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0-08
这是狼教学目标,是优秀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一.教学目标
《狼》优秀的教学设计
(一)知识教学点
1.通译全文。
2.分析屠户和狠展开搏斗的情节和过程。
3.掌握小说主题。
(二)能力训练点
指导学生认清狼阴险狡诈的本质,体会屠户内心世界的变化过程,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结合小说主题,让学生了解到社会中确实存在假、恶、丑等阴暗面,教育学生要同它们作斗争,以净化我们的社会,使世界变得更美好。
(四)美育渗透点
这个故事结构精巧、情节曲折、引导学生从生动形象的描写中体会屠夫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美。
二.学法引导
1.本文故事性很强,教学时,可采用讲故事的方法,教师或基础较好的学生先讲故事,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如领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以达到铭记于心的目的。
2.查阅工具书,结合课文注释,扫除文字障碍,准确理解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要注意分辨。课文中有些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的不同用法,如故、前、敌、顾、洞、隧。止、几何。股等。
3.反复诵读,理解课文的意思,领悟小说的生动描绘及作品的中心思想。
4.把握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理清层次线索,分析小说是怎样通过动作和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狠的形象,表现各自的性格特点。体会一波三折、富于变化的情节特点,文中狼和屠户双方矛盾的白热化的转变过程是顾野有麦场的描写,精彩细腻,值得回味。
5.在把握作品中心意思的基础上,对作品做拓展性思考:这仅仅是在写狼吗?
通过思考作品给人们的启示,认真体味议论性文字的深刻含义,更深刻地理解小说的意义。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对情节和主题的把握上。要通过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在充分了解屠户与狼之间攻防转换和最终结局的基础上加以解决。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课文朗读录音磁带及录音机。
2.学生制作文言实词以及眈眈相向、议论性句子的卡片,进行知识积累。
3.投影仪。
4.有条件的可制作多媒体课件,效果会更好。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熟读课文,根据注释尝试翻译,了解放事梗概。
2.分析屠户和狠展开搏斗的情节和过程。
3.思考、归纳小说的主题。
4.背诵全文。
七.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一提起狼这种动物,同学们马上就会意识到它是我们人类最狡猾、凶残的敌人之一。当然,对于狠的本质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段过程的,东郭先生不是就险些被狼吃掉吗?今天,我们再来讲述一个发生在屠户和狠之间的故事。(教师板书课题。)本文节选自《聊斋志异·狼三则》,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现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为其书房聊斋所题的对联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给予他极高的评价。
(一)明确目标
1.掌握重点词句的翻译,了解文章大意。
2.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3.分析、归纳文章的主题。
4.熟读、背诵课文。
(二)整体感知
学生参考文下注释,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通译全文,了解大意,思考、分析小说的情节和主题。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翻译重点词句,疏通文义。教师出示小黑板,要求学生参考文下注释或依据自己的理解用现代汉语翻译词句,教师讲评。
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恐前后受其敌(屠户)恐怕前后都受到狼的攻击。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犬坐一一像狗似的坐。洞其中在其中打洞。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也是很狡猾的了,可一会儿功夫两只狼先后毙命,禽兽的欺骗手段又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2.分析小说的情节。
首先,引导学生明确,全文分为两大部分,前4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叙述故事情节;第5自然段为第二部分,作者发表评论。然后要求学生分析第一部分,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概括每一层次的大意,讨论后明确
第一自然段 写屠户遇狼,点明时间、地点和矛盾的双方。这是故事的开端。
第二自然段 写屠户惧狼,表现屠户的迁就退让和狠的凶恶贪婪。这是故事的发展。
第三自然段 写屠户御狠,表现屠户的果断抉择和狼的不甘罢休。这是故事进一步发展。
第四自然段 写屠户杀狼,表现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狠的狡诈阴险。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分析完情节后,要求学生复述,加以巩固。
3.归纳小说的主题。
狼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是为什么?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教师明确,问题的答案就是本文的主题所在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对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四)总结、扩展
这篇故事揭露了狠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故事的语言简洁生动,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大家要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翻译全文
2.解决课后练习二、三
(六)板书设计
完整版,包含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积累文言词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故事情节,理解文章的主旨。
3.能联系生活,多角度理解本文主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诵读,更好地理解文意。
2.能借助注释自行疏通文意,积累词汇。
3.通过语言的揣摩,认识本文狼和屠户的形象以及描写方法。
4.通过故事之“奇”和作者的议论,把握本文的主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敢于和善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正义和勇气。
【重点、难点】
一、重点
1.疏通文意,了解故事情节和内容。
2.分析狼和屠户的形象,理解主旨。
二、难点:通过故事之“奇”和作者的议论,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方法】
诵读,教师点拨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最近有部动漫叫《喜洋洋与灰太狼》非常受到欢迎,里面不仅有善良、聪慧的小羊们,还有一个让人讨厌的大灰狼。说到狼,人们就把它和贪婪凶狠联系在一起;带“狼”字的成语也往往带有贬义,如狼子野心、狼狈为奸等;而“东郭先生与狼”、“狼来了”等故事更是家喻户晓,现在还有一心想吃喜羊羊的“灰太狼”。但如果狼与人斗争,结果又会怎么样呢?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在他的名著《聊斋志异》中为我们做了一个精彩的描述和精辟的见解,让我们共同欣赏。
二、作者简介
学生简介,教师适当补充。
三、诵读(检查预习)
1.请一位学生背诵。
2.请学生读下列字音
缀行甚远 屠大窘 苫蔽成丘 奔倚其下 弛担持刀 眈眈相向 少时
目似瞑 止露尻尾 假寐 狼亦黠矣
3.请学生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两狼之并驱如故 其一犬坐于前 目似瞑 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屠自后断其股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4.全体学生诵读一遍。
四、疏通文意
1.请学生就预习中遇到的不能疏通的词句提问,师生共同解答。
2.教师点拨重点词句。
3.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分五组,每组一段。教师点评。
五、把握故事情节和内容
1.本文可明显分为几个部分?
(两个部分:叙事部分和作者的议论)(板书)
2.学生概括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板书)
六、分析狼和屠户的形象,感悟主旨。
1.你认为故事中的狼给你什么样的印象?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狡猾)
2.你认为故事中的屠户给你什么样的印象?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机智) 3.文中主要通过什么描写来刻画狼和屠户的形象的?试举例说明。(动作、神态)
4.作者是怎样议论这件事的?《聊斋志异》一书的“志异”二字,是“记述奇异的故事”之意,本文的故事奇异在哪儿?由此可以看出,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教师明确:无论狼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5.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这个主旨,联系生活,多角度地去感悟这个故事给人的启发。你有怎样的启发呢?
教师明确:①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的狡诈,终归要失败的;②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七、表演感知
教师可安排学生按照角色不同,把这篇短文排成小话剧,学生在参与其中之后,能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狼的狡猾,屠户的机智,对文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八、拓展迁移
狼是这样的凶狠狡诈,令人讨厌甚至恐惧,那么,我们是不是要将它们赶尽杀绝呢?
教师明确:狼的名声是不太好,但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文艺作品将它过分渲染的。作为一种自然的生物,它也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食物链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我们不能够将它们赶尽杀绝。如今,这种生物的数量也在急剧减少,我们还是有必要加以保护的。
八、作业(ppt)
1.课后背诵这篇课文。
2.展开联想,把本文改写成一篇白话故事。
九、板书设计
《狼》
蒲松龄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狼》教学设计
1. 能比较流利地熟练地朗读课文
2. 能对照注释掌握一些实词,读懂文章的意思
3. 能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4. 能从文中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教学重点:目标1、3
教学难点 :目标3
教学媒体:
录音机、投影胶片、小黑板
教时安排:一教时
教学流程:
一.提问导入 ,揭发兴趣:
小时候我们都听过狼外婆的故事。那么,狼在人们心目中是怎样的动物?蒲松龄笔下的狼又是怎样的呢?
简介作者及作品(出示投影)
二.听读示范,训练朗读
1.提出听读要求,听课文范读录音。
要求:听准字音,注意停顿,词义句义不懂处做记号。
2. (出示投影)检查听读效果
(1)读准下列字音
(2)下列两个句子该怎样处理停顿?
3. 请几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学生对朗读情况作评价。
4. 学生齐读课文,做到不掉字、不倒字、不多字,有节奏
三.质疑求助,掌握字词
1. 学生就不懂的字词质疑,其他同学帮助解决。
2. 检查同学字词句掌握情况。(出示投影)
四.概括情节,体悟形象:(用小黑板出示问题,先笔写发言提纲,然后交流。)
1.故事中的狼是是怎样一个形象?请试加说明。
2. 故事中的`屠夫是怎样一个形象?请试加以说明。
3.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哪些启发?
四.揣摩广思,自由讨论:
故事中的主体是人还是狼?为什么?
注:让学生各抒己见,有道理的均需肯定。教师最后只能提自己的想法,不强加。
五.观察分析,复述故事:
1.(出示投影)让学生观察五幅图画,想一想可以用文中的那些句子对应。
2.(出示投影)根据图画,结合文章内容,复述故事
六.课堂小结,揭示目标。
学习目标:
1.能比较流利地熟练地朗读课文
2.能对照注释掌握一些实词,读懂文章的大意
3.能进行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4. 能从文中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一、说出加线字的意思
1、止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
2、缀行甚远 3、恐前后受其敌
4、一狼仍从 5、择其善者而从之
6、顾野有麦场 7、弛担持刀
8、一狼径去 9、狼亦黠矣
10、屠自后断其股
二.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
1、 并驱如故。
2、 其一犬坐于前。
3、 目似瞑,意暇甚。
4、 一狼洞其中。
5、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教学目标
1.正确、有节奏、刘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2.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词语的含义,能翻译课文。
3.体会屠户与狼的形象,从屠户身上学到的品质。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接触文言文教学才不到一年的时间,因而不能简单地给学生灌输文言文中常见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只能在学生充分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加以生动形象化的解说。据七年级文言文课文的选材来讲,本册所选的都是一些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较易理解并掌握的故事性文章。适合七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
3重点难点
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词语的含义,能翻译课文。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狼
1.问题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聊斋志异》?
(学生自由回答)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新的单元新的古文——《狼》。
2.作家作品简介
在学习古文之前,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自幼出身于书香门第,勤学、聪敏,从小热衷于功名。但一生考场不利,19岁时接连考取县、府、道的第一名,名震一时,但后来屡试不第,直到71岁时才做了贡生。后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共收集了短篇小说491篇。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聊斋”是他书屋的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活动2【讲授】狼
(二)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
(1)教师朗读(要求学生划出读不准的字词)。
(2)学生自由朗读(根据大屏幕给的字词注音进行标注)。
(3)选出五名学生朗读。
2.有节奏、有感情、刘畅的朗读
(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其一∕犬坐于前。
(三)译读课文
1.结合注释,自读自译
2.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3.检测重点词句并口译
一个屠户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半路上,有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就把骨头扔给它们。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了下来,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朝狼扔骨头,后得到骨头的那只虽然停了下来,但先前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仍然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非常窘迫,害怕前面后面受到狼的攻击。他回头看见野地里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禾堆积在麦场当中,并用草苫禾堆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就跑过去,背靠在柴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着刀。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对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像狗一样坐在前面。又过了一会儿,它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十分悠闲。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砍几刀杀死了狼。屠户正想走开,转身看看柴草堆后面,发现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打算钻洞进去,以便从背后攻击屠户。狼的身体已经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人后面砍断它的大腿,也杀死了它。屠户于是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骗对手。
狼也够狡猾了,但是一会儿两只狼都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有多少呢?只是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四)品读课文
1.梳理情节
请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晚归遇狼——惧狼投骨——持刀御狼——暴起杀狼
2.探究形象
如果将狼看作困难,你能从屠户身上学到什么?(续写)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困难。面对它,我们会害怕,会畏惧,可困难会自己走开吗?
。
3.结尾议论
文章结尾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是作者对所写的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
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思想。
活动3【作业】狼
(五)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将续写写到作业本上。
30 *狼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30 *狼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狼
1.问题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聊斋志异》?
(学生自由回答)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新的单元新的古文——《狼》。
2.作家作品简介
在学习古文之前,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自幼出身于书香门第,勤学、聪敏,从小热衷于功名。但一生考场不利,19岁时接连考取县、府、道的第一名,名震一时,但后来屡试不第,直到71岁时才做了贡生。后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共收集了短篇小说491篇。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聊斋”是他书屋的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活动2【讲授】狼
(二)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
(1)教师朗读(要求学生划出读不准的字词)。
(2)学生自由朗读(根据大屏幕给的字词注音进行标注)。
(3)选出五名学生朗读。
2.有节奏、有感情、刘畅的朗读
(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其一∕犬坐于前。
(三)译读课文
1.结合注释,自读自译
2.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3.检测重点词句并口译
一个屠户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半路上,有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就把骨头扔给它们。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了下来,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朝狼扔骨头,后得到骨头的那只虽然停了下来,但先前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仍然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非常窘迫,害怕前面后面受到狼的攻击。他回头看见野地里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禾堆积在麦场当中,并用草苫禾堆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就跑过去,背靠在柴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着刀。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对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像狗一样坐在前面。又过了一会儿,它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十分悠闲。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砍几刀杀死了狼。屠户正想走开,转身看看柴草堆后面,发现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打算钻洞进去,以便从背后攻击屠户。狼的身体已经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人后面砍断它的大腿,也杀死了它。屠户于是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骗对手。
狼也够狡猾了,但是一会儿两只狼都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有多少呢?只是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四)品读课文
1.梳理情节
请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晚归遇狼——惧狼投骨——持刀御狼——暴起杀狼
2.探究形象
如果将狼看作困难,你能从屠户身上学到什么?(续写)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困难。面对它,我们会害怕,会畏惧,可困难会自己走开吗?
。
3.结尾议论
文章结尾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是作者对所写的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
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思想。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