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六年级变形记

日期:2021-11-13

这是六年级变形记,是优秀的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六年级变形记

六年级变形记第1篇

【教学内容】

《变形记》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它借由“变形”来转换自己的视角与思维并进行想象与表达的训练。拥有丰富的想象力是小学生的天赋,从小学第一二学段开始都有关于学生想象与表达的训练,如续编故事,编童话等。而此次的想象有别于之前的,就是需要转变自己的视角,以第一人称来表达。从习作要求上来看,就是要求学生发挥想象,把重点的部分写详细。

本次的习作教学注重立意、选材、构思、起草、修改等一整个过程的实践性,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本单元教材向学生提供了习作的几种思路,学生可以从教材的提示中打开思路、构思情节,习作实践中提升、发展想象与表达的能力。

1. 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转换思维与视角来构思情节。

2. 能发挥想象,把精彩情节的重点部分写详细。

3. 能对同学的习作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试着提出修改建议。

第一课时

一、视频导入,创设情境

1. 教师最近做了一个“白日梦”——我变成了一只蚂蚁,大家有兴趣了解一下吗?

(教师播放视频《蚂蚁回家》片段一)

2. 教师相机旁白:看,这就是我——“王蚂蚁”,我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一片树叶带回家。

3. 如果你也有一次做“白日梦”的机会,能够变成另一种东西,你最想变成什么?又想做些什么呢?请大家用一句话写下来。

4. 学生写梗概。

变一变:如果你有一次机会,能变成另一种东西,那么你想变成什么,又想做些什么呢?请你用一句话写下来。

【设计意图】以半分钟的动画片导入教师的“白日梦”,能够高效地带学生从现实世界进入奇妙的想象世界,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写作的动机。这不但为学生打开了思路,还为变化后的视角转换进行了铺垫。

二、选择材料,整体构思

(一)反馈交流,揭示主题。

1. 开火车读梗概。

(预设:我变成了一只蜜蜂,去采蜜;变成一只海燕,飞越大洋;变成地球,逃离太阳系;……)

2. 出示教材中的两个提示:(变成蚂蚁,在笔杆漫步;变成路灯,看着往来的人们发生的故事。)

3. 教师相机小结:我们的奇思妙想让我们变成了各种各样的东西。可能会参加一场冒险,可能会经历一段旅程,可能是一场战斗,也可能有一次奇遇。

(相机板书:一场冒险 一段旅程 一场战斗 一次奇遇……)

4. 揭示主题:今天我们习作的主题就是——变形记。

变一变:如果你有一次机会,能变成另一种东西,那么你想变成什么,又想做些什么呢?请你用一句话写下来。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第一次动笔,粗略构想自己想变的东西以及发生的故事,可以避免学生想象的相互干扰。并在打开思路之后才揭示主题,这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开始习作,避免了一开课就让学生带上习作的包袱而影响了兴趣。

(二)发挥想象,构思情节。

1. 教师提供情节构思范例。出示:

2. 学生根据梗概,可以通过文字、图案来表达情节的构思。

3. 分别选取一个文字表达或情节图来进行交流。

4. 教师引导:如何把这个故事情节构思得更加吸引人。

(教师播放视频《蚂蚁回家》片段二)

5. 学生交流。(预设:设置悬念;增加波折;设计巧合……)

(三)修改情节,相互评议。

1. 学生根据提示要求,修改自己的情节构思。

2. 个别学生进行班级交流,由全班同学选取其中最感兴趣的情节。

3. 四人小组交流情节构思,并请组员选择整个故事中最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打星。

【设计意图】发挥想象构思情节,并通过视频的提示来设置悬念、增加波折、设计巧合,对情节设计进行修改,然后小组进行合作交流。这正是学生在课堂中作为学习主体,相互之间的启发、裹挟、卷入。优秀的故事构思可以给同伴以启迪,有待提高的故事构思可以用来分析。

第二课时

一 、初写片段,交流评改

(一)小组点选,初写片段。

1. 根据四人小组中所选出的最感兴趣的一个情节,展开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提示:如何才能吸引人呢?有画面感,异想天开……)

2. 学生根据要求,开始初写。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四人组内所选的最感兴趣的一个情节来详细写;培养高年级学生习作时也要具有读者的意识。我们的习作是写给读者看的。针对不同的读者,不同的兴趣爱好,我们的作品也应该有相应的不同。

(二)交流草稿,聚焦视角。

1. 对比同学的习作——思维“变形”。

教师引导:同学们,两篇习作,你觉得哪一篇你更感兴趣?为什么呢?

①习作一中虽然写了“我变成了一只蚂蚁”,但其实“我”并没有变成蚂蚁。只是从蚂蚁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的。

②习作二中虽然没有具体写“我”变成了什么东西,但是从描写中读者就知道了,“我”就是太阳。这样的表达不但增加了悬念,而且更加委婉,更引人入胜。

教师小结:同学们,看来你变成了什么东西,不一定要直接写出来,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描写让读者自己读明白,这样更能吸引人。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两篇习作来让学生感受如何将人的思维转换为所变换的东西的思维。其中从侧面的表达入手,可以增加悬念,让读者更加感兴趣。

2. 对比教师下水文——视角“变形”。

①出示教师下水文。

我披着这件树叶披风,顺风滑翔,眼见就可以安全降落在我们的巢穴门口了。突然,又刮过来一阵大风,披风拉扯着我飞向远处。尽管我用力挣扎,但是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我显得太过于渺小。在一阵上下翻滚之后,终于停了一下,原来我的树叶披风被挂在了树枝上。我像是一名任务失败的伞兵,就这样被挂在了树上,上不去又下不来,这可如何是好呀!突然,又刮来一阵风,我又随着这树叶披风如同风车叶一般飞速旋转起来。一时间,天旋地转,整个世界都在我的脑中飞旋着。“救命……”在“啊”字还未喊出口时,这片“风车叶”已经脱离了轨道,连叶带我一起被抛向了天空。

②教师的习作哪里让你感兴趣?为什么呢?

(预设:用蚂蚁的眼睛去观察,用蚂蚁的身体去感受,用蚂蚁的大脑去思考……这样视角的转换,让故事变得更吸引人。)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出示范文,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与欣赏中明白“变形”最重要的就是要转变原来“人”的视角,变蚂蚁的就用蚂蚁的视角来看这个世界。

3. 对比单元的课文——形式“变形”。

①出示课文《花之歌》片段。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的风光更加旖旎;

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更加芬芳馥郁。

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

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②对比同学的习作与《花之歌》在表达形式上的不同。

(预设:《花之歌》以散文诗的形式,从一朵花的视角来进行表达。)

【设计意图】统编版新教材的单元习作训练,并不能单独孤立地脱离单元的课文来进行教学。《花之歌》作为本单元唯一的一篇与想象有关的课文,其中这种委婉的,诗意的表达形式也是我们本次单元习作可以借鉴的,也更加丰富了想象与表达的形式。

4. 同桌之间相互评改,画出最让你感兴趣的地方,并从“视角转换”上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二、修改片段,二次展示

1. 展示 2~3 个学生习作,并进行集体评改。教师引导:你对他所写的这个“世界”是不是感兴趣。

2. 学生集体评价修改后的习作。

同学们,现在你觉得他在修改后,哪里让你感兴趣呢?

【设计意图】再次呈现学生习作,通过修改之后的变化,看到学生在这节课中的增量。也有一个前后照应的作用,给全班的学生一个范例:如何把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

4. 四人小组内相互分享点评。

三、补写首尾,汇编成册

1. 给重点部分的内容,加上首尾,成为一篇完整的习作。

2. 把同学们的习作,按照班级学号装订成册,记录大家的奇思妙想。

【设计意图】基于交际语境的习作,需要真正落脚生根到生活实践中。最后把同学们每个人所写的习作合订在一起,就成为了一本《变形记》,可以借阅给班内的同学看,也可以在年级段内进行交流。这也就落实了“写作即交流”的理念,使写作成为一种生活和学习的需要,而不是一种任务。

六年级变形记第2篇

 1.小说主人公格里高尔生理上的变形。

  但格里高尔虽变形为甲虫,他内心依然保留着美好的人性,仍然记挂着工作,仍然为父母和妹妹操心,是为家庭着急、分忧,他的情感中充满了对亲人的关心、体贴之情。因此,从这一点上可以说格里高尔是虫形而人心。

  2.当时社会人们心理上的变形。

  格里高尔形变而心未变,他的家人形未变却变了心。开始时家人对格里高尔还有所牵挂,但后来就变得十分冷漠,甚至要设法摆脱他,把他扫地出门。连身边最亲的人尚且如此,亲情变成仇情,更何况是社会上的陌生人呢?从这点上说,反映了当时的人们是人形而“虫”心。

  3.卡夫卡在这篇小说中运用的变形的艺术手法。

  此处“变形”是指卡夫卡采用一套有别于传统的叙述方式和技巧,通过变形把描写的客观对象加以“陌生化”的处理,让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披上一层奇异的色彩,以此来促使人们从不同角度重新思考同一事物,进而探究其本质。卡夫卡在作品中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的手法来表达他对社会、对人的思考,在荒诞的故事背后是并不荒诞的情感表达,寄寓的恰恰是卡夫卡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洞察和痛彻的思索。

  在对变形作探究之后,还可联系现实,让学生在自由谈的氛围中谈谈“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人被异化的现象”“怎样才能我们不被异化”这一类的话题,这也就是南京大学中文系xx教授所强调的“挖掘经典作品的当代内涵”,同时也能让学生对作品加深理解。

  教学设想二:比较解读

  《变形记》的深刻性在于尖锐地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现象,马克思对“异化”的解释是:物对人的统治,死的劳动对活的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而反映“人的异化”现象的作品绝不只有《变形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作一番比较解读。

  1. 以《促织》与《变形记》互为参照,作比较解读。

  《促织》是现实主义的作品,但蒲松龄在无意间已隐约触及到了“人被异化”的问题,成名之子作为人的时候没有价值,魂化为蟋蟀却有了价值,让这个山穷水尽的倒霉人家否极泰来。蟋蟀原是玩物,而作品中人却成了可怜虫,任由蟋蟀来主宰自己的命运。这种人与物间的不正常关系不也符合马克思所作的“异化”解释吗?而卡夫卡作为现代主义中表现主义的代表,是有意识地以变形手法,集中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普遍的人成为非人,人被异化的现象。

  两部作品虽相隔两百多年,却遥相呼应,都揭示了在不合理的社会中“人的异化”的悲剧。

  2. 以《守财奴》与《变形记》互为参照,作比较解读。

  《守财奴》中的葛朗台从箍桶匠发家,到最后爱财如命,视财胜命,为财亡命,成了一个变态的吝啬鬼,这是一个人被金钱异化的典型。由《守财奴》对“人被金钱异化”的描写来切入《变形记》的教学,也不失为一种思路。

  而且卡夫卡还曾说过一句颇耐人寻味的话:“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刻着,我能摧毁一切障碍;而我的手杖上宁可写的是,一切障碍都在摧毁我。”比较“我能摧毁一切障碍”和“一切障碍都在摧毁我”两句话,即能发现两位作家文学观、表现手法的不同:巴尔扎克作为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他是以自己的天才之笔、摧枯拉朽的气势批判社会中的不合理存在,他的整部《人间喜剧》多是如此;而卡夫卡则以表现主义的手法来表现“现代人的困惑”,人在现实中弱小得不堪一击,这正符合米兰 昆德拉所说的,卡夫卡所有作品都是表现“人在外部世界的规定下显得无能为力”这一主题。

  若再深入一步,还可由上述的两个作品、两句话进而联系两位作家的生平、文学观、创作活动等作一番研究性阅读,那将更有收获。

六年级变形记第3篇

教学目的《变形记》的教案

  1、认识小说所揭示的西方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困惑”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人的生存问题。

  2、了解并领会小说寓真实于荒诞的隐喻表现手法。

  教学设想

  1、认识小说所揭示的西方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困惑”问题,是重点和难点。

  2、要领会寓真实于荒诞的隐喻表现手法,学习细节描写的真实细致。

  3、内容理解加讨论问题方式,为较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曹雪芹在自题《红楼梦》的绝句中写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2、卓别林《摩登时代》中所演的在机器大生产中加式流水线上,变异为机器的工人形象。

  3、从卡夫卡在《城堡》中借K之口说的要“残酷地镇压不利于完成任务的一切”说起,简介卡夫卡的生平和创作情况:1883年至1924年,命短;痛苦的情感生活――三次订婚,又三次主动解除婚约,没有自己的家庭;银行小职员,对工作感到十分痛苦,但又不得不去;勤奋地写作,几乎隔绝社会上的交往;为艺术而献身;影响巨大,成就卓著,是现代派表现主义大师;三部长篇。

  二、默读全文,完成如下表格

  情节

  心情或态度

  一、初变甲虫,家人的反应

  二、清理房间,格被驱打

  三、将被丢弃,绝食死去

  格里高尔

  惶恐、回忆

  忍受痛苦

  绝望

  秘书主任

  惊骇、逃走

  父亲

  恼怒、驱赶

  打击

  厌弃

  母亲

  惊骇

  躲避`昏厥

  冷漠

  妹妹

  关心

  生气

  厌弃

  第二课时

  讨论以下问题:

  1、为什么整个情节很荒诞,但读起来却能让人理解?

  (细节很真实,尤其是格的心理活动,让人觉得他虽是虫形,实是“人心”,而且对甲虫的.习性和对格变形后的心理把握得准确,让人可信。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来回答这个问题。而且还要指导学生:荒诞不是乱讲,而这是部分同学写作文时容易犯的一个毛病――不讲逻辑,不注重细节。)

  2、格里高尔为什么会变为甲虫?

  (这是文章的思想意义所在,是讨论问题中的重点,要注意延伸和拓展。

  根本原因是人性的丧失,人失去了自己本来应有的东西,就异化为非人了,而人之所以会丧失人性是由于: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的冷漠,人对自身的命运感到无法把握)

  3、如何评价家人对格的态度。

  (这是一个难题,也是卡夫卡对人类出的一份难以回答的试卷,它充分显示出卡夫卡的冷静和深刻,还有勇气)

  教后:

  学生的讨论较为激烈,第一个问题属于理解层面,结合学生写作中不讲逻辑的毛病自己作了一定的阐述。

  第二个问题的讨论最为热闹,具体如下:

  工作压力/生活紧张,频率快,――甲虫则是行动缓慢的/作者刻意安排的,想用来检测一下人间的真情/利益驱动下,人的本性丧失了/甲虫是自由的,是格的一种理想/甲虫之有“甲”,是格下意识的防范心理起的作用,也是现代人和人之间的一种心理壁垒/大身躯,小足,显示出格不堪生活重负的特征

  归纳起来说,学生们主要从两方面来说明:为什么会变,为什么变成甲虫而不是其他的什么动物。相当深刻。

  对第三个问题,学生基本上分为两种观点:对家人责备;认为可以理解,应该如此。――反映出了现代学生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但部分同学的观点很“现实”,显得有点和“传统美德”有出入。

六年级变形记第4篇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

1.认识西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中“荒诞悖谬”的表现艺术及格里高尔变形的象征意义。

2.培养学生想象升华与感悟品味的能力。

(二)心理教育目标

1.加强心理防卫机制,提高心理抗压力。

2.了解“心理盲觉”、“心理孤独”、“心理超重”等心理现象,学会心理平衡的自我调适。

教学重点

社会环境与个性心理的关系及主人公格里高尔“变形”的社会与心理根源。

教学难点

格里高尔为何会“变形”,作者为何要采用这种“荒诞”与“悖谬”的手法。

教学设想

1.对格里高尔这个形象,传统上总是从“社会意义”这个角度来开掘;教学本文时,可“借题发挥”,从“个性心理”的角度进行挖掘,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并借之培养学生的心理防卫能力。

2.教学中力求将“作者现实”和“读者现实”结合起来,以期达到既“入”(进入作品)又“出”(反省自身)的目的。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通过预习,我们知道《变形记》讲的是主人公格里高尔变成了一只大甲虫的故事,可人怎么会变成动物呢?而且,我们前边学习的西方“现代主义”各种流派的小说(本课放在本单元最后教学),其情节都这样怪诞荒谬,有悖常理。伍尔夫笔下的“我”看着墙上的一块斑点,居然就想入非非,就象一个思维错乱的人想出了一大堆不着边际而又毫无头绪的事儿,最后才发现那不过是一只蜗牛。贝克特笔下的两个流浪汉在一条乡村小路上苦苦等了一天又一天的戈多,最后连戈多是谁,等他干什么都不知道。更令人费解的莫过于《喜剧》中那一男二女,他们巳被装进了坛子,只露出头来,却还在争风吃醋,打情骂俏,上演了一场“棺椁里的爱情三重奏”。可见其怪诞至极,荒诞至极。那么,这篇奥地利小说家弗兰茨·卡夫卡的《变形记》又是怎样一种艺术,通过它我们又将会看到怎样一幅社会与心理的剖面图呢?(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整理小说情节

1.学生简介小说主要情节

2.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后,作如下归纳:

小说一开始就写格里高尔变成了一只大甲虫,母亲不知所措,晕倒在地;父亲非常震怒,把他强行赶回自己的卧室。接着写格里高尔养成了甲虫的生活习性,被囚禁在卧室里,但他却保留了人的意识。最后写格里高尔的家人终于忍受不了这个负担,对格里高尔改变了态度,并决定“把他弄走”。格里高尔又饿又病,陷入绝望,“他怀着深情和爱意”,“脑袋不由自主地完全垂下”,“他的鼻孔呼出了紧后一丝气息”,死了。而他的父亲、母亲、妹妹却决定去郊游,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整个情节由两条线交织而成,又集中体现在一个“变”字上。

(三)想象与感悟,为格里高尔的变形寻找理论依据

1.思考: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种“形变”的可能。(要求:把眼睛闭上,集中心神,放飞思维,搜索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的言行举止,揣摸他们的心理和内心世界,并从感觉上加以想象和升华,看看他们是不是会变形。)

2.讨论,交流,发言。

3.归纳与分析

从客观上讲,人变成动物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从哲学与艺术的角度上看,人是种纯心理的高等动物,他的一言一行往往都是其心理世界的外现。人的心理一旦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就会产生一系列心理反应。如果这种刺激不断重复和增强,或者是一种使人猝不及防的强烈冲击,而作为个体的人又不具备自我调适的心理应变能力,人的心理就会出现超重甚至裂变现象。在这种超重和裂变心理的驱使下的人便会表现出一些有悖人的自然属性或与社会行为规范严重脱轨的行为,作为环境的其他人,自然就会在感觉上或意识上产生联想,与大脑中的某一种熟知的动物联系起来。从而在心理上、感情上产生不相容性,认为他是一个怪物,一个有别于人的自然属性的动物。比如,当某人做出一些作为正常人做不出来的事时,人们往往会脱口骂出:你这个畜生。

这样看来,格里高尔的变形就不难理解了,它完全是一种哲学和艺术意义上的假托。

(四)格里高尔产生“形变”的根源

为了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试从形变前、形变后、形变中这三个阶段来探讨社会现实和个性心理是怎样使格里高尔产生变形的。

1.形变前客观外界的刺激及个性心理的表现。

①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我们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甲虫或其它什么动物时,会有什么反应?(明确:不错,我们肯定受不了而惊慌失措,甚至会精神崩溃。)

②然而,格里高尔一早起床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他有什么反应呢?(明确:他并没有如我们想象的那样特别的惊异和恐慌,并没有大呼“我的天啊”,他就像只患了一场伤风感冒一样平静。整个过程,他只说了一句话:“我出了什么事啦?”然后,他又像正常人一样想他的差事,想他五点钟要去赶火车。可见,格里高尔对自己的变形似乎早有准备。)

③格里高尔对自己的变形如此平静,这合情理吗?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明确:从客观上讲是不合情理的,没有人对自己变成了动物还不感到吃惊的。然而从哲学与心理学的角度看,又是合情合理的。这说明客观外界对个性心理的刺激往往不是突然的,而是一次次不断的重复积压逐渐去抢占一个人的心理空间,是一个“量变渐进”的刺激过程。处于量变渐进刺激状态下的人,是很难发现自己有什么变化的,这就叫“心理盲觉”。格里高尔在产生“质变”之前,正处于这种“盲觉”状态,故而发现自己变成甲虫后,并没有什么惊人的表现。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少,比如:天天坚持冬泳不觉得很冷;朋友久不相见后别人总说“你变多了”,而自己却说“我怎么不觉得呢”。所有这些,都是处于“心理盲觉”的自然反应。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