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庭中有奇树逐字稿

日期:2021-08-06

这是庭中有奇树逐字稿,是优秀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庭中有奇树逐字稿

庭中有奇树逐字稿第1篇

一、说教材

  《说木叶》这篇课文选自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本单元是必修五册书中唯一的文艺评论和随笔单元,或探究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或评论某种美学现象,都持之有故,自成一家之言。阅读这些文章,能打开我们的思路,启发我们去探究某些问题。三篇课文都阐述诗歌鉴赏的知识,《说“木叶”》排在第二篇,也可看做恰恰是第一篇《咬文嚼字》的范例。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从而阐发了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作者旁征博引、条分缕析,思路清晰,说理形象透彻,便于接受。学习本文,一面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另一面可以引领学生学习文艺随笔本身的写作特点。

  二、说学情

  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阶段的语文学习,阅读了一定量的诗歌作品,具备了一定的艺术体验,学习了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具备鉴赏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解能力。随着我校课堂改革的发展,学生普遍适应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但对诗歌鉴赏相关的题目存在畏难情绪、惰性思维,对本文的难度预期值较大,影响学习的内动力。而且学生层次水平不一,理解鉴赏的差异较大。针对这一现状,在教学中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层次性,让各类学生都可以对接文本,同时由浅入深地突破,借助品味诗句中的审美体验,于形象中认识艺术的规律。

  三、说目标和重难点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学生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与技能:

  1、筛选信息,比较归纳,认识木叶这一艺术形象。

  2、理解本文借说“木叶”的艺术特征,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诵读法、筛选信息法理清作者观点,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通过比较、联系,理解引用诗词中的意象及情感,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诗句,感悟诗歌语言暗示性带来的丰富意蕴,唤起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作为议论文体,“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主是围绕古诗中的“木叶”意象对诗歌的暗示性进行分析说理,所以我将认识“木”与“树”艺术形象的不同,理解理解本文借说“木叶”的艺术特征,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认识以小见大的好处作为本课学习的重点。

  新的教材观强调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最终要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而这也恰恰是我们学生的薄弱环节,所以我把本课的难点定位在:

  1、快速阅读与精度结合,锻炼学生提取课文关键信息的能力、总结归纳分析的能力;

  2、拓展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品味诗歌的意象和情感。

  四、说教法、学法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体。因此我一切活动以学生为中心,主要采用学案辅助法、激趣导入法、问题引导法、归纳比较法、探究讨论法、拓展延伸法等教法促进教学生成。

  本文围绕“木叶”这一意象旁征博引,形象说理,学生学习时要充分接触文本,速读与精读结合,充分运用圈点勾画法、替换对比法、情境想象法理解诗歌语言的妙处,体会其暗示性特征。

  五、课时与教具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计划一课时,运用电子白板作为辅助工具。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既是对文本的阅读与鉴赏过程,又是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树立学习主体意识,学会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的过程,结合本课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环节:

  (一)课前预习布置学案,让学生课前读一遍课文,特别是细读4———6节,填比较表。(因为课文较长,又有很多引用诗词的注释,需要学生充分地接触文本。为了保证预习的有效性设计了学案的表格,同时也引向课堂鉴赏的重点部分。)

  (二)激趣导入提问:读过课文,这篇文章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思考:文中大量援引古诗人诗句,有何作用?介绍作者林庚先生是一位诗人。当年读清华大学中文系时的毕业论文就是他的第一本新诗集《夜》,之后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等诗集,被誉为给诗坛带来“一份晚唐的美丽”。由诗人而学者,林庚对中国文学史的研究独树一帜。在古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少年精神”“布衣情怀”和“建安风骨”。(由学生对课文的第一印象入手,由形式特点认识文化随笔的特点,顺便解题。“盛唐气象”、“建安风骨”拉近了作者与学生的距离)

  (三)研读探究

  1、读最后一节,圈点关键词。(改变读文顺序,从最后一段入手,提炼文章观点,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

  2、小组合作,完善预习作业中的表格,比较归纳“木”与“树”艺术形象的差别。

  3、通过与“落木”的比较完整理解“木叶”这一形象。

  4、探究文章的写作目的,认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锻炼学生提取课文关键信息的能力、对比归纳分析的能力)

  (四)拓展练习思考诗句中不同的“水”的意象的暗示性,按照老师给的模式答题。这首诗是诗人在()的场合下,通过()这一意象()的暗示性,表达了()的感情。

  (本单元课文独特之处在于学以致用,拓展设计是为了运用本课所学知识,仿照本文“咬文嚼字”的方法对诗歌同类现象进行分析。)

  (五)课堂小结像“木”“水”一样具有暗示性的形象在古代诗歌中不胜枚举,如月、松、菊、雁。希望同学们搜集梳理,更希望大家能够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去理解诗歌,与诗人做心灵的沟通。

  (六)作业布置完成学案中关于“水”的剩余的两道练习。(作业安排依然重在学以致用)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要将课堂内容简洁明了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重点,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木——空阔舒朗

  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暗示性艺术形象一字千里

  树——饱满绵密

庭中有奇树逐字稿第2篇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言的微妙之处,于细微处见精神,含英咀华,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

  (走进课文)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做为一个例子。

  (走出课文)本课教材的淡化体现为课外的内容将要占到课时的一半。

  依据教学大纲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古诗词语言暗示的表现技巧和归纳的方法,积累古诗词名句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及从相关资料中抽象出一般规律的能力

  3、情感目标: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学生学过多篇诗歌,但只是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并没有深层挖掘诗句的表达技巧,对语言的微妙处也没有敏感的体察,而这正是古诗词含蓄蕴藉之处,正是古诗词魅力所在,本课以此作为教学的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这一表达技巧,能够有意识理解和运用它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时要本文用的是归纳法,从多个诗句中“木”这一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具有暗示性这一特质,所以在拓展时教师要注意到这一知识点的积累和能力训练,让学生自己依据刚学过的知识概括出共性的东西,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情感目标是基于新教材对于学生心理的关注而确立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等心理因素,随着对学生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智力因素有时显得无能为力,因为非智力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占主导地位,现代教学能够兼顾二者,用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达到真正使学生健康地发展。传统语文课人文教育方面还显得薄弱,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使语文课美感得不到充分体现。本课实现情感目标主要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重视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流程:

  导语:我设计的导语是:在诸多文体中(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你最喜欢哪一种文体,为什么?师:诗歌是诸多文体中最美的一种文体。她美在哪里呢?——语言美、形式美、结构美、音律美等。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关于诗歌语言特点的文章《说“木叶”》。这个导语意在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第二个环节是提出问题,确定学习重点。采取布鲁纳的发现问题式,课前由学生做预习,学生可能会提出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问题,我想先引导为宏观问题,就是:作者发现了一个文学现象,是什么。经过四个到六个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总结。这样处理教材因为本课是自读课文,练习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因为只想通过课文让学生能够理解文学词语的暗示性。这个环节的设置想检验学生读书的高度,有的学生注意微观的句子或字词,有的注意宏观的内容、思路或手法。我想本课的学习可以从宏观入手,让学生能够高屋建瓴地来把握文章,提纲挈领,切中肯綮。

  第三个环节是分析品味: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带着问题去阅读。另一种是解读课文之后进行自测。这里我设计了一道关于填补“树或木”的一组诗歌。意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有利于在45分钟内提高阅读效率。和学生一起就文中涉及的例句进行精到的理解。如第一处“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句诗写屈原看到秋风中飘零的树叶感伤自己的;“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这个意象是一棵美好的树,自然而然让人想到一棵形态美好、仪态万千的树,这是屈原对自己高洁品格的暗示。这时教师尽量少数或不说,让学生自己品味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让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分析意象,准确把握意象表达的情意,这个环节意在通过练习咬文嚼字使学生感悟诗歌语言精妙的表达效果,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鼓励学生谈自己的见解,通过讨论达到共鸣。

  第四个环节是课外拓展。只要一提到“木”字大家就会想到在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人们的感伤情绪。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稳定的感情色彩,这时引入梅和柳两个意象。比如说梅的意象,让学生说出它代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品质和情绪。并让学生看四首咏梅的诗歌,对梅的意象进行分析讨论。第二个意象是柳,三首诗,每个组任选一首。让学生任选主要考虑学生可能愿意选简单熟悉的那一首诗,这时鼓励学生知难而上,也是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最后布置作业。在课件中展示松、竹、月“乌(鸦)”“昏鸦”“寒鸦”“轻舟”“孤舟”“扁舟”等意象,让学生任选一个意象,课下搜集几首诗写成一篇小文章,谈这个意象的艺术特征(相同或不同)。这个环节想对本课知识进行强化,也是对本课知识的检验。最后这两个环节是在运用斯金纳的强化律,对学习行为进行及时强化。

  本课的板书设计为:

庭中有奇树逐字稿第3篇

一、说教材

  《说“木叶”》是人教版高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该单元主要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或探讨某种美学现象。《说“木叶”》这篇文章主要通过分析中国古典诗歌中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阐述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征,本文思路比较清晰。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三维目标确定为:

  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比较“(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点,明确本文的写作目的。

  3、初步培养学生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

  由于(本课的一些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重点:品味文中诗句意蕴,比较“木”与“树”“叶”的不同,从而把握“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

  因为(学生的一些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

  难点: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意象品味练习。

  二、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和提问法。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点拨法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提问法可以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我设计的导语是从现实生活引发联想,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环节2:文本探究,重点突破。通过比较“木”与“树”“叶”的不同,得出文章的主旨是讲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

  环节3:整体感知,了解全文结构,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

  环节4:拓展延伸,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

  环节5:课后作业,一节好课的结束应该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始。我布置的课外作业是:

  1、搜集有关含“梅”意象的古典诗词。

  2、在班上进行交流。

  3、认真品味欣赏,就自己所得谈谈感悟,写篇小作文,学以致用。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庭中有奇树逐字稿第4篇

 一、说教材

  《说木叶》这篇课文选自高中语文第5册第3单元,必修五第三单元是必修五册书中唯一的文艺评论和随笔单元,学习本单元,在把握文章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参照选文的写法,试着对自己熟悉的作品做一点分析和评论。同时,因为本单元课文不同与以往学习的文学作品,都是论说性的,一次在阅读方法上应该给与学生必要的指导。

  《说“木叶”》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从而阐发了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

  本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依据教学大纲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文章内容,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述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理论;(重难点)

  2、积累古诗词句;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抓住关键句,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2、利用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提高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借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体会我国古诗词优美的意蕴,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二、说学生

  高中学生阅读的文艺评论并不多,加上文艺评论本身抽象难懂,学生可能会产生畏难心理,对课文不感兴趣,读不下去,或者虽能读下去但只是蜻蜓点水,走与观花而已,难以抓住重点。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对学生感到难懂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将文章讲透。

  三、说教法:整体把握——重点研读——拓展延伸——课堂训练

  四、说教学过程

  1、感知文本,把握字词。目的:积累字词,扫清文字障碍。2、初步感知课文

  2、整体把握文本,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述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理论。

  安排以下一些环节——这些环节意在突出落实重点

  (一)、速读1—3段,简说下列问题:(略说)

  1、第1段中心句?(举三个例子说明了什么?)

  2、第2段中心句?(对“木叶”和“树叶”两个词,古诗人多用哪个?)

  3、第3段,说明“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关键在‘木’字。然后,用哪句话“启下”?

  明确:

  1、屈原以后,“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2、古代诗人有一个现象:多用“木叶”,而不用“树叶”。

  3、尾句“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起到了启示下文的作用。

  小结:可见,前三段只是一个“引子”,下面的文字才是正题,是课文重点。

  (二)、速读第7段,回答问题:(略说)

  思考:作者在这里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

  明确:“木”与“树”,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可是,在艺术形象上一字千里。

  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显然,这就需要解读4、5、6段。

  (三)、研讨4—6段,回答下列五个问题:(详说,此处为重点、难点)

  1、“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结合段中例子,发挥想象,深入理解之。

  2、“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结合段中例子,发挥想象,深入理解之。

  3、作者论述“木”的两个艺术特征,目的是什么?(这三段的中心句?)

  4、前三段“引子”中说,古代诗人多用“木叶”而不用“树叶”;第7段又说,“木”与“树”在艺术形象上一字千里;而4、5、6这三段又是解说原因的。那么,你认为解说清楚了吗?用自己的话解说之。

  5、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为什么?

  明确以上问题:

  1、“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木”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2、“木”有暗示的颜色性,“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疏朗的清秋气息。这是“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3、中心句是: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在概念〈词句〉之后,有言外之意。)

  4、“木”与“树”,一字千里。古代诗人之所以多用“木叶”而不用“树叶”,是因为:“木”本身就含有落叶的因素,而且“木叶”能让人感受到落叶的微黄与干燥,这样,读者在读到“木叶”的诗句时,就能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空阔、疏朗、冷清、萧瑟的秋天气息,它有衰败飘零之感,有离人的叹息,有游子的漂泊之意……“自古文人多悲秋”也。——这就是作者所说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理论”!

  5、不好。

  a、全文以“木叶”作为引论、立论和结论的依据并贯穿全文,以“说木叶”为题,体现了作者的行文思路。

  b、以“说木叶”为题并以此作为立论的依据,使较为抽象的文艺理论得到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c、以“木叶”具有暗示性,来阐释古代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有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三、运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理论”探讨文本中诗句——本环节意在突破难点

  1、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

  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

  启发性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

  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

  诗歌语言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2、根据意象特征,分析其意象在文本诗句中的特点

  木:空阔黄色

  树:饱满绿色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空阔黄色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饱满绿色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飘零透些微黄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饱含水份,繁密

  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木叶的形象:

  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