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4-18
这是马诗公开课教案,是优秀的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古诗,内容短小精悍,古代诗家咏“马”,当以唐朝的杜甫和李贺最为。他们这方面的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也高。在李贺的诗集中以《马诗》为题的组诗有二十三首,均为五言体。此处特选出其中的第五首。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认识2个生字,会写4个字。
3.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李贺的资料。
2.制作教学课件。
(二)教学过程
1.识字与写字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4个,其中“燕”字是一个象形字,笔画较多,而且“燕”字又是一个多音字,要指导学生注意练习。
2.朗读指导读时应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内容,确定朗读的基调后,分清节奏,再练习朗读,读出韵味。
3.阅读教学
漠漠旷野,沙石像雪一样晶莹洁白,燕山顶挂着一弯金钩似的新月。骏马啊,什么时候能够套上镶金的笼头,在秋高气爽的辽阔原野上任意驰骋。
诗人以丰富的想象,通过作诗咏马来寄托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前两句诗比喻新奇,展示了供马驰骋的广阔画面。后两句诗虽有广阔天地,骏马也不能奔驰,借以抒发自己施展宏才,为国立功的愿望。
前两句写景,赋中设比,描绘出一幅苍茫辽远的疆域画面。放眼望去,边陲之地平沙莽莽,无涯无际,仿佛铺上了一层白皑皑的霜雪,令人倍感荒凉。到了晚上,一轮弯月升上天空,笼罩起伏连绵的燕山峰岭,气氛是何其肃杀。这里,“燕山月似钩”的“钩”,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如剑而曲,颇为锋利,与“晓月当帘挂玉弓”(《南园》之六)的“弓”字用法相似。可见,这两句是通过对边塞环境的渲染,为后面抒发感慨先作好了铺垫,就形式而言,则两两相对,看起来整齐,读起来顺畅,而连喻更为生动形象。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渲染环境,提供必要的视觉资料,在形象思维的层面,给学生创设情境,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后两句抒怀,托寄遥深。在边关战事一触即发的形势下,本是良马驰骋关山的时刻,而情况却非如此,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发出呼喊:什么时候这匹宝驹才能披上锦鞍玉络,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纵横腾跃,一闯敌营,为国效力呢?作者在《马诗》之一中也写道:“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革,谁为铸金鞭?”与此诗结尾两句意思相同。正是诗人借马喻人,为自己渴望为国出力而又不得重用所发出的呼喊,表现了一种不平则鸣的感慨。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作者进行简介,使学生有所了解,才能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情感。
4.活动提示
(1)“背诵这首诗”。这项要求旨在积累,要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2)“读一读,写一写”。这道题目的在于积累词汇,扩大词汇量。其中“金络脑”一词不常用,注意积累后的巩固。
(3)“说一说”。本题意在巩固和加深学生对这首诗歌的理解,要引导学生先对照诗句理解,再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也要学生懂得体会作者写诗的用意。
5.课时安排:建议2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在教学中,学生可能对“沙如雪”理解起来出现困难,此时要注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一弯冷月下,广阔的大漠闪现出如雪般的清辉,给人以清冷荒凉的感觉。也正表明了作者此刻的处境。全文是借景抒情,借马自喻,表达了作者现实中的无奈之情和渴望有所作为的愿望。
相关资料
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人称“诗鬼”。因避家讳,不得应进士举,终生落魄不得志,27岁就英年早逝。他继承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又从汉魏六朝乐府及萧梁艳体诗多有汲取,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新颖诡异的语言,表现出幽奇神秘的意境,要凌驾大自然而创造出新奇幽美的艺术境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并对中晚唐某些诗人产生了一些影响。
教学目标:
1.掌握一类生字4个,二类生字2个,能够正确拼读和书写。
2.感悟诗歌大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3.在学习过程中体会马的形象,感受马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了解诗的大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生字卡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诗文,感悟诗意,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配乐范读,感受诗句。
默读,画出4个一类生字,强调燕、络的读音。
边讲读诗文,边学习生字。
(一)介绍诗题及作者。
(二)讲读第一、第二句。
1.解词:
大漠: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燕山:指燕然山,一说燕山。古代一直是边疆征战之地。
钩:战场上用的武器。
这两句描绘了战场环境。
2.指导朗读。
3.学习燕、钩。
燕:多音字,本课读yān,指地名:燕山。
先查灬再查12画上中下结构
yn
字义:鸟名;古书里有时用作宴。
组词:燕尾服、燕子、燕窝、燕居、燕好
钩gōu
先查钅旁再查4画左右结构
字义: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形状弯曲,头端尖锐;形状像钩子的;汉字的一种笔形;用钩状物探取;同勾;一种缝纫法,多指缝合衣边。组词:秤钩、鱼钩、挂钩、钩子
(三)讲读第三、第四句。
1.解词:
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安得,希翼之意。
络脑:马络头。金络脑:说明这是一匹被人看重的骏马。走:跑。
清秋:金秋,取自秋高气爽之意。
诗意:我何时才能骑上头戴金络头的骏马,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自由地驰骋在疆场上建功立业呢?
2.指导朗读。
3.学习络、踏。
络先查纟旁再查6画左右结构
lu
字义:像网子那样的东西;用网状物兜住,
笼罩;缠绕;指马的辔头。
组词:脉络、经络、络绎不绝、橘络、络纱
lo
字义:用于一些口语词。
踏先查足字旁再查8画左右结构
t
字义:用脚踩,大步地前进。
组词:踏进、踏平、踏步、踏板、踏勘、踏看
tā
字义:切实,不浮躁;(情绪)安定,安稳。
组词:踏实。
总结:《马诗》是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诗人
通过咏马抒发自己的远大志向。
作业:背诵这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巩固及拓展。
教学过程:
检查背诵。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读一读,写一写。
作业:预习《群英降马》。
课堂小问题
一( )当先 ( )到成功
老( )识途 千军万( )
万( )奔腾 快( )加鞭
诗人简介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他是唐朝宗室郑王后裔,但家族已经没落。他才华横溢,壮志凌云,满腹傲气,迫切地想为国家人民奉献,但因为他的父亲叫李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讳父亲的名讳不举进士,使得他终不得登第。李贺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27岁时在郁闷悲苦中去逝。他生不逢时,又不愿媚俗取宠,因而饱受世事的嘲弄。这种情绪直接影响了他的性格,融进了诗作使他的诗平添了一层冷艳神秘的色彩,因而人们称他为“诗鬼”。
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作者不得志之时。而“燕山”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方。本诗正是当时所写。
自学提示:
1、自由朗读古诗三遍,注意节奏。
2、找出不认识的字,与同桌讨论后还不认识的,提问。
请同学朗诵
明韵律 马 诗
大 漠 / 沙 如 雪,
燕 山 / 月 似 钩。
何 当 / 金 络 脑,
快 走 / 踏 清 秋。
朗读古诗,同桌互相交流你明白了些什么?你不明白什么?在这之中你最想知道什么,思考并组织好语言互相提问并回答。
温馨提示:联系注释理解词语以及诗句意思
词语点拨:
大漠: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燕山:山名。在现在河北省的北部。古代一直是边疆征战之地
钩:弯刀,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够。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说明马具的华贵。
快走:迅速地跑,痛快地跑。
清秋:金秋,天气凉爽的秋天。
自读前两句,小组讨论:
1、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这是什么描写?写了些什么景物?有什么作用?
3、作者为什么特意描写“大漠”“燕山”这些地方?这对表现马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1、题目是《马诗》,但诗中不见一个马字,是否跑题了?为什么?
2、“金络脑”是指什么?为什么不是铁、木、竹呢?由此说明了这是一匹怎样的马?
3、“何当”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表达了作者盼望建功立业的抱负。)
自读后两句并思考:
这首诗仅仅是在写马吗?请结合作者资料思考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业布置
1.搜集有关马的诗歌作品。
2.并且按“四看诵读法”学习所搜集到的诗歌。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