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案

初三英语差从哪开始补

日期:2022-01-25

这是初三英语差从哪开始补,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初三英语差从哪开始补

初三英语差从哪开始补第 1 篇

课标分析:认识等式和方程,理解等式的性质和方程的解法。初步学会根据字母的取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比较熟练地解答含有一个或两个未知数的方程。感受用字母表示数和构建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强化应用意识,培养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解简易方程的第三课时“解方程(一)”,是在学生学习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而今天学习的内容又为后面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准备。今后学习多边形的面积、植树问题等内容时都要直接运用。所以本节课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所以它又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生分析:用字母表示数,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关系,更让学生感到困难。让学生从具体的、确定的数过度到用字母表示抽象的、可变的数,对学生来说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相关认识基础,使学生从具体实例到一般意义的抽象概括逐渐过渡。

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往往不会将含有字母的式子看作是一个量,如:苹果2元一斤,香蕉比苹果贵x 元,2+x 既表示苹果价格与香蕉价格之间的数量关系,也表示香蕉的价格,很多学生认为这只是一个式子,不是结果。而这正是学生学习简易方程的基础,所以要先学习用字母表示一个特定的数,再学习用字母表示一般的数,也就是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让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再学习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这样由易到难,便于学生在数学认知上有更高的飞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过程与方法: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培养学生的代数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难点:理解形如a+x =b的方程原理,掌握正确的解方程格式及检验方法。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观察、猜想、验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迁移导入

1.上节课我们借助天平游戏,学习了什么知识?那么等式的性质谁知道呢?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与方程有关的新知识。

2.接下来,老师有个问题,谁能帮老师解决呢?PPT出示例1情境图。

【设计意图】:复习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创设情境,引出例题,为教学活动创造氛围。

(二)观察猜想,感知方程的解

1.展示课件,谁能根据题意列方程呢?一般把含有字母的式子写在方程等号的左边。大家想不想知道x是几呢?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猜想预设:生1:(利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9-3=6)。 生2:想6+3=9,所以X=6。生3:把9分成6+3,想X+3=6+3,所以X=6。

生4: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从方程两边同时减去3,就能得出X=6。

【设计意图】:整个新知识的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口、动脑,发现、比较、归纳,不同的方法,开阔了思维。但重点引导学生使用等式的性质解答,回归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对于这些不同的方法,分别予以肯定。说明第(4)种用到了等式的性质,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解方程”的方法,所以要重点掌握。本节课就是重点要学习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板书:解方程)。

(三)操作感悟,体会原理

1. 怎样才能使天平左右两边只剩“X”,而保持天平平衡呢?通过课件演示,天平两边同时去掉3个球,天平平衡。和等式的基本性质结合起来,给方程两边同时减去3,方程左右两边相等。PPT展示思路,让学生在头脑中明确了方法后,老师扮演解方程的过程。过程中强调注意的三个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课件,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学会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突破了重点,解决了关键。板书解题过程为了使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养成好习惯。

2.问:咱们做这么多目的是什么呢?(为了找出未知数X的值)对了,我们把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未知数x的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3.让我们来认识、区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谁能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再次说明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和联系。

【设计意图】: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以及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四)、理论验证

1.既然是方程的解,那么带入后方程左右两边应该相等。验证猜想和理论的计算过程,再次感受方程的解的含义,能使方成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2.以后所有解方程的题,我们都可以这样来检验,养成好习惯,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设计意图】:初步学会检验某个数是否是方程的解,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五)分层训练,理解内化

1.填空,巩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两个列方程。第二个列方程引入新问题X -6.2=2.4怎么做呢?

(1)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 )叫做方程的解。

(2)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 )。

(3)比x多5的数是12。列方程为( )

(4)X减去6.2的差是2.4。列方程为( )。

2.先让学生试着做,再提示“为了使左边剩下X,怎么办才能抵消呢?”加几用减几抵消,那么减几怎么抵消呢?引导学生想出减几用加几来抵消。一个学生扮演,老师巡视检查,丢正错误。

3.再练习同桌一组,计算X-3=9,解方程并检验。学生做,老师巡视,展示学生练习,加减号很重要,细小的差别,结果却相差很大,所以大家抄题,做题一定要细心哦!

【设计意图】:对于新知识需要及时组织学生巩固运用,才能得到理解和内化。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题。第三个练习为了让学生区分X+3=9和X-3=9细小的差别,结果却相差很大,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让学生意识到认真仔细的重要。练习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总结方法,知识升华

1.好方法:总结x+a =b 及 x-a =b的解题方法,你加几我减几,你减几我加几。

2.巩固好方法练习。

解方程:x+3.2 =4.6,x-1.8=4,x-2=15,不解答只说思路。

【设计意图】:题目呈现方式的多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面对挑战充满信心,激发了学生兴趣,引发了思考,发展了思维。整个习题设计部分,虽然题量不大,但却涵盖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

(七)全课小结,评价提升: 本节课主要的收获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评价,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反思,提高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板书设计

解方程

X+3=9

解:X+3-3=9-3

X=6

检验:方程的左边=X+3

=6+3

=9

=方程的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设计意图】:板书的设计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做到了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把本节课所学的知识重点,鲜明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初三英语差从哪开始补第 2 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量关系,掌握用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能正确运用方程解答应用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

  态度、情感、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数量关系,掌握用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能正确运用方程解答应用题。

  教学难点:

  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5 分钟)

  1.列方程

  (1)某数的5 倍加上它的2 倍和是42,求这个数。

  (2)X 的5 倍减去它的2 倍差是1.2,求X。

  2.育民小学四五年级共植树600 棵,五年级植树是四年级的3 倍。两个年级各植树多少棵?

  (1)画图,找等量关系。

  (2)列方程解应用题。

  二、层次练习(15 分钟)

  1.育民小学四五年级同学植树,五年级植树是四年级的3 倍,五年级比四年级多植300 棵。四五年级各植多少棵?

  (1)这道题与上题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你会解答这道题吗?试做

  (3)订正:

  解:设四年级植X 棵,五年级植3X 棵。

  3X-X=300

  2X=300

  X=150

  3X=3150=450

  答:四年级植150 棵,五年级植450 棵。

  2.试一试: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4 倍,妈妈比女儿大27 岁,妈妈和女儿各多少岁?

  学生独立做

  3.小结:解答时,要抓住有倍的那句话设出未知数。看一看是求它们的和还是差,列出方程。

  三、巩固练习(15 分钟)

  1.看图列方程125 页3 题。

  完成后交流

  2.对比练习

  (1)张叔叔骑自行车,李叔叔骑摩托车。二人从相距112 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1.6 小时相遇。李叔叔骑摩托车每小时行54 千米,张叔叔骑自行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张叔叔骑自行车,李叔叔骑摩托车。二人从相距112 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李叔叔骑摩托车每小时行54 千米,张叔叔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6 千米,二人经过几小时相遇?

  (3)张叔叔骑自行车,李叔叔骑摩托车。二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李叔叔骑摩托车每小时行54 千米,张叔叔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6 千米,经过1.6 小时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独立完成后交流。

  四、总结交流(5 分钟)

  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初三英语差从哪开始补第 3 篇

教学内容: 解方程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7-5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解方程”的含义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3.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代数思想。

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准备:

投影仪

一、揭示课题,复习铺垫

1、谈话提问:

(1)、举例说明什么是方程。 (2)、想一想等式有哪些性质。

2、师用天平演示再现前面出现过的用天平秤一杯水的情境,引导学生写出方程(100+X=250)

师:这个方程怎么解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

二、探究新知,理解归纳

1.概念教学:认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两个概念 师:那你猜一猜这个方程x的值是多少?并说出理由。 学生可能会说出以下几种理由。 (1)因为250-100=150,所以X=150。 (2)因为100+150=250,所以X=150。

(3)假如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100,就能得出X=150。

引导学生将x的值代入方程看看左边是否等于250来验证x=150是正确的。

根据学生的猜测和验证认识新概念“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师: “X=150是这个方程的解。

师: “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师:在解方程的开头写上“解:”,表示解方程的全过程。 师:同时还要注意“=”对齐。 师:你们怎么理解这两个概念的? (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方程的解”,它是一个数值,“解方程”,它是一个演变过程。) 2.教学例1。 (1)解方程过程

请学生自学 第8页的例1的有关内容。 小组讨论方程左右两边为什么同时减3? 可以利用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帮助解方程

师:根据操作过程说出等式?(板书:X+3-3=9-3)

师:这时天平表示X的值是多少?(板书:X=6)

师:方程左右两边为什么同时减3?(使方程左边只剩X。)

师:“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3,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就是解这个方程的方法。 (2)验算过程

师:我们怎么知道X=6一定是这个方程的解呢?(验算。) 师:验算方法是什么? 板书:

验算:方程的左边=X+3

=6+3 =9 =方程的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师:以后解方程时,要求检验的,要写出检验过程;没有要求检验的,要进行口头检验,要养成口头检验的习惯。力求计算准确。

3.教学例2 3X=18 学生尝试后出示:3X÷3=18÷3 交流想法: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小结:方程的左右两边可以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4.练习 (1)判断题

A.X=3是方程5X=15的解。( ) B.X=2是方程5X=15的解。( )

(2) 考考你的眼力,能否帮他找到错误所在呢?

X+1.2=4 X+2.4=4.6 X+1.2-1.2=4-1.2 =4.6-2.4 X=2.8 =2.2 (3)填空题

X+3.2=4.6 X+3.2○( )=4.6○()

X=( )

(4)课本59页做一做的第1题

三、拓展延伸。

1.解方程 x一2=15 x÷7=14 师:这是两个分别含有减法除法的方程,你能尝试完成吗?(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2.集体交流、评价、明确方法。

总结:如果方程两边同时加上、减去、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方程左右两边仍旧相等

四、提炼升华

师:谁能说说解含有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方程的步骤? 解方程的步骤: 1.先写“解:”。

2.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或除同一个数,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3.求出末知数的值。 4.验算或口头验算。

五、全课小结,评价深化

1、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2、以小组为单位自评或互评课堂表现,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六、板书设计

解 方 程

X + 3= 9 验算:方程的左边=X+3 解:X+3-3=9-3 =6+3 X=6 =9

=方程的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初三英语差从哪开始补第 4 篇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和认识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通过天平初步掌握了有关等式、方程的意义,基于上述情况,本节教学设计关注了下面两点:

  1.关注教具的合理运用。

  本节课再次利用直观教具——天平,使学生深入了解等式的性质,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解简单的方程。

  2.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在教学中,注重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实践以及小组合作、讨论的机会,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重点突出了“等式的性质”,使大部分学生都能灵活地运用此规律来解方程,充分体现了“课堂学习要以学生为主”的这一教学理念。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天平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看图列方程。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6+8=14 2×6=12

  6+8-8=14-( )

  2×6×3=12×( )

  6+8+2=14+( )

  2×6÷3=12÷( )

  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填。

  今天,我们就用这个道理来学习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一)]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经验出发,通过复习,使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进入到课堂学习中。

  ⊙操作观察,感知规律

  (课件出示摆有砝码的天平)

  实验操作、发现规律。

  (1)师:今天我们要在天平上做游戏,通过游戏我们将发现一些规律。现在我在天平的左侧放一个5克砝码,右侧也放一个5克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指向中间,说明什么?用等式怎样表示?

  说明天平平衡,等式:5=5。

  (2)如果在天平的左侧再加上一个2克砝码,天平会怎么样?要使天平恢复平衡,可以怎么办?你还能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吗?

  学生仔细观察,说出自己看到的现象,写出等式:5+2=5+2。

  (3)在天平左侧放的砝码的质量用x表示,右侧放一个10克砝码,天平两侧平衡。用等式表示天平两侧平衡的状况。(学生在纸上写一写)

  学生汇报。

  (4)如果在天平的左侧再加上一个5克砝码,右侧也加上一个5克砝码,你们发现了什么?用一个方程来表示。(学生在纸上写一写,指名汇报)

  (5)如果在两侧都加上一个10克砝码呢?会出现什么情况?怎样用方程表示?如果都加上一个12克砝码呢?

  (6)通过上面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同桌之间互相研究一下)

  (7)引导学生发现:等式的两边都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利用课件演示,不仅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天平两侧的变化,更加深了学生对“等式”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体会等式变化的规律,为学生更好地总结规律埋下伏笔。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