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批注

日期:2021-10-05

这是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批注,是优秀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批注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批注第1篇

 【目标呈现】

  了解寓言、伊索和《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

  学习寓言运用故事寄寓道理的写法,训练想象能力。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戒骄戒躁。

  【情景导入】

  在遥远的古希腊,生长着一颗枝繁叶茂的智慧之树,据说只要认真地品尝了它果子的人,都会学得一份聪明。你们想尝一尝它的果实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棵树,走进《伊索寓言》,品尝它的智慧之果。

  【课题板示】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录音范读】

  提示:注意感受人物和寓意。

  【合作探究】

  1、赫尔墨斯是谁?他来雕像者店里的目的是什么?

  赫尔墨斯是希腊神话中掌管旅行和商业的神。

  他想知道自己在人间收到多大的尊重。

  2、他为什么没有直接问自己的身价?

  太直接,太唐突,显得缺乏底气,没有身份。

  没有比价,不好判断。

  也许自己的雕像位置不起眼。

  3、赫尔墨斯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什么?

  他的自信和自傲。

  4、他的自我期许没有得到满足,说明了什么?

  他过高地估计了自己。

  5、赫尔墨斯三次问价有何不同?

  第一次问,试探性问价,目的明确,因而写得简洁,没有附加描写。

  第二次问,心中有底,所以“笑”,既表现了他的和蔼和善,有表现了对赫拉的欣赏。

  第三次问,加了“想”,表现了他较高的自我期许,又铺垫了下文的失望。

  6、在雕像店里,赫拉的身价比宙斯高,在赫尔墨斯的想象中,自己的身价比众神之父高,这说明了什么?

  古希腊人没有严格的等级观念。

  7、最后一句话起什么作用?

  评论故事,揭示寓意(画龙点睛)。

  8、你们发现了这则寓言的结构特点没有?

  一个故事,一点评论。

  9、概括《蚊子和狮子》的故事情节。

  蚊子打败了狮子,得意时,却被蜘蛛网粘住,被蜘蛛吃掉了。

  10、分析《蚊子和狮子》的寓意。

  打败过大人物的人,极有可能被小人物打败。

  再延伸一下……

  得意不可忘形。得意忘形有危险。

  11、这则寓言哪些地方有幽默感?

  对狮子的嘲笑与讽刺。

  蚊子得意时吹着喇叭,唱着凯歌,目空一切的样子。

  12、这两则寓言,给了我们那些启示?

  【课时小结】

  别人送来的果子,吃了可以抑制我们的狂傲。我们也可以先拿来填饱肚子,为我们展翅高飞增添新的动力。

  【迁移拓展】

  试着写一则短小的寓言,嘲笑那些贪婪者或无耻者。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批注第2篇

教学目标:

  了解寓言故事情节;体味蕴含在寓言中的寓意;多角度提炼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展开联想和想象,续写寓言,领悟生活哲理

  教学重点:

  把握寓言故事情节,体味蕴含在寓言中的寓意多角度提炼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学难点:多角度提炼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展开联想和想象,续写寓言,领悟生活哲理

  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寓言。

  对寓言,同学们并不陌生,同学们能举几个你听过或读过的寓言吗?(中国的寓言大多凝成四言成语:同学们熟悉的如《拔苗助长》《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外国寓言如《狼和小羊》《乌龟和兔子》《农夫和蛇》等。)

  总结:寓言往往都通过一个故事告诉我们道理,那么如何从故事中提炼出寓言的寓意呢?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伊索寓言》中的一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起探究。

  二、人物介绍

  在正式进入课文学习以前,我们先来认识几个希腊神话中的大人物,为什么说是大人物呢?我们且来听听他们的大名。一个叫宙斯,还有一个叫赫拉。有人认识吗?

  介绍宙斯、赫拉、赫尔墨斯的地位及各自的职责。

  宙斯:众神之王,至高无上的主神天神

  赫拉:宙斯妻子,掌管婚姻,是生育及婚姻的保护者,她代表女性的美德和尊严。

  赫尔墨斯:在奥林珀斯山担任宙斯和诸神的使者和传译,又是司畜牧、商业、交通旅游,偷窃,狡猾,撒谎体育运动的神,还是小偷们所崇拜的神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读通课文。

  2、学生示范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从字词读音、朗读节奏、语气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3、全班齐读课文,读后复述寓言故事内容。

  3、总结寓言寓意。(课文最后一句话)

  四、抓住联系,深入体悟

  1、找出课文中表现赫尔墨斯爱慕虚荣的语句,并演读(想知道—问道—笑着问道—心想—问道;为什么先问宙斯和赫拉的?看见?还是特意找的?如果连赫尔墨斯的雕像都没有会怎么样?笑着问道,笑背后的内心在想什么?)多角度提炼寓言寓意。

  先总结“《伊索寓言》就是通过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故事得出道理的,在寓言的最后往往用一句精练的话点名寓意。”再引出白山先生的话,“但有些寓言后面的‘教训’,现在看来则显得牵强,我们在阅读时,不妨只从寓言故事出发,而不必用这些‘教训’来理解故事。”,启发学生要多角度从故事中总结道理。

  如:⑴人要有自知之明,清楚地认识自己。

  ⑵在一个岗位要尽到自己的责任

  ⑶人的价值不是通过地位的高低决定的,而是看一个人为社会做了多少贡献

  ⑷不被人重视的人不等于没有价值……

  五、发挥想象,续写故事寓意来源于故事,那如果故事的结尾不一样,那寓言的寓意会不会改变呢?思考:赫尔墨斯听说自己的雕像只能算“饶头”白送后,内心是怎么想的,他会说什么?又会做什么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为这则寓言续写一个结尾,并思考寓意是否发生变化?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批注第3篇

【文本把握】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教案

  《赫尔墨斯与雕像者》是《伊索寓言》中的名篇,又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第六单元中的一个寓言学习的文本。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想象极为丰富的学习文本,除寓言外,还有童话、神话等。因此,结合单元的学习要求,本课的教学应关注到对寓言文体的了解(寓言的概念、特点等);对寓意准确而丰富多元的把握;还要对寓意的传达方式(如讽刺)及效果有初步的理解。

  【设计创意】

  1、还原阅读

  这则寓言就内容而言非常简单,学生一望而知,学生对寓意的把握也不存在难点,但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讲,这样的文本我们教学的目的不在于告诉学生是什么,而在于让他明白为什么,即为什么这个故事能得出这样的寓意。

  因此通过对故事的还原,还原出这个寓言故事(即“言”)的核心主干:赫尔墨斯问自己雕像的价格。然后对比课文会发现在这个主干的基础上丰富出来的内容更能表现人物的心理及性格特点,也更容易表现寓意。因此这种还原的过程能让学生清晰地把握作者的创作过程,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文字细节、情节等将干瘪的故事核心丰富成一个故事,从而和寓意合理地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寓意和故事的的关系。

  2、对比助读

  通过对语言细节的改变设计了比较阅读的内容,使得学生的品析更有针对性,更能体会人物的心理、品质等。

  3、想象助读

  抓住赫尔墨斯的“想”设计想象的环节,让学生揣摩想象赫尔墨斯的心理活动,使得学生能更加准确地把握赫尔墨斯的心理,把握这个人物的特点。

  教学目标:

  了解寓言文体的相关知识(概念、特点)。

  教学重点:

  通过比较阅读,品味文本中的细节,理解并感受文本的讽刺效果。

  教学难点:

  设计一定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创造性的思考,多元解读文本的寓意。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屏幕显示寓言《乌鸦与狐狸》内容:

  有只乌鸦偷到一块肉,衔着站在大树上。路过此地的狐狸见到后,口水直流,很想把肉弄到手。他便站在树下,大肆夸奖乌鸦的身体魁梧、羽毛美丽,还说他应该成为鸟类之王,若能发出声音,那就更当之无愧了。乌鸦为了要显示他能发出声音,便张嘴放声大叫,而那块肉掉到了树下。狐狸跑上去,抢到了那块肉,并嘲笑说:“喂,乌鸦,你若有头脑,真的可以当鸟类之王。”

  设问:这个故事有何特点?说说看。

  示例:(1)故事很短;(2)主人公是动物;(3)运用了拟人化的写法;(4)具有讽刺意味;(5)说明了一个道理;(6)目的是给人们某种警示;(7)用一个浅显的小故事来讲一个深刻的道理;等等。

  其实用一个特点概括就是:这是一个寓言故事。

  寓言即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篇幅简短,具有鲜明的讽刺性、哲理性和劝喻性。简言之,寓言即寓“意”于“言”。“意”就是那个意味深长的道理,而“言”则是那个假托的故事。

  二、还原故事,感知寓言:

  1、请自由朗读寓言。

  2、找出这则故事(即“言”)的核心主干。 谁?——做什么?

  故事(言):赫尔墨斯——问自己雕像的价格

  寓意(意):讽刺爱慕虚荣而不被重视的人。

  3、作者对这个故事的核心主干丰富了哪些内容?

  (1)赫尔墨斯为什么要问自己雕像价格?——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2)他如何问价? ——化作凡人-先问宙斯-再问赫拉-最后问自己

  (3)他问价的结果如何?——算饶头,白送。

  过渡:由还原出来的故事的核心主干并不能直接得出作者的寓意,不能完成表达讽刺、寄寓道理的任务,我们看作者在言和意之间丰富了哪些内容,从而使之建立联系。

  由丰富的内容才可以看出赫尔墨斯的虚荣、自负以及不受重视,也才能感受到讽刺,得出启示。因此,真正让故事寄寓道理完成讽刺的是这些丰富出来的内容细节,即故事的丰满血肉而非骨架(那个故事的核心主干)。

  这则寓言非常短小,统共不足两百字,没有阔大的篇幅,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没有众多的人物,但一些细节的生动点染却让讽刺的效果达到极致。

  三、品读细节,感受讽刺

  1、整个故事中有许多值得玩味的细节, 请你试着找一找。

  (1)赫尔墨斯的.“想”;

  (2)赫尔墨斯的“问” ;

  (3)赫尔墨斯的“笑”;

  (4)雕像者的回答。

  (一)品析赫尔墨斯的“想”:

  A、对比助读——显性的“想”

  第1想:原文: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改文:想知道他在人间是否受到尊重。

  第2想:原文:心想……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改文:心想……人们对他也许会更尊重些吧

  【品析】第1处的“想”,通过对比阅读,就会发现赫尔墨斯一开始就迫切地想知道自己在人间受尊重的程度,他似乎对于自己的受尊重毫不怀疑,只是不确定这种尊重大到何种程度,因而要到人间做一次验证,一个“想知道”让他的人间之行充满了目的性,“多大的尊重”则大大拔高了他的自我期许,将其内心的自视甚高渲染到极致,一个自负者的形象豁然而出。

  第2处的“想”,改文与原文相较,推测代替了确定,原文中的“会更尊重些”将赫尔墨斯的极高的自我认定表达得斩钉截铁:我是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没有丝毫的理由不尊重我!将他的盲目自大渲染到极致。

  B、想象助读——隐性的“想”

  关于赫尔墨斯的“想”,文中有两处明“想”,文中还应该有很多隐性的“想”,请你选择一处恰当的位置,补充一个都赫尔墨斯的“想”。

  【比如】

  在他选择宙斯的雕像发问之前,应该有一“想”:宇宙中最大的神的雕像会值多少钱?人们对我的尊重会和对他的尊重一样多吗?

  在得知宙斯雕像的价格之后,应该有一“想”:呵呵,太好笑了,堂堂的众神之王才值一个银元,看来人们对我的尊重肯定要超过他了。

  在得知赫拉的雕像价格之后,应该有一“想”:赫拉的居然比宙斯的贵,看来众神之王最不值钱了,不过赫拉的也不过贵一点点,他们虽然在神界地位高,但是人们并不一定买他们的帐,因为他们跟人们的实际生活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我可不一样的,我跟人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看来我的雕像价格绝对有望超过他们!

  在赫尔墨斯最终得知自己的雕像为白送之后,应该还有一“想”:怎么会这样?居然白送!这些商人真是太不识货了!我保佑他们,他们居然如此不尊重我!

  总之,这些显性的和隐性的“想”,都在帮助塑造赫尔墨斯这个自负、盲目自大、自视甚高的形象,越是能扩大一点,就越能增大讽刺的效果。

  (二)品析赫尔墨斯的“问”、“笑”:

  A、对比助读:

  第1问:原文: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

  改文:就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爱神丘比特的雕像,问道……

  第2问:原文:赫尔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改文:赫尔墨斯又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第3问:原文:这个值多少钱?

  改文:值多少钱?

  【品析】对比第一处改动的内容,我们很容易发现,赫尔墨斯这一次的“问”颇费心机,并且是有备而来。先是化作凡人,而不是直接进店询问;并且先问众神之王宙斯雕像的价格,而不是先问一个普通的神的雕像价格,更不是直接问自己的雕像价格。这种曲折的问恰恰摹写出赫尔墨斯的虚荣、自负。化作凡人避免了直接问价不合己意被人认出的尴尬,先问价众神之王更可看出其争锋主神的盲目自信,同时不直接问自己的价格也是为了避免不合己意的尴尬。

  对比第二处的改动的内容,我们发现,赫尔墨斯的表情于不经意间显露出来:笑。这是他问价过程中的唯一一次表情的流露。他这次凡间之行先是乔装改扮、掩饰身份,继而两问主神、暗中比较,走的是迂回路线,非常低调。一切心态均掩饰得丝毫不露,在虚荣自负中不忘谨慎。然而百密一疏,或者说毕竟难掩全部的内心,一个忍不住的“笑”将一切伪装剥除。“赫尔墨斯又笑着问道”,笑之前着一“又”字,颇耐玩味:可见在听到主神宙斯雕像价值仅有一个银元之后,赫尔墨斯的内心已经笑过一回,只不过忍住了。而在他问赫拉雕像之前,这个“笑”终于没能忍住,不经意地跑了出来,轻慢窃喜之心已经随“笑”而出:为宙斯的价格不过尔尔而有轻慢意,为自己的价格将有极大的机会超过宙斯而窃喜。接下来问价赫拉更是颇具野心:众神之王的价格不过一个银元,那么他的老婆的价格应该也不会高,这样自己的价格就更有可能远超他们。于是不禁而“笑”。一个“笑”字,赫尔墨斯的虚荣自负之心自然而出。

  第三处的“问”的内容多了一个“这个”,可以和前两次的“问”作比较。

  一问“值多少钱?”问者心绪复杂,既有看似不经意的掩饰,又有不屑一问的轻慢,还有欲与之比肩而担心其价过高的小紧张。二问“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这一问表情难抑内心的窃喜与轻慢。三问“这个值多少钱?”增加了“这个”两字,郑重之意味全出,前面的二问不过为这一次铺垫而已,因此这一问不仅增加了“这个”,还增加了细致的心理描写——“想”的内容。这种郑重中更多地酝酿着赫尔墨斯呼之欲出的自我期许:等着瞧吧!看看我的雕像的价格!肯定比宙斯他们的高得多呀!

  三次发问,一问宙斯,二问赫拉,三问自己——所参照者均为重量级之神,自视甚高;曲折铺垫,自我期许愈来愈高。

  (三)品味雕像者的回答

  原文: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改文:这个要便宜些,只要半个银元。

  【品析】通过比较,会发现原文更能表现赫尔墨斯雕像的不值钱,也更能与前面赫尔墨斯对自己雕像价格的极高的期望形成巨大反差:原以为价格会远超宙斯、赫拉,结果却是一文不值,白送的饶头。这种反差产生了讽刺的效果,前面赫尔墨斯所有的行为便显得可笑。

  2、小结:综上所述,这一则寓言看似短小,然而从细节处玩味,韵味颇丰。二“想”三“问”

  一“笑”,几个细节活画出一个极为自负、盲目自信、自视甚高、虚荣无比的赫尔墨斯。

  而赫尔墨斯无限膨胀的自我期许和自我认定在最后与雕像者漫不经心的回答形成巨大反差,自视甚高对应的却是一钱不值!抬得愈高,跌得愈重。

  个人期望与结果的差距拉得越大,讽刺的意味就越浓。好的作者就是在绞尽脑汁地想怎样拉大这种差距,即怎样充分显示赫尔墨斯的自负自大与虚荣,再怎样充分表明他的雕像的一钱不值。

  至此,作者的讽刺运用之妙才全部彰显。譬如拦水为瀑,悬之于最高处,垂泻而下,必能声势浩然,酣畅淋漓。又如呵气成球,气足而球大,大至极限处,一针而刺,尽余破皮而已。

  【过渡】品味这些小细节,我们感受到的是寓言的浓浓的讽刺意味,这种讽刺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会心一笑,更多的是直指人心的警醒:有同此缺点的人会禁不住反躬自省,无此缺点的人亦会自我警示。而这,就是寓言的意义,或者说是讽刺的意义。可以说讽刺诗寓言的灵魂,因为当人们苦口婆心地正面劝诫我们:千万不要爱慕虚荣啊!千万不要自负自大啊!我们往往言不过耳,没有作用,只有讽刺,一刺中的,留下伤痛,才有警醒。而好的寓言往往将劝喻隐含于绝妙的讽刺。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刺痛我们的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警示。

  四、多元思考,丰富寓意

  伊索寓言的特点:在寓言的最后言明寓意,这是编者添加的,是编者对寓意的解读,那么我们也可以有自己的解读。

  删除寓言结尾的寓意,根据自己的理解,模仿结尾“这个故事适用于 的人”,或者运用“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的句式,重新拟写寓意。

  五、读写结合,编写寓言

  请你根据寓意,重写故事。

  如果想要突出这个寓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同的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评价、结论就不同。以《宙斯和雕像者》为题,修改寓言,或者以“宙斯”为主人公,重写寓言。

  要求:(1)寓言故事要与寓意吻合;(2)通过细节、用词等凸显讽刺效果;(3)对人们有警示、劝喻的力量。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批注第4篇

教学目标:

  了解寓言文体的相关知识(概念、特点)。

  教学重点:

  通过比较阅读,品味文本中的细节,理解并感受文本的讽刺效果。

  教学难点:

  设计一定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创造性的思考,多元解读文本的寓意。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屏幕显示寓言《乌鸦与狐狸》内容:

  有只乌鸦偷到一块肉,衔着站在大树上。路过此地的狐狸见到后,口水直流,很想把肉弄到手。他便站在树下,大肆夸奖乌鸦的身体魁梧、羽毛美丽,还说他应该成为鸟类之王,若能发出声音,那就更当之无愧了。乌鸦为了要显示他能发出声音,便张嘴放声大叫,而那块肉掉到了树下。狐狸跑上去,抢到了那块肉,并嘲笑说:“喂,乌鸦,你若有头脑,真的可以当鸟类之王。”

  设问:这个故事有何特点?说说看。

  示例:

  (1)故事很短;

  (2)主人公是动物;

  (3)运用了拟人化的`写法;

  (4)具有讽刺意味;

  (5)说明了一个道理;

  (6)目的是给人们某种警示;

  (7)用一个浅显的小故事来讲一个深刻的道理;等等。

  其实用一个特点概括就是:这是一个寓言故事。

  寓言即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篇幅简短,具有鲜明的讽刺性、哲理性和劝喻性。简言之,寓言即寓“意”于“言”。“意”就是那个意味深长的道理,而“言”则是那个假托的故事。

  二、还原故事,感知寓言:

  1、请自由朗读寓言。

  2、找出这则故事(即“言”)的核心主干。谁?——做什么?

  故事(言):赫尔墨斯——问自己雕像的价格

  寓意(意):讽刺爱慕虚荣而不被重视的人。

  3、作者对这个故事的核心主干丰富了哪些内容?

  (1)赫尔墨斯为什么要问自己雕像价格?——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2)他如何问价?——化作凡人—先问宙斯—再问赫拉—最后问自己

  (3)他问价的结果如何?——算饶头,白送。

  过渡:由还原出来的故事的核心主干并不能直接得出作者的寓意,不能完成表达讽刺、寄寓道理的任务,我们看作者在言和意之间丰富了哪些内容,从而使之建立联系。

  由丰富的内容才可以看出赫尔墨斯的虚荣、自负以及不受重视,也才能感受到讽刺,得出启示。因此,真正让故事寄寓道理完成讽刺的是这些丰富出来的内容细节,即故事的丰满血肉而非骨架(那个故事的核心主干)。

  这则寓言非常短小,统共不足两百字,没有阔大的篇幅,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没有众多的人物,但一些细节的生动点染却让讽刺的效果达到极致。

  三、品读细节,感受讽刺

  1、整个故事中有许多值得玩味的细节,请你试着找一找。

  (1)赫尔墨斯的“想”;

  (2)赫尔墨斯的“问”;

  (3)赫尔墨斯的“笑”;

  (4)雕像者的回答。

  (一)品析赫尔墨斯的“想”:

  A、对比助读——显性的“想”

  第1想:原文: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改文:想知道他在人间是否受到尊重。

  第2想:原文:心想……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改文:心想……人们对他也许会更尊重些吧

  【品析】第1处的“想”,通过对比阅读,就会发现赫尔墨斯一开始就迫切地想知道自己在人间受尊重的程度,他似乎对于自己的受尊重毫不怀疑,只是不确定这种尊重大到何种程度,因而要到人间做一次验证,一个“想知道”让他的人间之行充满了目的性,“多大的尊重”则大大拔高了他的自我期许,将其内心的自视甚高渲染到极致,一个自负者的形象豁然而出。

  第2处的“想”,改文与原文相较,推测代替了确定,原文中的“会更尊重些”将赫尔墨斯的极高的自我认定表达得斩钉截铁:我是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没有丝毫的理由不尊重我!将他的盲目自大渲染到极致。

  B、想象助读——隐性的“想”

  关于赫尔墨斯的“想”,文中有两处明“想”,文中还应该有很多隐性的“想”,请你选择一处恰当的位置,补充一个都赫尔墨斯的“想”。

  【比如】

  在他选择宙斯的雕像发问之前,应该有一“想”:宇宙中最大的神的雕像会值多少钱?人们对我的尊重会和对他的尊重一样多吗?

  在得知宙斯雕像的价格之后,应该有一“想”:呵呵,太好笑了,堂堂的众神之王才值一个银元,看来人们对我的尊重肯定要超过他了。

  在得知赫拉的雕像价格之后,应该有一“想”:赫拉的居然比宙斯的贵,看来众神之王最不值钱了,不过赫拉的也不过贵一点点,他们虽然在神界地位高,但是人们并不一定买他们的帐,因为他们跟人们的实际生活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我可不一样的,我跟人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看来我的雕像价格绝对有望超过他们!

  在赫尔墨斯最终得知自己的雕像为白送之后,应该还有一“想”:怎么会这样?居然白送!这些商人真是太不识货了!我保佑他们,他们居然如此不尊重我!

  总之,这些显性的和隐性的“想”,都在帮助塑造赫尔墨斯这个自负、盲目自大、自视甚高的形象,越是能扩大一点,就越能增大讽刺的效果。

  (二)品析赫尔墨斯的“问”、“笑”:

  A、对比助读:

  第1问:原文: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

  改文:就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爱神丘比特的雕像,问道……

  第2问:原文:赫尔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改文:赫尔墨斯又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第3问:原文:这个值多少钱?

  改文:值多少钱?

  【品析】对比第一处改动的内容,我们很容易发现,赫尔墨斯这一次的“问”颇费心机,并且是有备而来。先是化作凡人,而不是直接进店询问;并且先问众神之王宙斯雕像的价格,而不是先问一个普通的神的雕像价格,更不是直接问自己的雕像价格。这种曲折的问恰恰摹写出赫尔墨斯的虚荣、自负。化作凡人避免了直接问价不合己意被人认出的尴尬,先问价众神之王更可看出其争锋主神的盲目自信,同时不直接问自己的价格也是为了避免不合己意的尴尬。

  对比第二处的改动的内容,我们发现,赫尔墨斯的表情于不经意间显露出来:笑。这是他问价过程中的唯一一次表情的流露。他这次凡间之行先是乔装改扮、掩饰身份,继而两问主神、暗中比较,走的是迂回路线,非常低调。一切心态均掩饰得丝毫不露,在虚荣自负中不忘谨慎。然而百密一疏,或者说毕竟难掩全部的内心,一个忍不住的“笑”将一切伪装剥除。“赫尔墨斯又笑着问道”,笑之前着一“又”字,颇耐玩味:可见在听到主神宙斯雕像价值仅有一个银元之后,赫尔墨斯的内心已经笑过一回,只不过忍住了。而在他问赫拉雕像之前,这个“笑”终于没能忍住,不经意地跑了出来,轻慢窃喜之心已经随“笑”而出:为宙斯的价格不过尔尔而有轻慢意,为自己的价格将有极大的机会超过宙斯而窃喜。接下来问价赫拉更是颇具野心:众神之王的价格不过一个银元,那么他的老婆的价格应该也不会高,这样自己的价格就更有可能远超他们。于是不禁而“笑”。一个“笑”字,赫尔墨斯的虚荣自负之心自然而出。

  第三处的“问”的内容多了一个“这个”,可以和前两次的“问”作比较。

  一问“值多少钱?”问者心绪复杂,既有看似不经意的掩饰,又有不屑一问的轻慢,还有欲与之比肩而担心其价过高的小紧张。二问“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这一问表情难抑内心的窃喜与轻慢。三问“这个值多少钱?”增加了“这个”两字,郑重之意味全出,前面的二问不过为这一次铺垫而已,因此这一问不仅增加了“这个”,还增加了细致的心理描写——“想”的内容。这种郑重中更多地酝酿着赫尔墨斯呼之欲出的自我期许:等着瞧吧!看看我的雕像的价格!肯定比宙斯他们的高得多呀!

  三次发问,一问宙斯,二问赫拉,三问自己——所参照者均为重量级之神,自视甚高;曲折铺垫,自我期许愈来愈高。

  (三)品味雕像者的回答

  原文: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改文:这个要便宜些,只要半个银元。

  【品析】通过比较,会发现原文更能表现赫尔墨斯雕像的不值钱,也更能与前面赫尔墨斯对自己雕像价格的极高的期望形成巨大反差:原以为价格会远超宙斯、赫拉,结果却是一文不值,白送的饶头。这种反差产生了讽刺的效果,前面赫尔墨斯所有的行为便显得可笑。

  2、小结:综上所述,这一则寓言看似短小,然而从细节处玩味,韵味颇丰。二“想”三“问”

  一“笑”,几个细节活画出一个极为自负、盲目自信、自视甚高、虚荣无比的赫尔墨斯。

  而赫尔墨斯无限膨胀的自我期许和自我认定在最后与雕像者漫不经心的回答形成巨大反差,自视甚高对应的却是一钱不值!抬得愈高,跌得愈重。

  个人期望与结果的差距拉得越大,讽刺的意味就越浓。好的作者就是在绞尽脑汁地想怎样拉大这种差距,即怎样充分显示赫尔墨斯的自负自大与虚荣,再怎样充分表明他的雕像的一钱不值。

  至此,作者的讽刺运用之妙才全部彰显。譬如拦水为瀑,悬之于最高处,垂泻而下,必能声势浩然,酣畅淋漓。又如呵气成球,气足而球大,大至极限处,一针而刺,尽余破皮而已。

  【过渡】品味这些小细节,我们感受到的是寓言的浓浓的讽刺意味,这种讽刺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会心一笑,更多的是直指人心的警醒:有同此缺点的人会禁不住反躬自省,无此缺点的人亦会自我警示。而这,就是寓言的意义,或者说是讽刺的意义。可以说讽刺诗寓言的灵魂,因为当人们苦口婆心地正面劝诫我们:千万不要爱慕虚荣啊!千万不要自负自大啊!我们往往言不过耳,没有作用,只有讽刺,一刺中的,留下伤痛,才有警醒。而好的寓言往往将劝喻隐含于绝妙的讽刺。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刺痛我们的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警示。

  四、多元思考,丰富寓意

  伊索寓言的特点:在寓言的最后言明寓意,这是编者添加的,是编者对寓意的解读,那么我们也可以有自己的解读。

  删除寓言结尾的寓意,根据自己的理解,模仿结尾“这个故事适用于的人”,或者运用“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句式,重新拟写寓意。

  五、读写结合,编写寓言

  请你根据寓意,重写故事。

  如果想要突出这个寓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同的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评价、结论就不同。以《宙斯和雕像者》为题,修改寓言,或者以“宙斯”为主人公,重写寓言。

  要求:

  (1)寓言故事要与寓意吻合;

  (2)通过细节、用词等凸显讽刺效果;

  (3)对人们有警示、劝喻的力量。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