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17
这是元日教学设计,是优秀的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情感目标:
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能力目标:
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
教具准备:字典、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插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读通诗歌。
上课前,我们先来读一组词语。
1.孩子们,当这些词语出现在你的眼前,你想到了什么? ——过春节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过春节的?(放爆竹、贴春联和福字、拜大年)
2.你们想知道古人是怎样过春节的吗?宋代诗人王安石就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叫做《元日》。(板书)读题。
3.解题:古人用“元”表示头、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什么意思?指哪一天?古人认为春节是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故又称“三元”。再读课题。
4.想听听这首诗吗?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二、品词析句,体悟诗情。
1.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古人到底是怎样过春节的呢?自己读读这首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节,人们放起了鞭炮,听着“噼里啪啦”的声音,我们的心都情不自禁地被感染了。诗中的哪个词就是指“鞭炮”呀?(爆竹)
你们知道除夕夜的爆竹声,哪一时刻最响?为什么?
那一时刻,新旧更替,这个“除”的意思就是----更换。
这里的“岁”是什么意思?年,哪些成语或诗句也曾用到岁?
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
读了这句诗,你一定想起了自己在除夕夜放鞭炮的情景,能给大家说说吗?
从这鞭炮声中,你仿佛听出了什么?
是啊!这响亮的爆竹声充满了喜庆和希望,这响亮的爆竹声送走了旧岁,迎来了新春。谁来读?
人们放爆竹就是为了辞旧迎新啊!怎么能不快乐呢?齐读。
▲“春风送暖入屠苏”
在这阖家欢乐的日子里,人们除了用放鞭炮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还会喝口香醇美味的屠苏酒。知道什么是屠苏酒吗?
这可不是一般的酒,它可是除夕之夜,人们将最新鲜的屠苏草浸入酒中,大年初一一大早全家人欢聚一堂,迎着和煦的春风,品这新年第一口酒!想象一下,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评:人们的心中一定会涌起一阵阵暖流。
是啊,就像春天里的风一般给你带来温暖。
那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春风不仅把温暖的气息送入屠苏酒中,更将这暖暖的春意送进了人们的心田!谁来吟一吟这句诗?
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古代人在礼仪上一般讲究先长后幼,可是只有饮这屠苏酒时是先幼后长!不相信?有诗为证:“不觉老将春共至,手把屠苏让少年。”这正是因为新春开元,年轻人又长了一岁,充满着朝气和活力。长辈们希望他们在新年里能有新的作为!回忆一下,大年初一,长辈们常会怎样祝福你?
2.小结:同学们,听着清脆的爆竹声,品着醉人的屠苏酒,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你们心中一定充满着喜悦之情。(出示两行诗)指名读。
评价:听着你的朗读,我们好像已经融入了那快乐、喜庆的氛围当中去了。
愿意和他一样快乐吗?咱们一起读吧!
▲“千门万户瞳瞳日”
其实除了放鞭炮、喝屠苏酒之外,人们还会用其他方式欢度春节。除夕之夜,人们常常会一夜不睡觉,为的就是迎接新年的第一缕阳光。
你知道“曈曈”是什么意思吗?这个词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看偏旁,跟什么有关?形声字, “曈”(由暗渐明)——曈曈:古诗的语言追求精练,这里却舍得用两个字。为什么呢?重叠使用,就是为了强调太阳刚升起时明亮的样子。
想象一下,在经历了一夜的等待之后,人们看到东方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多么温暖,多么令人欣喜!
那一轮瞳瞳红日,在守岁的人们眼里其实象征了什么?(光明与希望)
那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千家万户都照进了温暖而明亮的太阳)
这阳光也照到了人们的心里,在新的一年里。让人感到前途一片光明,充满希望。谁能读出这种充满光明,充满希望的感觉?齐读。
▲“总把新桃换旧符”
是呀!瞳瞳红日象征着美好的前景,那红彤彤的春联其实也寄予了人们的希望与喜悦之情。知道古人怎么称呼春联吗?
他们把它称之为“桃符”。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桃符”的?
你们看:这就是桃符。古人认为桃木是一种神木,可以避邪。所以在上面写上字或像这样画上画,就可以避邪祈福。后来桃符就逐步演化成了我们今天的春联。
我们书上的彩图中就有一副春联,你们注意到了吗?
老师用简体字把它写出来了,你会读吗?这可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它以工整的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抒发了美好的愿望。 让我们再来读一遍。
“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一句什么意思?人们的这一举动有什么含义吗?
当你换下去年已经陈旧的春联,换上崭新的春联时,你的心中是怎么想的呢?
3.小结:难怪古人在春节时“总把——”, “桃”和 “符”指的都是?压缩省略,交替使用,古诗的语言多么凝练!让我们一起诵一诵三四两句诗。
4.总结:放爆竹、饮屠苏、换桃符,几个典型画面,寥寥数语,就给我们勾画出欢度新年的喜庆景象。时至今日,人们每到辞旧迎新之时,仍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王安石的这首《元日》。指名读。
就让我们在这种喜悦的气氛中,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读好这首诗吧!齐读。
5.孩子们,王安石笔下的,仅仅是一幅节日风俗图吗?此时的他,已度过了人生中第四十九个元日,每一次都是这样过春节,为什么偏偏在这年写下《元日》呢?有时候我们了解了作者和写作背景后,对诗歌的理解会更加深入。
(出示背景,生浏览)看出什么来了吗?
是啊,他坚信自己政治改革的春天必将来临,到时定会辞旧迎新,万象更新!这就是所谓的“诗言志”(板书)啊!诗是表达作者情感,表达作者志向的。现在的你,对这首诗一定更加深有感触,那就让我们融入朗读吧!配乐读。
6.我们曾经学过王安石的另一首诗《梅花》,还记得吗?
在这首诗中,诗人又寄予了自己怎样的志向呢?
这时的王安石变法失败,辞职,十分孤独。但他仍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诗中的梅花,正是作者人格的化身。齐读。
7.总结:同学们,不管是《元日》表达出的对变法的充满希望,还是《梅花》所表达出的高洁坚强,无一不在托物言志,借诗传情。所以,我们在读一首诗的时候,更是在读诗人的一颗美好的心灵,希望你们都能用心去读好每一首诗歌,每一篇文章!
一、 导入
1、 课件:迎新春
2、 说说看你想到了什么?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过年的感受。
3、 揭题:在有关春节的古典诗歌中,有一首古诗流传甚广,影响深远,那便是王安石的作品《元日》。
4、 解题:元日
二、学文
1、初读,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
2、学贵有疑:预习时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质疑,师板书。
3、学应有法,解疑
哪位同学能帮助解答?你是怎么知道的?请把你的学法金钥匙告诉大家。教师相机指导。
爆竹:炮仗 鞭炮 指名书写,师范写。
(·)的爆竹声(噼里啪啦 噼噼啪啪 此起彼伏 )
岁:年,哪些词或诗句也曾用到岁?
岁岁平安 “一岁一枯荣”
除:除去 送走 过去
屠苏: 草名 酒
曈曈日:初生的太阳 太阳初升时光亮的样子
新桃 旧符:老师也有把金钥匙,每一单元的整体预习是非常重要的。请同学们翻开123页,拿起笔来,不动笔墨不读书,咱们快速地默读开卷有益:过年,你就明白新桃旧符是什么了。
指名说:桃符是什么?它就是现在的春联。
4、理解感悟
①明诗意: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
同桌试试,指名说,
课件:结合画面,再次描述。师描述
② 想象说话: 快过年了,你是什么样的心情?根据你的生活经历,说说你过年时总做些什么?
请同学们闭眼想象,脑子里就像在演电影一般浮现出过年时的情景,你仿佛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师范读,生想象,指名说。
③指导读:同学们的想象力真是丰富,把过年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景象描绘出来。真棒!不知道你能不能用你的声音和表情把元日的热闹气氛表现出来?
自己试试。指3-4名读,评价
④背诵,画面辅助。
三、拓展,了解春节的各种习俗
1、贴春联: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
指名读,渗透春联的知识:春联有上联和下联之分,还有横批。
2、对对联:你能试着对出下联吗?
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迎新春。
3、课文插图里也有一幅春联,你能读出来吗?
被挡住的字咱们帮它填上: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横批:辞旧迎新
相机了解除夕夜
5、贴春联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憧憬与祝愿,增加了节日的气氛。语文天地里也有一幅对联,请看:
· 莺歌燕舞春无限,雨顺风调岁有余。
你能说说它表达了什么样的祝愿吗?
6、交流带来的春联。
一、了解学习情况
1、诵读情况(字音、句读、读、背)
2、 理解情况(除 屠苏 曈曈 桃符 千门万户千家万户 换与除的联系)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屠苏:药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曈曈:形容太阳刚升起时明亮的样子。日出时光亮的样子。(字形指导)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演变成春联)
3、 积累情况
关于作者的了解 王安石 宋朝著名的政治家、诗人。20岁以前,随父亲南北各地游历,了解老百姓的疾苦。21岁中进士,当过十年地方官,做了很多有利于国家和老百姓的事情。49岁时被任命位宰相,不顾官僚大地主们的反对实行改革,推行新的政法,这样,农民可以不再受大地主的剥削,日子比较好过一些,巩固宋王朝的统治、增加国家收入。后来受到保守派的攻击,被迫辞职,新法就被废除,不久就怀着悲愤的心情死去。
《元日》这首诗就是他做宰相推行新法时写的。
关于春节主题诗词的了解
二、联系我的生活经验理解阅读
文中提及了哪些事情?(波浪线划出)
生活中谁做这些事情?(在相关事情旁边写人)
读出自己
感受如何?(暖)来自何处?(爆竹好玩、长一岁、春风、屠苏、曈曈日、新)
还有多少人在其中?
三、 走进作者的内心阅读
作者的心境如何?(为什么?)
作者的眼界如何?(从何看出?)
类似于作者的人知多少?(范仲淹 温家宝)
四、自定作业:读完这首诗,你想建议大家一起继续做些什么?
第二稿:
《铃儿响叮当》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日)风俗习惯。
一、 了解学习情况
1、 诵读情况(字音、句读、读)
2、 理解情况(元日 除 屠苏 曈曈 桃符 千门万户千家万户 换与除的联系)
3、 资料情况 关于作者的了解
过渡:四年级的孩子,凭自己就能基本读懂了几千年前的诗文,真是了不起![读诗文]集体读一遍,一边读一边品味文字给你的感受。
诗中的哪个字最能体现大家的感受?(暖)我们就来找找这暖意来自何方。
二、感受暖
1、暖意何处来?
(放鞭炮的热闹,长一岁的快乐,春风送暖,屠苏的力量,曈曈日,辞旧迎新)
2、谁暖?
读者暖:文字的传递(读:这是汉语言的无穷魅力,这是吟诵千年的经典传递过来的'温暖)(男生、女生)[读自己]
千门万户:普天同庆(读:这是如阳光般普照的快乐,这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温暖)
作者暖:新法推行成功(相关资料)(读:这是一个成功者的快乐,这是一个心系天下的智者传递过来的温暖)[读作者]
所有的中国人:文化的传承(读:这是几千年的文明传承,这是我们华夏祖先传递过来的温暖)
过渡:看来我们读诗文,不仅要弄懂字词和诗句的意思,还要读读作者,最重要的要联系自己来读一读,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一个作品,它能让所有读它的人,都能看到自己的身影,就能得到很好的传承,也自然地成为经典之作。今天这首《元日》就这样几千年来温暖着无数人的心,当然是经典。
三、学法延伸
我们学习的这24课的课题叫《古诗两首》,还有一首是什么?(《江雪》)
轻声地读一遍 用一个字说出这首诗传递给你的感受。这个感受又是谁传递给你的?(柳宗元)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又为何要写这样的一首诗?他又为何有如此寒冷的感受?我们从诗中又读到一个怎样的自己呢?请同学们尝试着用今天读《元日》的方法去读一读。
24 古诗两首
读诗文
经典 读作者
读自己
一、教学目标:
1、读准“爆、屠、曈、符”的字音,认清字形,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能背诵。
2、通过讨论及合作交流,学会“屠苏、曈曈日、桃符”等生词,理解诗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3、通过关于春节民俗资料和诗歌背景资料的补充阅读,体会本诗所描写的场景和所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喜爱我国的民俗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春节民俗,搜集春联。
2、教师制作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解题。
1、课前循环播放过年的相关乐曲及图片。
2、非常高兴今天能和我们四(2)班同学一起学习《元日》这首古诗。来,齐读课题。
3、同学们,刚才课前你们听到的歌曲、看到的图片十分喜庆,一般是在什么时候听到、见到?(过年)提到过年,我就想到“新年”一词,[出示:新年]平时我们所说的“新年”一般有两个时间,你知道分别是指什么时候吗?[出示:元旦:阳历1月1日;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这里的“元”是什么意思?[出示:元:第一、起始。]元旦就是阳历的第一天,春节就是农历的第一天。
4、现在你知道课题什么意思了吧?(板书: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元日》这首诗给我们描绘的就是人们欢度春节的情景。你们喜不喜欢过春节啊,让我们一起欢快地再读一次课题。
(二)检查预习,读准古诗。
1、这首诗是宋朝的宰相王安石写的(板书:[宋]王安石)他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位大诗人。
2、课前同学们都做了预习,下面就看看大家的预习效果,谁能接受我的第一个挑战[出示:挑战一]。指名读诗(2人),相机正音。
3、老师发现,刚才两位选手很了不起,尤其这几个生词读得特别准确[出示:爆竹、屠苏、曈曈日、桃符],谁再来教教大家。指名1人读其他跟读。会读还要会写,我们再来记一记这几个生字的字形:三个生字结构都不一样,一起说说?知道“爆”字为什么是“火”字旁?注意可别写错。在书上描红(P132),提醒写字姿势。
4、让我们把生字带进古诗,一起挑战第一关(齐读古诗)。
(三)交流学习,理解诗意。
1、通过学习,我们已经能把古诗读正确读流畅了。接下来我要发出第二关挑战[出示:挑战二]。
2、引导学法:同学们,我们只有读懂了词语的意思才能理解诗句的意思。看一看,这首诗里你有哪些词语不明白的?[出示全诗,相机点击词语]
3、平时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是怎样解决的?(指名说)是的,我们一般有三个途径解决:[出示:(1)联系上下文猜测;(2)查找资料(字典、词典、辞海、网络等);(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或请教别人。]
4、现在你能利用上述的解词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吗?[出示诗歌]
集体交流。[相机出示“屠苏”、“曈曈日”、“桃符”的解释]
5、理解了重点词意,现在就请你准备迎接挑战,说说诗句的意思。你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跟前后左右同学一起讨论。
6、交流理解诗意:[出示全诗]
(1)第一句:
A、谁来挑战第一句?(在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一年又过去了。)
B、指导朗读: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人们都在“噼里啪啦”放鞭炮,给你什么感受?(板书:热闹、喜庆)指读(2人),男女分别读。
(2)第二句
A、谁来挑战第二句?(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人们喝了屠苏酒感到很温暖。)
B、组织交流:理解“入”。这“温暖”仅仅指的是人们身体上的温暖?(心里还充满了希望。)
C、指导朗读:谁能读出这温暖的、充满希望的感受?指读(2人)小组读。
(3)第三句
A、谁来挑战第三句?(千家万户都照进了温暖而光亮的太阳。)
B、指导朗读:太阳给人温暖、光明与希望,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读(2人),齐读。
(4)第四句
A、谁来完成最后的挑战?(每年春节时人们总要用新春联换掉旧春联。)你知道春节贴春联有什么含意吗?(辞旧迎新,表达祝福)强调理解“总”。
B、说到春联,课前老师请大家回去搜集几副,谁带大家欣赏一下?指名说。
老师这里也有几副,我们一起欣赏[出示春联]
(5)小结:一副副春联表达了人们新年时的美好祝愿。《元日》这首诗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新春佳节的热闹、喜庆,谁能完成更大的挑战,连起来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四)体悟诗情,赏读背诵。
1、师引:俗语常说“诗中有画”[出示:诗中有画],诗中,你从哪里可以感受到春节那热闹、喜庆的场面?放爆竹、喝屠苏酒、贴春联,这都是春节时的习俗,你还知道哪些春节习俗?你最喜欢的是什么?给大家介绍一下。
2、一声声爆竹、一杯杯美酒、一张张春联,一碗碗热腾腾的饺子,还有那崭新的压岁钱……同学们根据诗文,又结合自己的生活充分感受到了春节那欢乐的情景。其实,不仅“诗中有画”,诗中还有“话”呢。[出示:诗中有话]
诗人王安石写这首诗不仅仅是描写新年新气象,他还有更深刻的用意。[出示:写作背景]
3、引导朗读:可以说,《元日》这首诗是王安石这位胸怀远大的宰相对国家和人民最为美好的祝福。[出示全诗,教师配乐朗读]
你能把诗人的这份美好祝福读出来吗?自由练读,指读,齐读[配乐]。
4、理解了诗意,我们和诗人共同感受到了春节的热闹与欢快,让我们一起背下这首喜庆的诗吧。请大家接受挑战。[出示:挑战三]
5、指名背,会背的齐背。
(五)巩固理解、拓展延伸。
1、师:三关挑战下来,我们四(1)班的同学们真是了不起,但老师还想考考大家,请接招。
2、课堂练习:[出示:挑战四]。
3、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元日》这首古诗。学习时我们是按照这样的方法来学的[出示:学习古诗基本方法]。这也是今后我们学习古诗可以采用的方法,使我们可以更多更好地阅读古诗,进行有效的积累和运用。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元日》;
2、积累辞旧迎新的诗句和对联。
板书设计:
元日 【宋】王安石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热闹、喜庆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