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物理教案

浙教版七下透镜教案

日期:2022-02-20

这是浙教版七下透镜教案,是优秀的物理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浙教版七下透镜教案

浙教版七下透镜教案第 1 篇

知识目标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3.通过实验观察得出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它们对光的作用

  难点: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用具

  透镜一组、光具座、光屏、蜡烛、火柴、光源、老花镜、近视镜、实物投影仪、手电筒、激光笔、学生多功能光学工具箱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

  问:在前一章光现象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有所了解的镜子是什么?

  生: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

  问:那么生活中你们还知道哪些镜子?

  生:(比如老花镜,近视镜)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

  问:你们讲到的这些镜与我们第一章所讲到的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有什么不同?`

  (分别出示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 老花镜、近视镜、放大镜)

  观察后得出结论: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都是面镜,不能透过光线,光线在面镜的反射面上发生反射。老花镜、近视镜、放大镜则能够透过光线,凡是类似的这一些片我们都叫做透镜。

  还有哪些是我们经常看见和接触到的透镜呢?(图片展示:照相机的镜片,望远镜的镜片、显微镜的镜片等等)

  二、进行新课

  [师]和面镜(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一样我们也从形状上对透镜进行区分(课件演示凸透镜、凹透镜)并先在实物投影上出示一块凸透镜并讲解: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然出再出示凹透镜并讲解。然后两相对比

  [生]透镜包括两种:凸透镜和凹透镜。生活中我们看到的透镜在形状上与刚才的这两块透镜有稍许不同,你们怎样区分它们,通过什么方法来区分它们。

  [师]先看我投影出来的这几块透镜分钟是什么透镜,辨认一下。

  学生讨论

  [师]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辨认它们的?对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反之则是凹透镜

  (发下一组透镜,其中既有凸透镜也有凹透镜,让学生自行辨认它们。简单的直观的通过触摸来辨别透镜。)

  [师] 凸透镜和凹透镜是怎么画出来的?

  课件演示

  我们看到两个交的球形的公共部分就是一块凸透镜,这两个球心的连线叫做主光轴这块凸透镜的中心叫做光心。

  两个未相交但相互接近的球形的中间部分就是一块凹透镜,这两个球心的连线叫做主光轴这块凸透镜的中心叫做光心。

  主光轴和光心是我们研究透镜的两个常用科学术语

  [师]下面我们来探究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56,“想想做做”

  演示实验。(用平面镜取光做凸透镜使光线会聚的实验并记录在白纸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然后取出另一块不同的凸透镜让一位学生模仿刚才的实验做一次看结果是否相同。最后换用凹透镜,重做以上实验,看有什么结果。)

  学生讨论

  得出实验的结论: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不同的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能力不同。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

  [师]从以上实验我们发现不同的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能力不同。这体现在用不同的凸透镜做上述实验时,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后所成的最小最亮的光斑离凸透镜的距离不同。

  (课件演示光路图)

  由于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所以我们看见太阳光是一束平行光,通过透镜之后会聚于一个小而亮的点。我们把这个点叫做焦点。(这时太阳光与主光轴平行,焦点恰好在主光轴上)我们把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实验中我们看到不同的透镜焦距是不同的。

  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光路图)。

  从光路图出发我们来研究几条特殊光线通过透镜后的走向

  (分别演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光线恰好通过光心,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的情形。然后由前面所学过的光路可逆的原理出发画出逆向射入的光线光路图)。

  动手动脑学物理1、2小题作为课堂练习。

浙教版七下透镜教案第 2 篇

【学习目标】

  知道凸透镜所成像性质与发光体位置的关系。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学会从现象中归纳 出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乐于参与观察、实验的兴趣。

  【重点难点】

  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学习过程】

  1.实验引入

  演示本中实验,根据实验现象鼓励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阅读本,知道物距、像距

  引导学生对凸透镜成像性质的影响因素作出猜想

  2.实验探究

  帮助学生认识并组装实验台上的器材,分析实验的步骤及实验数据的处理,教师巡回指导。

  实验

  次数像的性质焦距

  f/cm物距

  u/cmu与f

  关系像距

  v/cmv与f

  关系

  1倒立缩小的实像

  2倒立等大的实像

  3倒立放大的实像

  讲解:当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没有像时,把光屏取走,透过透镜看蜡烛,并完成下表。

  实验

  次数 像的性质焦距

  f/cm物距

  u/cmu 与f

  关系像距

  v/cmv与f

  关系

  4正立放大的虚像 不填不填

  3.分析与认证

  当物距 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像;当物距 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像;当物距 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像;当物距 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像。

  4. 评估交流

  学生阅读本,讨论本的相关问题,尤其要鼓励学生讨论自己在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

  5.典型例题

  例1 在“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 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和e点,如图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

  1)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图上出现的像最小;

  2)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3)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不出现烛 焰的像.

浙教版七下透镜教案第 3 篇

教学目的:

  1、知道不同透镜的特征。

  2、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

  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一副眼镜。

  教学过程:

  一、透镜

  1、幼儿通过透镜看眼前的事物。

  2、请幼儿讨论:两块镜片看到的东西有什么不同?

  看到的东西不同,有的放大,有的缩小。

  3、观察透镜

  老师:为什么两块镜片看到的东西不一样?两个镜片有什么不同?

  请幼儿看一看、摸一摸透镜。

  中间薄的镜片叫凹透镜,看到东西会缩小。

  边上薄中间厚的叫凸透镜,看到东西变大。

  4、幼儿自由地玩其它镜子

  老师提问:用其它镜子和透镜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在透镜后面涂上一层水银,就变成凹面镜或凸面镜了。

  教学总结:

  这些镜子太神奇了,能把东西放大或者缩小,远处的东西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浙教版七下透镜教案第 4 篇

 三维目标

  1、知道当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的折射现象。知道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入射角、折射角等名词及光的折射规律。认识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知道有关透镜的几个名词,会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2、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探究三个活动,发现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规律,了解透镜对光的两种作用。

  3、从对折射现象的好奇,诱发对求知欲望,进而积极参与探究折射现象的实验活动,并在实验中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习惯。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是通过观察、实验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规律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有关应用。共安排了4个活动和1个信息浏览。光的折射属于光在两种介质中的传播问题,本节也是按照:现象――规律――应用的线索。这是的应用主要指透镜对光路的控制作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通过实验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难点:

  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法、讨论交流法、实验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

  激光笔、水槽、铅笔、烧杯、硬币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让学生做两个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1: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学生实验1:如课本P56图3-38(a)所示,把一支铅笔斜放在盛有水的杯子中,你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让学生观察思考。

  学生实验2:如课本P56图3-38(b)所示,一枚硬币放在不透明杯子的底部,你向后退到恰好看不见它的位置。请另一位同学向杯子中缓缓注水(注意,不要移动硬币的位置),你又能看到它了吗?为什么?

  让学生观察思考。

  教师:以上都是光的折射现象,通过学习光的折射知识,上述问题都可以得到答案。

  板书:第四节 光的折射与透镜

  二、新课教学

  1、光的折射

  演示实验:如课本P56图3-39(a)在水槽中放置一个光屏,光屏一半露出水面,水中滴入少许牛奶,搅拌均匀,让激光笔发出的光紧贴着光屏射向水面,让学生观察现象。

  请同学说出所观察的现象。

  然后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57上面的内容,理解光的折射的含义,并把它与光的反射进行比较,找出异同。指出:光的折射发生在两种介质中。

  板书:1、光的折射

  教师画出图示,向学生介绍与光的折射有关的几个名词。

  活动2: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教师:对光的折射现象,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让学生交流讨论,提出各自的问题及猜想。

  根据学生的提问,教师也可提出一些必要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

  猜想是否正确,要通过实验来验证,请同学们仿照光的反射规律的探究实验,设计一个实验。

  让学生交流讨论。

  然后,教师指明一组,谈谈他们的设计。

  根据他们的,师生共同交流讨论,直到得到一个正确的。

  学生做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请各组交流实验得出的结论。

  教师:大家知道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那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否也可逆呢?

  请设计实验验证提出的猜想。

  教师:在验证光路是否可逆的实验中,若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的入射角不断增大时,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

  让学生做实验,观察现象。(教师说明:全反射)

  师生共同归纳光的折射规律。

  板书:光的折射规律

  2、透镜对光的作用

  利用光的折射知识可以制成各种改变光路的器件,凸透镜和凹透镜是其中重要的成员。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透镜,认识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凹透镜是中间薄边缘厚的。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学习二者分别对光路所起的作用。

  活动3:用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镜和凹透镜上,观察两种透镜对光的折射有什么特点?

  让同学们通过观察,把结果填在文中。

  教师:为了研究不同的透镜对光的不同作用,先要了解有关透镜的几个名词。

  (画图介绍:光心、主光轴、焦点、焦距)

  结合图形,分别向学生介绍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活动4: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指导学生学会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根据凸透镜焦点的定义。并让学生把商量结果记录在文中的表格中。

  仔细观察,比较两块凸透镜,你认为影响凸透镜焦距大小的因素是什么?

  让学生交流讨论。(凸透镜的材料及厚薄程度)

  让学生阅读P59的“信息浏览”――冰透镜向日取火。

  三、归纳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生共同对本节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

  四、巩固练习

  1、完成P59的“自我与作业”。

  2、完成本节的“基础训练”。

  五、反思

  1、在教学中要给学生补充介绍入射角为零的情况。

  2、光的折射中,要明确是光从从空气射入水中,还是从水中射入空气中,这是本节教学中的难点,要对学生的学习做好指导工作,例如:逆向思维,究竟想象力的培养。

  六、板书设计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