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9-24
这是我的母亲教案,是优秀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理解、积累“责罚、管束、广漠、宽恕、质问、轻薄、仁慈、文绉绉”等词语。
⑵了解胡适的生长经历,理性考虑母爱和其深远影响。
2、能力目标:
⑴理解文意,概括文中的母亲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⑵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掌握自传的语体特点。
⑶感悟胡适和其作品所包括的人文内涵,丰富文化素养。
3、德育目标:
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诵读。概括、提炼母亲的形象,感悟课文的人文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的深层内涵和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课文以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再现了中国保守社会一位既普通又伟大的母亲形象。全文毫无夸饰之辞,直白,坦诚。引导同学充沛诵读,掌握文中的母亲形象,感受母亲深细而严格的教育和其深远影响。
2、延伸拓展:
本文选自《胡适自传》。引导同学延伸阅读有关胡适的传记,如其中的《先母行述》,全貌性地感知胡适和其作品所包蕴的人文内涵。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打印好的讲义资料。
课时布置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诵读,整体感知文意。分析母亲的形象。品味语句,掌握自传的语体特点。拓展延伸,理性考虑母爱和其影响。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同学们,母爱,是一个饱含温柔深挚情意的永恒话题。的确,无论是年常年少,还是天涯海角,单飞后心的另一端永远牵挂的是对母亲的思念。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就是儿女心泉的自然流淌,让我们在歌声中感念、祝福普天下所有的母亲。
(多媒体显示)
烛光里的妈妈
妈妈,我想对你说话到嘴边又咽下
妈妈,我想对你说眼里却点点泪花
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
你的黑发泛起了霜花
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
你的脸颊印着这多牵挂
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
你的腰身变得不再挺拔
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
您的眼睛为何失去了光华
妈妈呀,孩子已长大
不愿牵着你的衣襟
走过春秋冬夏
噢,妈妈,相信我
孩子自有孩子的报答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胡适的人生经历,去感受母爱的力量。
(一)导入
屏幕显示:
以大海为背景,左上方写着《我的母亲》——老舍,右下方是老舍图像。左边字幕:母爱、生命的乐章。
母爱,是人类最神圣的情感,具有永恒的人性魅力。歌颂母爱,怀念母亲便成为许多文学作品的主题,很多作家以自己的切身体会书写母子情深。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就是这样一篇质朴感人的回忆散文。
(二)审美阅读,情感体验
1、母亲的形象美
老舍的母亲并不识字,她是一位普通的妇女,但她毕竟又有其不一般的地方,那就是她为中华民族生养了一位伟大的作家,给他以“生命的教育”,使他在性格习惯、为人处世等各方面都得到了一种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优良传统的美德。那么,在老舍的眼中,母亲具有怎样的品格?母亲对“我”进行了什么样的“生命的教育”呢?
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跟着作者走进他贫寒的家,去认识那位伟大的母亲。
学生阅读思考、概括,屏幕显示:
母亲的形象美 勤俭诚实
吃苦耐劳
热情好客
谦让随和
善良坚强
作者通过回忆展现了这位普通劳动妇女真、善、美的灵魂。
学生阅读思考:文中哪些饱含深情的议论抒发了老舍对母亲的崇敬和缅怀。
明确:正如课文第12段中写到“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第17段也有这段话:“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所以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这就是文中母亲的形象美。
2、母亲的情感美
母亲对儿女的关爱无须太多的言语,这正是母爱深沉伟大之处。老舍先生能从母亲无言的表情和举动中体悟到这份真情。
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出有关母亲流泪的细节描写。
明确: ①哥哥外出学徒,做工,母亲“含着泪把他送走,不到两天,又含着泪接他回来”。 ②为了让“我”读师范,母亲四处筹来“巨款”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 ③“我”毕业,“我”说“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④当“我”违背了老人望我早日结婚的意愿时,尽管多有不满和失望,母亲依然尊重儿子的选择,“含泪点了头”。
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以上片段。
让学生在母亲的莹莹泪光中体验到:母亲那宽容的心和无私的爱。
作者的笔深入到母亲的内心世界,不在于为人物寻找惊天动地的壮举,也不在于对事件进行细腻的描写,而是在叙写时抓住了最能体现人物内心思想情感的富于表现力的动作、神情和语言。作者在概括性的叙述中间,以简练传神的细节描写刻画母亲的形象,传达对儿女的关爱。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再找出本文中几处极富表现力的细节描写,体验母亲的真挚情感。
例①:(三姐出嫁时)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地走去。
例②: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需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
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母亲的内心情感:
①作者以简洁的神态、动作描写,在极短的篇幅内将母亲内心对儿女难舍难分,又怕儿女为自己担心而强抑悲痛的复杂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②“笑”、“愣”、“叹”、“递”一连串的动作描写,画出了母亲此时此刻心潮的起伏线:由高兴的巅峰跌入失望的谷底,再强忍失望之情“平静”让“我”离开,读者不得不叹服于母亲那颗宽容慈爱的心。
教师整理归纳,屏幕显示:
母亲的情感美宽容
无私
坚忍
(三)情感表达
听老舍先生追忆逝去的岁月和永恒的母爱,让读者与他一起体味人间这弥足珍贵的真情。此刻,同学们心中一定有许多想说的话,这时,要求同学们搜索记忆的点滴,展现生动的细节,抒发真情。
教师补充:
“儿女各奔东西后,对母亲是一种温柔的煎熬,也许母亲老了,走不动了,但你还是把儿女的照片和音讯当成了自己日思夜想的信物……”
“娘的脚冬天也是裂很大的血口子的,娘用塑料布扎上,一瘸一拐的去挑水,一想到这,我的眼泪怎么也止不住……”
“我小时候闹蛀牙,疼得哇哇大哭……睡着了牙就不疼了。有一夜是这样的,我枕着母亲的胳膊哭着闹着就睡着了,就那样的一个姿势母亲竟坚持了一夜,母亲说不敢动,怕我醒了牙疼……”
“母亲的话却有些颤抖:‘孩子!妈与你天各一方,看不见摸不着,突然间电话不通了,我能不担心吗?’母亲一再嘱咐我别在手机快没电时给家里挂电话。”
……
(四)拓展
推而广之,在我们的记忆中,从古到今,有哪些颂扬母亲的故事和诗?
补充资料:
孟母为了选择孩子成长的最佳环境,三迁其居,培养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亚圣”;欧阳修四岁丧父,母亲用苇秆在沙地上画字教他认读,成就了一代文豪;岳母在岳飞的背上刺“精忠报国”四个字教导出一代名将,千古英雄……
教师整理归纳,屏幕显示:
永恒之光孟母三迁
欧母教读
岳母刺字
……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造就我的,便是我的母亲。”
……
(五)总结
母亲的伟大还在于:母亲千辛万苦养育孩子,一旦国家和民族需要时,母亲又毫不犹豫地献出她们的至亲至爱,放电影《高山下的花环》的故事片断,然后屏幕显示:
是母亲养育了孩子,成就了孩子,而当祖国需要时,母亲又义无反顾地献出她们的孩子,母亲是崇高的、伟大的、无私的。母亲的人性美、人格美闪烁着永恒的光辉,照彻天地和宇宙,贯穿远古和未来。
教学目标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一、能力目标:
理解文章,概括母亲的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把握自传的语体特点。
感悟胡适及其作品所包含的人文内容,丰富文化素养。
二、德育目标: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情。
教学重点:诵读、概括。提炼母亲的形象,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深厚内涵和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和延伸拓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母爱是一个包含温柔深挚情意的永恒的话题,同学们一定还会记得我们小时侯经常唱的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请同学们再唱一遍。
今天我们一同走进胡适先生的`人生经历,再一次去感受母爱的力量。
二、胡适简介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章:
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标示段序,并疏解疑难字词。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佃户:佃,租种土地。
轻薄:言语举止带有轻佻和玩弄意味。
仁慈:慈爱慈祥。
质问:依据事实问清楚是非;责问。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2、学生自由阅读,批注文章中刻画母亲形象的语句,思考:
(1)文中写了母亲哪几件事?
(2)勾画出文章中揭示母亲品质的语句,试用母亲是一个
的人的句式组织语言,精当评价母亲的形象。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拨。
3、本文是中年胡适对自己人生的一段回顾,除了主体部分写母亲以外,课文的其余部分还提及了什么?
4、学生通读全文,体味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四、合作探究,理清文章深层的内涵和写作方法。
1、学生精读课文,深透理解文章,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1)课文前三语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而其他内容好象与课文内容没有什么关系,作者这样安排行文结构的用意是什么?
(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以外,还花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2、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上述问题的答案。
3、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我的母亲管束我很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2)为什么说她是严父?
(3)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
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我去上学。
B、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C、新年之际,债主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D、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忍的地步,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E、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的侮辱。
通过以上这些事,表现了母亲以下的品行:
她是一位恩师,对我的谆谆教诲,对我严格要求,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话伤人感情。
五、拓展延伸:
1、从你的阅读积累或生活积累中将一个关于母亲的故事。
2、母亲节快到了,你讲给母亲送一件怎样的礼物呢?为什么?
3、代表胡适写一句感谢母亲的话。
4、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学目标:
一、真挚、深沉的母爱。
二、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写人物。
三、在记叙中穿插必要的议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法国大作家说: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是出现在当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我国著名的亲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邹韬奋,他的情感世界十分丰富。十三岁时慈母长逝,当他挥洒如椽之笔发宏遒之论时,也会怀念到母亲的美丽,丰富的情感,能干的才具,可爱的性格。他饱蘸情感,挥笔写下了《我的母亲》,再现母亲那慈爱的动人形象。
二、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课文:
1、理解识记字词。
2、结合课后第一题,课文写了母亲的几个生活片段,来表现母亲的爱子情深。
(二)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点引读回忆母亲的四个片段。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
人影憧憧()
睡眼惺忪()
蹑手蹑脚()
娓娓动听()
万籁俱寂()
2、对第一个片段元宵夜的巡阅,重在诵读欣赏,体会母亲对幼儿的呵护和爱意。表现母亲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
对第二个片段涌流的泪珠,重在体会母亲的同情心和循循善诱的良师素质。
对第三个片段丰富的心灵世界,通过精读这一片段,重在理解母亲期待严训而又心疼儿子的矛盾心态,引导学生懂得写人之心态,要善于写出心灵中复杂矛盾的一面。
对第四个片段劳碌的身影,重在体会母亲的勤劳和才干以及我的歉疚和激动之情。
(三)、体会语言细腻、真挚、深沉的特点。
本文的句式一般较长,多用修饰,注重描摹,强腻刻画。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最能表现这些特点的句子,并作出分析。
如我自己咆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母亲前用坐在旁边缝纫着的限定,哭着前用唏唏嘘的泪如泉涌修饰,声音前用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修饰,绘声绘色,描写细腻,结构严密。这句话如果改成短句,似乎可说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母亲也哭着,她坐在旁边,唏唏嘘嘘嘘,泪如泉涌声音呜呜咽咽,断断续续,时时勉强说着打得好。意思虽没有增多或减少,但似不能表明唏唏嘘嘘,泪如泉涌与哭着等的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描写的细腻程度上似有了
一定的差别。
细腻描写的语言中有着真挚、深沉的感情。例如:说起我的母亲,我只知道她是浙江海宁查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这句话所揭示的内容,这句话所流露的感情,则是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女性依附于男子,几乎无独立身份可言这一现象的深沉的谴责、控诉之情,也似乎包含着一种深深的自责,感叹号的使用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情。
(四)强化训练:
1、在横线上,填进恰当的成语。
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交妇含冤的美好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那时的我立在旁边睢着,,心里不明白她们为什么那样的挥泪痛哭一顿。
2、体会加点词语的感
情色彩。
(1)到年底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
(2)不幸又有一次中断,背不下去。
(五)课堂小结:由于母亲在作者十三岁时就去世了,母亲在作者童年的记忆中,只留下了几个闪光的片段。作者正是摄取这几个闪光的片段来塑造母亲形象的,表现了母亲的爱子情深,母亲的感情丰富,母亲的勤劳能干。
(六)布置作业:
你还记得自己母亲给你留下的最初印象吗?写出几个片段。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