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计算技巧

日期:2022-01-24

这是小学数学计算技巧,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小学数学计算技巧

小学数学计算技巧第 1 篇

  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也是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计算能力的培养,不仅与数学基础知识密切相关,而且与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等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那在小学阶段,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培养计算能力呢?

  一、握基础知识,是形成计算能力的前提

  面对计算题时,要得到计算结果,首先要考虑运用什么数学概念、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运算法则和计算公式等等,因此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决定了是否具有计算能力。

  例如,学习分数四则计算,就必须先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理解并且掌握如通分、约分、带分数与假分数之间的互化等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只有把有关的基础知识讲清楚,让孩子真正掌握了,计算才不会出现差错。

  而相对于低年级来说,高年级的基础知识更为丰富,因此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切不可急于求成,而应帮助孩子从整理已学的基础知识开始,运用迁移,不断深入。

  二、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是形成计算能力的关键

  学数学,不解题不行,只讲不练或讲多练少,都会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俗话说的好“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也是这个道理。

  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要经常督促和指导他们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不然,他们在计算时会出现不该出现的错误。例如,在计算小数、分数四则运算时,常遇到学生计算法则是正确的但结果却是错误的,究其原因,有约分、通分的错误,有互化错误,也有百以内的口算问题。这些都反映了孩子的基本技能存在缺陷。在计算练习中,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为此,在指导孩子练习时,应有的放矢,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另外,帮助孩子小结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也能大大提高计算技能。如: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总的来说,用小数计算比较简便,但判断能否把所有的分数化成有限小数成为了这一类计算的关键点,随着这一关键点的突破,孩子的运算速度必定加快,计算技能也势必提高。

  三、掌握适当的口算技巧,培养口算能力

  口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生数学能力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切实抓好它,才能有利于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这里教几个实用操作。

  1.运用口算卡片,保持训练的连续性

  运用口算卡片,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视觉是感知过程中最敏感的器官,学生目视口算卡片进行视算,注意力容易集中。一般可以利用刚开始学习前两三分钟集中训练。例如:我们将所有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算式制作成口算卡片,妈妈快速出卡片,孩子快速口算,20张卡片为一轮,计时游戏,并把历史最好成绩(包括用时和得分)贴在孩子的床头,每次训练后,如果破记录,就更新。

  现在有一些游戏也可以达成这样的效果,但是我仍然认为卡片效果更好。

  2.掌握一些凑整的速算技巧

  比如凑十法。“20以内进位加法”是否计算正确、迅速,而“凑十法”是这部分内容的核心,学生对“凑十法”掌握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进位加法的计算速度,从而影响到20以内的退位减法及整数四则计算学习。所以掌握利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非常重要。

  其实,加法、减法、乘法都可以运用到凑十的速算技巧。

  四、培养良好习惯,是形成计算能力的重要保证

  有的孩子,在测验、考试之前盯得紧一点,成绩会起很大变化。分析原因,不是基础的东西没有掌握,而是平时的习惯不行。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着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这就要求孩子要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独立完成作业,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

  让孩子养成看到题目,首先审题的习惯,这样计算起来方法会更正确、更合理,计算速度会不断提高。

  计算出现差错,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是常有的事,因此指导孩子认真书写也十分重要。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运算的思路和计算步骤。

  诚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靠一朝一夕,也不能时紧时松,只有坚持不懈,一抓到底方能有成效。

  在整个小学阶段,四则计算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整个小学数学的一半以上时间都在学习它。因此,帮助孩子打好基础,重视基本技能训练以及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方能使孩子形成较强的计算能力。

小学数学计算技巧第 2 篇

一、练习速算基本功—口算

口算是速算的基本,是速算正确率的保证。练习口算时,不能单一地追求速度,要弄清算理,这样才能有效地掌握口算基本方法,为速算打下深厚的基本功。

二、熟练掌握速算定律

速算定律是速算的理论依据,学好速算,就要掌握速算相关的公式、法则、规律等等。在记忆这些定律时,还要弄明白定律的特点。

三、整理归纳多种速算方法

在速算时,除了运用速算定律,也可以加入其他的速算方法来辅助计算。比较常见的速算方法有凑整法、分解法,以及速算技巧。

凑整法是根据题的特征,运用计算定律和性质使运算数据凑整,使用最多的有连加凑整、连减凑整、连乘凑整。

连加凑整是算式有几个数相加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等的话,可以利用加

法交换律调换位置后再进行计算。例如“24+48+76=? ”,观察题中数字的特

点后,可以调换成“76+24+48”

连减凑整法是从被减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如果减数的和能凑成整数的话,

可以把减数先加,然后再减。例如“164-13-7=? ”,可以先将13加7,得出 整数20后,再用164减20。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连乘凑整道理一样,如果发现算式中有数字相乘能得整数,就用乘法交换率调换位置。例如“25x17x4=? ”可以调换成“25x4x17”,先算第一步,然 后再算后一步。

分解法其实就是将算式中的特殊数拆解,然后分别与另外的数运算。例如“25x32x125=? ”可以分解为 “(25 x 4) x(8x125)=100x1000”。

小学数学中,常用的速算技巧有三个:

头差1尾合10的两个两位数相乘的乘法速算,即用较大的因数十位数的平方减去它的个位数的平方。例如“48x52=2500-4=2496"。

首同尾合10的两个两位数相乘的乘法速算,即其中有一个十位数上的数加1, 再乘以另一个数的十位数,得到的积做两个数相乘的积的百位、十位,再用两个数个位上的数的积作为两个数相乘的积的个位、十位。例如“14x16=224” ,其 中“4x6=24”,24分别作为个位、十位,"(1+1) x1=2”,2作为百位,即可得到答案224。如果两个个位数相乘的积不足两位数,则需要在十位上补0。

利用“估算平均数”速算。例如“712+694+709+688=? ”,观察算式得 到平均数7。0,将每个数与平均数的差累计,可得12-6+9-12=3,最后计算为 “700 x 4+3=2803”。

最后,还需要熟记一些常用的数据,例如乘法口诀表、圆周率、1至20的平 方数、20以内的质数表等等。当孩子掌握这些知识后,最主要的还是要做多种多样的速算练习。当然,数学中的速算技巧远远不止这些,相信老师在平时的课堂 上也讲了许多,孩子们应该自己去积累,去灵活运用。

小学数学计算技巧第 3 篇

简便计算三字经

做简算,是享受。细观察,找特点。

连续加,结对子。连续乘,找朋友。

连续减,减去和。连续除,除以积。

减去和,可连减。除以积,可连除。

乘和差,分别乘。积加减,莫慌张,

同因数,提出来,异因数,括号放。

同级算,可交换。特殊数,巧拆分。

合理算,我能行。

1方法一:带符号搬家法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

a+b+c=a+c+b

a+b-c=a-c+b

a -b+c=a+c -b

a-b-c=a-c-b

例如:

a×b×c=a×c×b

a÷b÷c=a÷c÷b

a×b÷c=a÷c×b

a÷b ×c=a ×c÷b)

例如:

2方法二:结合律法

(一)加括号法

1.在 加减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括号里要变号。

2.在 乘除运算中添括号时, 括号前是乘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括号里要变号。

(二)去括号法

1.在 加减运算中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去掉括号要 变号(原来括号里的加,现在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

2.在 乘除运算中去括号时,括号前是乘号,去掉括号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去掉括号要 变号(原来括号里的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

3方法三:乘法分配律法

1.分配法

括号里是加或减运算,与另一个数相乘,注意分配

例:8×(12.5+125)

=8× 12.5+8× 125

=100+1000

=1100

2.提取公因式

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例: 9×8+ 9×2

= 9×(8+2)

=9×10

=90

3.注意构造,让算式满足乘法分配律的条件。

例:8×99

=8×(100-1)

=8×100-8×1

=800-8

=792

4方法四:凑整法

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还要注意还哦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嘛。

例:9999+999+99+9

=(10000-1)+(1000-1)+(100-1)+(10-1)

=(10000+1000+100+10)-4

=11110-4

=11106

5方法五:拆分法

拆分法就是为了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这需要掌握一些“好朋友”,如: 2和5,4和5,4和25,8和125等。分拆还要注意不要改变数的大小哦。

例: 32×125×25

=( 4×8)×125×25

=( 4×25)×( 8×125)

=100×1000

6方法六:巧变除为乘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7方法六:裂项法

分数裂项是指将分数算式中的项进行拆分,使拆分后的项可前后抵消,这种拆项计算称为裂项法.常见的裂项方法是将数字分拆成两个或多个数字单位的和或差。

遇到裂项的计算题时,需注意:

1.连续性

2.等差性

计算方法:头减尾,除公差。

8方法六:找朋友法

例题:

例1:

283+52+117+148

=(283+117)+(52+48)

(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减号或除号后面加上或去掉括号,后面数值的 运算符号要改变。

例2:

657-263-257

=657-257-263

=400-263

(运用减法性质,相当加法交换律。“带符号搬家”)

例3:

195-(95+24)

=195-95-24

=100-24

(运用减法性质)

例4:

150-(100-42)

=150-100+42

(去括号时,括号前面是减号,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要变成逆运算)

例5:

(0.75+125) x8

=0.75 x8+125 x8=6+1000

. (运用乘法分配律))

例6:

( 125-0.25) x8

=125 x8-0.25 x8

=1000-2

(同上)

例7:

(1.125-0.75)÷0.25

=1.125÷0.25-0.75÷0.25

=4.5-3=1.5。

( 运用除法性质)

例8:

(450+81)÷9

=450÷9+81÷9

=50+9=59.

(同上,相当乘法分配律)

例9:

375÷(125÷0.5)

=375÷125 x0.5=3 x0.5=1.5.

(运用除法性质)

例10:

4.2÷(0.6 x0.35)

=4.2÷0.6÷0.35

=7÷0.35=20

( 运用除法性质)

例11:

12 x125 x0.25 x8

=(125 x8) x(12 x0.25)

=1000 x3=3000.

(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例12:

(175+45+55+27)-75

=175-75+(45+55)+27

=100+100+27=227.

(运用加法性质和结合律)

例13:

(48 x25 x3)÷8

=48÷8 x25 x3

=6 x25 x3=450.

(运用除法性质, 相当加法性质)

四年级简算应用举例

五年级简算应用举例:

加法交换律

0.75+9.8+0.25

= 0.75+0.25+9.8

= 1+9.8

= 10.8

加法结合律

48.5+0.4+0.6

=48.5+(0.4+0.6)

=48.5+1

=49.5

乘法交换律:

2.5×5.6×0.4

= 2.5×0.4×5.6

= 1×5.6

= 5.6

乘法结合律:

99×12.5×0.8

= 99×(12.5×0.8)

= 99×10

= 990

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

6.5+0.28+3.5+0.72

=(6.5+3.5)+(0.28+0.72)

=10+1

=11

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

2.5×1.25×0.4×0.8

=(2.5×0.4)×(1.25×0.8 )

= 1×1

=1

乘法分配律(提取式)

1.35×12 -1.35×2

= 1.35×(12-2)

= 1.35×10

= 13.5

95.5÷1.6-15.5÷1.6

=(95.5-15.5)÷1.6

= 80÷1.6

= 50

乘法分配律(添项)

99×25.6+25.6

=99×25.6+25.6 ×1

=25.6 ×(99+1)

= 25.6×100

= 2560

3.5×8 + 3.5×3-3.5

= 3.5×8 + 3.5×3-3.5×1

= 3.5×8 + 3.5×3-3.5×1

= 3.5×(8 + 3-1)

= 3.5×10

= 35

数字换加法

4.5×102

= 4.5×(100+2)

= 4.5×100+4.5×2

= 450+9

= 459

数字换减法

99×2.6

= (100-1)×2.6

= 100×2.6-1×2.6

= 260-2.6

= 257.4

数字换乘法

5.6×125

=(0.7×8)×125

= 0.7×(8×125)

= 0.7×1000

= 700

连减的性质:

同级运算中,第一个数不能动,后面的数可以带着符号搬家:

六年级简算应用举例

同级运算中,第一个数不能动,后面的数可以带着符号搬家

同级运算中,第一个数不能动,后面的数可以带着符号搬家

简便计算错误问题的分析

错误类型一:当学生学完“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之后,学生脑海中自然就有了这样一种意识。

如像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始终是减去两个减数的和才简便,于是在练习时,有一部分学生就会出现这种情况:673-137-373=673-(137+373),而不会用673-373-137。

很多学生对减法性质的逆用感到很困难,如会出现962-(62+45)=962-62+45=135;2548-(748-452)=2548-748-452=1348。

错误类型二:学习了乘法分配率后,会出现以下错误:(4+40)×25=4×25+25;67×38+62×67=(38+62)×(67+67)。

错误类型三:在学完五个运算定律后,出现如125×32×25的题目时,学生会想到把32分成8乘4,计算时却分不清该用乘法结合律,还是乘法分配律,会出现125×32×25=(125×8)+(4×25)。

错误类型四:只看数,不看清运算符号,乱用简便方法,如:25×4÷25×4=100÷100=1;278-54+46=278-100=178。

仔细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一是教学时,一味机械地进行程序化训练,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了负迁移,只要貌似就用学过的方法牵强地套用,二是不会灵活运用。我们进行简便教学时片面地注重了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的渗透。

练习

end

小学数学计算技巧第 4 篇

  教学目标

  1.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2.知道物品价格的表示形式,培养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知道爱惜人民币。

  教学重难点

  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简单的计算

  第1课时

  教学内容:简单的计算(例5、例6)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用小数表示物品的价格

  教学难点: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例5、例6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答:

  1、3元=( )角 50角=( )元

  2、8元=( )角 70角=( )元

  二、新授。

  1、教学例5。

  出示例5的挂图,提问:“这是几元几角?”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元2角,接着问:1元可以换成多少个角?1元2角是多少角?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试回答后,教师再做说明: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2角等于12角。板书1元2角=12角。

  2、教学例6。

  出示例6挂图。

  教师试问:谁知道0.50元是几角?2.00元是几角?你是怎么知道?以元为单位小数点左边是几就是几元,右边第一位是几就是几角,右边第二位是几就是几分。1.20元是1元2角。35.90元是35元9角。(这部分知识学生知道它表示几元几角就可以了,至于1.20元是个什么数,怎么读、写不需要学生掌握)

  认识物品单价的方法:

  小数点左边表示几元,右边表示几角

  注意区分:3.50元(3元5角)与35.00元(35元)

  3.50元(3元5角)与5.30元(5元3角)

  三、课堂作业设计

  1、课本第50页“做一做”。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你是怎么想的。

  第2题:学生先做,教师巡视,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2、本第51页“做一做”。

  3、练习九。3、4、5、6、7、9

  第5题:两人一小组进行合作(哪两样物品的价钱合起来是1元)例:一个同学拿7角,另一个同学要拿几角合起来才是1元?你是怎么想的?(1元=10角,7角+3角=10角)在操作过程中,也可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四、思维训练

  1、在()里填上“>、<、=”

  45角()5元4角 2元3角()23角

  30角()1元3角 7元1角()17角

  2、利用练习九的第9题,计算下面的题

  小明有15元,可以买什么,什么东西买不了?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用小数表示物品的价格,都能看懂商品的单价,此外还进行了元、角、分的简单计算。

  板书设计: 简单的计算

  1元2角 1张1元和2个1角 12个1角

  1元2角=12角 12角=(1)元(2)角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简单的计算(例7、8)

  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进行关于元、角、分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2、理解元、角、分的加、减计算的算理。

  3、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元角分的加减法计算

  教具准备:人民币、挂图

  教学教程:

  一、学前准备

  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说出物品的单价。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7。

  1、 出示例7第一小题。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