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大全200篇

日期:2021-11-14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大全200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大全200篇

第1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1和许多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区别“1”和“许多”,并会用“1”和“许多”表述。
  2.理解“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鸭妈妈头饰;香蕉若干;糖果若干;大篮子一个;课件。

  活动过程:
  一、以情境引入,发现“1”和许多;
  1.出示一只鸭妈妈的头饰,师:今天我鸭妈妈要带小鸭子们到小熊家做客,你们看,有几只鸭妈妈,几只小鸭子?引出一只鸭妈妈,许多只小鸭子。
  2.教师带小鸭子到小熊家,边走边念儿歌:一只鸭妈妈,许多小鸭子,摇摇摆摆去哪里?一只鸭妈妈,许多小鸭子,要去小熊的家里。小熊小熊忙不停,忙着准备送大礼。
  3.师:小熊家到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参观小熊家吧。播放课件,请幼儿观察家里的摆的食物。例如:家里有一个大蛋糕,许多小蛋糕。一个红色杯子,许多个绿色杯子„

  二、创设情境“小鸭子们送礼物”知道一个一个实物组成许多实物。
  1.师:小鸭子到小熊家做客有没有带礼物呢?幼:有,带了香蕉。师:鸭妈妈也带了一个香蕉要送给小熊,那你准备几香蕉要送给小熊呢?幼:我准备一香蕉要送给小熊。
  2.师:那我们现在就一起来把准备好的香蕉送给小熊吧。请幼儿动手送香蕉,并幼儿尝试说:我送一个香蕉给小熊。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4.教师小结:小鸭子每人只送一个香蕉给小熊,但是一个一个香蕉合在一起就变成许多个香蕉。小熊收到许多香蕉真是太感谢小鸭子了。

  三、游戏“小熊送礼物”知道许多实物可以分成一个一个的实物。
  1.师:小熊也准备了礼物要送给小鸭子们,你们看。(出示棒棒糖)师:这里有几根棒棒糖啊?幼:许多棒棒糖。师:小熊为什么要准备许多根棒棒糖?幼:因为要分给每一只小鸭子。
  2.师:小熊要把许多根棒棒糖送给小鸭子,每只小鸭子只能拿一根棒棒糖,请幼儿拿棒棒糖并尝试说:我拿一根棒棒糖。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点评幼儿操作结果。师小结:小熊把许多根棒棒糖一根一根的送给了小鸭子,每只小鸭们都收到了一根棒棒糖。

  活动结束:
  时候不早了鸭妈妈要带小鸭子回家去了。自然结束。

  教学反思:
  老师在课前首先吃透教材,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来设计教学方法,课后还要善于认真反思,找出不足,进行完善,提高教学水平。在小班数学《认识“1”和“许多”》的教学中,我根据小班幼儿生活经验不丰富,参与活动时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采用让幼儿直接参与的情景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景中,始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既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又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并感知了“1”和“许多”,引起幼儿对数的好奇和探索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对教材的反思 认识“1”和“许多”是幼儿认识数活动的开始,比较适合于3岁左右的孩子。根据他们年龄小、好玩、好游戏、有意注意时间短的身心特点,我设计了认知活动“1”和“许多”。只学习“1”和“许多”相对低年龄段孩子而言较抽象和枯燥。但伴随着游戏活动,就会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既可以满足幼儿游戏和好动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数学教育目标。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选择了小班幼儿学习区别“1”和“许多”的教材,通过游戏教学法、情景设置等手段开展了此次活动。在活动中始终围绕目标开展活动,帮助幼儿初步理解“l”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第2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高矮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 、通过目测比较高矮,知道什么高,什么矮,感知高矮相对性。
  2、练习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进行排序。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比较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有高矮物体的大图。
  2、两支塑料花。
  3、每人一套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初步比较高矮。
  请一位大班幼儿和一位小班幼儿踏步走进教室,请幼儿比较谁高谁矮。请幼儿说出:“大哥哥高高的,小弟弟矮矮的。”
  2、观察大图比较高矮。
  引导幼儿比较图片上物体的高矮,并说出什么东西是高的,什么东西是矮的。
  3、引导幼儿发现高矮是通过比较而来的。
  教师出示两支不同高度的塑料花,放在不同的水平面上,请幼儿观察哪支花高,哪支花矮。教师总结:比较两个物体的高矮要把物体放在同一水平面上。
  4、引导幼儿不受物体大小、形状的影响,按高矮给物体排序。
  请幼儿给不同高矮的物体进行排序。
  5、排队游戏:幼儿通过自身参与,进一步体验物体的高矮是比较出来的。

  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的房屋、树木、运动器械等,并比较它们的高矮。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通过三个活动环节,让幼儿感知物体的高矮,比较高矮;学会运用高高的、矮矮的、比较高、比较矮、最高、最矮等语词,并理解物体高或矮的相对关系;初步尝试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我认为本次活动设计是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请两个幼儿上台比较高矮,让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比起图片来更直观,先让幼儿自己来比较,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再来观察图片比较高矮,最后进行排序。幼儿学起来是层层递进的,对高矮概念掌握的较好,完成原先设立的目标。

第3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数字4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我们班幼儿年龄不均,男孩子占三分之二,幼儿自控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但幼儿喜欢观察新鲜事物,乐意在玩中学识。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通过卡卡熊过生日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并展开教学。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4,理解4的意义。
  2、幼儿根据数字4,拿出相应的食物,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3、幼儿能够顺数1-4。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幼儿数物拿出对应的数字。

  活动准备
  1、多张数字卡1、2、3、4;
  2、卡卡熊图片和生日蛋糕、蜡烛;
  3、图片小鱼、萝卜、青草、骨头;
  4、图片小鸭、小白兔、小羊、小狗。

  活动过程
  一、课前活动:
  手指游戏

  二、情景引入、教学内容:
  卡卡熊过生日

  三、新课教学
  1、出示卡卡熊过生日收到的礼物(小鱼、萝卜、青草、骨头)
  2、请小朋友点数以上物品的数量。
  3、教师小结。
  4、出示图片小鸭、小白兔、小羊、小狗,幼儿操作。(小动物喜欢吃什么食物,用数字几表示。)
  5、教师再小结。

  四、游戏
  1、师幼儿互动,教师说,幼儿对数,找数。
  2、幼儿互动。

  教学反思
  认识数字4是一节园本教研活动课。备课前我考虑较多的是幼儿的倾听力和注意力,怎样设计才能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又可达到教学的效果。因此我抓住幼儿好动好玩喜欢小动物这一特点,设计较多的动物图片、食物卡片、游戏等来辅助教学。上课的时候自己感觉还好,可是课后一想,与老师们的交流,觉得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的。首先,活动环节缺少课件,如果运用课件教学,图片的展示就会更加生动富有情趣。在慌忙之中板书稍乱了点,幼儿在看我展示图片时视线零乱,幼儿注意力分散,没有很好的跟着我的思路走。其次,幼儿生性好动,在幼儿操作互动环节欠缺完整性,没有面面具到,只能顾及个别。最后,在第三环节的第4环节中,在新旧知识的交接处,没有给幼儿足够的时间,语言上缺乏引导性,使幼儿在操作上处于零散状态,没有更好的提升幼儿的思维发展空间。还好的是听课的老师和有经验的老师对该节课的设计环节、教师的语言表达与归纳、师幼的互动、幼幼的互动环节上还是给予肯定的。如果我重上这一课,我会再次理清教学思路,把我自己的反思、总结,教师们的建议再次进行提升。

第4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前后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让幼儿能正确的使用方位词:前、 后 。能用方位词正确完整的表述,并读准字音。

  活动目标:
  1、学习以自身及客体为中心,认识和区分前后。
  2、形成初步的空间概念,对数学活动感兴趣。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慢羊羊头饰一个
  2、灰太狼头饰一个
  3、喜羊羊头饰(与男幼儿人数相同)美羊羊头饰(与女幼儿人数相同)
  4、大树一颗(灰太狼藏在大树后面)
  5、小兔子和小狗娃娃各一个
  6、玩具若干个(分别放在小兔和小狗的前面和后面)
  7、创设活动情景:教师的一头坐着孩子,中间放上小兔和小狗,小兔的前面放上点玩具,小狗的后面放上点玩具,另一头放一颗树,灰太狼藏在树后面。
  8、经验准备:幼儿对灰太狼与喜羊羊的故事有所了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学习以自身及客体为中心,区分前面和后面。
  活动难点:
  形成初步的空间概念,对数学活动感兴趣,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 前 后。能用方位词正确完整的表述,并读准字音。

  活动过程:
  1、做拍手律动,(上拍下拍 前拍 后拍)
  2、小手放腿上,小手藏起来,提问小手藏在了那里,藏在了后面。小手伸出来,现在你的小手在身体的那面,小手在身体的前面。
  3、提问:老师在你们的那面,老师在我们的前面。老师转过身去,提问:现在你们在我的那面,我们在老师的后面。
  4、现在请一个小朋友上来站在老师的前面,提问:现在xx小朋友在老师的那面,xx在老师的前面,在请一个小朋友站在老师的后面。提问:他站在老师的那面,他站在老师的后面。
  5、点一个小朋友,指定,请你过来站在我的前面,在请一个,请你过来站在我的后面,提问幼儿,我的前面有谁,我的后面有谁。
  6、引起兴趣:
  谈话导入游戏,分配游戏角色。
  师:小朋友,有没有看过喜羊羊与灰太狼啊?在喜羊羊与灰太狼里面,你最喜欢谁啊?为什么?
  幼:我喜欢……
  师:嗯,那今天啊,韩老师来扮演慢洋洋村长,我们小朋友来扮演小羊,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好不好。
7、 电话铃响,懒洋洋村长接电话。
  师:(铃响后)喂,你是谁啊? 哦,你是熊妈妈啊?你打电话找
  我懒洋洋村长有什么事? 哦,你是说你家熊宝宝的玩具被灰太狼给偷走了,你想让我懒洋洋村长来帮你把玩具找回来是不是啊?那我问问我的小羊们愿不愿意帮你们!小样们熊宝宝的玩具被灰太狼给偷走了,你们愿不愿意帮熊宝宝吧玩具找回来啊。(愿意)熊妈妈,你听到了吗?小羊们都说愿意,那现在我们就开始准备来帮助你了。
  8、引导幼儿学习方位词
  师:现在这样灰太狼非常的狡猾,我们小样们现在要好好的教训一下他,等会儿和村长一起去抓灰太狼好不好,不过在去抓灰太狼之前,我要先考考你们,你们要是通过的话我才能让你们去抓狼,有没有信心。(有)听命令行动
  教师发号口令:
  现在所有的小羊听着,小男孩现在是喜洋洋,小女孩是美羊羊,现在听我口令。
  1)请所有的美羊羊走到自己的椅子后面。
  2)请所有的喜洋洋走到自己的椅子前面。
  3)请所有的喜洋洋向前走一步。
  4)请所有的美羊羊向后退两步。
  (好现在所有的小羊都回到座位上。)
  9、引导幼儿正确使用方位词
  师:现在我慢洋洋村长要和喜洋洋一起去侦察敌情了,我们轻轻的走过去,看看灰太狼在哪里,然后悄悄的在心里面记着,一起出动去把它抓起来。
  村长带着喜羊羊轻轻的走去抓狼。
  喜洋洋出动抓狼,要求会说:在什么前面(后面)抓到了灰太狼。
  请美羊羊在旁观战,思考在什么的前面(后面)看到玩具的踪迹。
  美羊羊出动,寻找玩具,要求会说:在什么前面(后面)找到了玩具。
  10、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方位词
  师:(电话铃第二次响)喂,是熊妈妈啊!我们已经把灰太狼他们抓来了,而且还把熊宝宝的玩具找到了,嗯!你要和我们的小样们说谢谢啊!{熊妈妈说,谢谢小羊们}(不用谢)哦,好的,我知道了!再见!熊妈妈!
  师:熊妈妈说请美羊羊们把找到玩具放在熊宝宝的前面,请喜洋洋们把抓来的狼放在熊宝宝的后面。
  (幼儿上前按要求摆放。)
  11、游戏结束:我们的抓狼任务成功,表扬表扬自己。

  教学反思:
  这节课结束以后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为了不使整个过程看起来太乱,在去寻找玩具和抓狼的时候我没有请完所有的小朋友,只是请个几个,由于过于紧张还给漏掉了一些个环节,导致整节课看起来过于简单,时间也显得太短,评课的时候领导和老师们提出的错误点和建议对这节课看来都很有用,通过评课这节课也显得条理更加清晰了,谢谢领导给了我这次机会,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加油的。

第5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分一分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物品的颜色匹配相同色的房子。
  2.体验与同伴共同操作、游戏的快乐。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物品卡:红苹果、红草莓、黄梨、黄香蕉、绿葡萄、西瓜等等。
  2.幼儿操作图片:香蕉、梨子、苹果,框子人手一份。
  3.红、黄、绿三色房子各一。

  活动过程:
  1.认认说说。
  (1) 老师展示物品卡。
  (2) 请幼儿说说这些物品卡的名字和颜色。
  师:今天有几个朋友到我们班来做客,我们来看看它们是谁?那它们身上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呢?
  2.游戏“分一分”。
  (1)出示三色纸房子,让幼儿说说是什么颜色的。
  (2)把水果放在相同色的房子里。
  师:颜色妈妈告诉我,叫它的宝宝好回家了。(出示三色房子。)红房子是红色水果的家,叫红红的家;黄房子是黄色水果的家,叫黄黄的家;绿房子是绿色水果的家,是绿绿的家。我们来把它们送回家。会说:我把红苹果送到红红的家。
  3.幼儿练习。
  师:还有许多水果宝宝也要回家,宝宝们拿出椅子底下的篮子,把水果送回家,要求边送边说:我把XX水果送到XX的家。
  4.游戏:“抱一抱”。
  宝宝们真能干,现在许多小树叶也来和我们宝宝来玩一个“抱一抱”的游戏,请红树叶宝宝站起来,跟我来抱一抱;请黄树叶宝宝站起来,跟我来抱一抱;请绿树叶宝宝站起来,跟我来抱一抱。树叶宝宝累了,我们休息一下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先是让孩子认认、说说,说出有哪些水果,它们有哪些颜色,然后集体根据颜色把水果匹配到相同色的房子里,并会说:我把XX送到XX的家,接着幼儿自己练习,并会边操作边使用引导语,最后通过游戏“抱一抱”更加巩固了孩子对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认识。分一分整个活动过程充满了趣味性、游戏性。在实施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能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大多数孩子的学习达到了目标,但也有个别孩子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产生了困难。由于此活动以游戏为主,孩子们学习兴趣较浓,他们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表现得轻松、愉快。在活动中我自始至终都是以引路人的身份出现,留出更多的机会给孩子,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此次活动也还存在不足之处, 在活动中有的孩子发言还不够大胆,我应该给予更多鼓励支持的目光或暗示语言给他们,这样,课堂气氛会更加活跃,教学效果会更好。

第6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学习3的形成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添上”和“去掉”的方法学习3的形成。
  2、感知物体数量的变化及数字的变化,进一步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
  3、在活动中,体验共同游戏的愉悦,增强合作意识。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让 幼儿懂得3比2多1, 2比3少1。
  2、幼儿学会用“添上”和“去掉”的方法学习3的形成。

  活动准备
  教具:背景图一幅、3只小鸭、3只小兔、2颗白菜。
  幼儿操作材料:小苹果教具、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复习2的形成。

  二、幼儿操作小苹果,启发幼儿说出3的形成。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3是怎么形成的吗?老师想瞧瞧你们的操作方法。
  2、教师出示小苹果教具3个,幼儿操作。
  请幼儿取出是苹果数量的代表数字。提问:2个小苹果是怎样变成3个小苹果的?启发幼儿说出:2个小苹果添上一个小苹果就是3个小苹果。幼儿操作苹果…

  三、出示实物图,引导幼儿学习3的形成。
  有2只小鸭在草地上玩,又从水里上来了1只,现在有几只?2只小鸭是怎么变成3只的?

  四、用比较的方法,让幼儿感知数量和数字的多少。
  出示兔子3只、白菜2颗,提问:是兔子多还是白菜多?谁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一只兔子对应着一颗白菜,有一只兔子没有白菜,那么3比2怎么样?2比3怎么样?如果想让另一只兔子也能有白菜吃,那怎样才能使兔子和白菜一样多呢?

  五、教师引导幼儿学习用“添上”和“去掉”理解数量的变化。
  出示背景图,草地上2只小鸭,水里游着1只,请小朋友让草地上2只小鸭变成3只小鸭,该怎么办?那么2添上1就是几?3只小鸭怎样才能变成了1只小鸭。

  六、出示数字卡片,幼儿操作。
  教师引导幼儿操作数字卡片,2再多1就是数字3,反之3去掉1就是几?然后请幼儿互相操作卡片,再由教师反复考验幼儿的快速反应能力。

  七、以游戏的方式,用添上和去掉的方法巩固学习3的形成。
  老是把小朋友分为几个小组活动,每小组为1——4人,请每组的小朋友互相调整一组3人。

  八、幼儿练习,教师巡回指点。请小朋友把每组小成员用添上和去掉的方法,分成每3人一组。

  九、分好组之后,教师组织幼儿做游戏。(在游戏的欢乐中完成课题)

  教学反思
  1、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们学习激情很高,互动很好!
  2、这堂教学活动—学习3的形成,我了解到幼儿对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还不是很清楚,通过多次练习,有较好效果。
  3、我发现对于数学活动,我们应该多以游戏和出示教具等实物更加生动、形象的讲解,这样会让幼儿能容易接受,获取知识。

第7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送礼物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小班的孩子对数的概念已有一定的认识。而数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让幼儿运用感官,通过动手从生活和游戏中体验到数学的趣味。让幼儿练习手口一致点数。有利于其长远发展;即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活动也可来源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快乐中发展,在发展中快乐。

  活动目标:
  1、能收口一致的点数3以内的数,按点卡数量匹配相对应数量的物体。
  2、按要求的取放材料 ,送礼物。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狗、小牛、小兔子玩偶和他们图片的点子卡。
  2、发卡,小花片、吸管,珠子、花篮,假花、袋子、糖果若干。
  3、小花点子卡,棒棒糖点子卡,假花点子卡,糖果点子卡。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玩偶,引出点子卡片
  教师:今天有三个小动物过生日,你们知道是哪三个小动物吗?那你们知道他们是过几岁的生日吗?
  今天是小动物的生日,我们要送一些生日礼物为他们庆祝生日。

  二、教师引导幼儿学会数字配对
  教师:老师今天啊为你们准备了好几种的材料让你们为小动物们做生日礼物哦。快来都有些什么?
  教师请幼儿上来试试,看幼儿贴花的数量对不对(每个发卡上都有一个点子卡片,对照点子贴花)
  教师:我们还有其他的礼物需要小朋友们去丰富它们,把它们变的跟漂亮。你们想不想都去试试? 贴的花要和点子卡数量一样的东西哦。

  三、幼儿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送礼物:
  将做好的礼物按数量送给小动物。

  五、集体验证:
  看看小动物都收到了什么礼物,有没有送错的?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贴近幼儿的经验,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中创设情境,运用游戏等不同形式开展;孩子们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知物体的数量和点卡之间的匹配关系。幼儿思维活跃,大胆发言,尝试说出完整的话,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课件制作动态,富有童真童趣,吸引幼儿;老师设计问题使每个幼儿都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活动,气氛活跃,富有激情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第8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小小停车场教案

  设计思路
  小班孩子他们的思维方式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爱模仿,常常通过模仿来学习。各种各样的“车”是孩子们共同关注的焦点,他们非常喜欢模仿成人开车的样子,常常是玩的不亦乐乎。小班孩子还正处在对颜色的认识期,摆弄颜色对他们而言也是一件开心的事。一次,我发现在幼儿自发的开汽车游戏里竟然有了按特征分类的内容,甚至还因为汽车的种类和颜色而发生了争执。所以我设计了“小小停车场”这一幼儿熟悉和喜爱的活动内容让幼儿来进行简单分类、点数的学习,将幼儿已有的经验进行梳理、整合、建构、提升。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说说、数数各种各样的车子,感知5以内的数量。
  2、会按汽车的种类和颜色进行分类,并点数说出总数。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尝试学习按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难点
  掌握分类的方法并用简单的语言说出自己的分类结果。

  活动准备
  汽车卡片(小轿车、卡车、公共汽车,颜色红、绿、黄)人手一辆;
  多媒体PPT;停车场三大块(有不同标志);2—5的数字卡。

  活动过程
  一、找找停车场的车
  1、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看看是哪里呀?(出示停车场标记)对,这里是停车场。
  2、看看,停车厂里有什么呀?(出示停车场的PPT)停车场里的车多不多呀?
  小结:停车场里停了许多汽车。
  3、停车场里有什么车?这些车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逐步找出同类汽车或同色汽车)
  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停车场里有公共汽车、卡车、小轿车,有红色的车、绿色的车、黄色的车。

  二、数数停车场里的车
  1、根据汽车的种类分类
  看看停车场里有几辆卡车?(带幼儿集体点数)出示数字卡,那个数字可以表示3辆卡车呢?
  看看停车场里有几辆公共汽车?(请一组幼儿进行点数)那个数字可以表示4辆公共汽车呢?
  看看停车场里有几辆小轿车?(请个别幼儿进行点数)那个数字可以表示5辆小轿车呢?
  小结:数字3可以代表3辆卡车,数字4可以代表4辆公共汽车,数字5可以代表5辆小轿车。
  2、根据汽车的颜色分类
  (引导幼儿根据颜色给汽车分类,方法同上)

  三、游戏:停车场
  1、感知停车场
  (1)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开汽车的游戏好不好?看看这是什么?(停车场)
  (2)这些停车场的牌子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3)这个停车场的牌子上有什么?可以停什么车呢?
  2、找找自己喜欢的车
  (1)这里有很多汽车,等一会儿选一张你喜欢的车子带到身上。
  (2)看看你是什么车?(请幼儿说说自己是什么车)
  (3)汽车到了晚上就要休息啦,要停到停车场里去哦。记住你是什么车,就停到什么车的停车场里,可不能停错哦。
  3、幼儿游戏
  (1)音乐响起,幼儿带着车子的挂饰开车。
  (2)音乐停了,汽车要回家了,你们的车子停好了吗?让我来看看你们停对了吗?
  (3)我们汽车又出发了,(音乐响起)幼儿开车。这次可别停错哦。
  (4)和好朋友交换一辆车子开开吧,看清楚自己换的是什么车,可别停错哦。

  四、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角里布置停车场,并不时更换不同停车场里停车要求标志。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游戏时巩固本节活动内容。

第9篇、小班数学活动比较多和少(一一对应)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
  2、学习在标记图上从左到右地摆放物体。
  3、初步形成边讲述边操作的讲述习惯。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具:贴绒或磁性图片(小猴子5个,香蕉5个)以及标记图。
  2、学具:第一、二、三组:幼儿用书第3页,人手一支笔。第四、五、六组:幼儿用书第4页,剪下第17页上的实物卡片。(提供给幼儿5头大象、4串香蕉、5个萝卜、4只小兔、也可以4头大象,5串香蕉、4个萝卜、5只小兔,放在桌上的小筐里。)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在标记图上探索从左到右地整齐地摆放物体。
  出示标记图,猴子及香蕉图片,请个别幼儿上来给小猴子排队,让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为他们排队的,集体讨论:怎样为猴子排队最整齐?通过讨论使大家明确:将小猴子在红旗的后面,红线的上面一个跟着一个排列最整齐。
  2、尝试一一对应摆放物体。
  启发幼儿给小猴子送香蕉吃,先请个别幼儿上来给小猴子送香蕉,在请大家评价:他送的好不好,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使大家清楚地发现:将香蕉放在红线的下面,并且香焦和猴子一一对整齐最好。最后,可再请一位幼儿到前面来摆放香蕉,鼓励他边摆放香蕉边和大家一起说:一只小猴子我送你一只香蕉,二只小猴子我送你……  
  3、学习用比较的方法感知物体的多少。
  教师:小猴子和香蕉哪个多?哪个少?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拿走一只香蕉。提问幼儿:小猴子和香蕉哪个多?哪个少?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在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拿走两只猴子。提问幼儿:小猴子和香蕉哪个多?哪个少?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二、操作活动
  1、第一、二、三组。观察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边指图边说:图上有什么?是怎样排列的?哪个多?哪个少?请你给多的一组打√ 观察画面,请你给多的一组物体涂上颜色。
  2、第四、五、六组。对应摆放实物,比较实物多少。启发幼儿在标记图上摆放动物和食物,鼓励幼儿边摆放边说:一个×,送你一个×。

  三、活动评价
  展示个别幼儿的活动材料,请幼儿说说:画面上有什么?哪个多?哪个少?教师进行简单的评价,对边讲述边操作的幼儿给予表扬。
 
  活动反思
  这节课,我通过这些环节的教学设计指导幼儿观察游戏操作,获取新知,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动眼,动手,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是幼儿学习有兴趣,学有所获。

第10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长短教案

  活动目标
  1. 知道物体有长有短。
  2. 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并能比较物体的长短。
  3. 能从周围环境中的物品学习比较长短,感受长短认知的乐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认识长短,知道物体有长有短。
  难点: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并能比较物体的长短。

  活动准备
  巧虎玩偶、多媒体PPT课件、两根长短不一的红绳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啊,巧虎妈妈要带着我们的好朋友巧虎去超市买东西,他们在超市里看见了很多有趣的东西,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他们看见了什么有趣的东西吗?
  2.出示图片,引出主题
  (1)利用出现的长短不一的金箍棒、铅笔、直尺、勺子等物品,让幼儿知道物体有长有短师:哪个物品长?哪个物品短?
  (2)通过谈话法,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还有什么长短不一的物体,进一步巩固知识,让幼儿知道物体有长有短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我们教室中还有哪些物品有长的,也有短的?请你们找出来,说一说。
  (3)通过观察、比较、谈话等方法,让幼儿学会比较长短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出来长短的呢?
  (让幼儿根据以往的经验,说一说如何比较长短)3.小结:知道物体有长有短,比较长短时,要使物体的一端对齐(利用并置比较的方法比较长短)边说边操作:两个朋友比长短,先躺下,左对齐;眼睛向着右边看,就能比出长和短。

  活动延伸
  1.利用两根长短不一的红绳,进一步巩固知识,让幼儿学会比较长短。
  2.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学习比较长短,体验长短认知的乐趣。

第11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分糖果教案

  活动目标:
  1、在摸摸、看看、抓抓、尝尝中,感知各种糖果的特征(形状、颜色、味道等),并能按形状的标记对糖果进行分类。
  2、能够快乐积极的进行操作活动。
  3、学习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感知各种糖果的特征(形状、颜色、味道等),并能按形状的标记对糖果进行分类。
  活动难点:
  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不同形状、颜色和味道的糖果,标有形状标记分类盒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
  1、猜一猜,引发兴趣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好吃的甜甜的礼物,我来摇一摇,你们听一听,猜猜他们会是什么?
  幼:糖,糖果。
  师:哦,糖果是甜甜的,你吃过甜甜的糖果。
  2、糖果大聚会
  师:原来里面有这么多的糖果呀,好可爱的糖果宝宝呀,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糖果?
  请幼儿取出一颗糖果,展示给大家看,并引导幼儿说一说糖果的形状、颜色,如红色的、圆圆的、方方的等。

  二、抓糖果,数一数。
  1、抓糖果师:等一下请宝宝们抓一下糖果,记住,只能抓一次,一只手抓哦!放在自己的小盘子里,数一数抓了几颗糖?(教师边说边示范)。
  2、幼儿自由抓糖果,并数一数教师巡回观察幼儿抓糖,指导幼儿数一数糖果的数量。
  师:请数好糖果的宝宝拿着你的糖果回到位置上来吧。
  师幼交流拿到了几颗糖果。

  三、认识标记,分一分糖果,送糖果回家。
  1、出示空的盘子,引导幼儿观察上面的标记(圆形、正方形)师:这些糖果都混放在一起了,超市阿姨没办法卖掉了,她想请小三班的宝宝帮她分糖果,这个盘子上画了一个圆圆的标记,那你们觉得这个盘子里应该装什么样的糖果宝宝呀?
  幼:圆圆的糖果宝宝。
  师:哦,这是圆形糖果的家。(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画有圆形标记的是圆形糖果的家,放圆形糖果,画有方形标记的盘子放方形的糖果)教师可以边说边示范放置糖果在不同标记的盒子里。
  2、幼儿自由分组分糖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师:超市阿姨说糖果宝宝要回家了,帮他们找一找吧。每个小朋友拿着自己刚才抓到的糖果,回到桌子旁,帮他们找到家吧。
  (先分完的幼儿可以和身边朋友说一说帮哪个糖果宝宝找到家了。)师:请大家看一看我们小朋友都为糖果宝宝找到家了吗?
  (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验证)师:每颗糖果都找到家了,超市阿姨感谢大家的帮助,这下阿姨可以在超市里卖了,为自己鼓鼓掌吧!

  四、最后教师要奖励幼儿品尝糖果。
  师:每组的宝宝都帮糖果宝宝找到家了,谢谢你们,今天糖果宝宝要感谢你们,送给你们每人一颗糖果,糖果的味道有很多种,我们以后还可以按照他们的不同味道给他们分分家,但是糖不能多吃,要注意保护牙齿。
  (幼儿品尝糖果,引导幼儿感受糖果有多种味道,并体验和同伴一起活动的乐趣。)

第12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区分上下教案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巩固幼儿对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概念。
  2.在操作中了解以客体为中心的上下概念,并能用上下方位词回答问题,发展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黑猫警长和老鼠图片若干。
  3.场景布置。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游戏小朋友,你们听过黑猫警长的故事吗?你们喜欢谁?那今天老师来当黑猫警长,小朋友们都是白猫警士。好了,今天天气不错,我们一起等下要去森林里转一转,看看有什么新任务。 但是在出任务之前啊我们要先锻炼一下身体。

  二、听指令做动作幼儿根据教师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白猫警察们立正,小手在上面,小手在下面;眼睛看上面,眼睛看下面;一只小手指上面一只小手指下面。

  三、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学习方位词。
  1.森林里有许多的动物,看看都有谁?(幼儿自由回答。) 小鸟在哪里?还有谁在树上? 那小朋友再看看小狗在哪里?还有谁在树下呢? 小结:小猴、小鸟、小松鼠它们都在树上,小狗、小猪、小猫咪它们都在树下。
  2.我们又来到了小河边,看看都有谁?(幼儿自由回答。) 小熊在哪里?谁在桥下?

  四、在情境游戏中指导幼儿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
  1."接电话"进入情境,黑猫警长刚才接到兔妈妈打来的电话,说它们家有老鼠偷吃粮食,老鼠很狡猾,藏在兔妈妈家的各个地方,我们先侦察一下敌情。记住:大家轻轻地走过去仔细看老鼠藏在什么地方,然后回来向我报告你们在什么地方发现了老鼠?
  2.白猫警士进入创设的情境中,侦察后坐回椅子向警长报告敌情。 提问:你在什么地方发现了老鼠?(幼儿自由回答。) 如:桌子下面(上面)有老鼠。 沙发下面(上面)有老鼠。 椅子下面(上面)有老鼠。 柜子下面(上面)有老鼠。
  3.黑猫警长:"竟然有那么多老鼠在捣乱,情况十万火急,白猫警士们,我们快去抓老鼠吧! (所有白猫警士听到命令后立即到布置的场景中去抓老鼠。每位白猫警士抓住一只老鼠后回到座位上向警长报告,游戏在音乐背景下活动。
  4.老鼠抓到了,现在请告诉我是在什么地方抓到老鼠的?(要求幼儿用完整的话表达。) 如:我在桌子上抓到一只老鼠。 我在椅子下抓到一只老鼠。 我在窗台上抓到一只老鼠。(幼儿回答过程中出示图片共同看图验证是否正确)小结:我的白猫警士都很能干,都抓到了老鼠。

  五、结束活动。
  现在我们把老鼠都关进这个盒子里,不要让它们跑到出来。好了我们的任务顺利完成了,白猫警察们让我们回去庆祝胜利吧!
 

第13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大小教案

  活动目标
  1、按大小特征排序并进行相应的匹配。
  2、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皮球大小各1个,图片,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题(出示大熊和小熊)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客人,你们瞧!他们是谁啊?出示图片(小熊大熊)两只熊哪里不一样?你们能猜出谁是大熊谁是小熊啊!为什么? (大熊要大,小熊要小)
  师:你们都认识了这两位客人了,你们怎么跟他们打招呼啊?(大熊好,小熊好)

  二、实物直观比大小
  师:大熊和小熊想来做运动带来了一个球 (出示大皮球).你们说这个球应该给谁呢?
  你们觉得这个球是大球还是小球啊?为什么?
  我再拿来一个球,现在请你来比一比,哪个球大,哪个球小?你们是用什么办法比出来的呀?
  (小结):原来,我们可以用眼睛看的方法比较出大小,一个东西是不能比大小的,只有找个好朋友跟它一起比,两件东西一起比才能知道谁大谁小.(目测法)

  三、幼儿实物探索
  师:两只熊啊,今天还带了很多东西我们一起去看看?有什么呀?请你找出大的东西用手上的贴贴纸贴在它身上.教师和幼儿边说边检验。

  四、按大到小排序
  师:你们的小眼睛真灵,现在我要加大难度靠考考你们,咦?又滚来一个球,现在三个球请你说说看哪个最大哪个最小?请个幼儿来从大到小来排排队,再请个幼儿从小到大排排队。

  五、分辨图片大小
  师:两只熊非常开心又来了一只熊,她来了,现在请小朋友说说哪个熊最大,哪个熊最小?请幼儿从大到小排序. 三只熊现在要去动物园找朋友做游戏.看是什么动物?你能给三只熊找到相应的好朋友吗?为什么?
  小结:大熊要找大的动物做朋友,小熊要找小的动物做朋友,剩下来的动物就可以和中间的熊做朋友了。

  六、幼儿操作,检验
  师:动物园里还有很多其他的动物都已经放在你们的小凳子底下了,你们拿出来看看,请幼儿举起手中大的动物摇摇,再举起最小的动物摇摇(幼儿上来粘贴)现在请你们帮他们找朋友吧.
  师:你们看,大熊中熊,小熊他们的朋友可真多啊,我们来看看这些动物是不是他们的好朋友?(比对大小,如发现错误,请幼儿指出纠正)

  七、延伸活动
  师:玩累了,我有两块正方形的饼干,你们用眼睛看不出大小的时候,有其他的好办法知道谁大谁小吗?
  这时候我有个好办法,我们可以把两块饼干重叠在一起,一边对齐,看看哪个有多出来边缘那就哪个比较大。
  现在请小朋友到后面每人拿一块饼干和不同颜色的好朋友叠在一起比一比看看谁的大,谁的小。

  八、舞蹈游戏:三只熊(用身体动作来表示大小)
  师:今天大家都很开心,我们来学学大熊和小熊的动作来跳舞吧,我们用身体来表示大熊,我们用缩起来动作来表示小熊,好好一起来跳舞吧。

第14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水果在哪里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上、下、里、外等空间方位。
  2、能按要求扮演角色参加游戏。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设置一个家的场景。白兔和黑兔的头饰。
  2、实物水果。
  3、《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今天我们要到兔阿姨家去做客,做客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二、基本部分
  1.看课件: 兔阿姨出远门回来了,给兔宝宝带来许多水果,看一看,说一说有哪些水果。
  2. 看课件,(教师将水果藏在桌子上、椅子下、篮子里和篮子外)
  师:兔阿姨把许多水果都藏在家里了,请小朋友找一找?找到以后告诉大家在哪里找到的。
  3.继续看课件,我们再到另外的房间找一找,有没有藏着的水果了。
  4.操作,完成幼儿用书上的作业。
  按要求幼儿来藏水果。

  三、结束部分
  游戏:捉迷藏。
  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幼儿扮黑兔,一组幼儿扮白兔。先请黑兔藏水果,白兔找水果,第二次游戏时交换角色。

第15篇、小班数学活动学习数字5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日常生活中“起床”活动,学习5以内数的形成、数数、认识数字5。
  2、激发学数学的兴趣,知道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用处。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5的圆卡和数字卡若干。
  2、幼儿用彩笔和练习纸若干。

  活动过程:
  1、帮助我们的小娃娃。师:娃娃要起床了,我们一起来帮助娃娃好吗?(好)
  1)穿衣服:边给娃娃穿衣服边说:1件衣服添上1件是2件,2件添上1件是3件….?(小朋友一起点数)
  2)扣纽扣:我们来数数,扣了几颗(4颗)再加上1颗是几颗?
  3)梳辫子:我们帮娃娃扮维吾尔族人,边梳边数1、2、3、4(复习4以内数)的形成。
  4)系鞋带:帮娃娃穿鞋带孔提出:已经穿了几个?(4个。再添上1个是几个?)
  5)老师:我们帮娃娃穿衣、扣纽扣、梳头、系鞋带,并学习了数数,今后我们自己穿时也可以边穿边数。
  2、认识数字:5
  1)5件衣服、5粒扣子、5根小辫、5个鞋带孔可用几个圆点表示?
  2)观察、讨论:“5”像什么?
  3、老师请幼儿涂色:
  今天老师给了许多礼物,请小朋友找出可以用数字5表示的礼物涂上美丽的颜色。
  4、延伸: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寻找与“5”有关的物品并作统计记录。

  活动反思:
  本节课的优点就是幼儿大部分都能参与活动,不足的地方就是有一小部分幼儿没有被调动起来。通过各位评课老师的点评,如果重新让我再上这节课,我根据幼儿年龄段的学生特点,探究合作学习。再创新能力方面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保护能力弱得自尊和积极性,让全体的孩子得到锻炼和发展。

第16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我家有几口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让孩子从自家到娃娃家的家庭成员的了解 ,学习数量4—7.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家有几口人并能说出称呼。
  2、找到与指定数量相同的娃娃家。
  3、在游戏中学习数量4——7。
  4、通过活动增进与家人之间的感情。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对数量4——7的认识。

  活动准备
  1、 儿歌《娃娃家》。
  2、 数字卡4——7。
  3、 布娃娃、布置娃娃家的场景。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手拍游戏:小猴荡秋千(活动中突出1——5)。
  基本环节:
  1、想一想,说一说:
  (1)、师:小朋友,你家里有些什么人?
  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2)、师:家里一共有几口人?
  师幼共同瓣手数一数。
  2、唱一唱,说一说。
  (1)、教师先示范歌曲《我家有几口》一遍后:
  师:刚才歌里是怎么数家人的?
  幼:……
  师:有几口人?他们是谁?
  幼:
  师生一同数一数,1、2、3……
  (2)、师生同唱歌曲《我家有几口》2——3遍。
  3、玩一玩,数一数
  创设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游戏主题:我家有几口
  场景:分别布置4口、5口、6口、7口的娃娃家。
  活动歌曲:我家有几口
  活动A:幼儿边走边念儿歌,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娃娃家人口,变换歌词。
  活动B:(将班级分成4个组),老师唱儿歌,幼儿根据教师唱出的数量找到相应的娃娃家,并做与家人拥抱的动作(每组选2人做拥抱的动作)。
  活动C:数一数,查一查,随意抽取几名幼儿,教师唱,幼儿找,看看有没有走错家的(幼儿自己检查)。
  活动D:改一改,唱一唱。
  师:将歌词中的“爸爸”、“妈妈”、“我”改成幼儿的名字,说有几口,并找出家人,抱一抱。(唱-说-找-抱-唱)
  延伸环节:选几名幼儿说一说“我家有几口”,教师指导幼儿完成统计表。
  幼儿姓名
  家中人口数
  结束环节:
  A、选择一个幼儿家,把他的家人写进歌曲,并唱一唱。
  B:教师弹琴,幼儿齐唱。

  教学反思
  1、由于选取了幼儿生活中的场景,幼儿活动兴趣高涨,参与意识强,活动效果好。
  2、现在的独生子女较多,这样的活动要多开展,可以增进与家人的感情。
  3、不足在于学生对4—7较陌生,数数量4—7有一定的难度,活动前应做好相关准备。

第17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小熊看戏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5以内的序数,能按照序数找到相应的位置。
  2、能正确的区分红、黄、蓝三种颜色,并能分辨白天和黑夜。
  3、喜欢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操作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红、黄、蓝三中颜色的戏票。有颜色的小椅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今天,我们小(4)的小熊们,要到电影院去看《功夫熊猫》了,可是,电影院呀很大很大的,里面的座位呀也很多,小熊们呀都要买票进去,你们看,老师已经帮你们买好票了。不过老师先来考考你们,如果你们都会能,今天呀就带你们去看《功夫熊猫》,好不好啊?

  二、基础部分:
  1、师:首先,请小熊们看看,你身上的小熊是什么颜色的呀?幼儿回答。
  2、师:请小熊们找到和你身上一样颜色的小椅子坐好了。幼儿自由的找和自己一样的颜色的小椅子。提醒小熊安静的坐好啊,到了电影院可不能有声音出来,这样会影响到别人看电影的哦。
  3、发电影票,每人一张,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手上的电影票和别的小熊的电影票有什么不一样。(颜色不同)、(点不同)
  4、请小熊说说手上的电影票有几个点,这些点有什么用呢?原来呀,有一个点的票呀做在第一个,有两个点的票坐在第二个,有三个点的票坐在第三个、、、、、、、。教师请幼儿看小椅子,并跟着数1、2、3、4、5。
  5、请小熊按照电影票上的点来坐位置,教师观察坐的是否正确。
  6、看来小熊们都会找到自己位置了,我们今天就可以看电影了,开心吗?不过请小朋友再看看电影票,上面画了什么?有太阳、还有月亮。太阳就是白天,月亮就是黑夜,这又告诉我们什么呢?有太阳的电影票在白天看,有月亮的电影票在晚上看。

  三、结束部分
  请白天看的小熊到施老师这边排对,老师现在就带你们去看电影,晚上电影的小熊到季老师那里去排队,季老师晚上带你们去看电影,好吗?

第18篇、小班数学活动接龙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将相同的物体接在一起,知道两边都可以接。  
  2.能观察、比较出相同的颜色、形状、大小。  
  3.愿意参加操作活动,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房子图片(3张),小动物图片(小兔子、小熊、小猫),幼儿操作卡片  

  活动过程:  
  1.故事的方式,引出课题   
  森林里住着3只小动物他们非常的贪玩,每次一跑出去玩就不知道回家了。每次他们 妈妈都是东找西找的,有好几次都急的哭了。可是这3只小动物啊,还是不知道改正这个错误。这件事情啊,被森林里面的智慧爷爷知道了非常气。于是,智慧爷爷就告诉这3只小动物,:“你们不听妈妈的话,每次出去玩都不知道回家,你们做错了事情,还不知道改正,那就要受到惩 罚了。我已经把你们回家的路给没收了,每条路只留了前面几块砖,除非你们找出规律并且正确的把砖铺对了,才能再回到家里。”3个小动物一听,就嗷嗷大哭起来,这可怎么办啊。后悔自己没有听妈妈的话早点回家,他们呀就做在一起想啊想啊,想怎么把回家的路铺好,可是三个小动物伤透了脑筋也想不出来,一直在哭着,就想请你们来帮帮他们回到家,小朋友愿意帮忙吗?  
  评析:用故事导入的形式,设置问题,去帮小动物来铺路引起幼儿铺路的兴趣,为整个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  
  2.启发幼儿观察小路,并发现其中的排列规律。  
  (1)出示接龙卡:小兔铺路用的砖头上有什么图形?每块砖上面图形的颜色一样吗?  
  (2)教师示范铺路,小兔铺的路是黄色和黄色手拉手,接下来该铺哪一块砖?为什么铺这块?  
  (3)教师小结:原来小兔铺的路是按照一样颜色和一样颜色手拉手的。  
  评析:这一环节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与幼儿共同活动,通过教师的操作,让幼儿来发现其图形接龙的规律知道相同颜色的图形接在一起。  
  3.帮小熊铺路。  
  (1)小熊已经铺了几块砖,接下来不知道怎么铺了,我们一起来帮助它吧。。  
  (2)我们来看看这几块砖上有什么图形?这些图形一样大吗?他们是怎样的两个图形手拉手的?  
  评析: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满足幼儿在活动中产生的好奇心,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在活动中先让幼儿来观察图形的接龙规律,从而发现小图形和小图形手拉手,大图形和大图形手拉手的接龙规律,并让幼儿来接着往下铺。  
  4. 幼儿操作,帮助小猫回家。  
  (1)还有小猫回家的路没有铺好,让我们快一点帮它来铺好。  
  (2)出示所有的接龙卡引导幼儿观察上面的图形。  
  先取一张接龙卡看看上面有什么图形,在其他接龙卡上找到和他一样的图形,把两个相同的图形接在一起。  
  评析:这一环节老师充分的放手,让幼儿自由的铺路,但是在放手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控制,如让幼儿找一找砖上面的图形,主要是为后面的接龙作好准备。  
  5. 讲评。  
  小猫还没找到回家的路可着急了,谁愿意帮他铺好?你是怎么铺的,谁会接下去铺?为什么这样铺?后面不能拉手时可以怎么办?引导幼儿知道接龙卡后面接不下去时可以在前面接。  
  6. 结束。  
  三个小动物的路都铺好了,他们说谢谢你们,请你们到他们家去玩,我们一起去吧  

  活动反思:
  这个数学活动具有游戏性质,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游戏过程也很简单,孩子操作方便;同时礼物也是孩子非常感兴趣的东西,所以整个活动下来,孩子情绪高涨,动手动脑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在活动设计时,我还注意到了问题的分配方式,照顾到每位孩子,让他们都能回答到问题,以调动其积极性,增强自信心,满足孩子展现自我的需要。

第19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颜色配对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红色和黄色。
  2.能按物体的颜色配对。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创设春天花园的情景,花园里有红黄良种颜色的花若干。
  2.红黄蝴蝶胸卡若干,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幼儿伴随着轻柔的音乐,跟老师开火车到春天的花园里去参观。
  1.教师:小朋友好!老师想带小朋友到一个神秘的地方玩,你们想去吗?
  让我们开着火车去吧!
  2.提问:花园里有什么颜色的花?
  3.认识黄色和红色

  二、出示胸卡黄蝴蝶红蝴蝶,引起幼儿兴趣,学习配对。
  1.教师:今天有两只蝴蝶也来到这个花园里,他们说找不到好朋友,
  想请小朋友帮它们一起找好朋友。
  2.介绍黄蝴蝶红蝴蝶的好朋友分别是黄花和红花姐姐。
  3.请个别幼儿带胸卡去找好朋友,找到后说出“××跟××是好朋友”
  4.评价幼儿十分找对好朋友,对的给予表扬,错的给予评价改正的机会。
  5.请小组幼儿带胸卡带好朋友回家玩,教师评价。
  6.幼儿按颜色找花并把花带到相应颜色的拱门进去。

  三、操作
  每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巩固颜色配对,师巡视指导。

第20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上下教案

  活动目标:
  1、在游戏、观察、操作中感知上下,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方位。
  2、乐意参加操作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小猫捉迷藏”教学挂图一副。
  2、布置场景。

  活动过程:
  一、利用游戏的方式导入
  游戏:小猫藏在哪里?
  师:“小猫想跟小朋友来玩个“躲猫猫”的游戏,把小眼睛闭起来,数到3睁开来看看小猫躲在哪里了?”(出示玩偶小猫互相问好。)
  ——教师把小猫藏在沙发上、桌子下、柜子上、阁楼上,让孩子分个别、小组、集体来学说:小猫藏在沙发上等完整的话。

  二、通过观察挂图认识上下。
  师:“瞧,其他的小猫看见刚才的小猫玩捉迷藏的游戏觉得很好玩,它们也跟猫妈妈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我们一起帮猫妈妈来找找小猫们都藏在哪里呀?”(教师出示教学挂图)
  ——幼儿讨论描述小猫躲藏的方位,老师重点指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描述。
  ——请个别幼儿描述,其他幼儿学说。

  三、操作活动:捉迷藏。(分组)
  ——“给上面的小动物涂色”:请幼儿找一种自己最喜欢的颜色的油画棒给图画中每副图中的排在上面的小动物涂色,提醒幼儿轻轻涂,注意画面整洁。
  ——“谁在往下爬”:请幼儿观察图画上的小猴子往下爬的图,说一说谁在往下爬,并把它圈起来。
  ——“楼上楼下住着谁”:请幼儿观察图画上的楼房图,说一说小猴的楼上住着谁?并把它涂上红色;小猴的楼下住着谁?把它涂上绿色。

  四、结束
  评出谁是遵守操作规则的?表扬画面整洁的幼儿,给其他幼儿加以鼓励

  五、活动延伸
  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物品的摆放位置,并用完整的语言说出。

第21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三只熊教案

  活动目标:
  1、比较物品的大小,将物品按大小进行匹配。
  2、能用各种方式招待客人,并用短句进行表述。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比较物品的大小,将物品按大小进行匹配。
  学习难点:用短句对物品的大中小进行表述。

  活动准备:
  1、教师教具:《三只熊》课件;大、中、小三只玩具熊;大、中、小区分度较明显的同类物品:三把椅子、大中小玩具等。
  2、幼儿学具:操作材料包:三只熊

  活动过程:
  (一)三只熊【结合小班幼儿在情景中理解接受的学习特点,以故事情景导入,既起到集中幼儿注意力的目的,也容易帮助幼儿理解大中小,及其匹配关系。】
  1、演示课件,提问:
  (1)房子里住着怎样的三只熊?
  (2)熊的家里有什么?它们是一样的吗?
  (3)三只熊回来发现什么东西变了?会说什么话?(教师用不同的音色区分三只熊的说话:熊爸爸粗粗响响的声音、熊妈妈不那么响的声音、小熊尖声尖气的声音)小结:三只熊家里的东西有的大大的、有的中中的、有的小小的。大熊最大,喜欢用大大的东西;小熊最小,喜欢用小小的东西;中熊不大也不小,喜欢用中中的东西。

  (二)三只熊来做客【这环节通过招待三只小熊的情境,引导幼儿理解并匹配物体的大中小】
  1、认识客人:(出示三只玩具熊)三只熊来我们班做客,我们跟它们打打招呼:"小熊你好!中熊你好!大熊你好!欢迎你们来做客,欢迎你们来我们幼儿园玩。"2、招待客人:(出示三把椅子)这里有三把椅子,谁来请三只熊坐下来?
  幼儿可能A:不会关注椅子的大小,直接让三只熊坐下去。
  教师预策略:询问全体幼儿,让幼儿关注匹配。
  幼儿可能B:会按照熊的大小,让不同大小的熊坐不同大小的椅子。
  教师预策略:请幼儿说说匹配的理由。
  小结:原来招待客人时,大熊坐大椅子,中熊做坐中椅子,小熊坐小椅子。
  3、操作任务:三只熊来做客,我们要拿出礼物来招待小熊呀,看看这里有些什么礼物?(出示操作材料包上的"草地",边并排粘贴大中小三只熊)这些礼物都一样大吗?哪些礼物是最适合送给大熊的、中熊和小熊的,4、幼儿操作,老师巡回观察指导:
  (1)观察幼儿能否正确分辨物体的大中小,并进行合理匹配。
  (2)指导幼儿把大中小不一样的物品粘贴在合理的地方。
  (3)关注能力弱的幼儿,引导他们认真倾听并操作。
  5、集体讨论:看看我们都把合适的礼物送给三只小熊了吗?
  幼儿可能:操作中有幼儿发生了错误。
  教师预处理:追问"错在哪里?为什么?"并请出错的幼儿自行纠正,用短句说出理由。

  (三)找一找【这环节通过找一找,进一步积累幼儿对大中小的认识】
  拓展:带领幼儿在教室等处去寻找大中小的物体。

第22篇、小班数学活动按物体大小排序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教幼儿能够对大小区别较明显的4-6个物体,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
  2、复习5以内的数数。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实物套娃1套
  2、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圆形塑料片一组5张,每人一组。

  教学过程:
  (一)观察   
  教师出示教具,引导幼儿积极性,并发给每个幼儿大小不同的圆形塑料片各5个,先让幼儿摆弄观察,然后让幼儿说说,自己的塑料片是什么颜色。

  (二)引导幼儿按大小进行排序
  1、先请幼儿把塑料片找出来放在一起。
  2、依次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
  3、教师检查,对分类有错误的幼儿给予启发和帮助。
  4、请幼儿看看塑料片,塑料片是按什么顺序进行的排序,指定幼儿回答。
 
  (三)引导幼儿数数,并查出套娃有几个

  (四)拼摆游戏
  1、请幼儿拿出塑料片,任意拼摆一种东西或图形
  2、教师巡视,对拼的好的幼儿给予表扬,请幼儿说说自己拼摆的东西一共用几个塑料片拼的。

  (五)小结。

  教学反思:
  一环又一环的情境创设抓住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使幼儿在兴趣中学会了能按从大到小排序或从小到大排序,真正做到在玩中学。
  本节课幼儿操作的材料很多,能力差的幼儿有的操作没能完成,这需要教师课下帮助幼儿完成,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第23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白天和黑夜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白昼与黑夜的含义。
  2.能正确运用白昼与黑夜的时间词汇。
  3.养成定时作息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白昼黑夜》挂图、《白昼黑夜》游戏卡(见教具盒)。
  ◎《白昼黑夜》操作单(见幼儿操作包)。

  活动过程:
  ☆感知依次出示《白昼黑夜》中太阳、月亮、星星游戏卡,引发幼儿说出标记图表现的时间。
  师:太阳挂在天空中,说明是白昼还是黑夜?
  月亮、星星什么时候挂在天空中?
  ☆讨论
  1.与幼儿讨论白昼小伴侣在幼儿园活动的情景,把白昼区分为早上、上午、中午、下午。
  师:小伴侣什么时候上幼儿园?
  小伴侣在幼儿园都做了哪些事情?
  这些事是在白昼的什么时候做的?
  2.先讨论黑夜活动的情景,再出示《白昼黑夜(一)》挂图。
  师:黑夜里你做什么事情?最后呢?
  关灯了,你敢一个人睡小房间吗?
  你看到什么东西的影子?
  ☆分一分
  1.出示《白昼黑夜(二)》挂图,请幼儿进行观察区分。
  教师:图中画的是白昼还是黑夜?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出示《白昼黑夜》操作单,引导幼儿区分并涂色。
  师:下面四幅图中做的事是发生在白昼还是黑夜?
  师:发生在白昼,给太阳涂红色;发生在黑夜,给月亮涂黄色。
  3.教师说活动内容,请幼儿抢答来区分白昼和黑夜。

  活动建议:
  《白昼和黑夜》是关于认识时间的数学活动。本活动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进一步感知白昼和黑夜,并能正确区分和表达。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教师会有意无意地使用一些时间词汇,所以时间对幼儿来说并不陌生,只是需要在活动中通过回忆、梳理,进一步明确和规范。由于小班幼儿思维比力形象、直观,为了唤起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表象来加强对"白昼黑夜",尤其是早晨、上午、中午、下午的具体感知,教师在活动前应结合本班幼儿在园的作息活动进行影像记录。活动中通过形象化的视觉图片,在视听同步的感知体验中,可以较好地资助幼儿对时间分段的感知和认知。
  通过看看说说影子,让幼儿感受到虽然到了晚上,但是白昼周围的事物都在,只是光线变暗了看不清楚了,有的就是影子了。其实晚上并不行怕,看看影子也很好玩。引导幼儿不怕黑,做个勇敢的孩子。

第24篇、小班数学活动串串香(按规律排列)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按交替规律排列物体,并能边操作边讲述:一个╳╳,一个╳╳。  
  2、通过观察范例和教师语言的引导,能发现实物交替排列的规律。  
  3、乐意制作串串香,感知体验制作成功的快乐。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用橡皮泥捏的黄瓜、香蕉、冬枣、圣女果等,按交替规律串成两串“串串香。  
  学具:  
  ——橡皮泥做的水果若干,长竹签若干根,彩色木珠若干。  
  ——幼儿用书,彩色笔。  

  活动过程        
  1、观察串串香。  
  ——教师推着插有串串香的推车边走边说:卖串串香啦,谁来买,谁来买?呦!这么多的小朋友要买呀,可我的串串香不多了,怎么办呢?引导幼儿提出自己制作串串香。  
  ——师幼共同观察串串香(按交替规律排列的香蕉、黄瓜串):看看这个串串香是怎么排队的?发现其排列规律:串串香是一个香蕉、一个黄瓜间隔排队的。  
  ——引导幼儿认识操作材料,讨论操作规则。教师:你想怎样串呢?请个别幼儿讲述,并在集体中讨论。  
  2、制作串串香。  
  ——串串香:选择两种橡皮泥捏的水果按交替规律做水果串串香。  
  ——冰糖葫芦:用两种彩色木珠按交替规律做葫芦串。  
  3、展示串串香。  
  请幼儿介绍自己串的什么?是怎么串的?欣赏幼儿作品,体验活动成功的快乐。

  活动反思
  按规律排序是幼儿园数学活动的一项基本活动内容,有多种变化的规律。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常有不同的排列方式,如名称、大小、方向、数量的变化等多种排序。整个活动下来,孩子们的兴趣点和排序技能的掌握大部分目标已经达到了,还有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还需要加强指导。

第25篇、小班数学活动投纸球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9和9的数量,了解数字9的形成。
  2.复习数字1-9及其所代表的量。
  3.学习准确投球。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旧报纸、胶带、箱子、彩笔、数字卡片“1”至“9”

  活动过程:
  1.教师示范做纸球:将旧报纸揉成球形后,用胶带固定。
  2.请每位幼儿做9个纸球,准备进行投球游戏。
  3.把9个纸球在地上排成一条直线,旁边放置数字卡片“1”至“9”。请一位幼儿数数纸球,然后找出适当的数字卡片。老师出示数字卡片“9”,与幼儿一起认读。
  4.教师说开始时,请每组第一个幼儿开始将球投进篮子里。每投进一球,老师出示相关数字卡片。投完后,幼儿一起数一数箱子里有多少个球,箱子外有几个球,再请他们找出相配的数字卡片。(若幼儿未能把球投进箱子里,可鼓励他不断尝试,克服困难。)
  5.请第二位幼儿继续进行投球游戏。
  6.游戏结束后,大家一起数数看,有几个人9个球全投进篮子,投进8个球的有几个人,让大家为他们拍拍手。 总结分享 请幼儿数数活动室中的物品,并找出适当的数字卡片。

  活动评价:
  1.能说出自己投进几个球,没投进几个球。
  2.能一一对应点数9以内的数量。
 
  活动建议:
  1.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引导幼儿观察、点数数量是9的物体,要提醒幼儿从左到右数口一致地点数,并尝试说出总数,如九棵树、九朵花、九个小朋友等,并丰富相关的量词。
  2.开辟美工区,投放各种报纸、皱纹纸、画有皮球轮廓的绘画纸等,供幼儿自由活动时间做彩色大纸球,用彩色小纸球装饰皮球等。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要组织好一次数学活动,我们一定要尽量做到寓教于乐、生动有趣,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能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个幼儿的知识、能力都能在原有水平都能得到提高。

第26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糖果找家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将糖果按颜色(红、黄、蓝)分类。
  2.乐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数学学习活动的快乐。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不同颜色包装纸的糖果。(红、黄、蓝三色)
  2.盘子或篓子若干,不同颜色的贴纸。
  3.幼儿从家中自带糖果若干。

  活动过程:
  1.介绍游戏名称。
  提问:小朋友们喜欢吃糖过吗?老师做了一些玩具糖果,我们来跟它们一起玩糖果找家的游戏。
  2.认识糖果的家。玩“糖果找家”的游戏。
  (1)出示贴有不同颜色标记的篓子:糖果放在哪个楼子最合适?(请1~2位幼儿操作)你怎么知道糖果放在这个篓子里?
  (2)认识颜色标记。
  (3)幼儿按颜色标记分一分,幼儿个别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边放边说“送黄色糖果回家”。
  3.品尝糖果。
  让幼儿选择任何一种颜色包装纸的糖果品尝,并说:“我想吃某某颜色的糖果”。

第27篇、小班数学活动认识方向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 在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认识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 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运用生活经验进行思考的意识。
  3、 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经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 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在具体场景中根据不同的参照物来确定方向。
  教学重点: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南四个方向。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认识四个复合方向。(课件出示小动物方位图)
  1、小朋友们,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为了准备六一的表演,小动物们进行了紧张的排练。今天,它们要进行试演了,看——小老虎出场了。(课件出示)它的好朋友小猴也来了(课件出示),它站在小老虎的哪个方向?(北方)还有小老鼠、小羊、小兔呢,你们看看它们分别站在小老虎的哪一面?“(出示三个小动物,课件指向南西东)还有小猪呢?它可是要表演踢踏舞的,它会从东面和西面之间出场的,小朋友们,你们能用手指出是哪一面吗?(一起指,课件出示箭头)那你知道,这一面应该怎么说吗?(东北面)真棒!看小猪出来了。(课件出示小猪)小牛会从西面和南面之间入场,这一面该怎么说?(西南面)为什么叫西南面?(在西面和南面之间)你们同不同意?(课件出示箭头)看,它来了!(课件出示小牛)你们猜小狗会从哪面入场?(西北或东南)哪里是西北?用手指一指,西北面在哪两个方向之间?东南面呢?小狗出来吧(课件出示小狗)它是从哪一面出来的呀?(箭头指向西北)还有哪一面没有表演?(东南面)你猜会是谁?快出来吧小鸡!大家都等你呢!(课件出示鸡)
  2、刚才我们确定小动物们的位置时说出了几个方向?(八个)你能一次说出这八个方向吗?自己说说。××你记住了几个?××你呢? 小结:以小老虎为中心,小猴在它的北方,与北相对的是南面,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还有四个复合方向,它们是:东与北之间的东北方,东与南之间的东南方,西与北之间的西北方,西与南之间的西南芳。根据小结板书: 北 西北 东北西 东  西南   东南 南
  3、仔细观察老师画的方向盘,你觉得这几个方向之间有什么特点? (东和西总在南和北前面,如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东北与西南,西北与东南,字是相反的方向是相对的) 小朋友真爱动脑筋,发现了这么多特点。
  4、刚才我们都是以小老虎为中心来确定小动物的方向的,你能以别的小动物为中心说说它的周围有哪些小动物吗?如:小羊的西南面是谁?小兔在小羊的哪一面? 你能像老师这样用新学的四个复合方向提问吗?(同桌之间互相提问) 谁愿意考考大家?

  二、 练习,熟悉方向。
  1、下面来看看我们熟悉的校园。(课件出示校园平面图)学校大门在哪个方向?(北)从大门进来就可以看到精致的小花园。教学楼在小花园的哪一面?实验楼在小花园的哪一面?操场在教学楼的哪一面?如果请你当小导游,用四个复合方向向游人介绍我们的校园,你能行吗?先自己试试。谁愿意?指名答。
  2、刚才只是小练兵,小导游们,我们要走出校园,去向游人介绍我们美丽的长沙,你们敢吗? 让我们去五一广场看看。(出示五一广场图) 你能找出图上哪一面是北面吗?真了不起! (南门口是地名,一听就知道它在南面,那与它相对的就是北面,所以这一段叫黄兴北路,那图上哪一面是东,哪一面是西)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站在五一路与黄兴路交汇的十字路口上,春天百货、平和堂、东汉名店、绿化广场分别在十字路口的哪一面呢?小导游,你能介绍一下吗?先说给你的同学听。 谁有信心站起来介绍? 我要从平和堂往东汉名店去,应该往哪个方向走?我从春天百货出发,想去绿化广场坐坐,往哪个方向走呢? 谁能当游客,考考小导游?
  3、下一步,我们要走出长沙市,到湖南各地去看看,好吗? 先买张湖南地图研究研究。(出示湖南地图)图上每有块就是一个地区。 我们住的长沙市在哪里?早听说张家界风景如画,我想去看看,你们说我应该往哪儿走?(西北方)湘西的永州也很有名,我也想去,从长沙出发该往哪里走呢?(西南方)从永州到长沙,又该往哪个方向呢?
  4、湖南省也看过了,湖南在首都北京的什么位置呢?我们看看全国地图。(课件出示全国行政图) 讲解:图上每一块就是一个省,这绿色的一片就是湖南,画了五角星的就是北京。 湖南在北京的什么位置呢?(南方或南偏西、西南,一般说南偏西) 在北京的西北方向有一个盛产葡萄、哈密瓜的地方,你知道是哪里吗?(新疆)你猜是哪一块? 指四川,这里是四川省,那里的人和我们一样爱吃辣椒,四川在北京的什么方向?(西南)在湖南的什么方向?(西北) 台湾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东南) 你猜东北三省是哪三个省?(指:在东北方向连起来的三个省)

  三、 总结。

  教学反思:
  学习数学知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知道遇到问题试着运用数学方法去探索问题和解决的途径,以逐步形成独立探索的习惯和大胆探索的精神。

第28篇、小班数学按形状分类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知道各形状的简单特征。
  2.能按物体的形状分类。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圆形、方形、三角形的卡片各一张。 圆形、方形、三角形的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知道其的简单特征。
  1.师:小朋友,形状王国来了几位图形宝宝,大家想认识他们吗?(卡片:圆形、方形、三角形分别做自我介绍)
  (1)大家好,我是圆形,我的身体圆圆的,一个角都没有。
  (2)嗨,我是方形,我的身体有四条边和四个角,非常高兴能和大家做朋友。
  (3)小朋友们好,我是三角形,我有三条边和三个角,我很愿意和小朋友们做好朋友。
  2.请幼儿分别讲述这三种形状的特征。
  师:刚才三个形状宝宝介绍了自己,现在,你们认识它们了吗?能说出它们是怎样的吗?  (幼儿自由说)

  (二)让幼儿在生活中找形状分别是圆形、方形、三角形的物体。
  小朋友们注意看看,说说我们的教师里有哪些物体是圆形的呀?   哪些物体是方形的呀?  
  哪些物体是三角形的呀? 师总结:教室里的皮球、呼啦圈、轮胎、闹钟、铃鼓都是圆形的。 
  电视、投影仪、窗户都是方形的。 
  旗子、三角形积木、三角形蛋糕都是三角形的。

  (三)图形宝宝要回家啦,我们给它们送个礼物好不好?
  1.请配班老师发各种形状的物体。
  2.请幼儿分别上前送礼物。(拿到圆形宝宝的小朋友把圆形送回家,方形和三角形以此类推。)
  3.师请个别幼儿上前检查送的礼物对不对?
  4.师总结:小朋友今天表现好棒啊,不仅认识了圆形宝宝、方形宝宝、三角形宝宝,还给图形宝宝它们送上了正确的礼物,我们一起来表扬一下自己喔。

  (四)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和客人老师说:再见。

  活动反思
  根据教材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我在想形状对于小班幼儿应该不容易掌握,所以我就设计了几个环节让幼儿通过不同的游戏来反复认识形状,并分类。通过实际操作我发现孩子们掌握的还不错。

第29篇、小班数学活动玩具找朋友(形状标记)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形状标记(方、 圆),能将相同形状的不同物体放在一起。
  2、能根据物体的形状选择相应的标记。
  3、有讲述自己活动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学具 方、圆片片各占人数的一半(大小、颜色相同),方、圆篓子各占人数的一半,方、圆标记各占人数的一半,方圆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1、将形状相同的不同物体放在一起
  出示方、圆片片,“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方形的片片,我们叫它方片片;圆形的呢?”“一个小朋友拿好一个片片,一边拿一边说:X片片好。”    
  教师出示方、圆篓子,“看看这有什么啊?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圆形的娄子,我们叫它圆娄子,方形的呢?”看看你拿的是什么形状的片片?想想它最喜欢和什么形状的娄子做好朋友?一个小朋友拿一个娄子,一边拿一边说:X娄子和X片片做朋友。”拿完后,问幼儿他拿的是什么形状的片片?你拿的是什么形状的娄子?
  2、按照玩具的形状选择相应的标记。
  出示方、圆标记,“这儿有许多的标记,上面话的是什么形状?”“画着方形的,我们就叫它方标记;画着圆形的呢?”让每个小朋友选一个玩具,“看看你拿的是什么形状的玩具?开动小脑筋想一想,应该送它什么标记?一边送一边说:X标记和X玩具做朋友。”
  3 、评价:方片片和圆片片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它们谢谢小朋友。

  活动反思:
  1、选材适合小班幼儿,比较贴近幼儿生活,幼儿非常感兴趣 。
  2、 基本达到了教学目的。

第30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按一种特征分类教案

  活动目标
  1、能给物体按一种特征进行分类。
  2、了解标记的的含义,对符号初步具有敏感性。
  3、体验分类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小象公仔、货架图片、橙子、梨、红绿苹果、葡萄、西瓜、香蕉、草莓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手指游戏安抚幼儿情绪。
  手指游戏:《小小手》
  伸出你的手指,捏一捏;收起你的手指,握拳头;看见你的朋友,招招手;我们一起握握手。
  小朋友们,上午好!小潘老师见到见到小朋友们真高兴,看!我的手指宝宝已经动起来啦,它想要给小朋友们表演一个节目,大家想不想看,那小眼睛就要看好老师咯:伸出你的手指,捏一捏;收起你的手指,握拳头;看见你的朋友,招招手;我们一起握握手。谁来跟我握握手呀?
  好,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们把你们的手指宝宝请出来和我一起跳个舞,跟着老师啊!(重复做)

  二、能给物体按一种特征进行分类,并尝试说出同类物体的共同特征。
  创设情境:小象开水果店
  1、咚咚咚!(助教敲击门)小朋友们看一下谁来了!(出示公仔小象)我们一起来拍拍小手欢迎小象吧。
  小朋友们好!我是小象笨笨,我今天来是想和小朋友们分享一个好消息,我的水果店过两天就要开张了!可是,我们的水果还没有摆上货架呢!我想请小朋友们帮个忙,帮我把我的水果放到货架上摆好,可以吗?谢谢小朋友们,你们真是热心善良的好孩子!(教师模仿小象的声音)
  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些什么水果吗?(拿着各种水果的图片问)
  咦?拿是什么?小朋友们看看你们的椅子底下都有些什么?水果宝宝什么跑到大家的椅子下面去啦?那现在请小朋友们把椅子下面的水果放到这两个货架上(助教事先偷偷地在幼儿椅子底下放一个橙子或梨)(助教出示货架图片)
  (待幼儿上来放好后)嗯?这样~这样~你们觉得这样子放好吗?是不是有点乱了?我们把这些水果都分类摆放好吧,在这边放的是橙子,在这边放的是梨。(教师一边说一边把橙子和梨的标记贴在黑板左上角)所以,这个梨宝宝它跑丢了,我们把它送回到属于它的家里去吧?还有哪些水果宝宝也跑丢啦?老师请一位宝贝上来把水果宝宝正确的放在水果架。
  2、我还有好多水果要请小朋友们帮忙放到货架上呢!(助教把红苹果、青苹果香蕉的图片趁小朋友们上去放水果时偷偷放在椅子底下)小朋友们再看一下这次又有哪些淘气的水果宝宝跑到了你们的椅子下面。它们都是些什么颜色的呀?好,这次小朋友们要听清楚我的要求来帮水果宝宝放好咯。请小朋友们在这一排货架上放红色的水果,在这一排货架上放绿色的水果,在这一排货架上放黄色的水果。(教师一边说一边在每一排货架旁边贴好标记)小朋友们认真看好货架旁边的标记,不要放错了哟。
  谢谢小朋友们,小朋友们真能干!
  3、还有呢还有呢!我还有水果呢!(助教再次把红苹果、绿苹果、西瓜、草莓的图片发下去)这次我想要小朋友们把红色的大水果放在这一排上,红色的小水果放在这一排上,绿色的大水果放在这一排上,绿色的小水果放在这一排上。(教师一边说一边贴标记)
  现在请小朋友们开动小脑筋想一想,这些水果除了按照品种分类、颜色分类、大小分类还可以怎么分类呢?(出示苹果、梨、香蕉等水果图片)
  谢谢小朋友们啦!小朋友们都太棒了!我要送给小朋友们一些好吃的水果。(助教把桃子的图片和葡萄的图片发到幼儿手上)

  活动延伸
  我们到外面玩游戏好不好?请桃子宝宝跟小潘老师出去,葡萄宝宝跟小陈老师出去。

第31篇、小班数学活动蔬菜水果接龙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能说出几种常见的蔬菜,水果及夏令物品的名称,能从外形上区别个物品的外形的相同和不同。
  2、幼儿愿意与同伴合作游戏,掌握两人轮流接龙的规则。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操作卡片:夏令物品接龙卡每两人一套。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说出认识的夏季物品。
  (1)教师:夏天到了,你们知道有哪些东西是夏天可以看到的吗?
  (2)幼儿讨论讲述。
  2、出示接龙卡,请幼儿观察接龙卡指认接龙卡中的物品。
  (1)幼儿选择一套接龙卡,让幼儿看着接龙卡指认物品,说出名称。
  (2)接龙卡上哪些东西在当地可以看到?哪些东西在当地不常见到?除了接龙卡上画出的这些东西外,本地还能见到哪些夏令物品。
  3、介绍接龙游戏规则。
  (1)告诉幼儿接龙卡是两个人玩的游戏。
  (2)一位幼儿配合教师演示活动规则:两人平分卡片,然后轮流出卡片,将两个相同或相似的物体接在一起,如果自己手上没有合适的卡片相接,则仍然由对方出卡片,直至两人所有的卡片出完或两人都无法再接下去时为止。
   4、幼儿操作练习。
  (1)教师巡视幼儿操作,提示幼儿可将分得的接龙卡片排列在桌子边上,如果一头接不下去,可试着另一头。
  (2)建议幼儿在接卡片时一边接一边表述如:葡萄和葡萄接在一起等。
  (3)要求幼儿玩后收好接龙卡片。

  活动反思:
  本次数学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并学习观察、操作,将相同的水果图案头尾相接,理解接龙游戏的规则,能按照要求自主地进行接龙游戏,体验在数学活动中操作的乐趣。

第32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比多少教案

  设计背景
  我们班幼儿年龄不均,男孩子占三分之二,幼儿自控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但幼儿喜欢观察新鲜事物,乐意在玩中学识。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通过卡卡熊过生日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并展开教学。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2、学习用简短的句子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猫、小鱼图片和白纸若干。
  2、猫妈妈头饰1个。

  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
  教师扮演猫妈妈:“小朋友们好!知道我是谁吗?……你们能不能帮我喂喂我的猫宝宝呀?让我先来教教你们怎么喂猫宝宝吧……”
  2 基本活动:
  (1)教师示范:
  a 先给小猫排队
  向幼儿说明要求,喂小猫的时候要说:“一只猫吃一条鱼”
  c 引出多和少(猫的图片比鱼的图片多1―2张)提问:为什么这只小猫没有鱼吃呀?幼儿讨论,教师从旁引导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3)让做得对做得好的幼儿上台来边做边讲
  (4)巩固复习:教师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儿来说操作过程
  3 巩固复习:
  (1)教师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儿来说操作过程
  (2)让部分幼儿扮演小猫,部分幼儿扮演小鱼,让幼儿练习操作过程
  (3)“送猫宝宝回家” ――让幼儿把自己得作业放到教师指定的地点

  活动延伸:
  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种玩具和器材让幼儿更多的操作比较,加强记忆。

第33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方向教案

   教学目标:
  1、在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认识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运用生活经验进行思考的意识。
  3、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经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难点:在具体场景中根据不同的参照物来确定方向。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
  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南四个方向。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认识四个复合方向。(课件出示小动物方位图)
  1、小朋友们,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为了准备六一的表演,小动物们进行了紧张的排练。今天,它们要进行试演了,看——小老虎出场了。(课件出示)它的好朋友小猴也来了(课件出示),它站在小老虎的哪个方向?(北方)还有小老鼠、小羊、小兔呢,你们看看它们分别站在小老虎的哪一面?“(出示三个小动物,课件指向南西东)还有小猪呢?它可是要表演踢踏舞的,它会从东面和西面之间出场的,小朋友们,你们能用手指出是哪一面吗?(一起指,课件出示箭头)那你知道,这一面应该怎么说吗?(东北面)真棒!看小猪出来了。(课件出示小猪)小牛会从西面和南面之间入场,这一面该怎么说?(西南面)为什么叫西南面?(在西面和南面之间)你们同不同意?(课件出示箭头)看,它来了!(课件出示小牛)你们猜小狗会从哪面入场?(西北或东南)哪里是西北?用手指一指,西北面在哪两个方向之间?东南面呢?小狗出来吧(课件出示小狗)它是从哪一面出来的呀?(箭头指向西北)还有哪一面没有表演?(东南面)你猜会是谁?快出来吧小鸡!大家都等你呢!(课件出示鸡)2、刚才我们确定小动物们的位置时说出了几个方向?(八个)你能一次说出这八个方向吗?自己说说。××你记住了几个?××你呢?
  小结:以小老虎为中心,小猴在它的北方,与北相对的是南面,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还有四个复合方向,它们是:东与北之间的东北方,东与南之间的东南方,西与北之间的西北方,西与南之间的西南芳。根据小结板书:
  北西北东北西东西南<BR><P></P>东南南3、仔细观察老师画的方向盘,你觉得这几个方向之间有什么特点?
  (东和西总在南和北前面,如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东北与西南,西北与东南,字是相反的方向是相对的)
  小朋友真爱动脑筋,发现了这么多特点。4、刚才我们都是以小老虎为中心来确定小动物的方向的,你能以别的小动物为中心说说它的周围有哪些小动物吗?如:小羊的西南面是谁?小兔在小羊的哪一面?
  你能像老师这样用新学的四个复合方向提问吗?(同桌之间互相提问)谁愿意考考大家?

  二、练习,熟悉方向。
  1、下面来看看我们熟悉的校园。(课件出示校园平面图)学校大门在哪个方向?(北)从大门进来就可以看到精致的小花园。教学楼在小花园的哪一面?实验楼在小花园的哪一面?操场在教学楼的哪一面?如果请你当小导游,用四个复合方向向游人介绍我们的校园,你能行吗?先自己试试。谁愿意?指名答。
  2、刚才只是小练兵,小导游们,我们要走出校园,去向游人介绍我们美丽的长沙,你们敢吗?
  让我们去五一广场看看。(出示五一广场图)你能找出图上哪一面是北面吗?真了不起!
  (南门口是地名,一听就知道它在南面,那与它相对的就是北面,所以这一段叫黄兴北路,那图上哪一面是东,哪一面是西)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站在五一路与黄兴路交汇的十字路口上,春天百货、平和堂、东汉名店、绿化广场分别在十字路口的哪一面呢?小导游,你能介绍一下吗?先说给你的同学听。
  谁有信心站起来介绍?我要从平和堂往东汉名店去,应该往哪个方向走?我从春天百货出发,想去绿化广场坐坐,往哪个方向走呢?
  谁能当游客,考考小导游?
  3、下一步,我们要走出长沙市,到湖南各地去看看,好吗?
  先买张湖南地图研究研究。(出示湖南地图)图上每有块就是一个地区。
  我们住的长沙市在哪里?早听说张家界风景如画,我想去看看,你们说我应该往哪儿走?(西北方)湘西的永州也很有名,我也想去,从长沙出发该往哪里走呢?(西南方)从永州到长沙,又该往哪个方向呢?4、湖南省也看过了,湖南在首都北京的什么位置呢?我们看看全国地图。(课件出示全国行政图)
  讲解:图上每一块就是一个省,这绿色的一片就是湖南,画了五角星的就是北京。湖南在北京的什么位置呢?(南方或南偏西、西南,一般说南偏西)
  在北京的西北方向有一个盛产葡萄、哈密瓜的地方,你知道是哪里吗?(新疆)你猜是哪一块?
  指四川,这里是四川省,那里的人和我们一样爱吃辣椒,四川在北京的什么方向?(西南)在湖南的什么方向?(西北)
  台湾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东南)你猜东北三省是哪三个省?(指:在东北方向连起来的三个省)

  三、总结。

第34篇、小班数学活动上和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让幼儿区别物体及自身在空间中的上下位置关系,用上面、下面方位词回答问题。  
  2、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动物玩具若干个,小架子(上、下两层)1个,苹果树挂图一幅,苹果卡片干

  活动过程:
  (一)运用演示法、操作法教幼儿辨别上、下  
  1、展示小架子,确定上、下位置   
  2、请小朋友按要求将玩具放在指定的上、下位置(如:小狗、小猫放在上面、小兔小鸡放在下面)
  3、自由取玩具,并说明是从什么地方(上或下)拿来的。

  (二)用游戏法辨别上下
  出示苹果树及苹果,组织幼儿做游戏。苹果树上结苹果(请小朋友把苹果粘贴到苹果树上),苹果熟了(请小朋友将苹果从树上摘下来)

  (三)看图《小动物藏在哪儿》教师让幼儿看用书上的图,说一说小动物都藏在哪儿,如:小猫藏在桌子下面等。
 
  活动反思:
  通过上课、反思,我意识到本次活动有不足之处。在整个活动中,一个环节向下一个环节过渡时,都是由老师提出问题,不应过多的去牵着幼儿走,让他们独立完成,这样才能看出幼儿对本次活动的掌握差异,以对个别没掌握的幼儿进行巩固辅导。

第35篇、小班数学活动直线和曲线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建立直的和弯曲的概念。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细铁丝,长度约20厘米,每个幼儿两根,其中一根保持平直,另一根折成弯曲的。
  2、塑料筐两个。

  活动过程:
  1、教师同时出示铁线两根,其中一根是直的,另一根是弯曲的。让幼儿仔细观察,问幼儿:这两根铁丝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说出:“一根是直的,另一根是弯的。”教师告诉幼儿:直的那一根,我们叫做直线(型)的;弯曲的那一根我们叫做曲线(型)的。教师在黑板上面几条直线和曲线,边讲边画。
  2、发给每个幼儿直的和弯的铁线各一根,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放在桌边比一比,感知直线和曲线的差别。启发幼儿说出:“这一根是直的,这一根是曲线(型的)。”
  3、让幼儿把铁线分别放在两个筐里。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发现幼儿之间在能力上还是有差异的,大部分幼儿能很好地进行比较,但在表达方面上就有所欠缺,部分幼儿不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在这点上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思考如何在数学活动中引导他们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并帮助他们梳理总结。

第36篇、小班数学活动感知4以内的数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感知4以内的数量。
  2、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说出总数。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春天背景图一张,1个春姑娘,2朵花,3只小鸟,4只小白兔,1—4的数卡,三只礼品盒(内有二个娃娃,三本图书,四只乒乓球);幼儿人手一份1—4的点卡。

  活动过程
  1、看一看
  师:春天到了,春姑娘来了(出示背景图),我们来看一看有几个春姑娘(1个),一个春姑娘的好朋友是数字1(师出示数字1)。花儿也开了,(师出示花)我们来数数有几朵花,要求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2朵),2朵花的好朋友是数字2,(师出示数字2),小鸟也飞来了,我们一起来数数有几只小鸟,要求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3只),3只小鸟的好朋友是数字3。(师出示数字3),小白兔也到草地上来做游戏了,数数有几只小白兔(4只),要求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4只),4只小白兔的好朋友是数字4。(师出示数字4)
  2、摸一摸
  师出示三只礼品盒:“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三只礼品盒,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盒子里是什么?”。请个别幼儿上来触摸感知,其余幼儿一起验证。
  3、动一动
  游戏:听音找点卡。
  师:老师为小朋友每人准备了一份点子卡片,请小朋友竖起耳朵听仔细,老师拍了几下铃鼓,你们就找出几的点子卡片。
  4、结束活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
  师:当听到‘天黑了’,请小朋友看清老师手里的数字,就找几个好朋友变成石头,这样老狼就不会抓到了。

  活动延伸
  继续探索教室内、家中4以内的物品,巩固按物数数的方法,并说出总数。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能感知到事物的数量关系并能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物体的数量,是小班幼儿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本节课我注重从感知入手,结合生活经验,感知4以内的数量,通过游戏使幼儿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和按数量匹配相应的实物。

第37篇、小班数学活动认识图形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中班幼儿认识几何图形更多采用归纳的方法,即是在接触了大量图形后才能逐步归纳出同一类图形的共同特征。所以,活动设计不宜让幼儿从认识图形的概念入手,而应为他们提供各种感知图形的活动,如找出相同的图形、照样子做图形、用几何图形拼搭各种物体等等。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感知不同图形的特征,为以后概括提炼各种图形的特征奠定基础。在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这四种图形中幼儿认识的难点是三角形和长方形,因为这两种图形有许多变式(即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和长方形),活动中应该出现各种不同形状的图形,消除幼儿认识上的定势。

  活动目标
  1.能指认和命名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图形。
  2.会用钉板做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3.能按图形的外形特征分类。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认识不同形状的长方形和三角形。

  活动准备
  在活动区中提供硬卡纸和彩色纸制成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钉板和橡皮筋。分类盒。

  活动过程
  探索活动――求同,拼搭,制作――讨论活动――指认,命名,分类――复习活动――拼搭,制作
  1.通过探索活动让幼儿感知、体验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图形的不同特征。
  (1)求同活动是让幼儿根据盒子上的图形标记进行匹配活动,即将标记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 求同活动的材料要有层次,首先提供与标记完全相同的图形,然后再提供同类变式图形。
  (2)拼搭活动是让幼儿用几何图形复制图纸上的物体,如照图纸拼出一艘船。提供给幼儿的几何图形,可以和图纸上的一样大小,也可以是按比例放大或缩小的图形,以增加复制的难度。
  (3)制作活动既可以让幼儿给某类图形涂上指定的颜色,又可以让幼儿在有几种图形的纸上剪下某一类图形,还可以让幼儿用钉板勾出图纸上的几何图形。
  2.通过讨论活动使幼儿能指认和命名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及它们的变式,(重点是三角形与长方形的各种变式)理解四种图形的不同特征。
  3.通过复习活动加深幼儿对四种图形的认识。
  (1)复习活动中的拼搭应该让幼儿自己用几何图形构建各种物体,并将拼出的物体粘在纸上陈列在活动室里。
  (2)让幼儿在钉板上用几何图形勾出各种物体。
  (3)让幼儿数出图纸上某种图形的数目,并在相应的数字上画圈。
  (4)让幼儿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接着往下排。

  活动反思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孩子们面对可爱的物体小精灵、有趣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棱角学具时所流露出的是满心的愉悦,对数学充满了兴趣。

第38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朋友多又多教案

  活动目标
  1、根据物体的用途,尝试匹配相关物体。
  2、能仔细观察,发现能匹配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物体,感受相关物体之间的关系。
  3、能用语言简单讲述物体匹配的理由。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关于演示、讲解的白板课件。
  2、幼儿操作材料:分类盒、操作卡、记号笔、小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们去看看小兔,好吗,呀原来还有这么多客人老师也来看小兔啊,我们和他们问个好吧。(朋友老师好)
  师:小兔你怎么了?放出声音:我的房间太乱了,不知道怎么整理,小朋友能帮我把房间的东西两个两个好朋友放在一起吗?好,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

  二、整理房间,用简单话说原因。
  师:被子放哪里?(小床上)为什么呢?(我们汤在床上睡觉要盖被子。)毛巾和脸盆放在一起,洗脸的时候要用到毛巾和脸盆。雨伞和雨鞋放在一起,下雨的时候要用撑雨伞,穿上雨鞋。围巾和手套放在一起,冬天天冷,我们围上围巾戴上手套,会很暖和。你们帮小兔的房间里的东西都找到了好朋友,整理的好干净呀。小兔可开心啦,送来了两份礼物。但是两份礼物都要找到朋友才能得到哦。

  三、出示材料,明确操作要求。
  师:第一份礼物:智慧盒。
  盒子里的宝贝可贪玩了,找不到好朋友,也不认识回家了,请帮他们找到好朋友再送他们回家。你想先帮谁找朋友呢?小勺小勺的家在哪里?插在智慧盒的面。那她的朋友是谁,应该放哪里呢?放在小勺的下面。(为什么碗是调羹的朋友呢?因为吃饭的时候要用到碗和调羹。)谁再来找一找。还有的我们自己想办法做出来,找到好朋友,送他们回家看看我们能不能得到这份礼物。
  师:第二份礼物:聪明卡。
  我们看看聪明卡的这边有什么?这边又有什么?这边的宝贝要找对面的宝贝做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哦我们把他们的小手一拉,就是好朋友啦。衣服找到朋友了,真开心,那椅子、电视机、帽子你们能帮他们找到吗?找的时候还要说说为什么他们是好朋友。

  四、幼儿操作,巩固已学知识。
  师:小兔送得两份礼物真有意思,小朋友很想得到吧,请四个小朋友上来找,其他小朋友选一份礼物找出好朋友吧。可以和坐在后面的大朋友说说,你帮谁找到了朋友。(请两个小朋友上来操作。)

  五、教师讲评,扩展经验。
  师:智慧盒、聪明卡上的宝贝都找到好朋友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这份有意见吗?找到对吗?这张卡上的宝贝怎么还有没有找到呢?谁来找一找呢?原来有些东西不只有一个朋友,他们还有很多好朋友呢。

  六、小结。
  师:两份礼物都完成了,那我们带上小兔送的礼物再到教室里和其他好朋友说一说,好吗?和客人老师、小兔再见吧。

第39篇、小班数学活动数字宝宝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巩固复习数字1-10的认识,能按顺序和倒序排列数字。    
  2、喜欢参加数学活动,积极、愉快参与寻找、辨认数字与感知单、双数的游戏。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萝卜、篮子若干,数字图片一幅    

  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黑猫警长》稳定幼儿情绪。
  “中一班的宝宝们”(儿啊)真乖!今天邓老师要跟你们一起做一个很好玩的游戏,你们想不想玩?(想)玩游戏之前,你们先和我一起学一学本领。    
  2、教师出示空格图片,你们看这一共有几个格子?(你们的数数能力很强)每个格子里都藏着一个不同的数字宝宝,我们一起念儿歌把他们请出来。    
  3、幼儿念数字歌,教师将数字图片(二)出示在黑板,现在请你们边看边猜,这些格子分别住着哪些数字宝宝。    
  4、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数字形状,寻找出1-10的数字宝宝。(你确定吗?肯定是 “几“吗?还改变吗?)    
  5、好了!10个数字宝宝都给你们猜出来了,你们真厉害,还能说出颜色和方位,教师提问:你们说说这些数字宝宝哪个大,哪个最小?你会给数字宝宝从小到大地排队吗?从大到小呢?    
  6、谁还有不同的排列方法?(圆形、三角形等)很好!你们都很聪明,数字在排列的时候可以方位不同,还可以方式不同。    
  7、邓老师也有一种排法(将1、3、5、7、9排在上面的格子里)你们知道“1”的下面是什么数,逐一让幼儿往下猜,他们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
  我还有一种更难的排法(1、3、5、7、9,2、4、6、8、10分别排成两个竖排,教师先排前面的单数,第二排排一个数字10,往后让幼儿猜)。    
  小结:这些数字宝宝都是我们平时经常看到,听到的,我们的生活当中都离不开他们,所以我们要跟他做好朋友。    
  8、好!我们学到了本领,现在可以做游戏了,先听好要求,请兔宝宝边念儿歌,边收萝卜,宝宝念儿歌:小白兔,白又白,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大灰狼来了,你们赶紧跑到后面的老师那里,寻求保护,和老师们数一数你收了几个萝卜,是单数还是双数?    
  小结。表扬小兔有本领。夸兔宝宝们真能干,不仅学习,爱还爱劳动,,今天学到了很多的本领。妈妈真高兴,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礼物。    
  9、小兔摸奖品。(触摸觉感知)
  (1) 发奖品。兔妈妈拿出神秘礼物,内装有糖果食品,请一名乖的小兔把眼睛闭起来,上来摸摸袋中的糖果,告诉大家是什么?然后发给小伙伴。   
  (2)一起分享食品。  
 
  活动反思:   
  这节课的设计,我把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与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引导幼儿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本领。省时高效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第40篇、小班数学活动帮小动物找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的数量,掌握5以内的量与量的对应关系,学习按量归类。
  2、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提高点数能力。
  3、感受帮助他人的乐趣,并从小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室里面事先布置好的小动物的家  
  小动物图片5张  
  毛绒小熊、喜羊羊、小老虎各一个  
  小兔房子5个  
  大萝卜图片若干  
  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我们看看它是谁呢?(喜洋洋)和他打个招呼吧!
  ——今天呀,森林里要举行一项很重要的活动,那就是盛大小动舞会,小朋友们想不想也去参加呢?
  ——喜羊羊也想去,临走的时候,老村长给了喜羊羊三根小棍,如果碰到灰太狼的话可以用来防身。喜羊羊想找一个好朋友和它一起去,走着走着,碰到了小老虎和小熊,他们也拿着小棍,喜羊羊想和它拿一样多小棍的小动物做好朋友,那么,谁能和喜羊羊成为好朋友呢?引导幼儿数一数喜羊羊拿了几根小棍,小老虎和小熊各拿了几根小棍。
  ——他们走呀走呀,一路上遇到了好多小动物,都要去参加舞会,我们看看都有谁呀?你看看他们手里都拿着什么呀?
  ——舞会可热闹了,小动物们玩的非常高兴,我们一起和他们跳个舞吧(教师和幼儿一起在欢快的音乐下动起来)
  2、活动过程
  ——音乐停,另一位老师手拿小猫象征小猫跑出(带有哭声),啊,小猫,你怎么了?
  ——小猫迷路了,它哭得很伤心,它的妈妈呀也一定很着急,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了什么。幼儿尝试帮助小动物找家。(幼儿讨论找家的方法)
  ——教师小结:原来,哪间房子上的气球和小猫手里拿的气球和一样多,哪里就是它的家呀!
  ——播放欢快的音乐,幼儿积极为小动物们找到家,并把它们送回家。
  3、游戏《喂小兔子》
  ——小朋友们把动物宝宝们都送回家了,兔妈妈很感谢我们,邀请小朋友去它家里做客,小朋友们想不想去啊?
  ——呀,这里有这么多小兔子,看一看都有什么颜色的小兔子?小兔子的小房子上面有什么?数一数有几个?小白兔有点饿了,你们想不想去喂小兔子?
  ——每只小兔子吃的萝卜都不一样多,有的小兔子吃的多些,有的小兔子吃的少些。(房子外面贴着不同数量的萝卜)
  ——幼儿在欢快的音乐下自由的去喂小兔子。
  4.活动结束
  ——小动物们都回到了自己的家,小兔子也都吃饱了,我们也该回家了,要不然妈妈会着急的。让我们和小兔子们说再见吧!(小兔子再见!)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在帮小动物找家的时候幼儿不能很好的分辨。应该让幼儿观察完动物后接着想一想他们都住在哪里?然后后再予以引导。直接出示的话,让幼儿看起来比较抽象。这些在备课时没有考虑到,所以在下节课上应该做一下调整。

第41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感知4以内的数量》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手口一致点数4以内数量,并说出总数,巩固按标记进行分类。
  2、通过贴一贴、数一数、说一说的方法感知糖果的数量。
  3、喜欢参与做做玩玩的活动,并对数数活动有兴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糖罐子若干,一罐二个,一罐三个,一罐四个(红色、黄色、绿色、紫色)货架4个分别贴有草莓、香蕉、葡萄、西瓜的图片标记。
  学具:胶棒人手一个,各种颜色的糖果若干(绿色、红色、黄色、紫色)印有糖罐子的纸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1、通过“糖果”的游戏形式,学习手口一致点数4以内的数量。
  (1)师:老师今天带来了好吃的东西,你们猜猜是什么?一起来看看。每一瓶有几颗糖果?你是怎么知道的?
  (2)我们一起用小手数一数。集体学习手口一致点数。
  2、通过幼儿自己贴糖果,感知4以内的数量
  (1)出示贴糖果的材料。
  (2)教师演示制作方法:每个小朋友拿一个小篓子,把糖果一颗一颗的贴在瓶子里,一边贴一边数一数,注意要把胶棒涂在没有画的这面。
  (3)做好后请幼儿数一数,说一说:我的糖瓶子里一共有几颗糖果?还可以数一数同伴的瓶子里有几颗糖果。
  3、通过送糖葫芦回家的形式,练习按标记分类
  (1)介绍不同口味糖果的标记。
  (2)请个别幼儿说一说糖瓶子里上有几颗糖果,并按标记把糖果送到篓子里。
  (3)集体送糖果回家。
  4、小结:今天小朋友都贴了不同数量的糖果,而且把它们都送回了家,你们真棒!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好吃的糖果,我们一起去尝一尝!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尝试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把数学活动和游戏活动进行了整合,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对数学活动的要求,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变成有趣的生活活动,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地去探索学习。在活动中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4以内的数量,对能力弱的孩子给予适当的提示。在最后一个活动中,教师针对班级幼儿对数量认识水平的不同,幼儿可以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数量卡,找到相应的糖果,使不同层次的幼儿在这个环节中都有所提高,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此次活动非常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使幼儿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不知不觉主动的学习,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幼儿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第42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开火车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以自身及客体为中心,认识和区分前后。
  2.通过活动使幼儿形成初步的空间概念,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3.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前、后,学习说:请XXX坐到我的前(后)面。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安排好座位:全体幼儿坐成一个大圆圈。
  2.火车的图片、小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 游戏《找位置》
  幼儿一一对应坐成内外两个圆圈,脸朝圆心,内圈留一把椅子。
  老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找找找、找位置。”然后坐在空位置前(后)面的幼儿拍拍椅子说:“我的前(后)面有位置,请XXX小朋友快快来。”XX幼儿听到邀请后,马上离开自己的位置找到新座位坐下。
  游戏重新开始,可以重复玩多次,尽量让每一个小朋友都玩一次。

  二、 游戏《开火车》
  1. 出示火车的图片,引导幼儿说说哪个位置空着,空位置在XX小动物的前面还是后面。
  2. 出示小狗的图片,师:小狗没有座位,请他坐到哪里?
  引导幼儿说出:坐到XXX的前(后)面。
  3. 游戏《开火车》
  师:小动物们都坐上了火车,我们小朋友也要坐火车出发去旅游了。
  老师当火车头,念:“嗨嗨,我的火车就要开,小弟弟,小妹妹,大家排队快上来,XXX拍在最前面。”火车出发,到一位小朋友面前停下,老师邀请他:“请你排在XXX的前(后)面。”依次类推。当邀请了7——8个小朋友后,教师说:“呜,到站了。”火车停下,第一遍游戏结束,游戏重新开始。
  4.游戏若干遍之后,小朋友开着火车出去,活动结束。

第43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下雨啦教案

  活动目标:
  1.能进行5以内的数与量、量与量的匹配活动,掌握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2.了解雨天常用的雨具,并尝试根据雨具的两种特征(种类、颜色)同时进行排序。
  3.能按相应的数或量的提示进行单独或合作游戏,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云朵图片(上标数字)小雨滴若干呼啦圈(里面放数字卡片或雨点数量卡片,充当小水圈)幼儿活动材料数学P16页(雨衣雨伞雨鞋图片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声音导入,激发兴趣。
  1.这是什么声音?(教师播放打雷下雨录音)
  2.我们一起来听听看,下了几滴雨?(教师模仿雨滴声,如"滴答滴答",下了两滴雨;"滴答 滴答滴答"下了三滴雨……)

  二、云朵和雨滴
  1.数与量的对应。
  2. 出示云朵,请幼儿根据云朵上的数字,在云朵下面贴上相应数量的小雨滴。
  3.如图出示云朵和小雨滴,请幼儿根据小雨滴的数量在云朵上贴上相应的数字。如图2

  三、雨点和水圈
  1.小雨点落在地上,会变成了什么呢?(一个个小水圈)
  2.你觉得地上的这个小水圈会是哪为云朵妈妈身上落下来的呢?(小水圈的圈数与云朵上的数字或雨滴数匹配)如图3
  3.请你来帮这些水圈宝宝都找到自己的云朵妈妈吧!

  四、游戏(一)踩水圈
  1.小水圈真好玩,谁想上来踩一踩?(请两位幼儿上前分别踩两个不同的水圈,如一个水圈内标有数字5,一个水圈内标4个小雨点)
  2.他们刚刚是怎么踩水圈的?为什么踩的不一样?各踩了几下?
  3.穿好我们的小雨鞋,我们一起来踩水圈吧!(幼儿自由选择雨圈踩一踩)
  (二)雨伞、雨衣来避雨
  1.(播放打雷下雨录音)下雨啦,赶紧找个地方躲起来吧!(幼儿自由躲到雨伞底下)
  2.发现雨伞上的秘密,学会看标志提示信息。(如雨伞上是数字5或者5个小雨滴,就请5个幼儿藏到这把雨伞下)
  3.如果个别幼儿落单了,无法组成雨伞上的数或量,教师可提醒幼儿穿雨衣来避避雨。(要求:一件雨衣下只能藏一个小朋友)

  五、收拾雨具
  1.天晴了,我们把手里的雨具都收起来吧!(请幼儿说说手上都有哪些雨具)
  2.按规律给红黄蓝三种不同的雨衣雨伞雨鞋排排队。(教师黑板上出示前半部分排序图,幼儿在作业纸上进行后半部分接龙排序)如:红雨衣黄雨衣蓝雨衣红雨衣黄雨衣蓝雨衣……(按颜色排序)红雨衣红雨鞋红雨伞红雨衣红雨鞋红雨伞……(按种类排序)红雨衣蓝雨鞋黄雨伞红雨衣蓝雨鞋黄雨伞……(按颜色和种类两种特征排序)

  六、结束

第44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分礼物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说出卡片上物品的名称及用途。
  2.能按物体的用途进行分类。
  3.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及对分类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片(吃的1张,玩的2张,穿的3张)分类板三块。
  教学具准备:
  1.人手一份画有嘴巴衣架和小手的操作纸
  2.人手一份1.2.3.数字
  3.人手一份礼物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活动:
  师:今天小熊请我们小朋友去它家做客,你们高兴吗?让我们一起开着小汽车去吧,来,抓好我们的方向盘,准备出发!嘀嘀,去小熊家做客真开心,拐弯啦,嘀嘀(放小汽车音乐,幼儿一起做开车的动作一起去)师:小熊家到了,让我们下车去跟小熊打个招呼吧!小熊,你好!

  二.认识礼物,请幼儿说出礼物的名称和用途。
  师:(老师扮演小熊)小朋友,你们今天来我家做客我真高兴,我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份礼物。
  师:咦…还有礼物呢!我来找找给朱老师准备的礼物在哪里呢?(教师走到投影边上)师:哦,找到了,在这里呀!让我轻轻的把它倒出来看一看,好乱呀,让我来给它排排队吧,就像我们小朋友排队做操一样,(教师边排边说)一个接着一个排,排得整整齐齐,哎呀,注意了,千万不要排在边上,别摔下来了,往上面排一点。
  师:我的队伍排好了,排得好吗?(幼儿说:好)师:队伍排好了,排的好吗?一起表扬表扬我。让我们仔细的看看都有哪些礼物呢?(幼儿自由说)师:告诉你们哦,小熊给你们准备的礼物都藏在你的小椅子底下呢!待会儿请小朋友轻轻地从椅子底下把它拿出来,把它倒在桌上,空碟子呢?再把它藏到小椅子底下去。放好后,就跟朱老师一样给你的礼物排排队。(及时用小熊表扬)师:有皮球,皮球可以怎么玩(拍),把你的皮球找出来,让我们一起来拍一拍。拍得重,跳得高,拍得轻,跳得低。
  师:还有什么礼物呢?冰激凌,你们爱吃吗?我也爱吃哦!让我们一起来品尝下,啊呜,真甜真好吃!
  师:除了给我们玩得皮球和吃得冰激凌,还有什么呢?积木,也是给我们玩的。
  师:还有吗?裙子你有没有?裙子是给我们干什么的呀?(穿)师:还有其他什么也是给我们穿的礼物吗?(有,裤子,衣服)(根据幼儿说的师相应出示大的卡片,让其他幼儿都看见)

  三.按物品的用途进行分类。
  师:嘘,听,小熊又说话了(教师扮演小熊),哎呀,这么多礼物,我想请你们给它们分分家,可以吗?
  师:他们的家都在哪呢?看(出示操作纸),家都在这呢,有几间房子呀?(三间)房子上面有什么?每间房子上都有什么标记?(嘴巴)嘴巴可以表示吃的穿的还是玩的?(吃的)什么礼物可以送到嘴巴标记的家里呢?(冰激凌)师:衣架标记的家里可以送吃的还是穿的?(穿的)哪些礼物可以送到衣架的家里呢?(衣服、裤子、裙子)师:那这间房子上面有什么标记呢?小手的家里是给我们放玩的礼物的,那我们应该把哪些礼物送去呀?(皮球、积木)师:小朋友,现在你们会帮礼物分家了吗?(会)看,这是小熊给你们准备的分礼物的卡片,马上老师给每个人发一张,发到的小朋友就可以先看看标记,再给礼物分分家了,比一比,看谁分得又快又好。(分好之后,拿一个到投影上纠错)师:(教师拿着小熊)小熊说你们真棒,礼物分的可真好。它还请来了三位数字宝宝,看,1,2,3,(出示数字),它还说,每个家里都要找个数字宝宝做朋友,吃的礼物家里应该找哪个宝宝呢?(数字宝宝1)为什么呢?(因为只有一个冰激凌)对,一个礼物找数字一找礼物。玩的礼物家里呢?(数字宝宝2)为什么呢?(因为有两个礼物)。那穿的礼物家里呢(数字宝宝3)因为有三个礼物。
  师:你们也给每个礼物的家里找个数字宝宝做朋友吧!数字宝宝都在篓子里,请你轻轻地把它们拿出来,放在礼物的下面。

  四、活动结束(收操作材料的情况)
  师:数字宝宝都找到了吗?找对了没有?你们可真能干!做了这么多事,小熊说要请我们小朋友出去玩,不过要先把礼物收起来哦,把数字宝宝放到篓子里,把空碟子拿出来放到桌上,把吃的,玩的,穿的,都放在碟子里,你就可以过来排队,坐上小熊的汽车出去玩喽!(放音乐,带幼儿出去)

  教学反思:
  整节课符合小班幼儿的特征,幼儿对此也很感兴趣。让幼儿自己先观察再得出结论,最后老师再来总结的方式来完成本节课,幼儿的观察思考能力都有了一定地发展。用小熊来引发故事也很有趣味性,幼儿很感兴趣。幼儿基本上都能按照吃的.穿的和玩的来把礼物分成三类,并能找到每个家里的数字朋友。

第45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大小标记教案

  设计思路:
  日常生活中幼儿接触到的许多事物都存在有量的特征,尤其是大、小这一特征是3-4岁幼儿容易感知和体验的。因此,我设计了“大小标记找朋友”的游戏,首先让幼儿通过形体动作感知、体验大小标记的含义,再为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大大小小的物体匹配相应的标记,最后将大小物体归类并匹配大小标记。通过这个数学活动让幼儿感知、体验和比较物体的大小,认识大小标记从而初步建立对大小概念的认识。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使幼儿的感知能力和比较能力得到发展。

  活动目标:
  1、认识大小标记。
  2、学习为大小不同的物体匹配相应的标记。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寻找身边大小不同的物体,对大、小有初步的认识。
  2、教学具准备:大小标记人手3-4张;活动室内布置大小不同的物品若干,如玩具柜中提供大小不同的玩具、书架上摆放大小不同的图书、以及大小不同的杯子、盆、盘子、勺子、照片等;大小不同的椅子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大小不同的玩具筐各一。

  活动过程:
  一、认识大小标记。
  教师出示大小标记,引导幼儿用动作模仿大和小标记的形态,理解标记所代表的含义。“老师送给小朋友每人一张卡片,卡片上画的是一个娃娃。请小朋友看一看你的卡片上的娃娃是什么样子,请你来学一学它的样子。”

  二、巩固认识标记的含义,学习为标记匹配相应的物体。
  1、为标记找椅子。
  “教室里有许多椅子,它们一样吗?”(有大有小)“想一想拿大标记的小朋友应该坐什么椅子?拿小标记的小朋友坐什么椅子?”幼儿根据标记找到相应的椅子坐下,并检查“你拿的什么标记?坐的是什么椅子?”。
  2、为物品匹配标记。
  “在我们的教室里有许多大小不同的物品都想和标记做朋友,请你选一张标记,给它找一个好朋友。”幼儿自由选择标记贴在相应物体上,游戏反复进行3-4次。
  3、将大小物品归类并送标记。
  教师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筐子,请幼儿思考:“这两个筐子一样吗?哪些物品应该住进大的‘家’(筐子)中?哪些应该住小的‘家’中?”请幼儿将物品按大小进行归类。
  “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让我们知道哪里是大玩具的家,哪里是小玩具的家?”幼儿为物品送标记。

  活动延伸:
  1、这样的游戏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进行。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可以引起幼儿活动的环境,提供丰富、有趣的材料,让幼儿在给大小物体送标记的过程中,获得对事物的体验,认识到物体之间大小的差异。
  2、在数学活动角中,教师可以提供各种小游戏让幼儿感知、比较物体的大小。如:摸箱游戏,让幼儿摸出一个玻璃球,再摸出一个比这个球大(小)的球,并按照标记放在相应的筐子里;又如,做果子游戏,让幼儿用油泥制作大小不同的果子,再将果子按照标记挂在“树上”,幼儿通过揉、团的动作,触摸、观察比较果子的大小不同。
  3、在认识大小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大小排序的活动,如:给大小不同的鞋子排队,给大小不同的碗排队等。并可进一步进行大小对应的活动,如:给大小不同的瓶子找瓶盖、给大小不同的动物喂食物,从而获得大小对应的经验。

第46篇、小班数学活动认识正方形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感知正方形。
  2.感知正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正方形图标,记录用的大张白纸、彩色笔。
  2.大方巾、大小不同的彩色几何图形片,亲子调查单“我家的正方形”,数量供幼儿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1.认识正方形。
  出示正方形图标,引导幼儿正确地说出正方形的名称。
  请幼儿说说什么东西是正方形的,教师将幼儿的答案记录在白纸上。
  2.游戏:“给大方巾找朋友”。
  玩法:教师将大方巾铺在桌上,向幼儿展示各种色彩、大小的几何图形片,请幼儿把各种正方形都放到大方巾上面,鼓励幼儿边做边说:“大方巾我给你找到了正方形的朋友。”
  3.找班上的正方形。
  引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找找,还有哪些东西也是正方形。
  4.激发回家找正方形的兴趣。
  向幼儿介绍亲子调查单“我家的正方形”,请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画一画、记一记,家里有哪些东西是正方形的,第二天带到班上与大家分享。

  活动建议:
  利用户外活动散步时间继续在园内寻找正方形的物体,巩固对正方形的认识。

  活动评价:
  能指认正方形的物品。
  [附) 亲子调查单:我家的正方形
  小朋友家长:
  您好!请您和孩子一起找一找家中哪里有正方形,找到了把它记录在纸的空白处(或让孩子画下来),与小朋友们共同分享。

  活动反思:
  运用游戏的形式开展数学活动,符合小班的年龄特点,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沉浸在游戏的欢乐中,兴趣很高。

第47篇、小班数学活动小狗逛超市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按大小特征给三个物体排序并进行相应的匹配。
  2.尝试解决简单问题。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三只大小不一的玩具小狗。
  2.超市布置:陈列最大的、大的、最小的帽子、围巾鞋子、上衣、裤子、袜子、毛巾、水杯、牙刷等。

  活动过程:
  一、 小狗排排对。
  1 、有三只小狗要出去散步,它们嚷嚷着要去买帽子。
  2、 出示教具:三只大小不一的玩具小狗,三只小狗都想排头,结果吵起来了!
  3、请幼儿告诉小狗应该怎样走?(排排队走)
  4、引导幼儿观察这三只小狗有什么不一样,应该怎样排队?
  5、问幼儿谁愿意来帮小狗们排排队?并请幼儿说一说你是怎样帮它们排队的?

  二、小狗买帽子。
  1、到了超市,三只小狗就抢着试帽子:最小的狗一戴上大帽子,像钻进了黑洞洞,啥也看不见了;最大的狗一戴上小帽子,才遮了一只耳朵……小狗们急坏了!
  2、谁会给小狗挑帽子?请个别幼儿为小狗买帽子。
  3、引导幼儿知道并说出:最大的帽子给最大的狗,大帽子给大狗,最小的帽子给最小的狗。

  三、为小狗买东西
  1、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超市里还有什么?
  2、老师请一部分幼儿做售货员,要求售货员必须将物品整理好(物品可从大到小排;也可以从小到大排。)另一部分幼儿扮演顾客帮助小狗买东西。要求售货员要热情,顾客要有礼貌。
  3、教师观察售货员能否正确排序,观察顾客能否帮助三只小狗买到合适的物品,如我给最大的狗一条最长的围巾;给大狗一条长围巾;给最小的狗一条最短的围巾。教师观察顾客能否运用语言来表达排序结果。
  4、给狗儿们送礼物。
  5、送完礼物后跟狗儿们道别。

  活动反思:
  为了把教育的出发点从教材转向幼儿,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出发,挖掘其中的数学问题,引发幼儿的数学探究活动,不断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置换了角色,以宝宝自己“逛超市”的游戏形式开展活动。

第48篇、小班数学活动水果宝宝捉迷藏(感知5以内的数量)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常见的水果,知道它们的名字和颜色。
  2、感知1-5以内的数,初步理解大、中、小和一些简单的量词。
  3、体验自己动手与人分享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苹果、香蕉、桃子各5只,切开的水果片,牙签棒、湿毛巾若干
  2、用绳子圈出的大、中、小三个娃娃脸。
  3、水果卡片,1-5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找水果 (幼儿进场)
  小朋友们,在教室里有一些水果宝宝在和你们捉迷藏呢,请你们把他们找出来好吗?(提醒每个幼儿找一样水果。)水果找到之后请坐下。
  2、数水果 现在每个宝宝手中都有三种水果,听好老师的口令,请找到苹果的宝宝站起来,数一数,有几个?(幼儿数水果)
  请找到香蕉的宝宝站起来,数一数有几个?
  还有一样什么水果啊?(桃子),请找到的小朋友数一数,有几个。
  3、给水果图片和数字宝宝配对。
  你们看,在黑板上有一些水果宝宝和数字宝宝,可是水果宝宝找不着家了,请你数一数、找一找,把它们送回家好吗?
  请幼儿把配对的水果和数字宝宝念一念,说一说,让幼儿学会用只、串、颗等量词。
  4、画脸谱
  宝宝们,看到你们面前的三个圈了吗?它们呀,是三个娃娃脸,可是他们没有眼睛鼻子,请你们用手中的水果给他们装饰一下好吗?(将幼儿分成三组进行),装饰好之后,请幼儿说一说用什么水果做的,说说水果的颜色。
  你们仔细看看,这三个娃娃脸的大小什么不同?(区分大、中、小)
  5、做水果串烧 刚刚你们真能干,现在老师要请宝宝们吃水果了。可是呀,在吃水果之前呢,我们先要来学做水果串烧。首先我们要把小手擦干净,再拿起一根牙签棒,注意哦,牙签棒的一头是尖尖的,不可以拿它戳人,也不能戳自己,会很疼的,然后拿起一片苹果串进去,再串一片香蕉,再串一片西瓜,这样一个水果串烧就做好了。(边讲解边示范)现在你们开始做吧。做完之后可以品尝你们的水果串烧了。告诉幼儿好的东西要与他人分享,请幼儿把做好的水果串烧给听课的老师品尝,体验分享的快乐。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在主题活动背景下的计算活动课,我在设计这堂课的时候先想到了要从幼儿的兴趣入手,所以就把幼儿喜欢的水果放入课堂中,贴近幼儿的生活,能引起幼儿的兴趣,能与活动目标基本达成一致,同时我也有了丰富的教具,让幼儿有一个直观的感觉。

第49篇、小班数学活动复习8以内的点数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复习8以内的点数,进一步培养幼儿对数数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和思维敏捷性。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8幅小兔拼图,1个大骰子(上面有3 - 8个圆点)、保龄球2组、统计表一个,磁性数卡(1 - 8)各一张。

  活动过程:
  1、拼图游戏:幼儿每四人一组,根据每块拼图卡后的数找到底板上相应个数的几何图形框为好,拼出小兔图形;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兔拼图,发现8只小兔的差异,按小兔的特征进行提问并引导幼儿技术(如:穿红衣的小兔有几只;不带蝴蝶结的小兔有几只),幼儿答对后,教师成幼儿将相应的数字卡片放在统计表内;
  3、游戏:玩骰子      
  玩法:教师或幼儿滚骰子。当其停下以后,面上是几个点,幼儿与教师就做相应的几次动作(如面上是3个点,就拍三次手)
  4、游戏:打保龄球      
  玩法:将全班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比赛,每对幼儿的每个幼儿轮流打保龄球,其余幼儿点数或目测打中的个数,比一比谁打中的保龄球最多。
 
  活动反思:
  讲完这节课以后,我深深地体会到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1、课堂不够生动,没有完全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2、讲课时间还需要控制,时间长孩子会没有耐心
  3、在以后的教学中对孩子的常规培养要加强

第50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分饼干教案

  活动目标:
  1、在正确感知图形的基础上,学习按图形的某一特征(颜色、形状或大小)进行分类。
  2、能愉快地参加操作活动,并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每人手臂上一副袖套(红或绿);图形卡片;分类盒;小货车四辆,分别贴上标记。

  活动过程:
  一、游戏:进车间。练习按物体的单一特征分类。
  教师以厂长的身份交代游戏规则。
  师:工人们,今天我们要到饼干厂去工作,这边是“红红饼干厂”,那边是“绿绿饼干厂”,戴绿袖套的工人到“绿绿饼干厂”那里去,那么红袖套的呢?
  幼儿根据袖套颜色分别找位置,教师检查找位置情况,幼儿互查。

  二、游戏:分饼干。引导幼儿排除其他特征干扰,按图形的某一特征分类。
  1、引导幼儿指认图形。
  师:我们厂的饼干可真多呀,谁来介绍一下,有些什么样的饼干?根据幼儿讲述出示图形。
  2、启发幼儿探索分类方法。
  师:现在我们要把这些饼干分装到两个盒子里,你们想想看,哪些饼干可以放在一起?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幼儿分饼干,先分好的幼儿在下面讲述是怎样分的。
  4、个别幼儿讲述分类方法。
  师:你是怎么分的?除按颜色分外,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分别再请按形状、大小分类的幼儿讲述。教师提出再次操作要求:这些工人干得都很棒,我们发现,可以按饼干的颜色分、形状分、大小分,现在我们再用别人的方法也来试试看。
  5、幼儿再次练习,教师巡视并给动作快的幼儿饼干盒上贴星。

  三、游戏:运饼干。学习按物体的两种特征分类。
  1、推出小货车,指认标记。
  师:饼干包装好了,现在我们要把它分别装到这4辆车上,每辆车上装的饼干是不同的。(教师边指标记边讲述)这辆车上装红盒子上有星的饼干,这辆车上装红盒子没星的饼干,那么这辆车上装什么?(指绿盒子有星的)最后一辆呢?(指绿盒子没星的)
  2、幼儿分组来装饼干,教师检查分装情况,小结:表扬工人们能干。
  3、(电话铃响)师:“喂,是幼儿园啊,我们已经把饼干装上车了,马上给你们送来,再见!”师生推车出活动室。

第51篇、小班数学活动插花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春天到了,幼儿园的草地上开满了漂亮的花卉,孩子们开心地叫着:“真漂亮!”“把漂亮的花请到娃娃家吧!娃娃家会更漂亮的!”孩子们满怀希望地建议道。为了满足幼儿的愿望,我设计了今天的活动,将幼儿的兴趣融入到计算活动中,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活动目标:
  1. 根据颜色、点数对应等特征进行插花。
  2. 感受春天的美,体验参与计算活动的乐趣。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花干及花瓶(上面标有数字或圆点),小花若干等。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春天到了,花儿也开了,可是我们娃娃家里还没有花呢,今天我们就来插花,打扮娃娃家,好不好?

  二.粘花干。
  1.经验的分享。
  你们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什么?(花,花干)
  花干上藏着小秘密,找到了小秘密才能插花的。(幼儿观察花干)
  花干上藏着什么小秘密啊?(数字宝宝,圆点宝宝)
  有数字宝宝的花干,怎么插花啊?那有圆点宝宝的呢?
  2.幼儿操作。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幼儿间可相互交流)
  3.集体纠错。
  幼儿和教师一起查看插好的花,找出错误的花加以纠正,并说明纠正的理由。

  三.插花瓶。
  1.讨论插花瓶的规则。
  我们把花插到花瓶里吧!咦,这么多花瓶,应该插到哪个花瓶呢?(引导幼儿从颜色、点数两种特征进行插花瓶。)
  2.幼儿操作。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3.集体纠错。
  我们一起看看我们插的花,好看不好看。

  四.延伸活动:打扮娃娃家。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发现幼儿之间在能力上还是有差异的,大部分幼儿能很好地进行比较,但在表达方面上就有所欠缺,部分幼儿不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在这点上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思考如何在数学活动中引导他们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并帮助他们梳理总结。

第52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小瓢虫教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2、学习按数量分类。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1个斑点、2个斑点、3个斑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树叶3片,儿歌《小瓢虫》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师:小朋友,你们看我这里是什么?(瓢虫)今天我是瓢虫妈妈,你们就是瓢虫宝宝,瓢虫最喜欢吃害虫啦!我们一起去抓害虫吧!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五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做吃状)

  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1、观察瓢虫的外型特征,确立对斑点的认识
  师“宝宝们,累了吧!好,我们坐在小椅子上休息一下”
  (出示瓢虫纸)师:咦?一些瓢虫宝宝真顽皮,跑到这里来了,看看这些瓢虫宝宝它们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斑点不一样)
  2、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学习数数1、2、3
  (1)老师指着1只瓢虫,提问:瓢虫宝宝的背上有几个斑点?(1个)
  请个别幼儿上前来手口一致的点数1,并齐声说1。
  (2)指有2个斑点的瓢虫让幼儿来手口一致数2,并齐声数1、2,那共有几个斑点?(2个);
  (3)指有3个斑点的瓢虫让幼儿来数一数,也齐声数1、2、3,那共有几个斑点?(3个)

  三、利用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1、数斑点
  (1)现在妈妈请宝宝们看看自己身上有几个斑点?拿下来,伸出手指数一数,数的时候,请你一边数一边说。
  (2)幼儿数一数,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拿着瓢虫上来数一数,说一说,学说一句话“我身上有几个斑点?”
  2、送瓢虫宝宝回家
  (1)让幼儿把不同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相应圆点的树叶上
  师“宝宝们,天黑了,该回家了,那你们的家在哪里呢?(出示树叶)。噢!原来在这里,这些树叶是瓢虫宝宝的家。它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圆点不一样),那1个斑点的瓢虫哪个是它的家呢?(一个点的树叶),老师示范(也可以有意摆错了,让幼儿来纠正)。2个斑点的家呢?(幼儿上前摆放)3个斑点的家呢?(幼儿上前摆放)好,现在哪些瓢虫可以到1个圆点的树叶家里?(请幼儿上来送)2个斑点的呢?3个斑点的呢?
  (2)集体验证。

  四、幼儿操作
  师:瓢虫宝宝都送回了家,你们高兴不高兴?噢,你们真棒!好,现在啊,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那儿也有一些小动物们想回家,它们希望我们小五的小朋友们送它们回家,你们乐意吗?请你和爸爸妈妈一起送它们回家吧。

第53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小兔采蘑菇教案

  设计意图
  当学习要求转化为幼儿内在需要时,教育目标就变成幼儿游戏的意愿。此活动正是从幼儿年龄特点出发,创设“小兔采蘑菇”的故事情境,让孩子以角色身份轻松、自然地完成各项操作。

  活动目标
  1、复习按颜色分类及5以内点数;给数字1~5排序。
  2、5以内数量点卡与实物卡片、数字卡片的匹配练习。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分组参加游戏,每五名幼儿为小组。
  2.每组配备五张颜色致的母卡,母卡为蘑菇形状,大小20cm×20cm,上面分别画有点子1~5个,另设两个插卡袋。
  3.每组配备画有数量1~5的小兔的卡片各张;数字卡片1~5套;排序用的小旗标记;兔子头饰若干。
  4.地板上画有不同颜色的大圆形——“篮子”(能站下五个小朋友)。

  活动过程
  1.复习按颜色分类及点数。
  教师以兔妈妈的身份向小兔子们交代采蘑菇的任务。
  师:(将母卡散放在地板上)今天天气真好,我们起去采蘑菇吧!请每个宝宝采到朵蘑菇后,看看它是什么颜色的,然后放进同样颜色的“篮子”里,坐到“篮子”边上。请幼儿找到相应颜色的圆圈坐好,教师请幼儿点数每组有多少人,多少朵蘑菇。
  2.按蘑菇上面的点子数匹配相应的实物卡片。
  师:能干的小兔子采了这么多蘑菇,我们请客人起来分享吧!蘑菇上有几个点子,我们就请几只小兔子来吃蘑菇。
  教师为每组提供小兔卡片,小朋友按各自蘑菇上的点子数,来请同样数量的小兔子吃蘑菇,点卡与实物卡对应,要求将实物卡插在蘑菇卡上的插卡袋上。
  3.按点子数匹配相应的数字卡片。
  师:数字宝宝看到小兔子们玩得好开心,它们也想找朋友起做游戏了,蘑菇上有“点子.数字1就和个点子做朋友,蘑菇上有三个点子,数字3就和三个点子做朋友
  教师为每组小朋友提供数字卡片,请小朋友根据各自蘑菇上的点子来找相应的数字卡并将数字卡插在蘑菇卡上的插卡袋里。
  4.给点卡排序。
  师:听!小蘑菇在说什么呢?哦!原来它们想请小朋友帮帮忙给它们按从小到大、由少到多的顺序来排队,比一比,看哪一组最快!想一想谁应该排在最前面,谁应该跟在后面?
  教师提供排序标记,请每组幼儿在各自的排序标记上按要求给点卡排队。
  5.结束。
  师:今天小兔们真能干!快到中午了,宝宝肚子饿了吧!请兔宝宝把采来的蘑菇都
  交给兔妈妈,让妈妈来做顿丰盛的午餐吧!

  活动延伸
  将操作材料投放到数学游戏区,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进一步操作、学习。

第54篇、小班数学活动汽车开回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正确感知数量3,了解数字3的实际意义。
  2、 体验寻找和发现的乐趣。
  3、 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正确感知数量3,了解数字3的实际意义。   
  难点:了解数字3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1、 布置1、2、3车位的停车场,并标上相应的数字。   
  2、 玩具车每人一辆。

  活动过程   
  1、 通过游戏,感知3以内的数量。     
  游戏:朋友抱一抱   
  教师发出指令,2个小朋友抱一抱或者3个小朋友抱一抱。幼儿听指令玩游戏,请幼儿相互检查是否正确。游戏可反复进行。   
  2、观察、点数,进一步理解3的实际意义。
  (1) 幼儿观察几个停车场有什么不一样?     
  带幼儿到布置好的场地,观察并提问:请看看停车场的停车位有几个?(有1个车位的,有 2个车位的,有3个车位的)
  (2) 请将小汽车送回停车场。
  每个幼儿拿一辆小汽车,今天我们要送汽车回家。(请幼儿说说自己将汽车停在有几个车位的停车场)
  (3)请将停在3个停车位的汽车开出来。   
  小结语:我们的停车场停的车的数量不一样,1个停车场只能停1辆汽车,2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只能停2辆小汽车,3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只能停3辆汽车。
  3、教师指导幼儿操作作业纸
  (1)幼儿人手一份作业纸。
  (2)幼儿自主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认识数字3的字形特点。   
  师:这个数字宝宝3像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停车场上的数字3,鼓励幼儿大胆联想。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3以内的数量,幼儿可以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的,使不同层次的幼儿在这个环节中都有所提高,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此次活动非常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使幼儿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不知不觉主动的学习,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第55篇、小班数学活动车的轮子(感知4以内的数)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4以内的数,进一步巩固1—4的实际意义。
  2、巩固对常见车辆的认识,体验学习问答儿歌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各种、.胸卡、车道牌、小桶、课件、大积木等。

  活动过程:
  1、参观车行 组织幼儿参观车行,看看有些什么车?它有几个轮子?引导幼儿口手一致地数.
  2、提问:让幼儿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车?有几个轮子?将相应的车放在展示台上,引导幼儿从左到右口手一致地数。
  3、进停车道
  (1)   讲解进车道的要求:先看看各个车道牌上轮子的数量,再数数你的车有几个轮子,然后停进相应的车道里。
  (2)   幼儿停车,提醒幼儿轻轻摆放。
  (3)   师幼共同检验停车道里的车是否摆放正确。
  4、认识独轮车:让幼儿知道独轮车一般是运动员比赛和表演杂技时用的。
  5、学习儿歌《轮子歌》
  6、启发提问:你每天从家里到幼儿园是坐什么车来的?有几个轮子?出现相应的车的图片,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各种车的轮子数量。
  7、按数取车
  (4)   让幼儿点数自己胸卡上的圆点。
  (5)   按胸卡上的圆点数去取相应数量轮子的车。
  (6)   幼儿到操场自由骑车、玩车。

  活动反思:
  对数学活动的要求,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变成有趣的生活活动,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地去探索学习。

第56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逛超市教案

  活动目标:
  1、 体验数学操作的乐趣。
  2、 操作活动中5以内的数数。
  3、 学习按数量取物。
  4、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38个塑料盘(红、黄、白),三种积木,红、黄、白卡片各一张,小狗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以狗妈妈带狗宝宝去超市买东西的游戏来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带上小狗头饰):你们看我是谁?(学小狗叫)
  师:我是狗妈妈,你们做我的小狗宝宝好吗?
  师:宝宝们想去超市买东西吃啊?
  2、认识红、黄、白三种颜色,并介绍活动规则
  师:宝宝们看,这是饼干,这是包子,这是糖,仔细听妈妈的话,待会儿不要拿错东西。
  师:每个宝宝的椅子下面都有一个盘子,轻轻地把它们拿出来。
  拿红盘子的宝宝把盘子举起来,红盘子的宝宝每人买5颗糖;
  拿黄盘子的宝宝把盘子举起来,黄盘子的宝宝每人买2个包子;
  拿白盘子的宝宝把盘子举起来,白盘子的宝宝每人买4块饼干。
  宝宝们记住了吗?
  师:红盘子的宝宝应该买什么?买多少?跟妈妈说:我拿红盘子买5颗糖。(黄白同)
  师示范一次
  3、 操作
  现在我们要去超市了,到了超市啊,宝宝们不能拥挤,不能抢东西,否则把超市里弄的乱七八糟的,超市的阿姨以后就不让我们宝宝去超市了,记住了吗?好,我们去超市吧。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 检查
  师:宝宝们都买好点心了吗?
  师:红盘子的宝宝,你们买了什么啊?买了多少?
  跟妈妈一起说:我拿红盘子买了5颗糖。
  (黄、白同)
  师:好,吃完点心,我们把盘子放好吧,红盘子放在红色卡片这里,黄盘子放在黄色卡片这里,白盘子放在白色卡片这里。
  师:我们一起出去做游戏吧。
 

第57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树叶分类教案

  活动目标:
  1、能根据颜色、大小的信号进行分类游戏。
  2、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树叶(黄色、绿色若干,大小不等)

  活动过程:
  一、 树叶宝宝问个好,区别颜色、大小
  1、今天我做树妈妈,你们做树叶宝宝,一起来玩游戏,好吗?
  2、树叶宝宝们好,(幼:树妈妈好),我的树叶宝宝很漂亮哦,看,(出示一片绿色树叶)它是什么颜色的树叶?(绿色)树妈妈叫它绿树叶;(出示一片黄色树叶)它是什么颜色的树叶?叫它什么呀?(黄树叶)
  3、绿色的叫绿树叶,黄色的叫黄树叶,你看看自己的,你是什么树叶宝宝呀?(轮流介绍:我是黄(绿)树叶)
  小结:嗯,我的树叶宝宝颜色不一样。
  4、看看,(出示大、小树叶)树叶宝宝还有哪里不一样?(大、小)大的树妈妈叫它大树叶,小的呢?(小树叶)
  5、你是大树叶还是小树叶呢?请和旁边的树叶宝宝比一比。
  6、知道自己是大树叶还是小树叶了吗?请大树叶举起手来和妈妈招招手;请小树叶站起来和妈妈抱一抱。
  小结:我的树叶宝宝大小也不一样。

  二、树叶宝宝找朋友,示范分类。
  1、树叶宝宝喜欢找朋友,黄树叶找黄树叶做朋友,绿树叶找绿树叶做朋友
  2、个别幼儿上前操作,集体验证
  3、树叶宝宝喜欢找朋友,大树叶找大树叶做朋友,小树叶找小树叶做朋友
  4、个别幼儿上前操作,集体验证

  三、打扮树妈妈,尝试分类。
  1、(出示两棵树),请树叶宝宝来打扮树妈妈,黄树叶和黄树叶一起打扮树妈妈,绿树叶和绿树叶一起打扮树妈妈。
  2、幼儿操作、讲评
  3、(出示两棵大、小树),请小朋友们来打扮树妈妈,大树叶和大树叶一起打扮树妈妈,小树叶和小树叶一起打扮树妈妈。
  4、幼儿操作、讲评
  分类作为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幼儿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次教学活动以游戏情境贯穿始终,适合小班年龄特点。第一环节以情境谈话导入活动,“我是树妈妈,小朋友做树叶宝宝,我们一起玩游戏,让孩子在感知颜色的基础上,进行自我介绍“我是绿(黄)树叶”;再从大小不同,将树叶宝宝分成大树叶、小树叶两类,初步感知颜色和大小,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这个环节中孩子语言表达清楚、完整。
  第二环节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初步尝试,能根据大小或颜色找朋友,并体验游戏的快乐。不过由于幼儿以树叶宝宝的角色去找朋友,成为对应的找到相同的颜色或大小,有点偏离分类的主题。经同事们的评析,将这一环节改成大家一起打扮树妈妈,突出分类概念。
  第三环节是操作分类,自主选择分类方法(大小或颜色),让幼儿在操作中巩固分类。
  由于自己对分类的感念不够清晰,导致第二环节偏离主义,我想上好一堂课不但要充分的准备,而且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细细揣摩。课堂上不但要达成教学目标,还有一定的教学机智,才能让幼儿真正的学到更多,课堂效果才会更好。我非常珍惜这次尝试和锻炼的机会,希望自己能尽快适应数学活动,在数学活动中找到乐趣。
  3小班数学活动:认识4以内的数量

第58篇、小班数学活动彩色鱼宝宝(按特征分类)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数学活动。    
  2、能发现物体的特征并进行分类。
  3、学会根据物体特征做标记。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彩色鱼6条(3种颜色,大小各3条),鱼缸图片,3种颜色、大小标记各一份,        
  学具:同教具相同,人手一份扮的彩色鱼,3种颜色的蜡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今天你们是鱼宝宝”相互打招呼“鱼宝宝好”“老师好”
  2、“请你们看看自己是什么颜色的鱼宝宝?”(幼儿自由说说)教师巡回指导。检查交流的结果(请1――2位幼儿上前)。
  3、“再请你们和旁边的鱼宝宝相互比较比较,有什么不同?教师指导,请别幼儿说说。

  二、以游戏形式发现物体的特征并进行分类
  1、教师“鱼宝宝,你们喜不喜欢做游戏?今天有很多的标记和我们做游戏”
  2、(出示大标记)这是什么?(大标记)大标记表示大的东西。现在,请一位是大标记的好朋友游到我这里来,用自己的身体摆个大标记的造型。(拍手表扬)还有谁也和大标记是好朋友的,请你也摆个造型。
  (出示小标记)这是什么?(小标记)小标记表示小的东西。请两位是小标记的好朋友游到我这里来,也来摆个小标记的造型。还有谁也是小标记的好朋友的来摆个造型。 是大标记的好朋友请你游到这里,是小标记的好朋友请你游到那边。来,我们相互检查检查对不对?(自己拍手表扬表扬自己)。
  3、除了大小标记,还会有哪些标记呢?出示红标记,我是什么标记?
  哪些是我的好朋友的请游到我这里。出示绿标记,是我的好朋友的也请你游到我这里。出示黄标记,愿意和我做好朋友的也请游到我这里。 相互检查对与不对。

  三、学习制作标记
  1、教师“鱼宝宝们,今天啊,我们和标记做了好朋友,你们高兴不高兴? 可是老师这里的鱼宝宝却不高兴。
  2、出示鱼缸,这是什么?(鱼缸),这些鱼缸是鱼宝宝的家,它们一样吗? (个别幼儿回答)
  3、“你们真聪明,发现鱼缸一样的,那哪个是这些鱼宝宝的家?(请幼儿回答后老师点出做个标记)
  4、教师示范   
  第一个鱼缸,我们一起来帮彩色鱼找家,拿一条大红鱼宝宝,“大红鱼我送你回家”,这个家还会有谁呢?请幼儿回答(小红鱼),对不对呢?好,给这个家做个什么标记?(红标记)。   
  (拿掉小红鱼,放另一边)这个家还会是谁的家呢?(大黄鱼,大绿鱼)给这个家做个?(大标记)   
  教师小结:原来一个鱼缸可以做两个标记。   
  第二个鱼缸、第三个鱼缸请幼儿来做标记。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好,现在啊,你们后面也有许多彩色鱼要想找家,你们愿意帮忙吗?”
  不过,老师有个要求:你可以先用一种方法,帮忙找家,有兴趣的也可以用另外一种不同的方法帮忙找家。 
    
  四.活动评价
  1、是颜色标记的操作纸一份评价。
  2、是大小标记的操作纸一份评价。 

  活动反思:
  在此基础上,我决定了让家长帮助孩子在生活中寻找小游戏,让孩子们从生活中慢慢的去理解。我也设置了一些小游戏,比如说用积木、珠子…等幼儿园常见的玩具来让幼儿分。就这样,孩子们慢慢地学会了如何来按特征来分类了。

第59篇、小班数学男孩女孩排排队教案反思

  活动名称: 男孩女孩排排队
  活动目标:
  1、区分男女,知道自己是男孩或女孩,尝试用一一间隔方式进行排序。
  2、体验男孩女孩一起游戏的快乐。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学习重点:区分男女,尝试用一一间隔方式进行排序。
  学习难点:尝试用AB模式进行排队。
  活动准备:
  1、教师教具:课件、开火车的音乐。
  2、幼儿学具:可插式火车剪影纸片人手一份、小人图片4个(男女各两个——见资料包)。
  活动过程:
  (一)比较男孩、女孩
  (这环节引导幼儿了解男孩、女孩的基本特征,会区分男女,知道自己是男孩或女孩)
  1、演示课件第一张: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小朋友,找找他俩什么地方不一样?
  小结:他们一个是女孩,一个是男孩,女孩的头发长长的,喜欢穿漂亮的裙子……男孩的头发是短短的,穿着长长的裤子……
  2、区分男女:你们是男孩还是女孩?(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请幼儿按性别分别站到娃娃的一边。(弟弟站在男孩一边,妹妹站在女孩一边)
  (二)按男女一一间隔排序操作
  (这环节通过观察、讨论、操作等形式,让幼儿初步了解一一间隔排序的方法。)
  1、老师演示课件第二张:呜呜呜,什么车开来了?
  2、老师演示课件第三张:小朋友要上火车去旅行了,看看谁会先来乘火车?(老师分步演示前3个娃娃上火车课件)
  3、猜一猜:猜猜接下来会是男孩还是女孩呢?(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娃娃排序规
  律)
  幼儿可能1:可能没有发现排序的规律而猜谜式乱说。
  老师预处理:手指课件边慢慢说“男孩后面是女孩,女孩后面是男孩,男孩后面又是谁呢?”
  幼儿可能2:有的幼儿可能能够说出接下来上火车的孩子性别。
  老师预处理:请幼儿说说理由“为什么下面排的是女孩(男孩),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原来小朋友上火车要男孩、女孩、男孩、女孩……一个一个间隔排排队的。
  4、游戏:坐火车
  (1)布置任务:(出示可插式火车剪影纸片和小人图片)这里也有小朋友要坐
  火车了,他们也要像电视机里的小朋友一样排排队,(动作演示:一个朋友一节车厢,一个朋友一节车厢)我们一起帮帮他们吧!
  (2)幼儿操作
  幼儿可能:没有排序意识地乱插。
  老师预处理:语言引导——这些小朋友说要和电视机里的朋友一样间隔排排队。并帮助排2到3个“男孩、女孩、男孩,接下来呢?”
  (3)分享交流:你们是怎样帮助男孩女孩排队的?
  幼儿可能:和电视机里演示的方法不同,如:排序模式不同,或男孩打头等。
  老师预处理:看看这些朋友和刚才的朋友排队有什么不一样?是不是也是间隔排排队的?如果还有朋友来排队,会是男孩还是女孩?
  【由于刚开学,小班幼儿还没有任何排序方面的认知经验,加上以无意注意为主,所以用有音效的课件演示策略,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用男孩女孩一一出场演示的方法,来强化出场序列,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排序规律。】
  (三)按男女一一间隔排队“开火车”。
  (这环节通过排排队开火车的游戏,让幼儿体验男孩女孩一起游戏的快乐,并进一步了解一一间隔排序的方法)
  1、排排队:你们想不想排队乘火车?我们就按照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的顺序来排队,开火车。
  方法:先请1位男孩做火车头,再请幼儿自由间隔排队。
  2、带领幼儿进行开火车游戏。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第60篇、小班数学活动青菜奶奶的生日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形状,颜色,触感,学习将物体按某一特征来进行排列。
  2、学习按物点数,知道茄子西红柿黄瓜萝卜等是属于蔬菜。
  3、引导幼儿学习用一句完整的、好听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茄子、西红柿、胡萝卜、黄瓜若干根,青菜奶奶的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出示青菜奶奶的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瞧,这是。。。是青菜奶奶还是青菜宝宝呀?”
  幼:“青菜奶奶。”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她是青菜奶奶呀?”
  幼:“她带着眼镜。她脸上有皱纹。”
  师:“今天青菜奶奶要过生日了,她想请很多宝宝一起和她过生日,谁想去?”
  师:“青菜奶奶还要你们带一样东西去,带一个小袋子里的宝宝去。你们先来猜猜看,你的袋子里都是什么宝宝”
  幼:“茄子宝宝,西红柿宝宝,球宝宝,棒子宝宝。。。。”
  师:“好,那我们一起打开来看看,看看到底是什么宝宝。”

  二、引导幼儿观察手上的蔬菜宝宝  
  师:“你们手上的都是什么宝宝呀?它们长的都是什么样子的呀?”(形状:圆圆的,长长的 。颜色:红色,橘黄色,紫色,绿色)
  幼:“我的是圆圆的。我的是长长的。”
  师:“那你们来摸摸看,你们的宝宝是摸起来是什么感觉的呀?谁摸起来是光光的,滑滑的?请你把手举起来”
  “谁摸起来是不光光的,是粗糙的?也把手举起来。”

  三、排排队
  师:“这些宝宝呀都是要带到青菜奶奶家去的,可是呀,这么多宝宝出去呀肯定会走丢的,怎么办呢?想想看,我们小三班平时出去玩的时候都是要怎么样的呀?”
  幼:“搭火车  、排排队。”
  师:“好,那我们就给它们来排排队。要怎么排呢,我们先给西红柿排排队好不好。这里的西红柿呀,有的大,有的小,怎么排呢”(引导幼儿从大到小进行排列)

  四、点点数
  师:“好,下面我们来看看,这里分别有西红柿宝宝,茄子宝宝,黄瓜宝宝,胡萝卜宝宝,它们都有几个呢?我们一起来数数看好不好?好,我们一起来把它写下来。西红柿有几个,黄瓜有几根,茄子有几个。青菜奶奶有几个呀?谁会写1?”
  师:“好,青菜奶奶还有这么多的宝宝呀他们合起来,合在一起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有一个大家都可以叫的名字,是什么?叫做蔬菜。”

  五、敲敲门
  师:“现在小三班的宝宝们要带好这些蔬菜宝宝一起去青菜奶奶家过生日了,可是呀青菜奶奶年纪大了,眼睛啊看不清楚了,所以到了青菜奶奶的家门口敲敲门,奶奶看不清楚,那我们要怎么样呢?要告诉她。但是呀,奶奶年纪大了,耳朵也不太好了,所以我们告诉她的时候也要大声的说,好不好?谁想去?好那我们要来敲敲门拉。”
  师(扮演青菜奶奶):“你是谁呀?你是什么样子的西红柿宝宝呀?”
  幼:“我是圆圆的(红红的)西红柿宝宝!”

  六、结束
  师:“我们一起为青菜奶奶过生日吧。”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以青菜奶奶过生日为主要情节,引出整个活动。一开始是请出青菜奶奶的客人,通过摸一摸、闻一闻、猜一猜,认识几种常见蔬菜,接下来是是排队,引导幼儿学会按照数量的多少排序,最后是通过为青菜奶奶过生日、唱生日快乐歌、分吃生日蛋糕,让孩子学会关爱他人,乐意和别人分享快乐。幼儿的回答是各抒己见,但是没有幼儿能回答出要每人一份,这里对幼儿来说难度也很大;总之,整个活动下来,觉得自己准备的很不充分。

第61篇、小班数学活动4的形成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4的形成。
  2、在操作的基础上尝试用语言来表达4的形成。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超市用的柜台,里面有各种玩具、食品、文具等、篮子若干、小兔的家背景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我们去超市买东西好不好?你们喜欢去吗?超市中有许多好东西,你们每人买3个,要一边买一边数数。幼儿操作,提醒幼儿一边买一边数。幼儿可以互相交流自己买的什麽,买了几个。
  2、你们买了东西以后还要赠送你们一个。一边赠送一边问幼儿:你买了几个?(3个)3个在添上一个是几个?幼儿尝试用语言回答:3个再添上1个是4个。把买来的东西摆放在桌子上数一数有几个(点数)
  3、我们把买的东西送给小兔子好不好?(一边送一边说:我送小兔子4个玩具。。。。。。)
  4、让幼儿自己添数 
  刚才我们把买的东西送给了小兔子。现在我们自己来买喜欢的东西好吗?请小朋友每人拿3个你最喜欢的玩具,一边拿一边数。回来摆在桌上。
  老师问:你们有几个玩具?(点数)
  老师想让你们每人有4个玩具,在添上几个就是4个了?请你们去拿。(幼儿自己去拿)。告诉我3个添上1个是几个?(尝试回答:3个添上1个是4个)

  活动反思:
  1、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们学习激情很高,互动很好!
  2、这堂教学活动—学习4的形成,我了解到幼儿对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还不是很清楚,通过多次练习,有较好效果。
  3、我发现对于数学活动,我们应该多以游戏和出示教具等实物更加生动、形象的讲解,这样会让幼儿能容易接受,获取知识。

第62篇、小班数学活动图形宝宝来做客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三角形图形、画点的底图、水笔、三角形组合的挂图、教室周围布置三角形的实物。
  2、正方形的蜡光纸、剪刀、胶水、图画纸。

  活动过程
  1、导入:有个图形宝宝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图形宝宝吗?
  2、出示三角形,让幼儿说出三角形的名称,然后让幼儿找出教室周围与三角形相似的实物。
  3、提出问题:“你怎么知道它们是和三角形宝宝一样的图形?”引导幼儿用手摸摸三角形的角和边,体会三角形的外形――三个角,三条边。
  4、出示三角形组合的挂图:
  (1)引导幼儿找出挂图的图案都是三角形组成的。
  (2)请幼儿说说怎么知道是三角形组成的。
  5、出示图,请幼儿用直线与点连接起来成三角形。
  6、老师与小朋友一起讲评连接三角形的情况。
  7、剪贴花:
  (1)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的花是用什么图形粘贴的。
  (2)提出问题:没有三角形的蜡光纸怎么办?(引导幼儿用正方形折剪成三角形进行粘贴。)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对抽象的图形理解不感兴趣,幼儿如果单纯的认知图形而不能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是达不到教育目标的。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为他们创设情境,让幼儿在亲自体验中认知、掌握。

第63篇、小班数学活动红绿娃娃找家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对于2岁半至3岁之间的孩子来说,无论是生活经验还是知识能力方面都还存在较大局限性,“家”对他们来说是最亲近的。同时,孩子早期接触较多的颜色主要是红色和绿色,因为它们色彩鲜艳、对比明显,生活中处处可见,易被幼儿分辨、接受和喜爱。针对这些特点,本活动设计了让幼儿在情景中学习红绿颜色分类的游戏,帮助幼儿区分红绿色,并通过红绿娃娃找家的游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减低幼儿的学习难度,使幼儿在玩中自然感知、理解学习。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不受物体大小、形状的影响,学习按物体的颜色进行分类,能够区分红色和绿色。
  2.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及对分类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大小不同的红绿皮球、筐子各一个,娃娃两个,小床两个。
  2.红纸和绿纸,红绿糖粒若干。
  3.在教室里有意识地将红绿玩具放在明处。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两个皮球让幼儿辨认红色和绿色,并提醒说:“大皮球是红色,小皮球是绿色。”
  2.教师出示两个娃娃,一个穿红色衣裤的,一个绿色衣裤的,再出示两张小床,一张床有红色的被子、枕头、毯子,一张床有绿色的被子、枕头、毯子,指导幼儿安排娃娃睡觉,要求穿红色衣裤的娃娃睡有红被子、枕头、毯子的床,穿绿色衣裤的娃娃睡有绿被子、枕头、毯子的床。教师注意观察幼儿操作中的颜色分辨及对应,并给予必要的提示。
  3.给娃娃送糖吃,红糖送给穿红衣裤的娃娃吃,绿糖送给穿绿衣裤的娃娃吃。
  4.游戏:红豆豆,绿豆豆。把纸做的红豆豆、绿豆豆放在地上,引导幼儿边走边念儿歌:“红豆豆,绿豆豆,拾到豆豆放筐里,红豆豆放红筐里,绿豆豆放绿筐里。”游戏反复1~2次。

  活动延伸
  1. 在教室里、自己身上、幼儿园内找红绿颜色的实物。
  2.发红绿糖给幼儿吃,并要讲出糖的颜色。

  活动反思
  1.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两岁多的幼儿以直观思维为主,娃娃、家、红绿颜色都是孩子比较熟悉或已接触过的事物。本活动正是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设计了孩子既喜欢又乐于参与的活动,使孩子自然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2.通过情景游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由于幼儿有了兴趣,所以很乐于参与游戏,而教师在游戏的过程中,通过举一反三、层层诱导,帮助幼儿加深对红、绿颜色的认识.

第64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小猫钓鱼教案

  活动目标:
  1、乐与参加数学活动
  2、能发现物体的特征并进行分类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有颜色标记的鱼缸3只 钓鱼工具人手一套 每人一个小篓 3种颜色、大小不同彩色鱼若干(红黄绿 3种)钓鱼池的场景布置
  猫妈妈的头饰 小猫胸饰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老师戴上猫妈妈头饰当猫妈妈 幼儿戴上胸饰当猫宝宝
  一、幼儿闭上眼睛做睡觉状
  老师:宝宝们 起床了(听音乐做日常生活模仿动作)
  宝宝们 你们饿了吗 ?(饿了) 今天的天气真好啊,宝宝和妈妈一起到外面去钓鱼好不好?
  幼儿边听音乐边钓鱼
  (领幼儿到鱼池的场景布置,让幼儿自由钓鱼。钓到的鱼放在小篓里,等鱼池里没有鱼了让幼儿回到座位上坐好。)
  老师: 鱼池里的鱼都钓完了,我们回家吧。带领幼儿回到座位做好。(把鱼竿收起来放在小椅子下面)
  老师:宝宝们真厉害,钓了怎么多的鱼,我们来看看这些小鱼好吗?
  请个别幼儿拿着自己的小篓上前说说你钓了些什么样子的鱼,它们是不是一样的?(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它们都有些什么颜色?( 红、黄、绿、)(还有什么地方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大有的小)
  请幼儿把大的鱼给妈妈吃。
  老师:小鱼太多了,我们先把它们养在鱼缸里好吗?
  (出示有颜色标记的鱼缸3只)(红、黄、绿、)提问:这个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一样?(颜色不一样)这个是什么颜色啊?
  今天妈妈要来考考宝宝。妈妈要请宝宝把小鱼按照它们身上的颜色,把它们送到一样颜色的鱼缸里。
  幼儿操作活动
  那就请宝宝轻轻地把小鱼送到鱼缸里,要有秩序,一个一个放,千万不要把他们送错了。
  请你们看看找对了吗?(如找错了,请一名幼儿再找,并说说为什么?)
  哇,宝宝可真棒啊!把红的鱼送到了红色的鱼缸里,把黄的鱼送到了黄色的鱼缸里,把绿的鱼送到了绿色的鱼池里,真厉害!
  妈妈现在给你们每个宝宝一条鱼 你们自己出去玩,可以和别的宝宝互相说说你的小鱼是什么颜色的。

第65篇、小班数学活动感知8以内的数量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8以内的数量。
  2、通过尝试活动发展幼儿的思维、理解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具一套,电脑屏幕,软件、录音机、磁带。
  2、学具人手一份:作业纸、点卡、小动物图片、食物图片。
  3、隧道口三个,每个隧道口上有不同数量的点卡和数字卡;点卡标志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尝试欲望、引导幼儿感知8以内的数量。
  1、听音乐、让幼儿自由开汽车去探望小动物。
  2、屏幕依次出现小猫、蜜蜂和大象,让幼儿通过听、看、点数说出每一种动物的数量模仿其动作或叫声。

  二、教师示范、幼儿操作练习
  1、教师操作示范、巩固幼儿对8以内数量的认识。
  ①教师示范点数动物、匹配相对应数量的食物。
  ②教师示范,看点卡标记,匹配相应数量的动物。
  2、让个别幼儿看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动物和食物。
  3、让幼儿自由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学具操作分三种水平)
  ①按纸上的点数找相应数量的小动物。
  ②按纸上的小动物数量找出相应数量的食物。
  ③让幼儿按数字找出相应数量的小动物和食物。
  4、教师小结幼儿操作情况。

  三、游戏《乘车》玩法及规则:
  让幼儿数一数自己选择的爱心点卡(车票)上的点数,然后根据点卡乘上相应的车,并让幼儿相互检查。接着听音乐做游戏,并提醒“司机叔叔”在穿隧道时,必须选择相对应的点卡隧道。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随机地利用环境中的物品巩固幼儿对8以内数量的认识。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尝试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把数学活动和游戏活动进行了整合,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对数学活动的要求,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变成有趣的生活活动,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地去探索学习。

第66篇、小班数学活动开车回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按1、2、3的数量把物体分类。
  2、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贴绒实物卡片:交通工具卡片一套(3辆公共汽车、1辆自行车、2辆摩托车)。1―3点卡一套。作业卡数套。
  2、每个幼儿1个梨、2只苹果、3个香蕉。1―3点卡一套。

  活动过程:
  1、出示贴绒图片,将其无规则地贴在绒板上,请幼儿观察说出:这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让幼儿将相同的车子放在一起,数一数,每一种有多少辆?
  2、出示点卡,将点卡(并列但有间隔)贴在绒板上。提示幼儿:大人下班了,这些车要开回车库去,这些有圆点的地方就是车库。数量是几的车就开进圆点是几的车库。谁能把车开进车库呢?引导幼儿将1辆自行车、2辆摩托车、3辆小汽车分别贴在圆点为1、2、3的旁边。
  3、幼儿操作,每人将水果卡片摆在桌子上,按水果特征分为3组,点数出每类水果的数量,并在各组水果旁边放上相应数量的圆点卡片。
  4、指导幼儿做练习:
  (1)引导幼儿分别将蝌蚪圈出1、2、3个,再分别与相应的圆点画线连接起来。
  (2)让幼儿说出画面上有什么?分类、计数,并将数量相同的两组东西画线连起来。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发现幼儿之间在能力上还是有差异的,大部分幼儿能很好地进行比较,但在表达方面上就有所欠缺,部分幼儿不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在这点上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思考如何在数学活动中引导他们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并帮助他们梳理总结。

第67篇、小班数学活动谁排在最前面(复习6以内的数)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复习6以内的数。  
  2.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地观察物体数量的差异。  
  3.使幼儿会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各种点卡若干,课件。  
  学具:第一组:数卡(给动物排队)  
  第二组:给水果卡片排队 
  第三组:看实物图印点子、画线、印数字  
  第四组:印比6少的数字  
  第五组:依样接画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目测小动物点卡并排序。(出示课件)  
  逐一出示图一的卡片,幼儿说出总数,教师操作。  
  谁会按照点数的多少给这些卡片排队,再送上数字朋友观察比较,发现数的部分量与总数量的关系。  
  2、游戏一《给水果卡片排队》  
  教师引导将卡片从多到少排列,再次引导幼儿观察。“现在水果卡片摆得对吗?应该怎样摆呢?  
  游戏二《看实物图印点子、画线、印数字》  
  “先看每个格子下面都有几个点子。你添上几个点子就和下面的数字一样多呢?  
  游戏三《印比6少的数字》  
  上面的点子越来越怎么样”(越来越多)“下面的数字怎样?”(越来越大)”教师引导幼儿将数字重新匹配给点子卡片“现在卡片和数字元是怎样排队的,谁在最前,谁在最后,数字越来越怎么样?”(现在卡片和数字元是从大到小排的,7在最前,3在最后,数字越来越小。)“卡片下面的点子都是3个,怎么总数会越来越小呢?”(上面的点子越来越少)“下面的点子不变,上面的点子越来越小,总数也越来越小;下面的点子不变,上面的点越来越多,总数也越来越大。”  
  游戏四《依样接画》  
  引导幼儿发现部分数与总数的关系,依样接画。  
  3、幼儿操作  
  4.活动评价。  
  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操作的,让幼儿集体说说上面的点子数目越来越怎么样,则下面的总数也越来越怎么样。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发现幼儿之间在能力上还是有差异的,大部分幼儿能很好地进行比较,但在表达方面上就有所欠缺,部分幼儿不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在这点上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思考如何在数学活动中引导他们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并帮助他们梳理总结。

第68篇、小班数学活动帮熊妈妈进货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生活经验缺乏,在日常生活中对一些事物的判断有所偏差。如:拿着一只封闭的内有东西的盒子,他会说里面没有东西。因此,我创设情景游戏,让幼儿运用感官看一看、摸一摸、摇一摇等方法去感知、判断“有”和“没有”,初步理解“空集”的概念。为帮助幼儿理解“空集”这一比较特殊的概念,我设计了“帮熊妈妈进货”的情节。在材料的提供上,我力求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并注意在难度上分层次,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要。在过程设计上,我让幼儿通过直接的探索、体验来积累经验,并用比较简单的语句,讲述操作的过程,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初步理解“空集”,尝试用各种方法感知,判断“有”和“没有”,愿意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讲述。
  2、初步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感知判断“有”和“没有”。

  活动准备:
  1、透明类:各种大小、不同颜色的饮料各两份。如:雪碧、酸奶、可乐等。
  2、不透明类:
  ⑴ 盒子类:各种大小、形状的食品、玩具、用品包装盒各两份,一份内有东西,另一份没有两份。
  ⑵ 罐头类:听装饮料:椰奶、牛奶等各两份。
  ⑶ 布袋类:大小形状的布袋20只,其中10只有东西,内放有棉花、皱纸、豆类等;10只是空袋;信封20张,其中10张内有厚薄不同的贺卡,10张没有。
  3、小熊头饰一只。
  4、人手一份礼物,内有两个盒子,一个里面有东西,另一个里面没有。

  活动过程:
  ㈠ 感知“有”和“没有”
  ⒈ 创设情景:去熊妈妈家做客, 熊妈妈送礼物给小朋友。
  ⒉ 让幼儿感知“有”和“没有”。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一个里面有星星、雪花片等,另一个里面是空空的。)你怎么知道的?

  ㈡ 判断“有”和“没有”
  ⒈ 尝试操作
  ⑴ 熊妈妈想开一家小超市,可是超市里一样东西也没有,怎么办呢?
  ⑵ 介绍操作要求:旁边有吃的,有用的,还有玩具,可是有的里面有东西,有的里面是空的。每人帮熊妈妈进一样东西,空的东西熊妈妈不要的。
  ⑶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幼儿是用什么方法去判断“有”和“没有”。
  ⒉ 交流小结
  你进的是什么?里面有东西吗?你怎么知道的?
  ⒊ 再次操作
  ⑴ 鼓励幼儿去试试看,用和刚才不一样的办法再帮熊妈妈进许多货。
  ⑵ 指导: 能力弱的幼儿用直接的方法感知。
  能力强的幼儿各种方法判断。
  询问个别幼儿:里面有东西吗?你是用什么办法知道的?
  ⑶ 相互介绍。
  ⒋ 和熊妈妈一起开超市。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发现幼儿之间在能力上还是有差异的,大部分幼儿能很好地进行比较,但在表达方面上就有所欠缺,部分幼儿不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在这点上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思考如何在数学活动中引导他们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并帮助他们梳理总结。

第69篇、小班数学活动做客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操作活动,并能按要求完成操作活动。  
  2、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3、学习按数取物,根据5以内的指定数量取出相等数量的物体。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具:带圆点的蘑菇形房顶用1—5的点卡表示;贴有小动物的房间,分别为五种不同的动物;大子两颗。  
  学具: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学具(“糖”、糖纸、数字卡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练习点数  
  唱歌《开车歌》到小动物家做客。依次出现小动物的房间:“看看我们先到谁家啊?”(小猪)“有几只小猪在家?”(3只)打乱顺序出示,请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
  小结:大家都数一数,知道每个房间住着几只小动物。

  (二)游戏“挂门牌”——将数字与数量对应匹配  
  “小动物的房子盖好了,可是它们都忘记挂门牌号了,我们大家来帮它们挂一下吧!”请幼儿分别用数字卡表示门牌号。并提问:“你怎么知道这个门牌号是ХХ家的呢?”
  小结:小狗的房间里住着一只小狗,门牌号应该是1。(类推)

  (三) 游戏“包糖果”——练习按数取物
  1. 教师掷有点卡的 子,幼儿根据点卡数量取出相应数量的糖纸,边拿边说:一个点我拿一张糖纸。(重复游戏)
  2. 教师掷有数字的 子,幼儿根据数字取出相应数量的糖纸,并边拿边说。
  3.  幼儿自由“包糖果”,把糖果送给自己想送的小动物。
  小结:有几只小动物就包几颗糖果。

  活动反思:
  3岁半到4岁的幼儿已经开始掌握计数活动,并学会按计数活动的要素进行计数,形成了最初的数概念。我班幼儿现处于小班下学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和训练,已经能够按顺序口头数数,能够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根据幼儿计数能力发展的顺序:按顺序口头数数→按物点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特设计此次数学教育活动。

第70篇、小班数学活动游万花园教案反思

   活动生成
  每当孩子们散步经过花圃时,看见各种花儿争奇斗艳,他们都情不自禁地叫道:“老师,红颜色的花,黄颜色的花,真多啊!”“1朵、2朵、3朵……” 小班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还不浓,因此我抓住幼儿的这一兴趣点,用活泼生动的情景教学法,让幼儿在有趣、形象的“游万花园”的情景中学习按颜色分类、配对,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对花朵色彩、数量的感知。
  2.幼儿能尝试简单的分类。
  3.体验快乐的情绪。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红、黄、绿纸花若干;红、黄、绿圆点即时贴若干;平衡木、做小河的彩布条;音乐磁带《郊游》;纸杯制成花状,花心分别为红、黄、绿。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今天我们要去万花园玩玩。瞧,我们必须先过小桥,再跨过小河,才能进入万花园。让我们一起出发吧!幼儿随着《郊游》的音乐出发去万花园。
  (这个环节增强了活动的情景性,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捡花
  1.走进“万花园”
  师:地上这么多漂亮的花朵,我们快来捡花朵吧! 幼儿分散捡花朵,老师参与幼儿活动。
  (美丽的花朵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活动气氛很活跃。)
  2.感知1和许多
  师:瞧,我也捡了几朵花。你们来帮我数一数吧! 幼儿数不清,能力强的幼儿就说:“老师捡了许多花。”让幼儿比较1和许多。
  3.请幼儿把花朵贴在自己的衣服上
  (让幼儿贴花朵,一是练习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二是为在下面活动中幼儿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和别人花朵的数量奠定基础。)
  师:瞧,你们都变成花宝宝啦! 老师提问幼儿:你开了几朵花?有哪些颜色的花?
  (巩固幼儿对数量和颜色的认识。如果有超过4个以上的,可以让幼儿用“许多”来表示。)

  三、送花儿回家
  1.师:现在花朵该回家啦,我们把她们送回去吧!看,那里有什么颜色的篮子?红花应该送到什么颜色的篮子里?绿花应该送到什么颜色的篮子里……
  2.幼儿把花朵送到相应颜色的篮子里。如果老师发现有送错的花朵,请幼儿自己纠正。
  (幼儿第一次尝试按颜色分类。个别幼儿有分错的现象,老师加以引导。)

  四、找朋友
  1.引导幼儿按照纸杯花心颜色去粘贴相同颜色的花瓣。
  师:瞧,那里还有些白色的纸杯花,他们的花心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有的是黄色的,请小朋友们根据花心的颜色去粘贴和它相应的花瓣。
  引导幼儿可以用红、黄、绿圆点做花瓣,并强调一片花瓣贴一个圆点。
  幼儿每人拿一只纸杯花,找相应的圆点来装饰。
  (让幼儿用粘贴的方法,渗透一一对应的概念,这是活动的重点部分,并让幼儿第二次进行颜色配对练习。)

  五、回家,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来到万花园,做了好多事情,你们真能干!现在让我们带着小花回家吧! 播放音乐《郊游》,原路返回。
  (结束部分自然、轻松,有情景性,幼儿玩得开心。)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乐趣。”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执教者构思了本次教学活动。以幼儿喜欢的花朵为教学具,将一系列的游戏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中,让幼儿在玩中学。
  本次活动的几个比较成功之处:
  1.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生活。各种美丽的花朵对幼儿而言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从而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2.活动重在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感知花朵色彩、数量的基础上,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3.活动过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既符合幼儿当前水平,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一环扣一环,循序渐进,有利于幼儿调动原有经验,探索和学习新的事物。
  4.活动材料均是幼儿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做到了既保证幼儿对材料产生兴趣,又不花哨,从而有利于幼儿专注地学习。
  5.整个活动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达到趣味性、科学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第71篇、小班数学活动活动大商场(分类)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实践操作,尝试按一定的规律对物体进行分类。
  2、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胸饰人手一份(猫、狗)分颜色与大小。
  学具:(1)鲜花铺(分颜色、分大小)  
  (2)服装铺(分颜色、分大小、分款式)  
  (3)日用品架(餐具)(分大小、分颜色、分种类)  
  (4)食品架(薯片)(分颜色、分高矮)  
  (5)课件  
  (6)图书架(分大小、分颜色)

  活动过程:
  1、实践感知:(听音乐进场)
  T:小朋友,快来看,这是谁呀?(汪汪),他们呢?(咪咪),今天我们一起来做咪咪和汪汪排队进大商场好吗?想一想,商量一下,怎么排?
  咪咪,我们一起来看看汪汪是怎么排队的?再来看看咪咪是怎么排的?(幼儿集体说,教师总结)
  T:队伍都排整齐啦,接下来我们要进大商场啦,大商场里的货物可真多,有鲜花、有食品、有餐具、有图书、有服装,还有一个好玩的电子游戏室,请汪汪和咪咪一样一样地去玩一玩,如果你发现那些商品没有排列整齐呀,就来做理货员,把它们理一理,排一排。
  2、幼儿分组操作:
  3、集体参观百货商店,讨论:
  T:咪咪,快来食品柜看看,这里的薯片可真多,颜色不一样,高矮也不一样,看看刚才的理货员是 怎么排的呀?(讨论,如有错误,集体修改)总结:哦,原来它们是按照高矮(颜色)不同来排队。
  食品柜看完了,我们再来图书室看看吧……
  4、运用迁移
  T:马上要过新年啦,百货商场里呀想挂一些漂亮的气球来布置新年的气氛,请我们的小汪汪,小咪咪一起来帮忙想一想该怎么挂呢?看看谁想出的方法多?(先讨论)然后个别幼儿回答说一种,显示一种。
  T:原来挂气球可以想到那么多不一样的方法呀,你们的本领可真大!

  活动反思:
  根据教材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我在想大小对于小班幼儿应该不容易掌握,所以我就设计了几个环节让幼儿通过不同的游戏来反复认识商品,并分类。通过实际操作我发现孩子们掌握的还不错。

第72篇、小班数学神奇的小火车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我们这个月的主题是《我的幼儿园》,在主题下开设的区角玩具商店中发现幼儿很喜欢玩小火车,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喜欢玩开火车的游戏,他们经常会抢着做火车头,因此设计了这节课。故事中的小火车突破了孩子思维中传统的火车的模式,它会根据装进去的燃料冒出不同颜色的烟,这样的故事情景能有效的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活动中根据小班幼儿数经验的特点,将匹配和5以内的数物对应作为新的经验让孩子初步尝试,并复习手口一致点数。整个活动中教师始终注意激发和保持幼儿的参与激情和活动兴趣。
  活动目标:
  1、了解燃料和冒烟的颜色对应,并能根据颜色和数量标记尝试5以内的数物对应。
  2、初步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重点:燃料和颜色对应关键点:能根据颜色和数量标记尝试5以内的数物对应。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纸制车厢12个、各种水果蔬菜剪纸若干(红绿黄三色)活动过程:
  1、出示火车课件,引发幼儿对火车开到哪去的猜想师:仔细听,这是什么声音?
  火车开来了,你们觉得火车司机开着火车会到什么地方去呢?
  小结:小司机就像你们说的那样,想到中国的各个地方去。
  1、幼儿欣赏故事,猜想火车为何停下师:轰隆轰隆,小火车继续向前开着,突然火车停了,火车为什么会停了呢?
  那请火车司机快点给火车加燃料呀。
  2、 幼儿进行添加燃料,了解燃料和冒烟的颜色对应师:告诉你们哦,这可是一辆神奇的火车,加进去什么燃料,就会冒出什么颜色的烟。
  看看火车司机给火车加了什么燃料呀?(苹果和草莓)冒出了什么颜色的烟?
  小结:火车轰隆轰隆冒出了红彤彤的烟。
  3、继续欣赏故事师:火车司机觉得好玩极了,开着开着火车又停下了他又给火车加上新的燃料。
  他给火车加了什么燃料呀?
  瞧,火车冒出什么烟?
  小结:火车司机加了桔子和胡萝卜以后,火车冒出了金灿灿的烟。
  4、继续欣赏故事,根据冒出的烟猜想加的燃料师:火车越开越快,停下后司机又加上了燃料,这回冒出的烟是什么颜色的呀?
  猜猜司机给火车加什么燃料让它冒出了绿色的烟?
  小结: 火车司机加了......,火车冒出了绿色的烟。
  1、解读添加燃料标志过渡:这真是一辆神奇的小火车,加了不同的燃料就能冒出不同颜色的烟。其他小火车也想要冒出好看的烟,你们愿不愿意帮它们加燃料呢师:这些小火车车厢上有一个小标记,这个标记可以告诉我们装什么颜色的燃料,装多少燃料,你能看懂吗?
  (解读标志5这个标记表示需要5个绿色的燃料)2、实际操作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给小火车装燃料吧。然后帮它们找到和车轮颜色一样的车头。(幼儿根据标记,选择相应颜色和数量的蔬果图片粘贴在火车车厢上)别忘了告诉小司机你给火车加了什么燃料?
  3、交流纠错师:你是怎么加的?添了什么燃料?加了多少?
  1、幼儿玩开火车游戏,愉快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能够被故事有趣的情节吸引,积极思考、想象、猜测故事的情节,通过故事,激发了幼儿关注周围事物变化的兴趣。并且,在前期拥有的经验基础上,幼儿能较容易的理解故事内容。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乘上这列神奇的小火车到外面去玩吧!
  (音乐响起,活动在音乐声中结束)
 

第73篇、小班数学好看的窗帘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将两种物品(或一种物品有大小或颜色等差异)有规律地进行交替排序。
  2、能发现并用简单的语言讲述两种物品排列的规律。
  3、能愉快地参与操作活动,初步体验制作窗帘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1、幼儿欣赏过商场或家中的窗帘。
  2、有规律交替排列的窗帘图案范例,如一片大树叶、一片小树叶、一片大树叶、一片小树叶如此交替排列2-3组;各种大、小树叶各2-4片。
  3、幼儿用书活动过程1、观察窗帘,激发幼儿的兴趣。
  # 看窗帘、说窗帘。
  教师呈现有规律排列的窗帘图案范例。
  教师:瞧,这是什么?
  教师:这幅窗帘上有些什么?说一说,窗帘上面的花纹是怎样排列的呢?
  # 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窗帘上花纹的排列规律,如一片大树叶、一片小树叶、一片大树叶、一片小树叶……2、了解、学习交替排列的方法。
  # 教师:窗帘上的树叶排列很整齐,真漂亮呀!你们喜欢吗?谁来试试做一幅美丽的窗帘呢?
  # 请3-4名幼儿尝试粘贴树叶。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其粘贴树叶的方法,如先贴一片大树叶,再贴一片小树叶。或引导幼儿说出先贴小的,再按一个小、一个大,一个小、一个大的顺序粘贴。
  3、引导幼儿尝试用交替排列的方法装饰窗帘。
  # 师幼共同打开幼儿用书第18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教师:这是娃娃家的窗帘,上面有什么?这些树叶的排列有什么不一样呢?(如一片红树叶,一片黄树叶等)瞧,最上面一排树叶是怎样排列的?
  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树叶交替排列的规律,如一片黄叶、一片红叶,一片黄叶、一片红叶,一片黄叶、一片红叶……教师:哎呀!娃娃家的窗帘还没做好呢?怎么办?我们一起来做窗帘吧!
  # 幼儿完成操作活动"做窗帘啦"。
  教师:想想,娃娃家的窗帘还缺什么呀?(树叶)引导幼儿用交替排列的方法在窗帘上粘贴树叶。
  # 幼儿制作,教师观察知道。
  4、幼儿相互欣赏作品,体验活动的快乐。
  # 教师:谁愿意来说一说,你窗帘上的树叶是怎么样排列的呢?
  延伸活动: 物品排列规律是有变化的,在生活中,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大街上、商场里的地砖等是怎样排列的,鼓励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探索多种排列规律。
教学反思:
本活动通过游戏形式让孩子在玩玩中掌握新的知识:先让孩子扮演角色进行比赛理解先和后?”此游戏即让孩子复习了已学过的知识,同时也在潜意识里向孩子灌输新的知识点(先后);接着为了感谢小朋友当裁判,小动物们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精美的礼物,呀!是个漂亮的盒子,在取礼物的同时让幼儿进一步辨别先和后。此环节大大提高了孩子游戏的兴趣,从而使每个孩子都乐于参与到活动中来,并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到知识点(先后);最后让孩子结合日常生活,扩散幼儿对先后的认识。让游戏在高潮中结束。这节课我基本的教学思路和流程没有大的的问题,但在细节方面存在不少的问题。想的太少,没有考虑到孩子们回答问题会千奇百怪的,只考虑最基础的。在以后我要把自己变成一个细心的人,上一节课不但要注重细节,要多想,把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想到,还有学会创造教材。

第74篇、小班数学图形宝宝要回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物体的形状和颜色进行分类。
  2、用情景的学习方法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3、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套操作材料(一个小绿人,红、黄、蓝衣服/裤子各一)。
  2、幼儿每人一个图形宝宝(三角形或正方形)。
  3、教师一套操作材料(二个小绿人,红、黄、蓝衣服/裤子各一,红、黄、蓝色图卡,三角形、正方形各一个。
  4、大分类图一张,√两个,小分类图六张。
  活动过程
  一、以导游的身份带幼儿去数学王国--图形宝宝家。
  1、找图形宝宝。引导幼儿观察图形的形状和颜色。
  2、送图形宝宝回家。重点学会看分类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图形分类。
  二、到数学王国--服装店。
  1、引导幼儿观察衣服和裤子的颜色。
  2、请一位幼儿整理服装(其中一件),要做到行色对应。
  3、再次学习看分类图,巩固对分类图的认识。
  三、给小绿人穿衣。
  出示小绿人,老师在分类图操作√让幼儿帮忙给小绿人穿衣。
  四、幼儿分组进行给小绿人穿衣,每组一张小分类图。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第75篇、小班数学活动复习3以内的数量教案反思

  记得陆老师曾在我们班试教一节数学课,我被孩子的专注而吸引,孩子们很喜欢操作,也喜欢在游戏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于是,心里就有点小冲动,我也要上节数学课!因为至今为止,一般公开课,我还没有尝试过数学活动,比较偏科。于是,我打算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呈现一节数学活动,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数学能力和水平,对孩子来说,同样激发了他们学数学的兴趣。
  小班数学活动:《复习3以内的数量》
  活动目标:
  1、复习1--3的数字和排序,正确感知和操作3以内的数量。
  2、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小动物模型、点卡和数字卡、玩具图片、点卡"糖葫芦串"若干。
  活动过程:
  一、儿歌导入,引起兴趣。
  1、教师带领幼儿念数字儿歌《手指谣》。
  2、师:《手指谣》里有很多可爱的小动物,今天啊,我们就邀请了小动物们到我们班级来做客。
  二、学习按序点数。
  1、师:喵喵喵,是谁啊?(出示1只猫、2只狗、3只兔子。)2、师:小猫有几只啊?小狗呢?小兔子呢?
  3、教师鼓励幼儿用手指头表示数字1、2、3。
  4、教师出示相应的圆点卡,让圆点卡和小动物对应。
  5、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3只小兔子吧。你们说,从哪边开始数呢?
  6、教师带幼儿从左往右数两次。
  7、我们这里有三个数字(1、2、3),我们帮她们找朋友吧,应该跟哪个小动物做朋友呢?
反思:
1、 目的明确也完成得较好,可改为“感知4、5的数量”更好些。
2、 设计的环节围绕目标而实施;活动层次性十分明显:复习→学习→应用→生活中应用。
3、 情境性强、游戏性突显:以小刺猬为背景贯穿始终,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4、 教玩具美观、实用,易于操作。
5、 幼儿学习主体性要再加强一点,操作应注重全体幼儿,复习3、感知4和5的环节最好是面向全体。
6、 挂图应该往下移一点,幼儿才贴得到。
7、 小白兔应该贴在背景图的中部,刺猬贴在下部,便于幼儿操作。
8、 “找朋友”的环节应该验证一下。

第76篇、小班数学小兔子找食物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3以内数的点数。巩固对3以内数的认识
2、根据蔬菜的数量与实物卡片、数字卡片的匹配
3、通过操作让幼儿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萝卜、白菜、蘑菇数字:1.2.3.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出课题教师:今天兔妈妈带兔宝宝去郊游玩吧!(边读儿歌边走进教室)带领幼儿向老师问好,并坐好。
二、出示贴绒白菜。萝卜。蘑菇。并提问:
教师:宝宝门都做好了么。来来小眼睛闭上,我们一起数oen;two;tree.瞧这里有什么呢?(萝卜;白菜、蘑菇)它们各有多少呢?(1个萝卜;2棵白菜,3个蘑菇。)并引导幼儿点数而且放进篮子里
三、蔬菜的数量匹配相应的实物卡片教师:能干的兔宝宝们摘了这么多的蔬菜。我们请客人起来分享吧!
一个萝卜我们就只请:一只兔吃两棵白菜呢?应请几只兔子吃呢:蘑菇呢?谁来帮帮忙呢?
四、根据蔬菜的数量匹配相应的数字卡片教师:咦!都这么厉害呀!这是谁来了(数字1.2.3.)数字宝宝看到小兔子玩的那么开心,它们也想找好朋友做游戏了:
一个萝卜:数字宝宝1就和一个萝卜找朋友两棵白菜呢:数字几何它做好朋友蘑菇呢?
五、请幼儿操作蔬菜题卡:
教师:哇;你们太棒啦。听蔬菜们在说什么呢?哦;原来它们想请你们帮蔬菜宝宝们操作题卡;完成好吗?(讲操作要领)六、结束宝宝们都做完了吗:今天兔宝宝门真能干,快到中午了。宝宝肚峨了吧!请宝宝们排队我们来做顿丰富的午餐吧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第77篇、小班数学糖果找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将糖果按颜色(红、黄、蓝)分类。
  2.乐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数学学习活动的快乐。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不同颜色包装纸的糖果。(红、黄、蓝三色)2.盘子或篓子若干,不同颜色的贴纸。
  3.幼儿从家中自带糖果若干。
  活动过程:
  1.介绍游戏名称。
  提问:小朋友们喜欢吃糖过吗?老师做了一些玩具糖果,我们来跟它们一起玩糖果找家的游戏。
  2.认识糖果的家。玩“糖果找家”的游戏。
  (1)出示贴有不同颜色标记的篓子:糖果放在哪个楼子最合适?(请1~2位幼儿操作)你怎么知道糖果放在这个篓子里?
  (2)认识颜色标记。
  (3)幼儿按颜色标记分一分,幼儿个别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边放边说“送黄色糖果回家”。
  3.品尝糖果。
  让幼儿选择任何一种颜色包装纸的糖果品尝,并说:“我想吃某某颜色的糖果”。
活动反思
在组织《糖果找家》这个活动的时候,我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从根据糖果宝宝的颜色跟它们打招呼,到以糖果宝宝出去玩,可是天黑了还没有回家,请小朋友送它们回家为由,引导幼儿根据颜色标记送相应糖果回家。最后到糖果妈妈为了表示感谢,带来了好玩的雪花片,让孩子送雪花片回去。
总体来说,孩子们的兴致还是很高的。每个孩子都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特别是让他们帮忙找糖果宝宝的时候,他们很兴奋。活动的目标基本达成。但是,在活动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首先,在请孩子帮助糖果妈妈寻找糖果宝宝的时候,我是以老师先帮忙找,再请孩子找的形式来进行的,但是,孩子看到我找的时候,也迫不及待的找了,以至于场面比较混乱,改成孩子和老师一起找,或许会好一点。还有,送糖果宝宝回家和送雪花片回家两个环节比较相近,或许可以换一个方式,加深一点难度。

第78篇、小班数学小兔拔萝卜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2、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要求:
  1.通过拔萝卜的游戏,复习5以内手口一致点数,并能说出总数
  2.感知5以内的物体的不同排列形式。
  3.培养幼儿思维的准确性和对数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一.出示t课件,提问:
  1.今天老师请来一位小客人,它是谁呀?(小兔)
  2.小兔最喜欢吃什么呀?(请幼儿说一说)
  二.介绍游戏玩法;
  1.兔妈妈请小朋友去帮忙拔萝卜,搬运萝卜。
  2.出示萝卜地的萝卜,提示:点数方法(可以目测也可以手口一致点数),并用集合圈的动作,说出总数。
  三.游戏"拔萝卜"(点数)
  1.幼儿分批自由挑选一长萝卜卡片点数。
  2.幼儿听指令去取相应数量的萝卜卡片,要求幼儿说出总数。
  3.以弟弟朋友找一找,与圆点卡片上相应数量的萝卜卡片,要求幼儿说出总数。
  4.请妹妹朋友找一找,与圆点卡片上的圆点一样多的萝卜。
  四.帮兔妈妈"装运萝卜"出示3只筐,分别装有3、4、5的圆点标签,请小朋友帮助兔妈妈把萝卜点数后装运到相应的大筐里,边送边讲"几只萝卜放在几个圆点的筐里"。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通过“小兔拔萝卜”的游戏情景,逼真的场地布置,让幼儿以小动物的角色身分参与其中,整个活动中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层次清晰,学习本领由易到难,安排合理。目标的制定也能结合教育纲要及本班幼儿发展水平来制定目标,重点突出、难点适宜。能关注全体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学好本领。在活动中幼儿的表现都比较好,各个环节都能依据老师的要求进行活动。幼儿基本能掌握双脚并拢行进跳的技能,个别能力弱的幼儿也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这一动作技能。
  不足之处:
  1、最后的游戏可以多玩几次,因为幼儿此时的兴趣还是比较高的,可以满足他们玩的需求,适当的多玩几次。
  2、活动结束放松时可以放些轻音乐,感觉会更好些。
 

第79篇、小班数学挂灯笼教案反思

 活动名称:挂灯笼
  活动目标:
  1、尝试用AABB、ABB、AAB等方法间隔排序挂彩灯。
  2、知道灯会是元宵节特有的活动,体验挂彩灯过元宵的快乐。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学习重点:用AABB、ABB、AAB的方法间隔排序挂彩灯。
  学习难点:能用间隔的方法自创排序规律。
  活动准备:
  教师教具:彩灯排序图例、半成品范例、PPT
  幼儿学具:不同颜色的彩灯纸片若干、画有钩子的纸片人手一张、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观察讨论
  【通过观察讨论,初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有过元宵节的愿望】
  1、讨论:再过几天,我们又要迎来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我们除了吃
  汤圆以外,还可以怎样欢庆元宵节?
  小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天大家会吃汤圆、挂花灯,真快乐。
  (二)感知理解
  【这环节根据小班幼儿做事的目的性不够强,在自主操作中比较容易随意,及小班幼儿在模仿中学习的特点,因此引导幼儿在理解排序基础上模拟尝试,理解用AABB、ABB、AAB的方法间隔排序挂彩灯的方法】
  1、观察:这些人在干什么?他们是怎么挂灯笼的?
  小结:有顺序地间隔排排队挂灯笼,挂出的灯笼整齐又好看。
  2、出示AABB半成品范例:我也学着他们的方法来挂灯笼,看看我挂的灯笼和
  哪一串灯笼的方法是一样的?接下去该怎么挂?(请一幼儿上前示范接着挂灯笼,老师引导幼儿观察讨论:他挂得对吗?为什么?再接下去该怎么挂?)
  幼儿可能:关注灯笼的大小、颜色等,但不能发现间隔排序的规律。
  教师预处理:从前往后边点边说,如,“1个2个、1个2”等,提示幼儿发现并理解。
  小结:这串灯笼是2个2个、2个2个挂的。
  3、出示ABB半成品范例:这串灯笼是怎么挂的?接下去挂什么灯笼?
  小结:这串灯笼是1个2个、1个2个挂的。原来,虽然都有规律,但方法是不一样的。
  4、设疑:如果你挂,你准备怎么挂?
  (1)请个别幼儿先说再挂(引导幼儿想好后操作)
  (2)根据幼儿操作,集体边点边说,了解其间隔排序的规律,如2个1个、2个1个等
  (三)操作实践
  【这环节引导幼儿在模拟尝试基础上尝试创造,两个环节铺层递进,共同为目标服务。】
  过渡:一个钩子挂一个灯笼,这里有许多灯笼需要挂起来,小朋友们来帮忙吧!
  1、幼儿操作,老师观察指导:
  (1)关注幼儿用了什么间隔规律来挂灯笼的?提示幼儿坚持一种规律排到底?
  (2)指导幼儿对自己用的排序方法,用*个*个的表达方式用语言表达出来。
  (3)引导幼儿一个钩子挂一个灯笼,把灯笼挂挂好,不掉下。
  2、集体讨论:
  (1)你是怎么挂灯笼的?(引导幼儿用个*个的表达方式用语言表达出来)谁和他用了一样的办法?
  (2)假如接下去还可以挂,应该挂什么灯笼?
  (3)有没有不一样的挂灯笼方法?(引导幼儿发现序列不一样和用的灯笼不一样均可)
  小结:原来只要动脑筋,还能用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挂灯笼。
  3、再次操作:你们想不想用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挂灯笼?那就试试吧!
  (1)引导幼儿用和刚才不一样的规律挂灯笼,并用*个*个的表达方式用语言表达。
  (2)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加强重点指导,引导幼儿先想好方法再挂灯笼。
  (3)对于挂得快的幼儿引导幼儿边点边唱边检查。
  4、讨论
  (1)你这次用了什么不一样的方法挂灯笼?集体验证看看是不是和这个小朋友说的一样?
  (2)还有不一样的挂灯笼方法吗?看看是什么?(引导幼儿集体观察发现,并
  用语言表达出来)
  5、拓展回忆:除了挂灯笼是间隔排排队的,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间隔排排队?
  我们在回家的路上或在出去玩的时候找一找会间隔排队的东西,到幼儿园里来告诉大家。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第80篇、小班数学趣味纽扣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说故事中的对话,尝试按钮口的特征(颜色、大小、纽扣上的洞洞的数量等)进行配对。
2、乐意帮助别人,感受帮助小动物找到纽扣的快乐。
3、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故事PPT、塑封的小动物、塑封纽扣、草地
配套课件:小班数学课件《一颗纽扣》PPT课件
下载地址:www.banzhuren.cn/ppt/2495.html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师:这是什么?有几颗纽扣?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个故事“一颗纽扣”。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观看PPT
1、观看PPT1提问:这颗纽扣是什么样的?
小结:小老鼠捡到了一颗白白的、圆圆的、上面有4颗洞洞的纽扣。
2、观看PPT2提问:
(1)这颗纽扣是小狗丢的吗?
(2)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结:小狗的纽扣是红色的,小老鼠的纽扣是白色的,它们的颜色不一样,所以不是小狗丢的。
3、观看PPT3提问:猜猜小兔会怎么说?
小结:小兔的纽扣是三角形的,小老鼠的纽扣是圆形的,它们的形状不一样,所以不是小兔丢的。
小班数学教案《一颗纽扣》含PPT课件
5、观看PPT5提问:小朋友想一想,这颗纽扣是小蚂蚁丢的吗?为什么?
小结:小蚂蚁的纽扣小,小老鼠的纽扣大,它们的大小不一样,所以也不是小蚂蚁丢的。
6、观看PPT6提问:
(1)它会怎么问妈妈,我们一起来学学小老鼠的话。
(2)这颗纽扣是妈妈丢的吗?为什么?
小结:妈妈的纽扣和小老鼠的纽扣都是白白的,圆圆的,上面有4个洞洞,大小也是一样的。
三 幼儿操作
1、还有一些小动物没有找到纽扣,你们愿意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帮助它们吗?
2、每人抱一个小动物,在草地上找到相应的纽扣并贴在小动物身上。
3、交流分享,并验证。
小结:你们也是爱动脑筋又会帮助别人的好孩子。
反思总结:
倡导孩子的自主学习是当前课改的主流方向,因此,整个活动中我都以幼儿为主体,为幼儿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 由于活动的情景性比较强,幼儿们在整个活动中都很投入孩子们很喜欢故事的内容,能跟着小老鼠一起寻找纽扣的主人有积极表现的欲望。多媒体辅助法 等适宜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仔细的观察图片内容,帮助小老鼠一起寻找纽扣的主人,又通过白板课件,增添活动的乐趣。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多彩。

第81篇、小班数学小熊的饼干店教案

 活动目标:
  1、乐意操作材料,体验分类的乐趣。
  2、巩固认识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并学习区分黄色和绿色。
  3、能按形状和颜色对物体进行一维的二次分类。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会辨别黄色和绿色。
  2、环境准备:黄色和绿色的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卡片若干;简易货架3个;小熊、小白兔、小猴子的毛绒玩具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创设小熊邀请小朋友到自己的饼干店参观这一情景导入活动。
  二、认识图形和颜色:
  1、通过比较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基本特征来认识形状,并在此过程中学习分辨黄色和绿色。
  2、幼儿从凳子下取出事先放置好的"饼干",用刚刚学到的本领观察手中的3块"饼干"。
  3、通过与小熊一起玩"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巩固对形状和颜色的认识,并初步检验幼儿对形状和颜色的掌握情况。
  三、摆一摆:
  1、让幼儿对手中"饼干"按照形状进行一维的第一次分类。
  2、引导幼儿在第一次分类的基础上,根据颜色进行二次分类。
  3、让幼儿对摆放的"饼干"进行检查和纠错。
  4、教师总结:不单可以只按形状分类,还可以按照形状和颜色两个维度来分。
  活动结束:
 

第82篇、小班数学公开课穿项链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对于小班第一学期的孩子来说,"有规律的排序"是一项比较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它需要幼儿进行系统、连贯的思考。为了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按规律排序的概念,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穿项链》,活动中,幼儿在观察、发现、动手操作、集体检查中反复学习并掌握按规律排序这一知识。
  活动目标:
  1、尝试按颜色进行有规律的排列。
  2、能手眼协调进行操作,感受数学中的规律美。
  3、初步学会相互合作。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1、长颈鹿、小狮子动物各一个。
  2、四种颜色的珠子若干。绳子、夹子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欣赏项链,发现物体排列的规律。
  1、幼儿观察项链,发现其规律。
  师:今天是长颈鹿和小狮子的生日,小兔给它们俩每人买了一份礼物,你们看!是什么?
  师:这条是什么样的?
  2、小结。
  师:原来这两条项链上的珠子,一串是一个红的、一个黄的……,还有一串是一个橙色
  的、一个绿色的……,都是有规律的排列的。
  过渡:你们想穿一条这样漂亮的项链送给长颈鹿和小狮子吗?
  二、穿项链,学习按颜色进行有规律的排序。
  1、教师交代要求
  师:请你也穿一条有规律的项链送给小动物们,穿的时候请你一边穿一边说:一个X颜
  色、一个X颜色……。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礼物、集体检查
  师:长颈鹿和小狮子收到大家送给它们穿的项链可真开心啊!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穿的
  项链。
  三、制作礼物,巩固按规律进行排序。
  1、幼儿观察,发现新规律。
  师:老师也穿了一条项链送给长颈鹿,你们看!我穿的项链是什么样的?
  3、穿项链,尝试制作。
  师:你们想穿这样的项链吗?请你们试试穿一条这样的项链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好吗?
教学反思:
  幼儿对这节课表现出了很强的兴趣,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很好的完成了老师预设的目标,除了自主操作的环节外如果在前面的环节请个别幼儿到黑板上操作更能看出幼儿掌握的情况,还有就是展示穿的动作时语言引导较多,应该将幼儿的注意力放在观察老师的动作上。

第83篇、小班数学小刺猬的项链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数学是一门最重要的基础学科,然而,当幼儿学习数学时显得很被动,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幼儿数学枯燥的教学方法,既然学得枯燥,不如让它们不经意地融入到精彩的故事里,借助色彩丰富的画面,通过有趣的童话情景,巧妙地把幼儿阶段的数学知识融入到绘本故事中。根据小班班年龄段孩子的特征,我设计了数学活动《小刺猬的项链》。
  活动中通过数学和绘本的结合,由故事的形式导入,让幼儿在欣赏故事的同时,观察小刺猬项链的排列顺序,进一步感知和学习按规律排序的方法,让孩子在故事的海洋轻松地学习。
  活动目标:
  1.发现交替排序的规律,并能按相应规律接着往下排。
  2.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3.懂得并感受到助人为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
  物质材料准备:绘本PPT、小动物项链图若干、穿项链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感知交替排序。
  1.故事导入。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小刺猬拉亚。
  2. 感知交替排序。
  拉亚想出了一个什么好办法?它的项链是怎样穿起来的?
  小结:原来拉亚用一颗红豆、一颗绿豆这样有规律的方法把豆子串起来,穿成了一条漂亮的项链。
  二、初次尝试,学习规律排序。
  拉亚带着漂亮的项链,小动物们不再害怕它了,而且还希望拥有一条像拉亚一样漂亮的项链。
  1.幼儿尝试帮好朋友做项链。
  小动物们齐动手,拣来了红豆、黄豆、绿豆,请你按照规律,帮小动物们完成它们各自的项链。
  2.幼儿操作,并讲述操作结果
  你帮助了谁?穿了一条怎样的项链?
  小结:通过小朋友们的帮助,小动物们都带上了漂亮的项链,可高兴了。
  三、再次尝试,巩固交替排序。
  过渡:看,大象也赶来了,看到小动物们都有了自己的项链,好羡慕!想要一条有规律的项链。
  1.发现规律,巩固交替排序。
  请你用小动物们采来的豆子帮大象穿一条有规律的项链。
  2.展示、讲述操作结果
  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为大象穿出了许多有规律的项链。
  四、情感延伸,体验助人快乐。
  1.讨论:小动物们在你们的帮助下都有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项链,你帮助了小动物,你有什么感受?
  2.欢唱《幸福拍手歌》,感受快乐。
活动反思:
此活动将绘本与数学巧妙地结合起来,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特别浓厚,而且将分享合作能力自然而然的融入其中,给人已美妙的感觉,这是我工作以来到目前为止组织的最好的一节数学活动。虽然比较成功但也有不足之处现将此活动反思如下;
1、我班幼儿在小班时已熟练掌握ABAB、ABC 、并创新了AABB、AABBCC等许多规律,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我设计了学习按物体的两种特征进行排序,促进孩子们在原有基础上能进一步发展。因此此目标适合本班幼儿发展水平。
2、活动中教师把问题抛给幼儿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表达,正确到位的提问孩子们很快能发现每条项链的规律,而且在说第三、第四条项链的排列规律时百分之八十的幼儿能将两种特征结合起来一起说。
3、在操作环节大部分幼儿在拿到材料后,能主动找到好朋友一起分享材料,有3名比较腼腆的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也找到了伙伴分享材料。孩子们串出规律水平不一有的喝教师演示的规律一样,有的则大胆创新了许多规律,有的幼儿甚至9个物品为一组规律特别棒!但也有的孩子所串的项链看不出按什么规律串的,有2个孩子是性格特别外向沉不下来交往能力特别强,找到了6个伙伴合作分享材料,因此材料的种类太多,他们看到这些材料后就迫不及待地串了起来,因此没按规律来串。还有1名幼儿他的能力在三到四个物品为一组规律之间,但分享到的材料过多,导致没有按规律来串。
4、此活动时间有一些长大概有35分左右,但整个活动氛围特别融洽,孩子们特别快乐!活动结束后孩子们仍沉浸在分享的快乐之中不愿走出活动室。

第84篇、小班数学活动摘苹果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不受颜色、大小的影响进行分类活动。
  2、巩固点数的方法,并能说出总数。
  3、幼儿乐于动手操作,喜欢与同伴一起参与游戏活动。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1、幼儿已有区分红绿两色的学习经验。
  2、教师准备①背景苹果树6颗,红、绿两色的大小不一样的苹果若干。 ②幼儿操作果盘,苹果的筐子三个。
  3、音乐
  活动过程:一、白版课件引入,帮老爷爷摘苹果。出示老爷爷,小朋友们帮助他摘苹果
  二、1、教师出示6颗苹果树背景图,巩固点数方法,并说出总数。
  师:小朋友我们来到了老爷爷的苹果园乐,快来数一数,一共有几棵苹果树?   幼:6棵。
  师:苹果是什么颜色的?    幼:红色,绿色。
  师:我们用小手指指看红色的苹果在哪,绿色的苹果在哪,请小朋友指指看。幼:幼儿自由点指红色苹果,绿色苹果。
  师:这些苹果都一样大吗?幼:不一样大。
  师:我们再找找看,大苹果在哪里用小手指指看,小苹果又藏在哪里?
  三、请幼儿帮助老爷爷摘苹果
  1.老爷爷请我们小朋友帮小妹妹摘苹果,摘什么苹果呢?摘一个红苹果,一个绿苹果,提问幼儿要摘几个苹果?幼:一个红苹果,一个绿苹果。师:这是小妹妹的果盘,请小朋友把摘下来的苹果放在果盘里,开始摘。
  2.老爷爷让小朋友给小弟弟来摘苹果,这次摘得和刚才的不一样,要摘什么苹果,一个大苹果,两个小苹果,请小朋友们重复老师的话,听好要再去摘苹果,
  3.小弟弟,小妹妹收到你们给他摘的苹果非常开心,弟弟妹妹都很喜欢吃苹果,小朋友们喜欢吗?吃苹果有什么好处?幼:吃苹果有营养,吃苹果洁齿,吃苹果有助于消化,让幼儿共同了解吃苹果的好处。
  4.师;请小朋友为自己来摘苹果,摘一个红色的大苹果,一个绿色的大苹果和一个红色的小苹果。教师出示三个篮子,篮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呢?你们发现了没有?幼:篮子的颜色不一样,大小不一样老一会请小朋友把大大的红苹果放在大大的红篮子里,大大的绿苹果放在大大的绿篮子里,小小的红苹果放在小小的红篮子里。幼儿进行操作,老师进行随机指导,鼓励。
  四、活动自然结束。小朋友们今天真棒,我们帮老爷爷摘了这么多苹果,老爷爷非常感谢你们。快听,老爷爷和我们说什么?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数学教育是幼儿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的课程观和知识观也告诉我们:"幼儿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建构和发现知识,不是知识的旁观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创造者,而且幼儿的这种角色不是教师仁慈地赐予的,而是他们作为学习者天然具有的。"在幼儿数学教育领域中,让幼儿真正做到"学会应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去解决身边生动的实际问题,而不是把他们作为一种知识储备或是教条。"需要我们从观念到行为做一次深刻的反思,要使幼儿园的数学教育真正做到有效甚至高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到。

第85篇、小班数学公开课有趣的排序教案反思

 教学科目:数学教学内容:有趣的排序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基本的排列规律。
  2、培养幼儿的初步推理能力,尝试有规律的交替排序,培养幼儿的逻辑推理能力。
  3、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课件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去小兔家玩"导入活动。
  小兔做客,引起兴趣。
  出示课件:咦,谁来啦?(小兔)。小兔要搬新家了,今天,小兔邀请了小乌龟去它家里玩了。(出示课件)它提着蓝子准备去草地上摘些花把新房装饰的更漂亮。
  二、探索、发现规律。
  1、小兔来到草地上,看见许多的花,它可高兴了,咦,它看见前面的花特别的漂亮,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什么颜色的花?这些花是怎样长的?你发现有什么规律?我们也一起看看这些花是怎么排序的。(引导幼儿看课件观察,并说出排序的规律。)老师小结:这些鲜花是按照一朵红色,一朵白色,一朵红色,一朵白色的规律交替的排列着。所以显得更漂亮。
  2、小兔摘好的花往家里走去,哈,一群可爱小鸡拦住了小兔的路,看,小鸡真听话,一个一个的排着队,我们一起看看都有什么颜色的小鸡?你发现这些小鸡是按照什么规律排队的呀?
  (引导幼儿看课件观察,并说出排序的规律。)小结:原来小鸡是按照一只红的一只黄的来排列的。所以显得队伍很整齐。
  3、小兔走到一棵枫树的下面,看见有红色和干枯了的枫叶在往下掉。
  小兔就想:要是枫叶也像小鸡一样排好队来往下掉就好了。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想想怎样让枫叶也排整齐队呢?
  (引导幼儿看课件观察,并说出排序的规律。) 这些颜色怎样排列的?有什么规律?
  4、小兔回家看见家里有许多的正方形的箱子,乱乱的,看着很不好,于是小兔也把正方形的箱子也一个一个的排好队,可排着排着,小兔就不知道有的地方要排什么颜色的箱子了,它想请小朋友来帮忙。(引导幼儿看课件观察,并说出排序的规律。) 这些颜色怎样排列的?有什么规律?
  小结:原来箱子是按照一个红的一个蓝的来排列的。所以家里就不会显得很乱了。
  5、小兔把买好的糖果一颗一颗的挂起来,等乌龟来了就能看见小兔买了糖果给它吃,小兔摆着摆着就累的停下了,这可怎么办呀,还有糖果还没摆好呀。小朋友我们来帮助它把糖果摆好吧。(引导幼儿看课件观察,并说出排序的规律。)6、小兔家要经过一条漂亮的石头小路,这条小路是小兔用不同颜色的小石头有规律的铺成的?有什么规律呢?我们跟着一起来看看吧。(是怎样铺的?你发现有什么规律?)小结:哦,这条小路是由红色和蓝色铺成的,而且是按照一个红,一个蓝,有规律的反复交替的排着,所以非常的漂亮。
  7、天空突然下雨了,把小兔漂亮的有颜色的路都给淋不见了,小兔伤心的想哭了,小兔觉得小朋友非常聪明,它想请小朋友把门前的小路也按照它们的规律来排一排好吗?(老师提供排的物体)。
  三、幼儿操作。
  幼儿操作,老师巡视指导。
  老师评价幼儿操作情况,活动结束。
  四、看,小兔的朋友来它家做客了,看见它门口是小朋友完成的路,夸小朋友真的很不错!
活动反思:
排序指的是将两个以上物体,按某种特征上的差异或一定的规律排列。通过排序可以促进幼儿分析、比较能力的发展。在平时的游戏中孩子在操作摆弄物品时,已逐渐认识了一些事物的属性,如:大小、长短、颜色等。
活动开始,我就用情景导入,米奇妙妙屋,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在开始一部分因为我的一些疏忽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上得有点乱,导致部分幼儿知识的掌握不太好。活动中我欠缺教育机智,没有引导幼儿正确用语言来描述规律。
最后一个环节是熟悉掌握ABAB和ABBABB的排列规律。从几个幼儿上来排队的情况来看,虽然基本掌握了简单的ABAB、ABBABB排列规律,但在按给定规律排序时,因为我的引导不到位,使得幼儿没能按给定规律来排序。这让我明白教师的引导是否到位,关系着一节课的质量。每一环节的小结要清楚明了,帮助幼儿一步步掌握知识,绝对不能忽视。
 没有达到活动目标,但是,他们今天通过自己的探索感受了材料的特点,感知了物体的规律美,在今后的活动中,他能将今天的收获和感知表现出来,这样就达到了目的。因为今天的孩子都是不同一个班级的,孩子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幼儿都达到同一个标准,只能力求让每一个幼儿主动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发展。

第86篇、小班数学好吃的水果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看看、猜猜、讲讲中,了解水果的整体与局部的对应关系,复习"4"以内的按数取物。
  2、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一些常见水果。
  2、材料准备:PPT《好吃的水果》、菠萝一个、水果整体和局部图片、操作纸盆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小水果卡片。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猜一猜1、猜一猜: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水果,你们来猜猜看是什么?
  媒体操作: 播放课件第二页,菠萝局部(继续播放,出现更多局部,直到幼儿猜出完整的)2、摸一摸:菠萝的皮是什么感觉?(拿出菠萝请幼儿逐个摸一摸)小结:菠萝的外面的皮是一块一块的,上面还有许多叶子,摸上去是硬硬的、刺刺的。
  3、找一找:菠萝找朋友媒体操作: 播放课件第三页,出示三种水果的局部菠萝宝宝要找和他一样的朋友,这三种切开来的水果哪种是菠萝宝宝的朋友。
  媒体操作: 继续播放课件第三页,出现其他两种水果。
  幼儿讨论:还有两种是什么水果,他们切开来像什么?
  小结:还有两种水果宝宝是橙子和杨桃,他们切开来的样子都不一样,有的像五角星,有的像一朵花。
  二、水果宝宝找朋友1、我们一起来选水果,请你们每人挑选一样你喜欢的水果。
  2、你们选了什么水果?
  小结:你们的水果有的是整个,有的是切开来的3、游戏:水果宝宝找朋友。我们来玩一个水果宝宝找朋友的游戏,现在要请你们去找和自己一样的水果宝宝手拉手坐下来。
  4、共同检验(请幼儿两两介绍找的水果名称,如:我们是西瓜)提升:两个切开来的水果都是橙子,但是他们切得方法不一样所以切开来的样子就不一样)5、问题:我们今天认识了整个的水果宝宝和切开来的水果,数一数有几种水果宝宝?
  三、做水果色拉1、幼儿讨论:这里有了这么多水果,这些水果可以怎么吃呢?(剥着吃、切开来吃、榨果汁、做果酱)有一个好办法可以让我们一次吃到几种水果,把水果做成色拉。
  媒体操作: 播放课件第四页,出示水果色拉。
  2、关键问题:我先来选要做水果色拉的材料,你们帮我看看,老师这盘色拉需要什么水果?
  媒体操作: 播放课件第五页,出示盘子以及卡片。
  小结:这盆水果色拉需要1个橙子、五片西瓜。
  媒体操作: 继续播放课件第五页,出示正确答案。
  3、幼儿示范:请一名幼儿上来拿拿看。
  4、幼儿集体操作,教师指导。(根据不同层次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5、共同检验,我们一起来看看选的水果对不对。
  6、游戏:做色拉。儿歌:拌拌拌,拌色拉。苹果草莓放进去。(手中有这样水果的幼儿站起来做拌色拉的动作,反复进行3~4次)
活动反思:
  幼儿从出生之日起就不可避免的要和数学打交道,从而获得有关事物间数量关系的知识。如:家里许多人围着一张桌子吃饭;一包饼干打开有许多块……为了让宝宝们更好的感知这种量的关系。我通过游戏的方法带孩子们认识“1”和“许多”的关系。只学习“1”和“许多”相对年龄段低的幼儿而言较枯燥,但伴随游戏活动,就会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既可以满足幼儿游戏和好动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数学教育目标,所以我选择游戏“摘果子”和“吃香蕉”作为小班幼儿学习区别 “1”和“许多”关系的教材。小班的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我通过游戏、直观的教具:“大象伯伯和果子”、“香蕉”在营造氛围的同时适当渗透认知,让幼儿了解“ 1”和“许多”的关系的学习。使幼儿在游戏中建立初浅的数概念。上课时,我明显感觉到孩子们有兴趣,自己愿意学。在刚开始摘果子的这一环节中,我原本以为小班新生会比较乱,没有秩序,没想到口令一发出:“请每个小朋友去帮大象伯伯摘一个果子的时候,摘完马上回座位高高举起你的果子给大象伯伯看。”每个小朋友都迅速完成了任务,看来宝贝们都很想做大象伯伯的好帮手。之后我又设计了一个游戏环节,我是想用反复强调提问的方式使幼儿感知许多可以分成很多的1 个……这种反复强调使幼儿印象更深刻,每次的小结又使幼儿进一步加深理解。

第87篇、小班数学好玩的大和小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大”和“小”是通过比较得来得一组相对概念。幼儿不仅要在学习中获得这些相对的概念,还要让“大”和“小”的概念应用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本设计以系列游戏的活动,使幼儿在“大”和“小”的惊喜探索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并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的方法。
  【活动目标】
  1.学会目测有明显大小差异的物体,懂得物体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来认识的。
  2.通过游戏使幼儿初步体会到由大到小和由小到大之间的转变,初步发展幼儿的多向思维。
  3.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1.硬纸鱼20条(有大小差别)、钓鱼竿若干、用大积木围搭成一个“池塘”。
  2.吹泡泡用具:装有肥皂水的塑料瓶人手一份,吸管(单孔、多孔、粗细不一)数量多于幼儿人数,气球若干。
  3.可变大或变小的食物若干种,如饼干、水果、青菜、木耳干等。
  4.照相机、大白纸和画笔,幼儿自带小时候的照片和近照。
  【活动过程】
  游戏一:钓鱼1.每次请一名幼儿来钓鱼,要求钓“池塘”中所有鱼中最大的一条和最小的一条。鱼钓上来后,分别放在大鱼筐和小鱼筐里。
  2.尝试:请幼儿自由地钓鱼,仍旧要求钓最大的和最小的鱼。
  游戏二:超级比一比。
  1.请幼儿将手放在眼睛前当望远镜,大家一起来找找教室里的“大”和“小”。
  2.将幼儿分成两组,玩超级比一比的游戏:比比谁的鞋子最大?谁的头最大?谁的嘴巴张得最大?谁的手最大?谁穿的衣服最大?……游戏三:大人和小人1.教师讲述故事《大人国小人国》。
  2.照片分享:小时候的我……(小手小脚,坐在推车里,不会自己穿衣裤和穿鞋袜、吃饭。)3.提问:如果有一天你变大了,你是什么样的?(个子高了,胖了,力气大了,穿大鞋,跑得很快,可以做许多的事情,上学等。)4.启发幼儿运用想像力随意表现身体某部位的变化。将幼儿表现的身体轮廓印香在纸上。(可将胳膊伸长,两脚分开来表示大人;用蹲下,胳膊、腿、脚收紧或绻起来的动作来表示小孩。)
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完成后,总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幼儿的积极性非常高,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知识理解还是非常准确的。对整个知识的学习都是通过一个故事完成的,是知识的学习不感到乏味枯燥。对幼儿表现好的,教师给予及时的奖励,让幼儿有一定的成就感。
这节课,我感到遗憾的是,有部分幼儿没有机会来表见自己,因为担心幼儿混乱,集体回答问题的机会多余幼儿的个别回答。整个课程让幼儿意犹未尽。
本次活动设计是从基础入手形成大小相对概念的教学活动,重点是让幼儿在掌握大和小概念的过程中发展多角度的、多层面的思维。
在教学上打破了过去数学课的传统模式,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的特点,寓数学教育于语言、游戏之中。一系列的游戏活动,使幼儿在“大”和“小”的惊喜探索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第88篇、小班数学三只小狗过生日教案反思

一、设计意图
  小朋友喜欢小动物,利用动物角色开展活动,更具亲切感。活动中以小朋友喜爱的小狗为载体,让他们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景中,学习区分大小和根据大小排序。
  幼儿学习数学是从"数行动"发展到"数概念"的过程。《三只小狗过生日》通过幼儿操作图卡来获得数学知识,让幼儿在感知情景的基础上,学会观察、思考及操作。操作是幼儿数学教育的有效手段,在游戏操作中学数学能使幼儿在轻松愉悦、自然有趣中体会到数学的概念。
二、活动目标
  1、按大小特征给三个物体排序并进行相应的匹配。
  2、了解冬天穿戴的衣物或用品。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
  大、中、小玩具小狗各一只;大、中、小帽子、衣服各一件;每幼一份图卡
四、预设过程
  (一)三只小狗过生日。
  1、狗妈妈有三个宝宝,狗老大,狗老二和狗老三,我们来认识一下三只狗宝宝吧。
  2、出示三只小狗,区别大、中、小
  (二)小狗戴帽子。
  1、妈妈说:冬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冷,宝宝们,妈妈给你们准备了新帽子,你们快戴上吧。
  2、师操作情景:三只小狗抢着试帽子:狗老大戴上小帽子,才遮住了一只耳朵;狗老三戴上大帽子,像钻进了黑洞洞……
  3、狗宝宝们的帽子戴对了吗?谁来帮帮狗宝宝们呢?(引导小朋友说出:最大的帽子给狗老大戴,最小的帽子给狗老三戴,狗老二戴不大不小的那顶帽子)
  (三)小狗穿新衣
  1、天气越来越冷,狗宝宝的爷爷奶奶担心小宝宝要冻坏了,送来了三件暖和的新衣服--出示三件衣服。
  2、你们觉得哪只小狗穿这件呢?(一一对应)请个别小朋友帮忙按大中小送给三只小狗。
  (四)宝宝送礼物
  1、爷爷奶奶送的礼物让狗宝宝们乐坏了,他们准备出门去玩。可是,天气很冷,他觉得冷飕飕的,要是有更多过冬用的东西就更好了。小朋友,你们还知道哪一些用品能让小狗宝宝更暖和呢?(幼儿讨论)
  2、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礼物,出示图卡,幼儿观察并讲述。
  3、小朋友们可别送错了,我们要送给狗老大最大的还是最小的那份礼物呢?狗老二?狗老三呢?(幼儿讨论)
  4、分发每人一套图卡,按大中小排序,给三只狗宝宝送上礼物。(观察幼儿能否正确排序,能否运用语言来表达排序结果)
  5、庆祝狗宝宝的生日。
活动反思:
活动与生活密切相连,很投幼儿的胃口,上起来较轻松。此次活动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使幼儿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不知不觉中主动的学习,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第89篇、小班数学大小分类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物品,并能发现特征。
  (2)两个相同的物体比大小。
  (3)能按物体的大小进行分类,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教学准备:
  (1)小熊、纸箱子、橡皮泥、汽车、篮球、雨(样子一样,大小不一)各两个。
  (2)纸盒子(魔盒)一个。
  (3)小班幼儿用书10月分册第19页。
  教学重点 :
  按照物体的大小分类。
  教学难点:
  能准确说出物品的名称,并发现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当魔术师。
  教师:"今天,李老师想当一位魔术师,带着咱们贝贝班的小朋友去看看魔幻的世界,小朋友想不想去呀?"
  幼儿:"想!"
  创设情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变魔术。
  教师:"那好,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呀?"
  幼儿:"盒子"
  教师:"它呀可不是一个普通的盒子,它能变出好多好东西呐!小朋友想不想看看它都能变出什么东西来呢?"
  幼儿:"想!"
  教师:"好,现在请小朋友来跟老师一起变变看吧!"
  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认一认,并发现特征。
  教师:"魔盒、魔盒。"
  师生:"变、变、变。"
  (一一出示物品)
  教师:"看,咱们变出了什么呀?"
  幼儿:"小熊、纸箱子、橡皮泥......"
  教师:"那么小朋友来看看它有几个(只)呀?"
  幼儿:"两个。"
  教师:"噢!两个,那它们两个长得一样吗?"(同一物品作比较)
  幼儿:"一样。"(伴随说出一些明显特征,比如:颜色等)
  教师:"那小朋友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幼儿:"一个大,一个小。"
  教师:"啊!咱们贝贝班的小朋友真棒。那小朋友还能告诉老师它们两个到底是哪个大哪个小吗?"
  幼儿:"能"
  教师:"好,现在李老师请一位小朋友上来给老师指一指,好不好?"(幼儿举手,请一位幼儿上前)
  教师:"好,谢谢***小朋友,请回坐。"
  教师:"刚刚***告诉老师了,是它(大)它(小)。"(教师先举起大的一个物品,随后举起小的一个物品)
  教师引导幼儿,让幼儿自主发现特征。
  三、物品按大小分类
  教师:"刚刚小朋友都认识了这些物品,也知道了它们哪个大哪个小是不是?
  幼儿:"是"
  教师:"可是老师把它们都放在了这个桌子上面,小朋友看看这样放着整齐不整齐呀?"
  幼儿:"不整齐。"
  教师:"那么小朋友想一想咱们把它们怎么放就变整齐了呀?"
  开动幼儿的脑筋,让幼儿思考。
  幼儿:"分开放。"
  教师:"唉!对了,小朋友真聪明。"
  教师:"现在小朋友看看老师拿的这是什么呀?"
  幼儿:"纸箱子。"(出示一大一小纸箱子)
  教师:"它们......一个(大)一个(小)"
  教师:"咦!我看见它里面有一个东西,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呀?"
  幼儿自由猜想,再次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教师:"噢!原来是一个字宝宝呀!"
  教师:"小朋友看看这个字宝宝在大的纸箱子里放着还是在小的纸箱子里放着?"
  幼儿:"在大纸箱子里。"
  教师:"所以这个字宝宝和这个纸箱子一样。"
  教师:"来,跟老师念:大、大、大。"
  幼儿:"大、大、大。"
  教师:"这个字念什么?"
  幼儿:"大。"
  教师:"老师在这个小的纸箱子里也看见了一个字宝宝,小朋友猜猜在这个纸箱子里找到的字宝宝念什么呀?"
  教师:"小、小、小。"
  幼儿:"小、小、小。"
  教师:"小朋友记住了没有?"
  幼儿:"记住了。"
  教师:"那好,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来给它们分分类。大的物品放进大的纸箱子,小的物品放进小的纸箱子,好不好?"
  幼儿:"好。"
  请幼儿上前自主操作,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
  四、小结
  教师:"看看,现在这个桌子上面变整齐了没有?"
  幼儿:"整齐了。"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第90篇、小班数学活动帮瓢虫找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按点子的数量匹配相应数量的实物,初步感知物体的对应关系。
  2.能按要求乐于参加操作活动,能边操作边讲述。
  3.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画有1个斑点、2个斑点、3个斑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树叶3片,小虫若干。
  3.儿歌《小瓢虫》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做吃状)
  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1.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学习数数1、2、3。
  (1)出示1只瓢虫。提问:瓢虫宝宝长什么样?(圆圆的身体。
  背上有什么?(斑点)有几个斑点?(2个)师幼一起手口一致的点数2。
  (2)再同时出示2只瓢虫。(身上的斑点分别为1个和3个)让幼儿说说它们身上分别有几个斑点,集体手口一致的数1个斑点的瓢虫,请个别幼儿上来手口一致的数3个斑点的瓢虫。
  2.观察瓢虫的外型特征,巩固对大小、颜色的认识。
  师:“这3只瓢虫宝宝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颜色、大小、斑点)
  三、利用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1.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1)通过照顾小瓢虫,巩固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师:“瓢虫宝宝的妈妈生病了,想请小朋友帮忙照顾瓢虫宝宝,请你选一个瓢虫宝宝来照顾,拿到后看一看你的瓢虫宝宝身上有几个斑点?伸出手指数一数。”
  (2)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师:“瓢虫宝宝们肚子饿了,它们最喜欢吃虫子,我们带着瓢虫宝宝去抓害虫吧。”(听着音乐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抓害虫)
  2.送瓢虫宝宝回家
  (1)让幼儿把不同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有相应圆点的树叶上。
  师:“瓢虫宝宝们累了,想休息了,它们喜欢在什么地方休息?(树叶)请你们送它们去树叶上休息。(送的时候要求幼儿1个斑点的瓢虫宝宝送到有一个圆点的树叶上,2个送到2个圆点的树叶上,3个……)
  (2)集体验证。
  四、结束活动
  幼儿学小花猫走路轻轻的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上完这节课后,我对本次活动进行了以下反思:在第一环节中,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我们班的幼儿很有兴趣。第二环节中,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的数5以内的数,对我们从托班升上来的幼儿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教孩子数数的时候,应该注重数数的方位,如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第三环节是本次教学活动最重要的环节,通过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当孩子说的答案不一样时,老师需要机智一些,很好的把它转过来,如瓢虫身上的斑点不一样时,可以通过集体数数帮助幼儿解决。还有就是师幼的互动应该更多一些。

第91篇、小班数学活动我们去郊游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自制稻草制品的多种玩法,在此过程中掌握双脚跳、跨跳的技能并能在宽20厘米的平衡线中间走。
  2、通过玩“打老鼠”等系列游戏,加快奔跑的速度,提高动作的灵敏度性和协调性,发展平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自制游戏材料与同伴参与体育活动的快乐,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商讨游戏规则,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5、在活动中增长幼儿对大自然的爱。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已有包纸球的经验,对稻草及其制品较为熟悉。
  材料准备:
  1、稻草若干把,各种花式的草墩若干个,用草编织的小路若干条,草球若干个,大小稻谷若干袋,颜料、丝带、彩带若干。
  2、麻雀头饰2个、老鼠头饰2个、望远镜2个、田野场景图片、录音机、录音带。
  3、场地设置:见活动过程中的图示。
活动过程
  1、师幼讨论,进一步认识和熟悉活动材料。
  (1)师(出示稻草)巩固对稻草的认识:“小朋友看这是什么?(稻草。)你知道它是从哪里来吗?(田里来的。)它是什么形状的?(长长的、圆圆的、中间是空的。)它有什么用处呢?”(幼儿自由表述。)
  (2)巩固对稻草制品的认识,引发对利用自制材料进行游戏的兴趣。
  师(展示各种样式的草墩和草绳):“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如果用这些稻草、草墩、草绳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让幼儿自由商量讨论,在老师的协调、启发下,幼儿自由分组开展操作活动。
  2、幼儿分组自制游戏材料,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1)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分组操作,教师指导。
  第1组:包草球。
①指导语:“我们怎样才能把稻草包成一个球状呢?可以借鉴我们以往学过的包纸球的办法。”
  ②幼儿尝试将稻草包成草球状。
  第2组:涂染和装饰。①指导语:“选择你自己喜欢的颜色把它们涂得漂漂亮亮,同时也可以用各种彩带、丝带帮它们装扮,活动时请小朋友注意保持环境卫生,不要让这些稻草制品掉眼泪呀。”
  ②幼儿对草墩、草垫等制品进行涂染和装饰。
  第3组:变造型。①指导语:“我们可以把稻草制品变成各种形状,请你们来变一变。”
  ②幼儿利用材料的特殊性对稻草制品进行重新变形。共同分享变废为宝成果的快乐。
  3、利用自制游戏材料进行多层次游戏,发展跑、跳、平衡等多种运动技能。
  (1)花样玩稻草制品。
  ①鼓励幼儿观察、设想并讨论:“请小朋友想一想,用刚才自己做的草球、草墩和草绳可以玩什么体育游戏?有多少种玩法?”
  ②幼儿尝试以多种花样玩稻草制品,同时进一步熟悉活动材料。
  ③请玩得好的幼儿示范表演花样玩稻草制品。
  幼儿想到尝试用单、双脚跳过草墩;跨跳、侧跳过草绳;把两条长草绳摆成小路快速走;把草球直接扔到筐里或朝某个方向扔等。
  (2)系列游戏:“我们去郊游”。
  ①请幼儿设想并表述自己玩游戏的方法。
 指导语:“如果我们用这些稻草制品来玩一个‘郊游’的体育游戏,你们想怎样玩才最有趣呢?”
  ②老师根据幼儿提出的玩游戏的方法,结合预设方案,组织系列游戏“郊游”。
  游戏1“我们去田野”,训练跨跳与平衡能力。
  A. 规则:要求幼儿听音乐一个跟一个地做跨跳和走路的动作,从一个草墩跨跳到另一个草墩上,走小路(草绳制)时不能走出草绳范围,若跨跳不成功的要重新跳过,走出草绳的则要重新走过。(场景示意图见图1。)
  B. 在幼儿游戏2~3遍后,配班老师适时出示田野场景图片,表示游戏结束。
  图1
  游戏2“我们在田野游玩”。
  A. 增加游戏难度:改变草绳的投放方法与摆放密度,调整及加宽草墩距离,提高幼儿跳的兴趣。
  B. 规则:幼儿听音乐一个跟一个双脚跳过小沟(草绳制),跳到草墩上。要求幼儿双脚跳时不能踩到草绳,再双脚跳到草墩上,不能掉下来。(场景示意图见图2。)
  图2
  C. 鼓励幼儿原路返回,看谁跳得又快又准,结束游戏。
  D. 引导幼儿谈谈此次郊游的感受,交流总结跳与平衡走的经验。
  游戏3:“帮农民伯伯打麻雀和老鼠”。
  A. 营造氛围,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播放背景音乐(麻雀和老鼠的声音),引导幼儿倾听。请幼儿用望远镜观望并向老师和同伴报告。(幼:“不好了,是麻雀和老鼠在偷吃粮食。”)指导语:“那怎么办好呢?”请幼儿自由说出办法来对付麻雀和老鼠。(音乐响起前,请一些幼儿戴上麻雀、老鼠头饰先扮偷吃粮食状,然后音乐变化时分别藏到禾把后面让其余幼儿寻找。)
  规则:幼儿分组听音乐双脚跳过草墩和草绳,拿起草球扔麻雀;拿起草绳抓老鼠,互换角色持续游戏多遍。(场景示意图见图3。)
  游戏过程中及时提示幼儿注意快跑和躲闪的安全,见图4。
结束活动
  (1)幼儿帮农民伯伯送稻草和稻谷回“家”。
  提示语:“小朋友刚才真能干,帮助农民伯伯赶走了麻雀和老鼠。现在我们帮农民伯伯把稻谷和稻草送回家吧。”幼儿可以选择两人抬着稻谷、自己托着稻谷或挑着稻草走过小路、跨过草墩(草墩的高度增加),高高兴兴地回“家”(见图5)。
  (2)听音乐做放松动作——按摩操,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延伸
  1、幼儿把挑回来的稻草堆成一间草房子,里面放稻谷,可以成为开展其他活动的资源。
  2、利用游戏比赛形式培养健康心态游戏比赛在体育教材中占有相当的份量,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游戏深受幼儿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
活动反思
  1、活动重视幼儿主体性的发挥。
  从自制材料环节到游戏玩法讨论等环节无不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精神。
  2、材料提供的丰富性和园本化。
  (1)活动中提供给幼儿的草球、草绳、草墩和禾把的花式多样化,教师由此体验到辅助材料多一些更能刺激幼儿创造的欲望,提升活动的效果。
  (2)善于利用园本课程资源和教研成果,在引导幼儿进行变废为宝的自制材料过程中丰富了体育活动的教育教学内容。同时也有机地整合了体育、科学、美术等领域内容,有效渗透环保理念。
  3、多层次游戏目标清晰,难易有别,利于幼儿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力的培养,同时富有乡土特色。
  让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与同伴打成一片。这样日积月累,持这以恒,就能帮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性格。

第92篇、小班数学秋叶飘飘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秋天落叶的自然现象。
  2学说故事中的短句:“树叶,你当我的ⅹⅹ好吗 ?”
  3乐意用动作语言表达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文学作品的美。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教学重点、难点
  1 感受秋天落叶的自然现象
  2 乐意用动作语言表达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课前带幼儿到户外观察秋季景色,进行拾落叶、观察秋虫等活动。
  2贴绒图片,大图书一本、树叶头饰一只。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师一边抛洒落叶一边说:“秋天到了,秋风吹来了,树叶宝宝从大树上飘落下来,飘呀飘呀会落在哪里呢?小朋友猜猜看?”鼓励幼儿自由发言。那么小树叶到底飘落在哪里呢?老师带来了好听的故事《秋叶飘》,小朋友认真听就知道了。
二、老师结合贴绒教具,讲述故事
  提问:小朋友听到了吗?树叶到底落在了哪里呢?幼儿自由发言。
三|、分段理解散文,鼓励幼儿能用相应的动作表现出来。
  1、树叶落在了哪里?(草地上)。谁过来和树叶说话了?(小虫)。小虫想把树叶当作什么?(小屋)。共同学说对话:“树叶,你当我的ⅹⅹ好吗 ?”师幼扮演角色:幼儿学小虫爬到老师处说:“树叶,你当我的ⅹⅹ好 吗 ?”,“好的,好的!”。小虫是怎样把树叶当作小屋的?(躺在树叶下面),做出躺的动作帮助幼儿理解。
  2、树叶落在了哪里?(沟里)。谁过来和树叶说话了?(蚂蚁)。蚂蚁想把树叶当作什么?(小船)。共同学说对话:“树叶,你当我的ⅹⅹ好吗 ?”请4 个小朋友分别扮演角色学说对话。如果你是小蚂蚁,你会怎样坐在树叶上,我们一起试试。
  3、树叶落在了哪里?(河里)。谁过来和树叶说话了?(小鱼)。小鱼想把树叶当作什么?(小伞)。共同学说对话:“树叶,你当我的ⅹⅹ好吗 ?”幼儿一起模仿相应的动作。
四、完整讲述故事
  利用大图书和幼儿一起完整讲述故事,重点让幼儿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五、拓展延伸活动:
  树叶飘呀飘,除了它落在草地上、沟里、河里还会落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做一片树叶,想飘到哪就飘到哪?结束。
教学反思
  在组织形式上,我选择了动静交替的形式开展,开头部分我首先用抛洒树叶的方法一下子把幼儿带进了秋叶飘落的意境,激发了幼儿表达的欲望:树叶落在了小船上、树叶落在了小沟里、树叶落在小河里。。。然后我用一句: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中的树叶到底落在了哪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很自然地引入老师讲述的故事中。接着我采用分段讲述提问,角色表演相结合的方法,每段变换不同的角色扮演,师生共同扮演角色,让幼儿在情景的扮演中学会角色的语言,从而达到老师预设的目标。幼儿从头至尾处于一种愉悦的情绪中学习,较好地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的环境。连今天新来的小朋友和平时一直不愿参与的徐志浩小朋友也快乐地参与其中,最后在和小朋友一起看大图书一起完整讲述故事的氛围中结束了本次活动。

第93篇、小班数学公开课排排队教案反思

 活动名称:排排队
活动目标:
学习将物品按照ABAB的规律进行排序
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课件、串珠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模仿游戏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玩个模仿游戏,我来做一个动作,小朋友来模仿我的动作。小耳朵要仔细听噢?拍手-拍腿,拍手-拍腿、拍腿-跺脚,拍腿-跺脚、拍肚皮-拍肩,拍肚皮-拍肩,通过课件引导幼儿学习按ABAB规律排序
  师:今天,我们的好朋友喜羊羊邀请我们去羊村去做客,他正在羊村等着我们呢,我们赶快出发吧。
  二、(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发现物品的规律
  1、师:哇,羊村到了,喜羊羊正在门口等着我们呢,小朋友看门口的小花也在欢迎我们呢,提问:小朋友看看小花宝宝是怎样排队的?(师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发现是按照物体颜色间隔排序的方法)小朋友说得真好。现在我们赶快跟着喜羊羊去羊村看看吧?
  2、(师播放第二张幻灯片)小朋友快看是谁呀?(慢羊羊村长)慢羊羊村长好像有话跟要说(播放录音)不好了,懒羊羊被灰太狼抓走了,我们快和喜羊羊一起去救他吧。
  3、(师播放第三张幻灯片)狼堡到了,小朋友看,狼堡门口有许多陷阱,想要躲过这些陷阱我们就要发现陷阱里的秘密。小朋友仔细看陷阱是怎样排列的?(一个绿的,一个红的)小朋友说得真好,如果我们继续往前走会遇到什么颜色的陷阱?谁来试试把隐藏的陷阱找出来?(引导幼儿按规律将陷阱找出来)小结:全体幼儿说一遍
  4、(师播放第四张幻灯片)我们终于躲过陷阱了,不好,懒羊羊被灰太狼放到锅里了,要想就出懒羊羊必须解除灰太狼的魔咒,灰太狼的魔咒就藏在这些苹果里。小朋友擦亮眼睛仔细看这些苹果有什么不一样?它们是怎样排队的?(一个大的,一个小的)小朋友说得真好,接下来应该怎样排?(引导幼儿按规律将陷阱找出来)小结:全体幼儿说一遍
  5、(师播放第五张幻灯片)灰太狼的魔咒终于被解开了,可是邦着懒羊羊的绳子还是没打开,灰太狼说了,只有把墙上的机关按钮全都点亮,懒羊羊才能获救。我们快来看一看,这些按钮是怎么样排列的?(一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小朋友说得真好,接下来应该怎样排?(引导幼儿按规律将陷阱找出来)小结:全体幼儿说一遍。师:哈哈,灰太狼终于被打败了。
  6、(师播放第六张幻灯片)今天是美羊羊的生日,美羊羊邀请戚老师和小朋友一块去参加,可是我送给美羊羊的礼物还没有准备好,小朋友快来帮帮我吧? 看,老师准备了一条项链,这条项链是什么颜色的呀?(粉、黄),它是怎么排列的?这条项链是粉珠珠、黄珠珠一个隔着一个排列的。这条项链还没做完呢,哪个小朋友来帮我做完,看看后面应该排什么颜色的珠珠呢?(请一幼儿师范)做完后完整说一说。
  7、师引导幼儿自由选择颜色串项链
  师:小朋友看,老师这里有许多的方形的小珠子,它们都有什么颜色?小朋友也来做一条漂亮的项链送给美羊羊吧?让两种颜色的小珠子一个隔一个串起来。
活动结束:师请幼儿按照一男一女的规律排成一队参加美羊羊的生日宴会。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于生活,让数学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利用生活中常见事物,由浅入深逐步进入题,由此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幼儿的主体性发展。数学《排排队》是一节按规律排队的活动。让孩子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操作的乐趣。
对于第一次接触按规律排队。通常孩子们都感觉比较困难。基于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排队对于孩子们比较贴近他们的的生活,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让孩子们亲身参与,感受排序是有规律的。在后面的操作部分孩子完成得都很好。
整个活动孩子们都是在一种轻松而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孩子对按规律排队掌握也比较好。

第94篇、小班数学学习4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会手口一致正确点数数量为4的实物并说出总数。
  2.认读数字"4",初步理解数字"4"的意义。
  3.能进行4以内实物卡片、圆点卡片、数字卡片的匹配。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育情景图《马路上》,幼儿操作活动材料《1-5数字卡》。
  2.小花瓶(上面贴有1-4的数字卡片)若干,自制的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游戏1-3《手指变变变》初步感知点数节律。
  "1根手指头,一根手指头,变变变,变成毛毛虫,爬呀爬。2根手指头,2根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小小脚,121,121 。3根手指头3根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小小猫,喵呀喵。4根手指头,4根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小小鸟,飞呀飞。"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景画面一:小汽车,复习点数3以内的数量。
  提问:(1)马路上开来了什么车?
  (2)有几辆?
  请幼儿进行点数,巩固手口一致点数的方法。
  2.学习"4"。
  (1)出示情景画面二:嘟嘟嘟,马路上又开来了公共汽车。
  提问:①又开来了什么车?
  ②有几辆?
  引导幼儿比较小汽车和公共汽车的数量,鼓励幼儿说出:小轿车和公共汽车一样多。
  (2)又开来了一辆公共汽车,引导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引导幼儿直观感知3辆车添上一辆车是4辆车。
  引导语:现在有几辆公共汽车?让我们一起数一数。
  3.认读数字卡片"4",引导幼儿认读。
  (1)引导语:4辆公共汽车可以用数字几表示?"4"像什么?
  (2)请幼儿从1-5的数字卡片中拿出数字卡"4"。
  (3)把数字"4"贴在公共汽车的旁边,引导幼儿知道4辆公共汽车可以用数字"4"表示。
  4.幼儿分组活动,巩固4以内的数。
  (2)插花:小花瓶,花瓶上贴有4以内的数字卡片,请幼儿将相应的数量花朵装入花瓶中。
教学反思
  认识数字4是一节园本教研活动课。备课前我考虑较多的是幼儿的倾听力和注意力,怎样设计才能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又可达到教学的效果。因此我抓住幼儿好动好玩喜欢小动物这一特点,设计较多的动物图片、食物卡片、游戏等来辅助教学。上课的时候自己感觉还好,可是课后一想,与老师们的交流,觉得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的。首先,活动环节缺少课件,如果运用课件教学,图片的展示就会更加生动富有情趣。在慌忙之中板书稍乱了点,幼儿在看我展示图片时视线零乱,幼儿注意力分散,没有很好的跟着我的思路走。其次,幼儿生性好动,在幼儿操作互动环节欠缺完整性,没有面面具到,只能顾及个别。最后,在第三环节的第4环节中,在新旧知识的交接处,没有给幼儿足够的时间,语言上缺乏引导性,使幼儿在操作上处于零散状态,没有更好的提升幼儿的思维发展空间。还好的是听课的老师和有经验的老师对该节课的设计环节、教师的语言表达与归纳、师幼的互动、幼幼的互动环节上还是给予肯定的。如果我重上这一课,我会再次理清教学思路,把我自己的反思、总结,教师们的建议再次进行提升。

第95篇、小班数学活动神秘宝盒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拼图的基本方法。
  2、学习根据图案的局部特征和切口形状,找出图案缺失的部分。、
  3、提升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课分割的动物图片若干。
  3、花朵、大树、汽车等两个半张的拼图图片。
  活动过程:
  一、感知图案局部特征和切口特点。
  1、教师:请小朋友拿一张图片(动物图片散放在桌子中间),看一看,图片上有一条什么?(线)请你用手指描一描这条线再把它撕开。
  2、教师:现在这张图片变成了几张,还是完整的吗?
  二、根据切口和图案进行拼图。
  1、教师:请你拿起其中一张,摸一摸撕开的这个切口,再摸一摸另一张。
  2、教师:试着拼一拼,看看接口处的两部分图案和颜色一样吗?是不是又变成一个完整的图了?
  3、教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拼到一起的?(切口吻合、颜色一样的拼在一起。)三、练习拼图。
  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换图片,帮他拼一拼。
  四、巩固拼图方法。
  1、练习拼背景不同、图案不同的拼图。教师:请看,这张图片是完整的吗?(出示半张图片操作卡)我们来找一找它的另一半在哪儿呢?(请幼儿示范操作)教师:请小朋友自己选一张图片,帮它找到另一半,拼在一起。
  2、提供背景相同、图案不同的材料,步骤同上。
  3、提供背景相同、图案相同、切口不同的材料,供幼儿操作。五、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
  1、看一看,说一说。教师:请小朋友看一看,这些宝盒是完整的吗?它们装的东西一样吗2、取下图卡,拼一拼,最后粘贴完成。
 

第96篇、小班数学苹果宝宝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不受颜色、大小的影响进行分类活动。
  2、巩固点数的方法,并能说出总数。
  3、幼儿乐于动手操作,喜欢与同伴一起参与游戏活动。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1、幼儿已有区分红绿两色的学习经验。
  2、背景苹果树6颗,红、绿两色的大小不一样的苹果若干。
  3 幼儿操作果盘,苹果的筐子三个。
  活动过程一、出示老爷爷,小朋友们帮助他摘苹果的课件二、1、教师出示6颗苹果树背景图,巩固点数方法,并说出总数。
  师:小朋友我们来到了老爷爷的苹果园乐,快来数一数,一共有几棵苹果树?
  幼:6棵。
  师:苹果是什么颜色的?
  幼:红色,绿色。
  师:我们用小手指指看红色的苹果在哪,绿色的苹果在哪,请小朋友指指看。幼:幼儿自由点指红色苹果,绿色苹果。
  师:这些苹果都一样大吗?
  幼:不一样大。
  师:我们再找找看,大苹果在哪里用小手指指看,小苹果又藏在哪里?
  三、请幼儿帮助老爷爷摘苹果1.老爷爷请我们小朋友帮小妹妹摘苹果,摘什么苹果呢?摘一个红苹果,一个绿苹果,提问幼儿要摘几个苹果?幼:一个红苹果,一个绿苹果。师:这是小妹妹的果盘,请小朋友把摘下来的苹果放在果盘里,开始摘。
  2.老爷爷让小朋友给小弟弟来摘苹果,这次摘得和刚才的不一样,要摘什么苹果,一个大苹果,一个小苹果,请小朋友们重复老师的话,听好要再去摘苹果,3.小弟弟,小妹妹收到你们给他摘的苹果非常开心,弟弟妹妹都很喜欢吃苹果,小朋友们喜欢吗?吃苹果有什么好处?幼:吃苹果有营养,吃苹果洁齿,吃苹果有助于消化,让幼儿共同了解吃苹果的好处。
  4.师;请小朋友为自己来摘苹果,摘一个红色的大苹果,一个绿色的大苹果和一个红色的小苹果。教师出示三个篮子,篮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呢?你们发现了没有?
  幼:篮子的颜色不一样,大小不一样。
  老师会请小朋友把大大的红苹果放在大大的红篮子里,大大的绿苹果放在大大的绿篮子里,小小的红苹果放在小小的红篮子里。
  幼儿进行操作,老师进行随机指导,鼓励。
  四、活动自然结束。小朋友们今天真棒,我们帮老爷爷摘了这么多苹果,老爷爷非常感谢你们。快听,老爷爷和我们说什么?
活动反思:
由于小班的年龄特点,他们并不是很能理解老师提出的问题及发出的指令,经常会出现一个小朋友说什么,其余的小朋友就会说一样的这种情况。我们先从了解苹果的外形特征开始了这次的活动。我首先让孩子们自己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感知苹果,用眼睛看一看苹果像什么?是什么形状的?是什么颜色的?用鼻子闻一闻有什么味道?用手摸一摸苹果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边观察苹果边说一说,并讲述自己得发现,孩子们观察得非常仔细。
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提问“发现了什么不一样的吗?”大多数小朋友会重复同样的回答。所以,如何有效的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并回答问题,这一点还值得我去深入的探究。活动过程中,我应该多引导幼儿进行回答,而不是帮幼儿将答案说出来,这样既没办法突破活动的重难点,也没办法提高幼儿的思考、表达能力。孩子们在本次活动中不但了解了有关苹果的内部特征和外部特征,同时也掌握了运用不同感官去感知事物的方法,学会用探索的方法去发现事物的特征。
苹果是孩子们喜欢的水果,能在愉快地游戏中和孩子们共同探索出其中的科学秘密,收获甚丰。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掌握科学知识是其次的,对活动感兴趣、有探索的精神、探究的欲望、敢于展现自己是我们开展活动的目标。

第97篇、小班数学开心花园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将三种物体有规律的进行交替排序。
  2.能发现并用简单的语言讲述三种物体排列的规律。
  3.积极参加排序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花园宝宝场景创设。
  2.花园宝宝依古比古、唔西迪西,路线图一张,红黄绿花2组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师:宝宝,这是谁啊?(依古比古)今天依古比古想请你们到花园宝宝的花园里去玩,你们想去吗?那我们一起跟着依古比古出发吧!
  2.感受花的颜色:
  师:花园宝宝的花园到了,让我们休息一下吧!花园宝宝的花园漂亮吗?哇,有这么多漂亮的花呀!闻一闻,香不香呀!都有什么颜色呀?
二、游戏活动--三种花色有规律的排序
  (1)游戏――依古比古去朋友家做客
  1.观察路线图,感受三种花色的排列顺序出示三种花色排成的路线图,请幼儿说说他们的排列顺序
  2.摆放路线,体验三种花色的排列顺序根据路线图的指示,请幼儿摆出小路,送依古比古到唔西迪西家
  (2)游戏――依古比古回家
  1.填充路线图,再次感知三种花色的排列顺序出示路线图,请幼儿按规律填充完整
  2.幼儿讲述路线图,并摆放路线。
  幼儿讲述操作结果,并摆放好小路,送依古比古回家。
三、延伸:三种物体按大小排序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98篇、小班数学小老鼠奇奇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小老鼠奇奇》的故事情景中,让幼儿尝试6以内手口一致地点数。
  2、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3、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会唱数2、材料准备:PPT    礼物包人手一份   音乐     松饼三个重难点:在有趣的故事情景中,尝试6以内手口一致点数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小老鼠奇奇关键问题:小老鼠奇奇过几岁的生日?
  买了一盒蜡笔,(演示PPT)里面有几支蜡笔啊?(许多)一盒蜡笔里面原来有很多支蜡笔。
  媒体操作: 播放课件第一页、第二页、第三页二、复习数字1---6关键问题:
  1、他画了什么啊?(1只大萝卜)会送给谁呢?(小白兔)2、这是谁啊?(小花猫)奇奇会画什么送给他呢?(2条小鱼)3、最后他想画点东西送给小狗,他该送什么呢?(3根肉骨头)4、他还给自己画了很多东西,看看是什么?
  (四块蛋糕、五块巧克力、六根棒棒糖)媒体操作: 播放课件第四页、第五页、第六页、第七页三、手口一致点数到了晚上,小老鼠奇奇看着自己的画,真是又饿又馋,口水都流下来了,这时突然门铃响了,好朋友们收到奇奇送给他们的画,心里真是高兴,也给奇奇送礼物来了,看看送了什么啊?
  关键问题:
  1、幼儿每人一份礼物包(上有动物头像),练习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贴上相应的数字卡片2、幼儿交流礼物及数量,教师进行验证小兔送了3块巧克力   小猫送了4颗糖   小狗送了5只苹果等媒体操作: 播放课件第八页四、幼儿分享礼物奇奇收到了好朋友送来的礼物,心里特别高兴,他高兴地请朋友们吃松饼。
  关键问题:每组出示一块已切好的松饼(要求每位幼儿可以吃三块)媒体操作: 播放课件第九页、第十页
活动反思:
“小老鼠奇奇”是个语言活动,因此活动主要在于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个活动通过教师的`提问,幼儿观察课件并通过说说自己看到的内容,这样的形式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中,通过老师的引导幼儿基本上都能理解故事内容,只是有个别比较内向的幼儿还不太敢去表达。活动的结束部分,引导幼儿体验分享的快乐。

第99篇、小班数学公开课鞋子的配对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我班幼儿午睡起床,常有小朋友把鞋子拿错、穿错,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我设计了《鞋子对对碰》的活动,引导孩子在原有的生活经验上关注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的不同,进行配对。在游戏中自然渗透数学的概念,达到"玩中学,玩中教,玩中求进步"的目的。
活动目标:
  1、感受在活动中有趣和快乐。
  2、能按鞋子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3、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不同的成双的鞋子(拖鞋、高跟鞋、皮鞋、凉鞋、溜冰鞋等)散放在教室的中间。
  2、鞋架两个。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口吻,请幼儿帮助猫妈妈(教师)一起收拾零乱的鞋子。
  1、请幼儿初步按物体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2、幼儿分散收拾。
  评析: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设计有情节的活动容易引起幼儿积极参与,能自然而然的导入活动。在这环节中,有很多小朋友对一些外型特别的鞋子(如溜冰鞋)能正确配对,而对一些颜色相近或外型相似的鞋子有很多配错了。
二、幼儿讨论
  1、你是怎么收拾的?这两只鞋子为什么要放在一起?
  2、小结:外形一样,颜色一样、大小一样的鞋子叫一双,是好朋友,所以要放一起。
  评析:讨论是非常必要的环节,能使幼儿相互吸取经验,这种相互的学习方式会使幼儿接纳他人的观点,达到学习的目的。
三、游戏:对对乐。
  1、幼儿每人手中拿一只鞋,听音乐自由走动,寻找与自己鞋子一样的另一只,配对后,两人将鞋底相互有节奏地碰击,并念儿歌:"对对碰,对对碰,一对鞋子对对碰。"
  2、与其他小朋友交换鞋子,再次游戏
  评析:以游戏形式引导幼儿继续学习配对,把数学的概念渗透于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学习和成长,孩子们始终处在一种积极快乐的情绪中,连平时常拿错鞋子的几个小朋友也配对成功。
四、依据配对的方法,幼儿再次收拾鞋子
  1、教师提醒幼儿一双一双地收拾,并整齐地摆放在鞋架上(可进行分组)
  2、师生共同检查鞋子配对情况。
  评析:这一环节与第一环节首尾呼应,又在原有基础上适当增加了难度,通过师生共同检查鞋子的配对情况,再一次帮助个别幼儿对配对有进一步的认识,加深了孩子对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的认识。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各种单只鞋的图片,引导幼儿继续学习配对,巩固按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活动反思:
  1、根据幼儿的需求生成教育。
  本活动的设计以"为了孩子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为宗旨,教育价值取向强调的是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获取经验,获得学会学习的能力,当幼儿在生活中遇到困难(配错鞋子),于是我生成了《鞋子对对碰》这一活动。通过幼儿的实践,来解决幼儿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把"数学"的概念渗透于生活,促进幼儿的发展。
  2、让幼儿在同伴的相互作用下进行学习。
  同伴的相互作用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让他们共同交流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互相启发、修正。这种相互的学习方式,会使幼儿学会接纳他人的观点,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3、提供合理的教育"平台"。
  活动的目标符合我们小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又适当的增加了难度。活动内容的选择既是幼儿感兴趣的又贴近幼儿的生活。在教学方法上注意"玩中学,玩中教,玩中求进步"的观点。在活动中,教师更多是以一个观察者、支持者的身份,关注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支持、推动幼儿主动学习。

第100篇、小班数学放风筝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通过日常观察,时常看见孩子在点数仍然存在于唱数阶段,没有办法进行手口一致地点数、计数。《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数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儿童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计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幼儿数概念发展的重要方面。小班幼儿在点数时经常会出现重数、漏数、乱数等手口不一致的现象,这都是由于他们不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而造成的。小班幼儿的学习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因此,5以内的基数是符合小班下学期需要与发展水平的。那么如何让孩子在玩中学呢?所以此次活动我选用了既具有乡村特色又通过园本课程春天中的的风筝。通过公园里的花和小朋友初步接触4以内的数,接着有风筝的线断了增加难度感知5以内的数,在活动过程中手口一致的点数。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手口一致点数数量为4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
  2、学习排除干扰根据颜色寻找一定的路径,发展观察力。
  3、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和操作习惯。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 教学挂图2、 4的数字卡一张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数量为4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看图)老师:小朋友们好,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数学的世界进行探索吧!春天来了,草地上漂亮的花朵都开放了。我们来数数有几朵花?
  (引导幼儿点数)老师:来,我们一起来数吧,1,2,3,4,5我们数到几了呢?对!数到5 了!广场上有5朵花!
  老师:我们再来数一遍吧!
  (引导幼儿再次集体点数并说出总数)老师:刚刚我们是大家一起来数的,现在哪个小朋友自己到前面来数一数呢?
  (请个别幼儿到黑板前点数,注意引导幼儿要手口一致地点数)老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草地上还有什么呀?哦,有小朋友,广场上有几个小朋友呀?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哦,广场上有四个小朋友。
  老师:还有什么呢?
  (引导幼儿观察挂图找出风筝。)老师:有风筝!有几只风筝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原来啊广场上开了4朵花,还有4个小朋友,有4只风筝呢。一个苹果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两根香蕉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那四朵花用数字几表示呢?对啦用数字4来表示,小朋友们看一看数字4,跟它打个招呼吧。
  二、引导幼儿排除干扰,根据颜色寻找拟定的路径。
  1、引导幼儿学习排除干扰,根据颜色寻找一定的路径。
  老师:瞧,他们在放风筝呢?不好了,他们的风筝缠绕到一起了!我们来帮帮他们找风筝吧!我们先来找一找第一个小女孩的风筝是哪一个呢?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回答。如果幼儿回答出了是猫头鹰风筝,可以继续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并帮助幼儿总结)老师:小朋友说是看到了图画上小朋友手里风筝的颜色,跟着线的颜色找到的!还有一些别的风筝也绕在了一起,请小朋友们上区域活动的时候把它们找出来好吗?
  三、活动结束。
  老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新的数字4,请小朋友们要记住它跟它做好伙伴哦!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从幼儿喜欢的活动--放风筝贯穿始终,环节清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目标来看:目标表述角度一致,都是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材料准备看:材料准备丰富,有精神的和物质的准备,材料投放有阶梯性,体现了 "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这一理念,支持和引导幼儿操作,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有一定的提高,且材料功能性强,有一物多玩的功能。从活动过程来看:渗透了社会、艺术等领域,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体现了"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这一理念。活动中运用实物教具操作教学有很强的真实感和可操作性,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使得活动组织轻松,便于老师引导幼儿操作,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参与兴趣。
 

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教案40篇》:《大班语言教案40篇》供各位幼儿园教师参考学习,搜集最新最全的大班语言教案40篇,欢迎收藏学习!

《幼儿园语言活动课教案3篇》:第1篇、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儿歌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会说儿歌。  2.能运用手偶大胆表演儿歌。  3.体验说儿歌的乐趣。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

《大班健康教育教案30篇》:第1篇、大班健康我是健康宝宝教案反思   设计背景  模拟厨房,道具 水果 蔬菜。  活动目标  1. 通过学习儿歌,知道多吃蔬菜对身体是有益的。  2. 培养幼儿从小要养成不挑食,不厌食的饮食习惯。  3. 通过幼儿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