感受秋天的色彩美。
2.  在表演区投放能发出声音的日常用品和有关秋天的音乐,让幼儿创造发现生活中的音乐,感受音乐的神奇美。
3.  在自然角投放秋天的果实,感受秋天的硕果累累,是个丰收季节。
中班音乐活动《秋天的落叶》
苏大吉的堡幼儿园 夏琴花
活动重点:对音乐活动感兴趣,能够动起来参与到活动中去,感受和体验音乐的快乐。
活动难点:通过对音乐的倾听,从而运用语言及身体的动作去表现音乐,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活动简介:
这是一节音乐活动,是通过艺术教育来激发幼儿兴趣,发展幼儿。艺术教育激发兴趣的目的是将浅层兴趣引申,并提高到有一定深度的动机水平,把儿童原有的兴致导向内化,将表面的热情化为主动从事艺术活动的推动力,使之成为积极主动的参加者。
整个活动旨在通过艺术教育培养    <BR><P></P>幼儿的审美能力,体验审美愉悦,幼儿的愉悦包括感受美、发现美以及创造性地表现美。
感受美是启迪和深化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这次活动结合季节特征,贴近幼儿的生活,引导幼儿欣赏音乐《秋天的落叶》,音乐以轻柔、恬静为主,旋律优美,通过肢体语言深化对秋天意境美的感受。
发现美是通过艺术活动发现美,幼儿发现的美多半是自发的而缺自觉性。我在活动中培养幼儿通过学习自觉的发现美的能力,发现“一叶知秋”的现象
创造性的表现贯穿活动始终。新纲要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法,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整个活动中都是坚持“启发引导”幼儿,而不会否定幼儿的想象,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幼儿快乐的表现都是值得我也真诚、喜悦的心去发现、去接纳、去欣赏、更需要引导他们不断的创新。幼儿也通过自己的创作体现了自我的价值,而老师的接纳、赞许和分享是对他们最大鼓舞,这些赋予了儿童满足感和成就感。
传统的幼儿艺术教育通过模仿掌握技能技巧,不需要幼儿开动脑筋,只要求他们亦步亦趋的按照教师的动作做,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而这次活动以坚持幼儿创造为主,在    <BR><P></P>活动中我尝试溶入“奥尔夫教学”理念,从最基本的走路、拍手、拍肩等动作中培养音乐的节奏。在简单的生活体验中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和对艺术活动的热情。
在教学方式上以情境式教学为主,目的是为了让幼儿体验角色扮演的快乐,也是幼儿在整个音乐活动有更多创造性表现的前提。
新纲要指出教具要以“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为主,所以在教具的选择上,我力求简单,但在简单中能带给幼儿真实感和新奇感。例如:树叶胸饰,是平时小朋友散步时捡了后制作的,通过佩带树叶胸饰,让幼儿能更真实的看到秋天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也启发幼儿想象如果自己是小树叶会怎么样?同时也加强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角色扮演意识,而塑料袋的使用目的则是为了给幼儿以新奇感,知道音乐的来源来自身边,来自生活,从儿对音乐、对生活都有更多的探索欲望,更好的激发幼儿去发现大自然更多的秘密。
在活动设计上也是力求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
第一部分以“小树叶”的歌曲开始,渲染秋天风吹落叶的气氛,引导幼儿积极、乐观、勇敢的情绪。
由“秋天到了……风吹醒了树叶,小树叶要活动活动”引出音乐。
第二部分是音乐的欣赏《秋天的落叶》
首先分段欣赏,由小朋友来想象、表现小树叶的故事,教师在活动中起启发和肯定的作用:启发幼儿表现,肯定幼儿的表现。
第一段音乐欣赏两次,第一次欣赏我加入了文字朗诵,由音乐创编语言,目的不仅是“承上”:承接音乐“小树叶”,同时也“启下”,为启发幼儿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做铺垫。而第二次的播放是为了让幼儿自由表现小树叶飘落的情景。
第二段音乐是重点欣赏段落,我一共欣赏四次。第一次欣赏目的主要是为了听出树叶飘落时,秋雨和树叶嬉戏的声音,自然出示教具:塑料袋。引起幼儿的新奇感。第二次欣赏目的是为了满足幼儿想要尝试这种新奇感的愿望。第三次欣赏重点是请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示。第四次是请幼儿能欣赏出音乐间奏处,请幼儿尝试用造型表示。
第三段是欣赏两遍,请幼儿体会小树叶和小雨嬉戏后欢乐的样子。这时可以请小朋友拉手、转圈等不同声势表现快乐的小树叶,在跳舞的样子。
第四段音乐是同第一段相同的,前后呼应,小树叶醒来后肯定也有休息的时候,所以我们想象了树叶躺在地上休息,等待新的一天的到来。
然后是整体欣赏,让小朋友体验小树叶快乐、悠闲的一天。
第三部分:在轻柔、快乐的音乐声中,小朋友慢慢离开活动室。
由于活动的设计、音乐的剪辑、对音乐的理解都是自己的尝试,包括奥尔夫理念的初步渗入等等,肯定有不足和有争议的地方,比如说在选取音乐上,我选了一首似乎是平淡的,没有太多激情的音乐,但是,你听多了,静静的听,你会听到很多故事,欣赏音乐的价值不是你学会了什么,我只是想让小朋友知道,音乐是有感情,里面是有故事,可以来表演的,最重要的是“在音乐中体会到快乐”。 
教学反思
结合季节特点,我班在教室里布置了丰收的果园、落叶拼贴作品等充满秋天气息的环境。教室的环境都是孩子们与老师共同参与制作的,所以大家都觉得很有亲切感、兴趣浓厚、自然地融入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大自然生活的美,感受语言活动的趣性。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参与,乐于表现。孩子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大部分孩子乐意去说、大胆去说。而且在老师的鼓励下尝试用丰富的肢体语言表现歌曲内容
但是我在采用落叶的教具上欠缺了考虑,所使用的落叶卡片与头饰可以更换真实的叶子,或用叶子做成可以戴在头上、挂在身上、手上等饰品,使其更生动、有趣,这样孩子的参与兴趣会更高。

第26篇、中班音乐妈妈呀我要亲亲你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看图谱学习用温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2、感受宝宝对妈妈深深的爱。
  3、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歌曲录音、音乐图谱ppt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我们都知道妈妈很爱你们,那你们爱妈妈吗?爱妈妈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呢?
  二、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理解歌词(1)听一听歌里面的宝宝是怎么爱妈妈的?(欣赏歌曲)(2)歌曲里的宝宝用什么动作表示爱妈妈?(亲亲)你们有没有亲过妈妈?我们用什么亲妈妈的?(小嘴巴)(出示图)我们来看看这张图,上面有红红的小嘴巴,就表示什么?(亲亲),那小手表示什么呢?(摸摸)(3)歌曲里的宝宝亲妈妈哪里了?小手摸妈妈哪里?
  (4)宝宝是按什么顺序亲亲和摸摸妈妈的呢?我们再来听听歌曲!(再次欣赏)(5)(出示歌曲图谱)我把它按顺序画了下来,谁看懂了来说一说?
  (6)我们看着图谱一起来说说宝宝是按什么顺序亲亲和摸摸妈妈的。(一遍)(7)这次我们配上音乐,看着图谱,大胆的说出来。(二遍,最后一遍老师唱)2、学唱歌曲,表演歌曲(1)刚才听到老师跟着音乐唱起来了,我知道你们一定也很想唱,要不要试试?(第一遍跟歌曲唱,第二遍放伴奏:师大声,幼儿轻声)(2)你们唱的很棒!奖励你们一个游戏《用手指出来》,我们一边唱一边把你唱到的用手指出来,好吗?(跟着音乐做动作一起演唱歌曲)(3)妈妈爱你们,老师也像妈妈一样爱你们,你们想不想亲亲我这个老师妈妈?好,那你们用好听的声音,好看的动作向我表示你们的爱吧。(幼儿表演唱)三、替换歌词1、除了妈妈爱你们,还有谁也爱你们那你们想不想也亲亲、摸摸他?我们可以怎样唱呢?(爸爸我要亲亲你等)2、看着图谱替换歌词演唱
 教学反思:
  这首音乐歌词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但是主要是亲亲妈妈的XX和摸摸妈妈的XX,内容也比较相近,孩子一下子不是很能记得住,所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幼儿能在我的带领下哼唱,但是孩子兴趣不是很大,唱起来感觉很疲惫。活动中我利用了图谱,试图来加深幼儿对歌词的记忆,刚出示图谱是孩子还是比较兴奋的,但是感觉幼儿对于图谱的理解并不是很好。老师可能没有考虑到歌曲教唱的多元化,活动没有引起幼儿的兴趣。

第27篇、中班音乐教案:滑稽的脚先生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滑稽的脚先生

活动来源:  
《许卓娅韵律活动》

活动目标:

1、在听听、做做、唱唱的游戏中学习律动歌曲《滑稽的脚先生》,能随音乐节奏掌握踮脚走、脚跟走、脚边走和双脚并拢跳的动作。
2、明确小脚的名称,知道天气变冷了,小脚保暖的重要性。
3、体验与同伴一起做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贴好脚印的地垫。
2、“小礼物":袜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谜语引起幼儿兴趣,听音乐走进活动室。
    引导幼儿能按照音乐的节奏拍手、走路、做动作。

二、基本部分
    1.创设情境,熟悉旋律与节奏,并合着语言节奏用脚的不同部位走走玩玩。
    2.引导幼儿找到适合自己的座位,以按摩小脚的情景进一步熟悉旋律、节奏与歌词。
    3.教师完整范唱,幼儿欣赏后跟唱。
    引导幼儿将走路的样子加入歌词中演唱。

三、结束部分 
1、师幼共同讨论脚的重要性,知道可以穿上袜子来保护小脚。
    师:和小脚做游戏你开心吗?想一想,小脚除了和我们做游戏,平时还可以帮我们做哪些事情?
    小脚这么能干,那我们平时应该怎样关心它、保护它呢?  (洗脚弋穿袜子、穿鞋子…)
2、结束环节:找袜子、收地垫,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兴趣较高,师幼关系较为融洽,教师与幼儿之间能够积极有效的进行互动,幼儿能根据脚的不同部位尝试走路,帮助幼儿学唱、熟记歌词。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节奏和节拍进行游戏,激发了幼儿保护自己小脚的情感。整体来说,活动的组织还是较为成功的。 

专家点评:
    把“脚’’称为‘‘先生",还用优美的旋律唱出来,并遵循一定的欢快的节奏,模仿‘‘踮脚走、脚跟走、脚边走和双脚并拢跳"的各种动作,这些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趣味性活动,不可能不激发幼儿认识‘‘脚’’保护“脚"的积极性,既学到了生理知识,懂得了一些生活常识,还获得了音乐的美的熏陶。应该说,这个案例的设计是颇具匠心的,对幼儿的教育就是要生活化,趣味化,要寓教于乐。

第28篇、中班音乐活动功夫熊猫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模仿、创编动物功夫律动,并能根据不同音乐表演相应动物的功夫。
  2、喜欢参与功夫熊猫的活动,感受音乐游戏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动物形象的图片、PPT课件、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1、交流功夫熊猫的电影,引导幼儿回忆影片中功夫熊猫及其伙伴的形象。
  2、介绍功夫熊猫阿宝的师兄师姐们。(出示图片)二、动物功夫1、功夫熊猫的巡回演出开始。老师跟随音乐示范一次功夫操。
  2、要求:1)仔细看表演,说一说看到了哪些大师的表演?为什么?
  2)仔细听音乐,说一说每位大师表演时的音乐都一样吗?
  3、讨论:1)看到了哪位大师的功夫表演?
  2)从哪个动作看出是哪个大师在表演?
  3)拍一拍大师们的出场顺序4、PPT验证大师们的出场顺序。并分段听音乐,学学、编编大师的功夫。
  5、集体表演功夫操。
  *由老师带领幼儿集体表演功夫操,提醒幼儿注意音乐的变化。
  三、游戏"听音乐练功夫"每个幼儿自由选择一位大师,听着音乐,跟随自己选择的大师进行表演。
 

第29篇、中班奥儿夫音乐小小鸡蛋把门开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童谣《小小鸡蛋把门开》
  2、乐器合奏:练习稳定节奏3、音乐律动《小鸡之舞》:帮助幼儿熟悉歌曲,鼓励其模仿小鸡破壳过程,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二、活动准备:
  布一块,单响筒,响板 磁带童谣  音乐三、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一起跳小鸡的舞蹈进活动室小鸡们跟鸡妈妈一起去草地上玩跳舞啦!
  2、乐器合奏(1)学习童谣《小小鸡蛋把门开》,教师设计童谣动作,让幼儿边念童谣边做动作。
  小鸡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呢,你们听!(教师朗诵儿歌)(2)教师朗诵第二次儿歌,让孩子跟学。
  (3)幼儿使用单响筒和响板跟随童谣边念边敲。
  这是什么乐器?(单响筒、响板)我们的儿歌配上乐器那就更好听了,我们一起来试试!
  3、音乐律动(1)教师以故事的形式来介绍小鸡的生长过程及如何破壳而出。
  (2)那我们一起来当小鸡试试看好吗?(好)听音乐做律动。
  (3)教师示范如何在大布下(蛋壳)下做破壳的动作。
  今天母鸡妈妈给我们带来一个大蛋壳,我们一起来做小鸡躲在里面,好吗?
  (4)幼儿在大布下当小鸡,模仿小鸡出壳的动作,音乐结束时,将布抛向空中,小鸡跳出壳。
  反思:
  本节课以小鸡为主要人物,幼儿与教师一起扮演小鸡,以小鸡跳舞进入活动,通过游戏形式进行教学,让幼儿感受音乐活动的乐趣,乐于参加集体活动,教师设计第一个环节,以小鸡、母鸡、鸡蛋的口吻出示让幼儿做英文单元的复习,幼儿在此环节中表现的很积极,掌握的非常好,第二部分让幼儿学习小鸡之舞的儿歌,并加上乐器单响筒、响板,学习边念儿歌边敲打乐器,从中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教师也充分尊重幼儿对节奏的认识,让幼儿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去演奏儿歌,对于幼儿想法教师也及时予以肯定,在最后部分,也就是这节课的高潮部分,让幼儿能用自己的方式来感受小鸡出壳肢体动作并配上背景音乐,最后幼儿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结束。
  这次活动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幼儿积极性很高,活动时幼儿很活跃,能在游戏中学习乐器的敲打和合奏并能熟练的掌握技巧,在掌握乐曲的同时对小鸡出壳的律动做的很到位,在这节课中,主要是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为目的,使幼儿在活动中能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乐趣。
 

第30篇、中班韵律游戏活动毛毛虫变蝴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音乐,体验大家一起做游戏的快乐。
  2.能随音乐及儿歌的变化较准确而有节奏地完成韵律动作。
  3.能积极大胆地与同伴分享猜"蝴蝶"的经验。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感受和理解音乐,能较准确而有节奏地进行韵律表现。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物质准备:幼儿围坐成一个圆圈,方巾,音乐。
  活动过程1.故事引入《毛毛虫变蝴蝶》
  指导语:
  (1)我是一只毛毛虫,我最爱吃不同的动物饼干。今天我要吃兔饼干,吃呀吃,我吃了很多个,长大后变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蝴蝶一边唱歌,一边飞,飞呀飞,飞到了美丽的花园做游戏。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玩毛毛虫变蝴蝶的游戏吗?
  (2)我吃的是什么饼干?我吃了几次兔饼干以后变成了蝴蝶?
  2.感受音乐,并尝试用动作、声音表现音乐(1)完整欣赏音乐,感受音乐与动作的变化。
  指导语:我吃了几次兔子饼干?然后,我又做了什么?我说了什么?
  (2)再次感受音乐,做基本动作。
  指导语:除了吃兔子饼干,毛毛虫还会吃什么动物形状的饼干?(小猫饼干、小狗饼干……)(3)尝试用声音、动作有节奏地表现音乐。
  指导语:如果你是小蝴蝶,你能一边唱歌一边做游戏吗?蝴蝶是怎样飞的?
  3."蝴蝶找花"游戏(1)在舒缓的乐段绕圈做蝴蝶跳舞的动作,在歌词"美丽"词结束时,立刻找椅子停在"花"上。
  指导语:每一只蝴蝶在花园里都会停在一朵花上,那朵花就是它的家,看看我这只蝴蝶会在音乐的哪个词上停下来?
  (2)再次玩"蝴蝶找花"的游戏,进一步熟悉乐段。
  4."躲猫猫"游戏(1)表述:不一样的蝴蝶指导语:刚才有美丽的蝴蝶,有帅气的蝴蝶。如果你是一只蝴蝶,你是一只什么样的蝴蝶呢?
  (2)猜蝴蝶玩法:音乐结束时,教师用纱巾遮住一只"蝴蝶",这名幼儿要大声说:"我是××的蝴蝶",大家一起猜出这只"蝴蝶"是谁,猜对了游戏重新开始。
  指导语:
  (1)哪只蝴蝶不见了?我们把他喊出来。喊对了,蝴蝶就会出来的。
  (2)你是用什么方法把他猜出来的?(听声音、看鞋子、看他旁边的同伴等)。
  (3)如果你是那只被盖住的蝴蝶你用什么办法不让别人猜不出你?(变声)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部分,教师以"毛毛虫"的身份营造故事情境,以游戏化的口吻提问:"我吃了几块兔子饼干后变成了蝴蝶?"明确提出欣赏音乐的要求,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和参与兴趣。
第二个环节,教师借助音乐、儿歌、动作的同构,将抽象的音乐意义化,帮助幼儿感知和体验音乐的节奏、结构、情绪,教学过程得以优化,师幼共同获得快乐体验。
第三个环节,教师在幼儿初步熟悉音乐和基本动作模式的基础上,设置了"蝴蝶找花"的游戏情景。教师的指导语是:"在花园里,每一只蝴蝶都会停在一朵花上。这只蝴蝶会在音乐中的哪一个字上停下来宁"这就要求幼儿要学会仔细倾听,发现"蝴蝶找花"的关键字,从而培养幼儿在活动中积极主动、认真专注的学习品质。

第31篇、中班团体律动教案:饼干和酸奶枪

幼儿园中班团体律动教案:饼干和酸奶枪

◆动作建议
    第1-3小节:双手做相同的捏饼干的动作;
    第4小节:创编饼干的造型(双手相同)。
    (第5-7/Jx同第1-3小节;第8/Jx同第4/Jx。)
    第9-10小节:单手做刷油动作,左右手各做2次;
    第11-12小节:双手做捧起动作,放于鼻子下做“闻”的动作。
    (第13-14小节同第9-10小节;第15-16小节同第1l-12小节)
    注:12小节结尾处,全体幼儿双手打开,口中叫“啊”!
    第16-23小节:自由创编“饼干”软掉的动作。
    注:幼儿可原地做动作、也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移动,但不可倒地。

◆游戏玩法建议
    1、建议在单圈上玩,所有幼儿面向圆心;
    2、第一声“枪响”,所有幼儿做“饼干”软掉的动作造型,不能倒地;
    3、第二声“枪响”,“开枪人’(老师或幼儿)对着一块“饼干”,这名幼儿要缓缓地“软”在地上,倒地时,即是身旁两名幼儿开始反向追逐跑是指令;
    4、考虑到游戏的可循环性,建议先到的幼儿做下一个“开枪人’,后到的幼儿创编下一个动作的造型。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l、熟悉音乐的AB结构,重点对A/B段结尾音做出反应。
    2、创编各种饼干逐渐变软的形体动作。
    3、锻炼克制能力:(1)“饼干”倒地时两侧人才能跑;(2)“饼干”要缓缓地倒。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娇滴滴女王欢迎所有的小饼干到饼干王国去玩。在去饼干王国之前,我们要将自己捏成一主干。到了饼干王国,娇滴滴女王用酸奶枪来欢迎我们,酸奶枪打在我们的身上,我们就会……(软愿意去饼干王国吗?

    2、选取动作
    小饼干们,你们想把自己捏成什么动物?动作怎么做?

    3、故事、动作与音乐匹配
    (1)坐在座位上做上肢动作:捏饼干一刷油一软掉。
    (2)站在座位前做上肢动作。

    4、更高更适宜的挑战
    (1)幼儿创编讲干软掉的动作。
    (2)加入游戏规则:
    最后一枪打到哪块饼干,这块饼干就慢慢软掉倒地,身边两块饼干要在他倒地后进行反方向追垂

    5、循环游戏

三、友情提示
    1、建议课前让幼儿观看《饼干警长之酸奶枪》的动画片;
    2、建议幼儿有单圈“切西瓜”游戏的经验。

第32篇、中班音乐优质课粉刷匠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热身音乐律动让小朋友愉快高兴的进入音乐氛围。
2、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3、培养幼儿亲自参与音乐表演,感受音乐的愉悦情绪。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
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教具准备
1.CD:《蛙蛙快乐颂》、《粉刷匠》、《律律动音乐》
2.乐器:节奏棒
3.旧报纸做的刷子、画好的粉刷图片、彩色贴纸
教学内容
A.音乐热身律动:《蛙蛙快乐颂》(5分)
1.主班老师请小朋友站到自己的位置(地板上贴好的标记)
2.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随音乐一起做音乐律动
3.做完音乐律动后,主班老师请小朋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4.音乐提示:刚开始,小朋友只要跟着音乐动起来就可以
B.音乐聆听游戏(10分)
1.唱名字
老师依次用强弱不同的声音叫小朋友的名字,请小朋友用动作或声音作出回

例如:(老师)× × × ×│× × ×(幼儿)做动作:站起来、举手;
贝贝 贝贝 在哪里?
或者说“哎”“到”“这儿”等话回应
2.音乐问候
老师和小朋友拍手互相进行音乐问候
例如:(老师)唱:12 3 4︱ 5-︱ 54 32︱ 1-‖
小朋友们 好 小朋友们 好
(小朋友)唱:12 34︱ 5-︱ 54 32︱ 1-‖
老师好老师好
3.听《粉刷匠》伴奏音乐
①师:老师的手真灵巧,喜欢跟着音乐跳。小朋友认真听,认真看,老师的手跟着音乐怎么跳舞的?一会儿老师请你们的小手跟着音乐一起跳舞。
②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手有节奏的做动作
③老师请小朋友一起跟音乐模仿做手的动作
④老师鼓励、表扬小朋友们的表现
附手的律动:
第一个乐句:胸前拍手
第二个乐句:前平举左右晃手
第三个乐句:前平举双手交替上下做刷墙动作
第四个乐句:伸出食指,双手分别交替点自己的鼻子
C.音乐语言游戏(10分)
1.猜谜语:
①师:喜欢猜谜吗?我说你们猜一猜,仔细听好了“两棵树,十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手)
②师:说说你们的小手能干什么?
2.能干的小手:
①师:下面看看老师的手能干什么?
(拍手、扫地、洗衣服、刷牙、洗脸、粉刷)
②师:小朋友真聪明,一看就知道老师的手在做什么?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看谁的小手最能干?
3.音乐语词节奏
①师:小朋友,老师把刚才粉刷墙壁的动作编成了一首动听的儿歌,你们仔细听 (边念边拍语词节奏)
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
我要把那新房子,刷的很漂亮。
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舞忙。
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语词节奏型)×× ××│×× ×│×× ××│×-‖
②老师说一句,小朋友模仿说一句(边念边拍语词节奏)
③播放音乐,老师和小朋友拍手跟唱音乐语词
D.音乐节奏快车(20分)
1.声音配合动作节奏
(教师用旧报纸折成刷子在墙壁上做粉刷的动作)
①师:小朋友,看看老师粉刷房子时的动作请你们给我的刷子配上声音,先瞧瞧Ⅹ老师(配班)是怎么给我的刷子配声音的?(刷的长,配上唰-的节奏;刷的短,配上唰的;总的节奏型:
×× ××│×× ×│×× ××│×-‖)
唰唰 唰唰 唰唰 唰 唰唰 唰唰唰
教学反思:
《粉刷匠》是一首风趣活泼的幼儿歌曲,并且孩子们也很喜欢。在引题部分,我利用幼儿用书,让他们回想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油漆工人是如何工作的,并且让孩子们动手模仿日常生活中的油漆工人的工作,让他们充分表现自我。在欣赏歌曲环节中,孩子们听得可仔细认真了,有些小朋友还随音乐跟唱起来,足见这首歌曲的魅力。

第33篇、中班韵律活动地毯上的游戏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孩子们似乎特别喜爱地毯,平时只要一进舞蹈教室,就冲向地毯并在地毯上做各种有趣的自编动作。这个律动中的大部分动作就是取材于此并经集体讨论创编出来的。中班韵律《地毯上的游戏》的音乐“加沃特舞曲”本身就有趣、活泼,蕴含节奏。在听了音乐以后我就想怎样才能使孩子在一个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展开活动呢,中班的孩子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游戏更加能够调动她们参与活动的兴趣。韵律活动对于中班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挑战性的,要听、要看、内化为自己的动作。怎么让孩子学的轻松玩的快乐,经过思考我们就想到了以游乐场的情景来贯穿整个活动。该律动给幼儿留有创造的空间,每次都可进行部分动作的改变,即新创编的动作可以将旧的某个动作替换下来,从而使幼儿乐于反复游戏,充分享受参与、交流和创造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能随乐段、乐句、节奏较准确地做出韵律动作。
  2.在分段创编动作后,尝试根据游戏的情节提示,记忆动作顺序。
  3.能大胆主动参与游戏,感受游戏的快乐。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目标从知识技能情感三方面制订,分别是尝试创编动作,并能随乐段、乐句、节奏较准确地做出韵律动作。根据游戏的情节提示,记忆动作顺序。能大胆主动参与游戏,感受游戏的快乐。)教学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是目标一中的尝试创编动作,并能随乐段、乐句、节奏较准确地做出韵律动作。为了突破重难点,我第一个采用了游戏的方法,用了三种游戏卡的形式让幼儿感知ABC三段音乐,同时在游戏卡的帮助下能有节奏的作出韵律动作解决了难点一。第二中班幼孩子方位感不是很强,通过手腕花的利用,提示孩子往同一个方向转解决了难点二。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看图谱,观察法,启发提问法等,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自己学会看图谱和动作图谱,让孩子自己来发现动作,学习动作。
  活动准备1.音乐:《加沃特舞曲》;PPT:《在游乐场》。
  2.可供幼儿席地而坐的垫子,每位幼儿的右手上戴上腕花。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快乐的小汽车。
  教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游乐园。快开着小汽车,我们出发吧!
  教师带领幼儿在音乐声中拿着垫子做小跑步、摇摆等动作。(语言提示:开开出发啦、开开往前开、开开往前开、开开小心撞、开开快到了、找个点子站站好)(二)在游乐园:分段欣赏音乐,创编学习韵律动作。
  1. 第一张游戏卡:“赛车和蹦床”游戏 ——感知A段音乐(1)教师:我们快看看游乐园里都有什么好玩的?(重点观察“赛车”和“蹦蹦床”)赛车怎么开?蹦蹦床怎么玩(幼儿模仿并创编动作)蹦蹦床可以跳跳跳。(动作)(2)教师:玩游戏可是有规则的,管理员给我们出示了第一张游戏卡,要按照提示来玩。
  (3)教师:瞧规则是什么?我们可以玩哪些项目?双向的箭头是什么意思?
  (4)教师:原来规则就是先玩赛车,接着玩蹦蹦床,完好蹦蹦床再玩赛车交换着来玩。让我们一起玩一玩吧。(教师带领幼儿随着第一段音乐做动作:让我们一起坐上赛车,握好方向盘,准备)(5)教师:刚才我们一共玩了几次?请小朋友一个接一个轮流玩赛车和蹦蹦床,前面小朋友玩的时候,后面小朋友做好准备,听好音乐,一个接着一个玩,不要漏掉哦。看看有几个小朋友玩到了?(教师暗示幼儿进行动作)刚才有几个小朋友玩到了?原来我们一共玩了8次(出示数字8)。请这一半的小朋友也来玩一玩, 6.教师:这次我们请两组小朋友同时一个接着一个轮流玩,注意要一个接着一个,不要漏玩哦!
  2.第二张游戏卡:“旋转木马和踩水车”游戏——感知B段音乐(1)教师:玩了赛车和蹦蹦床,还会有什么好玩的项目呢?(出示旋转木马、水车)(2)教师:管理员向我们出示了玩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可以怎么玩?(出示动作图谱,随着音乐指图谱)(3)教师:旋转木马怎么玩的?(手指暗示),我们也学学图片上小朋友坐在地毯上,那小屁股可以怎么转呢?
  (4)请个别幼儿示范,教师:小手撑着、小脚抬起、屁股就转起来了。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
  (5)教师:刚才在玩旋转木马时发生了碰撞,怎么转可以不碰在一起?
  (6)教师:今天手腕花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往戴花的方向转,来试试吧。(无音乐)这个办法真好,我们没有发生碰撞了。这次转有要求我们要不快不慢同时转。(看图谱)转几次?那这次只能转一圈哦!
  (7)教师:水车可以怎么玩?(个别,一起踩)玩几次?我们快来踩一踩。(幼儿看图谱做动作)(8)教师:真好玩啊!我们听着音乐来玩一玩。(第一遍动作中教师语言提示)3.第三张游戏卡:“过山车”游戏——感知C段音乐(1)教师:旋转木马和踩水车好玩吗?还有更好玩等着我们呢?(出示过山车图片)(2)教师:想坐吗?何老师这边是车头,那边就是车尾。请小朋友往手腕花的方向转坐进车厢,拉好扶手,跟上车头。(教师纠正做的不到位的幼儿。提示语:坐进车厢、拉好扶手、小脚并拢)(3)教师:刚才有一个小朋友上车比较慢,这次可要及时坐进车厢,不要掉队。准备好(教师唱谱子带领幼儿做动作。)坐进车厢、拉好扶手。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第34篇、中班音乐小小模仿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的旋律,并跟随音乐的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
  2、借助图片,迁移生活经验,丰富律动的动作。
  3、能再律动中调整自己合同伴之间的距离。
  4、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5、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活动准备1、教学挂图、教学CD。
  活动过程1、教师与幼儿共同倾听音乐,并感受音乐的快慢。
  (1)教师引导幼儿倾听一遍音乐,感受音乐的快慢变化。
  教师:请你们仔细来听一段音乐,听听音乐有什么变化?有的地方……(块)有的地方……(慢)。
  (2)幼儿再次倾听音乐,教师引导幼儿根据音乐想象可能发生的事情。
  教师:在这段音乐中,小朋友们是去了一个地方游玩的,请你们听一听,猜一猜他们乘坐了那些交通工具?
  2、教师出示教学挂图,请幼儿说出画面所表达的生活意义并模仿画面上的动作。
  (1)教师和幼儿玩一次动作猜谜的游戏。
  教师:我来做一个动作,你们猜我是在做什么?(教师可以做荡秋千的动作,幼儿猜测教师的动作含义。)(2)教师引导幼儿逐一观察画面,学做模仿动作。
  教师:你们看看他们是在做什么呢?(教师引导幼儿做模仿动作1-2遍。)3、教师引导幼儿尝试将动作与音乐匹配。
  (1)教师引导幼儿将音乐与动作进行匹配。
  教师:刚才,你们说了很多小朋友们可能做的事情,都是对的。现在我们跟着音乐做一做刚才你们说的动作吧。我们先做什么呢?
  (2)教师引导幼儿变换不同的模仿动作表现音乐。
  教师:听听音乐,还可以做什么别的动作呢?
  音乐快的时候动作就要……(快)音乐盲的时候动作就要……(慢)。
  教师与幼儿变换模仿动作,和着音乐有节奏地做动作四次左右。
  4、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1)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教师: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动作?怎样做呢?(教师请幼儿做一做自己创编的动作。)(2)幼儿和着音乐的节奏,做创编的动作三次左右。
  活动延伸在幼儿已经熟练地掌握音乐和动作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合作,幼儿两两合作一个动作,听音乐节奏一下一下地做动作,例如跷跷板等。
活动反思:
这堂音乐课中,因为内容特别贴近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而且歌曲的演唱风格也很轻快有趣,所以孩子们在本堂课的表现还是比较活跃、感兴趣的。

第35篇、中班音乐功夫熊猫教案

活动目标:
  1、尝试阅读动作图谱,并能根据不同音乐形象创编动作。
  2、喜欢参与功夫熊猫律动表演,体验创编、表现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动物形象的图片、PPT课件、音乐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1、交流功夫熊猫的电影,引导幼儿回忆影片中功夫熊猫及其伙伴的形象。
  师:你会功夫吗?(请个别幼儿试试打武术)会什么功夫?(如果幼儿不会教师示范,幼儿猜猜是什么功夫。)看过功夫熊猫吗?
  2、介绍功夫熊猫阿宝的师兄师姐们。(一一出示图片)二、听音乐观看功夫操1、虎拳功夫熊猫的巡回演出开始。听听先出场的是谁?
  (1)欣赏虎拳音乐师:这段音乐会是谁呢?为什么?(很有力量、非常凶猛的乐曲)(2)教师示范虎拳*幼儿讲述虎拳动作*幼儿模仿虎拳动作师:老虎是怎样的动物?(小结:打虎拳动作要有力,老虎的眼睛炯炯有神眼睛要看着手。)(3)教师出示虎拳图谱*听音乐打虎拳2、蛇拳(1)欣赏蛇拳音乐师:仔细听这段音乐会是谁?
  (2)看蛇拳图谱师:给你们看看蛇拳的秘笈,看得懂吗?表示什么意思?(幼儿自由讲述,并模仿动作)(3)集体根据图式练习蛇拳动作(无音乐伴奏)(4)集体根据音乐练习蛇拳动作3、熊猫拳(1)幼儿创编熊猫拳的打法(2)幼儿讨论如何画熊拳秘籍4、完整看功夫熊猫不同大师的表演要求: 1)仔细看表演,说一说看到了哪些大师的表演?为什么?
  2)仔细听音乐,说一说每位大师表演时的音乐都一样吗?
  5、讨论:1)看到了哪位大师的功夫表演?
  2)从哪个动作看出是哪个大师在表演?
  3)排一排大师们的出场顺序6、PPT验证大师们的出场顺序。并分段听音乐,学一学大师的功夫。
  7、集体表演功夫操由老师带领幼儿集体表演功夫操,提醒幼儿注意音乐的变化三、游戏"听音乐练功夫"仔细听音乐根据音乐的变化变化角色的武功动作。

第36篇、中班音乐优质课鞋匠舞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幼儿通过律动掌握二分音符及部分音符的练习。
2. 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小鞋匠的各种动作。
3.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打击乐器:手铃.彩蛋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题
今天钟老师要带宝宝们去森林里玩。(听音乐律动)
二、手指游戏:《绕线线》
三、幼儿听音乐感受音乐
1、刚才小朋友都要做特别棒的小鞋匠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今天钟老师给小朋友带
来的音乐。
2、教师引导幼儿听出钉鞋子和缝鞋子的不同乐句的风格。
前面比较慢的音乐像是小鞋匠在干什么?
后面比较快的音乐像是小鞋匠在干什么?[.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3、教师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做动作。
下面,我们一起做小鞋匠。
四、教师引导幼儿用打击乐器为乐句伴奏。
1、我们小朋友都会修小鞋了,下面我们用小乐器为小鞋匠的舞伴奏。
2、演奏时,穿线的时候由钟老师来演奏,敲击的时候由小朋友来演奏。
五、游戏(修理小拖鞋)。
咦,看一看,老师这里有我们中班的大哥哥大姐姐的鞋都坏了要请我们中四班的小朋友来修。
六、放松活动:合拢放开
附:歌词
绕绕线,绕绕线,拉拉 拉拉 钉钉钉,拿一根针儿缝一缝,拿一根钉子钉钉钉。
绕绕线,绕绕线,拉拉 拉拉 钉钉钉,鞋子做得牢又牢,鞋子做得多又好。
教学反思:
在进行本次活动中,我在音乐技能方面,首先让幼儿随音乐合拍地做鞋匠做鞋子的各种动作,让幼儿能够对不同的节奏做出反应,自如地跟随音乐变化节奏动作。在情感与社会方面,我强调幼儿与同伴合作舞蹈能力的发展。让幼儿合作扮演不同的角色,也就是合作的幼儿要知道自己扮演的是鞋匠还是顾客,并在相同音乐的地方做出不同的动作反应,要求幼儿能够不受同伴动作的干扰,做自己的动作。在活动中,虽说事前准备了一些动作,但是我在活动中留给幼儿大量的学习空间,例如多次在活动中问幼儿“有没有动作看不懂”,当幼儿表达自己看不懂时,我不是直接告知答案,而是通过下面环节进一步引导让幼儿自己发现规律,把创造的空间留给幼儿。

第37篇、中班音乐小鱼群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情境游戏中学习儿歌。
  2、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和大家一起玩的乐趣。
  3、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大鱼小鱼头饰、欢乐的音乐、节奏超强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境感知1、师:(播放静止图片)这是什么地方,蓝蓝的海水中游来了谁?(教师做鱼儿游的动作)2、感知理解第一、二句。
  (1)、那么多小鱼儿在一起游泳,心情怎么样呢?(高兴,开心)(2)出示大鱼图片。
  (3)谁来了,大鱼会吃小鱼,怎么办呢?(幼儿讨论呢)(4)请幼儿想办法。(团结起来,吓跑大鱼;抱在一起,不害怕;跑)3、理解感知第三、四句。
  (1)、小鱼们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散开一溜)(2)、小鱼们高兴吗?说了一句什么话?(看你怎么捉)小鱼是用什么动作表示高兴的?(幼儿创编动作)教师小结。
  二、欣赏学习师;我们来完整地听一遍儿歌。
  师逐句示范,幼儿跟着老师朗诵儿歌。
  三、游戏巩固(1)、播放欢快的音乐,幼儿戴上头饰在一起快乐地跳舞。稍后播放节奏快的音乐,老师戴上大鱼头饰,做抓小鱼的动作,小鱼看见后,立即散开。音乐完,游戏结束。
  (2)、师幼共同念儿歌,学习小鱼游、跳舞等动作。当念到大鱼来了时,大鱼出场;念到散开一溜,小鱼散开。大鱼开始捉小鱼。
  四、总结。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第38篇、中班音乐时钟店教案反思

 一、活动意图:律动是通过身体大肌肉的运动来感受音乐。用动作让小朋友理解音乐形成音乐概念是重要的途径之一。欣赏活动中,我们充分运用了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教学法,让孩子们闻乐起舞手舞足蹈,对音乐产生动作反应,使其在音乐声中通过模仿动作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感受音乐享受音乐。达尔克罗兹认为,"在音乐中,凡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节奏的长短、声音的高低之各种变化的动感,均可以身体的动作予以外显,特别是节奏,凡有节奏者,就有律动,凡有律动均有节奏"。本活动的最后部分,我们设计了让幼儿可以回归天性的游戏环节,让孩子们在欢愉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领悟了音乐内涵,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时钟店》德国作曲家奥尔特一曲成名的曲子,是一首描绘性标题乐曲。情绪活泼跳跃,始终保持着一种跳跃的愉快感,很有亲和力,容易获得孩子们的喜爱,曲目素材充满在幼儿的生活中,贴近幼儿生活经验。乐曲形象,具有节奏、曲调、音色等基本构架。富有弹性的音符表现出带发条老式时钟均匀地行走和发条松了时钟渐慢和停止的音乐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便于让幼儿透过看、聊、赏、学、玩等自然无意识的情景当中实际形成音乐概念,体验音乐要素的各种表现。
  三、活动形式:游戏与律动四、活动准备:各种时钟(发条钟、摆动各种姿态的钟)
五、活动目的:
  1、感受单三部曲式的结构
  2、用肢体表现节奏的匀速和渐慢的速度。
  3、在音乐游戏中,体验音乐的形象和诙谐快乐的情绪。
  4、培养合作表演的品质
  5、熟悉()歌曲的旋律,学唱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6、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六、活动设计:
  (一)看看、聊聊1、谈论小朋友带来的钟是怎么摆动的?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比较发条钟与其他钟的不同2、用身体创造性地模仿钟的摆动,如:眨眼、扭屁股、摆手、点头、耸肩……等幼儿的思维是直观形象的虽然在他们的认知经验里对钟已有初步的认识,但有实物的支持,通过看与说能加深孩子们对分针、秒针行走的认识,为下一步的音乐欣赏积累感性经验。
  (二)赏赏说说1、与幼儿完整聆赏一遍A-B-A2、请幼儿说说你从音乐里听到什么?看到什么?
  3、你在音乐了里听到不一样的声音吗?前面和后面的音为什么是一样的?
  (三)动动学学1、请幼儿跟随A段音乐有节奏地模仿时针秒针行走动作,感知匀速的节奏请表演得有趣新奇的幼儿带领大家做。
  2、听B段音乐,并模拟始终逐渐变慢和停止。
  3、聆听A-B-A音乐并完整表演。
  这个环节进入欣赏的主题,形象有趣的律动模仿直接把孩子们带进音乐,这是符合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的体态律动。音乐欣赏要关注幼儿自然反应,要尽量让每个幼儿在教师有目的引导中"闻乐起舞",并对音乐的身体反应自觉、自然、即兴。幼儿在聆听音乐时身体产生动作反应表示他们对音乐已有所感觉与理解。
  (四)玩玩乐乐游戏--时针与秒针玩法:请若干幼儿拉成圈扮"钟面"请2名幼儿扮"分针"、3名幼儿扮"秒针", "分针"一拍一步,"秒针"一拍两步逆时针走,"秒针"他、要穿越"分针"时从臂下钻过。音乐停止时,全体不动,教师扮"上发条"的人给时钟上发条,互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这个环节体现欣赏符合幼儿天性的特点,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体验了诙谐欢愉的音乐形象,通过角色的扮演、规则的设定在音乐声中表现音乐表达的内容、感知音乐的节奏、速度。幼儿玩之有兴、仿之有样,欣赏活动达到预期目的。
 

第39篇、中班儿歌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看图讲述的基础上,理解儿歌的内容,并尝试创编儿歌。
2、能正确发出:“摘”、“啥”。
3、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4、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图片三幅,每个幼儿一片“彩云”。
活动过程:
一)根据图片内容讲述。
老师带来了三幅画,你看看图片上说了什么?
出示图片一,提问:你认为图片上什么最美丽?为什么?
出示图片二,提问:你知道小朋友摘下一片彩云做了什么?“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你是怎么知道的?帮助幼儿发准:“摘”。
出示图片三,提问:图片上的小朋友穿上花衣去做啥?你是怎么知道她穿上花衣庆“六一”的?纠正“啥”的发音。
二)学习儿歌。
1)老师完整朗诵一遍儿歌,边朗诵边指着图片。
2)幼儿学习儿歌。
3)分组和个别幼儿朗诵。
三)创编儿歌。
1)给每个幼儿一片彩云,引导幼儿想象,假如你摘下一片彩云,你最想做什么?把你想的方法编进儿歌里。
2) 先请个别幼儿示范。
3)每个幼儿一片彩云自己练习创编儿歌。引导编号的诱饵,先把自己的儿歌编给好朋友听。
4)请幼儿大声地朗诵自己编的儿歌,给大家听,引导大家相互学习。
5)同伴间相互朗诵自己创编的儿歌。
活动延伸:
回家之后,请爸爸妈妈把你朗诵的儿歌记下来,以后我们再请你教给大家。
活动反思:
由于有相应的图片内容,加上老师的问题比较有针对性,所以,幼儿能比较自然、而又主动地理解儿歌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儿歌。活动中,给每个幼儿一片彩云,更激发起了幼儿创编儿歌的兴趣,从他们创编的情况看,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原来的儿歌,更是结合了自己的想象和愿望,创编了一首首好听的儿歌。整个过程幼儿兴趣高、学的主动、认真。

第40篇、中班音乐活动大熊山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境中用动作来表现走路、大小以及睡觉等音乐形象。
  2、借助故事情节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并且大胆进行想象。
  3、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课件、三段音乐录音、小熊挂饰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小蚂蚁来了1、播放课件图1: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朋友,你们看看是谁来了啊?(小蚂蚁)是一只怎么样的小蚂蚁啊?(可爱的)1、原来是一只可爱的小蚂蚁。
  二、进入情境:感受表现1、走一走1)播放课件图2:今天小蚂蚁带着我们要到处走一走,它走呀走,来到了一片大树林里,它看到了很远的地方有个咖啡色的东西,你觉得会是什么呢?(幼儿自由说一说)2)小蚂蚁也非常想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于是它就决定走过去看看,它是怎么走的呢?请你们听一段音乐(老师播放音乐A)3)你听了音乐后觉得小蚂蚁是怎么走路的呢?你来走走看。(请2-3个幼儿学学小蚂蚁的走路)(老师继续播放音乐A)4)你们觉得小蚂蚁是怎么走路的啊?(有节奏)5)小结:原来小蚂蚁是听着音乐有节奏的向前走的。
  6)请大家一起试一试,学学小蚂蚁听着音乐有节奏的走路。(老师关注幼儿是否有节奏的学 着小蚂蚁走路)2遍7)现在我们跟着小蚂蚁一起有向前走,看一看前面到底是什么东西等着我们。2-3遍2、由小变大1)播放课件图3(从小逐渐变大):我们离那个东西越来越近了,那个东西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大了)怎么会变大的?(走近了)它是怎么变大的?(从小慢慢变大的)2)我给你一段音乐你来做一个变得越来越大的动作好吗?你先做一个小小的动作。(播放音乐B)3)还有小朋友有不一样的变得越来越大的动作吗?原来可以做那么多的越变越大的动作啊。
  4)让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做自己喜欢的越变越大的动作。
  5)你觉得这个越变越大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幼儿自由猜说)我们继续跟着小蚂蚁向前走看看那个东西究竟是什么?(播放音乐A)3、睡觉1)播放课件图4、5(一半身体):那个东西是什么?(熊)你怎么知道是熊?(幼儿自由说)2)你觉得他在干什么?你怎么知道它在睡觉呢?我给你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打呼噜的声音)(呼呼的打呼噜声音)3)你觉得这个大的动物是怎么睡觉的呢?我们来听段音乐,请你来试试它睡觉的样子(教师播放音乐C)。
  4)听第一遍后:听了音乐后你觉得睡觉的时候身体怎么样?(摇摆)像在干什么?(荡秋千)5)我们大家再一起跟着音乐身体像荡秋千一样的睡觉。刚刚你们睡觉的时候做美梦了吗?等会儿把你做的美梦告诉我。
  三、音乐游戏1、播放课件图6:它到底是谁啊?(熊)我们一起叫醒它,我们一起玩游戏吧!
  2、游戏:我是小熊我来和你们玩游戏了,(老师带挂饰)请你们听好了,音乐一响起你们要跟着音乐跟熊宝宝一起跳舞哦。
  四、结束退场
活动反思:
音乐活动《大熊山》节奏性较强,根据故事情节发挥幼儿想象力,让孩子在游戏中锻炼语言的表达能力。孩子们都喜欢玩游戏,音乐游戏不仅给孩子们提供了情节,而且充满了趣味性,并且给了孩子音乐的享受。《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喜欢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彼此建立友谊,可以在提高幼儿模仿动作的同时,使幼儿体验到集体游戏的快乐。

第41篇、中班音乐优质课买菜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学唱歌曲《买菜》,能用歌声表达跟奶奶买菜的快乐。
  2. 尝试替换歌词带来的快乐,体验买菜的乐趣。
  3.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4 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课件《买菜》、图谱。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1. 复习歌曲《菜场里的歌》
  演唱要求:唱准念白部分,并能拍准节奏。
  2.师:小朋友们,你们都去过菜场吗?去菜场干嘛了?小朋友都买过些什么菜呢?(虾、萝卜、黄瓜等)3.师:原来我们的小朋友都去过菜场,今天啊有一个小朋友也要去菜场买菜了,        你们来听听看!
  二、学唱歌曲1、教师播放课件,欣赏歌曲《买菜》。
  提问:
  (1)今天天气怎样?我和谁一起去买菜?
  (2)买了些什么菜呀?
  (3)鸡蛋长的什么样子啊?青菜是什么颜色的啊?母鸡会怎么叫啊?鱼儿在干什么?
  小结:教师用歌词总结。
  2. 再次欣赏歌曲,幼儿用节奏拍出说的部分。
  青菜绿油油……母鸡咯咯叫……3. 教师带领幼儿演唱演唱要求:这首买菜歌很有趣,有说有唱,我们也来学学看,要跟上说唱的节奏,把买什么菜唱清楚。
  4. 我们再来用有趣的声音唱一唱好吗?请妹妹小朋友来表演唱一唱说的部分,弟弟小朋友表演说的部分。依次轮换。
  三、分角色演唱1. 过渡语:刚刚我们和奶奶一起买了好多菜哦,现在请你们扮演不同的菜,当唱到青菜绿油油的时候,就青菜宝宝唱。唱到什么,就由谁来演唱。
  2. 完整表达表现。
  前面部分大家一起唱,中间部分请不同的幼儿扮演并演唱,最后的一句话大家一起演唱。
  四、替换歌词1. 将挑选的菜依次排列,用儿歌的方式朗读词句。
  2. 推选四名幼儿扮作四种蔬菜。
  3. 演唱歌曲,唱到买菜时,四位幼儿按歌曲的先后做模仿动作,表示买到了菜。
  活动反思:
  1.孩子在唱歌时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我没有及时地采取有效地措施,如用一些生动的动作等来激起孩子的兴趣。
  2.游戏时间太长了,并且形式不够丰富,所以看起来很枯燥。
  3.没有充分地利用图谱。
  4.可以设计买菜的情景,老师扮演“奶奶”和小朋友一起去买菜。
  因为准备不够充分,教学中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这就有待于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去完善,多多吸取别人的好的教学方法,并且将日常教学工作做得更扎实。

第42篇、中班音乐小老鼠和泡泡糖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能合拍的做老鼠走、左右张望的动作,较形象的做出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动作。
  2、 把积累的生活动作变做律动动作时,需要夸张。
  3、 做较大动作时,注意自己站的位置,不影响别人。
  4、 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5、 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活动准备:
  1、 音乐磁带2、 事先玩国泡泡糖,对泡泡糖有感性的认识。
  活动过程:
  1、 听故事,按故事情节做动作。
  (1)老师讲小老鼠的故事:
  有一只小老鼠,在妈妈睡午觉的时候,悄悄的溜出去玩。他跑几步就左看看、右看看,跑几步就左看看、右看看,到了草地上,小老鼠一不小心,踩到了一个粘呼呼的东西。它不知道这是泡泡糖,赶忙用手去拽,呀!泡泡糖粘到受上手上了,它用另一只手去拽,又粘到了另一只手上,拽来拽去,泡泡糖象根绳子一样,把小老鼠捆了起来。一只大猫冲了过来,小老鼠象个雪球似的飞快的滚回家。
  (2)按故事情节做玩泡泡糖的动作2、幼儿听音乐,按故事情节做动作。
  (1)教师:"现在我请你们听音乐,这段音乐就是告诉我们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请你们用动作在位置上按故事情节作动作。
  (2)幼儿在座位上做动作,教师用小幅度的动作提示。在b段音乐开始处用语言对幼儿进行提示。
  (3)玩游戏第一遍游戏:幼儿与教师一同听音乐做动作第一遍游戏:
  用教师的律动动作与幼儿生活动作相比较来提示幼儿注意夸张。
  第二遍游戏:教师提醒幼儿一同听音乐做动作。提醒幼儿在游戏中注意:泡泡糖弹回来时可粘在身体的各个不同的部位!
  (4)听音乐,按故事的情节完整的做小老鼠很泡泡糖的游戏。
活动反思:
韵律活动是随音乐而进行的有感情、有节奏的身体动作的过程,对于发展幼儿用身体动作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积累一定的音乐词汇和艺术动作词汇,享受参与韵律活动的快乐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动作是韵律活动的“色彩”。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和基本形式,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学习活动方式。幼儿通过游戏表达意愿、宣泄情绪、展示能力,其游戏行为折射着幼儿的情感、个性、经验和智慧,是反映幼儿心灵的窗户。
本次活动中教师大胆将韵律活动与游戏融为一体,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做韵律,在韵律中玩游戏,愉悦身心与提高音乐表现力同步进行,相得益彰。

第43篇、中班音乐我们是中班小朋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熟悉曲调,初步掌握附点和切分音的唱法。
  2、体验做中班小朋友的光荣感。
  3、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4、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活动准备:
  1、与歌词内容匹配的图标若干,节奏图谱一张,配套音乐。
  2、大鼓一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趣。小朋友开学了,我们现在是什么班级啦?那我们就是中班的小朋友了。
二、欣赏歌曲,熟悉歌曲曲调。
  1、初次欣赏,初步欣赏曲调。
  我们来一起听一首专门为我们中班小朋友写的歌曲。
  2、第二遍欣赏,请幼儿随音乐哼唱做动作。
  喜欢这首歌曲吗?请小朋友跟着音乐声一起哼唱,还可以做一些你喜欢的动作。
三、进一步熟悉歌曲,学习歌词。
  1、说一说歌曲的旋律、感受。
  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呢?这首歌曲是快是慢?怎么听出来的?
  2、对照图谱,帮助幼儿熟悉歌词。
  我们在听一听音乐,你都听到了什么?(随音乐出示图谱)我们来跟着音乐一起唱一唱吧!
  3、初步讲解附点音符、切分音的唱法。
  这首歌曲的唱法和我们以前不一样,×、××/有一个小圆点的要延长,叫做附点音符。歌词下面有横线的符号是切分音,是加强语气的要用力地唱。
四、增加练习形式,提高歌唱兴趣。
  集体合唱我们变成中班的小朋友了,开心吗?为什么?那我们一起开心地唱一唱
活动反思:
  《我是中班的小朋友》这首歌曲比较长,歌词也有较多,对于刚刚升入中班的小朋友们来说,熟悉歌曲,把握歌曲的旋律和曲调,是本次活动的一个重点,另外,歌曲中又有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地方,怎样快速又正确地教幼儿学会演唱歌曲并能注意到这些细节的地方,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所在。为了让幼儿有兴趣地学,并能达到学习的一个有效度,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1、以难点前置的方法来练习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节奏。一般的唱歌的开始,都会安排练声的环节,但有时候也可以变换方式,比如进行节奏训练。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对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节奏有一定的了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在进行节奏练习的时候,我又以小鼓来吸引幼儿,使孩子们不至于感到太单调。小小的不足是,在这个环节中,我花费的时间有点长了,整个活动的分配就不够合理,这是以后在活动中要注意的。
  2、以利用标志图的方法来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歌曲较长,孩子们容易忘记歌词,所以在活动前我就设计好了简单的标志图来代表歌词。在让幼儿完整倾听歌曲一遍以后,我便提问幼儿听到了什么,幼儿的回答并不丰富,很多孩子听完以后有点不知所以然,而我提出请小朋友边看标志图边听的时候,他们很快就能记住歌曲里唱到了什么,然后再在钢琴伴奏下练习念歌词节奏,一定程度上帮助幼儿解决了记忆歌词的难度。活动后,很多孩子们都还兴趣盎然,我想在下次复习演唱等活动中,进一步引导幼儿用动作和表情来表现歌曲,丰富幼儿对这首歌曲情绪的表达,真正体验做一个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第44篇、中班音乐公开课这是小兵教案反思

幼儿基础与教材分析:
中班幼儿具有动作发展快、爱模仿、认知依赖于行动等特点,从这些特点来看,律动是一种符合中班幼儿学习需要、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活动类型。在创造性韵律活动中,幼儿自身对做的过程比做的结果更感兴趣,因为做的过程给幼儿带来了很大的满足感,他们的许多创造性行为就表现在尝试和熟悉事物的活动过程中。幼儿创造性韵律的开展,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创新能力的发展,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我们应当接受每一位幼儿的不同的,多角度的创意。只有这样幼儿对创造的兴趣和创造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在本节课中,第一段将会采用模仿的形式教学,第二段则会让幼儿自主创编相对应音乐的动作。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和表现进行曲的力度和均匀的节奏。(根据中班艺术领域中的感受与欣赏中的目标,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
2.学习随音乐模仿解放军的动作。(根据中班艺术领域中的表现与创造中的目标,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活动准备:
1.在电视上看过解放军操练。
2.配套音乐CD或磁带。
活动重点:
幼儿能够初步感知进行曲的力度和均匀的节奏。
活动难点:
能够模仿解放军走步,并且能够根据音乐旋律变幻出不同的动作。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感知节拍。
--幼儿完整的听音乐《这是小兵》。
--教师鼓励幼儿自主随音乐拍拍小手,合节拍。
--教师带领幼儿随乐曲合拍的拍手,熟悉旋律,初步感知乐曲的力度。
--这一个环节是让幼儿自由思考,自主感知节拍韵律。
二、介绍歌曲,让幼儿熟悉歌曲。
--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歌吗?(教师适当模仿解放军走路,引导幼儿说出这是写给解放军叔叔的歌曲)--(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这一个环节可以采用集体思考,独立表达的方式,这样可以丰富幼儿的想象力,给幼儿一个点集中起他们的注意力。在独立表达时,是为了让幼儿能够认真听取其他人的想法。
三、随音乐做模仿解放军的动作。
--组织幼儿讨论:解放军叔叔是怎样走路的?用动作表现出来。如:有精神的踏步走、扛枪走等。
--组织幼儿讨论:解放军叔叔是怎样打击敌人的?用动作表现出来。如吹号、开枪、开炮等。
--这一个环节可以采用集体思考,集体表现。引导幼儿正确做出这些动作。
四、随音乐练习。
--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合拍的做解放军操练的动作,如:第一遍的第一、二句吹号,第三、四句起步;第二遍的第一、二句开枪,第三、四句开炮等。
--教师提问:"你们还知道解放军叔叔会做哪些动作吗?"让幼儿自由想象动作。
--再次随着音乐做动作,这次的动作可以让幼儿自主创编。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相对来说一个难点。让幼儿体现出他们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与创编能力。
注意点:
1.在幼儿熟悉音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变化音乐的弹奏速度,让幼儿感受音乐的速度变化,(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并相应地用走步、跑步等动作表现出来。
2.本活动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欣赏,并学习随音乐合拍的拍手;第二次学做解放军操练动作。
3.在体育活动中,可多组织幼儿练习走步。
  活动反思:
  解放军叔叔一直是小朋友们崇拜的人物,所以本次活动小朋友们非常感兴趣。当观看视频时,小朋友们都觉得解放军叔叔很厉害,能拿着枪、走着整齐的队伍,非常神气。所以在第二个听音乐的环节,小朋友们都能坐的神气来倾听音乐,并能和老师一起合拍的进行拍手。在最后的游戏环节,小朋友们也看的很认真,能跟着老师一起学做动作,虽然模仿解放军的动作不是特别的到位,但小朋友们都非常努力,活动开展非常顺利,效果也非常好。

相关文章

《大班班体育活动教案40篇》:第1篇、大班体育游戏渔夫捕鱼教案反思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相互合作及灵活闪躲跑的能力。活动准备:1、幼儿人手一条绳子(约2米)。2、幼儿学会儿歌《鱼儿游呀游》。形式和人数:集体游

《大班游戏活动教案10篇》:第1篇、体育游戏猫捉老鼠教案反思体育游戏:猫捉老鼠一、 活动目标:1) 增强幼儿的反应力和判断力,发展幼儿良好的竞争意识。2) 提高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3) 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4) 体

《大班体育简单教案20篇》:大班体育简单教案20篇供各位教师参考学习,我们会定期更新增加更新教案,欢迎收藏!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