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三衢道中优秀教案设计

日期:2021-11-16

这是三衢道中优秀教案设计,是优秀的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三衢道中优秀教案设计

三衢道中优秀教案设计第1篇

教学目标:

  1、理解这首古诗,能说出诗歌大意,归纳学习方法。

  2、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领悟“添得黄鹂四五声”的哲理意味。

  3、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1、感悟、积累、应用语言

  1、理解古诗,入情入境。

  2、领悟“添得黄鹂四五声”的哲理意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感受了大诗人杜甫和苏轼笔下那生机勃勃的春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感受宋代诗人曾几笔下秀丽宜人的江南初夏风景,感受诗人清新流畅的诗风。好吗?

  板书:《三衢道中》

  宋曾几

  二、初读古诗了解大意

  1、读诗题了解作者

  谁来大声朗读诗题?好!请!一起读一次!

  诗人姓曾名几出示“曾”多音字曾ceng经姓氏读zeng

  关于曾几,你了解多少呢?请为大家介绍

  教师简单概括介绍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

  同学们,再读一读诗题,看看你能读出什么?或者说你知道哪个字的意思?

  生:道就是道路

  师:很好!三衢道中就是三衢山的道路上。曾几是一位旅游爱好者。这首诗就是他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表达自己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

  请同学们打开你的记忆阀,回忆一下我们理解诗句的方法有哪些?

  生: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调换语序补省略

  2、读诗句了解大意

  师:好那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理解诗句接下来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句,请注意字音要准,边读边理解它的意思,开始

  生自由读

  师:读好了能大声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吗?请你来读

  生朗读

  有没有意见没有读得很好!祝贺你!

  三、细读感悟汇报交流诗句意思

  1、通过刚才的朗读,大概对诗句的意思有所理解,对吗?那请你说说你对哪个词或句的理解?大声点

  预设:

  生1:梅子黄时日日晴这句诗是说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天。

  师:作者出游碰上晴和的好天气,心情怎样?(很好)是啊!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难得碰上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心情自然是为之一爽,游兴欲浓了。

  那你能读出作者愉快的心情吗?试试吧孩子

  读得怎样?太棒了一起读师生齐读

  生2:我通过注释知道了“小溪泛尽”就是乘小船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却”的意思是再、又。

  师:看注释理解很好那你把这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好吗

  生:这句话就是说作者乘着小船走到了小溪的尽头,然后又步行走山路。

  师:同学们对这个解释满意不(满意)好掌声鼓励

  师:同学们喜欢乘船吗?(喜欢)老师也喜欢,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乘着小船游行好不惬意啊!可是作者乘船直到小溪的尽头,溪尽了,作者仍游兴未尽啊!怎么办呢?(步行)于是停船靠岸改为步行山路,继续游玩,作者的心情怎么样?开心愉悦

  是啊!一个“却”字道出了作者高涨的游兴。

  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的前两句读出我们的理解读出作者的心情有信心吗好!开始!

  师:那这后两句诗的意思谁来说说

  生3:“阴”就是树荫。“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意思是说归途中的路途仍旧是一片绿荫,还比来时的路上多了几声黄鹂的叫声。

  师:说得真好!可你怎么知道是写归途呢?

  生:绿荫不减来时路从这句话知道是写返回的图中情景,在和来时路进行对比,现在景色更美心情更舒畅!

  师:你真是太聪明了!看来作者对这次出游是非常满意的了

  是啊!“来时路”这三个字可以看出作者将此行悄然过渡到规程。作者写归途中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助兴,更加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

  2、齐读整首诗读出作者心情愉悦情感高涨的变化

  四、美读成诵

  1、个别读

  哪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指名读

  2、小组读全班齐读

  3、背诵读到这里,有人能有感情地背诵给大家听吗

  好请你来

  一起来背开始

  五、拓展延伸

  出示江南春光图

  师: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组江南的风景图,相信大家都感觉很美很美,这是老师特意为大家准备的一场视觉盛宴。请用自己积累到的诗句或是其他的优美语句来描绘一下眼前的风景,好吗想好了请举手。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给与鼓励和指导。

  下课!

三衢道中优秀教案设计第2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句子里的关键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每句的意思。

  3、能借助图画,通过语言文字,了解这首词所描写的情景。学会边读边想,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写成一段话。

  4、通过语言文字,感受词中表现地自然美,培养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词的大概意思。

  2、背诵课文。

  3、想象这首词描绘的情景,并写成一段话。

  教学准备:

  含有这首词的投影片。

  拟订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读通词句,理解词意。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简介作者。

  1、板书课题。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

  2、讨论题意。

  ⑴你从课题上读懂了什么?

  ⑵用自己的话说出题意。

  ⑶简介作者。

  辛弃疾,是我国南宋卓越的爱国词人,出生时家乡已被金人占据,一生坚决主张收复中原,统一国家。他曾遭贬闲居江西上饶多年,对黄沙岭较熟悉。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练读。

  四、再读课文,理解词意。

  1、默读课文,思考:每句话的意思,实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2、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集体交流。

  (1)指名说说已弄懂的句子的意思。

  (2)说说还不明白的地方。

  参考:①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月光十分明亮,鹊儿被惊醒了,从树枝上飞起,引起树枝摇曳;半夜里清风吹拂,传来声声蝉鸣。

  ②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遥远的天边闪烁着七八颗星星,黄沙岭上下起了两三点阵雨。

  ③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过去熟悉的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在路转溪桥后也忽然见到。

  4、投影出示:

三衢道中优秀教案设计第3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诵古诗。

  2、结合注释、图画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3、体会诗人舒畅愉悦、游兴未尽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诗词的意境,理解、感悟、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爬过山吗?去哪游过山玩过水,感受心情如何?今天阳光明媚正是出游的好天气,我们就跟随宋朝诗人曾几一起游浙江省的三衢山。。

  2、了解诗人

  曾几是何许人也?但我们学过他的学生陆游的诗—《游山西村》,生齐背《游山西村》。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著有《茶山集》。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

  三、解诗题

  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哪“三衢道中”是什么意思呢?(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

  四、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1、自由读(宋)曾几的《三衢道中》,注意读准字音。自己读熟练后再读给同桌听。

  2、指名分别读诗,注意字音。(“三、宋、子、四”这些字都是平舌音)

  3、诗要读得字正腔圆。所以我们可以象刚才这位同学一样来读,一个字一个字读,里面有停顿。我们也还可以按古人最基本的读法:四声读法,一声二声可以拉长声音读;三声四声读得短促一点。

  4、师范读,生自主练习朗读,指名读诗。(虽然读得有些夸张,但沉浸在自己的朗读中就会被自己的声音所陶醉。)

  4、配乐朗读。(蜗牛与黄鹂鸟原版伴奏)

  五、吟诵感悟,想象画面学习《三衢道中》

  1、带着问题,再读古诗《三衢道中》。

  (1)作者是什么时间游于三衢山中?他的行程路线怎样?

  (2)沿途作者都看到了什么?结合插图想象画面,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3)想一想作者的心情怎样?

  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3、全班交流。

  (1)梅子黄时,正值雨季,而天气却(学生填空:日日晴),给人以(喜悦)之情。(对比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体会“日日晴”带来的喜悦心情。)

  (2)读第2句“小溪泛尽却山行”,说说这句话写了什么?如果泛舟小溪,你会欣赏哪些风景或者做哪些有趣的事呢?(不仅表明作者的行程,还透露出诗人游兴未尽的心情。)

  (3)哪句话是写作者沿途所见?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想象交流并有感情地读一读。(对比学习,出示幽静的绿荫和有黄鹂鸣叫的绿荫图谈谈黄鹂为归程途中增添了无限的乐趣,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拓展带有黄鹂的诗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4、配乐诵读(纯音乐—渔舟唱晚)。谈谈游三衢山的感受?

  六、吟唱古诗(雅乐诗唱—三衢道中)

  在古代把不配乐的称为“诗”,将配乐的称为“歌”,通过歌声的高低、快慢传达出你游三衢山的感受。

  7、作业拓展:小练笔

  《三衢道中》是一首纪行诗,全诗写景,却处处锲入感情,用你手中的笔描述游三衢山的所见所闻及所感。

  8、板书设计

  三衢道中

  宋曾几

  行:小溪+山行

  游兴未尽

  归:绿阴+黄鹂

三衢道中优秀教案设计第4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语言文字,融入自己丰富的想象,感悟这首词所描绘的意境,开展多种语文活动。

  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感受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4、通过学习课文掌握学习诗词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对“词”的认识

  2、诗词对对碰

  过渡:你们真是学习上的有心人,这节课我们再走如一首词,领略它独特的魅力。

  3、出示题目,师读。学生说说老师为什么停顿。

  4、师生一起板书课题。说说你在题目中获取了什么信息?

  5、诗人猜猜猜(诗人介绍)

  过渡:我们今天所学的这首诗就是辛弃疾的作品,选自与他的《稼轩长短句》。

  二、制定学习目标

  1、学生自己制定

  过渡:古人说“三分诗,七分读”可见“读”是学习诗词最好的途径,为此老师制定了一个“四步读书法”

  2、出示读书方法

  三、品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一)读准音

  1、自由读,字正腔圆

  2、指名读

  3、强调“见”

  4、齐读

  (二)读韵味

  1、自由读,找韵脚

  过渡:诗词有了韵脚我们读起来才会朗朗上口,有了平仄音就有了声音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现在我们听听名家朗读,体会一下诗的韵味。大家边听边画节奏。

  2、视频朗读

  3、指名读

  4、指导朗读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5、师生配合读

  过渡:古人读书的方法有很多,你知道哪些?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6、指名读

  7、师吟诵

  过渡:不知不觉我们又读了几遍,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们现在穿越到辛弃疾的身边,做他的同行者,把自己看到的,听得到,想到的大胆说说。

  (三)想画面

  1、自由读,边读边想。(提示:汇报时用上读着读着……)

  2、学生汇报

  过渡:同学们,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为我们描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可见想象可以产生美。词就像一杯咖啡,需要细细品味,这样才能走人画面,走人诗人心里。

  (四)读情感

  品上阙

  1、学生读上阙,品“惊鹊”

  2、想想鹊儿被什么而惊

  过渡:这么轻微的声音竟然能惊动树枝上的鸟儿,黄沙岭的夜晚真静啊!这种写法就叫“以动写静”我们之前也学习过不少,老师举两个例子,同学们读读

  3、写法分析

  4、想一想,说一说

  过渡:是啊,诗人多么期盼有一个丰收年啊,多么希望农民能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啊。

  读下阙

  1、六月的天,猴子的脸,说变就变。正在大家津津乐道,展望未来的时候天气发生了变化(读)这时诗人的心情怎样(着急)他会怎样做(避雨)结果呢?(读)这时他的心情怎样?(喜出望外)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质疑:“点”意趣所在

  3、齐读

  四、阅读链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齐读题目,说说题目的意思

  2、小组自由学习

  3、汇报(音,韵,画,情)相机指导朗读

  4、情感总结

  5、对比这两首词有什么不同?

  总结:同学们感受真深。同一个人写出的词风格迥然不同,他不愧为人中之杰,词中之龙。他一生征战沙场多年但一直热爱大自然心系人民,真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大诗人。

  五、布置作业

  1、选择其中一首编成小故事。

  2、阅读更多辛弃疾的词。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