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11
这是牛顿第三定律教案说课稿,是优秀的物理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牛顿第三定律教案说课稿第 1 篇
一、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认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3)理解牛顿第三定律,能用该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4)能正确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5)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总结规律的能力和在具体受力分析中应用牛顿第三定律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播放录像让学生观察录像生活中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提出研究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大胆猜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然后由学生设计实验并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3)通过交流、讨论归纳牛顿第三定律,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及归纳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平常的事例可能蕴含着科学道理。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积极实践乐于探究的精神。
(3)体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哲学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2.教学难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和联系。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
2.教学手段:实验、游戏、多媒体辅助等。
牛顿第三定律教案说课稿第 2 篇【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3.理解、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4.能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二、能力目标:
1.培养通过实验和事例总结规律的能力。
2.在具体受力分析中应用牛顿定律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进一步掌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哲学思想。
2.体会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和对推动社会发展的意义。
【教学重点】
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教学难点】
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人在划船时用桨推河岸,发生了什么现象呢?船离开了岸.这个问题在初中已经研究过,当时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这个物体同样会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我们把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两个力分别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面进一步来研究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设计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我们通过几个实验来研究今天的内容.通过实验大家要总结出作用力跟反作用力的特点及其关系.在实验中大家要注意观察现象,分析现象所说明的问题。
实验1.在桌面上放两辆相同的小车,两车用细线套在一起,两车间夹一弹簧片.当用火烧断线后,两车被弹开,所走的距离相等。
实验2.在桌面上并排放上一些圆杆,可用静电中的玻璃棒.在棒上铺一块三合板,板上放一辆遥控电动玩具小车.用遥控器控制小车向前运动时,板向后运动;当车向后运动时板向前运动。
实验3.用细线拴两个通草球,当两个通草球带同种电荷时,相互推斥而远离;当带异种电荷时,相互吸引而靠近。
实验4.在两辆小车上各固定一根条形磁铁,当磁铁的同名磁极靠近时,放手小车两车被推开;当异名磁极接近时,两辆小车被吸拢.
实验5.把两辆能站人的小车放在地面上,小车上各站一个学生,每个学生拿着绳子的一端.当一个学生用力拉绳时,两辆小车同时向中间移动.
实验分析:
①相互性: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对两个力来说是互换的,分别把这两个力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②同时性:作用力消失,反作用力立即消失.没有作用就没有反作用。
③同一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是相同的.这一点从几个实验中可以看出,当作用力是弹力时,反作用力也是弹力;作用力是摩擦力,反作用力也是摩擦力等等。
④方向:作用力跟反作用力的方向是相反的,在一条直线上
实验6.用两个弹簧秤对拉,观察两个弹簧秤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数量关系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由此得出结论:⑤大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2.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教师举几个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实例。
提问:学生举例说明。
既然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大小相等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鸡蛋与石头相碰时,鸡蛋破碎而石头不破碎;马拉车时,车会向前走而马不后退呢?
鸡蛋碰石头和石头碰鸡蛋的都是鸡蛋破碎,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效果不同是什么原因呢?
这个效果由物体本身的特性和物体受到其它力的情况有关.物体能够承受的压强大就不易损坏;物体是否发生运动状态的变化还要看物体受到的其它力的情况.
3.物体的受力分析
前面学习物体受到的平衡力的关系时曾提到,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平衡力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什么不同呢?下面通过列表的方式加以比较。
在列表的同时用相应的例子加以说明。
三 、小结
1.牛顿第三定律是从实验中得出的.这里设计的几个实验除实验5外都体现了作用力跟反作用力间的关系,实验5是为提高课堂的活跃程度而设计的.每做一个实验都应把实验装置画在黑板上,并讲清实验装置,留在黑板上的图是为后面分析实验总结出规律用的。
2.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定律的内容外,还应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多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教师要注意对课堂的控制。
牛顿第三定律教案说课稿第 3 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2)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与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方式;
(3)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或分别作用在一个物体的两部分上,这两个力之间不存在平衡的问题,两个力各自引起的效果一般是不同的;
(4)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样变化,同一性质的力;
(5)会用准确的文字叙述牛顿第三定律;
(6)能区分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与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
(7)能综合运用牛顿第二第三定律综合解决有关问题;
(8)能充分让学生体会到牛顿第三定律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过程与方法
先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分析,让学生再一次体会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然后通过弹簧,测力计实验的探究过程,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实验探究过程,(通过小组学习间的讨论与交流,学习制定实验方案,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1本节内容学生在初中已有一定基础,教学中要利用实验,视频资料,多举些例子,让学生观察,体会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让学生描述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养成在分析问题时选取谁做研究对象的好习惯;
2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让学生总结出相互作用力与二力平衡的异同之处,能够很好的区别它们;
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物体知识的同时,学会物理学研究现象,总结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实验素养;通过对牛顿生平事迹的了解和讨论,体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学会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习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牛顿第三定律;认识并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学生不应该把他们的认识只停留在大小和方向上;学生应掌握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正确判断;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二力平衡的异同。
教学难点
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相互作用力与二力平衡的异同,要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解决学生把着这两种力混淆的情况。
教学用具
一,多媒体(演示文稿)
二,演示实验器材:小车,弹簧,光滑板,细线,剪刀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人在划船时用浆推河岸,发生了什么现象呢?船离开了岸。这个问题在初中已经研究过,当时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这个物体同样会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我们把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两个力分别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边进一步来研究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新课教学
一,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通过实验,实例分析总结得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间的特点及其关系,要求同学们认真思考,分析现象说明的问题。
(一)事例(视频材料):在冰面上两个小孩穿着滑冰鞋掌对掌对推,两人将朝着远离对方的方向后退,而且后退的距离相同。
问题:观察到什么现象?认真思考,由此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呢?
(二)演示实验:两个相同的小车在光滑的铁轨上用一细线相连,中间夹一个弹簧片,瞬间剪断细线,两小车会被弹开,所走的距离相等(忽略误差)
问题:观察到什么现象?认真思考,由此得到什么结论?
(三)演示实验(视频材料):两个弹簧秤相接,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握在手中,使两个弹簧秤处于水平。将用1N的力拉弹簧秤时,则两弹簧秤示数都为1N。
问题:观察到什么现象?认真思考,由此得到什么结论?
(注意:教师在演示每个实验或事例后,将实验简图画在黑板上,进行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分析,从大小,方向等方面进行分析。)
通过上面实验,事例的分析,从而得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间的关系有下边几点特点:
1相互性: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对两个力来说是互换的,分别把这两个力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同时性:作用力消失,反作用力立即消失。没有作用力就没有反作用力。
3同一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是相同的。这一点从几个实验中可以看出,当作用力是弹力时,反作用力也是弹力;作用力是磁场力,反作用力也是磁场力等。
4方向: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是相反的,在一条直线上;
5大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由此得到:
二,牛顿第二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教师举几个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实例,提问:同学能否在据一些例子,并予以说明?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深层理解:
(1)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作用时间相同,力的性质相同,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等性质的力,不一定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还必须具有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肯定其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定律中的“总是”这两个字是强调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这两个相等的关系都成立。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产生和消失是同时的,因为两者中若有一个产生或消失,则另一个必须同时产生或消失,否则其间的相等关系就不成立了,可见认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产生有先后的说法是不对的。
既然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大小相等的,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鸡蛋与石头相碰时,鸡蛋破碎而石头不破碎;马拉车,车向前走而马不后退?
鸡蛋碰石头和石头碰鸡蛋,都是鸡蛋破碎,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会产生不同效果,其效果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解释:这个效果由物体本身的特性和物体受到其它力的情况有关。物体能够承受的压强大就不易损坏;物体是否发生运动状态的变化还要看物体受到的其它力的情况。
三,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异同。
前面学习过物体受到的平衡力的关系与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关系有什么异同呢?下面通过列表的方式加以比较:
在列表的同时用相应的例子加以说明。
可见: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异体(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共线(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等值(大小相等)反向(方向相反),同性(同种性质的力),同存(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平衡力同体(作用在同一物体),共线,等值,反向。
牛顿第三定律教案说课稿第 4 篇【教学目标】
1.理解作用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确切含义。
2.进一步学习物理学研究现象,总结规律的方法。
3.能分清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及确切含义;
难点: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疑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既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那么在拔河比赛中为何还有胜负之分?
【教学方法】
实验法(演示实验,师生互动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讨论法,类比法,练习等。
【教学仪器】
粗绳一根;演示用大弹簧秤、小弹簧秤各一个;带发条的小车,薄木板各一个,四个相同的短玻璃管;带有条形磁铁的小车两个;分组实验用的弹簧秤若干个等。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力是什么?下面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动作。常言道:"一个巴掌拍不响",那么请大家比赛拍巴掌,看谁拍得最响,然后请拍得最响的同学谈感受,两个巴掌都拍疼了,变红了,这说明什么?由此引入新课。
(板书)
牛顿第三定律──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分析拍巴掌后会疼,巴掌都变红了,说明两手间存在作用力,并且是相互的。
师:(以幽默、夸张的语言)再举两例。
1.有些同学闲着无事,用头撞墙的玻璃,问会出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生:(纷纷发言):玻璃碎了,同时头也淌血了,说明了:头给墙一个力的同时,它反过来也给头一个力。
2.同学们坐在凳子上,两脚悬空,然后用手推桌子,那么感觉到什么现象?如何解释(要求学生亲身体验)。
生:桌子反过来同时推自己,解释时要明确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然后阅读书上第一段内容,并自己举例子,得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定义。
(板书):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人为的把其中一个力叫作用力,另一个力叫反作用力。师:下面看一看作用力、反作用力之间有哪些基本的特点?
(演示实验1):把薄的轻木板放在并排的玻璃管上,然后把玩具小车上紧发条,并轻轻按在木板上,问:手一松,当手离开小车时发生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师生):车在向前运动的同时,木板向后运动,并且同时停止,经过认真分析后得出,车之所以向前运动是木板给它一个向前的力,同时车给木板一个向后的力,这两个力的性质一样,都是摩擦力。
(演示实验2):用手让带有条形磁铁的小车靠近(同名磁极相对),放在光滑木板上,然后手一放,发生什么现象?如何解释?
(师生)分析: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性质相同,是一对磁场力。
(板书)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性质相同,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变化)
师:下面请一个同学(身高应矮一点)上来,与老师进行拔河比赛。
(师生互动实验):老师和一个小个子同学各拉绳子一端,进行拔河比赛,结果发现老师胜了,学生输了。
师:对刚才的实验,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拉力大小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并请成绩好、中、差三位学生回答(十有八九的学生说老师的拉力大)。
师:(大声说)同学们的回答是错误的,那么如何求证这两个力的大小呢?
(板书)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师:启发学生研究的.方法,(经过共同讨论后)方案如下:把两个弹簧秤勾在一起,模仿拔河比赛,其中一个弹簧秤相当于老师,另一个相当于学生,并分两种情况进行。
1.两弹簧秤勾在一起拉,处于静止不动时(模仿拔河比赛,双方处于僵持状态);
2.两弹簧秤勾在一起拉,并向一方运动(相当于比赛绳子被拉向一方时的状态);
(学生分组实验):做5分钟时间,教师巡回指导,并要求学生对秤先校零,让学生自己得出在各种状况下,两拉力大小的关系。
(演示实验3):老师亲自用大弹簧秤和小弹簧秤模仿拔河比赛,正确做好示范动作,并画图进行解释,注意两力的方向,得出自己的结论。
(板书)
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公式:F=-F′。
(继续对师生互动实验进行挖掘)问:既然两个力大小相等,那么拔河比赛时,为何还存在胜负之分?
师:经过启发后,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讲解,并和学生讨论如何做才能获胜。
问:还有的同学想,既然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那么加起来合力为零,则无论什么时候不存在胜负之分?
师:这实际上把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混淆了,它们是有区别的:前者两个力不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谈不上抵消,不能求合力。
下面通过例题进行研究:
例题:物体用线吊在天花板上,分析物体受几个力?并指出每一个力的反作用力、以及平衡力?要求学生上黑板做,画出示意图,然后订正错误,并分析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板书)
一对平衡力一对相互作用力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不同的两个物体上
两力性质不一定相同性质一定相同
一个力的产生、变化、消失不一定影响另一个力两个力同时产生、变化、消失
能求合力,且为0不能相互抵消,不能求合力
师:进一步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加深印象。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很像电视、电影上放的"难兄难弟"的关系:有福同当,有难同享,同生共死…
总结: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生产上应用很广泛,人走路、汽车向前运动、喷气式飞机的飞行无不与此规律有关,并就其中一个应用进行分析。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