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语文必修教案

燕歌行高适血案

日期:2021-09-13

这是燕歌行高适血案,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燕歌行高适血案

燕歌行高适血案第1篇

一、教学设想

《燕歌行》的教学反思

  《燕歌行》是盛唐边塞诗人高适的代表作品,其诗的思想内容与另一位边塞诗人岑参相比要更加深广。既写了边地战争、边庭风光,赞颂战士的英雄气概,同情他们的远戍之苦,又写出了军中的官与兵的矛盾,批判了不体恤士兵的将领。教学中我首先在朗读的基础上,结合诗歌中的意象来分析诗句的内容,使学生完全理解诗歌。在分析这首诗的主题时,我主要抓住这首诗中的对比手法的运用来分析主题的。《燕歌行》全诗处处隐伏着鲜明的对比。从大段落看,出师时的铺张扬厉与战败后的困苦凄凉是鲜明的对比。从贯穿全篇的描写来看,士兵的效命死节与将领的侍宠贪功,士兵辛苦久战,室家分离与将领的临战失职,纵情声色,是鲜明的对比。结尾提出李广是古今对比。通过这几组对比,作者要赞颂的对象、同情的内容和要揭露的对象就十分清楚了。运用对比手法的分析来突破这首诗的主题,我觉得学生很快就能理解。

  二、本节课优缺点

  这节课学生课堂表现比较活跃,回答问题比较积极,理解诗歌内容是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来完成的,这种方式很受学生欢迎,讨论的也很积极充分,所以我所讲的内容不多,但已达到教学目的`。通过分析对比手法理解诗歌主旨的设想在这节课运用的也比较成功,学生找的比较全面,分析的也比较透彻,最后总结主旨也水到渠成。总结经验,一是前面理解充分,学生懂得诗歌所讲内容;二是在分析对比手法之前给学生讲解了什么是对比手法,学生认识到位,不会瞎找。

  缺点也很多,一是朗读的太少,学生体会诗的意境不够,整节课只朗读了两遍,这在诗歌教学中是大忌,以后诗歌教学中需要注意和避免;二是在让学生交流诗歌翻译内容时形式单一,重复太多,自己在听学生说时,也因为说的人多,漏掉了很多学生的错误,到第四部分时,学生已经有疲劳状。

  三、本节课总结

  经过这节教研课,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很多平时上课不注意的小问题也在这节课中被同组的前辈们一一指正,这样的活动让我获益匪浅,希望以后多参加这样的教研活动。

燕歌行高适血案第2篇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学生能够明白诗歌题材,可以多角色讲述诗歌内容。

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讲述内容,辨别讲述内容和诗歌内容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揣摩诗人的创作意图,体验客观理性精神。

【教学重点】

1、分角色讲述内容。

2、揣摩诗人的创作意图。

3、赏析“男儿本自重横行”。

【教学难点】

1、讲述精彩度。

2、辨别讲述内容和诗歌内容。

3、理解“诗史”和“史诗”。

【教学方法】

朗读、引导、研习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语

中国历史上的唐朝是一个灿烂的国度,而诗歌也是诗歌历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今天就欣赏一颗明珠。高适的作品《燕歌行》。

二、学生读课文。

学生分别读诗歌,每个人两句即一行。教师可以纠正字音。

三、内容引入

这是一首什么诗?根据诗歌内容判断。

边塞诗。边塞诗的主要内容表现的是与战争有关的内容。可以表现参加战斗的壮志豪情,可以表现战后的惨败景象,可以表现战争场面的惨烈悲壮等。我们接触过这一类诗歌。那么这首边塞诗写的是什么呢?

如果我们作为一个事件的记录者,或者太史令,你将如何记录这首诗反映的内容呢?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刚才对内容的梳理,围绕战争对内容进行概述。提醒同学们,叙述注意什么呢?至少把一件事情说清楚。在自己组合内容的时候,可以适当罗列提纲,不要说的说就忘词了,要保持讲述的流畅。老师读完一次就算时间到。

四、概述内容

任意选择一个同学讲述事件。再选择一个同学讲述事件。教师展示自己的概述。

事件记录者:唐朝开元十八年,在东北方,突厥进犯唐朝。军情紧急,朝廷派军队出征。交战过程,将领轻敌,敌人勇猛。唐军进入突厥包围圈,突围过程极其悲惨,死伤惨重。

依据:(1)(4)(3)(13)(8)(7)

集体朗读一次诗歌。

五、多角色讲述内容

请同学们分别以说书先生、历史学家、幸存战士三个身份讲述内容。

要求揣摩身份特点、语言的运用、讲述的语气。组合内容的依据是哪些诗行,需要说明。但也需要简洁。

学生分成五个组,每组4人。教师分配身份。

六、学生展示

按照身份顺序展示,一个身份展示一次。展示之前,说明自己的身份和组合内容依据的诗行。

教师点评,有时间展示自己的内容。

示例:

说书先生:话说唐朝军队奉朝廷命令向东北方挺近。眼下虽然是秋天,但大漠这鬼地方满目凄凉。最困难的是突厥不好对付,将领们指挥不力中了埋伏。怎么办?要想活命只有突围一条路。这怪谁呢?李广早都死了。要是那位李大将军还在,那就另当别论了。那场面,刀光剑影,血流成河,就像看电影似的。一刀下去,刺啦一声,那血就喷出两丈高。

依据:(1)(5)(8)(14)(13)

历史学家:突厥进犯唐朝,唐军失利的教训是惨痛的。将领轻敌,没有考虑到敌人的优势;不善于用兵,不爱惜士兵,激化了阶级矛盾;士兵作战时间长,思家情绪强烈,影响战斗力。

依据:(4)(2)(5)(6)(14)(9)(10)

幸存战士:那一年,我差点就回不来了。当时我们被包围了,整整三个月,地上到处都是血,没有一块干地儿。铠甲从来没有脱过,经常在半夜就听见有人叫着突围。看着周围的战友一天比一天少,半夜还有人偷偷哭。那会儿真是想家,想自己估计再也见不到他们了。

依据:(8)(13)(7)(10)

七、诗人角色

刚才我们模拟了几个身份组合了诗歌内容。这样能做,说明这首诗的内容是很丰富的。既记录了历史事件,又有事件的评论,还有战争场面的渲染,还有站在士卒角度对生活的体验感受。这比过去我们接触过的边塞诗都要丰富。比如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表现出的壮志雄心,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表现出的恶劣环境等,相对比较单纯。而这首诗是丰富的。以上的几个角色基本涵盖了整个内容。

鲁迅先生曾经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是读者中心。还是有道理的。做什么的就操什么心,卖什么就吆喝什么。但是红楼梦毕竟是红楼梦,远远不止那些。诗歌毕竟是诗歌,是诗人的创作。那么我们作为诗人,站在诗人的角度怎么欣赏这首诗呢?

刚才让大家展示身份的时候,让说明依据的诗行。那我们发现,哪一个身份都没有全部涵盖全诗,那剩下的内容是什么呢?也许就是诗的部分。我们根据事件记录的角度审视一番。

事件的逻辑发展是这样:军情紧急——军队出征——部队被围——死伤惨重。我们用到的诗行或者找到的依据是(4)(3)(8)(7),剩下的估计就是诗人有意为之的。

1、学生思考:诗人打乱事件的逻辑发展顺序,或者插入其它内容的用意。

事件的起因是军情紧急,单于入侵。因为军情紧急,所以才有了后面的出征等内容。但作者并没有写在第一行,前三行却说统治者开始应对战争,男儿充满了壮志豪情,朝廷格外重视,有悬赏功绩的待遇和政策,出发的时候浩浩荡荡,红旗飘飘还有乐队伴奏,这是为何?似乎看不出战事的紧急,反而让人感觉像是大阅兵,要向世人展现我大唐帝国的威严。前方战事紧急,后方大讲排场。这里有讽刺意味。

在第八行出现之前,五六七写到边塞萧条,这是作战环境的恶劣,显示出的是敌人的强大优势。战士在为国效死,将军却在军营享乐。这就是战争失利的主要原因。这是轻敌的表现。作者有意突出将领的昏庸无能,对战事预料不足。这是批评。

在第八行之后,写到了战士作战时间长,作战过程的紧张,想念家乡,并且想象战士和妻子家人的彼此思念,以及战士奋勇杀敌,不计功利的精神气节。对战士充满了同情和赞美。

2、总结

经过分析,我们基本清楚了,作者选择这种方式的意图是什么呢?传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呢?作者有意突出的是战争的统治者即皇帝和将领对战争失利的责任。皇帝炫耀国威,将领对敌情估计不足。这是批评,是讽刺;而战士远离家乡,出生入死,奋勇杀敌,不计功利,长年累月在冰冷紧张的战场上度过。这是同情是怜悯,是赞扬。

3、集体朗读或老师范读,读出诗意。

八、深度评价

这就是作者的诗意。而一切诗意是借一个历史事件生发出来的。如果把这个历史事件当做真实的历史看待。那这首诗不妨称作“诗史”或者“史诗”。杜甫的诗歌被人评价为是“诗史”,但并不在历史,而是诗化的历史,诗性的历史,是在历史记录中传情达意了。刚才我们分析了作者的诗意。简介地讲,就是批评统治者,赞扬且同情战士。

那么怎么理解“史诗”呢?“诗史”和“史诗”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主观的、感性的、具象的,意在抒发情怀;后者是客观的、理性的、抽象的、意在彰显精神。这里说的这两个概念,只是借用的概念,不是专业的术语。

1、学生思考:这首诗,哪里可以看出客观的理性精神呢?

提示:无论是感性还是理性,情怀还是精神,都是对谁将讲的呢?根据刚才对“诗史”的理解,我们发现,都是对人的。统治者和战士。

那么怎么在这两类人身上,读出理性的精神呢?

提示:无论统治者还是战士,他们都是什么?人,都是男人。只要身份证上的性别是男,他们就是一类人。

那么这首诗中,哪里可以看出他们的身份证?

男儿。如何理解男儿,“男儿本自重横行”怎么解释?(学生思考)

2、总结

男儿,原本应该纵横驰骋,志在千里,雄心壮志。可是统治者呢?现在表现出来的是不是这样呢?将领呢?战士呢?

统治者不是,他们忘记了男儿本色。他们喜大好功,为何要讲究那样的排场?战争的根源在哪里?政治野心吧。将领呢?他原先是什么呢?是不是也是战士呢?怎么就忘记过去曾经的经历呢?战士似乎是男儿。他奋力拼杀,不顾功勋,为国效死。可是他毕竟要经受很多磨难,环境的恶劣、敌人的凶残、思乡的沉痛等等,这需要毅力和恒心,这不就是对男儿的考验吗?是不是男儿本色,需要经受各种考验。 无论统治者、将领还是战士,他们原本都是男儿,但最终能不能保持男儿本色,还需要经受考验。这又何尝说的不是人性呢?人之为人,人之初,生命的本真,无论生活轰轰烈烈还是平平淡淡,最后这个人还具有当初的生命本真吗?还是那颗初心吗?这也许就是“史诗”的精神。

燕歌行高适血案第3篇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盛唐边塞诗派。

  2、体会诗人的沉痛之情。

  3、把握诗歌谴责边将的主题及对比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人的沉痛之情。

  2、把握诗歌谴责边将的主题及对比的艺术手法。

  教学设想:

  “燕歌行”是乐府旧题,其辞多写边关征戍之事,以咏征人思乡、少妇怀远之情为主。首创于曹丕。《燕歌行》是一首较长的边塞诗,有些字词生硬难懂,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尝试采用比较法进行教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盛唐在当时国力十分强大,疆域广阔,内地与边疆各民族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往密切。边事增加,战争频繁。盛唐文人们多热衷于功名,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从军边塞为国立功成为文人求取功名的一种新的出路,而且他们也向往新奇的边疆生活、边塞风光。在这种社会历史背景下,文人边塞生活的机遇和经历大大增加,由此促进了边塞诗创作的繁荣。此外,前代战争行役、征夫思妇题材的诗歌,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边塞诗的创作,都为唐代边塞诗的兴起提供了创作上的借鉴。在之前以及之后,边塞诗都没有像盛唐时这样繁荣,边塞诗是盛唐气象的产物。(了解边塞诗)

  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1)高适(700—765),字达夫,郡望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高适是盛唐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内容比较丰富。高适的性格豪放不羁,他青年时代就向往立功边塞的生活:“倚剑对风尘,既然思卫霍”(《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而且有过边塞生活的亲身体验。所以边塞诗也是他早期创作的一个主要内容。高适前期的边塞诗多是来自他亲身的经历,是经过冷静的观察之后的有感而发,因此有较强的针对性,在反映现实方面比其他同时代的边塞诗人远为深刻,既表现了追求功名的昂扬意气,又能够抒发因直视冷峻的现实而产生的悲慨之心,所以在盛唐诗坛他被推为边塞诗的代表。

  (2)开元十五年(727),高適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適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三、解题

  “燕歌行”是乐府旧题,属“相和歌平调曲”,其辞多写有关边地征戍之事,以咏征人思乡、少妇怀远之情为主。首创于曹丕。

  《燕歌行》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朗读曹丕的《燕歌行》,概括主旨,少妇怀远之情。

  四、疏通文意,读懂大意。

  1、自由朗读,看注释,前后串读。

  2、学生讨论、交流。

  3、质疑,师生共同解决。

  五、文本研习

  1、比较曹丕的《燕歌行》与高适的《燕歌行》,高适与曹丕的有相同之处吗?他的诗歌究竟还有哪些突破呢?

  明确:两文都写了思妇怀远之情。高适《燕歌行》:“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玉箸,玉做的筷子,这儿比喻思妇的眼泪。筷子竖起来是两行,少妇眼泪也是两行。玉做的筷子晶莹透明,少妇的眼泪也是如此。这里实际上是借代修辞,用玉箸来指代这些兵士的妻子。

  (借代:不直接说出事物而借用与它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或用事物局部代替整体。)

  除此之外,高适的诗歌还写到了边塞风光和战争。

  2、在高适笔下,边塞风光和战争各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找出对应的诗句、字词并分析、讨论。

  (1)边塞风光:山川萧条极边土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特点:开阔、荒凉、辽远

  (2)战争:敌人的凶猛,战争激烈——“残贼”、胡骑凭陵杂风雨

  军情的紧急——校尉羽书“飞”瀚海

  战争生活艰苦、历时久——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战争失利——斗兵稀、力尽关山未解围

  3、诗歌主题探讨

  思考讨论:这是一场xx的战争。

  提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如环境、士兵、将领、战争的性质等探讨。

  (1)一场完整的战争:出师——战败——被围——死斗(战争全过程)

  (2)一场环境恶劣的战争

  (3)一场催人泪下(英勇、感人、沉痛)战争

  士兵:战士军前半死生拼死作战、流血牺牲

  孤城落日斗兵稀

  力尽关山未解围短兵相接浴血奋战视死如归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质朴、善良、勇敢、可悲

  征夫思妇:为了揭露军中苦乐不均,从士兵的内心痛苦来写。士兵辛苦久战、室家分离与将领临战失职、纵情神色鲜明对比。这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用对比突出征夫思妇双方的痛苦,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将领更深刻的谴责。

  (4)一场失败(腐朽)的战争

  将领: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骄傲轻敌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贪功冒进

  身当恩遇常轻敌

  美人帐下犹歌舞

  纵情声色腐败无能

  (5)一场正义的战争……

  小结:边塞诗的思想主题:建功立业、报效祖国;久戍思归,离愁别绪;边地苦寒,厌恶战争

  多重主题:对边庭士卒英雄气概的赞颂,对他们离家远戍痛苦的同情,以及对某些将领腐败无能的抨击。

  六、诗歌艺术特色

  思考讨论:诗歌主要运用哪些表现手法来表达这些复杂的情感的?

  方法指导:手法——分析——效果

  (1)善于描绘边塞风光,渲染战地气氛(烘托)。

  边塞环境:山川萧条极边土特点:辽远、开阔、荒凉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

  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作用:一片肃杀的气氛,渲染悲剧的场面,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2)运用多重对比,深化作品主题。

  例: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分析:一方拼死作战、流血牺牲,一方却是美人歌舞、纵情声色,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尖锐地揭露了军中苦乐不均,批判了身居要职的将军们的腐败作风。暗示了必败的原因。

  ①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双方紧张的军事活动对比

  ②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士兵浴血奋战——将军荒淫腐败,苦乐不均对比

  ③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士兵辛苦久战——将领临战失职对比

  ④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征人思妇相互思念对比

  ⑤摐金伐鼓下榆关——孤城落日斗兵稀出征时的狂妄、声势浩大与战败时的惨烈对比

  ⑥至今犹忆李将军古今对比,渴望良将

  诗句中并无一个褒贬性的字眼,通过鲜明的多重对比,使主题更鲜明,情感爱憎分明。

  七、总结(朗读)

  清人宋宗元在《网师园唐诗笺》中评述高适《燕歌行》道:“沉痛语不堪多读”。

  这样的“沉痛语”不是文人的无病呻吟,不是诗人稳坐高堂的想象。高适曾经怀着豪情壮志,到蓟北一带漫游,寻求报效国家的机会。当时,那里正是唐朝与契丹对峙的前沿地区,形势紧张,是用人之地。由于当地军政官僚们堵塞贤路,高适的愿望无法实现,但他对边塞地区的现实状况是了解的更加具体、更加透彻了。这种切身的体验,也为《燕歌行》的写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和思想基础。而此诗也是有感而发。

  原序: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背景:御史大夫张公,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开元二十三年张因与契丹作战有功,拜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遂恃功骄纵,不恤士卒,开元二十六年(738),其部将败于契丹,张却隐瞒败绩,虚报战功,并贿赂奉命前去调查的牛仙童。高适从“客”处得悉实情,乃作此诗以“感征戍之事”。

  所以,此诗含有讥讽张守珪的意思,具有明确的现实针对性,诗篇的思想深度来自勇敢针砭时弊的精神。

  八、背诵全诗

  教学反思:

  《燕歌行》教了3遍,在前两次的教授中我采用传统的逐字逐句的讲解,发现效果并不理想,老师教的很累,学生也学的很累。一节课下来,只是疏通了文章的大意。这首诗本身在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学生看到诗意不好理解并且又长,本身就有畏难情绪。如何完整、透彻的解决这首诗是在这次上课之前一直思考的问题。后来经过比较决定采用比较法,从高适《燕歌行》与曹丕《燕歌行》的比较入手,探讨高适诗的突破。这样一来,学生兴趣似乎比以前好,课堂也比较活跃和完整。

  本课也存在着不足,不足之处主要在于:

  1、关于借代和借喻手法的区分。在讲授“玉箸应啼别离后”这一句时,“玉箸”一词不加以解释学生并不理解,这里到底是借喻还是借代呢?借代是不直接说出事物,而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或用事物的局部来代替整体。借喻是以喻体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我们再来看看“玉箸”,用玉做的筷子比喻思妇的眼泪,所以我觉得是否看成是借喻更为恰当。

  2、没有对全文的疏通,只是让学生自我预习和讨论、交流,难免会有漏洞,在课堂上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巩固,可能在课后还要花气力巩固。

  教学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它能带给我们惊喜、也可能带给我们沮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已有知识出发、从易到难,认真琢磨文本,力求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思路。

燕歌行高适血案第4篇

 【教学目标】

燕歌行教案设计

  1、初步了解盛唐边塞诗派以及诗人的创作情况。

  2、学习“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和“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两组对比,体会诗人的沉痛之情。

  3、阅读诗中写景的诗句,学习借景烘托的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和“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两组对比,体会诗人的沉痛之情。

  【教学方法】诵读理解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了解边塞诗

  盛唐在当时十分强大,边塞诗十分流行。因为,唐朝当时和外族交往很多,战争也不少,有时是为了拓边,开拓疆土,有时是为了抵抗外族的入侵。这就提供了边塞诗写作的背景。同时,过去的诗人是很少亲自去边塞的,而盛唐的诗人有不少去过边塞,在边防部队里工作,所以他们对边塞生活和士兵感情有切身的体会。这是一个奇特的现象,在之前以及之后,边塞诗都没有像盛唐时这样繁荣,边塞诗是盛唐气象的产物。

  2、 高适 见注释1

  高適在创作此诗之前不久,曾经怀着豪情壮志,到蓟北一带漫游,寻求报效国家的机会。当时,那里正是唐朝与契丹对峙的前沿地区,形势紧张,是用人之地。由于当地军政官僚们堵塞贤路,高適的愿望无法实现,但他对边塞地区的现实状况是了解的更加具体、更加透彻了。也为《燕歌行》的写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和思想基础。安史之乱时,他追上正在逃到四川的玄宗,直言当时潼关战败的原因,也说明他对边塞战事、当时社会政治有自己很深刻的认识。

  燕歌行,是一首古乐府诗题。主要是写征人远戍燕地与妻子互相思念的感情。

  3、 写作背景 注释2、3

  张公”何许人?(张守珪)当时,张守珪担任着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的要职,主持北边对契丹军事;史载他曾隐匿所部将领的败状,而向朝廷妄奏有克捷之功。

  结合注释1给出主旨,给出感情基调是——慷慨悲壮

  二、 诵读

  1、 自己读 结合注释,初步了解全诗

  2、 齐读(对朗读作强调——慷慨悲壮)

  3、 再读,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事?哪些人?哪些景?本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明确:对比。

  思考:本诗按照什么顺序写战事的?明确:战事发展的顺序,据此将全诗分成四节。

  事:战争:出师——战败——被围——结局

  人:将帅 唐军 士卒 今将军

  士卒 敌军 思妇 古将军

  景:塞外肃杀阴惨的秋景——大漠 衰草 孤城 落日(边塞特点和阴惨景象)

  三、 研读:(按战争发生的顺序分节研读,在各个层节中分析思想、艺术手法)

  1、出师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1) 前两句,连用两个“汉”字呼应,使得结构和声调上都有了呼应。汉:中国民族是汉,且汉朝也是也是历史上很强大的朝代,所以中国常常自称为“汉”。“烟尘”:战争。边境上有了战争,晚上点烽火。而且,战争起来的'时候车马奔驰,尘土飞扬,也是“烟尘”。

  (2) 总结诗人描写“出师”渲染怎样气势?结合全诗,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这种气势的描写?(结合“摐金伐鼓”和“旌旆逶迤”来分析)

  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

  (3)。“本自”和“非常”这两个虚字有何作用?

  横行:纵横驰骋。身为男儿,生下来就应该志在纵横天下,建功立业。开头四句把一个男子,唐军将士的精神面貌写出来,精神十足。

  另:在歌颂和赞美之间,也暗示了诗的后半首所表达的那种讽刺意味。横行也有欺压良善和不守法的意思,后一句在赞美天子的恩宠,也暗示了这个人在得到天子恩宠之后可能会更加骄恣不法。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貌似揄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预伏不文。樊哙在吕后面前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责他当面欺君该斩。(见《史记?季布传》)所以,这“横行”的由来,就意味着恃勇轻敌。唐汝询说:“言烟尘在东北,原非犯我内地,汉将所破特余寇耳。盖此辈本重横行,天子乃厚加礼貌,能不生边衅乎?”

  (4)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把军队的声容之壮用声音传达出来。 各种不同旗帜接连不断 既有“摐金伐鼓”的声音,又有多姿多彩的旌旗,有声音有形象,你可以想象唐朝的大军在行进中的军容之盛。

  (5)赏析“飞”和“照”两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校尉羽书飞瀚海”,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

  “单于猎火照狼山”,犹如“看明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张孝祥《六州歌头》)不意“残贼”乃有如此威势

  (6)。“榆关”“碣石”“瀚海”“狼山”四个地方连缀,有何表达作用?

  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

  2、战败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1)。战士们作战的条件有哪些不利之处?请你概括。

  ①“萧条”自然条件恶劣;②“凭陵”敌人来势凶猛,战力强;③“风雨”天气之恶劣。总结:渲染了战势的危急与战斗条件的恶劣。

  (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种对比的手法的作用。

  运用鲜明的对比,将战士的为国死战和将领的寻欢作乐对照来写,虽无任何议论,但情感和观点却得以显露,充满了愤怒和讽刺。

  (3)。“大漠”“穷秋”“塞草”“孤城”“落日”“斗兵”六个意象营造怎样的意境?

  荒芜、衰败、冷落、凄凉的意境,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4)。你认为唐军战败的原因有哪些?主要原因是什么?

  自然条件恶劣,气候条件恶劣,敌人凶猛善战,将领与战士的矛盾。其中官兵的矛盾,尤其是官的寻欢作乐,不爱惜士兵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5)后四句:大漠穷秋塞草腓:在广阔无边的沙漠上,在寒冷凄清的晚秋时节,边塞的草也都枯萎衰落了,这是自然的背景。人呢,打了一天的仗,孤城上已经没有多少活着的士兵。“身当恩遇恒轻敌”和“天子非常赐颜色”相呼应,一个骄纵的将帅,又得到皇帝的恩宠,于是常常看轻敌人,他没有周密的计划,就随随便便把军队派出去打仗,,因此造成战争失败。

  总结:第二段写战斗危急而失利。落笔便是“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胡骑”迅急剽悍,象狂风暴雨,卷地而来。汉军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就在此时此刻,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美人帐下犹歌舞!”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所以紧接着就写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回应上文,汉将“横行”的豪气业已灰飞烟灭,他的罪责也确定无疑了。

  对比:将帅 帐下犹歌舞 恩遇轻敌

  战士 军前半死生 力尽关山

  烘托:山川萧条极边土 大漠穷秋塞草腓

  3、被围——处于险境的士兵的心理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思考:仅仅写了征人、思妇之间相互思念之情吗?为了加深主题的表达,这部分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1)。征人思乡,分离之苦,本是边塞诗的传统内容,诗人此处是如何写征人之苦的?

  (扣住“久”“断肠”“空”,体会征人内心之苦)

  (2)。这段诗文写征人和思妇的彼此分离和思念之苦,与全诗描写战争过程是否背离?有何联系?

  (3)。“绝域苍茫无所有”与“杀气”“阵云”“寒声”“刁斗”矛盾吗?怎样理解?

  (4)。征人思妇之苦与对汉将的谴责有何联系?

  总结:这一段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应该看到,这里并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铁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三联,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城南少妇,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飖那可度?”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更何有!”相去万里,永无见期,“人生到此,天道宁论!”更那堪白天所见,只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所闻,惟有“寒声一夜传刁斗”,如此危急的绝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间,不由人不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呢?这是深化主题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4、结局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1)“相看白刃血纷纷”与上文哪句内容形成鲜明对比?“死节从来岂顾勋”与将领形成怎样的对比?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 诗人的感情包含着悲悯和礼赞,而“岂顾勋”则是有力地讥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

  (2)。 为什么“至今犹忆李将军”?李将军与诗中的将领有何不同?

  李广: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身先士卒,不贪功,爱士兵。 将领:无勇无谋,恃勇轻敌,远离前线,寻欢作乐,好大喜功,不问士兵死活。

  这四句,与前两层内容照应:把士卒与将领对照,以见志向、品格之尊卑;把李广与当今诸将相比,以见才能、功德之高下。此诗以李广终篇,意境更为雄浑而深远。

  最后四句总束全篇,淋漓悲壮,感慨无穷。“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

  诗人的感情包含着悲悯和礼赞,而“岂顾勋”则是有力地讥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最末二句,诗人深为感慨道:“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八九百年前威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使士卒“咸乐为之死”。这与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诗人提出李将军,意义尤为深广。从汉到唐,悠悠千载,边塞战争何计其数,驱士兵如鸡犬的将帅数不胜数,备历艰苦而埋尸异域的士兵,更何止千千万万!可是,千百年来只有一个李广,怎不教人苦苦地追念他呢?杜甫赞美高適、岑参的诗:“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寄高使君、岑长史三十韵》)此诗以李广终篇,意境更为雄浑而深远。

  (三)主旨

  本诗虽叙写边战,但重点不在民族矛盾,而是讽刺和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同时,也写出了为国御敌之辛勤。主题仍是雄健激越,慷慨悲壮。此诗的主题是谴责边塞将领在朝廷的怂恿下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利,给兵士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牺牲。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评价此诗时说:“沉痛语不堪多读。”

  本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赢得大家的喜爱。诗中充分展示了复杂的心理状态:既表达立功边塞的豪情壮志,又对边塞局势与用兵情状提出见解,因此,一方面对战士忠勇报国精神热情颂扬,另一方面又对将领奢靡生活强烈不满,并由此发出对蒙受战争痛苦的家庭的深切同情,乃至于对边将的讥讽嘲弄。全诗内容丰富,包含着对边塞情势较长时期的见闻感受,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与概括力度。此诗不仅是高适的名篇,而且堪称边塞诗之杰作。

  (四)音韵

  《燕歌行》是唐人七言歌行中运用律句很典型的一篇。全诗用韵依次为入声“职”部、平声“删”部、上声“麌”部、平声“微”部、上声“有”部、平声“文”部,恰好是平仄相间,抑扬有节。除结尾两句外,押平韵的句子,对偶句自不待言,非对偶句也符合律句的平仄,如“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碍石间”;押仄韵的句子,对偶的上下句平仄相对也是很严整的,如“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这样的音调之美,正是“金戈铁马之声,有玉磐鸣球之节”(《唐风定》卷九邢昉评语)。

  这首诗大部分是四句以换韵,一段段换韵,也一段段转换场面,转变景色,转变情绪。“汉家烟尘”四句押仄声韵,写男儿报国的气概;“摐金伐鼓下榆关”四句转平声韵,写战争已经兴起,军队已经出发。“山川萧条”四句换仄声韵,写前线将士的苦恼与不平。接下来换平声韵,激愤不平的感情又进了一步。征人思妇之苦六句用仄声韵。结尾两句用平声韵。平仄相间,抑扬顿挫。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