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案

数学广角集合教案呼啦圈

日期:2021-06-12

这是数学广角集合教案呼啦圈,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数学广角集合教案呼啦圈

数学广角集合教案呼啦圈第1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维恩图的产生过程,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姓名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出示信息。

出示教科书第104页例1,只出示统计表,不出示问题。让学生说一说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提出问题,激发“冲突”

让学生自由提出想要解决的问题,重点关注“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让学生解答。关注不同的答案,抓住“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独立思考表达方式,经历知识形成过程。

师:大家对这个问题产生了不同的意见。你能不能借助图、表或其他方式,让其他人清楚地看出结果呢?

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解决。

2.汇报交流,初步感知集合概念。

(1)小组交流,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

(2)选择有代表性的方案全班交流。

请每幅作品的创作者上台介绍自己的思考过程,注意追问“如何表示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学生”,体会两个集合中的公共元素构成的交集。

预设1:把参加两项比赛的学生姓名分别列出来,把相同的名字连起来,就找到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学生了,有3人。这样参加跳绳比赛的9人,加上参加踢毽比赛的8人,再去掉3个重复的,应该是14人。

预设2:先写出所有参加跳绳比赛同学的姓名,再写参加踢毽比赛的。如果与前面的相同就不重复写了,连线就能表示了。一共写出了14个不同的姓名,说明参加比赛的有14人。从姓名上如果引出两条线,就说明他两项比赛都参加了。

预设3:把参加两项比赛学生的姓名分别放到两个长方形里,再把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学生的名字移到一边,两个长方形里都有这三个名字,把这两个长方形的这部分重叠起来,名字只出一次就可以了。可以看出只参加跳绳比赛的有6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有3人,只参加踢毽比赛的有5人,一共有14人。

3.对比分析,介绍维恩图。

(1)对比、分析,提示课题。

师: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真强,而且画出了这么多不同的图示来表示。上面的三幅图中,你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预设1:喜欢第三幅,去掉了重复的学生的姓名,更清楚,很容易看出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学生情况。

预设2:喜欢第三幅,用两个长方形的重叠部分表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学生,很直观。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参加跳绳比赛的学生看作一个整体,叫做一个集合;把参加踢毽比赛的学生看作一个整体,也是一个集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集合。(板书课题:集合。)

(2)介绍用维恩图表示集合。

师:第三幅图先把参加跳绳的和踢毽的学生的姓名分别放在了长方形里,很直观。回忆一下,在认识百以内数的时候,按要求写数时,就把提供的数和按要求写出的数都用类似长方形的圈圈了起来,每个圈都分别表示一个集合。

师:在数学上我们常用这样的方法,直观地把集合中的具体事物表示出来。(多媒体课件出示左下图,或在黑板上将姓名卡片圈起来。)

师:这个图表示什么?

预设:参加跳绳比赛的学生的集合。

出示右上图,随学生回答将参加踢毽比赛的学生姓名填入圈中。

在填入姓名时,引导学生发现,每个圈中的姓名不能重复、不能遗漏,体会集合元素的互异性;每个圈中姓名的摆放次序可以多样,体会集合元素的无序性。

(3)介绍用维恩图表示集合的运算。

提问:利用这两个图怎样才能让他人直观地看出“参加这两项比赛的人员情况”呢?

通过多媒体课件,动态展示将左右两个图部分重叠的过程,或操作姓名卡片,去掉重复的姓名卡片,帮助学生理解姓名出现两次的学生是这两个集合的公共元素,可以用两个图的重叠部分表示它们的交集。

提问:中间重叠的部分表示的是什么?

预设: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学生;既参加跳绳比赛又参加踢毽比赛的学生。

提问:整个图表示的是什么?

预设: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学生;参加跳绳比赛或参加踢毽比赛的学生。

数学广角集合教案呼啦圈第2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简单的集合知识,初步感受它的意。

2.使学生会借助维恩图,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来解决较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学习的兴趣。

学习内容:数学广角—集合,课本第104页例1

学习目标:

1.会用集合图表示重叠问题。体会集合图的优点。

2.理解集合图中每一部分的含义,并能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

学习重点:会用集合图表示重叠问题,理解集合图中每一部分的含义。

学习难点:会用集合图表示重叠问题

关键词:重叠

学习流程:

一、导入:

1.出示“两位妈妈和两位女儿一起去看电影,她们都买了票,但是只买了3张票就顺利的进入了电影院。你知道为什么吗?”(以小故事激发学生的思考,为本节课的引入埋下伏笔。)

生思考、回答。

师:3张票,说明她们肯定是3个人,那3个人怎么会有2个妈妈2个女儿呢?(出示图片)

师:现在你是不是有点明白了?谁能上来圈一圈,让我们清楚的看出两个妈妈两个女儿。(生圈)。这个圈表示什么?(妈妈) 这个圈表示什么?(女儿)

大家观察从图上可以看出谁的身份最特殊?为什么?(生……)

那这部分有几个身份?什么身份? 这部分呢?

现在你是不是完全明白为什么只买3张票了?

小结:生活中像这样重叠的问题随处可见,我们用圈一圈的方法,就清楚地表明了她们3个人的身份,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重叠问题(板书“重叠”)

二、探究:

1.出示学习目标:

(1)会用集合图表示重叠问题,体会集合图的优点。

(2)理解集合图中每一部分的含义,并能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

梳理学习目标:(1)什么是重叠问题?

(2)怎么用集合图表示重叠问题,优点是什么?

(3)怎么用集合图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

师:大家提出了这么多问题,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继续今天的学习。

2.出示例题:三(1)班参加跳绳比赛的有9人,参加踢毽比赛的有8人,三(1)班参加跳绳比赛和参加踢毽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17人,9+8=17 (人) ••• 16人,15人

师:确定是17人吗?

生:…

师:到底是多少呢?我们来看黑板(出示参赛名单)

生:…

师:通过观看统计表,我们能很快知道参赛的总人数吗?(不能)。从刚才大家的表现可以肯定并不能,那到底是哪些人在干扰我们的判断呢?(重复的人)

师:同学们,想一想,能不能换一种表示方式:既能清楚看出每一项的参赛人员,又能清楚看出重复人数?(生思考一会儿) 说:连线•••

师:那我们能不能也用一个圈来表示参加跳绳的人?如果让参加跳绳的人都站在这个圈里,都谁站进来?(引导学生尝试用集合圈)。如果让参加踢毽的人都站在这个圈里,都谁站进来?(生…)

师:一个人,怎么可能站两个圈?这两个圈该怎么摆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引导学生思考)

3.探究画图

自学指导:

想一想重复的人站在哪里比较合适?为什么?

在你的练习纸上画一画表示出来,想一想重复的人站在哪里比较合适?(提示画的时候 圈画大些)。

互学指导:

(1)先说你是怎样表示的,再说重复的人站在了哪里,为什么?

(2)比较组内三位同学的方法,谁的更清楚,为什么?

展学:充分说说各部分的含义,左边的图表示什么了?右边的图表示什么?这两个图连在一起有一部分重叠了,这部分重叠的表示什么?(生:…)引导学生用“只•••”“既•••又•••”来表述。

4.强调规范每一部分的含义

左边的月牙表示什么,右边的月牙表示什么?对照这幅图用准确的语言和同桌说一说,每一部分表示什么意思?(生:…)

5.对照表格,体会优点。

师:刚才同学们用这种方法表示出了三(1)班的参赛情况,对照表格,你较喜欢哪一种?为什么?(生:…)

这么好的方法在数学上叫集合图,也叫维恩图,是谁发明的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引入课外小知识:维恩图)

6.列式解答

如果让你求出参赛的总人数,该怎样列式呢?你能根据这幅图,把算式写在练习纸上么?并说出你的想法。(生••••••)

小结:不管怎样重复的人只能算几次?(1次)

7.深化总结:

师:同学们,在老师没有出参赛名单时,有人说是17人,这时参加比赛的总人数是怎样列式的?(9+8=17(人) )如果真的有17人参赛,这两个图怎样摆?(生••••)

如果有1人同时参加两项呢?该怎样列式?

如果有2人同时参加两项呢?该怎样列式?

如果有3人同时参加两项呢?该怎样列式?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重复几人就减几。

师:想一想,最多可以重复几人?

参赛总人数最少时是多少?

(生思考回答。)

三、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用集合图来解决有重复现象的问题,这也是一种数学思想,叫集合思想,希望同学们以后在学习上能多观察,勤思考,探索更多的数学奥妙。

数学广角集合教案呼啦圈第3篇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非常有趣的数学活动,也是逻辑思维训练的起始课。逻辑推理能力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很重要的能力。本单元主要要求学生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借助集合圈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接触和运用集合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材试图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简单事例,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借助几何直观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要求:

1、 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

2、 能借助直观图,利用几何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 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第一课时 集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圈的产生过程。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师:老师先给大家出一道脑筋急转弯:两位妈妈和两位女儿一同去看电影(每人都得买一张票),可是她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地进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猜测各种可能性,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自己的高见。

师:大家的猜测都有自己的道理,但答案到底是什么呢?暂时老师还不想告诉你们,我想通过下面的活动,大家一定能自己找到答案的。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1.

师:学校准备从每个班中选几名热爱运动的学生参加体育训练,为下学期的校运动会做准备。下面是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出示第104页表格)

师:数一数,参加跳绳的有几位同学?参加踢毽的有几位同学?

生:参加跳绳的有9人,参加踢毽的有8人。师:那么,参加体育训练的一共有几位同学?你会计算吗?

学生可能回答;

一共有17人,9+8=17(人)。

可是,参加这两项活动的没有17人呀。

我发现有的人两项活动都参加了。

应该是一共有14人参加了,算式是9+8=14(人)。

……

师:到底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有人说一共是14人呢?为什么要减去3呢?

生:因为有3个人重复了。

生:因为这3个人及参加了跳绳,又参加了踢毽。

生:因为跳绳的9人里面有这3个人,踢毽的8人里面也有这3个人,所以计算的时候就不能是9+8=17(人),还应该减去3人,所以是9+8-3=14(人)。

生:因为9+8就把这3个人重复算了,也就是多算了一遍,所以要减掉3人。

师:同学们的发言真是精彩,报名参加校体育训练的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呢?

生:14人。

师:为了能使同学们更方便的看清楚,我们把一项活动演示一遍,请班里的14名同学分别对应的替代其中一人,自己选一个替代的对象吧。

班内的14名学生分别选定自己要替代的人。

师:请报名参加跳绳的同学站到讲台的左边,报名参加踢毽的同学站到讲台的右边。

“参与报名”的学生活动,站到相应的位置。师:杨明、刘红、李芳你们怎么还不站好呀?

生:不知道站哪边。

师:哦?为什么?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生:因为他们两厢运动都参加了,站左边不行,站右边也不行。

师:请同学们来说说,他们应该怎么站比较好?

生:站中间。

三位同学都站到了讲台的中间。

师:那左边、右边、中间分别表示什么?

生:左边表示参加跳绳的同学,右边表示参加踢毽的同学,中间就是两种训练都参加的同学。

师:谁能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一下刚才看到的情形?

学生组内讨论,画出自己设计的图来,教师巡视观察了解情况并及时指导创作。

分组展示自己设计的图画,并介绍自己的创意或想法。

学生可能会说:

生1:我觉得左边的同学是代表参加跳高的,应该圈在一起;右边的同学代表参加跳远的,他们也应该圈在一起;中间的同学再画一个圈。

师:这样的话,能不能让大家一看就知道中间的是及参加了跳绳的,又参加了踢毽的呢?再想想,看还没有没更好的画法。

生2:中间的同学也应该和左边的圈在一起,因为他们也参加了跳绳的呀。

生3:那我还说中间的还可以圈到右边呢,他们还参加了踢毽呢。

师:那就按你们说的试试吧。

学生动手试着画图,并向全班展示。

师:看图,说说每一部分分别表示什么?

生:左边,表示只参加跳绳的;右边,表示只参加踢毽的;中间即参加跳绳又参加踢毽的。

师:你能列式计算这两个小组的人数吗?

生:9+8-3=14(人)

生:(8-3)+3+(9-3)=14(人)

三、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都很出色,谁愿意来说说今天有什么收获?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学生自己交流各自的收获。

课后请大家留心观察,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四、课堂作业。

1、同学们去春游,带面包的有78人,带水果的有77人,既带面包又带水果的有48人。参加春游的同学一共与多少人?

2、三年级有20个同学参加竞赛,其中参加数学竞赛的有15人,参加作文竞赛的有11人。

(1)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的有几人?

(2)只参加数学竞赛的有几人?

(3)只参加作文竞赛的有几人?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