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案

平行线的复杂判定

日期:2022-01-29

这是平行线的复杂判定,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平行线的复杂判定

平行线的复杂判定第 1 篇

1教学目标

1.理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能借助直尺和三角板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体会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2、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平行线的认识,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让学生经历观察、实践、讨论、体会平行公理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学生经历观察、动手操作、发现讨论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探索性与创造性,促进学生乐于探究。

2学情分析

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空间与图形"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这些内容学生在前两个学段已经有所接触,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探究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的位置关系,平行公理及其推论。这些知识是空间和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要用到。同时,本节课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模型,让学生直观感受,通过设置"观察"、"讨论"等活动来鼓励学生勤思考、多交流,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应用意识以及创新能力都有很好的作用。

3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两条平行线的关系及有关性质。

难点:画平行线,理解平行线的含义。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平行线

如图,已知直线AB与CD交于点O, OE⊥AB,垂足为O,若∠AOC=50° ,

求∠BOC的度数.

活动2【讲授】平行线

如图,分别将木条a、b与木条c钉在一起,并把它们想象成两端可以无限延伸的三条直线。转动a,直线a从在c的左侧与直线b相交逐步变为在右侧与b相交。想象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直线a与直线b不相交的位置呢?(学生讨论交流)

什么叫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平行线的定义包含三层意思: (1)“在同一平面内”是前提条件,(2)“不相交”就是说两条直线没有交点,(3)平行线指的是“两条直线”而不是两条射线或两条线段.

2.平行用符号“∥”表示,如: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记作:AB∥CD,读作“AB平行于CD”。

注意:平行线是相互的,使用平行符号“∥”时,可写成AB∥CD,也可以写成:CD∥AB。

3.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活动3【活动】平行线

1.怎样画平行线?动手画一画吧!

如何在方格纸上画平行线

如图AB∥CD,EF交AB于G,交CD于F,FH平分∠EFD,交AB于H ,∠AGE=50° ,求:∠BHF的度数.

活动4【练习】平行线

1.判断题:

(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

(2)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它与另一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

(3)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 )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能的位置关系是 .

3.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交点个数可能是 .

4.变式: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1)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平行。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平行的直线有且只

有一个交点

(3)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4)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5)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与平行

A、0 B、1 C、2 D、4

4.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交点可以有

  

  

   个.

5.对于同一平面内的直线a、b、c,如果a∥b,c与a相交,那么c与b是什么位置关系?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射线是平行线;

B、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是平线;

C、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不相交就平行;

D、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经过一点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D.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活动5【测试】平行线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如果a⊥b,b⊥c,那么a∥c;

B.如果a∥b,b∥c,那么a∥c;

C.a⊥b,a∥c,那么b⊥c;

D.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设a、b、c为同一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若a∥b,b∥c,则a与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若a⊥b, b⊥c则a与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若a∥b b⊥c,则a与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3.读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

(1)点P是直线AB外一点,直线CD经过点P,且与直线AB平行;

(2)直线AB,CD是相交直线,点P是直线AB,CD外的一点,直线EF经过点P且与直线AB平行,与直线CD相交于点E.

活动6【作业】平行线

1.读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

(1)点P是直线AB外一点,直线CD经过点P,且与直线AB平行;

(2)直线AB,CD是相交直线,点P是直线AB,CD外的一点,直线EF经过点P且与直线AB平行,与直线CD相交于点E.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平行线

如图,已知直线AB与CD交于点O, OE⊥AB,垂足为O,若∠AOC=50° ,

求∠BOC的度数.

活动2【讲授】平行线

如图,分别将木条a、b与木条c钉在一起,并把它们想象成两端可以无限延伸的三条直线。转动a,直线a从在c的左侧与直线b相交逐步变为在右侧与b相交。想象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直线a与直线b不相交的位置呢?(学生讨论交流)

什么叫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平行线的定义包含三层意思: (1)“在同一平面内”是前提条件,(2)“不相交”就是说两条直线没有交点,(3)平行线指的是“两条直线”而不是两条射线或两条线段.

2.平行用符号“∥”表示,如: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记作:AB∥CD,读作“AB平行于CD”。

注意:平行线是相互的,使用平行符号“∥”时,可写成AB∥CD,也可以写成:CD∥AB。

3.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活动3【活动】平行线

1.怎样画平行线?动手画一画吧!

如何在方格纸上画平行线

如图AB∥CD,EF交AB于G,交CD于F,FH平分∠EFD,交AB于H ,∠AGE=50° ,求:∠BHF的度数.

活动4【练习】平行线

1.判断题:

(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

(2)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它与另一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

(3)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 )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能的位置关系是 .

3.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交点个数可能是 .

4.变式: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1)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平行。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平行的直线有且只

有一个交点

(3)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4)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5)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与平行

A、0 B、1 C、2 D、4

4.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交点可以有

  

  

   个.

5.对于同一平面内的直线a、b、c,如果a∥b,c与a相交,那么c与b是什么位置关系?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射线是平行线;

B、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是平线;

C、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不相交就平行;

D、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经过一点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D.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活动5【测试】平行线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如果a⊥b,b⊥c,那么a∥c;

B.如果a∥b,b∥c,那么a∥c;

C.a⊥b,a∥c,那么b⊥c;

D.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设a、b、c为同一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

若a∥b,b∥c,则a与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若a⊥b, b⊥c则a与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若a∥b b⊥c,则a与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3.读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

(1)点P是直线AB外一点,直线CD经过点P,且与直线AB平行;

(2)直线AB,CD是相交直线,点P是直线AB,CD外的一点,直线EF经过点P且与直线AB平行,与直线CD相交于点E.

活动6【作业】平行线

1.读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

(1)点P是直线AB外一点,直线CD经过点P,且与直线AB平行;

(2)直线AB,CD是相交直线,点P是直线AB,CD外的一点,直线EF经过点P且与直线AB平行,与直线CD相交于点E.

平行线的复杂判定第 2 篇

标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平行线的三个判定方法,并会运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判定方法2和3的探究,培养学生遇到一个新问题时,能把它转化为已知的(或已解决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教学

重点判定两直线平行的三种方法

教学

难点判定方法2与3的推导过程

教学

方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

教学

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细节反思

创设情境

新课讲授

例题讲解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问题:

1、什么叫做平行线?

2、平行公理及推论是什么?

3、画出过直线外一点与已知直线平行

1、探究平行线的第一个判定方法

(1)在画图过程中,三角板起到了什么作用?

(2)同学生一起归纳平行线的第一个判定方法

2、探究平行线的第二个判定方法

(1)已知:如图∠1=∠2,求证:a//b

(2)同学生一起归纳结论:

3、探究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三

(1)已知:如图,∠1+∠2=180°,求证:a//b

(2)同学生一起归纳结论

教材14页例题

归纳本节课的知识

教材14页练习1

学生举手回答

画出图形

思考在画图过程中,三角板所起到的作用

回答问题

归纳结论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推理

书写推理过程

归纳得出的结论

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推理

书写推理过程

归纳得出的结论

在老师的引导下书写解题过程

同老师一起归纳

复习的形式回顾上节课的重点内容,为下面的实际问题的出现做好铺垫,埋下伏笔

本环节以学生画图为主线展开探究,在画图的过程中亲身体验,进而得出结论,学生的掌握的很好。

在探究判定方法2与方法3的环节中,学生深刻理解运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的必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独立完成有一定的困难

教材15页2、4、7

书写解题过程有一定的困难,要加强练习

5.2.2平行线的判定

判定方法:(1) 例:

(2)

(3)

整体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相对来说要简单一些,所以学生掌握的很好,可以说是很轻松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但学生书写解题过程时有一定的难度,超过2步骤以上的题就无从下手,由于是刚接触书写过程,存在这种问题是正常的,经过训练后会有很大的提高。

平行线的复杂判定第 3 篇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技能基础: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平行线的判定已经比较熟悉,也有了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对简单的证明步骤有较清楚的认识,这为今天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活动经验基础:在以往的几何学习中,学生对动手操作、猜想、说理、讨论等活动形式比较熟悉,本节课主要采取学生分组交流、讨论等学习方式,学生已经具备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分析

  在以前的几何学习中,主要是针对几何概念、运算以及几何的初步证明(说理),在学生的头脑中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几何证明体系,本节课安排《为什么它们平行》旨在让学生从简单的几何证明入手,逐步形成一个初步的、比较清晰的证明思路,为此,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及定理;

  2.能对平行线的判定进行灵活运用,并把它们应用于几何证明中.

  通过经历探索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的过程,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逐步掌握规范的推理论证格式.

  3.通过学生画图、讨论、推理等活动,给学生渗透化归思想和分类思想.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的设计分为四个环节:情景引入——探索平行线判定方法的证明——反馈练习——反思与小结.

  第一环节:情景引入

  活动内容:

  回顾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

  师:前面我们探索过直线平行的条件.大家来想一想:两条直线在什么情况下互相平行呢?

  生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就叫做平行线.http://w ww.xkb1.com

  生2: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生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师:很好.这些判定方法都是我们经过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得到的.

  上节课我们谈到了要证实一个命题是真命题.除公理、定义外,其他真命题都需要通过推理的方法证实.

  我们知道:“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是定义.“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是公理.那其他的三个真命题如何证实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

  活动目的:

  回顾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为下一步顺利地引出新课埋下伏笔.

  教学效果:

  由于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知识,教师通过对话的形式,可以使学生很快地回忆起这些知识.

  第二环节:探索平行线判定方法的证明

  活动内容:

  ① 证明: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师:这是一个文字证明题,需要先把命题的文字语言转化成几何图形和符号语言.所以根据题意,可以把这个文字证明题转化为下列形式:

  如图,已知,∠1和∠2是直线a、b被直线c截出的同旁内角,且∠1与∠2互补,求证:a∥b.

  如何证明这个题呢?我们来分析分析.

  师生分析:要证明直线a与b平行,可以想到应用平行线的判定公理来证明.这时从图中可以知道:∠1与∠3是

平行线的复杂判定第 4 篇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探索归纳出平行线判定的方法,并能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感悟数学美的同时激发学习兴趣和信心;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有条理推理的能力。

2学情分析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同时基于七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大于抽象思维,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等特点,同时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方式、思维水平和学校能力的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并得到充分发展。边启发,边探索,边归纳,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和因材施教原则,教师努力为学生的探索性学习创造知识环境和氛围,遵循知识产生过程,从特殊-般-特殊,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严格按照“六步实效教学流程”中的组间、组内互动方式即生生互动,教师及时点拨。

3重点难点

1、重点:平行线的判定: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难点:性质和判定的区分,用数学语言表达简单的说理过程。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上,一开始借用 “平行线的画法”引出问题,从而围绕着这一问题进行探索,教师边启发引导,边巡视,随时收集与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调节。同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形象生动地直观展示教学内容,不但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而且容易加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活动2【讲授】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回顾用一副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

要求:过已知直线a外一点p画a的平行线b

(叙述作图过程)

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课件:平行线的画法。

(二)、合作探究:总结规律

观察右图,完成下面的推理过程:

由画图过程可以看出,经过直线AB外一点P画AB的平行线,实际上就是画∠____=∠____完成的,而这两个角是直线____和直线____被直线____所截形成的_____角。

规律总结:判定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注意:这是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之一,与平行线的性质不同,这里是知道了角的关系来判断直线的位置关系。

(三)、精讲点拨:探索新方法

思考:既然同位角可以用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可以吗?​

如果∠1=∠4,那么直线AB和直线CD平行吗?为什么?

如果∠2和∠4互补,那么直线AB和直线CD平行吗?为什么?

(提示:运用对顶角和邻补角的相关关系)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演示课件。

规律总结:判定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规律总结:判定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活动3【练习】课堂练习

教科书40页第1、2、3题

教师及时对练习情况进行评价

活动4【测试】课外延伸

平行线的传递性

如图,如果a//b,b//c,那么a和c平行吗?为什么?

提示:利用反证法

证明:假设a和c不平行,那么a和c相交,

设交点为O点,那么经过点O就可以画两条直线a与b平行,这与“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矛盾,所以a//c.

平行线的传递性——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

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活动5【讲授】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内容?

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活动6【作业】课外作业

1、习题9.4第1、2、3、4题,第6题选作。

活动7【讲授】教学反思

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及两个判定定理是本节的重点。平行线的判定公理是通过画图得出的,这样得出的结论学生很可能怀疑,为打小学生的顾虑,采用了课件进行演示:“当同位角不相等的时候,两直线是不平行的”,从而使学生对平行线的判定公理深信不疑。理解由判定公理推出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是本节的难点。学生刚刚接触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证明几何定理或图形的性质,对几何证明的意义还不太理解。有些同学甚至认为从直观图形即可辨认出的性质没必要再进行证明,这些都使几何的入门教学困难重重。因此,在教学中既要有直观的演示和操作,也要有严格推理证明的板书示范。教师应创设情境,不断渗透,使学生初步理解证明的步骤和基本方法。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上,一开始借用 “平行线的画法”引出问题,从而围绕着这一问题进行探索,教师边启发引导,边巡视,随时收集与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调节。同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形象生动地直观展示教学内容,不但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而且容易加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活动2【讲授】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回顾用一副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

要求:过已知直线a外一点p画a的平行线b

(叙述作图过程)

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课件:平行线的画法。

(二)、合作探究:总结规律

观察右图,完成下面的推理过程:

由画图过程可以看出,经过直线AB外一点P画AB的平行线,实际上就是画∠____=∠____完成的,而这两个角是直线____和直线____被直线____所截形成的_____角。

规律总结:判定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注意:这是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之一,与平行线的性质不同,这里是知道了角的关系来判断直线的位置关系。

(三)、精讲点拨:探索新方法

思考:既然同位角可以用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可以吗?​

如果∠1=∠4,那么直线AB和直线CD平行吗?为什么?

如果∠2和∠4互补,那么直线AB和直线CD平行吗?为什么?

(提示:运用对顶角和邻补角的相关关系)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演示课件。

规律总结:判定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规律总结:判定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活动3【练习】课堂练习

教科书40页第1、2、3题

教师及时对练习情况进行评价

活动4【测试】课外延伸

平行线的传递性

如图,如果a//b,b//c,那么a和c平行吗?为什么?

提示:利用反证法

证明:假设a和c不平行,那么a和c相交,

设交点为O点,那么经过点O就可以画两条直线a与b平行,这与“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矛盾,所以a//c.

平行线的传递性——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

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活动5【讲授】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内容?

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活动6【作业】课外作业

1、习题9.4第1、2、3、4题,第6题选作。

活动7【讲授】教学反思

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及两个判定定理是本节的重点。平行线的判定公理是通过画图得出的,这样得出的结论学生很可能怀疑,为打小学生的顾虑,采用了课件进行演示:“当同位角不相等的时候,两直线是不平行的”,从而使学生对平行线的判定公理深信不疑。理解由判定公理推出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是本节的难点。学生刚刚接触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证明几何定理或图形的性质,对几何证明的意义还不太理解。有些同学甚至认为从直观图形即可辨认出的性质没必要再进行证明,这些都使几何的入门教学困难重重。因此,在教学中既要有直观的演示和操作,也要有严格推理证明的板书示范。教师应创设情境,不断渗透,使学生初步理解证明的步骤和基本方法。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