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30篇

日期:2021-02-02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小班数学教案30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小班数学教案30篇

第1篇、小班数学活动接龙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将相同的物体接在一起,知道两边都可以接。  
  2.能观察、比较出相同的颜色、形状、大小。  
  3.愿意参加操作活动,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房子图片(3张),小动物图片(小兔子、小熊、小猫),幼儿操作卡片  

  活动过程:  
  1.故事的方式,引出课题   
  森林里住着3只小动物他们非常的贪玩,每次一跑出去玩就不知道回家了。每次他们 妈妈都是东找西找的,有好几次都急的哭了。可是这3只小动物啊,还是不知道改正这个错误。这件事情啊,被森林里面的智慧爷爷知道了非常气。于是,智慧爷爷就告诉这3只小动物,:“你们不听妈妈的话,每次出去玩都不知道回家,你们做错了事情,还不知道改正,那就要受到惩 罚了。我已经把你们回家的路给没收了,每条路只留了前面几块砖,除非你们找出规律并且正确的把砖铺对了,才能再回到家里。”3个小动物一听,就嗷嗷大哭起来,这可怎么办啊。后悔自己没有听妈妈的话早点回家,他们呀就做在一起想啊想啊,想怎么把回家的路铺好,可是三个小动物伤透了脑筋也想不出来,一直在哭着,就想请你们来帮帮他们回到家,小朋友愿意帮忙吗?  
  评析:用故事导入的形式,设置问题,去帮小动物来铺路引起幼儿铺路的兴趣,为整个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  
  2.启发幼儿观察小路,并发现其中的排列规律。  
  (1)出示接龙卡:小兔铺路用的砖头上有什么图形?每块砖上面图形的颜色一样吗?  
  (2)教师示范铺路,小兔铺的路是黄色和黄色手拉手,接下来该铺哪一块砖?为什么铺这块?  
  (3)教师小结:原来小兔铺的路是按照一样颜色和一样颜色手拉手的。  
  评析:这一环节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与幼儿共同活动,通过教师的操作,让幼儿来发现其图形接龙的规律知道相同颜色的图形接在一起。  
  3.帮小熊铺路。  
  (1)小熊已经铺了几块砖,接下来不知道怎么铺了,我们一起来帮助它吧。。  
  (2)我们来看看这几块砖上有什么图形?这些图形一样大吗?他们是怎样的两个图形手拉手的?  
  评析: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满足幼儿在活动中产生的好奇心,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在活动中先让幼儿来观察图形的接龙规律,从而发现小图形和小图形手拉手,大图形和大图形手拉手的接龙规律,并让幼儿来接着往下铺。  
  4. 幼儿操作,帮助小猫回家。  
  (1)还有小猫回家的路没有铺好,让我们快一点帮它来铺好。  
  (2)出示所有的接龙卡引导幼儿观察上面的图形。  
  先取一张接龙卡看看上面有什么图形,在其他接龙卡上找到和他一样的图形,把两个相同的图形接在一起。  
  评析:这一环节老师充分的放手,让幼儿自由的铺路,但是在放手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控制,如让幼儿找一找砖上面的图形,主要是为后面的接龙作好准备。  
  5. 讲评。  
  小猫还没找到回家的路可着急了,谁愿意帮他铺好?你是怎么铺的,谁会接下去铺?为什么这样铺?后面不能拉手时可以怎么办?引导幼儿知道接龙卡后面接不下去时可以在前面接。  
  6. 结束。  
  三个小动物的路都铺好了,他们说谢谢你们,请你们到他们家去玩,我们一起去吧  

  活动反思:
  这个数学活动具有游戏性质,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游戏过程也很简单,孩子操作方便;同时礼物也是孩子非常感兴趣的东西,所以整个活动下来,孩子情绪高涨,动手动脑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在活动设计时,我还注意到了问题的分配方式,照顾到每位孩子,让他们都能回答到问题,以调动其积极性,增强自信心,满足孩子展现自我的需要。

第2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找朋友教案

  活动目标:
  1.感知长方形的基本特征。
  2.通过让幼儿描述图形形象,动手拼摆纸卡等游戏活动来拓展幼儿思维创造性,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自备教具:油画棒
  配备教具:L形纸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听音乐找朋友
  要求:每人拿一个L形纸卡,听音乐找朋友,两个好朋友将L形纸卡对在一起拼成一个长方形,就拉拉手做朋友
  游戏反复进行给L形纸卡图上漂亮的颜色
  教师出示红、黄、蓝、绿四种颜色,请小朋友根据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涂色
  第二次听音乐找朋友,
  要求:要将颜色一样的L形纸卡拼在一起拼成长方型

  二、请幼儿完成书上的评价练习
  请幼儿翻开书第31页,观察画面画的是哪里?怎么看出来的?
  将L型制卡放在空白图形里摆一摆,试试能不能摆出来。
  用笔将空白图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再引导幼儿指导做第32页

第3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新年礼物教案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10以内数加减的经验解决取物的问题。
  2、感受过新年收到礼物和成功的喜悦。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流程:
  引发兴趣——寻找礼物——分享礼物活动准备:新年礼物、题纸、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师:前不久我们放假了,为什么呀?
  幼儿:因为是元旦。
  师:对了,元旦是新一年的第一天。大家都会在这一天放放假,庆贺新年的到来。今年是什么年?
  幼儿:今年是狗年。
  师:在新的一年里,老师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幼儿:祝老师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师:在新的一年里,你想得到什么新年礼物吗?
  幼儿a:我想得到的是一辆电瓶车,因为我妈妈的车被人偷了!
  师:原来,新年来临之际,也有许多的人会动歪脑筋,所以大家要当心呀!
  幼儿b:我想得到的是书本和笔,因为我们马上要读一年级了,要多练练字。
  师:真懂事,你以后一定是一个很优秀的小学生!等等

  二、寻找礼物
  1、引发兴趣师:今天老师也为每一位孩子准备了一份新年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
  幼儿:想知道。
  师:可是,要得到这份新年礼物可不容易,有很多的困难在你们的面前,你们有信心吗?
  幼儿:有。
  2、幼儿游戏(1)通过计算卡找到幸运号师:瞧,这里有许多的幸运号码,有了幸运号码,你就离你的新年礼物不远了。可是哪一个幸运号码是你的呢?(手指向另一边)这里还有许多的小纸条,只要你能解开小纸条的秘密,那你就能知道哪个是你的幸运号码了。这些小纸条分别装在三个标有1、2、3的盘子里,这又代表了什么呢?
  幼儿:这些数字表示的是简单和容易。
  师:那么,哪个简单?哪个难呢?
  幼儿:数字1表示简单,数字2表示中间,数字3表示最难!
  师:对了,数字越小表示越简单,数字越大表示越难!好,还有什么不明白吗?没有的话,我们开始吧!可以请笔宝宝帮帮忙。
  幼儿自由选择,师鼓励勇于选择难度大的幼儿。幼儿探索小纸条的秘密,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师:你们找到自己的幸运号码了吗?这里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幼儿:这里有题目的。
  师:可是,这和幸运号码又有什么关系呢?
  幼儿:只要把这上面的题目都做出来,就能知道幸运号码的。
  师:说得好,小纸条上有几道题,你只要把 这些题一一答出,然后把每一题的答案连在一起看,那个就是你的幸运号码!谁能自豪的告诉我们,你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幸运号?
  幼儿甲:我已经找到了。
  师:请大家来做一回小老师,看看他找得对不对?
  幼儿一起帮忙检查。“完全正确,恭喜你!”
  师:可是,我们这还有一位朋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4-2=6。问题出在哪呢?
  幼儿:他把减号看成加号了!
  师:是吗?什么是加法呢?
  幼儿:加法就是东西越来越多。
  师:那么减法呢?
  幼儿:减法就是东西越来越少。
  师:那么这道题的答案应该是几呢?我们一起来做。4-2=2。好,没找到幸运号的孩子加把油,再去试一试,如果你找到你的幸运号了,想想可以干什么?幼儿再次操作。(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2)通过幸运号找到礼物地点师:手中挥舞幸运号,将幼儿吸引到身边。找到幸运号码的孩子们请高举你的幸运号,我要对你们说,你真棒!你们离幸运号只有一步之遥!新年礼物到底在什么地方呢?秘密就在这里,(将纸翻过来)。猜一猜,什么意思?在这里有两个字,我们以前认识过,是什么字?
  幼儿:对了,一个是橱,一个是层。
  师:哪一个是橱?哪一个是层呢?
  幼儿:上面的那个是橱,下面的那个是层。
  师:那么,在我们的教室里有几个橱?
  幼儿:6个橱。
  师:每个橱又有许多层,你们的礼物就藏在这些橱里面,可到底是几号橱?第几层呢?快去找一找吧!
  幼儿:我找到了,我找到了!
  师:你是怎么找到的?
  幼儿:我先看在哪个橱,在看在第几层,就这样找到了我的礼物。我成功了!
  师:可是,你找的到底对不对呢?
  幼儿:对的!
  师:你怎么知道?
  幼儿:这上面写着我的幸运号呢!

  三、分享礼物。
  随着越来越多的幼儿找到礼物,音乐起,共同分享礼物。

第4篇、小班数学活动比较多少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三至四岁的孩子是自我认知、自我意识初步形成的时期,他们对周围事物越来越感兴趣。我在设计这活动时,从幼儿的兴趣点着手,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题不宜太难,以情景表演引入课题,请来动物过生日,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找朋友,比较出物体的多少。同时,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更多操作、探索的机会,有利于幼儿的认知活动向更深、更广的层次迈进。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找出较多的物体,会比较多少。
  2、培养幼儿的初步分析、比较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图片3张  纸偶2个  记号笔 铃铛 凳子

  教学过程:
  一、情景表演,出示汪汪狗、跳跳兔,引出课题。
  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两位新朋友,一个是汪汪狗,一个是跳跳兔。

  二、出示礼物,感知物体的多少。
  今天是汪汪狗和跳跳兔的生日,他们收到了许多许多礼物。
  出示图片①: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礼物?(个别幼儿)萝卜有几个?我们伸出小手数一数?汪汪狗收到了什么礼物?(集体)有几颗?请幼儿想办法比较谁的礼物多?
  出示图片②: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礼物?汪汪狗收到了什么礼物?哪个小朋友知道3个蘑菇多,还是4个苹果多?你是用什么好办法知道的?
教师引导:我们是用什么好办法比较多少的?
  出示图片③: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礼物,有几块饼干?汪汪狗收到了什么,有几根骨头?请幼儿比较,谁的礼物多?你是用什么好办法知道的。请幼儿操作,发现了什么?

  三、游戏:
  ⑴、跳跳兔和汪汪狗要邀请小朋友到他们家来玩抢凳子的游戏,小朋友要听小铃铛的声音学解放军绕着凳子走,铃声停马上坐下,一张凳子坐一个小朋友,看看谁能抢到小凳子。幼儿游戏。
  ⑵、抢凳子的游戏好玩吗?老师还要带小朋友门去外面玩,我们一边唱歌一边找朋友,1个女孩子必须找1个男孩子做朋友。看看谁最能干,会找到朋友,找到朋友的小朋友一起和老师去外面做游戏。

  教学反思:
  1、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习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及一样多
  2、培养幼儿的活泼开朗的形格。
  3、活动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
  4、幼儿由于年龄小还不能掌握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
  5、听取专家、老师们的见意后,完善到教学活动中,使这节课更完美。

第5篇、小班数学按形状分类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知道各形状的简单特征。
  2.能按物体的形状分类。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圆形、方形、三角形的卡片各一张。 圆形、方形、三角形的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知道其的简单特征。
  1.师:小朋友,形状王国来了几位图形宝宝,大家想认识他们吗?(卡片:圆形、方形、三角形分别做自我介绍)
  (1)大家好,我是圆形,我的身体圆圆的,一个角都没有。
  (2)嗨,我是方形,我的身体有四条边和四个角,非常高兴能和大家做朋友。
  (3)小朋友们好,我是三角形,我有三条边和三个角,我很愿意和小朋友们做好朋友。
  2.请幼儿分别讲述这三种形状的特征。
  师:刚才三个形状宝宝介绍了自己,现在,你们认识它们了吗?能说出它们是怎样的吗?  (幼儿自由说)

  (二)让幼儿在生活中找形状分别是圆形、方形、三角形的物体。
  小朋友们注意看看,说说我们的教师里有哪些物体是圆形的呀?   哪些物体是方形的呀?  
  哪些物体是三角形的呀? 师总结:教室里的皮球、呼啦圈、轮胎、闹钟、铃鼓都是圆形的。 
  电视、投影仪、窗户都是方形的。 
  旗子、三角形积木、三角形蛋糕都是三角形的。

  (三)图形宝宝要回家啦,我们给它们送个礼物好不好?
  1.请配班老师发各种形状的物体。
  2.请幼儿分别上前送礼物。(拿到圆形宝宝的小朋友把圆形送回家,方形和三角形以此类推。)
  3.师请个别幼儿上前检查送的礼物对不对?
  4.师总结:小朋友今天表现好棒啊,不仅认识了圆形宝宝、方形宝宝、三角形宝宝,还给图形宝宝它们送上了正确的礼物,我们一起来表扬一下自己喔。

  (四)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和客人老师说:再见。

  活动反思
  根据教材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我在想形状对于小班幼儿应该不容易掌握,所以我就设计了几个环节让幼儿通过不同的游戏来反复认识形状,并分类。通过实际操作我发现孩子们掌握的还不错。

第6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的序数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俗话说:数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使幼儿学习数学也是为了让幼儿在生活中让他们更好的运用起来,提高他们的生活的能力。.序数这个内容灵活丰富,也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我记得我们中班的幼儿由于很多没有上过小班,班上将进70个幼儿,每天早上排队便是让我头痛的一件事情,为了让幼儿对自己的位置序数更加容易记住,我便利用序数这节课来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的理解知识。
  但这些知识光靠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解,幼儿是没有兴趣的,那怎样引导幼儿轻松学习呢?我尝试用故事情境的形式,将“认识5以内的序数”作为教学内容,让幼儿在轻松愉快地活动中自主探索.学习。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数学的序数意义,正确使用1到5的序数词。
  2、能用点数的编号的方法从左往右正确查找5以内物品的排列第次。
  3、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能用点数的编号的方法从左往右正确查找5以内物品的排列第次。
  难点:能理解数学的序数意义,正确使用1到5的序数词。

  活动准备
  1、会认识1到5的数字。
  2、 制作房子、动物5个,火车5节车厢。

  活动过程
  一、学习5以内的序数
  1、认识序数
  教师出示房子,让幼儿数数一共有几间房子?教师依次从左往右给房子编上序号。并告诉幼儿房子上面的数字不表示有几个,而是表示物体排列中的位置。
  反复向幼儿提问:这是第几间房子?
  2、猜猜是谁的房子
  教师扮演神秘的角色,让幼儿猜猜房子里面住着分别住着哪个小动物,教师从左往右依次看,并表演相应动物的叫声或特征让幼儿猜,使幼儿产生兴趣。教师依次打开房子,并正反提问:第一、第五……住着谁?小猫住在第几间房? 小猪住在第几间?.........

  二巩固5以内的序数
  1 今天小动物们都要去旅游,我们来看小动物们是怎样排队的?
  2.拍手问答游戏:
  教师问:小朋友,我问你,小狗小狗排第几?
  幼儿答:老师老师告诉你,小狗小狗排…..
  ( 教师反复和幼儿练习)
  3. 戴头饰问答游戏
  请五个幼儿上台扮演五个小动物,下面的小朋友问,台上的小朋友答自己排在第几.

  三.送小动物上火车
  以小动物们都要坐火车到北京去旅游,按老师的要求把小动物送上火车.
  例如:把小猫送到第三节车厢,把小羊送到第五节车厢…..

  四.结束活动
  小朋友,你们也想去旅游吗?那你们也快来排好队,我们一起和小动物到北京去旅游吧!(教师组织幼儿一起搭火车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这节课整个过程都是在游戏的氛围中学习的五以内的序数,幼儿非常感兴趣,学起来也很轻松。也使幼儿能很快的认识五以内的序数,为以后学习十以内的序数打下很好的基础。整节课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反复的练习巩固,让幼儿记忆就很深刻。但是我觉得需要幼儿更好的运用到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来,我觉得仅仅这一节课还不够,课堂上,我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的环节太少了。整个过程,前面两个环节幼儿还更容易理解学习,但是到第三个环节,当我要小朋友送小动物上火车的时候,很多小朋友却喜欢搞混淆在第几节车厢,特别是分不清楚左右方向,总是把我说的第一节车厢放到第五节车厢等…所以这是整节课的难点也是重点。如果再次让我上这节课,我会让幼儿有更多的操作,让他们对左右有个更清楚的辨别。

第7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1-5按数取物教案

  设计背景
  小班这个上学期的时候,孩子往往对认识数字很敏感,但对点数,特别是取物。没有办法实现取的实物与数字对应,根据这样的情况,设计了这节课。

  活动目标
  1、 能认识1-5的数字,并且正确点数。
  2、 能大胆取物,并能自我纠正错误。
  3、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点数。
  难点:自我纠正。

  活动准备
  1-5数字卡片每人一套 ,1-5实物卡片每人一套,实物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1、 老师带领幼儿复习1-5的数字。
  操作:每人一套数字卡片,请幼儿找出老师喊出的数字卡。反复几次4和5多几次。看谁举得快。
  2、 教师带领孩子进行1-5的点数复习,卡片
  操作:每人一套数字实物卡片,请幼儿能把找出数字对应的实物,放在数字卡片的下面。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幼儿点数实物来纠正错误,请幼儿自行点数纠正。
  3、 游戏:
  请幼儿在老师出示的数字后,听到开始的声音。在教室里找相应数量的实物玩具。不限样数,只限数量。点数好了,请回自己的座位展示,并且和旁边的幼儿互相验证。反复几次。

  活动结束:
  复习数字手指游戏:小猴当秋千。

  活动延伸:
  户外活动时,请幼儿跟随教师来做摇色子跳步数的比赛游戏,请其他不比赛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数。

第8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三只熊教案

  活动目标:
  1、比较物品的大小,将物品按大小进行匹配。
  2、能用各种方式招待客人,并用短句进行表述。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比较物品的大小,将物品按大小进行匹配。
  学习难点:用短句对物品的大中小进行表述。

  活动准备:
  1、教师教具:《三只熊》课件;大、中、小三只玩具熊;大、中、小区分度较明显的同类物品:三把椅子、大中小玩具等。
  2、幼儿学具:操作材料包:三只熊

  活动过程:
  (一)三只熊【结合小班幼儿在情景中理解接受的学习特点,以故事情景导入,既起到集中幼儿注意力的目的,也容易帮助幼儿理解大中小,及其匹配关系。】
  1、演示课件,提问:
  (1)房子里住着怎样的三只熊?
  (2)熊的家里有什么?它们是一样的吗?
  (3)三只熊回来发现什么东西变了?会说什么话?(教师用不同的音色区分三只熊的说话:熊爸爸粗粗响响的声音、熊妈妈不那么响的声音、小熊尖声尖气的声音)小结:三只熊家里的东西有的大大的、有的中中的、有的小小的。大熊最大,喜欢用大大的东西;小熊最小,喜欢用小小的东西;中熊不大也不小,喜欢用中中的东西。

  (二)三只熊来做客【这环节通过招待三只小熊的情境,引导幼儿理解并匹配物体的大中小】
  1、认识客人:(出示三只玩具熊)三只熊来我们班做客,我们跟它们打打招呼:"小熊你好!中熊你好!大熊你好!欢迎你们来做客,欢迎你们来我们幼儿园玩。"2、招待客人:(出示三把椅子)这里有三把椅子,谁来请三只熊坐下来?
  幼儿可能A:不会关注椅子的大小,直接让三只熊坐下去。
  教师预策略:询问全体幼儿,让幼儿关注匹配。
  幼儿可能B:会按照熊的大小,让不同大小的熊坐不同大小的椅子。
  教师预策略:请幼儿说说匹配的理由。
  小结:原来招待客人时,大熊坐大椅子,中熊做坐中椅子,小熊坐小椅子。
  3、操作任务:三只熊来做客,我们要拿出礼物来招待小熊呀,看看这里有些什么礼物?(出示操作材料包上的"草地",边并排粘贴大中小三只熊)这些礼物都一样大吗?哪些礼物是最适合送给大熊的、中熊和小熊的,4、幼儿操作,老师巡回观察指导:
  (1)观察幼儿能否正确分辨物体的大中小,并进行合理匹配。
  (2)指导幼儿把大中小不一样的物品粘贴在合理的地方。
  (3)关注能力弱的幼儿,引导他们认真倾听并操作。
  5、集体讨论:看看我们都把合适的礼物送给三只小熊了吗?
  幼儿可能:操作中有幼儿发生了错误。
  教师预处理:追问"错在哪里?为什么?"并请出错的幼儿自行纠正,用短句说出理由。

  (三)找一找【这环节通过找一找,进一步积累幼儿对大中小的认识】
  拓展:带领幼儿在教室等处去寻找大中小的物体。

第9篇、小班数学活动图形碰碰乐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孩子刚升入小班,他们对班中的玩具都感到非常新鲜,爱不释手。在玩的过程中他们对一些几何图形的积木颇感兴趣,常常举起来告诉老师:“这是圆的……”,在得到同伴或老师的认可后会显得非常的高兴。为了满足幼儿兴趣,对他们的已有经验进行梳理,并引发幼儿对生活中简单图形的关注,我设计了《图形碰碰乐》这一教学活动。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游戏的方式贯穿始终,并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地将图形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来,使幼儿的经验得到梳理和提升。培养了他们动手、动脑、动口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知道各形状的简单特征。
  2、喜欢参加数学活动,在游戏中获得愉悦的情绪体验。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简单特征。
  难点:根据房子窗户的特征为图形找家。

  活动准备:
  1、自制课件;三种形状的糖果;三个配班老师(身上各贴有一种形状的贴纸)。
  2、三种形状的图形贴纸(多于幼儿人数相同);地上画有三个形状。
 
  活动过程:
  (一)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知道其简单特征。
  1、师:今天形状王国里来了三位图形朋友,我们赶快来认识一下吧!(课件: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分别作自我介绍。)
  圆形:大家好,我是圆形,我的身体呀胖乎乎的,一个棱角也没有。
  正方形:嗨,我是正方形,我有四条边和四个角,非常高兴能和大家做朋友。
  三角形:小朋友好,我是三角形,我呀有三条边,三个角,大家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2、师:听了它们的介绍,谁来说说你认识了什么图形?它长得怎样?你们觉得X X图形像什么?
  3、除了圆形还看到了什么图形?它长得怎样呢?它像什么呢?还有一个什么图形呢?它又长得怎样呢?像什么?
  4、结合课件,师幼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长得胖乎乎的,一个棱角也没有的——(圆形);有四条边、四个角的——正方形;有三条边、三个角的——三角形。(师幼共同讲述,教师操作课件。)
  5、你喜欢哪个图形?请你做做它的样子。一起来做一做。

  (二)为图形找家(继续播放课件)
  1、师:现在图形朋友要回家了,看,有几座房子?告诉你们哦,这些房子呀就是图形朋友的家,猜猜1号房子会是谁的家?请与边上的好朋友说一说。谁来说说?(请2、3名幼儿)(师继续操作课件)看谁猜对了?你为什么这么猜?(这里教师要突破一个难点——看窗户来猜。)
  2、那猜猜2号、3号房又是谁的家呢?请再与边上的幼儿说说。(要引导幼儿先说为什么,然后教师再操作课件。)

  (三)游戏:做客
  1、师:图形都回家了,它们也想请我们去做客呢。看,那边是三个图形的家,先想好去谁家,然后到这边来选择一张图形贴纸。(师稍做示范)赶快来选择吧!去做客吧喽,我们要有礼貌哦!(提醒幼儿看清自己选择的图形贴纸)
  2、幼儿选择与图形贴纸一样的糖果进行品尝。
  配班老师:X X形朋友,欢迎你们来我家做客,我呀要请你们吃X X形的糖果,快来拿吧!(幼儿在音乐声中选糖果品尝)

  活动反思:
  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东西充满了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从玩具到食品,从服装到建筑,等等,无所不在,无处不在。
  1、本次活动以数学教育生活化为主导思想,以来自现实生活中的图形作为操作材料,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活动的乐趣,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
  2、整个活动目标明确,层次清楚。从第一环节引导幼儿有意识认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到第二环节尝试着做做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样子,到第三环节尝试送图形回家,进一步感知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3、多媒体的运用声形并茂,更易唤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便于幼儿理解、掌握。

第10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找一找教案

  活动目标:
  1、复习1和许多。
  2、能熟练地手口一致点数3以内的物体,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室的一角布置萝卜地1块;大篮子1只。
  2、小熊、梅花鹿、小鸡和小马图片各1张。
  3、小兔头饰和萝卜卡片若干。
  4、《数学》下p.1.

  活动过程
  1、小兔拔萝卜
  ——教师扮演兔妈妈,幼儿扮演兔宝宝。
  游戏开始,教师说:一只兔妈妈要带着许多兔宝宝去拔萝卜。每只兔宝宝到萝卜地拔一个萝卜,放到兔妈妈的大篮子里。幼儿说出:一个一个的萝卜放在篮子里变成许多萝卜。
  ——让幼儿说出:萝卜地里来了1只兔妈妈和许多兔宝宝。每只兔宝宝拔一个萝卜,放到兔妈妈的大篮子里变成许多萝卜,每只兔宝宝从大篮子里拿出一个萝卜,大篮子里的许多萝卜分成了一个一个的萝卜,让幼儿感知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2、送萝卜
  ——教师出示小熊、小鹿和小马图片,兔妈妈将萝卜分给这些小动物们一起分享。
  ——让幼儿扮演兔妈妈按要求分萝卜。小熊3个、梅花鹿2个、小马3个、小鸡1个,让幼儿感知数量1、2、3。
  3、观察画册《找一找》
  ——温暖的春天来到了,鹅妈妈领着小鹅来到池塘里。找一找,画面中哪些是1?哪些是许多?让幼儿进一步感知1和许多。
  ——画面中还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做什么?各有多少呢?
  ——请幼儿分别数出大树、小鸟、小鱼是多少。

第11篇、小班数学大和小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会目测有明显大小差异的物体,懂得物体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来认识的,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故事使幼儿认识大小两种物体,初步发展幼儿的多向思维。
  3.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
  4.通过观察能比较出物体的大和小。
  5.寻找发现生活中大小不同的物品。

  重点难点
  1.在学习中获得“比较才知大和小”的概念。
  2. 让幼儿在掌握大和小概念的过程中发展多角度的、多层面的思维。

  活动准备
  两只大小不一的猫,两顶大小不一的帽子,两条大小不一的鱼,两只大小不一的球,两辆大小不一的车。一个玩具圈。

  活动过程
  一、教师启发谈话
  今天有一个好朋友来我们教室做客,我们高兴吗?

  二、讲授新课
  1 教师拿出一只紫色的大猫,让幼儿认识颜色和大小。
  教师再拿出一只黄色的小猫,让幼儿认识颜色和大小。
  教师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让幼儿比较他们的大小。
  2 教师谈话:猫妈妈来我们教室做客,我很高兴,特意送给他们两顶漂亮的帽子。
  教师拿出两顶漂亮的帽子,让幼儿比较颜色和大小。
  3 教师谈话:猫最喜欢吃鱼了,我特意做了两条美味鲜艳的鱼,我们仔细看看,这两条鱼,大鱼送给哪只猫,小鱼送给哪只鱼。让幼儿观察并比较大小。
  4 教师谈话:猫最喜欢玩球了,我特意准备了两只大小不一的球,我们仔细观察,打球给哪只猫玩,小球给哪只猫玩。让幼儿仔细观察并比较大小。
  5 教师谈话:两只猫玩累了,我特意准备了两辆大小不一的车,送他们回家,大家仔细看看,大车送给哪只猫,小车送给哪只猫?

  三、教师每讲一个小故事,就把图片呢贴在黑板上,并通过这些图片来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四、知识拓展
  1 教师拿出玩具圈,让幼儿比较每个圈的大小。
  2 通过教室的各种实物来让幼儿比较大小。

  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完成后,总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幼儿的积极性非常高,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知识理解还是非常准确的。对整个知识的学习都是通过一个故事完成的,是知识的学习不感到乏味枯燥。对幼儿表现好的,教师给予及时的奖励,让幼儿有一定的成就感。
  这节课,我感到遗憾的是,有部分幼儿没有机会来表见自己,因为担心幼儿混乱,[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集体回答问题的机会多余幼儿的个别回答。整个课程让幼儿意犹未尽。
  本次活动设计是从基础入手形成大小相对概念的教学活动,重点是让幼儿在掌握大和小概念的过程中发展多角度的、多层面的思维。
  在教学上打破了过去数学课的传统模式,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的特点,寓数学教育于语言、游戏之中。一系列的游戏活动,使幼儿在“大”和“小”的惊喜探索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第12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给实物匹配点卡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按数量的多少排序。
  2.为实物匹配相应的点卡,说出几个什么可以用几点表示。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实物卡片5张,点卡5张(塑封)。
  学具:每人一套实物排序卡和点卡(塑封),用回形针别好,放在桌子中间的小箩筐里。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点数5 以内数量。
  师:今天我带来了许多小图片,请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吧。
  (1)、师(出示狮子卡片)问:图片上有什么呀?
  幼(1):有狮子。
  师:有几只狮子呀?
  幼(2):有两只狮子。
  (2)、 师(出示小鱼卡片)问:这张图片上又有什么呢?他们有
  多少呢?
  幼(3):有四条鱼。
  师:真的有四条鱼吗?大家一起来用手数一数。
  幼儿手口一致地数数1条、2条、3条、4条。
  (3)、以同样的方法出示青蛙卡片、小鸟卡片、蜻蜓卡片。
  师:这些动物卡片想和你们一起做游戏,大家愿意吗?
  幼:愿意。
  2、按量排序。
  师(出示标记图)这是一张标记图,图上有小旗,还有格子。你们知道小旗和格子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幼:排队。
  师:小朋友真聪明。那从哪里开始排呢?
  幼:从小旗开始排。
  师:现在我们要来给这些动物卡片排排队了,记住哦,得从小旗开始,按卡片上的动物数量从少到多排一排。那么哪张卡片排在最前面呢?哪位小朋友愿意到前面来排一排?
  幼;蜻蜓排在最偍面。
  师:为什么呀?
  幼:蜻蜓最少,只有一只。
  师: 哪张卡片排在蜻蜓的后面呢?(指名幼儿上前操作,强调边排边说什么排在蜻蜓的后面)
  师:你们看他排得对吗?
  幼:对,两只狮子排在一只蜻蜓的后面,1的后面是2。
  师:接下来该怎么排了呢?指名幼儿前来操作。
  幼儿依次给卡片排队。
  师:我们为动物卡片排好队了,现在请小朋友一起说一说它们是
  怎么排队的?
  3.送圆点。
  师:接下来我们要给动物送圆点朋友,一只动物送几个圆点呀?幼:1个。
  师:我们要边送边说:一只蜻蜓,我送你1 的点卡。那两只狮子呢?三只青蛙呢-----?
  请幼儿前来送点卡,边送边说。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几只什么我送你几的点卡行吗?

  二、操作活动。
  1.提出要求。
  师: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许多材料,有的小朋友是水果卡片,有的小朋友是动物卡片(分别出示一下卡片), 请你们先给水果卡片或动物卡片排好队,再给它们送上点卡,记住了,要边排边说,边送边说,听明白了吗? 那就一起去操作吧。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幼儿的表现:大多数孩子能按要求去操作,也有个别孩子先送了点卡。师:宝贝,你在给谁送点卡?(此时,教师的及时指导可以引导孩子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3.活动评价。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向大家说说自己是怎么操作的,行吗?
  幼儿(甲):一个西瓜排在最前面,两个菠萝排在一个西瓜的后面…… 一个西瓜送你一个圆点,两个菠萝送你两个圆点……

  三、活动结束。
  今天,小朋友们都很棒,不仅给动物卡片和水果卡片排好了队,还给它们送上了圆点朋友。

  教学反思:
  蒙台梭利早已揭示:“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事物的需要更强烈。对儿童而言,动作就是思维。”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得很积极,很愉快。活动中,教师始终以幼儿为主体,为幼儿提供了感性材料,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在探索中获得经验,充分享受活动带来的乐趣。

第13篇、小班数学活动区别高矮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教会幼儿区别高矮,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对关系。
  2、教幼儿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区别高矮和一样高及学习比较高矮的方法。
  难点:理解高矮的相对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三副、布一块、日常生活中能比较高矮的实物若干

  教学过程:
  一、教幼儿区别高矮和一样高
  1、出示课件一,图为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健康情况不同,长得高矮不同的两个娈生姐妹,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她们的不同点(结合卫生习惯教育引入高和矮)。
  2、逐一出示实物,让幼儿比一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3、请两个小朋友上来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再请全体幼儿互相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4、请幼儿说说自己熟悉的东西中什么是可以比较高矮的。

  二、教幼儿一些比较高矮的方法
  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矮的站在凳子上,前面用一块布遮住,让幼儿判断,谁高谁矮。当幼儿发生错觉时,揭开谜底,并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同一高度。
  2、出示课件二,图上有一棵树距离近,一棵树距离远,让幼儿判断树的高矮,当幼儿发生争论时,拉回较远的那棵树,让幼儿再次进行比较,然后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相近的地方,否则不确。
  3、出示课件三,一只长颈鹿在地上,一只猴子爬到树顶,猴子低下头对长颈鹿说:瞧!我长得比你高。提问:猴子的话对吗?为什么?

  三、告诉幼儿简单的高矮的相对关系
  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比较,再让高的小朋友跟老师比较或让矮的跟更矮的小朋友比较,使幼儿知道:高的小朋友跟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跟老师比是矮的,矮的小朋友跟高的小朋友比是矮的,但跟更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告诉幼儿单独的某样东西是不能定高矮的,要看它跟什么比较。
  2、请三个小朋友上来,再请一个幼儿为他们从高到矮排队,并说出谁高谁矮,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3、发给每个幼儿纸和笔,请每个幼儿依次画高矮不同的三棵树。

  教学反思:
  生活中大部分幼儿对“大小”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幼儿分辨高和矮的区别,和‘大小”也有相似之处,因而有了先前的基础,并且涉及的知识面不是太广,再次实施起来就有些经验了。可万万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幼儿所表露出来的现象却是比较笼统、模糊的。

第14篇、小班数学活动4以内点数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尝试按动物特征分类、统计。 
  2、了解动物爱吃的食物,培养幼儿不挑食的良好习惯。
  3、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尝试使用短句:我是**,我喜欢吃** 。
  4、培养幼儿主动参与游戏的兴趣,学会关心小动物。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动物卡片30张,种类分为:老虎、青蛙、猫、鸡、兔,老虎4只,小猫3只、青蛙2只、鸡10只、兔子10只,用信封制作成手袋。
  2、鱼、草、虫子、竹子、蘑菇、骨头、胡萝卜等动物食物纸卡片各一张。
  3、森林爷爷和森林奶奶头饰各一个。
  4、邀请两名家长助教参与活动,一名助教和家长助教扮演“森林爷爷”,另一名家长助教和老师扮演小动物。

  活动过程:
  1、以森林爷爷过生日,幼儿扮演各种小动物去庆祝生日。
  (1)幼儿找到自己喜欢的动物卡片,分成四组说一说卡中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以到森林爷爷家做客的形式,引导幼儿用短句“我是**宝宝,我会**!……”介绍小动物的特征。
  2、幼儿按所拿动物卡片分类坐,森林爷爷与小动物共同统计有几种小动物来做客,帮助幼儿感知4以内的数量。
  3、森林爷爷请客,引导幼儿找出小动物喜爱吃的食物,了解小动物的进食习性。
  4、小动物们为森林爷爷演唱生日歌庆祝生日,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能感知到事物的数量关系并能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物体的数量,是小班幼儿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本节课我注重从感知入手,结合生活经验,感知4以内的数量,通过游戏使幼儿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和按数量匹配相应的实物。

第15篇、小班数学教案:大鱼和小鱼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大鱼和小鱼(按规律排序)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区别物体大小、长短的不同,并能按大小、长短给4个物体排列顺序。    
2、有一定的观察、比较能力。    
3、愿意尝试不同的排序方法。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接触过3以内的大小比较。    
物质准备:    
教具:四条大小不同的鱼。    
学具:剪下《幼儿用书》(P13、14)大小排序卡片,幼儿人手一套;长短不同的纸条若干,排序图。幼儿用书(P7),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一、鱼儿快乐游。    
1、教师出示四条大小不同的鱼:这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2、教师出示排序板:鱼儿要去参加游泳比赛,要求它们有顺序地排成一条线。请幼儿来帮小鱼排队,并引导幼儿思考:怎样排队才能有顺序呢?    
3、个别幼儿示范,教师引导幼儿将小鱼排在排序图上,从小红旗后面开始排。说说小鱼是按什么顺序排队的(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启发幼儿思考:除了这样排队,还能怎样排队页时有顺序的呢?再请个别幼儿示范。

二、幼儿操作活动。    
1、去比赛:请幼儿将小动物按大小顺序在排序板上排队。    
2、纸条比长短:请幼儿将4根长短不同的纸条在排序上有顺序地排列。    
3、找一找: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P7),观察画面说说:画面上有什么?请找出最大的动物,并将它圈起来;找出最长的动物,并在最长的动物旁边画圈。三、评价活动。    
1、展示幼儿的操作活动,请幼儿说说按什么顺序排列物体。    
2、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排序方法。

第16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我家有几口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让孩子从自家到娃娃家的家庭成员的了解 ,学习数量4—7.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家有几口人并能说出称呼。
  2、找到与指定数量相同的娃娃家。
  3、在游戏中学习数量4——7。
  4、通过活动增进与家人之间的感情。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对数量4——7的认识。

  活动准备
  1、 儿歌《娃娃家》。
  2、 数字卡4——7。
  3、 布娃娃、布置娃娃家的场景。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手拍游戏:小猴荡秋千(活动中突出1——5)。
  基本环节:
  1、想一想,说一说:
  (1)、师:小朋友,你家里有些什么人?
  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2)、师:家里一共有几口人?
  师幼共同瓣手数一数。
  2、唱一唱,说一说。
  (1)、教师先示范歌曲《我家有几口》一遍后:
  师:刚才歌里是怎么数家人的?
  幼:……
  师:有几口人?他们是谁?
  幼:
  师生一同数一数,1、2、3……
  (2)、师生同唱歌曲《我家有几口》2——3遍。
  3、玩一玩,数一数
  创设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游戏主题:我家有几口
  场景:分别布置4口、5口、6口、7口的娃娃家。
  活动歌曲:我家有几口
  活动A:幼儿边走边念儿歌,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娃娃家人口,变换歌词。
  活动B:(将班级分成4个组),老师唱儿歌,幼儿根据教师唱出的数量找到相应的娃娃家,并做与家人拥抱的动作(每组选2人做拥抱的动作)。
  活动C:数一数,查一查,随意抽取几名幼儿,教师唱,幼儿找,看看有没有走错家的(幼儿自己检查)。
  活动D:改一改,唱一唱。
  师:将歌词中的“爸爸”、“妈妈”、“我”改成幼儿的名字,说有几口,并找出家人,抱一抱。(唱-说-找-抱-唱)
  延伸环节:选几名幼儿说一说“我家有几口”,教师指导幼儿完成统计表。
  幼儿姓名
  家中人口数
  结束环节:
  A、选择一个幼儿家,把他的家人写进歌曲,并唱一唱。
  B:教师弹琴,幼儿齐唱。

  教学反思
  1、由于选取了幼儿生活中的场景,幼儿活动兴趣高涨,参与意识强,活动效果好。
  2、现在的独生子女较多,这样的活动要多开展,可以增进与家人的感情。
  3、不足在于学生对4—7较陌生,数数量4—7有一定的难度,活动前应做好相关准备。

第17篇、小班数学活动认识4以内的数量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3添上1是4,让幼儿学会手口一致地正确点数4个物体并说出总数。
  2、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过程:
  1、拍手游戏《你说我答》让幼儿复习2、3两数的关系。如:
  师:小朋友告诉我,比1多1就是几?
  生:比1多1就是2。
  (1)比2少1就是几?
  (2)比2多1就是几?
  (3)比3少1就是几?
  2、以情境《小主人》演示取苹果招待客人的过程,幼儿认真观察后,启发幼儿说一说:1个苹果是怎样变成2个苹果的?2个苹果又是怎样变成3个苹果的?
  3、请幼儿学当小主人,教师说出家里来了1个客人,幼儿从篮子里取出1个苹果招待客人,按次序取出3个苹果,通过操作知道1添上1变成2,2添上1变成3。
  4、启发幼儿运用知识的迁移学习3个添上1个变成4个。教师提问:3个怎样变成4个?让幼儿边思考边操作。根据操作得出结论:3添上1是4。
  5、教师出示4个儿童卡片,让幼儿手口一致地数出来了几个小客人?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请幼儿取出相应数量的食品招待客人(4个糖果,4块饼干、4杯可乐……)。
  6、游戏《捉迷藏》巩固幼儿点数4以内的数量。幼儿到活动室寻找事先放置好的卡片,数一数卡片上有几个小朋友,并把总数告诉教师。
  7、游戏《四人手拉手》,幼儿四散活动,边走边念儿歌:“我们都是好朋友,走呀走呀走呀走,快快变成四人手拉手。幼儿立即四人一组手拉手围成圈,并点数人数。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4以内的数量,幼儿可以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数量卡,使不同层次的幼儿在这个环节中都有所提高,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此次活动非常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使幼儿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不知不觉主动的学习,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第18篇、小班数学好吃的糖果教案反思

   设计背景
  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孩子来说,怎样在教学活动中来吸引幼儿,让孩子情绪高涨、思维活跃、灵感闪现呢?我觉得选材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应该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幼儿都喜欢吃糖,特别是在现在高科技发展迅速的时代,各种形状、各种味道,各种颜色的糖果更是吸引了他们,而且孩子们也具有一定的经验,贴近幼儿生活。其次还要还要考虑到幼儿的实际水平,小班幼儿刚接触到数,我们就指定了一至二的数量,及其物体与点子数量的匹配。活动中要求幼儿所要掌握的知识都贯穿与各个游戏当中,教学中,我们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看一看,猜一猜,试一试,查一查,结合集体——个人——分组等形式,让幼儿学会一至二数量与物体的匹配,体验操作成功所带来的乐趣,加强同伴之间,幼儿与老师之间的交流。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对1和2的点子卡片进行实物糖果的匹配。
  2.通过形式多样、有趣的操作,激发幼儿乐于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对1和2的点子卡片进行实物糖果的匹配。

  活动准备
  点子卡片、各种糖果、魔术袋、夹子。

  活动过程
  案例描述:
  (A)、小游戏:变魔术。
  1. 教师变魔术。教师手中握1-2粒糖,让幼儿猜测。
  2. 个别幼儿变魔术。
  (B)、找朋友。
  教师:(一粒糖贴在黑板上)一粒糖还有一个好朋友呢,小朋友看,它是谁?(小点子)有几个点子呀?(1个)小结:原来1粒糖和1个点子是好朋友。(辅以动作),幼儿学说。
  (C)、夹糖。
  (D)、点子与糖果数量的配对。
  1.教师讲解示范。
  2.幼儿操作。
  3.给动物送糖果。
  (E)、延伸活动:品尝糖果。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属于数学领域,作为教师的我要成为引发者、支持者和引导者,使幼儿获得乐学、会学。整个活动以游戏化、情节化的形式展开。活动中,我创设了良好的游戏情节,提供了丰富的、开放性的教、学具,充分调动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使孩子始终在积极的状态中自主地学习。活动改变了以往传统数学教学的模式,更加注重对幼儿能力、习惯及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照《纲要》精神,反思我的教学,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
  1.在活动中要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教师要真正做到以参与者、支持者的角色出现在整个活动中,如:让孩子看,让孩子猜,让孩子试,让孩子说,让孩子学,在各种游戏活动中掌握点子与食物的配对。
  2. 教学目标:着眼发展,注意整合。如:在让幼儿说一说,自己装了几粒糖?去给小动物送的时候,说一说,小青蛙,我送你一粒糖等等,敢于说出自己操作结果是渗透语言领域的目标;,“积极主动地参与操作活动,感受成功的乐趣,唤起自信心”,则是社会领域的目标。
  3. 教学内容:源于生活,缘于兴趣。
  《好吃的糖果》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缘于幼儿的兴趣。因此,选择这个来源于幼儿生活,又是幼儿感兴趣的糖果作为数学活动内容,既是幼儿熟悉的,又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只要动手操作,就会有体验,有收获。同时又有挑战性,而幼儿这种积极参与活动的态度、情感,是幼儿终身发展所要具有的。因此,我认为教学内容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有价值的。

第19篇、小班数学按数取物教案

   设计意图
  3岁半到4岁的幼儿已经开始掌握计数活动,并学会按计数活动的要素进行计数,形成了最初的数概念。我班幼儿现处于小班下学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和训练,已经能够按顺序口头数数,能够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根据幼儿计数能力发展的顺序:按顺序口头数数→按物点数→说出总数→ 按数取物,特设计此次数学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操作活动,并能按要求完成操作活动。
  2、能手口一致地点数3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3、学习按数取物,根据3以内的指定数量取出相等数量的物体。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带圆点的蘑菇形房顶用1-3的点卡表示;贴有小动物的房间,分别为五种不同的动物;大 子两颗。
  学具: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学具("糖"、糖纸、数字卡等)。

  活动过程:
  (一) 创设情景--练习点数
  唱歌《开车歌》到小动物家做客。依次出现小动物的房间:"看看我们先到谁家啊?"(小猪)"有几只小猪在家?"(3只)打乱顺序出示,请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
  小结:大家都数一数,知道每个房间住着几只小动物。

  (二) 游戏"挂门牌"--将数字与数量对应匹配
  "小动物的房子盖好了,可是它们都忘记挂门牌号了,我们大家来帮它们挂一下吧!"请幼儿分别用数字卡表示门牌号。并提问:"你怎么知道这个门牌号是ХХ家的呢?"
  小结:小狗的房间里住着一只小狗,门牌号应该是1。(类推)

  (三) 游戏"包糖果"--练习按数取物
  1. 教师掷有点卡的 子,幼儿根据点卡数量取出相应数 量的糖纸,边拿边说:一个点我拿一张糖纸。(重复游戏)
  2. 教师掷有数字的 子,幼儿根据数字取出相应数量的糖纸,并边拿边说。
  3. 幼儿自由"包糖果",把糖果送给自己想送的小动物。
  小结:有几只小动物就包几颗糖果。

第20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动物宝宝要回家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生活中鲜艳亮丽的颜色对小班年龄段的幼儿是十分有吸力的,但是他们有时候会叫不出这些颜色的名字或者是叫错名字。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慢慢引导幼儿正确认识这些常见的颜色,并说出相对应的名字以及进行分类。用故事和小游戏引入教学活动过程,激发幼儿的兴趣,并在这个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游戏,积累生活经验。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愿意帮助动物宝宝回家。
  2.能力目标:能够分清红、黄、蓝三种颜色,并正确说出他们相对应的名称。
  3.认知目标:能对红、黄、蓝三种颜色进行分类,让动物宝宝回到正确的家。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编一个森林警察帮助迷路的动物宝宝回家的故事。
  2.物质准备:红黄蓝三种颜色卡纸分别制成的房子和动物头饰(红色的小鸡、黄色的小鸭、蓝色的小兔)。
  3.情境创设:集体活动情景(找三个人分别饰演红黄蓝三座房子)。

  活动重难点
  重点:幼儿能清楚说出所看到的颜色。
  难点:对相对应的颜色进行分类。

  活动过程
  一、以悬念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们,今天啊,我遇到了动物王国的警察叔叔,他说他现在需要小朋友们的帮助,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它吗?"

  二、引出三个动物宝宝: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
  1."警察叔叔说他手里有一个迷路的案子,有三个小宝宝在森林玩耍的时候迷路了,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只知道他们身上穿的衣服和家的颜色是一样的。(小鸡、小鸭、小兔分别穿着红色、黄色、蓝色的外套)"
  2."小朋友们,让我们来看看,他们身上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吧!"

  三、开火车,送小动物回家
  1."嘟嘟嘟······火车出发了。"(一个带着红色头饰饰演房子的人站出来)"看见面有一所红色的房子,那应该是谁的家呢?"(小鸡),"好了,小鸡找到家了,我们和小鸡说再见吧。"
  2."嘟嘟嘟······火车又要出发啰。"(一个带着黄色头饰饰演房子的人站出来)"看,前面有一所房子,那应该是谁的家呢?"(小鸭),"好了,小鸭回家了,我们和小鸭说再见吧。"
  3."嘟嘟嘟······火车又要出发啰。"(一个带着黄色头饰饰演房子的人站出来)"看,前面有一所房子,那应该是谁的家呢?"(小兔),"好了,动物宝宝们都找到家了,我们和小兔说再见吧。"

  四、任务完成,小朋友们也要回家了
  1."好了,小朋友么今天都做了些什么呀?"(送动物宝宝回家)"怎么送的呀?"(引导他们说出红黄蓝三种颜色)
  2."那我们来看下,哪些小朋友身上穿的衣服是这些颜色呀。"(加深小朋友们对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印象)活动延伸"小朋友们今天都认识了哪些颜色呀,我们可以在外面玩的时候看看有哪些东西的颜色和我们认识的是一样的呢,回家也可以仔细观察下家里哪些物品是这些颜色呢。"

第21篇、小班数学活动小猫玩球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1和许多,了解他们的关系。
  2、学习滚接大皮球。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小猫头饰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2、两个幼儿一个大皮球.  

  活动过程  
  1、通过游戏”小猫学本领”,学习认识1和许多,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 出示一个猫妈妈的头饰,启发幼儿说出这是一位猫妈妈.  
  (2) 桌子上面放着许多个小花猫头饰,启发幼儿说出这是许多小花猫.  
  (3) 请每个幼儿拿一个小花猫头饰戴在头上,启发幼儿说出许多个成了一个,一个的.  
  (4) 妈妈带小猫集合去玩球,启发幼儿说出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个.  
  2、小猫学滚接球的本领,双手将球向前滚.
  (1)1只小猫学本领.
  (2)许多只小猫学本领.
  (3)两只小猫相对滚接大皮球.  

  活动延伸  
  在计算角内提供许多1与许多的实物或图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继续学习小猫捉鱼。

  活动反思
  我选择了小班幼儿学习区别“1”和“许多”的教材,通过游戏教学法、情景设置等手段开展了此次活动。在活动中始终围绕目标开展活动,帮助幼儿初步理解“l”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第22篇、小班数学活动按特征分类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按图形的某一特征把图形分成两类,并制作特征标记。            
  2、印制比5少点卡,知道比5少的点数有1、2、3、4。            
  3、有愿意评价同伴的操作活动的愿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磁性红、绿色大图片(圆形、三角形、正方形)7个。  
  2、学具:第一、二、三组,剪下幼儿用书第36、37页上的几何图形。  
  第四、五、六组,幼儿用书第35页,忍受一支笔。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按特征分类。  
  出示磁性黑板几何图形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形,说说:这是什么图形?是什么样子的?教师在磁性黑板上画两个方格,启发幼儿将相同特征的图形放进同一个格子里。告诉幼儿:这是图片的家,这儿有几个家?启发幼儿送图片回家,鼓励幼儿边说边送说:什么图片我送你回家…….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并要告诉大家:这里都是什么形状的图片。  
  制作特征标记  
  指导幼儿根据格子里的图片制作标记。教师指着一个格子,提问:这里住的是什么图片?你会给图片的家做一个标记吗?启发幼儿边制作边说:什么图片,我做个什么标记送给你……最后,检查幼儿的操作结果:红片片——红标记,绿片片——绿标记。  
  2、操作活动。  
  第一、二、三组:给图片找家。  
  剪下第36、37页上的几何图形,说说:它们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引导幼儿按图形的某一特征(颜色或形状)给图片找家,并在方框中制作标记。  
   第四、五、六组。  
  (1) 观察图形和两边的标记,请你划线给图形分类。  
  (2) 看图数一数实物的数量,请你圈出数量是5的实物。  
  3、活动评价。  
  展示部分幼儿的记录单,共同分析他们是如何完成操作活动的,对正确完成操作活动的幼儿给予表扬和肯定。

  活动反思:
  根据教材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我在想形状对于小班幼儿应该不容易掌握,所以我就设计了几个环节让幼儿通过不同的游戏来反复认识形状,并分类。通过实际操作我发现孩子们掌握的还不错。

第23篇、小班数学活动水果排序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对周围生活中有趣的数学排序现象产生兴趣。
  2.在游戏活动中,学习观察、操作,发展思维能力。
  3.学习按简单的规律进行两种以上的排序。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水果卡片人手一套,黑板、磁铁。

  活动过程:
  1. 幼儿游戏,自由探索,尝试排序。
  教师请幼儿自由操作水果卡片,摆一摆,排一排,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和卡片玩游戏的?教师巡回观察。培养幼儿对物体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2. 提升经验,学习排序。
  请幼儿上来演示自己是怎样给水果卡片排队的?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排的?学习按简单的排列规律进行排序。
  3. 加深认识,练习排序。
  引导幼儿:你也会这样给水果卡片排队吗?幼儿进行排序操作,练习按简单的规律进行两种以上的排序,教师个别指导。
  4.自然结束。幼儿带水果卡片到户外玩游戏。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第24篇、小班数学活动青蛙妈妈和蝌蚪宝宝(8以内的数量)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按8以内的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物体,巩固对8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2、运用目测接数的方法感知、判断8以内的数量。  
  3、能较仔细地进行操作,注意保持幼儿用书画面的整洁。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认识了数字8,有目测接数的经验。  
  2、物质准备:教具和学具。

  活动过程:  
  一、音乐活动《小蝌蚪》。  
  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扮演小蝌蚪游进教室,并根据歌词内容表演。  
 
  二、看数字找蝌蚪。  
  1、教师:青蛙妈妈遇到了一件伤心的事情,它找不到自己的宝宝了,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2、教师:你知道每只青蛙妈妈生了几个宝宝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引导幼儿从青蛙身上的数字说出它生了几个宝宝。  
  3、教师:河里游来了一群一群的蝌蚪宝宝,这群蝌蚪宝宝要怎样数才能又快又对呢?先看哪边?有几个?再接着数……  
  4、教师:这些蝌蚪宝宝分别是哪位青蛙妈妈的孩子呢?你是怎么知道的?鼓励幼儿用目测接数的方法说出每群蝌蚪的数量,然后再将蝌蚪的数量和青蛙身上的数字进行匹配,帮助青蛙找到蝌蚪宝宝。  
 
  三、操作活动。  
  数一数、连一连。观察画面青蛙身上的数字,认一认是数字几,再用目册接数的方法判断画面上有几个小蝌蚪,最后用连线的方法帮蝌蚪找妈妈。 

  四、评价活动。     
  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教师展示个别幼儿的操作情况,对画面整洁的幼儿给予表扬和鼓励。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第25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按一种特征分类教案

  活动目标
  1、能给物体按一种特征进行分类。
  2、了解标记的的含义,对符号初步具有敏感性。
  3、体验分类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小象公仔、货架图片、橙子、梨、红绿苹果、葡萄、西瓜、香蕉、草莓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手指游戏安抚幼儿情绪。
  手指游戏:《小小手》
  伸出你的手指,捏一捏;收起你的手指,握拳头;看见你的朋友,招招手;我们一起握握手。
  小朋友们,上午好!小潘老师见到见到小朋友们真高兴,看!我的手指宝宝已经动起来啦,它想要给小朋友们表演一个节目,大家想不想看,那小眼睛就要看好老师咯:伸出你的手指,捏一捏;收起你的手指,握拳头;看见你的朋友,招招手;我们一起握握手。谁来跟我握握手呀?
  好,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们把你们的手指宝宝请出来和我一起跳个舞,跟着老师啊!(重复做)

  二、能给物体按一种特征进行分类,并尝试说出同类物体的共同特征。
  创设情境:小象开水果店
  1、咚咚咚!(助教敲击门)小朋友们看一下谁来了!(出示公仔小象)我们一起来拍拍小手欢迎小象吧。
  小朋友们好!我是小象笨笨,我今天来是想和小朋友们分享一个好消息,我的水果店过两天就要开张了!可是,我们的水果还没有摆上货架呢!我想请小朋友们帮个忙,帮我把我的水果放到货架上摆好,可以吗?谢谢小朋友们,你们真是热心善良的好孩子!(教师模仿小象的声音)
  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些什么水果吗?(拿着各种水果的图片问)
  咦?拿是什么?小朋友们看看你们的椅子底下都有些什么?水果宝宝什么跑到大家的椅子下面去啦?那现在请小朋友们把椅子下面的水果放到这两个货架上(助教事先偷偷地在幼儿椅子底下放一个橙子或梨)(助教出示货架图片)
  (待幼儿上来放好后)嗯?这样~这样~你们觉得这样子放好吗?是不是有点乱了?我们把这些水果都分类摆放好吧,在这边放的是橙子,在这边放的是梨。(教师一边说一边把橙子和梨的标记贴在黑板左上角)所以,这个梨宝宝它跑丢了,我们把它送回到属于它的家里去吧?还有哪些水果宝宝也跑丢啦?老师请一位宝贝上来把水果宝宝正确的放在水果架。
  2、我还有好多水果要请小朋友们帮忙放到货架上呢!(助教把红苹果、青苹果香蕉的图片趁小朋友们上去放水果时偷偷放在椅子底下)小朋友们再看一下这次又有哪些淘气的水果宝宝跑到了你们的椅子下面。它们都是些什么颜色的呀?好,这次小朋友们要听清楚我的要求来帮水果宝宝放好咯。请小朋友们在这一排货架上放红色的水果,在这一排货架上放绿色的水果,在这一排货架上放黄色的水果。(教师一边说一边在每一排货架旁边贴好标记)小朋友们认真看好货架旁边的标记,不要放错了哟。
  谢谢小朋友们,小朋友们真能干!
  3、还有呢还有呢!我还有水果呢!(助教再次把红苹果、绿苹果、西瓜、草莓的图片发下去)这次我想要小朋友们把红色的大水果放在这一排上,红色的小水果放在这一排上,绿色的大水果放在这一排上,绿色的小水果放在这一排上。(教师一边说一边贴标记)
  现在请小朋友们开动小脑筋想一想,这些水果除了按照品种分类、颜色分类、大小分类还可以怎么分类呢?(出示苹果、梨、香蕉等水果图片)
  谢谢小朋友们啦!小朋友们都太棒了!我要送给小朋友们一些好吃的水果。(助教把桃子的图片和葡萄的图片发到幼儿手上)

  活动延伸
  我们到外面玩游戏好不好?请桃子宝宝跟小潘老师出去,葡萄宝宝跟小陈老师出去。

第26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三角形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认识三角形是幼儿几何形体教育的内容之一,幼儿的几何形体教育是幼儿数学教育的重点内容。学习一些几何形体的简单知识能帮助他们对客观世界中形形色色的物体做出辨别和区分。发展它们的空间知觉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力从而为小学学习几何形体做些准备。根据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和活泼好动的性格,我将三角形的图形特征编成简短的故事,再结合图形拼摆,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做。使幼儿养成动手、动口、动脑的好习惯,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活动目标
  1、知道三角形的主要特征,即三角形由三条边,三个角组成。
  2、能找出生活中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3、乐意动手操作,提高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白兔、萝卜、蘑菇图片各一个,
  2、图形组成的实物图片4张。
  3、孩子人手3个三角形。

  活动过程
  一、故事:小白兔过生日今天是小白兔的生日,早晨小白兔高高兴兴的从家里出来,它要去采蘑菇,走着走着它看到一个大萝卜,小白兔捡起大萝卜继续往前走,走到蘑菇地里采了一个大蘑菇高兴的回家了。

  二、观察小白兔的出行路线请一个小朋友将路线用线连接起来,观察像什么图形。

  三、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图形,幼儿每人一个三角形。
  1、通过自己数一数,试一试,感知图形特征,并充分让幼儿表述,得出图形的特征。
  2、老师小结三角形特征,使幼儿获得的知识完整化。

  四、 复习巩固三角形的特征1、给图形宝宝找朋友,让幼儿从众多几何图形卡片中找出三角形。
  并一一出示三角形,并说出为什么?
  2、观察图形拼图,找出三角形,数一数用了几个三角形?
  3、请幼儿在周围环境中找出象三角形的东西。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延伸活动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用故事引出开头吸引孩的注意,在拼拼摆摆的过程中加深孩子对三角形的认识,老师及时的小结使孩子获得知识的完整性。由于生活中属于三角形的物体少一些,所以孩子丰富的不是很多。

第27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轻重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步入神奇的数学领域。
  2.帮助幼儿理解物体轻重所具有的相对性,掌握正确的比较方法。
  3.幼儿能够正确比较物体的轻重。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图片两幅;小筐子一个;铁球、皮球、棉团各一个;绒毛玩具小猫、小鸡、小老鼠、狮子各两个。场地画有迷宫图。

  活动指导:
  首先请幼儿画一画,把第一幅图中重的物体下面画。
  比一比,比较第二幅图中桶和袋子谁重,谁轻?
  试一试,完成以上任务后,幼儿在筐中用自己的方法比较铁球、皮球和棉团的重量,将最重的给爸爸,比较重的给妈妈,最轻的给自己。
  玩一玩,三人快速来到迷宫前,放下手中的物品。手持重物者(爸爸)走蓝线,手持最轻物品者走红线(孩子),妈妈作裁判。爸爸和孩子分别从起点出发,依次比较两动物的重量,取重量重的动物前行,沿线走到终点,又快又正确者为胜。

  活动反思
  以前,孩子们总认为大的物体就重小的物体就轻。他们是从外在感官上去判断物体的轻重,却不知物体的轻重可以测量。所以我设计的这节课以幼儿操作为主探索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
 

第28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按规律排队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观察体验和活动。
  2、形成序列经验。
  3、能按abab规律排列物品。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对规律排序有一定的经验。
  活动难点:
  能按abab的规律的排序。

  活动准备:
  小红花若干、动物卡片若干、生活物品、待贴卡纸、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入新课:排排站。
  老师叫出一些小朋友在前面排队,按着性别站好。
  1、让小朋友猜一猜,下一个会是男生还是女生。
  2、你发现了什么?

  二、游戏:猫与花。
  1、在黑板上贴出小红花与小猫按照abab的规律的四个图片,让小朋友贴第五个、第六个……
  2、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贴?
  3、改变猫与花的位置顺序,再让他们贴一贴前面会是谁,后面会是谁?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小兔小猴做游戏。
  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按照abab规律排列出来。

  四、操作活动。
  1、翻看活动手册,让幼儿寻找和发现规律。
  2、老师讲解要求和注意事项。
  3、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检查幼儿的掌握规律的情况。

  五、组长负责收拾课桌。
  六、小结
  1、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2、如何按规律找到下一个?
  3、请小朋友举例说明一下。

  活动延伸:
  生活中也有许多abab规律排列的。如我们的毛巾和杯子、排排站的时候我们的做教育右脚。还有很多,我们要认真观察才能发现。

  活动反思:
  整节课的内容绝大部分幼儿都已掌握,但还是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方面,少部分小朋友动手操作能力差,涂固体胶的速度慢。另一方面,今年新进的王鸿阳小朋友反应速度慢,没能掌握本课知识,整理评价时间得再给他机会弥补。

第29篇、小班数学活动排排队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AB式交替重复的排列规律。    
  2、通过操作活动,发现和探索简单的排列规律,并体验操作活动的快乐。
  3、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幼儿操作的苹果图片及操作卡片。

  活动过程:
  一、小朋友和听课的老师打招呼。
  园长、老师早上好!欢迎你们!

  二、示范讲解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东西,你们猜猜看可能会是什么?(幼儿自由猜测) 教师一个一个出示穿好的珠子,让幼儿发现它的排列规律。(幼儿能说出是按照一个红珠子、一个绿珠子来排列的。) 
  
  三、刚才小朋友们表现的非常好,今天天气也不错,老师奖励咱们一起去郊游吧。(播放音乐)
  1、咱们先到动物园,咦!小朋友们快看它们是谁?在干什么呀?噢!原来它们在排队,看看猴子和长颈鹿是怎样排队的? (幼儿能说出它们是按照一只猴子和一只长颈鹿的顺序来排队的。)    
  2、(播放音乐)咱们又来到菜园,快来看看它们是谁?在干什么呀?噢!原来是红、白萝卜,它们也在排队,看看它们是怎么来排对的?    
  3、(播放音乐)现在到果园了,看看水果宝宝们它们又是怎么排队的?

  四、幼儿动手操作
  刚才在果园的时候,苹果宝宝悄悄的告诉我,想请咱们小四班的小朋友帮忙给它们排排队,你们想不想帮呀?    
幼儿分组动手操作,按照一定的规律来给苹果宝宝排队,并说出自己的排列规律。
 
  五、结束活动
  咱们也学学它们来排队吧,小朋友们说说可以怎样排?今天咱们先按照一个小女孩、一个小男孩的顺序来排队一起到户外做游戏吧。

  活动反思:
  这节活动运用课件,孩子能很清楚的看到物体的排列规律,孩子非常感兴趣,课堂气氛也很好,通过带孩子去郊游这个主线来贯穿整节活动,使孩子很自然的就理解了排序这个概念,另外这个课件里面我加入了孩子郊游的照片,这样孩子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第30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归类整理教案

  活动目标:
  1、能够排除简单的干扰,找到有关联的两个物品。
  2、在体验物品对应关系的基础上,发展幼儿的逻辑性推理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完整的讲话,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PPT《小兔的家》,信一封,小猫的家(厨房和卧室等),小猫头饰一个,三首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出示PPT:小朋友,你们看,这里漂亮吗?你们知道这是谁的家吗?我们一起进去看看这到底是谁的家,看看它在家干什么,它做的对不对呢?(观看课件至小兔打乱家里后暂停,并提问。这是谁的家,它在家干什么,它做的对不对呢?)
  (然后课件继续,至小兔接完电话,并提问,兔妈妈要回来了,小兔该怎么办呀?你们愿意帮助小兔整理房间吗?整理房间的时候要注意了,有关联的物品才能摆放在一起,看看都有哪些物体弄乱了呢。)

  二、找关联,能够排除简单的干扰,找到有关联的两个物品.
  1、引导将有关联的物品摆放在一起。
  教师:“这是什么呢?(枕头)那枕头和什么有关联呢?它应该摆放在哪里?”小朋友真棒,睡觉的时候我们会用到它们,所以枕头和床是有关联的。这又是什么呢?我现在请小朋友来找找它和谁是有关联的,应该把它放在哪里?(让幼儿操作,并问幼儿为什么要把它放到这里)
  2、小兔验证是否将有关联的物品摆放好。
  教师:我们帮小兔妮妮整理好了房间,原来要把有关联的物品放在一起,这样才能整理整齐。我们来问下小兔妮妮我们做的对吗?(观看视频,并和小兔说再见)

  三、帮助小猫搬家并整理房间,在体验物品对应关系的基础上,发展幼儿的逻辑性推理能力。
  1、引起幼儿帮忙整理房间的愿望,
  教师:“今天早上我接到一封信,你们想不想知道是谁写来的信?”出示信,并念出信的内容。(徐老师,你好,我是小花猫,快过年了,我要搬新家了,可是新家还有一些东西没搬完,听说小三班的小朋友可会整理房间了,所以想请大家一起帮我搬家并整理房间,不知道小朋友愿不愿意呢。如果大家都愿意,请徐老师带小朋友们来我家吧!)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小花猫搬家吗?(愿意)然后带孩子去小花猫家。教师:“小花猫,你在家吗?”小猫:“来了,来了,我在家。你们来了呀,我真是太高兴了,你们看我还有这么多东西没整理好呢,要请你们帮我把有关联的物品放到一起,现在我来介绍一下我的家吧,这是卧室,有我睡觉的床,旁边还放了梳妆台,这个是我的书架,再来看看这边,这是厨房,这是餐桌。
  2、幼儿帮小猫搬家并整理房间。
  小朋友要把东西摆放到该摆放的地方,不要把小花猫的东西弄坏了,要爱惜。幼儿找关联,老师个别指导。
  3、小猫验证幼儿是否摆放正确。
  小猫:“小朋友们都整理的很好,谢谢你们,我们一起跳个舞吧!”

  四、结束活动
  小猫:“小朋友们,我再带你们去我家的花园玩一玩吧。”带孩子退场。

相关文章

《中班数学教案大全10篇》:《中班数学教案大全10篇》供各位幼儿园教师参考学习,搜集最新最全的中班数学教案大全10篇,欢迎收藏学习!

《小班科学教案20篇及反思》:《小班科学教案20篇及反思》供各位幼儿园教师参考学习,搜集最新最全的小班科学教案20篇及反思,欢迎收藏学习!

《大班美术教案40篇大全》:大班美术教案40篇大全供各位教师参考学习,我们会定期更新增加更新教案,欢迎收藏!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