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目标

日期:2021-10-08

这是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目标,是优秀的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目标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目标第1篇

一)通过图文结合等方式,认识“昔、笋、茅、炕、媚、镢头”等字词

(二)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出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结合资料,明确追寻延安的内容。

(三)借助资料袋,查阅资料,领会“南泥湾开荒、杨家岭讲话”等事件背后蕴含的延安精神,懂得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四)利用略读提示,了解诗歌学习的方法。

介绍延安。出示一组延安图片:谁来结合预学单上查找的资料介绍一下延安?学生交流反馈。板书:延安

当时延安的生活很艰苦,各地进步青年却纷纷奔向延安,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追寻延安。板书:我把你追寻

学生齐读课题,谈疑惑。

预设:为什么追寻延安?追寻延安的什么?怎么追寻?

那就让我们带着“为什么要追寻延安,追寻的到底是什么?”这两个问题进行学习。

板块二:朗读诗歌,再识“延安”

1.阅读“略读导语”,明确阅读要求。

梳理要求后课件呈现: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明确追寻的是什么。

(3)结合资料理解诗句。

相信在今天的课堂中我们能从这三方面入手,习得诗歌学习的方法。

2.指引方法——有感情朗读诗歌。

我们知道,要想把诗歌读得有感情,要做好哪几步?学生反馈,相机板书:

(1)读准字词

出示字词,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出示图片,图文结合识词:镢头、土炕、窑洞;通过找近义词方法识记:昔日、奥秘;发挥想象理解:雨后春素、满目琳琅。

(2)读好停顿

师读,学生划节奏。

生练读,读出节奏和韵律。

(3)把握大意

理清结构:借助预学单反馈。

明确语文要素:借助主要事件了解文章内容。

我们本单元的阅读策略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接下来我们要重点学习这部分内容。

(4)体会情感

要想有感情朗读课文,明确作者的情感很关键,只有体会了,才能真正做到有感情朗读。

板块三:追忆历史,细识“延安”

1.阅读第一小节。

(1)指名朗读,读好停顿。

(2)你们发现了什么?

(3)学生交流反馈:诗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延安,比作燕子和小树,追寻春光和雨露太阳。

(4)为什么要用比喻来描写这种追寻呢?

(5)体会情感,交流:这是蓬勃向上、充满活力的象征,有种愉悦的心情,为下文做铺垫。

(6)带着体会有感情朗读第一小节。2.梳理事件——明确追寻的是什么。

(1)作者在追寻延安的什么?默读诗歌,圈出关键词句。板书:追寻

(2)学生反馈,相机板书: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

(3)发现修辞:排比。指名朗读,提示加强语气。

(4追寻的是延安精神。

作者追寻延安精神其实就是借助上述事件来体现的,下面我们自主合作学习。

(5)小组合作——结合资料理解诗句。

合作活动(一)

1.默读第二小节,圈出有关延安的典型事件。

2.结合预习单搜集的资料,分享四处意象背后的革命故事。

3.体会每件事背后蕴含的延安精神。

(6)交流反馈。

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团结一心……

(7)出示图片、影像资料,加深体验。

(8)借助背景资料,体会情感,有感情朗读第二小节。

板块四:正视现实,辨识“延安”

1.对比阅读。读诗歌,划句子:现在的和过去的延安。

(1)学生反馈。

(2)聚焦意象: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破旧的茅屋,老牛破车。窑洞,土炕。

(3)融情体验。引入旧延安资料:

在抗日张志和解放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曾经是党中央的所在地,物质生活十分艰苦,住的是土窑洞,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点的是小油灯。

那改变延安的是什么?这种精神改变了延安,还改变了什么?(神舟大地,整个中国)

(4)有感情朗读第三、四小节。

2.对比思考。

(1)在科技迅猛发达的今天,还需不需要延安精神呢?

(2)借助导学单,开展活动,辩证思考。

合作活动(二)

1.默读3-5小节,辩证思考现代社会我们还需不需要延安精神?

2.抓住关键词来论述。

3.借助导学单,理解语句内涵。

(3)交流:

对比:告别了——忘不了;毫不犹豫——不能丢。

结论:延安精神不仅要追寻,还要继承。

(4)发现修辞,体会心情。

反问: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5)完成导学单,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

(6)感受坚定,齐读第五小节。

板块五:延伸拓展,丰识“延安”

1.课外延伸:

(1)延安精神不仅要继承,更要发扬。作者发出了怎样的呼唤?

(2)交流反馈,比较追寻的不同:后一处追寻是对前一处的进一步说明。

(3)练笔:模仿排比句式,再写一两句。

3.结合实际,发表看法:

新时代少年应该怎样弘扬延安精神。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目标第2篇

教学目标

(一)通过图文结合等方式,认识“昔、笋、茅、炕、媚、镢头”等字词

(二)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出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结合资料,明确追寻延安的内容。

(三)借助资料袋,查阅资料,领会“南泥湾开荒、杨家岭讲话”等事件背后蕴含的延安精神,懂得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四)利用略读提示,了解诗歌学习的方法。

0

教学过程

板块一:质疑课题,初识“延安”

1.欣赏歌曲。

播放李谷一的《想延安》,仔细听歌词,这首歌唱出了大家对延安的一份什么情?(思念、热爱等)

2.介绍延安。出示一组延安图片:谁来结合预学单上查找的资料介绍一下延安?学生交流反馈。板书:延安

当时延安的生活很艰苦,各地进步青年却纷纷奔向延安,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追寻延安。板书:我把你追寻

3.质疑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谈疑惑。

预设:为什么追寻延安?追寻延安的什么?怎么追寻?

那就让我们带着“为什么要追寻延安,追寻的到底是什么?”这两个问题进行学习。

板块二:朗读诗歌,再识“延安”

1.阅读“略读导语”,明确阅读要求。

梳理要求后课件呈现: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明确追寻的是什么。

(3)结合资料理解诗句。

相信在今天的课堂中我们能从这三方面入手,习得诗歌学习的方法。

2.指引方法——有感情朗读诗歌。

我们知道,要想把诗歌读得有感情,要做好哪几步?学生反馈,相机板书:

(1)读准字词

出示字词,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出示图片,图文结合识词:镢头、土炕、窑洞;通过找近义词方法识记:昔日、奥秘;发挥想象理解:雨后春素、满目琳琅。

(2)读好停顿

师范读,学生划节奏。

生练读,读出节奏和韵律。

把握节奏,朗读中发现:诗歌押ang韵,读来声韵铿锵。

(3)把握大意

理清结构:借助预学单反馈。

明确语文要素:借助主要事件了解文章内容。

我们本单元的阅读策略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接下来我们要重点学习这部分内容。

(4)体会情感

要想有感情朗读课文,明确作者的情感很关键,只有体会了,才能真正做到有感情朗读。

板块三:追忆历史,细识“延安”

1.阅读第一小节。

(1)指名朗读,读好停顿。

(2)你们发现了什么?

(3)学生交流反馈:诗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延安,比作燕子和小树,追寻春光和雨露太阳。

(4)为什么要用比喻来描写这种追寻呢?

(5)体会情感,交流:这是蓬勃向上、充满活力的象征,有种愉悦的心情,为下文做铺垫。

(6)带着体会有感情朗读第一小节。

2.梳理事件——明确追寻的是什么。

(1)作者在追寻延安的什么?默读诗歌,圈出关键词句。板书:追寻

(2)学生反馈,相机板书: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

(3)发现修辞:排比。指名朗读,提示加强语气。

(4追寻的是延安精神。

作者追寻延安精神其实就是借助上述事件来体现的,下面我们自主合作学习。

(5)小组合作——结合资料理解诗句。

合作活动(一)

1.默读第二小节,圈出有关延安的典型事件。

2.结合预习单搜集的资料,分享四处意象背后的革命故事。

3.体会每件事背后蕴含的延安精神。

(6)交流反馈。

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团结一心……

(7)出示图片、影像资料,加深体验。

(8)借助背景资料,体会情感,有感情朗读第二小节。

板块四:正视现实,辨识“延安”

1.对比阅读。读诗歌,划句子:现在的和过去的延安。

(1)学生反馈。

(2)聚焦意象: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破旧的茅屋,老牛破车。窑洞,土炕。

(3)融情体验。引入旧延安资料:

在抗日张志和解放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曾经是党中央的所在地,物质生活十分艰苦,住的是土窑洞,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点的是小油灯。

所以,改变延安的是什么?这种精神改变了延安,还改变了什么?(神舟大地,整个中国)

(4)男女分角色,有感情朗读第三、四小节。

2.对比思考。

(1)在科技迅猛发达的今天,还需不需要延安精神呢?

(2)借助导学单,开展活动,辩证思考。

合作活动(二)

1.默读3-5小节,辩证思考现代社会我们还需不需要延安精神?

2.抓住关键词来论述。

3.借助导学单,理解语句内涵。

(3)交流反馈:

对比:告别了——忘不了;毫不犹豫——不能丢。

结论:延安精神不仅要追寻,还要继承。

(4)发现修辞,体会心情。

反问: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5)完成导学单,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

(6)感受坚定,齐读第五小节。

板块五:延伸拓展,丰识“延安”

1.总结延伸:

(1)延安精神不仅要继承,更要发扬。作者发出了怎样的呼唤?

(2)交流反馈,比较追寻的不同:后一处追寻是对前一处的进一步说明。

(3)练笔:模仿排比句式,再写一两句。

2.拓展阅读贺敬之的《回延安》。

(1)指名朗读。

(2)体会情感。作者对延安怀着怎样的感情?(热爱、怀念、珍惜等)

3.结合实际,发表看法:

新时代少年应该怎样弘扬延安精神。

4.配乐齐诵诗歌。

只有心中保存着这一份信念,让这份信念点燃并支撑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才能够创造美好的未来。让我们一起朗诵诗歌。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目标第3篇

教学目标:延安我把你追寻的教案

  1通过学习这首诗,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2了解全诗的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1了解诗中所说的事物的含义。

  2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谁能有感情的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呢?你们为什么喜欢古诗?你觉得诗歌有什么特点?

  生:

  师:诗歌语言凝练,表达诗人强烈的感情,具有感染力,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现代诗(板书课题: 延安,我把你追寻)

  二.检查预习

  师:看到课题,你想到了哪些问题?通过预习,你解决了哪些问题呢?

  生:

  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三.自学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看看你有什么体会?又有什么收获?

  生:自由读诗,回答交流。

  师:还有什么问题?提出。

  生:提问题。

  师:小组讨论,解决这些问题。

  生:交流。

  四.朗诵感悟

  师:请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这首诗的朗诵,想想你们为什么那么设计,练习后,上台表演。

  生:讨论朗诵设计。

  朗诵,评价。

  五.总结

  师: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收获?

  希望我们都继承延安的革命精神,努力奋斗,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附课文:

  延安,我把你追寻

  象翩翩归来的燕子,

  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象茁壮成长的.小树,

  再追寻雨露和太阳。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一排排高楼大厦象雨后春笋,

  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妙,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但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啊!延安,我把你追寻,

  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

  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目标第4篇

 教授这篇课文,因考虑到是诗歌体裁,所以从早上晨读时就引导孩子们对诗歌进行多种形式的.充分的朗读。当孩子们把握不好语速、语调和语气时,我便组织师生配合诵读。老师一行学生一行,带着他们读,直到熟读成诵为止。

  小组合作自主讨论学习时,同学们对文章的结构、重点词语的理解、仿写句子都有较好的学习效果,但对问题“诗人为什么要追寻延安,追寻延安的什么”讨论不出什么结果来,主要原因有:意识课前资料(关于延安的)搜集不够;二是当时的时代背景离现在时间太久,孩子们没有这方面的积累;三十诗歌的语言本来就是高度凝练的,不好理解。

  对这些情况,我尽量引导学生理解,补充相关资料,结合文本,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从几个方面给孩子们诠释延安精神的内涵。当然,孩子们能理解多少就理解多少,不能强求,诗歌嘛,总是可以意会而难以言传,我们不必把一些老师的成人化的思想、理念、理解“灌”给同学们。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