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0-24
这是辛弃疾南乡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优秀的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为名家名篇,其成功教法当然很多。但是,观其大略,无外乎朗读、讲解、分析,就词论词。在总结这些教法的得失之后,这节课在教学设计上特别注重创设情景,意在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景氛围中感受苏轼词的豪迈、奔放风格,体会词人壮志满怀却无处可酬的情怀。
随着《三国演义》片头曲的响起,我们很快进入肃穆悲壮的情景氛围中,这为整节课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调。接着学生朗诵,而配有音乐的名家朗诵更将那种苍凉悲壮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到这里,我暗自高兴,我已经成功的将学生带入苏词的情景氛围之中了。
可是,由于这节课注重从总体上把握词人的豪迈风格和壮志情怀,使得在一些具体问题的设置上偏难,学生不容易理解苏轼那种“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一时期中国文人普遍的价值取向;而我在这一问题的引导上,急功近利,急于让学生的答案与自己预想的相符,这样使得一些学生本来完全可以自己讨论得出答案的问题,而变成了由我迫不及待地说出,并造成答案模式的固定化、唯一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目标:
1.理解词作的意思,体会作者妙手铺排,渲染气氛的笔法。
2.理解、品味词中的千古名句。
3.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学会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
抒情主人公“那人”形象的把握。
教学难点:
千古名句的理解及形象之外所给人的丰富联想和深刻的启示。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南宋词人辛弃疾有句话“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历来被人传诵。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有人说,那是辛弃疾在寻找他的伊人,也就是文章中的“那人”;也有人说,“那人”就是辛弃疾自己;还有人说,“那人”不是指人而是指作者心中的理想,众说纷纭。今天我们来赏析一下这首词,看作者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
二、简介背景:辛弃疾一生仕途坎坷,最后被迫退休于江西上饶,这首词大约作于被罢职闲居期间。因此,字里行间有种高洁的气质,但是也有孤独寂寞的显露。
三、初读体会
1. 自由朗读文章(结合文章注释提问,元夕之夜你在做什么,见到什么场景,那这首词又写了怎样的场景)
2. 个别朗诵(正音)
3. 再读词文,分组讨论上下片内容。
四、赏析词文
(我们来分享一下大家对这首词的理解)
1. 本词既然以“元夕”为题目,那么词中从哪些方面来写元宵节的盛况的呢?下面我们请几个小组派代表说一下。
( 提示 :A.焰火:如花树如星雨——形态之美。
B.车马:宝马雕车香满路——服饰华贵,观者之盛。
C.音乐:凤箫声动——音乐美妙。
D.花灯:玉壶光转——光彩夺目
E.士女: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妆扮、情态之美。
总结:上片反复渲染了一个动态的绚丽的灯节之夜。车多、人多、灯多;焰火美、音乐美、花灯美、服饰美、情态美。作者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多种感觉器官,极尽渲染烘托,写出了元宵节的热闹非常,盛况空前。)
2.元宵节盛况的描写中既写景,也写人。上面我们看了热闹的景象,那文中又出现了几类人,主角是谁?请分析概括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提示:两类人:“笑语盈盈”的仕女;“灯火阑珊处”的那人。
主角:“灯火阑珊处”的伊人。
形象:孤高、淡泊、自甘寂寞的女性形象。)
3.写景、写人起到什么作用?(既然主角是“那人”,文章却用十三句中的九句来写景,写别的喜欢热闹的女子,对于写主角有什么作用和好处吗?
提示:写景写人都是为了反衬女主人公。A.景越热闹,越见“那人”处境的寂寞与孤独。B.他人越高兴,笑语欢快,就越见“那人”的脱俗与淡泊。总之,这都是为了衬托“那人”的,这不是喧宾夺主,通过对宾的着重描写,正起到了加强突出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采用烘云托月之法,用意全在烘托那人。)
4.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一个人,请结合梁启超在《艺蘅馆词选》中评论 “自怜幽独,伤心人自有怀抱”,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提示:从作者身世看,这首词大约作于被罢职闲居期间,置身热闹之外的“那人”形象里,实有作者自身的影子在,或者简直就是作者人格的化身。写出作者尽管无法实现自己的志愿,也不愿随波逐流过着醉生梦死的奢华生活,而甘愿在这疯狂的热闹中独守着孤高、淡泊,自甘寂寞。)
五、知识迁移
一篇文学佳作的艺术魅力,常常不止于它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本身所具有的感染力,还表现在它又可以在形象之外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启示。例如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也是做学问三境界)。
A.“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的《蝶恋花》)。这首词是写离别的痛苦。闺中人一夜难眠,晨起登高,极目远眺,西风黄叶,天涯路长,想和思念的人通个音信,却因山长水阔而不知道他在何处。这句词富有哲理,王国维以此说明第一境界:高瞻远瞩,选定目标。故也称为“立志”。
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写思念一个女子,为了她,自己一天天憔悴下去也在所不惜。王国维以此比喻为第二境界:百折不挠,艰苦奋斗。故也称为“追求”。
C.“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这首诗写上元之夜,灯月交辉、车马喧闹。观灯女郎,笑语幽香,飘然而过。然而意中人千寻万觅,杳无踪影,似乎已经绝望了。谁料蓦然回首,竟看见他在灯火阑珊之处。悲喜交集,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王国维以此比喻为第三境界:豁然开朗,亲手得之。故也称为“获得”。
规律总结:
渲染就是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的描写、形容或烘托,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的一种表现手法。古典诗词中常常运用这种表现手法。如杜甫的《登高》,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眼前的秋江之景,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俯仰间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萧瑟悲凉的秋江景物的特点,为全诗定下了沉郁悲哀的基调。
再如柳永的《雨霖铃》,起首“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写送别的环境,点出离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是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作者浓墨重彩,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极力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加重了离愁别恨,为全词定下了凄凉伤感的基调,真正做到了字字写景、字字含情
方法指导:
如何区分渲染和烘托两种手法及其作用?渲染本来是国画的一种手法,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诗歌则往往用来对环境、景物等进行描写,这些描写是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如孟浩然《早寒有怀》:“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湘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预有问,平海夕漫漫。”这首诗写寒秋时节诗人漫游长江下游时所产生的思乡的悲哀和对前途的迷惘。首联“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写出深秋时节的景象。木叶渐脱,北雁南飞,北风呼啸,渲染出秋天寒冷,凄飒的气氛。诗人抓住最有代表性的事物从正面极力描写秋寒,这是渲染的手法。
烘托本是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手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涂抹,使物象明显突出。用在诗文中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如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首联从大处落笔,写深秋的萧杀凄凉景象,颔联写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这种景象使诗人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的郁郁不平形象地表现出来。这些景物描写是从侧面着意,用笔墨于景物,实则形象地衬出诗人的思想情感,是烘托手法。
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并不意味着两者可以等同,而只是说明这两种表现手法往往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用。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一般我们说,渲染气氛,烘托情感。像上面孟浩然《早寒有怀》先渲染出一幅秋天寒冷凄飒的氛围,再通过这种氛围烘托出诗人思归的哀情和前途渺茫的愁绪。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先渲染一种沉郁悲壮、萧条涌动的浓重悲凉的氛围,再以这种氛围烘托内心的情感。
烘托是一种侧面描写,即为了突出主要方面,作者从次要方面下笔,加以修饰和陪衬。烘托又称烘云托月,为了突出月亮的美,而从云写起;或为了表现红花的美,反复地刻画绿叶。所以烘托的“托”略带“衬托”的意思。如《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作者对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种种描写,就是从侧面来烘托罗敷的美。渲染则是为了营造某种气氛或创设一种意境,而对景物或声音进行描写。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作者开头写寒蝉凄惨悲切的叫声,目的是为下文的离别渲染一种凄凉、伤感的气氛。
课堂训练:
比较李清照的《永遇乐》和辛弃疾的《青玉案》在立意和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永遇乐·元宵》
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答:这两首词的共同之处:二者都是以元宵灯节作为描写对象,借以寄托另外的思想感情。在表现方法上,都用了对比手法,极写元宵盛况,反衬出一位独处于灯火稀落之处的孤高女子,借以表现自己不同流俗的政治操守和高洁的人格。用较多的笔墨来回忆“中州盛日”的元宵,抒发的是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悲。用比喻、白描、对比、渲染、以乐写哀等手法。
其不同之处是:辛词只直接对过去的元宵没有牵涉,而李词对今年的元宵的用笔方式与辛词不同,并没有真正突出其繁华场面,而用较多的笔墨来回忆“中州盛日”的元宵。
这主要是因为二者的立意不同。李词所抒发的是家国之慨和身世之感,而辛词则是表现了不同流俗的理想追求,从政治层面来说,是对朝廷奉行投降国策并由此带来的政治现实的不满,从而表现自己的政治操守和高洁的人格。在对比手法上,二者也有所不同,李词除了今昔对比外,还从人与我、乐与悲等多方面进行对比,辛词主要是将世俗与“那人”进行对比。李词表面极写元宵节灯火辉煌、万人彻夜狂欢的场面,讽刺南宋统治者只知沈醉于歌舞升平,而不思复国。词中繁华的景象,衬托出一位自怜幽独,脱俗不群的美人形象,从中表现了词人唯我独醒,不随波逐流的清高品格。
六、布置课后作业
1《全优设计》p111第六 第七题
2整理笔记
1.教学内容分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派词的代表作品,它不如诗歌易读易懂,所以要反复诵读,层层设疑,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运用联想和想象,探究它旷远深沉的意境,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让学生学会鉴赏方法,能够独立分析宋词。
2.教学对象分析:
本校学生差生面比较大,在学习过程中有效调动其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开头的音乐视频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对本词意境的分析采用问答式,可有效降低思维难度,达到通过问题,引导其了解分析意境的方法的目的。思维创新必须有一个契入点,质疑讨论部分正是为此设计的,相信学生可以百家争鸣,各抒己见。
3.教学策略设计:
①重视诵读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第二单元说明中写着“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诗歌意境”,可是听过多少节课,很少有老师引导学生诵读,充其量是有节奏地读,很难想象这种整齐划一的读念中能不能品味到诗歌的意境。还有一种教法就是老师们常采取的津津有味地评析,这种办法也的确能引导部分同学进入诗境,如游历梦境一般赏析一番。但也常会遇到并没有能跟随老师进入诗境,反倒如同听催眠曲一般进入梦乡的同学。可见这种被动的接受或者简单的读念都不能替代诵读,也难以达到诵读主体心理体验的深度。鉴于这点,教学设计侧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了解格律常识,发挥联想和想象,通过声音感受诗歌的韵律美,通过诵读走进诗的意境。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真正激发大家诵读诗歌的兴趣,变评析被动接受为赏析主体主动体味和表达。
②巧设疑、善诱导、多层次启迪思维
引导学生反思求知过程,总结鉴赏诗词的一般方法:探究(合景与情)意境,通过想象、联想体味景物描绘虚实结合的特点;通过知人论世,把握词人的思想感情;质疑讨论,创新思维。
③多媒体设计
自制多媒体课件,插入图片、动画、音频、视频,增加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品味、理解、感悟。尤其是调整了《三国演义》片头视频的视帧顺序,并加入了本词内容作为字幕,经“Studio MP10”重新压缩后,用于教学最后一部分配乐朗诵与歌唱,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
④比较赏析
“有比较才有鉴别。”其实本课最好还是进行比较教学。比较易于形成课堂教学的兴奋点,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比较设计可以有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纵向可以不同时代的婉约——婉约、豪放——豪放派作品相比,如柳永《雨霖铃》——李煜《虞美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横向则可婉约——豪放之间比较。也可以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进行比较。
4.学生学习策略设计
课堂教学中间过程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互相激励,共同进步。
5.教师成长与教学创新
教师一定要具备课堂开发的意识与能力,善于挖掘课程资源,并结合自己的特长灵活地教,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实践,不能怕出丑,不能自己不会的就不去让学生体会。只有具备了这种意识与能力,以往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生活场景与欣赏者的人生体验,才会被真正挖掘出来,并通过鉴赏活动为语文教学开辟出一片新天地,进入一种新境界。
同时,我认为语文学习既是一种学生个性化的活动,也是一种学生创造性的活动。作为教师不仅要珍惜学生的感悟、体验,更要善于启发点燃他们的智慧火花,让学生在个性化的体验中开发出创造性的潜能。诗歌的讲评和赏析,帮助学生把握重点难点,完成教学任务固然很重要,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把语文教“活”、让学生动起来“活”学,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灵魂。如果教师死守课本和教案,那么最好的课本和教案也会成为教学的桎梏。活生生的学生也会变成课本和教案的奴隶。课堂适当地灵活一些、放开一些,或许更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出学习的潜能。
(一)名句名篇背诵
(二)诗歌鉴赏
1、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语言
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学目的:
1、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
2、理解文中用典的作用,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出的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及愿望不能实现的苦闷心情,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用人不当的愤概。
3、学会怀古诗词鉴赏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东坡词豪放,有铁板铜琶之称,而有副对联是这么写的: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该对联写的是谁?辛弃疾。他的词作豪放奔放,与东坡同属豪放派代表词人;他对南宋朝廷的一片忠诚。我们齐读辛弃疾的简介,掌握相关文体知识。
2、词人简介: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其词题材广泛,风格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合称“苏辛”。辛词充满了誓复中原的爱国思想感情。著有《稼轩词》,又名《稼轩长短句》。
3、老师补充: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经沦陷13年,其祖父曾为降金小官,时常对辛弃疾进行抗金的爱国主义教育,因此,抗战以收复中原成了辛弃疾一生最大的理想。但是,南宋朝廷却是“主和”的,苟且偷生于东南,这也就决定了“主战”的辛弃疾不可能得到朝廷的重用。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辛弃疾的一首怀古古词,请打开课本39页,《永遇乐京口北顾亭怀古》。
二|、新课:
1、齐读词作,整体感受。毕,师正音。
2、析题。永遇乐,词牌名,即词的曲调名称,它规定了词的句数,每句的字数以及音韵等。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怀古,所写内容。怀古思人,大多通过今昔对比,借古讽今。
3、本词怀了什么“古”呢?请大家听朗读录音,迅速找到相关的人名。
4、听朗读录音。
5、让学生回答,词作中出现的人名: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
6、作者登上北顾亭的时候,想到这些古人,源于他们经历的一些事情。请结合课下注解,大家讨论2-3分钟,用简洁完整的句子概括每个典故的内容(什么人、什么事)。
毕,让学生回答,形成表格:
人物
故事简介
孙权
京口建都,败曹军,保卫家园。
刘裕
京口起事,建立政权,大举北伐,恢复中原。
刘义隆
草率北伐失败。
拓跋焘
击败宋文宗,瓜步山上建行宫(佛狸祠)
廉颇
老年廉颇有报国之志却不得重用。
7、在诗文中,像本词这样,涉及过去的一些史实或者文字叫做“用典”。作者往往借用典故之暗示,委婉表达心声。自读课文,找到可以看出作者感情倾向的关键字词,先弄清楚作者对词作中的人和事的态度,再思考本词中5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作者的什么心声。
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英雄”“风流”“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草草”“赢得”“仓皇”“可堪”“凭”字所蕴含的情感。
指导朗读。
学生回答后,总结得出板书:
(1)孙权、刘裕:渴望建功立业,壮志未酬
(2)刘义隆:借鉴历史,劝当朝者不能草率北伐
(3)佛狸祠:对当朝者不图收复中原的不满
(4)廉颇:以廉颇自况,苦闷悲愤
8、用典是辛词的一大特色,典故的恰当使用可以使诗文情思隽永,含蓄深刻。用典: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者文字语言即为“用典”。用典好处:语言简练,内涵丰富。借用典故之暗示,委婉表达作者的心声。
9、咏史怀古诗鉴赏要点:
①弄清史实。什么人?什么事?
②领悟感情。弄清作者对史实中的人和事的态度。正面的人物形象或事迹往往是表现作者的仰慕和赞颂之情。反面的则是批判和讽刺,对现实的警戒。
三、反复诵读。
四、拓展延伸: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思考:《蜀相》中怀了那位古人?哪些诗句对应了史实?作者委婉地表达了怎样得情感?
五、课堂背诵《京口北顾亭怀古》。
六、课后作业:默写《京口北顾亭怀古》。
教学反思:本节课按教学计划完成了教学任务,从文中的典故入手,理解用典故的作用,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出的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及愿望不能实现的苦闷心情,重点突出,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但是,有的环节突破得不够,比如设计中安排有诵读,但是实际操作中有感情的朗读还是少了些。另外,整节课没有亮点,显得平淡。我用多媒体配合教学,但没有注意好幻灯片色彩的搭配,有的幻灯片自己不清晰。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