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26
这是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第二课时,是优秀的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第二课时第 1 篇
教学目的
正确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反动与黑暗。
学习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教学重点
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教学难点
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正确认识人物形象及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点评、研讨
教学过程
一、讲析第二部分。
思考:第二部分有几个相关情节?
明确:在别里科夫恋爱过程中,有漫画事件、骑自行车事件、当面交锋及一命呜呼这样几个相关情节。
提问1:在这些情节中,别里科夫是怎样表现的?作者是怎样刻画的?
讨论归纳:这一部分描写的特点是,抓住人物的典型细节,用幽默讽刺的笔调刻画出别里科夫顽固保守,诚惶诚恐,害怕新事物,反对生活中哪怕是微小变革的思想性格。例如: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这荒唐的别里科夫的逻辑说明了他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点。再如,他从楼上跌下来的时候,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这种奇特的心理状态正反映出他自欺欺人的特点。
提问2:别里科夫是怎么死的?他的死说明了什么?
讨论归纳:别里科夫是在华连卡的笑声中倒下的。因为别里科夫最担心别人取笑他,而华连卡的笑声,是对他迂腐落后思想的最大嘲讽,这是别里科夫从来没遇到过的打击,他在笑声中结束了一切。别里科夫的死说明腐朽保守的势力实际上不堪一击。
提问3:从这一部分中可以看出华连卡姐弟是怎样的人?从人物身上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讨论归纳:在小说中,华连卡姐弟是有新思想敢说敢为的年轻人,代表了一种新生的进步的力量。柯尼连科和别里科夫的冲突,展示了新旧两种思想的矛盾斗争,而且淋漓尽致地鞭笞和讽刺了别里科夫腐朽反动的本质。尽管别里科夫的死并不等于反动腐朽势力的灭亡,但华连卡姐弟的出现,却使人看到新思想的力量。
二、讲析最后两段。
学生个别朗读最后两段,学生画下关键语句,并思考其含义。
提问1:别里科夫死后,大家有什么反应?
明确:大快人心,从心里感到自由。
提问2:可是为什么一个礼拜没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了呢?课文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讨论归纳:只要沙皇专制度没有推翻,就会在这块土壤上不断滋生出新的别里科夫,所以生活还是老样子。作者启迪人们,沙皇专制统治不推翻,腐朽的思想不铲除,就永远存在着别里科夫这样的人物,生活就不可能自由快活。必须从根本上推翻沙皇的腐朽反动的统治。
三、讨论课文中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归纳:讽刺是用漫画或嘲讽的语言描绘刻画对象,以达到否定和贬斥的效果。课文中的讽刺有以下一些特色:
①夸张的语言和漫画式的勾勒,如大热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暖和的棉大衣,从楼上摔下却安然无恙。反映人物的迂腐可笑。
②揭示人物荒谬的生活逻辑。如别里科夫将教师骑自行车与学生用脑袋走路联系起来,反映他腐朽落后,害怕变革的思想。
③含蓄的对比,如别里科夫辖制着全城,人们都战战兢兢,反过来他自己又是战战兢兢不能入睡。这些描绘和刻画真是入木三分,暴露和批判了别里科夫腐朽丑恶的灵魂。同学们读这类文章,笑过以后要将目光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认真进行思考,才会有所悟,有所得。
除了讽刺以外,作者还用了一些传神的细节来表现人物,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描写生活中的一个人物,或选一幅较幽默的漫画让同学们写一段话,练习幽默讽刺的手法。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第二课时第 2 篇教学目的:阅读上:强化对小说阅读与鉴赏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人教版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
思想上:使学生认识到一切阻碍社会发展的思想和势力都终将灭亡。
教学重点:对别里科夫形象与其社会意义的认识
难点:全城人的怕与别里科夫的怕
教学方法:教师点拨置疑与学生发言讨论相结合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点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特别是对别里科夫形象与性格的把握。
教学步骤 :一。1。做个试验(用一塑料袋将一学生的头包裹起来,之后让他谈谈自己的感觉。
2,导入 新课:人不能活在袋子里,更不能活在套子里。当我们被套在套子里的时候,要极力摆脱它。可是在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笔下,却有一位自觉自愿的装在套子里并极力的想把别人也装在套子里的人。这是怎样一个人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契诃夫的代表作《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板书课题)
二,布置自学要求:
阅读课文,弄清:
1。本文表现的哪一国家什么时代的社会现实?
(俄国 沙皇专制统治时期)
2:主要人物装在套子里的人是谁?(别里科夫)
3.他的身份是什么?(中学希腊文教师)
4.为什么被称作装在套子里的人?
5.他从外貌到思想性格都有什么特点?(略)
为什么全城的`人都怕他?他为什么让人怕?人们到底怕什么?他为何怕的躺在被子底下还战战兢兢?他到底怕什么?
三.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别里科夫形象:
外在特征:上下均被层层套子密密包裹
内在特点:套子式的
思想: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
(灵魂:胆怯又憎恶现实)
语言: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种事,那就做不得。
(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
行为表现:禁止人们一切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
包括:一个同事参加祈祷式去迟了(惹得他闷闷不乐)
中学教师和小姐骑自行车(脸色从发青到发白心里乱得很 老是心神不定地搓手 打哆嗦 烦恼得很 吓坏了 眼前就变得一片漆黑 这太可怕了)
年轻人穿着绣花衬衫出门在大街上拿着书走来走去(当面忠告你的举动得十分小心才成)
行为结果:有思想的、很正派的教师们都怕他
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
全城的人都受着他辖制
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了十到十五年,什么事都怕
思考:为什么怕他?(报告校长 督学 这还会有好下场吗?)
补充背景简介: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继位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加强了专制恐怖统治,在进步的知识分子和贵族中间,要求自由民主,改变专制秩序的呼声日趋强烈,并付诸行动。面对汹涌的变革浪潮,沙皇政府采取一切暴力手段镇压,逮捕流放革命者,查封进步刊物,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全国警探密布,告密者横行,一切反动势力纠合起来,对抗进步的潮流,竭力维护腐朽没落的沙皇统治。
怕他实际上怕得是他背后的沙皇专制统治的迫害。
他的生活是怎样的?(小脸苍白 六神不安 唉声叹气 垂头丧气 闷闷不乐 无精打采 躺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深怕会出什么事, 满心害怕和憎恶)
他怕出什么事?(沙皇专制统治垮台)
这样说来,他是怎样的人?
(旧思想旧传统旧势力旧统治自觉的维护者,沙皇专制统治的卫道士)
他最后的结局怎样?(别里科夫死了)
对他悲剧性的一生该如何认识?(可怜---受害者;
可鄙---告密者,人格卑劣;
可恶---辖制别人;
可憎---卫道士)
四.布置作业 :结合课文内容写篇文章分析:别里科夫的死是他杀还是自杀?他的死是偶然还是必然?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认识别里科夫死亡的原因和其必然性。明白作者塑造这一人物的社会意义和创作风格特点。
教学方法:置疑研讨
教学步骤 :一。1。检查作业
2. 举手表决:别里科夫死亡的原因是他杀?自杀?偶然?必然?
3.何以见得?---柯瓦连科与别里科夫的较量。
二.分析两人的较量:
柯瓦连科(新的,是年轻人):态度:讨厌他 冷冷地 皱起眉头
语言:谁要来管我的私事,就叫他滚/我是正大光明的人,不愿意跟您这样的先生讲话。我不喜欢那些背地里进谗言的人。/去,尽管报告去吧?
动作:在他后面一把抓住他的衣领,使劲一推
别里科夫:语言:忠告
神情:脸色苍白 心慌意乱 脸上带着恐怖的神情
结果:滚下楼去(却安然无恙)
华连卡:忍不住纵声大笑这响亮而清脆的哈哈哈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预想中的婚事和别里科夫的人间生活)
三.研讨:1。他到底死于什么?-------怕(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全城的人知道这件事 传到校长和督学耳朵里 闹出什么乱子 到头来弄得他奉命退休)
2..他的死说明了什么?(一切反动落后的势力看似强大 实际上腐朽得不堪一击。)
3.他死后人们有什么反映?(大快人心 快活 享受完全自由高高兴兴地 )
4.说明了什么?(人们渴望享受完全自由,过无拘无束的生活。原来人们慑于反动统治的严酷,不敢争取,得过且过,浑浑噩噩)自己受到委屈和侮辱而隐忍不发,不敢公开声明站在正直自由的人一边,反而自己也弄虚作假,面带微笑,而这样做无非是为了混一口饭吃,为了有一个温暖的小窝,为了做个不值钱的小官罢了。
5..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为什么是这样?
(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说明作者塑造的别里科夫不是一个性格怪僻者,而是在社会中大量存在的一类人物的典型。只要有产生这类人物的土壤,或者没有彻底铲除他们生存的土壤,生活就不可能彻底改变。)
四.写作特点分析:1。作者塑造这一人物风格上有何特点?(机智幽默,略含讥讽,平而不淡,浓而不烈 富有喜剧性)
2.何以见得?(善用夸张与讽刺。讽刺是用漫画或嘲讽的语言描绘刻画对象,以达到否定和贬斥的效果。课文中的讽刺有以下一些特色:①夸张的语言和漫画式的勾勒,如大热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暖和的棉大衣,反映人物的迂腐可笑。②揭示人物荒谬的生活逻辑。如别里科夫将教师骑自行车与学生用脑袋走路联系起来,反映他腐朽落后,害怕变革的思想。③含蓄的对比,如别里科夫辖制着全城,人们都战战兢兢,反过来他自己又是战战兢兢不能入睡。这些描绘和刻画真是入木三分,暴露和批判了别里科夫腐朽丑恶的灵魂。
外貌描写:漫画式的夸张
其行为影响:夸大。
语言特点:逻辑荒唐
恋爱事件:荒唐可笑
结束语:作者最后说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我想,这句话说的绝不仅仅是俄国,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呢?
12.《祝福》与《装在套子里的人》之比较
环境与人物命运之关系:
人物 与环境关系 定性 定位 死因 结果 性质
祥林嫂:受环境压制 礼教统治下的牺牲品 受害者 困饿而死 令人同情 悲剧性 别里科夫:辖制全城人 沙皇专制统治下卫道士 害人者 惧怕而死 令人痛快 喜剧性
课题 套中人 套子 行为 后果 评价
《装》别里科夫 政府告示 辖制全城人 使全城人战战兢兢地生活 坐稳了奴隶
《祝》鲁镇人们 封建礼教 迫害再嫁寡妇 使祥林嫂惨死雪夜 想做奴隶而不得
人们精神状况 主题 意图 风格 主题
自私懦弱 专制统治害人 揭出病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幽默讽刺 反封建
愚昧迷信 封建礼教吃人 揭出病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冷峻深刻 反封建
13.布置作业 :
1.利用身边的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学辅资料互联网等)了解契诃夫及其文学创作,写出四部短篇小说和四部剧本的名称。(《万卡》《一个小公务员之死》《第六病室》《带阁楼的房子》/《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
结合课文的学习,请以生活与套子或违法乱纪与循规蹈矩为题写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第二课时第 3 篇教学目的
正确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反动与黑暗。
学习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教学重点
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教学难点
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正确认识人物形象及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点评、研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查词典完成下列词语解释
辖制:(管束)孤僻:(孤独怪僻)
歹毒:(阴险狠毒)讥诮(冷言冷语嘲讽)
安然无恙:(平安,没有什么毛病和事故)
周济:(给穷困的人以物质上的帮助)
三、解题和介绍创作背景。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指生活和思想上都有某种框框,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人,小说中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是沙皇专制主义的产物。现在,别里科夫已成为顽固守旧,害怕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必须把握创作的时代背景:19世纪末期的俄国正是农奴制度崩溃、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沙皇专制极端反动和无产阶级革命逐渐兴起的时期。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士,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仇视和反对一切社会变革。作者写这篇小说就是为了揭露和讽刺这种人丑恶的本质。
四、结构分析
明确:故事的主要情节是别里科夫的恋爱以及最后失败,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一)介绍别里科夫的外表、生活习性和思想性格(第1-4段)。
(二)别里科夫与华连卡恋爱以及最后失败(第5段至倒数第3段)。
(三)埋葬别里科夫,但生活中还有许多别里科夫(最后两段)。
五、解析第一部分。
思考:别里科夫身上有哪些有形的和无形的套子?从中可以看出什么思想性格特点?
讨论归纳:
提问1:作者用幽默讽刺的笔法刻画别里科夫的外表,是否仅仅为了引人发笑?
明确:作者是用形显示神,用可笑的外表反映其丑恶的思想,让读者在笑声中看清别里科夫丑陋的灵魂。
提问2:为什么说别里科夫所教的古代希腊文也就是雨鞋雨伞呢?
明确:说他所教的古代语言是雨鞋雨伞,这是用了一个暗喻,雨鞋雨伞对他来说是与现实隔开的一个套子,他教古代语言也是把它当做一个套子,借此躲避现实。
提问3: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他怕的是什么呢?全城的人为什么又都怕这个胆小如鼠弱不经风的人呢?为什么他能管制全城呢?
讨论归纳: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六神无主是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害怕动摇了旧秩序。全城的人怕他,向他妥协,(课文第4段的原句用了八个不敢,全城人战战兢生活了10年到15年,让学生咀嚼体味)是因为他的言行与思想都是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的,他自觉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敢与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别里科夫的可恨在于,他不但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还想把周围的一切也装进套子里。这两种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就会发现总根源都是沙皇专制制度。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一方面是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了沉重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将灭亡,摇摇欲坠。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大多数人还感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以别里科夫还能辖制全城。
六、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并找出描写别里科夫动作,神态和语言的代表性语句。
2.完成思考和练习三,体会讽刺手法的特点与效果。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第二课时第 4 篇【教学目标】
一、正确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
二、学习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理清小说结构,分析别里科夫生活和思想上的套子的具体内容。
二、初步体会小说的讽刺意味。
【整体感知】
《装在套子里的人》写于1898年。小说主人公别里科夫是一个典型的“套中人”形象。
他不光用一切陈规陋习“套”自己,而且还去约束别人。他是沙皇专制统治的产物,又是沙皇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既是令人畏惧的人物,又是弱不禁风的可怜虫。作品问世以来,别里科夫已经成为那些害怕新事物、保护旧事物、反对变革、阻碍社会发展者的代名词。作者用夸张变形的漫画手法和强烈的对比手法,造成的幽默讽刺的效果,有力地鞭挞了反动势力的可厌可憎,无情地嘲笑了他们的极端虚弱。
【教学步骤】
1.导人新课
老师出示讽刺诗《“老掌柜”难舍芭蕉扇》
“老掌柜”难舍芭蕉扇
这位难舍芭蕉扇、惧怕电风扇的老掌柜,仅是一位老实本分的小市民,他文化低,眼界窄,接受新事物迟钝。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与他相似。诗人“幽他一默”,希望这些人思想解放一点,别老捧着那本老皇历不放。诗人对老掌柜的典型心态的形象揭示,尤其是“倘若螺丝松,飞来大刀片”一句,令人叫绝。从这位难舍芭蕉扇、惧怕电风扇的老掌柜害怕新事物这一点上,我们想起嘴边总是挂着“一代不如一代”名言的九斤老太,想起只要镇上不点什么动静就总是忧心忡忡地担心“可别出什么事啊”的奥楚蔑洛夫。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契诃夫的另一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领略一下契诃夫笔下的别里科夫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2.快速理清课文结构
思考:本文主要写了别里科夫哪些事?根据情节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几部分?
明确:故事的主要情节是别里科夫的恋爱以及最后失败,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别里科夫的外表、生活习性和思想性格(1—5段)
第二部分:别里科夫与华连卡恋爱以及最后失败(6—37段)
第三部分:埋葬别里科夫,但生活中还有许多“别里科夫”(38—40段)
3.与我国小说不同的是,有很多外国小说在故事开始之前,先对故事主人公作—个全景式的描写。本小说也是如此,在具体叙写别里科夫的婚事之前,花了很多笔墨去介绍别里科夫的特征,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初看起来,好像这样入题慢,前后联系又不紧密。然而,作者在写婚事之前,先对别里科夫加以描绘和议论,突出别里科夫与众不同的、甚至是怪异的生活习性和思想,先声夺人,给读者以强烈的印象。既有利于直接揭示别里科夫的丑恶腐朽本质,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一一这种人,竟然还“差点结了婚”,一箭双雕,安排巧妙周到。
4.请学生反复诵读文章第一部分,认真体会其讽刺意味,并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去表现别里科夫的“套子”特点?
作者以严肃的态度,用夸张、比喻和反复的修辞手法,极力地刻画别里科夫与常人迥异的“套子”式的生活习性和思想,在发笑中达到否定的目的。
在生活习性方面,主要从穿、住、行等方面表现其“套子”特点,其中穿着修饰方面写得最详尽;居住方面着笔不很多,但写得逼真;至于“行”,则突出其与人隔绝、与世隔绝的特点。在思想方面,则主要写其评判是非的标准及语言。他的标准,就是要服从政府的禁令。凡是政府明文禁止的事情,他都拥护;甚至于连政府已批准或默许的新鲜事物他也要遏止。他的口头禅是,“千万别出什么乱子”,表明了他的恐惧心理“,对于现行秩序、既成传统以及代表着这种传统秩序的官方、政府的恐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