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语文必修教案

菩萨蛮韦庄其二教案

日期:2021-10-17

这是菩萨蛮韦庄其二教案,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菩萨蛮韦庄其二教案

菩萨蛮韦庄其二教案第1篇

教学目标

1、把握韦庄疏朗秀美、明白晓畅(“显而疏”)的语言特点。

2、体会由情到景,由景到情,景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3、理解花间词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

4、了解这首词赞美*南,同时借对*南的赞美和断然劝留的口吻,突出*南的好处,也反衬游子不能返乡的苦衷之意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花间词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结的抒情方式,鉴赏这首诗似直而纡的表达艺术。

2、了解这首词赞美*南,同时借对*南的赞美和断然劝留的口吻,突出*南的好处,也反衬游子不能返乡的苦衷之意的思想。

3、熟读背诵这首诗,简要了解韦庄。

自主学习

1、作者信息

韦庄(836年~910年),字端己,五代前蜀诗人、词人,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为中唐著名诗人韦应物四世孙。孤贫力学,才敏过人。广明元年四十五岁,在长安应举,正值黄巢*攻入长安,遂陷于战乱,与弟妹失散,自己困于长安三年。后离长安,来到洛阳,因洛阳也不安靖,于是携家迁至*南避难。避居*南十年,五*岁时又回到长安,一心想要应试,以伸展其治国平天下的怀抱。五十九岁时中进士,六十二岁被李洵聘为书记,同至西川,由此结识了西川节度使王建。六十六岁时,应王建之聘入川为掌书记。天佑四年,朱温篡唐,王建据蜀称帝,是为前蜀。七十二岁的韦庄被任为宰相,开国制度均出其手。七十五岁卒于成都花林坊。

他的诗都很著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韦庄的诗集名《浣花集》,其词与温庭筠齐名,号称“温韦”,为“花间派”的代表作家。

多媒体显示介绍文字及图片: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人。此前曾漫游各地。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王氏建立前蜀,他做过宰相。终于蜀。与温庭筠同为“花间”重要词人,二人齐名,号称“温韦”。长安的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妇吟秀才”,著有《浣花集》

2、花间派:

后蜀赵崇祚收录了温庭筠、韦庄等*位词人的作品共五百首词,编成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总集,取名《花间集》,后人将这*位词人的作品称为“花间词”。花间词的题材,十之*为花间月下男女之情,还有极少部分是咏史征戍、行旅写景。风格以辞意婉约,香软浮艳为主。

3、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诗人早年浪游*南时所作。韦庄浪游*南时,共写了五首以《菩萨蛮》为题的词。这五首词的内容、情意、风格相近。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合作探究

一、导入:

初中时我们曾学过白居易的《忆*南》,请同学背诵这首词。(*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花红胜火,春来*水绿如蓝。能不忆*南?)

这是白居易赞美*南的诗句,今天我们来学习韦庄的一篇赞美*南的词作《菩萨蛮》。

二、感知诗歌:

1、指定学生诵读诗歌:

2、教师评点,并指导诵读技巧:

这首每两句换一次韵,且平仄重复回环,有复叠之美。诵读时平声音应拖长,稍做停顿;遇仄声时则应急促一些。

3、全班齐读:

三、诗句赏析

1.“人人尽说*南好,游人只合*南老”

这两句意思:人人都说*南好,确实如此,到*南来作客的人应该在这儿住上一辈子。

小结:这两句抒情。韦庄是北方人,在中原一片战乱中来到了*南,而在*南韦庄只是一个游人客子,却想在*南终老,这里既沉郁委婉地表达了有家不能归的苦衷,也由衷地表达了词人对*南水乡的依恋之情。

2.“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这两句意思是:*南春水澄澈,比蓝天更蓝碧,在这碧于天的*水上,卧在画船之中听那潇潇雨声,这种生活比起中原的战乱,是何等的闲适自在啊。

小结:这两句写景。描绘了*南水乡的美丽风景和*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3.“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这两句的意思是:在炉边卖酒的少女像像月亮一样美丽,手腕洁白得像凝满了霜雪。

小结:这两句写人,赞美了*南窈窕美丽的女子。

4.“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须:必定。断肠:形容非常伤心。其意思是:年轻人未老时还是不要回乡,若是回乡一定会使你伤心断肠。

小结:

这最后两句是抒情,抒发了想回故乡勒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苦衷。

这抒情体现了花间词特点,虽直抒胸臆,却又婉转含蓄,饶有韵致。说“莫还乡”实则正由于想到了还乡。他没有用“不”字,用的是有叮嘱口吻的“莫”字,表现出了一种极深婉而沉痛的情意,你想还乡,而现在没有老,不能还乡,表现了对故乡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苦衷。后面说“还乡须断肠”,这正是别人之所以敢跟你说“游人只合*南老”的理由,因为你回到那弥漫着战乱烽火的故乡,只会有断肠的悲哀。讲到这里再回头看“人人尽说*南好,游人只合*南老”,就会明白陈廷焯为什么赞美韦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了。

四、全诗主旨意境

这首词描写了*南水乡的风光美和人物美,既表现了诗人对*南水乡的依恋之情,也抒发了诗人飘泊难归的愁苦之感。

五、艺术特点

在谋篇布局上,上片开首两句与下片结尾两句抒情,中间四句写景、写人。全词写得情真意切,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具体特点是:

1.语言疏朗秀美、明白晓畅。

2.抒情直抒胸臆,却又婉转含蓄(陈廷焯:“似直而纡,似达而郁”)

3.写景写人纯用白描,却又清新明丽。

菩萨蛮韦庄其二教案第2篇

菩萨蛮

赵令畤①

春风试手先梅蕊,頩②姿冷艳明沙水。不受众芳知,端须月与期。

清香闲自远,先向钗头见。雪后燕③瑶池,人间第一枝。

【注】①作者与苏东坡极友善,东坡为爱其才,曾荐其于朝。东坡因政争遭贬谪时,作者亦受牵累。②頩:pīng,光润美好的样子。③燕,同“宴”。

(1)结合词句分析,词中如何体现梅花是“人间第一枝”?(3分)

(2)词中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阅读*:

10。(1)①开得最早,春风最先吹出了梅花的嫩蕊,女子们最先把梅花与钗饰*在头上;②格调最高,梅花如瑶池仙子般高洁,众花都无法与之相比,只有月亮才配与梅花相伴。(开得最早,格调最高,各1分,结合诗句分析1分)(2)词人通过描写梅花的先春而开的冷艳幽姿,(1分)表现出词人对梅花的高洁品质的喜爱之情,(1分)也借赞美梅花,表达了自己虽然遭遇挫折,但仍然要保持清高孤傲,卓然不群的品质的襟怀。(2分)

菩萨蛮韦庄其二教案第3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菩萨蛮(其二)》借江南美景所抒发的对于江南的依恋之情以及有家难归的愁苦之情;掌握韦词“以乐景写哀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与情景再现,感受意境之美,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补充相关知识,激发学生交流探讨的兴趣,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启发引导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意境中领略江南之美,体味词人饱经离乱、辗转漂泊和有家难归之苦;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把握词中意象,了解本词情景巧妙结合的表达技巧,体会“以乐景写哀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感受词人有家难归的深层原因,美景背后的离乱之苦。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述法、讨论法、示范法、探讨法等。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自制视频导入)

解说:江南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希望。唯美的江南吸引了无数文人的栖居,成为了安放他们心灵的精神家园。打江南走过,这里有春天的细雨绵柔,烟雾飘渺,满目青翠;也有夏日的荷叶田田、鱼戏莲间和撑着油纸伞缓缓走过的丁香姑娘;秋日的画船上,煮茶品茗,奏一首悠扬的曲子;褪尽五彩斑斓的冬天,连银装素裹的冬天,也别有风味。在万事万物的轮回中,体味人生,感受江南的美好。

江南历来备受文人们的青睐,在江南的诗词中,有很多的诗句是诗人借江南风光来抒发思乡之情,江南优美的风光和的诗人的思乡之苦两相对比,往往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唐末五代诗人韦庄的《菩萨蛮(其二)》就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

二、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一)教师范读《菩萨蛮(其二)》。

(二)配乐,学生朗诵。

教师点评:感受意境,讲出自己初步的感受。

思考:词中哪个字可以概括韦庄笔下的江南?

明确:好

三、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一)思考:

“人人尽说江南好,”“好”在哪里?请同学们找出来。

1、春水碧于天

2、画船听雨眠

3、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二)体会意境:

韦庄用这简短的几句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江南春景图,谁能用自己的话再现这幅画面的意境呢?

课堂示范:当吹面不寒的杨柳风从脸上阵阵拂来,当呢喃的燕子从头顶声声掠过,我知道,春天已经亲切的跟我打招呼了。春雨无声或有声的来了,江湖池塘的水一波一波的满了。纵目四顾,碧水铺天连地,一日得闲,坐上画船,荡漾在柔柔的水波上,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淅沥的雨轻轻敲打着船篷,伴我坠入无梦之乡。你看,那街边酒肆卖酒的女子,靓丽温婉如月,那卷起了衣袖的双手,在劳作中依然掩不住细腻与嫩白。迷醉恍惚中,我想起了卓文君和她那传奇的故事。

(三)缘景明情

作者精选意象,将江南描绘得美不胜收,他想借此抒发怎样的情感呢?

明确:对江南的热爱、依恋之情。

(四) 置身诗境

客居他乡的人总是为思乡之情所苦,这首《菩萨蛮(其二)》却写道: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为什么?

饱受离乱漂泊之苦,仍心系故乡,却说还没有老不要回家,回家以后会痛苦断肠,看似前后矛盾。要理解这种矛盾,就要走进韦庄生活的时代去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四、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一)知人论世,认知韦庄。

韦庄是唐末五代诗人,一生历经坎坷。四十五岁,在长安应举,恰逢黄巢军攻入长安,遂陷于战乱,与家人失散。后离长安赴洛阳,作《秦妇吟》。不久避乱去到江南,五十八岁回到长安,想要伸展其治国平天下的怀抱。五十九岁时中进士。后入蜀,辅佐建立前蜀小朝廷,蜀国开国制度均处其手。七十二岁时被任为宰相。七十五岁卒于成都。他生活在唐帝国由衰弱到灭亡,再到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时期。独特的经历必然给他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二)分析“以乐景写哀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的手法。

韦庄用唯美的文字写出了江南的景美、生活美、人美,这里的生活可以称得上“现世安稳,岁月静好”了。江南成了游人客子想要老死于此的世外桃源,一片乐景。离开这样的江南,定会让我断肠,纵如此,我依然心系故乡。

而家乡正如他在《秦妇吟》里所写的“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已经被战火摧残得遍体鳞伤,满目疮痍。此时作者不是不想回到家乡,而是有家不能回。“莫还乡,须断肠”抒发了诗人漂泊难归的愁苦之感。借上阙如画的乐景,在下阙抒发无限的哀情,让哀情更哀。

五、学以致用

选取“我”心中能代表家乡潜江的典型意象写一个镜头。

要求:运用今天学到的抒情手法(融情于景,直抒胸臆)。

学生课堂写作。教师点评,学生互评

六、课堂总结

词已尽,情未结。今天我们跟随韦庄体会了“以乐景写哀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解读一首词,不仅要进入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更要读出作者深蕴其中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反思

本课时学习了通过江南美景的描写,抒发漂泊难归之情的内容,学生学习兴趣相对来说较高。在学以致用阶段,写家乡潜江,大家做得非常好,练习了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发挥了探究合作能力。

课前我已交代学生预习本课,大部分学生预习了课文,但是从课堂上的表现来看,预习效果不是很明显。说明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很好,这方面需要继续加强。学生朗诵时放不开,不能充分通过吟咏体会词人的情感,也需要进一步引导示范。在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方面,也需要加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菩萨蛮韦庄其二教案第4篇

其一

楼外漏声惊归雁,月上画屏透珠帘。惆怅对明镜,翻打金瓯瓶。庭前红粉面,花下邀相见。还似两人心,归来断瑶琴。

其二

雨晴夜观琉璃月,暖风穿屋星斗缺。眉淡柳如烟,泪落凭栏干。满庭花*浅,临海*管弦。雁归人不来,一声影徘徊。

其三

昔年旧颜空离别,对酒隐笑关山月。上高台折梅,梅落人不回。双鬓翠霞浓,日与云复明。心事有谁知?依旧花满枝。

其四

翠翘日映纱窗西,金鸭嬉水春城碧。池上小桃红,雨晴隔帘栊。正是肠绝处,何事别花去。新妆上高楼,楼上人更愁。

其五

三月桃花含露雪,正是旧春多离别。织锦机声频,停梭忆旧人。思思长如线,牵牵针上缠。金锦绣凤凰,不如作鸳鸯。

其六

隔帘莺声长相忆,终日描眉作两思。门外草已绿,盼君归来期。镜中金翡翠,点点映妾泪。逗蝶思又起,倚栏心更期。

其七

含笑相对白玉盏,钿镜遮颜摇轻扇。明月笑红妆,相望愁更长。青山遥遥久,问恨几时有?欲寻檐前燕,寄书送君前。

其八

红妆眉浅青山斜,罗袖画帘山间月。回面照灯影,灯下泪分明。斜晖入床前,双手把愁掩。心中有何事?翻遍皆不是。

其九

恨极梨白桃欲红,故人万里隔重重。抛却金羽扇,翻来郎布衣。缕缕绕秋月,声声催白雪。晚深青冈炭,屋暖心更寒。

其十

夜夜相思望长安,伤心上楼凭栏干。三月桃又红,画船愁更浓。何时人似月,年年颜如雪。相逢见无期,心念郎可知?

其十一

绝代佳人本难得,风拂画帘贴金额。鬓侧*翠华,红粉傅两颊。妆成整金钿,绣罗玉衣掩。开门迎君来,日落君不见。

其十二

正是花落南飞雁,妆成画眉额不展。两眼含玉珠,深处更有愁。朱唇荔枝香,往事断心肠。明知留不住,还想去年处。

其十三

画桡翠旗玲珑日,玉殿香袅轻云里。闲忆月映楼,楼中青黛愁。金琐绣帘后,隐映归去路。一夜花满枝,风落人不知。

其十四

暖风轻动蟾*冷,屏深对镜香残影。月似白玉裳,斜*金凤凰。蝉鬓翠步摇,隔星渡鹊桥。眼中久别情,举眉交相映。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