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13
这是合并同类项教案华东师大版,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新课导入的方法很多,趣味导入法以其独有的新奇和趣味在单调、枯燥的数学教学中,能起到事半功倍、一举成功的奇效。所谓趣味导入法就是通过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趣味活动及知识,即通过游戏、舞蹈、诗词、歌曲、数学典故及幽默语言等来导入数学新课。俄罗斯国民学校和教育科学的奠基人乌中斯基认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也说过:“对学习有兴趣、能积极主动学习的学生,会比那些没有兴趣、不愿学习的学生学得更快更好”。趣味导入法可以避免平淡乏味的直叙之弊病,能够营造扣人心弦的课堂情境,使学生能够把注意力迅速转移到课堂上来。几十年来我不断努力探求,总结了数学课的几种趣味导入法。
一、 游戏导入法
“世界通过游戏展现在孩子们面前,人的创造才能也常常在游戏中表现出来,没有游戏也就没有充分的智力发展。”这句话说得好,很多数学概念比较抽象、一般学生不易理解,如果在教学时仅仅死搬硬套数学概念、学生死记硬背,那将是空中楼阁、收效甚微。而通过游戏的形式导入新课,能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在游戏中被学生轻松愉快的理解掌握。例如:在讲授“同类项”一课时,教师准备一小盒钱币。
老师:同学们!数清这袋钱币共有多少钱有哪些方法?
学生1:把钱币从盒子中一个一個的取出来,边取边数。0.5元,1.5元,2.5元,……,共有8.5元。学生2:把5角的钱币5个5个地取出来,把1元的钱币四个四个地取出来,……,共有8.5元。学生3:把钱币全部取出来分类,第一类全是5角的,第二类全是1元的,第三类全是2元的,……,然后分别数出每一类的数量,一共8.5元。
老师:回答得很好。如果一大箱子钱币你又如何数呢?(经过讨论得到结论:第三位同学的数法是最佳方法)老师:为什么是第三位同学的方法最佳呢?(是因为分类)。老师:回答得好。我们用类似的方法可以对“整式”进行分类。今天我们学习新的内容——同类项……
游戏导入法打破了平铺直叙的课堂导入形式,创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气氛,用“新奇的形式”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变抽象为通俗易懂,化腐朽为神奇。
二、 舞蹈导入法
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先跳一段大家熟悉的舞蹈,再通过讲解舞蹈的步伐、历史等等来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例如:在讲授“轴对称”时,教师先跳一段“扭秧歌的十字步”和学走“瘸子走路”,然后问学生哪个优美、哪个不美,学生回答:秧歌优美、瘸子走路不美,教师立即问为什么。学生稍做思考、讨论后教师总结指出“扭秧歌”优美是因为“十字步走的步伐上下左右”符合上下对称,左右对称;“瘸子走路”不美是因为一条腿短不符合对称。这样就很自然地导入新课——轴对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自然非常高了。
三、 诗歌导入法
诗歌导入法就是在导入新课时用紧密联系的诗歌或者是编成大家熟悉的格式或旋律的诗歌,从而引出讲授的新课。例如:在讲授“三视图”时,教师朗诵苏轼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老师提问:哪位同学能说说作者苏轼是怎样观察庐山的?(横看、侧看、远看、近看),教师进一步引导指出:作者通过不同的视角观察“庐山”,看到了不同的景象,从而对“庐山”有了立体、全面的认识。这首诗教给我们怎样去观察物体,今天我们学习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同一物体的“三视图”。新课导入水到渠成。
四、 故事导入法
故事导入法是指导入新课时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具体情况,尽量选择通俗易懂、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能使学生产生共鸣的故事,通过动听新奇的故事,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思维的火花。例如在讲“无理数π”时引入巧记圆周率的故事:古代一个聪明的学生记圆周率时,把先生上山与和尚饮酒的事加以夸张和想象,编成一首谐音歌诀,记住了圆周率的小数点后面二十二位数字。他编的歌诀是“山巅一寺一壶酒(3.14159)、尔乐苦煞吾(26535)、把酒吃 酒杀尔(897932)、杀不死 乐尔乐(384626)”。通过这首歌诀的讲解不仅非常自然地导入了“无理数π”的新课,而且学生也记住了圆周率π的小数点后面的二十二位数字,还教给了学生“歌诀”记忆的方法。一举多得,妙哉妙哉!
五、 典故史实导入法
典故史实导入法是指在讲解数学概念、定理等新内容时,引用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联的科学家、名人的励志成才典故和艰苦奋斗史实来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典故史实导入的优点是用榜样的力量去感召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毅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例如:在讲授“圆周率”时向学生举例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祖冲之从小就勤奋好学、立志“专攻数术,搜炼古今”,他是世界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或者给学生举例外国科学家的典故,介绍其励志成才和艰苦奋斗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毅力,进而导入新课。
六、 幽默语言导入法
例如:教师在讲授“三角函数的应用”时这样开头:“我的‘法宝法力无边,能不过河而测河宽,能不爬山而知山高,能不接近敌阵地而知晓敌我之间的距离。”这些高深莫测的话把学生深深地吸引住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紧接着教师说:“我的‘法是数学方法,我的‘宝是三角函数。”学生哈哈大笑,在欢声笑语中新课“三角函数的应用”自然而然的导入,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趣味导入法有很多,其关键就是导入新课时创设新奇和趣味,尽量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使学生精神、思维处于兴奋状态,高度集中注意力,为学生能够很好地接受新知识创设良好的条件。更重要的是在实际教学中不能生搬硬套导入方法,要根据讲授的具体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导入方法,才能事半功倍,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背景分析
《合并同类项》是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北师大版)《字母表示数》中的内容。这一章是开启整个初中阶段代数学习大门的钥匙,而这一节又是本章的重要内容。在小学,学生曾初步接触过用字母表示数的问题。另外,在第一课时学生已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到了代数式的表示作用,掌握了代数式的项、项的系数、次数等概念。本课时旨在通过学生想办法解决生活中碰到的困难,感受分类整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理解比较分类的思想方法,运用于学习和生活,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联想到把一个复杂的代数式中的某些项进行分类整理,能否简化运算呢?带着这个问题,师生一起走进了课堂。在课堂教学中确定完成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同类项的概念,并在具体的情境中了解合并同类项的法则;领悟判断同类项的两条标准,会识别同类项,并能确定合并同类项;2、过程与方法:经历得出合并同类项的过程,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识别同类项,培养观察、比较、分类的数学思想;通过合并同类项,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识别同类项,合并同类项。
教学难点:让学生领会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鉴于学生对代数式已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在教学过程设计上我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创设情境,让学生观察并亲自动手解决困难,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了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的,我从以下五个步骤组织教学活动:实例引入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概念→识别同类项→探求合并同类项法则→利用法则合并同类项→利用合并同类项简化运算。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同类项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教师出示一些摆放凌乱的鲜花)……鲜花。漂亮吗?
生:漂亮!
师:不过,由于老师准备比较匆忙,还没有来得及整理,有谁能帮老师把鲜花整理好后插在三个简易的花瓶里吗?(教师出示三个准备好的花瓶并指名学生完成)
师:谢谢你。你为什么这样整理呀?
生:因为这些鲜花一共有三种颜色,我按颜色将它们进行了分类,把同一种颜色的鲜花插在了一个花瓶里。
师:哦,原来是这样。其实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需要我们整理分类的问题。比如:我们每天进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整理课桌,把课本放在一起,练习本放在一起,文具放入文具盒里,等等。那么,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会把代数式或代数式的项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类。
点评:给鲜花分类,以趣导入,暗伏本节课主题,亦体现数学贴近生活的思想。
师:老师总有这样一个感觉:这样分类后,这三束鲜花的颜色似乎太单一。(有学生在下面响应)那么,老师把这三束鲜花随意组合成两束鲜花。(教师动手组合)怎么样?
生:漂亮多了。
师:大家可别只顾着欣赏鲜花,请看大屏幕。(电脑演示:若一枝橙黄色大理菊的价格是x元,一枝红色玫瑰的价格是y元,一枝紫色大理菊的价格是z元。根据这些已知条件及实物,你可以知道些什么?)
生1:我可以知道每种花的价格是多少?
生2:我知道这束花的总价是多少?
生3:根据这些条件及实物,我可以知道这两束鲜花中三种不同颜色的鲜花的总价分别是多少?
师:很好。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这两束鲜花中橙黄色大理菊的总价是多少?哪个同学能用代数式把它表示出来?
生1:我认为橙黄色大理菊的总价是7x元。
生2:我认为也可以用4x+3x表示。
生3:也可以用(4+3)x表示。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板书4x+3x=(4+3)x=7x]不错,同学们很善于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望继续发扬。由第一个代数式得到第二个代数式,你能从中发现什么吗?
生:用到了乘法分配律。
点评:师生互动,在“玩“中提出数学问题。由同一问题中代数式的不同表示,自然得到3x+4x=(3+4)x=7x的事实,处理相当精彩,既是已学知识——代数式的表示的复习巩固,又为新知——同类项的合并作事实铺垫。
师:很好,能用到前面学过的知识。有了这里的经验,请大家注意:准备竞赛了。(电脑演示速算竞赛一:当a=-1时,求代数式4a+6-3a+5a的值。)看谁算得最快。(教师深入学生之间进行巡视,了解情况)
师:(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同时请该同学作详细的讲解。)有谁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生:我的计算思路是这样的:先把相同的项:4a,-3a,5a结合起来相加,得到6a,于是,原来的代数式就是6a+6,然后再把a=-1代入求值。
师:我把这位同学的思路调整如下,请看大屏幕(电脑演示其过程)并思考:这样做行吗?若行,根据又是什么?
生:根据前面的经验,我认为行,根据是乘法分配律。
师:大家同意这位同学的观点吗?
(生齐声回答:同意)
师:你认为哪种方法简单些呢?
生:第二种。
点评:学生尝试解答——展示思维过程——自主比较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充分,教师评价组织恰当。
师:大家既然都认为第二种方法简单,那么,有了这一题的启示,大家还想试一道吗?
生:想。
师:准备,开始。(电脑演示:速算竞赛二 当a=-1,b=3时,求代数式4a+2 a²b-3a+a²b的值)看谁最先算出来。(教师深入学生之间进行辽视,了解情况)
师:(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同时请该同学作详细的讲解)大家同意这位同学的算法吗?
生:同意。
师:老师和大家的意见一样。我也把这位同学的过程做了整理,请看大屏幕(教师用电脑分步演示计算过程)
师:在解题过程中,我们两次用到了加法结合律。请大家结合我们的作法分组讨论:哪些项可以这样结合在一起?有结果后,请以击掌的形式表示你们的成功。(教师参与学生讨论)
生1:我们组认为:可以把字母相同的项结合在一起。
生2:我们小组还补充一点:字母的指数也要相同。
师:同学们真棒。经过大家的讨论,已经归纳得很准确了。也就是说,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可以结合在一起。我们就把这样的项叫做同类项。(教师电脑演示同类项的概念)请大家自由读两遍。
点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了同类项的意义,可谓水到渠成。
师: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同类项。现在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生:好。
师:有同学自愿上台帮老师完成这个游戏吗?(11名学生上台后,教师分发卡片a²,mn,xy,ac,-3pq³,a³,xy/2,-8pq³,-nm,3q³p,abc,并电脑出示游戏名称——找朋友)。请同学们听好游戏规则:先把卡片举起来全班同学看,然后手中举的代数式是同类项的同学站到一起。(课堂气氛达到最高湖)
师:同学们看一看他们找的朋友对不对?
生1:手举a²与a³的两个同学不是朋友。因为这两个代数式虽然所含字母相同,但相同字母a的指数不同。
师:大家赞同他的观点吗?
生2:赞同,我还补充一点:3q³p与-3pq³,-8pq³应该是朋友。因为这三个代数式不仅所含字母相同,而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只不过它运用了乘法的交换律,交换了因数p、q的位置。
师:你真聪明,请大家送给他热烈的掌声。听了他的解释,大家明白了吗?
生:明白。
师:大家要向他学习,观察要仔细。还想做个游戏吗?
生:想。
师:请看大屏幕[电脑演示:游戏二 同类项速配(判断下列每组的两个代数式是否是同类项。若是,请在后面的括号里划“√“;若不是,请你为前者配一个,写在后面的括号里。①x与y ;②a²b与ab²;③-a²b与2a²b;④abc与ac;⑤-3pq-3qp)]
(学生交流性发言)
师:大家都表现得很积极,根据刚才的游戏你能说说判断同类项需要几条标准吗?
生:我认为:判断同类项需要有两条标准:①所含字母要相同;②相同字母的指数也要相同。
点评:“有趣的找朋友”掀起了课堂的高湖,在兴趣活动中进一步理解、辨别同类项,体现了新课标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学习数学的新理念。
(二)尝试研究,学会合并同类项
师:你真聪明。我们找同类项的目的是为了计算简便,根据已有的经验,大家试一道题怎么样?
生:好。
师:(电脑出示:试一试 用乘法分配律合并同类项①3y+y/2;②7a+3a²+2a-a²+3(教师巡视并作指导)
师: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并请学生点评)
生1:我认为第①题的结果应写成7y/2。
生2:我认为第②题交换项的位置时要带着项的符号,找同类项时应注意符号。比如:原式=(7a+2a)+(3a²-a²)+3,然后再按照乘法分配律计算。
师:谢谢两位同学的精彩点评,为他们的勇气和大胆鼓掌,还有同学认为有其它的问题吗?
生3:我还认为在运用乘法分配律时要注意符号。
师:谢谢你的提醒,大家可要注意哟。请大家结合前面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自由讨论到底怎样合并同类项呢?
(学生讨论,教师参与讨论,课堂气氛再现高湖)
生:就是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
师:大家认同他的这种说法吗?
(生齐声回答:认同)
师:很好,大家归纳得不错。这就是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电脑出示法则)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合并同类项。(教师电脑出示课题……出示同类项)
点评:学生点评精彩,生生互动充分,在相互交流中甄别易错点,讨论中归纳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是新课标合作交流学习方式的生动体现。
师:我们已经知道怎样合并同类项了,下面我们来练习两道题。(教师电脑出示题目:练一练①合并同类项3a+2b-5a-b-4ab+8-2b²-9ab-8;②求代数式-3x²+5x-0.5x²+x-1的值,其中x=2,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学生做题)
(三)知识回顾,感受成长
师:好了,同学们,这节课不知不觉地到了尾声,同学们都表现得很好,那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什么是同类项和怎样合并同类项。
生2:我还知道了求代数式的值时,可以先通过合并同类项把代数式化简后,再代入求值。
生3:我还知道判断同类项需要两条标准。
生4:我还认为:交换项的位置要注意符号,找同类项要注意符号,合并同类项把系数相加时要注意系数的符号。
师:很好,同学们都很善于归纳。在本节课中,大家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互帮互学等学习方式,你有何体会呢?
生:我觉得集体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
师:你真棒。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学习过程中,继续努力,想信你们一定不错,老师等着你们的佳音,下课!
生:谢谢老师!
点评:课堂小结别致,引导学生谈体会,谈得是数学,实际是对所学知识、方法的整理,也孕育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体现了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
总评:本课例的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知识学习的过程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培养了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本课例采用创设情境:以给花分类为背景材料,进一步根据不同花的价格列代数式导入同类项,使学生认识到合并同类项是实际生活的需要。学生首先接触的是生活世界而不是科学世界,学生生活在生活世界之中,而不是生活在科学世界之中,所以数学课堂只有面向生活,才能使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本节课通过给同类项找朋友,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体验来获得知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了民主、自由,使学生个性得到了张扬,灵性有了具体体现。通过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把学生领进精彩的问题空间,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使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3、本课充分体现了“民主教学思想”,教师不主观、不武断、不包办,以祥和、平等的态度启发学生,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而,人人都开动脑筋,积极发言,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之一。
4、在活动总结时,有收获新知的总结,有个人的见解和感受,互相补充得很全面。
5、本课注重评价方式多样,评价主体多元,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生命互动,洋溢着生命的灵性,展示了孩子们成长发展的轨迹。
三、教学反思
这节课教师充分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提供了学生合作交流的契机,达到了实效与多能。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有目的的参与和指导学生的讨论和交流活动,使学生都动起来;多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同类项的概念: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叫同类项。
判断几个单项式或项,是否是同类项的两个标准:
①所含字母相同。②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
判断同类项时与系数无关,与字母排列的顺序也无关。
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合并同类项步骤:
⑴.准确的找出同类项。
⑵.逆用分配律,把同类项的系数加在一起(用小括号),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⑶.写出合并后的结果。
合并同类项时注意:
(1)如果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合并同类项后,结果为0。
(2)不要漏掉不能合并的项。
(3)只要不再有同类项,就是结果(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
(4)不是同类项千万不能进行合并。
一、用学生的习作导入
开学初让学生写了一篇自我介绍,交上来后,发现全篇清一色的简单句。于是在讲解定语从句时,想到用学生的习作导入定语从句,使用最简单的操练题型:合并句子。
如I come from a little town. The town is called Pingming.
学生做合并句子练习时指导如下:
1.找出两个简单句的同类项the town。
2.根据英语避免重复的原则,讲第二句话中的the town找一个代词来替换。
3.告诉学生第一个要点定语从句中可以使用which或that来替换第二个the town。
4.告诉学生第一个the town称为先行词,第二个the town称为引导词。
二、用经典的小故事导入
One day, a thirsty crow (乌鸦) saw a little water in a bottle. He tried his best to get some water the bottle but failed. Suddenly, he saw some small stones nearby. He could make the water level rise the stones. What a clever crow!
1. 让学生根据第一单元所学的关系代词去替换第二句话中的`同类项。
2. 将替换过的关系代词提到从句句首。
3. 让学生观察此处的关系代词在从句中作什么成分。
4. 告诉学生介词也是可以提前的。
三、用恰当的小问题导入
如在讲解完介词+which/whom这一结构后,紧随其后的是关系代词的讲解。那么如何自然地从关系代词过度到关系副词这一知识点呢?认为设计三个小问题是最佳解决方案。如笔者在县级公开课中就做了如下处理:
1. Where do you live?
I live in Baita town.
2. When did you get into Baita Senior High School?
I got into this school on September 1st.
3. Why did you choose this school?
I chose this school for its long history/good teachers/good environment/good fame.
通过比对不难发现,用where提问,可以用in which来回答;用when来提问,可以用on which来回答;用why来提问,可以用for which来回答。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