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04
这是分数乘法教学片段,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例3、例4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 通过知识迁移,使学生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进行计算。
2.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并经过观察、猜测、验证归纳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计算,从而掌握计算方法。
3. 通过对算理、算法的探究培养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乘法意义及算理。
教学过程:
片段一:复习铺垫,看图说分数
课件出示情境图:
评析:教师采用了直观感知和迁移类推的教学策略,创设了正方形及相关图形的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解答,让学生在经历了看图得出结论和出示图验证后,既激活了学生的旧知,又明确方向,为新课学习打下有效的铺垫。
片段二:学习例3
教师出示例3情境图,说说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个问题并请学生先看第一个问题)
1.探究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的算理算法。
(1)求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我们可以怎么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从上节课的整数乘分数的意义进行类推、补述、复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2)说说你的想法,并把你的想法在纸上写下来,并涂上颜色。
(3)学生进行尝试动手操作。(可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的想法,并能把整个操作过程描述出来。)
(4)进行交流反馈。重点反馈描画涂色的想法,并在学生描述后,教师再利用课件进行讲解巩固。也
评析:在理解算理、探究算法的过程中,教师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去思考、学习、尝试,教师只起到一定的点拨作用,充分尊重、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探索能力。本节课的教学教师遵循了从情境表征到语言表征,再到符号表征的课标要求。
2.探究几分之几乘几分之几的算理算法。
(1)尝试猜想。请你试着用这个方法解决: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2)探究验证。学生自行探索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探索完成的学生可以完成例3做一做的第2题进一步验证)
(3)验证反馈。①请几个采用不同验证方法的学生进行一一展示。(预计方法:A.画图(图形或线段);B.转化成小数再进行计算;C.利用分数的意义进行计算。)②请已经完成例3做一做2的学生说一说自己计算的结果及得到的想法。
(4)得出结论。看来咱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小组讨论:分数乘分数如何计算?学生交流、补述、复述,归纳概括得出结论: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评析:教师借助动手操作,运用分数的意义、数形结合理解分数乘法的算理。让学生经历“观察——讨论——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先提供了探索的范例,再让学生提出猜想,最后通过举例、验证达成共识,得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理解算理,使得学生在不断观察、不断发现、不断归纳的过程中总结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对于分数乘分数的教学,教师不是把重点放在数学语言的表达上,而是把重点放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归纳,大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学生经过这样的探究活动,才能建构对自己有意义的知识,用语言表达分数乘分数也就水到渠成。
片段三:简化计算过程
1.读题,独立列式并解答。
2.反馈:(1)题(1)展示不同的计算过程:A.先计算再约分;B.先约分再计算。
(2)题(2)明确整数与分数相乘,可以在计算时直接将整数和分母约分,结合学生的情况说明约分的书写格式。
(3)对比体会得出结论:在计算时,先仔细观察数的特征,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
3.练习:例4做一做1。
评析:学生在已经初步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构建出分数乘分数的算法基础上,教师并没有急于让学生说出算理和算法,而是继续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机会:“请你再举出一些符合自己想法的算理和算法”,继续让学生观察、思考、猜想,然后交流、分析、探讨,感悟到等式的特点,验证其内在的算理和算法,从而概括出分数乘分数的算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猜想能力,又培养了学生验证猜想的能力。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去发现、猜想、质疑、感悟、调整、验证、完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总评:“分数乘分数”的教学片段有以下几个亮点:
1.利用了直观感知的教学策略,从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让学生真切地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有价值的,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提供了动手实践的機会,使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探究。学生对数学的体验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动手操作能促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与发展,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教师教学时让学生在充分活动中体验探究。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在充分的操作活动中感知、体验,经历了探索数学知识的全过程。以外在的动,促进了思维内在的动,使认识更为完美,促进了学生知识的主动建构,培养了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
3.利用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掌握新的运算技能,结合尝试计算、探索验证、比较优化、合作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构建新知的完整过程。在教学内容方面,体现为在观察、操作的基础上开展探索、讨论与交流,理解计算算理,归纳计算法则,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4.利用补述、复述、归纳概括的教学策略,对算理充分理解得出算法。如“土地中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计算”“动物的速度”等生活中的情境,借助“几何直观”,实现由整数乘法意义向分数乘法意义的正迁移,促进学生形成对分数乘法意义的有效理解,再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5.利用尝试计算、探索验证、比较优化、合作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构建新知的完整过程。在教学内容方面,体现为在观察、操作的基础上开展探索、讨论与交流,理解计算算理,归纳计算法则,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教学案例 ⑴每节课的内容不易过多, 不能贪多 , 贪多嚼不烂, 学生不易一下全掌握. 要分的稍微细致一些, 以便学生理解掌握, 也有利于知识的扩展与深化.
⑵分数乘法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本册中的中心, 是重点. 本册所有数与代数教学内容都是围绕着这一中心展开的.
⑶由于我没有经验, 以至于在教学中没有强化分率与数量的一一对应关系. 在后来的混合计算这一章中进行应用题教学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
针对以上失误, 在今后教学中要补充的内容是:
⑴让学生用画图的方式强化理解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⑵强化分率与数量的一一对应关系.
⑶帮助学生理解" 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与" 一个数占另一个数" 的几分之几的不同.
⑷利用分数化单位, 如:2/5时=( ) 分 1/5吨=( ) 千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圆柱的体积》教学案例
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落实更好地“用教材”这一理念?本人结合“圆柱的体积”一课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片段一]
师生共同探究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对公式加以应用。师出示教材例题: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20平方厘米,高是1.5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由于课前学生已进行了预习,多数学生是按照教材介绍的解法来解答:
1.5米=150厘米20×1150=3000(立方厘米)
师:这道题还有其他结果吗?(学生又沉入了深思)不一会儿,另外两种结果纷纷展现:
①20平方厘米=0.002平方米0.002×11.5=0.003(立方米)
②20平方厘米=0.2平方分米1.5米=15分米0.2×115=3(立方分米)
师:为什么会出现三种结果?
经讨论,学生才明白: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将得到不同的结果。
[片段二]
我出示了这样一题:量一个圆柱形茶杯的高和底面直径,算出它可装水多少克?
学生动手测量自备的圆柱形茶杯的有关数据并计算它的体积。
师:水的生命之源。人每天都要饮用一定量的水,请大家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计算自己每天需要饮用几杯水(自己的杯子)才能保证健康,并把自己对水的想法写下来,下节课我们再交流。
教学反思:
[片段一]教学中,并没有把教学简单地停留在一种解答方法上,而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片段二]在教材关注学生的基础上向深层发展——不仅让学生动手测量,动脑计算,而且让学生在课外展开调查研究;不仅关注知识技能,而且关注了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这一片断的教学,其价值就在于渗透了人文关爱。
问题的探索
1、小组合作,培养估计意识
师:我们先来估计一下他们大约用了多少块瓷砖好吗?
生:思考并回答,只要是学生说的合理就可以
估计的方法很多:估计一行有10块,一共有10行,10×10=100(块)
估计左边有50块,右边有50块,合起来一共有100块。
……
师:那到底谁的估计最合适呢?让我们共同来研究一下好吗?
2、自主探索,验证估计的正确性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到练习本上。把你想到的算法都写出来。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生:思考、交流
师:看到刚才同学们积极思考的样子,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谁想告诉老师和同学们?
提醒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同时对同伴的回答进行补充。
可能出现的结果:(1)(6+4)×9=10×9=90(块)
(2)6×9+4×9=54+36=90(块)
(3)6×9=54(块)4×9=36(块)54+36=90(块)
学生还有可能出现其它的不同的思考方法,但只要有理由老师都要进行肯定。
学生思考出的.算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写到黑板上,然后老师根据自己的需要边总结边调整出如下的板书:
(1)(6+4)×9=10×9=90(块)
(2)6×9+4×9=54+36=90(块
师:通过计算我们可以看出工人师傅一共贴了90块瓷砖,那谁估计的答案最合适呢?掌声鼓励下自己。
3、分析比较
师:仔细观察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种方法是先求出一行有多少块,再求一共有多少块;第二种方法是先求出一面墙用了多少块,再求出另一面墙用了多少块,最后求一共用了多少块。
4、结论:
师: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个算式的结果如何?
生:相等
师:用什么符号连接(结果相等,用等号连接)
(6+4)×9=6×9+4×9,(板书)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对规律的探索,在得出算式(6+4)×9=6×9+4×9以后,我没有用例子让学生很快的归纳出一个一般的结论,而是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猜想、举例验证、归纳概括等,让学生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成动态的探索对象,使认知任务本身有了一种诱发学生较高思维水平的潜力,给规律的探索过程注入了生命力。
在全国第十一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上,山东省刘万元老师执教了一节“分数乘分数”,采用的是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6~7页的内容,他通过让学生“尝试特殊算式——得出画图方法——质疑特殊算式——引起方法需求——验证方法通用——归纳计算方法”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经历、探究、感受、领悟、创造等活动中,主动、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得到进一步培养,一节枯燥的计算课被他上“活”了,完全颠覆了教师们心目中计算课枯燥的想法,其中的“数形结合”被演绎得完美无瑕。片断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课件出示:王芳是班里的手工编织能手,每小时能织围巾米。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1:王芳3小时能编织多少米?生2:王芳半小时能编织多少米?师:怎样列式?板书:×3=(米)×=师:王芳小时又能织布多少米?板书:×=师:这3个算式都用乘法,下面两个算式与第一个算式比有什么区别?生:第一个算式是分数乘整数,下面两个算式都是分数乘分数。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乘分数。(板书课题)【赏析】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编织能手编织围巾的情境,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第一个算式和后两个算式的比较,很快把学生有效地引入到分数乘分数的学习中来,情境创设简约、有效。片断二:通过画图,初理算理师:×这样一个新的分数问题怎么研究呢?如果用这样的一个长方形表示“1”,那么怎么画图呢?请大家在练习纸中试一试。反馈:生1:生2:师:你们在画图的时候先分了什么?生:先把单位“1”平均分成5 份,取其中的1份。师:接着又怎么分的?分完后又取了几份?生:接着再把这一份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师:比一比,哪一幅图更能体现先分再取、再分再取呢?课件演示:师:的是多少?生:。师:怎么想的?生:只要添上一条辅助线,就能看出是。师:10在哪里?1在哪里?师:×这幅图又该怎样画呢?请大家画画看。反馈:师:的到底是多少呢?怎么修改这幅图呢?生:只要把整幅图横着平均分成3份,
那么整幅图一共平均分成15 份,所以×=。课件出示:李丽每小时织米,小时织布多少米?师:这题又该怎么算?生:×。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师:谁来说,老师来画。142特别报道TE BIE BAO DAO(上接第98页)间单位定格后,教师设计了丰富的体验活动:扮演小秒针、闹钟游戏、欣赏一段音乐,体验10 秒、20 秒、25 秒、30 秒等,学生准确地估计出10 秒、25 秒的时间,当学生不借助任何动作,静静欣赏一段音乐,又能准确估计出30 秒,会场一片掌声,这是对学生精彩表现的褒奖,更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肯定。第三个层次体验“1 分钟”(60 秒)。教师把平时生活与当前学习经验有机结合,先估计,再通过验证,得出1分钟能做20 多道口算题、能写出40 个数字等生活学习经验,让1 秒、10 秒、15 秒、30秒、1分钟逐渐在学生头脑中清晰起来,
促进学生对新知的感知与构建,这是本节课一个突出亮点。在学生体验秒的同时,
不时听到“秒针、分针走动的同时,时针在变化吗”“秒从数字3 走到7 过2 格是多少秒”“你是怎样想的”“你咋估得这么准”“你能给大伙介绍介绍吗”等问题,体现了教师关注微观与宏观的变化,关注学习基本方法的习得,这无疑为本节课又增添了一个新的亮点。3.关注秒的价值,凸显数学文化。本节课中另一个特点,就是凸显数学文化,体现数学的教育功能。课中,学生通过体验,知道 1 秒很短,很快,学生仅有这种体验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最后一个环节,设计了体育中的1 秒甚至比1 秒更短的时间获取胜利和光1秒钟在北京和武汉要跑100 多个来回等现实情境,通过生动的图形和数字的堆砌,小中见大、短中见长,学生感受到时间的宝贵,感受到数学的文化性和教育性,对“争分夺秒”作了深刻的诠释。4.动静结合,让数学活动更有价值。学生的基本经验和基础知识的获取是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动态中生成的,而知识的内化则需要静静的思考和领悟。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设计了“1秒钟能做哪些事”“我们一起当小秒针”等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活跃起来,都能参与其中。静静地想一想“秒与分有何关系”,
静静感受1 秒、5 秒、10 秒、30 秒、1 分钟有多长,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这样一些数学活动的开展有动态的操作,也有静态的思考,一动一静,动静结合,张弛有度,课堂清新自然。(责任编辑牟永存)生:对的。师:是呀,小红的15 ÷5 和小明的15×结果都是3,这跟大家刚才15×时把15 和5 进行约分得到一份是 3 千克是一样的,他们这样算也是算一份的梨,看来约分不光是计算简便,还隐含有一定的道理呢。【赏析】学习数的运算的过程就是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数的运算之间既有内在联系,又存在着严密的逻辑性。《课标解读》强调应当重视学生是否理解了运算的道理,是否能准确地得出运算的结果,这一目标的提出就要求教师在数的运算教学中,不能仅仅关注学生运算技能的掌握,更要注重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学习过程,也就是在教学中要注重将算理与算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而刘老师算理、算法与实际应用结合,正是非常好的契合了这一需求。在上面三种算法比较的过程中,不仅把约分的过程解释清楚了,还把这三种算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很好地揭示出来了,这一过程借助的是学生的生活经验,也可以算是一种算理直观,使学生既顺利明理又自然掌握了算法。【总评】1.累积活动经验探究知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通过亲身经历数学活动过程所获得的具有个性特征的经验。在上面案例中,刘老师通过“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归纳方法→解释应用”这样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数乘分数的算理,体验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学生经历通过特殊情况归纳发现的规律,而后再通过一般性的推理,验证自己的发现,进而感悟数学的严谨性。通过这样一系列活动,
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兴趣高昂地探究分数乘分数的算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也充分体现,同时这一过程也彰显了数学的基本特征,那就是一般性(抽象)、严谨性(逻辑)和应用的广泛性(模型)。2.利用几何直观以形助数。分数乘分数是一类关于纯粹数的计算的知识,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对小学生来说这一内容其实是非常抽象的。刘老师在充分研究学生,研究文本的基础上,本节课大量地运用几何直观,在探究算理的过程中,每一道算式都通过画图的方式来解决,“以形助数”运用得非常娴熟、充分。借助于“形”的生动和直观有效地阐明了抽象的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运算关系。另外,刘老师巧设环节,让学生感受到用画图的方式不太适用分子、分母数据较大的分数乘法时,让学生主动调用先前积累的活动经验,自主地通过研究小数据时累积的经验、方法来推理,然后学生再次通过两道题用画图的方法来验证“分母相乘、分子相乘”的算理,最后学生水到渠成地自主探究得出算理。3.注重运算能力发展思维。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内容中,数与代数领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代数思维,其中,代数归纳的表现尤为突出。在上面案例中,刘老师通过×、×、×这三道题的画图计算,让学生感悟“分、取、再分、再取”的过程,从而归纳“一个数乘分数实际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然后抛出×,学生感觉画图太麻烦,继续探究适用的一般的计算方法,通过画图解决×,看图列出×,学生经历“分、取、分了再分、取了再取”的过程,从而归纳“分母相乘作分母,分子相乘作分子”的普遍适用的算理;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中三种方法比较,打通不同算法之间的联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得到进一步培养,整节课的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培养与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责任编辑牟永存)144小学数学教育2014.1-2特别报道TE BIE BAO DAO生:先把整个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3 份;再把平均分成4 份,取其中3份。师:现在大家知道×是多少吗?生:(齐)。师:怎么看出来的?生:画辅助线就可以了。师:×实际求什么?生:求的是多少。师:×呢?生:求的是多少。
师:×呢?生:就是求的是多少。师:想一想,一个数乘分数,实际是求什么?师:(小结)一个数乘分数实际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赏析】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而算理、算法又十分抽象,因此如何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处理好运算教学中算理与算法的关系,往往就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在“分数乘分数”的教学中,分母相乘、分子相乘这一算理,如何经过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如何用儿童语言表达让学生更好理解?分母相乘意味着什么?分子相乘又意味着什么?刘老师正是在深入分析学生、研透教材的基础,大量利用几何直观,通过上面三道分数乘分数画图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累积数学活动经验,直观感知分母相乘其实是“分了再分”、分子相乘其实是“取了再取”,在这其中通过数形结合把这一道理揭示得一目了然。“分了再分、取了再取”这么浅显的儿童语言,使抽象的算理变得直观形象,为进一步探究得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积累了丰富的表象,留下了浓墨重笔。片断三:质疑画图,验证方法课件出示:×师:这道题积是多少呢?现在再画图解决好吗?生:不好,数大的时候画图方法不好,
我们可以用数小的时候得出的结论来算。师:不画图还有更好的方法吗?生:可以分母乘分母,分子乘分子就算出积了。师:这个方法好是好,可是怎么让大家相信这样算是可以的?生:刚才就是这样算的:×=,5乘2作分母,1乘1作分子。师:你真有数学的眼光,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如果按照这种猜想,
×怎么算?生:7 乘 5 作分母,4 乘 3 作分子,积是。师:可是这毕竟是一种猜想,到底对不对怎么办呢?生:我们还得用画图的方法验证。师:好像一题还不够,我们再试。师:仔细观察,这幅图表示什么?生:可以是×,也可以是×。其中8×7就表示一共平均分成56份,
3×5表示一共取15份,所以积等于。课件出示:归纳:分母相乘就是一共分了多少份,分子相乘表示一共取了多少份。师:通过验证刚才的猜想确实有道理,现在我们知道分数乘分数怎么算呢?板书:分母相乘作分母,分子相乘作分子。【赏析】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数的运算”内容时都要经过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结果、关注方法更要关注得到结果、得到方法的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就是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过程。在上面片断中,刘老师通过让学生计算×,学生发现用画图的方法太麻烦了,而先前大量方法中“分了再分、取了再取”已经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学生很自然得出用“分母相乘、分子相乘”来计算的方法,而刘老师的质疑“这个方法一定行吗”,把学生有效“导”到用小数据通过画图法来验证的思路上来,
几何直观、数形结合再次粉墨登场,学生再次自主探究,在观察、比较、验证、归纳中自主探究出计算的一般方法,至此,学生的学习通过验证特殊算式上升到推广总结出普遍适用的方法,完成了学生的思维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的跨越过程。片断四:解决问题,打通算理课件出示:有一箱梨重15 千克,吃了箱,吃了多少千克?生:师:小红和小明是这样算的,你觉得对吗?143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