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朝花夕拾教学设计

日期:2021-08-28

这是朝花夕拾教学设计,是优秀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朝花夕拾教学设计

朝花夕拾教学设计第1篇

教学目标:朝花夕拾教学设计

  1、学生进一步了解鲁迅,了解他童年、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

  2、学习用浏览、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阅读书籍。

  3、熟读《朝花夕拾》中的精彩片段,学习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1、了解鲁迅,掌握全书内容,提高理解水平。

  2、掌握浏览、略读、精读等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高尔基说:“书籍——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古往今来,有很多读书的至理名言。你知道吗?

  师生交流读书名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 甫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 ——高尔基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 彝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 向

  二、合作交流

  (一)、教师介绍《新课程标准》推荐的10部名著。

  冰心《繁星》《春水 》 施耐庵《水浒传》

  鲁迅《朝花夕拾》 老舍 《骆驼祥子》

  吴承恩《西游记》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高尔基《童年》 罗曼·罗兰 《名人传》

  笛福《鲁滨孙漂流记》 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二)、介绍叶圣陶谈读书。1、靠自己的力量阅读 2、阅读要讲究方法

  (三)、读书要讲究一定方法,老师介绍三种读书方法。

  1、浏览:就是我们所说的“随便看看,随便翻翻”。即自主的、没有很强目的性的大略阅读。对一本书不是从头到尾读下去,而是对该书的的部分内容有选择地阅读。如作者、前言、内容提要、目录和大小标题等。

  1、《朝花夕拾》写于哪一年?是本什么集?共多少篇?

  1926年间。回忆性

  散文集。共10篇。

  2、这十篇分别包含:

  《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范爱农》

  《藤野先生》

  小结:浏览之后,要做进一步阅读,介绍第二种读书方法。

  2、略读:略读法就是用尽快的速度,抓住几个要点把书读一遍,对全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他是一种不求深入精研只求概览大意的阅读方法。(不是逐字逐句的'读,而是快速的观其概貌)

  (默读是略读的一种方法。默读时,要做到:不发声读,不动嘴唇;不用手指着读;还要边读边思考。)

  你最喜欢哪篇文章?略读课文,概括内容。

  《狗?猫?鼠》——作者追忆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阿长与〈山海经〉》——记述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充满了尊敬和感激之情。

  《二十四孝图》——重点描写了作者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揭露了封建教育扼杀儿童天性的本质。

  《无常》——记述了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辛辣的嘲讽。揭露了“鬼有情,而人无情”的社会现实。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的无限乐趣以及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抒发了作者对儿时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以及对封建私塾教育的批判。《父亲的病》——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琐记》——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

  论的兴奋心情和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修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中国女人裹脚)

  《范爱农》——回忆了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好友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略读,我们对《朝花夕拾》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当然,要挖掘作品的内涵,领略作品的艺术魅力,还需精读。

  3、精读:就是正常的较慢的阅读速度,利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深入钻研全书内容,尤其是重点内容,集中精力精细地读。

  精读的方法:

  ? 勾画圈点式:阅读时利用一套自己能够理解的,能代表某方面意义的符号,在文

  章的字词句 段上,在书页上划出文章的重要词句,标出文章的段落层次,点出疑难之处等等

  ? 赏析式:可从字词、修辞、结构、语言等角度欣赏

  ? 比较式:一篇文章的不同段落或不同文章异同的比较

  ? 摘录式:摘抄喜欢的句子、段落等

  精读你最喜欢的文字?写出喜欢的理由。

  小结:以上我们用浏览、略读与精度相结合的方法阅读了《朝花夕拾》,你对文章中哪一人物印象最深?

  三、布置作业:完成读书卡片。(要求:书写清楚,内容准确。)

  结束语:

  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苦思的刹那;

  世界上最自然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

  自己再累也要读书;

  工作再忙也要谈书;

  收入再少也要买书;

  住处再挤也要藏书。

  让我们与书为伴,畅游在多姿多彩的书海中,让阅读成为我们一生的承诺。 板书设计:

  课外阅读

  浏览

  略读

  精读

朝花夕拾教学设计第2篇

学习目标:

  1、品味学习文章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把握本文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

学习重点:

  1、品味学习文章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难点:

  1、把握本文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学习课文,回忆鲁迅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有谁能给同学们介绍一下鲁迅?

二、快速阅读,感受情感

  1、快速阅读课文,回想课文内容

  ⑴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内容?

  ⑵文中传递了鲁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怎样的情感?

  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

三、合作探究,揣摩乐趣

  1、所有乐趣之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并从文中找出你以为作者最为留恋的内容。(朗读、分析)

四、品读赏析,景物描写

  1、百草园的景物很美,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呢?又是用了一个怎样的句式把它们连缀起来呢?划出能准确表达事物特点的词语并分析。想一想我们该如何描写景物?

  2、品味词语

  A、( )菜畦、( )石井栏、( )皂荚树、( )桑椹。

  鸣蝉( )、( )叫天子( )向云霄里去、( )黄蜂( )在菜花上

  B、( )一块雪,( )出地面,用一支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 )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便( )住了。

  想一想我们该如何描写景物?

五、合作探究,蛇的故事

  1、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2、写百草园插入一段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六、巩固延伸,仿写练习。

  1、同学们小的时候,都捕捉过小昆虫或玩过各种游戏。请你模仿鲁迅描写冬天捕鸟使用一系列动词,也用五个以上的动词描写你亲自做过的一种活动。

朝花夕拾教学设计第3篇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寻找共鸣、知人论世、探究疑问,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2.引导学生学习分析人物的方法,引领学生提高读整本书的能力。

3.引导学生阅读过程中丰富人生感受和体验、思考人生问题、增强文化积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逐层深入阅读名著,结合作者生平写作背景理解作品思想。

2.指导学生并引领学生提高阅读整本书的能力。

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敢于质疑、学会简单赏析评价文学作品。

三、教学策略

本课设计为读后交流课,因此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结合作品特点进行读书方法指导。

四、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导语:罗大佑的《童年》是一首老歌,却经久不衰,我们津津乐道地不仅是歌曲轻快的节奏,更是贴近我们童年生活的歌词,使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难忘的学生时代。

播放歌曲《童年》,并出示歌词,学生谈从歌词中联想到的自己的经历。

一首歌之所以受到听众的喜爱,在于我们能够在歌中发现自己的生活;一部文学名著能够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往往也是因为书中有我们曾经或现在、拥有或渴望的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朝花夕拾》,去书中寻找我们的童年。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体会共鸣。

(二)了解内容,寻找共鸣

1.教师出示《朝花夕拾》篇目目录,引导学生回顾作品内容:

(1)教师简要介绍《朝花夕拾》,提问:《朝花夕拾》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其中哪个故事让你印象最深,你从中读出了鲁迅怎样的童年?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阅读的内容,并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并适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

2.你有没有和作者相似的经历或故事?讲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在阅读中去寻找自己与作品的相同或相似点,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品。)

【设计意图】用讲故事的方式回顾作品内容,并初步进行阅读方法指导──寻找共鸣 ,换位思考

(三)知人论世,探究疑问

1.教师引导:《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出版于1928年,当时鲁迅先生已经47岁,创作这部作品的目的不仅仅是怀念自己的过去,因此,很多同学在阅读作品时,有很多疑问,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尝试着解决疑问。

2.教师引导学生介绍鲁迅生平和作品写作背景(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3.教师小结:《朝花夕拾》虽是作者把自己放回到童年来讲述故事,但却是以成人的思考来审视童年的生活,既有对往事的温馨回忆,又有对一些问题的理性批判。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通过了解鲁迅生平和写作背景,深入解读作品,理解作品的深刻思想。在指导中渗透阅读方法──知人论世,探究疑问。

(四)分析人物,深入理解

1.教师引导:《朝花夕拾》中,鲁迅记录了自己生命中出现的一些人物,你们对哪个人物印象最深?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了解学生对人物形象理解的深浅程度)

2.教师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分析长妈妈。

问题设置:

(1)长妈妈是作者儿时的保姆,虽然身份低微,但在《朝花夕拾》中反复出现多次,梳理各篇中描述她的语句,分析其性格特点。

3.教师组织学生发言,并进行点拨: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作品中你读出了作者对长妈妈怎样的情感?长妈妈是当时哪个体的代表?

4.教师总结:《朝花夕拾》承载的是鲁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在人物身上,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鲁迅对他们或褒或贬的情感态度,而这看似寻常的情感态度实则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社会的深入思考,这正是名著的魅力所在。

【设计意图】以长妈妈为例,引导学生学习分析人物的方法,指导学生以人物分析为突破口,理解作品深刻的思想。

(五)课堂总结,畅谈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畅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回顾学习过程,强化阅读方法指导。

(六)布置作业

细读《五猖会》,完成学习任务。

结合《朝花夕拾》,理解“温馨的回忆,理性的批判”,在书中进行批注。(必做)

《五猖会》为什么用将近一半的篇幅谈迎神赛会?在《朝花夕拾》其他篇章中有没有类似的写法?(选做)

朝花夕拾教学设计第4篇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读音、字形及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朝花夕拾》

  3.学习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

  4.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强语感。

  5.体味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

  6.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追求新知识的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对事物的准确描摹、对动作的准确表达及写作思路的条理性。

教学难点

  1.理解美女蛇故事的作用,初步了解插叙。

  2.揣摩三味书屋这一部分的思想内容,理解其中一些重要的词语。

  3.引导学生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教学方法

  借助多种形式诵读,感知内容,体味情趣;

  通过多角度品析,感受语言、习得语感;

  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多层次评说,体验“成长”,感悟思想情感。

  训练朗读、探究标题、理清思路、评说人物、把握特色五种阅读方法指导,注意细节、逐层渐进、手法新颖,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每个人的童年都一定会由许多趣事,令人回味无穷。你能讲一讲你的童年趣事吗?(指名几个学生回答)下面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看看他是如何写自己的童年趣事的。《朝花夕拾》这个集子的名称就很有艺术性,“朝”本来是指什么,这里指什么?(早晨,童年)“夕”本来指什么,这里指什么?(晚上,成年或老年)

  二、展示目标:

  ①介绍鲁迅,走进课文。

  ②速读探究标题、朗读评说乐趣,感知文章。

  三、自主学习

  1.鲁迅生平:1892年2月—1898年断续在三味书屋;1898年入南京水师学堂;1902年到日本;1918年《狂人日记》:1926年《朝花夕拾》;30年代,“左联”;1936年病逝。

  详细介绍见附录一。

  2.或者选读《阿长与〈山海经〉》、《五倡会》等反映作者童年生活的精彩片段,走进鲁迅的童年世界,导入课文。

  鲁迅一向严肃、庄重,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那里却是另外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日里也有情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

  3.《朝花夕拾》,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散文。“朝花”喻童年美好的生活,“拾”回忆往事。是生活中最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写成的,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即借回忆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除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丝安慰。这组散文,正是浸透儿时故乡瓜果的清新甜美的滋味的小品,因此鲁迅把它比做一组晨光里绽开的花朵。

  四、展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交流)

  怎样快速理清本文思路?怎样由思路把握课文内容?

  方法是:

  抓文题——明确思路

  寻过渡段——理清结构

  扣“乐趣”——把握内容

  具体分析如下:

  从标题看出,全文以地点为中心,按时间顺序叙写了两部分内容。1~8段写百草园的生活;9段为过渡段;10~24段写三味书屋生活。“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点明童年的快乐和美好;全文表现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五、合作探究

  问题

  读1~8段,说说百草园的乐趣

  读10~24段,思考:百草园是乐园,是不是三味书屋就没有乐趣了呢?

  小组讨论

  点拨

  1、学生读、圈、议,教师侧重训练学生在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础上进行朗读的能力: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一句,轻读“似乎确凿”,淡化“现在”的回忆,重读“乐园”,强化“那时的感受”。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一段,“不必说”“也不必说”轻读,这是“抑”的部分,它们所引领的部分在朗读时要语速稍缓,语调柔和,体现作者回忆时的喜爱赞叹之情,同时给读者回味遐想的余地;“单是”“短短”“无限”重读,这是作者描绘的重点,带强调意味,它引领的内容要通过甜美的语气和略带夸张而多变的语调,表现出儿童或惊喜或羡慕或有情或失望的情趣。(可以让学生逐句揣摩和练习)

  美女蛇故事部分,可进行讲故事式演读,读出故事味。前半部分以叙述语气,娓娓道来,后半部分读出故事的玄妙之感。故事前后的文字是往事与回忆的衔接性的语言,要读出作者宽慰反讽的的叙述语调。

  雪地捕鸟部分,可进行想象性诵读,想象孩子们捕鸟时的紧张等待、充满希望以及小心谨慎的情景,读出欢乐的情趣和迷恋之情。

  不必说色彩斑斓、明艳美丽的植物,也不必说体态可爱、生龙活虎的动物。单是神秘、奇异的美女蛇传说,就有无限乐趣。

  不必说泥墙根一带的自由玩耍,也不必说夏夜乘凉听到的美女蛇故事。单是冬天里雪地捕鸟,就有无限乐趣。

  ……

  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三味书屋的苦与乐。

  学生自由发言,可能的说法有:

  虽有读书、对课不断增加的事实,却也有三味书屋后园无声的'“偷乐”;

  虽有先生拒答“怪哉”的面有愠色,却也有不常用“戒尺”“罚跪”的开明宽容;

  虽有课堂上先生枯燥乏味的唱读,却也有“做戏”“描绣像”的“相宜”之乐。

  ……

  六、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划出表现哺鸟动作的动词,推荐两小组分别上台表演。(提示:一人口述原文,一人演鲁迅,两人演小鸟;要求模拟出以下动作,鲁迅:扫开、支起、撒、系、牵、看、拉、捉拿;小鸟:飞翔、落下、啄食、飞走、罩住。)

  2、观察表演者动作,要求用上系列动词描述。

  七、自我检测

  1、确凿() 菜畦() 桑葚() 缠络()人迹罕至() 蝉蜕()

  人生鼎沸() 宿儒() 盔甲() 倜傥() 拗断() 执拗()

  2.句式仿写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

  例:不必说放假的轻松,也不必说周末的一天,三五好友的促膝长谈,听音乐时的惬意心情和逛街时的悠闲自在。单是看着书桌上摆满的辅导书,层层叠叠的练习卷,宛如一座座小山般的草稿纸,一支支用完的油笔芯,就有一种满足的感觉。

  不必说那怪模怪样的英语单词,也不必说那些抽象难懂的定理公式,单是那些艰涩拗口的文言文,就有无穷的烦恼。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