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潼关教学反思

日期:2021-10-08

这是潼关教学反思,是优秀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潼关教学反思

潼关教学反思第1篇

表达了作者对改朝换代给底层百姓所带来的疾苦的同情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

作者心情不愉快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

原文:山坡羊·潼关怀古

作者:张养浩

朝代:元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译文: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

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

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依旧受苦。

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元明宗天历二年,因关中旱灾,张养浩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

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

几年前他辞官隐居,决意不再涉足仕途,但听说重召他是为了赈济陕西饥民,就不顾年事已高,毅然应命。

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

《元史·张养浩传》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

登车就道,遇饥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

《山坡羊·潼关怀古》当作于此次应召往关中的途中。

作者介绍: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济南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生于元世祖至元七年,卒于元文宗天历二年。

一生经历了世祖、成宗、武宗、英宗、泰定帝和文宗数朝。

少有才学,被荐为东平学正。

历仕礼部、御史台掾属、太子文学、监察御史、右司都事、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知政事等。

后辞官归隐,朝廷七聘不出。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出任陕西行台中丞。

是年,积劳成疾,逝世于任上。

张养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个人品行、政事文章皆为当代及后世称扬,是元代名臣之一。

与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并称为“三俊”。

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坡羊潼关怀古

《山坡羊 潼关怀古》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曲作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

这是他赴陕西救灾途经潼关所作的。

此曲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这种同情与关怀的出发点是儒家经世济民的思想,在传统的五七言诗歌中本为常见,但在元代散曲中却是少有。

全曲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辞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沉郁风格。

潼关教学反思第2篇

点名主义,抒发作者感慨的是最后两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总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

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奢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

他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是全曲之眼,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

如果这首曲子的曲意仅仅停留在“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上,那么它仅仅宣扬了佛家“一切皆空的思想”,它与其它怀古诗(与《洛阳怀古》“功,也不久长

名,也不久长

陈草庵《山坡羊 叹世》“兴,也任他;亡,也任他。

《骊山怀古》“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赵庆善《长安怀古》“山,空自愁;河,空自流。

杨慎《临江仙》“是非成败转头空”)的主题并无多大区别。

在否定历史的同时,也否定了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

正因为最后两句就使得这首曲的境界大大高出同题材的其它作品。

这首曲可贵之处在于它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有对老百姓疾苦深切同情与关怀。

潼关教学反思第3篇

《潼关怀古》中对历史的概括,显指元代现实生活:怀古实乃伤今,沉重实乃责任。

这种复杂的感情要结合作家的生平经历才能理解。

张养浩自幼才学过人,曾向平章不忽木献书,被提拔,后任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等职,因评时政,得罪当权者被罢官,为避祸不得不隐姓埋名;后被召起,官至礼部尚书。

50岁时辞官归隐于济南云庄,关中旱灾时被重新任命,赶赴陕西救赈灾民。

多年的宦海沉浮,让他把功名富贵都参破,不再在意统治者对自己的评判;济南云庄的归隐生活,不仅让他欣赏礼赞自然的风光,更让他体察民生只艰辛;尊奉孟子民本之思想,让他深深懂得民生之重要;刚正不阿、仗义执言的性格,让他有勇气面对现实说出心中真实的想法。

元代百姓生活之苦被作家以怀古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种忧民之心使他“到官四月,倾囊以赈灾民,每抚膺痛哭,遂得病不起。

这是一个有良知的读书人真实的本性和真实的生活,也是当时社会所难得一见的。

张养浩特殊的仕途经历,决定了他的怀古散曲中有一种参破功名富贵的思想,《骊山怀古》中写到“赢,都做了土;输,都做了土。

《洛阳怀古》中写到“功,也不长;名,也不长。

《北邙山怀古》中写到“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

这些曲中张养浩把胜负之数、功名之分、生死之际,看成了毫无差别的,只是借古人古事述说富贵无常、人生如梦。

只有《潼关怀古》以难得的沉重,以深邃的目光,揭示了封建社会里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元代的统治者对读书人实行民族歧视政策,直到元仁宗延佑二年(公元1315年)才正式实行科举取士制度,况且这种制度也是不公平的,这就造成下层读书人在很大程度上对元统治者失去信心,对社会缺少责任感,所以同时期其他作家怀古作品都深刻地打上时代地烙印:他们或感伤古王朝之覆,发一通思古之幽情;或感叹古今之巨变,流露对世事人生把握不定之惶恐;或有感于岁月流逝,抒发个人沉沦不遇之忧情。

惟有《潼关怀古》洋溢着沉重的沧桑感和时代感。

从作品内容、作家其他怀古作品、同时期其他作家怀古作品三个层面上看,《山坡羊·潼关怀古》都表现为 一份难得的沉重。

潼关教学反思第4篇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对历史的概括,显指元代现实生活:怀古实乃伤今,沉重实乃责任。

这种复杂的感情要结合作家的生平经历才能理解。

张养浩自幼才学过人,曾向平章不忽木献书,被提拔,后任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等职,因评时政,得罪当权者被罢官,为避祸不得不隐姓埋名;后被召起,官至礼部尚书。

50岁时辞官归隐于济南云庄,关中旱灾时被重新任命,赶赴陕西救赈灾民。

多年的宦海沉浮,让他把功名富贵都参破,不再在意统治者对自己的评判;济南云庄的归隐生活,不仅让他欣赏礼赞自然的风光,更让他体察民生只艰辛;尊奉孟子民本之思想,让他深深懂得民生之重要;刚正不阿、仗义执言的性格,让他有勇气面对现实说出心中真实的想法。

元代百姓生活之苦被作家以怀古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种忧民之心使他“到官四月,倾囊以赈灾民,每抚膺痛哭,遂得病不起。

这是一个有良知的读书人真实的本性和真实的生活,也是当时社会所难得一见的。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