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22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中班数学学习二等分教案反思,是优秀的中班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学习用逐一分的方法把物品平均分成两份。
2、学习用取多补少的方法使得物品的数量变成一样多。
3、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4、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1、教具:饼干等食物图片若干,幼儿用书。2、学具:人手一本幼儿用书,人手一支铅笔。
活动过程:
一、复习10以内数量多少的比较。
1、教师:宝宝和贝贝是一对双胞胎,他们要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去公园,爸爸妈妈给他们准备了很多点心,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吧!(教师出示2袋饼干、8个果冻、6颗巧克力、4个棒棒糖的图片)
2、请幼儿分别数一数每种点心的数量。
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爸爸妈妈为宝宝和贝贝都准备了什么呢?谁能说一说?
3、请幼儿两两比较点心数量的多少,并说一说是怎么比的。(迁移对于比较的方法。)
师:这些事物谁最多,谁最少呢?
二、学习用逐一分的方法将10以内的物品平均分成两份。
1、教师:现在妈妈要把这些点心分别装到宝宝和贝贝的背包里,怎么分呢?一个多,一个少行不行?(引导幼儿说出平均分)
2、教师示范分饼干和棒棒糖,幼儿观察。
师:仔细看看,朱老师是怎么分的呢?(宝宝一个,贝贝一个。)
3、教师请两位幼儿学着自己的样子来分一分巧克力和果冻。
师:那谁能来分一分巧克力和果冻呢?宝宝和贝贝分到的数量要一样多噢!
4、请幼儿数一数自己有几个雪花片,把它们平均分成两部分。
师:朱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些雪花片,他们都放到了一起,你们能很快地把他们分成两部分吗?
三、学习用"取多补少"的方法完成平均分。
1、教师出示活动材料:两个盘子,一个盘子里装着三个棒棒糖,一个盘子里装着5个棒棒糖。
师:我们来看一看一个粗心的小朋友分得对不对?先数一数两个盘子里分别有几个棒棒糖?哪个多,哪个少?
2、探究用"取多补少"的方法完成平均分。
师:我们怎样才能让两个盘子里的棒棒糖变成一样多呢?从比较多的盘子里面取出一个放到比较少的盘子里面,再数一数,两个盘子里的棒棒糖是不是一样多。
四、打开幼儿用书,完成上面的练习。
1、幼儿翻开幼儿用书,教师给幼儿读题。
师:你能看出他们谁盘子里的东西更多,谁的更少吗?那要怎么做才能一样多呢?
师:从数量较多的盘子里圈出一个点心到数量较少的盘子里。
2、幼儿进行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完成练习,大胆讲述操作结果。
师:谁能把你做的答案告诉大家呢?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中班数学教案:图形朋友碰碰乐》:中班数学活动图形朋友碰碰乐教案主要包含了目标,准备,过程等内容,有控制地画园、方等图形,并乐意尝试画其他图形。运用图形连接创造简单的图像,初步体会图形组合的意义。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中班数学图形朋友碰碰乐教案吧。
《中班数学教案:离不开的数朋友》:中班数学活动离不开的数朋友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等内容,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的数字并体验观察发现的乐趣。在寻找数字中,培养幼儿观察、分析的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中班数学离不开的数朋友教案吧。
《中班数学教案:感知6以内数的数量》:中班数学活动感知6以内数的数量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延伸,活动过程等内容,在创设的情境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6 以内的数量。体验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培养良好的规则意识。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中班数学感知6以内数的数量教案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