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班生活教案20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小班生活活动漱漱口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小小班幼儿在漱口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将水直接吐出来,或将水咽下去,不能正确掌握漱口的方法。而且由于年龄小,很多孩子在家还没有刷牙的习惯。那么漱口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在生活中更为实用和方便的清洁牙齿的方法。更重要的还是让孩子们从小有清洁牙齿的好习惯,从小知道保护牙齿。
活动目标:
1、愿意漱口,知道漱口可以清洁牙齿。
2、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
重点: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
难点:愿意漱口,知道漱口可以清洁牙齿。
解决:通过请客吃黑饼干使牙齿变脏以及小羊和大蚜虫角色的介入使幼儿产生漱口和清洁牙齿的强烈愿望。。
活动准备:
黑饼干、盘子、手偶小羊、手偶大牙虫、镜子、杯子、水、脸盆、牙刷、牙膏等。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去小羊家作客。
二、懂得漱口的重要性
1.小羊请客吃黑饼干:饼干是黑的,牙齿会变黑吗?
2.照镜子:牙齿上怎么会有黑黑的?是什么?
如果不把黑饼干从牙齿上赶走,时间一长牙齿会不会生病?
3.小羊牙痛表演,出现大牙虫。
4.讨论:小羊好可怜,你喜欢大牙虫吗?
你的牙齿上也有黑饼干,时间一长也会长出大牙虫,想个办法赶走它?
三、学习漱口
2.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
a.幼儿自由表现漱口,教师进行提炼。
b.教师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起嘴,咕噜咕噜吐出水,呸。
c.幼儿边念儿歌边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空手模仿)
d.漱口:幼儿拿好杯子喝水漱口,吐在脸盆里。(《刷牙歌》)
课后反思:
一、活动的价值:
*漱口的重要性:饭后漱口虽是生活小事,但它关系到孩子今后良好的生活习惯的确立,一旦养成将终身受用。因此,设计今天的活动是有价值的,体现了健康教育活动回归生活的理念。
*今天孩子在活动之前表现出来的漱口能力:
1、没有漱口的习惯:很多孩子不自觉,吃好午饭就想去玩,在成人提醒下才马马虎虎进行;
2、不会漱口的正确方法:在漱口过程中,常常会没有经过口腔清洁的环节,直接将水吐出来;或将漱口水咽下去;因此有必要对小班幼儿进行一次集体性的生活教育活动。
二、活动过程中的现场反思:
1、对目标达成的反思目标一的达成较好。!.来源:大.考.吧,老.师教案网!整个活动给孩子创设一个能让他们亲自去感知、去操作、去体验的环境。让幼儿自主体验和自主探究,从而使幼儿真切地感受到了漱口的作用,并学会了正确的漱口方法。
目标二: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不能通过今天一个活动达成,而需要他们的老师,家长持之以恒地去引导与培养,作为保健老师,我也会经常性地关注幼儿的牙齿健康状况,通过检查等方式介入并指导。因此在后续活动中我还将进一步把生活课堂和家庭生活有效链接,形成了教育合力,逐渐把这种认识变成孩子自觉的行动。
2、对教学策略的反思:
(1)通过儿歌的形式形象地帮助幼儿梳理了漱口的方法,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在这个环节中,教学目标一得到了真正的落实,儿童的生活技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
(2)通过游戏化教学形式为幼儿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情景,化解了学习的难点。
像“吃芝麻糖、漱口”的环节,就源于孩子们经历过的、熟悉的事情,是在孩子自身生活体验上的一种学习和反思。
“用镜子观察自己和别的小朋友的牙齿”环节,是让幼儿进行自主体验和自主探究;“课件的引出”引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的兴趣,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自由讨论解决,也使小班幼儿的学习更有趣。
第2篇、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睡眠习惯教案
小班幼儿年龄小,可塑性很大,经过合理的教育和保育,孩子会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从小养成生活的规律化,可以在人脑的兴奋和抑制活动中建立起具有一定节奏的动力定型。 我们在培养中持之以恒不断强化,以促进孩子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一、午餐后到午睡前这段时间,遵循不做剧烈运动,又有利于食物消化和吸收的原则,恰当地组织幼儿餐后活动
1.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区。
引导幼儿选择一些安静的活动:如看图书、系扣子、穿珠子等。
2.师生交谈。
教师照看幼儿送餐的同时,可对吃完饭的幼儿个别进行交谈,谈一些孩子喜欢的话题:如大风车里的动画片。这样可以密切幼儿和教师的关系。
3.散步。
根据每周的教育目标,领着幼儿自由地到户外观察散步,谈论自然景象,丰富幼儿的感知觉。
二、卧室保持安静因为睡前组织了安静的活动, 所以孩子的大脑皮层逐渐适于进入抑制状态,为了使卧室保持安静,我们培养孩子:
1.轻声走进卧室。
告诉幼儿走路要象小猫,轻轻走路没声音,比一比谁拖鞋换得快还不出声音。
2.临睡时保持安静。
我们在培养孩子学习脱衣服时,对能力强自己能脱衣服并能折叠好的幼儿,用点头、微笑加手势来表示他们做得真棒,使他们信心倍增;对能力弱,需要帮助的幼儿我们允许他们轻声对小朋友或教师提出请求。这样可以养成幼儿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3.学习按顺序脱衣服并放在固定位置。
午睡前要求幼儿先脱裤子,折叠方法是裤腿对折;后脱上衣,折叠方法是:“扣子找扣眼,袖子找袖子,两个好朋友,见面握握手”。最后再对折一次将衣服放在床的右侧。
4.养成正确盖被子的好习惯。
为了使幼儿养成正确盖被子的习惯,我们利用儿歌进行教育:
“掀开一扇小门,轻轻慢慢钻进,再把小门关紧,快快闭上眼睛。”
这样孩子们在儿歌中学到了盖被子的方法。
三、较快入睡午睡前,我们积极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开窗通风,床铺整洁,室温适宜,环境安静。 午睡时间从12点~14点两个小时。午睡时给孩子放舒缓的世界名曲,孩子形成条件反射,入睡较快。根据我们的调查,孩子躺下后十五分钟左右入睡的占75%,二十分钟左右入睡的占21%, 四十分钟入睡的占4%。13:50分我们开始放音乐,这样可使醒了的幼儿欣赏音乐,没醒的幼儿渐渐从睡梦中醒来。这样下午就会精神饱满,还可以防止孩子因突然睡眠中断而引起的恐惧心理。
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所采用的方法有:
(一)生活中培养。
孩子良好睡眠习惯的培养是一种养成教育, 需要在一日生活中坚持不懈。
1.示范讲解法。
小班孩子,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通过观看情境表演 《小娃娃睡觉》,使他们知道好娃娃睡觉是轻轻走进卧室,坐在自己床上脱衣服,睡觉时小手放右边,被子盖好,眼睛闭好。 娃娃睡醒有小便时会自己悄悄地去小便。起床穿好衣服后要去小便、洗手、喝水。我们告诉孩子,只有睡觉好,吃饭好,身体才长得棒。通过观看表演,孩子们亲眼目睹记得住,有效果。
2.利用儿歌进行教育。
在一日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儿歌来配合生活习惯的培养。我们通过歌曲《小猫小猫你别吵》培养孩子要轻轻走进卧室。当有的孩子忘记时,我们会及时提醒他:“轻轻走,像小猫一样没声音”,使孩子明白进卧室需要保持安静。 通过儿歌“小朋友,来睡觉,小小手,放放好,小眼睛,闭闭好,安安静静睡得好”,使幼儿明白安静睡眠的道理,在音乐声中就会较快地入睡了。
3.表扬鼓励。
我们在培养过程中,利用“看!我最棒”评比栏,通过贴小红花的形式表扬午睡中做得好的小朋友,要求小朋友向他学习,这样也有利于孩子良好睡眠习惯的养成。
(二)游戏中练习.
利用角色游戏进行练习。小朋友当妈妈,喂娃娃吃饭,哄娃娃睡觉,帮它叠好被子,把娃娃的手放在被子里。娃娃睡着了,妈妈会轻轻地走不发出声音。在游戏中幼儿巩固了在生活中培养的良好睡眠习惯。
(三)家园共育。
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必须坚持一贯性、一致性的原则,需要班里三位教师共同配合,一致要求,也需要家庭配合教育,这样效果才好。 我们利用开学初的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生活作息制度, 我们对生活卫生习惯培养的要求-内容-方法,要求家长与我们密切配合,同时利用家园联系薄、来园离园时与家长的交谈,和家长一起研究、探讨孩子的教养问题,做到家园共育。
通过我们的探索-实践,幼儿养成了良好的睡眠习惯,促进了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
第3篇、小班综合活动我长大了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⑴通过看照片、录像使幼儿知道自己会渐渐长大。
⑵帮助幼儿了解自己在身体和学习、生活能力等方面的变化。
⑶培养幼儿积极的自我意识和喜爱自己的情感。
活动准备:
⑴婴儿时期的照片(人手一张)
⑵婴儿时期用过的衣物、物品、宝宝卡。
⑶幼儿时期与照片相对应的录像、摄像机、电视机、录像机。
活动过程:
⑴试用自己小时候的物品,感受自己长大了。“这里有一些东西,是谁的呢?”“请你们来试试,穿一穿,看看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试穿小时候的衣物等,使幼儿发现现在与小时候的变化)“这些是你们自己的东西,为什么你们会穿不上、用不着呢?”小结:这些是我们小时候的东西。现在,我们长大了,所以都穿不上,用不着了。
⑵认识宝宝卡、比较小脚的变化“请你们和小时候的小脚比一比,发现我们的小脚变大了、变胖了。我们小时时候的东西也用不着了,因为我们长大了。”对比录像和照片,说说自己的变化。
1)身体上的变化
①量身高、体重,通过现场量身高、称体重了解到现在比小时候长高了、变重了。
②吃饭,通过看小时候妈妈喂奶的照片,再看现在自己吃饭的录像了解到自己长大了。
③牙齿、头发,通过看婴儿期没有牙齿、头上光光的照片,再看现在的小朋友用牙齿咀嚼食物,摸摸自己的头发感受到自己的变化。教师总结:你们小时候很小、很轻,没有头发和牙齿,每天吃牛奶和稀饭。现在你们长大了、长高了、变胖了,长出了牙齿,会自己吃许多有营养的饭菜。
2)学习、生活能力的变化
①穿衣服,通过看小时候妈妈抱着穿衣服的照片,感受到现在我们会自己穿衣。(通过看录像)
②走、跪、拍球,幼儿看录像里的自己在走路、跑步、左右手拍球等,感受到自己长大了。
③搭积木、画画,通过看录像知道自己会玩各种各样游戏、会画画。总结:我们小时候什么事都要爸爸、妈妈帮忙,现在我们长大了,都能自己穿衣服、自己走路、拍球、和小伙伴一起搭积木,还会画画、玩油泥,学会了许多本领。
⑷让幼儿知道自己还会长大,学到更多的本领。“你们的本领是和谁学的?在哪里学的?”“你们还会长大吗?长大了会怎么样?”(会认识更多的朋友,学更多的本领……)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选材贴近幼儿生活,组织形式也较新颖,在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参与度高,尤其是在讲述自己长大的变化时都抢着讲述,乐于与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成长。所以这次活动开展得比较成功。
第4篇、小班主题泡泡从哪里来教案反思
玩出来的活动主题:
前几天,我班的陆思为小朋友带来了一罐泡泡水,当他吹出五颜六色的泡泡时,孩子们顿时沸腾起来了:他们有的拍泡泡,有的吹泡泡,有的追泡泡……第二天,更多的小朋友带来了泡泡水,他们和泡泡玩得很开心,“泡泡”成了孩子们谈论的热点。
我想:既然幼儿如此喜欢新奇、好玩、会变的泡泡,何不借泡泡开展一次主题活动呢?
探索问题的产生:
孩子的泡泡水很快就用完了,要想继续玩泡泡游戏,孩子必须拥有更多的泡泡水。用什么材料来制泡泡水呢?泡泡水如何制作?自制泡泡水便成了孩子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趣味探索的主题就这样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孩子们玩泡泡的兴趣正浓,所以他们一定会想办法解决泡泡水的问题。泡泡水里蕴涵着一些科学问题,围绕自制泡泡水可以开展一次很好的科学探索活动。于是,我预设了下面的活动,想调动孩子充分运用已有的经验积极尝试,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展开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自制泡泡水”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能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各种材料,大胆尝试制作泡泡水,体验探索的乐趣。
2.愿意在同伴面前交流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幼儿自带的洗手液、洗发水、沐浴露、洗衣粉、吸管、带小孔的瓶子、一次性杯子等。
活动过程:
1.交流材料,回忆经验
从孩子们对吹泡泡特别感兴趣入题,询问小朋友还找到了哪些会变泡泡的东西,并请他们跟好朋友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带来的材料。
2.分类介绍,丰富经验
(1)请小朋友向大家介绍各自带来的材料,说说他是怎么知道这种材料可以制泡泡水的。
(2)由于小朋友带的材料可能有重复,无需一一介绍,当介绍到某种较普遍的材料时(如沐浴露),可以问问还有谁也带了这种材料,带的是什么牌子的,等等。
3.运用经验,积极探索
(1)在探索活动正式开始前,教师对材料作简单介绍。
师:今天我们就用自己带来的材料做泡泡好吗?戚老师也准备了一些材料,有杯子、盖子上带小孔的水瓶、吸管、泡泡圈,材料篮里也有各种不同的材料,你们也可以选择。
(2)孩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的问题
a.观察孩子们使用材料的情况;
b.及时根据孩子们的探索情况给予指导和帮助;
c.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感知泡泡,并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探索结果;
d.发现幼儿不同的操作方法时,及时让其他幼儿分享这些信息。
4.交流分享,体验快乐
(1)当有的幼儿制作出泡泡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和同伴、老师分享自己的快乐和经验。
(2)和孩子们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戏。
活动设计评析:
“泡泡从哪里来”的主题源于教师对幼儿游戏经验的关注,并在许多幼儿对此感兴趣的基础上,及时转换成一个预设活动。教师依据小班幼儿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但其认知活动明显受情绪支配以及对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难以理解的年龄特点,将活动目标设计为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以及与同伴和老师的初步交流。
活动设计分四个环节,四个环节的逻辑程序考虑到了小班幼儿学习的心智特点。从引发幼儿回忆各自不同的游戏经验出发,唤起幼儿大脑皮层原有“暂时联系”通道的觉醒,激发每个幼儿参与探索活动的积极性。第二环节的分类介绍是建筑在幼儿零碎、泛化的对泡泡从哪里来的感知经验基础上的概括与提升。但是对于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小班幼儿来说,仅限于此还远远不够,所以,教学过程安排了尝试操作的环节,为幼儿提供尝试——发现——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失败——修正——成功的过程中,满足自主操作、试验的需要,满足表现的愿望和相互认同的心理需要,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反思:
不足之处在于幼儿玩得还不是那么尽兴,考虑到时间关系,教师只好在幼儿兴趣点最高时,终止了游戏,进行小结本次探索活动。通过这点,让我认识到,不要一味的遵循原则,有时候可根据孩子实际课堂情况做以灵活多变的调整,这样又会起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第5篇、小班数学方方王国(综合)教案反思
目标:
1.能感知正方形。
2.感知正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准备:
1.正方形图标,记录用的大张白纸、彩色笔。
2.大方巾、大小不同的彩色几何图形片,亲子调查单“我家的正方形”,数量供幼儿每人一份。
过程:
1.认识正方形。
·出示正方形图标,引导幼儿正确地说出正方形的名称。
·请幼儿说说什么东西是正方形的,教师将幼儿的答案记录在白纸上。
2.游戏:“给大方巾找朋友”。
·玩法:教师将大方巾铺在桌上,向幼儿展示各种色彩、大小的几何图形片,
请幼儿把各种正方形都放到大方巾上面,鼓励幼儿边做边说:“大方巾我给你找到了正方形的朋友。”
3.找班上的正方形。
·引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找找,还有哪些东西也是正方形。
4.激发回家找正方形的兴趣。
·向幼儿介绍亲子调查单“我家的正方形”,请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画一画、记一记,家里有哪些东西是正方形的,第二天带到班上与大家分享。
建议:利用户外活动散步时间继续在园内寻找正方形的物体,巩固对正方形的认识。
评价:能指认正方形的物品。
[附)
亲子调查单:我家的正方形
小朋友家长:您好!请您和孩子一起找一找家中哪里有正方形,找到了把它记录在纸的空白处(或让孩子画下来),与小朋友们共同分享。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第6篇、小班主题我是小小建筑师教案
一、活动背景:
时下,鳞次栉比的摩天高楼,造型各异的高层建筑已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发达与否的标志,并到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为幼儿所熟悉。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我们选择了这一幼儿易于表现的事物——房屋。让幼儿在认识和熟悉一些几何图形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图形的不同组合、拼贴等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进一步丰富几何体的简单知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通过做做、玩玩、讲讲的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表现能力。
二、活动目标:
1、认识房屋建筑的外形特征,运用几何形组合,拼贴出各种简单的房屋平面造型。
2、培养幼儿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受力,表现力,并发挥一定的想象力进行初步的建构和创造。
三、活动准备:
1、房屋展览图片四幅,小动物形象图片若干。
2、泡沫板两人或三人一块,几何图形片若干,水盆若干。
3、请一位老师扮狮王形象,熟悉对话。
4、录音机及有关录音。
四、活动过程:
(一)丰富幼儿对房屋外形的认识,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房屋简单的外形特征。
1、老师幼儿一同参观房屋建筑展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客人(狮王出现)讲话:听说娃娃城新建了许多漂亮的城堡,小朋友我们一起去参观好吗?
2、分析了解房屋的基本结构。提问: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样的房子?房子上面的部分是什么?(屋顶。)下面呢?(墙。)墙上有什么?为什么要有门和窗?
3、激发幼儿为小动物建造房子的欲望。狮王作伤心状。老师问为什么这么伤心?(狮王说:前一阵森林里发生了水灾,把小动物们的房子都给淹没了,小动物们没房子住可伤心了。)老师安慰狮王:“狮王别着急,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帮助你们好吗?”“小朋友你们愿意吗?”
(二)幼儿尝试个别操作,了解幼儿拼贴建构情况,鼓励幼儿创新大胆想象。出示许多小动物及建筑材料(吹塑纸片),请个别幼儿上前尝试操作,根据情况老师和幼儿及时评价。
(三)幼儿分组建构。
1、想一想你想给小动物构造什么样的房子?帮谁造?
2、要求,造的房子要牢固,方便进出,让小动物们满意。
全体幼儿两人合用一块泡沫板,进行建构活动。鼓励幼儿为小动物造一座、两座或更多的房子,并且造得不一样。在此过程中老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启发。
(四)讲评。
1、相互参观,说说哪座房子造得好?为什么?
2、把房子送给小动物。
3、狮王代小动物致谢,与小朋友共舞。
五、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区域活动中继续用图形建构房屋或其他物,也可提供立体积木让幼儿进行立体构造。
六、效果分析:
活动中幼儿想象丰富,思维开阔。他们不但能将长方形的纸片横摆,而且还将它竖排成并列的几间房子,而且对门、窗所装位置也掌握得很好。还有的小朋友想象更大胆,将梯形的图片斜放当作房子上的滑梯,将长方形竖放当电梯。总之,这次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原载《幼教博览》(京),2003.6.39
第7篇、小班主题预防登革热:小明为什么生病了教案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知道蚊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
2、引导幼儿要讲卫生,爱清洁。
活动准备:图片:小明生病了、挂图《蚊子叮人的过程》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小明生病了引导幼儿思考:小明为什么生病了?
二、出示图片《蚊子叮人的过程》,引导幼儿思考被蚊子咬了会怎样?教师介绍小明生病的情况。
三、启发幼儿讨论:蚊子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引导幼儿了解蚊子喜欢生活在脏、乱、臭的地方。如:垃圾堆里、地上、脏水中等
四、以竞赛的形式,让幼儿懂得怎样才能作健康娃娃?
1. 不去脏、乱、臭的地方
2. 每天出门要涂驱蚊的药水。
3. 出门要穿长袖长裤。
4.家里要清洁,喷洒杀虫剂。
五、请小朋友一起总结,并回家告诉爸爸妈妈。
第8篇、小班“三•八”妇女节主题活动感恩三八教案反思
一、指导思想:
我们沐浴着爱的阳光长大 ,我们滋润着人间的真情成长,"感恩"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字眼,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要感激的人太多太多,但是有一个词语最亲切,有一声呼唤最动听,有一个人最应感恩 它就是--"妈妈"。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这是一个进行情感教育的极好机会,我们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孩子 学会关心,体贴妈妈,激发爱妈妈的情感,知道向妈妈祝贺节日快乐,理解妈妈的工作,知道妈妈既要工作又要操持家务,非常辛苦,应关心妈妈。并且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大胆表现力及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二、活动目标:
1、知道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
2、激发幼儿感恩之情,引导幼儿观察生活。
3、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培养其美感。
三、活动时间:
3月8日上午(各班利用第二节课开始开展活动)
四、活动准备:
1、3月7日布置任务:通过放学回去后的时间在家观察妈妈都在做什么,了解其辛苦。
2、彩纸、胶水等美工材料。
3、《母与子》图片、有关三八妇女节的PPT和视频。
4、《感恩的心》《妈妈的歌》音乐。
五、具体安排:
各班先晨间谈话,了解妇女节的意思,同伴间互相说一说自己妈妈的样子。
六、活动过程:
1、通过出示图片和视频,向幼儿介绍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知道妇女节是所有妈妈的节日。
2、提问幼儿:你回家观察妈妈了吗?她长的怎么样?是高还是矮,是胖还是瘦,头发是什么样子的?请幼儿说一说。
3、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妈妈的工作及职业。说说妈妈好在什么地方?
4、妈妈平时都是怎样关心孩子 的?当你生病时,妈妈是怎样做的?
知道妈妈既要工作又要操持家务,非常辛苦,应学会关心妈妈。引导幼儿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妈妈拿拖鞋,请妈妈喝水,听妈妈的话,不让妈妈生气等
七、引导幼儿亲手制作一份精美的礼物送给妈妈表示对妈妈的爱以及关心、理解。为幼儿提供制作礼物的材料:彩纸。启发幼儿发挥想象力,给妈妈亲手制作一个礼物(手工贺卡)。
八、请妈妈进入教室和宝宝 一起庆祝节日。
在活动结束前半小时请妈妈来到活动室,事先说好让妈妈们悄悄的进入教室找到宝宝 的小椅子坐下。当《感恩的心》音乐响起,个别宝贝一起出来,拉着自己的妈妈,拥抱亲吻,把手心里藏着的礼物送给妈妈,并且说:"妈妈我爱你,祝您节日快乐"。
妈妈和宝宝一起手拉手跳《妈妈的歌》,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在妈妈们深深的感动中,在一滴滴饱含着激动、快乐的眼泪中,所有人感受爱的温暖,感受把爱送给别人的快乐,同时也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埋下爱的种子。
九、互动环节《心心相印》游戏准备:呼啦圈6个游戏玩法:幼儿先跳入圈中,然后妈妈再跳入圈中,二人跳入圈中后、幼儿再将呼啦圈从下往上取出然后放在前面,继续跳进去。直到跳到终点,幼儿与妈妈站在圈中然后往起点跑,谁先到达起点谁就获胜。(获胜者可以获得奖品)十、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的宝贝和妈妈欢聚一堂共度妈妈的节日,开心吗?我们宝宝以后要做让妈妈天天开心的宝宝,最后我们在一起送妈妈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祝所有妈妈们青春永驻、幸福永存!
活动反思:
感恩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有颗感恩的心能够给他人、给社会带来温暖,也让自己的心灵充实、纯洁。幼儿期是人生初级阶段,也是培养良好情感,促进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感恩对幼儿良好素质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它能激发幼儿的良好情绪,培养幼儿的乐观性格和良好品德,是幼儿适应未来社会的重要素质之一。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是健康心理的重要因素。
第9篇、小班主题抱抱小兔子教案反思
目标:
1.能观察、了解兔子的主要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有喜欢小兔子、关心小动物的情感。
3.丰富词语:毛茸茸、三瓣唇、蹦蹦跳跳。
准备:
兔子一只,白菜、胡萝卜若干,几种不同颜色的小兔图片。
过程:
1.引发观察的兴趣。
以欢迎小客人的形式抱出小兔。
2.观察兔子。
提问:你喜欢兔子吗?兔子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有顺序地观察兔子的头部(长耳朵、红眼睛、三瓣唇等);身体(椭圆形、四条腿,前腿短、后腿长);尾巴(短短的)。
学学兔子是怎样行走的,模仿小兔跳。
3.抱抱小兔子。
提问:小兔全身长满了什么?身上的毛是什么颜色的?抱起来感觉怎么样?
4.喂喂小兔子。
讲一讲:小兔爱吃什么?吃东西时嘴巴是怎样动的?
建议:
1.如果幼儿不愿意抱小兔子,不要勉强。
2.幼儿园可设置饲养角,经常带幼儿去观察、喂养小动物。
3.提供多种毛色的小兔图片供幼儿认知。
评价:
1.喜欢小兔子,愿意摸摸、抱抱、喂喂。
2.有初步观察的能力,能观察并说出兔子的主要特征。
活动反思:
小班孩子的情感是非常脆弱的,但同时也是非常容易构建的。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结合幼儿喜欢的小兔子,让幼儿在和小兔玩耍的过程中,始终融入了教师和孩子的感情因素,如轻轻抱、喂食等。这种环境的营造,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产生一种亲和力,所以不需要刻意地提到该如何保护它们,幼儿潜移默化中已真正转化为自身的行为。
第10篇、小班庆三八主题活动感恩三八——延伸你我的爱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我们沐浴着爱的阳光长大 ,我们滋润着人间的真情成长,"感恩"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字眼,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要感激的人太多太多,但是有一个词语最亲切,有一声呼唤最动听,有一个人最应感恩 它就是--"妈妈"。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这是一个进行情感教育的极好机会,我们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体贴妈妈,激发爱妈妈的情感,知道向妈妈祝贺节日快乐,理解妈妈的工作,知道妈妈既要工作又要操持家务,非常辛苦,应关心妈妈。并且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大胆表现力及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一 妈妈,我有多爱你
活动目标:
1、知道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
2、激发幼儿感恩之情,引导幼儿观察生活。
3、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培养其美感。
活动准备:
1、3月4日布置任务:通过周末的时间在家观察妈妈一天都在做什么,了解其辛苦。
2、彩泥、烤箱等美工材料。
3、《母与子》图片、有关三八妇女节的图片及视频。
3、《感恩的心》《妈妈的歌》音乐。
活动过程:
一、通过出示图片和视频,向幼儿介绍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知道妇女节是所有妈妈的节日。
二、提问幼儿:你回家观察妈妈了吗?她长得怎么样?是高还是矮,是胖还是瘦,头发是什么样子的?请幼儿说一说。
1、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妈妈的工作及职业。说说妈妈好在什么地方?
2、妈妈平时都是怎样关心孩子的?当你生病时,妈妈是怎样做的?
知道妈妈既要工作又要操持家务,非常辛苦,应学会关心妈妈。引导幼儿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妈妈拿拖鞋,请妈妈喝水,听妈妈的话,不让妈妈生气等
三、引导幼儿亲手制作一份精美的礼物送给妈妈表示对妈妈的爱以及关心、理解。为幼儿提供制作礼物的材料:彩泥。起码幼儿发挥想象力,给妈妈亲手捏一个陶艺礼物。
四、请妈妈进入教室和宝宝一起庆祝节日。
在离园前半小时请妈妈来到活动室,事先说好让妈妈们悄悄的进入教室找到宝宝的小椅子坐下,宝宝们化好漂亮的妆藏起来。当《感恩的心》音乐响起,所有的宝宝一起出来,找到自己的妈妈,拥抱亲吻,把手心里藏着的礼物送给妈妈,并且说:"妈妈我爱你,祝您节日快乐"。
妈妈和宝宝一起手拉手跳《妈妈的歌》,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在妈妈们深深的感动中,在一滴滴饱含着激动、快乐的眼泪中,所有人感受爱的温暖,感受把爱送给别人的快乐,同时也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埋下爱的种子。
活动二 妈妈给宝宝送健康
--请家长进课堂
随着冬季的离去,春回大地,春天是最美妙的季节,处处充满了希望与生机。然而,春季也是传染病和食品安全事故的高发季节。幼儿园是集中生活的场所,更加要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但是,即使我们做到了万无一失,那孩子们呢?他们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经验,不知道该怎么注意饮食卫生,尤其是对一些色彩鲜艳、口感好的食品更是艳羡不已,然而那些食品是卫生的吗?根据这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为了三八妇女节主题活动的延伸,我们请小朋友张舒涵的妈妈,来自于东营市卫生监督执法局的单娟,给孩子们上一堂关于食品卫生的课。妈妈也是我的老师,妈妈给我们送健康。
活动目标:
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妈妈的爱。
能力目标:养成幼儿自身良好的饮食习惯,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知识目标:了解一些简单的饮食卫生知识,能初步分辨发霉、变质的食物,知道怎样保持个人卫生。
活动准备:
有关食品卫生检查的图片、怎样保持良好饮食习惯的图片和故事、鲜花。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为幼儿介绍张淑涵的妈妈,今天妈妈也是老师,我们都坐下来,听一听,张舒涵的妈妈今天会给我们讲什么呢?
二、家长作自我介绍,向幼儿介绍自己的工作单位,简单说明这份工作主要是做什么的。
三、通过出示一些食品卫生检查的相关照片,告诉幼儿并不是所有的食物都是干净卫生可以食用的,很多食物是发霉的、变质的。并且通过图片教幼儿简单的辨别哪些是干净可食用的食品,哪些是不卫生的、对人体不利的食品。
四、以幼儿比较喜爱的方式-故事,并且结合图片,来进一步给幼儿深化注意饮食卫生和保持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并且重点告诉孩子们,小摊小贩的食品千万不能吃,因为那是不能保证卫生的,并且薯片、果冻、方便面等垃圾食品对宝宝们的成长是不利的,不要吃这些食品。
五、"妈妈为我送健康,我给妈妈送鲜花",请几名小朋友为张淑涵的妈妈送上鲜花表示感谢,并要所有的宝宝大声说出:谢谢您!
卫生小贴士(张淑涵妈妈送给宝宝的话):
1、要注意用餐卫生,饭前应该用肥皂洗干净手,预防病从口入。
2、吃饭前应该先喝水。不能喝生水。
3、用餐时,应该保持安静,细嚼慢咽,有助于消化。
4、饮食要适量,不能暴饮暴食,也不能挑食,造成营养不良。
5、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6、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这些劣质食品、饮料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饮用会危害健康。不吃路边小商贩卖的食物,不吃对自己健康不利的食品,如小朋友在换牙时期不能吃很多甜的食物,预防蛀牙
7、不生吃海鲜、河鲜、肉类等;不吃毒磨菇、生的四季豆、发芽土豆、霉变甘蔗等。
8、不随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感恩"三八节"主题活动反思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我们班的宝宝也第一次知道了这样一个节日,知道这一天是所有妈妈的节日,为了让幼儿感受妈妈爱的同时学会表达爱的情感,增进母子亲情,引导幼儿体验浓浓的亲情,培养他们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从而懂得尊重、感激别人的劳动,知道回报、关爱他人,我们精心组织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在活动前,让宝宝们观察妈妈一天的工作,从而了解到妈妈的辛苦,并且都主动的亲手制作了精美礼物送给妈妈,小小礼物里渗透着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爱。在《妈妈我有多爱你》这一活动中,我们请妈妈们走进活动室,接受宝宝们赠送的礼物,并且和宝宝一起跳舞,感受节日的快乐,感受爱与被爱的欢乐。我们还组织了《妈妈给宝宝送健康》活动,请一位妈妈进课堂,为宝宝们讲授有关注意食品卫生以及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的知识,引人入胜的故事,儿童化的语言以及精彩的图片,激发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也了解了有关食品卫生方面的知识,在快乐的同时获得了健康。
此次活动的开展,使孩子们懂得了爱别人,关心别人,学会分享,对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起到了爱心教育的显著效果,有的妈妈在谈这次活动时说:"这是我度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个三八节,因为我真的感到我的孩子长大了,懂事了",看得出,这次活动是成功的,它加深了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亲情交流,缩短了两者之间的距离,充分体现了家园共育的优势。
第11篇、小班生活活动会系鞋带了教案反思
活动产生:
现在的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但在生活上一手包办,忽视孩子动手能力、自理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进行了“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的研究,设计了一系列相关的生活活动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生活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
活动目标:
1.掌握系鞋带的正确方法。
2.理解故事,记住短句“先绕一个圈,两头交叉绕一绕,拉拉紧”。
3.提高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
活动准备:
《一双有蝴蝶结的鞋》故事图片,短绸带人手一根,幼儿鞋带的鞋上幼儿园。
活动一:故事《一双有蝴蝶结的鞋》
1.教师有表情的完整讲述一遍故事。
2.结合挂图,教师边讲述边提问。
(1)开始,妈妈为什么不给佳佳买这双有蝴蝶结的鞋?
(2)佳佳是怎样学习扎蝴蝶结的?
(3)到了佳佳的生日,妈妈真的给她买了这双有蝴蝶结的鞋,佳佳是怎样穿好这双这双鞋的?心里又是怎样想的?借此复习前面的短句。
3.学扎蝴蝶结
发给幼儿人手一根短绸带,练习扎蝴蝶结。提醒幼儿根据短句,运用正确的方法。先绕的两个圈要小一些,交叉的也要小,不要拉紧容易拉过头。形不成蝴蝶结。
4.娱乐活动
幼儿互相帮助把蝴蝶结扎在食指上,颤动食指模仿蝴蝶飞动。
活动二:学系鞋
1.讨论:早上,爸爸妈妈是怎样给你系鞋带的?
2.请会系鞋带的幼儿表演一次,激发幼儿学习鞋带的愿望。
3.引导幼儿根据扎蝴蝶结的经验,学系鞋带。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提醒幼儿一定要系紧鞋带,不然鞋带容易散开。
4.比一比,谁的鞋带系得又快又好。
活动延伸:
在区角中增设自理区,投放扎蝴蝶结的短绸或可穿鞋子的娃娃,可让幼儿继续学习系鞋带。
活动反思:
本活动设计体现出以下特点:
1.循序渐进,巧妙过渡。系鞋带是一项幼儿较难掌握的技能,练习时幼儿往往会因为枯燥难学而失去兴趣,扎漂亮的蝴蝶结却是幼儿乐于学习的。该活动从让幼儿听故事开始,先学主人公扎蝴蝶结,再迁移至学系鞋带,如此循序渐进,巧妙过渡,幼儿愿意学,有兴趣学。
2.以语言指导行动,且贯穿整个学习活动。故事中的短句实际上把系鞋带的方法具体详细地表达出来,而且念起来象儿歌般朗朗上口,很有韵味,幼儿乐于接受。在整个活动进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了这一指导语的作用,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3.教育、保教并重。活动一是一次正规的教育活动。活动二则是保教方面的学习内容。整个活动,教育是为保教服务,保育中又有教育的成分。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值得一提的是,最后的活动延伸非常必要,因为幼儿动手能力、自理能力的提高,绝非一两次学习活动所能达到的,必须在平时多次练习、巩固。
第12篇、小班综合有趣的盒子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盒子是孩子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物品,让孩子通过有趣的游戏,愉快的发现、学习、挑战;发展幼儿有关盒子的认知经验、分析能力以及整理物品的生活智慧,我在活动中让幼儿通过说盒子、看盒子、玩盒子的过程中,丰富幼儿有关盒子的外型特征(形状、大小、颜色)盒子的各种功能、用途等经验,有效刺激和发展幼儿观察、比较、概括、综合等能力;我还设计了“整理盒子宝宝”的环节让幼儿尝试把一堆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盒子叠放起来。通过这些创造性的活动,放手让孩子们去摆放、去探索,以此来挑战小班幼儿整理物品的生活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智慧水平。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盒子的大小、形状、用途等的过程中积累相关的生活经验。
2、在感知不同盒子外形特征的过程中、知道一些关于整理物品的方法。
活动准备:教具套盒、各种盒子若干
活动重点:在观察、比较盒子的大小、形状、用途等的过程中积累相关的生活经验。
活动难点:在感知不同盒子外形特征的过程中、知道一些关于整理物品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说说自己的盒子
1. 找一个盒子,与好朋友说一说“你的盒子是什么样子的,里面装的是什么”
2. 集体交流
小结:这么多的盒子宝宝,他们的形状,大小都不同里面装的东西也不一样,有的盒子是放好吃的东西,有的盒子是放有用的东西的
3. 送盒子宝宝回家
看看你手里的盒子宝宝是装吃的还是用的?把他们送回家
二、猜猜神奇的盒子
老师这里有一个大盒子,这是一个什么盒子?
蛋糕盒子——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
月饼盒子——方方的月饼盒子里面可以放些什么呢?
鞋盒子——这是谁的鞋盒子?是老师的还是小朋友的?为什么?
香水盒子——这是什么盒子?猜一猜里面会有什么?
手帕——这么大的手帕怎么藏到这么个小盒子里了?
盒子宝宝的全家都来了,数一数一共有几个?这么多的盒子宝宝是怎么排队的?(一个接一个,从大到小)
小结:这么多的盒子,他们一个接着一个,方方的蛋糕盒子里藏着方方的月饼盒子月饼盒子里藏着小朋友的鞋盒子,鞋盒子里住着小小的香水盒子,原来小盒子可以躲进大盒子里面,这么多盒子看起来就像一个盒子。
三、理理各种各样的盒子
后面有很多盒子,你找一个“盒子妈妈”,把所有的“盒子宝宝”都想办法藏在“盒子妈妈”里面。数数“盒子妈妈”可以装几个“盒子宝宝”。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很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并且对各种盒子又多了一些认识,知道盒子有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款式,不同的打开方法,大多数幼儿都能按盒子的不同特点对盒子进行分类,个别幼儿对分类分辨得还不是太好,需要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多练习对物品的分类。
第13篇、小班主题动物的家教案
活动领域:语言、艺术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2、感受参与集体猜谜的乐趣。
3、根据动物特征判断动物居住的地方
活动准备:
1、 动物图片
2、 动物家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 请幼儿仔细观察挂图,并邀请幼儿看幼儿用书中《动物的家》画面。和幼儿讨论:
——图上有哪些动物?
——这些动物分别住在哪里?
二、 按照顺序展示动物的家图卡,请幼儿猜一猜会是那一种动物住在里面。教师可适时提供简单的线索,如:这个动物是会爬的、有8只脚等有关动物的特征,便于幼儿猜谜。
三、 可与幼儿继续讨论:小朋友的家住在哪里,为什么要回家?
区域活动
1、 美工活动区
提供动物图卡、动物的家图卡、剪刀和胶棒,让幼儿自己制作手工作品“动物之家”。
2、 科学活动区
投放游戏图卡,供幼儿结伴游戏,一个问一个猜,进一步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活动评价:
1、 能说出动物居住的地方
2、 能说出自己对家的感受
3、 能初步尝试按线索猜谜
第14篇、小班主题小乌龟上幼儿园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获得听故事的乐趣。
2.学习适应集体生活。
3.认识新朋友,学习和新朋友一起玩。
活动准备:
故事:《小乌龟上幼儿园》[[]附]。
活动过程:
教师讲述《小乌龟上幼儿园》的故事,和幼儿讨论:
——小乌龟第一天上幼儿园发生了哪些事?
——小乌龟遇到谁了?
——如果你是小乌龟,你会怎么办?
请幼儿说说如果班上也有小朋友像小乌龟一样害怕,应该如何帮助他呢?(如:跟他说我们一起玩、请老师抱抱他、大家一起安慰他……)
请幼儿在区域自由玩耍,鼓励幼儿邀请想妈妈的幼儿一起玩。
活动评价:
能说出帮助同伴的方法。
能和朋友一起玩。
延伸活动:
1.第一次上幼儿园是一件很特别的事,可以请幼儿带自己的照片和作品,或全班照一张相,为第一次上幼儿园留下美好的纪念。
2.小组活动时间或分享时间讲述有关上幼儿园经验的图画书,减轻幼儿第一次上幼儿园的焦虑。
[[]附]故事:小乌龟上幼儿园(李紫蓉)
今天是小乌龟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幼儿园里的人,小乌龟一个都不认识,他害怕地把头、手和脚通通缩进乌龟壳里。
小青蛙走过来。“咦?这是什么东西呢?”小青蛙爬上乌龟壳,在上面跳上跳下,太好玩了!
小鸭子走过来。“咦?这是什么东西呢?”他拿起鼓锤在乌龟壳上敲啊敲,又呱呱呱地大声唱歌,太好玩了!
两只小鸡走过来。“咦?这是什么东西呢?”他们一起在乌龟壳上画画,还在上面挖蚯蚓,太好玩了!
小乌龟在壳里,忍不住大哭大叫起来。小青蛙、小鸭子和小鸡都吓了一跳:“啊!他会动,还会说话呀!”
小青蛙、小鸭子、小鸡、小乌龟做了好朋友。他们组成了一个乐队,大家一起唱唱跳跳,真是太好玩了!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小班语言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我采用了欣赏、讨论、表演等形式完成了本节活动,在活动中,幼儿的学习兴趣一直保持较好,活动目标也基本达成。首先我出示故事大书,引起幼儿的兴趣,并引导幼儿观察大书封面,初步了解大书中讲的是关于谁的故事,然后一页一页讲故事,讨论故事内容,再次欣赏故事,感受小乌龟表情的变化,接着鼓励幼儿表演故事,最后播放歌曲,鼓励幼儿和好朋友一起跳舞。在最后的环节,我进行了小结,引导幼儿学习小乌龟,每天要开心的来幼儿园,这是活动的重点教育目标所在。表演故事环节由于准备的头饰只有一套,而幼儿的参与兴趣很高,由于时间关系,部分幼儿没有参与表演,有些失落。
改进措施:
我将故事大书和动物头饰投放在语言区中,鼓励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可以再次进行表演。
第15篇、小班亲子活动小动物模仿操教案
幼儿园小班亲子教案:小动物模仿操
主要目的:了解动物的叫生和生活习性。
指导要点:鼓励宝宝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出不同的动物的特征。
注意:动作不必拘泥一种,重在培养宝宝的丰富想象力和大胆用肢体表现能力。
儿歌与动作小小鸟,扇翅膀,(双臂侧平举,上下扇动两次)飞到树梢把歌唱。(双臂侧平举,原地小跑转一圈。)小白兔,真可爱,(竖起双手食指与中指表示兔子耳朵,头左右摇晃两次。)爱吃萝卜爱吃菜。(下蹲做吃菜动作)小花狗,汪汪叫,(双手在头两侧。学狗耳朵扇动两次。)吃完骨头尾巴摇。(双脚自然站立,手背后侧身晃动两次。)小小羊,咩咩叫,(双手举过头顶,表示羊角。)快快上山吃青草。(双手做吃青草动作,弯腰与直立两次.)小小马,真能干,(双臂前平举,手做牵马动作。)呱嗒呱嗒跑得欢。(双手自然摆动,原地跑)小动物,来做操,(双臂上举做招收动作。)天天锻炼身体好。(双手自然摆动,“身体好”时双臂前伸,竖起大拇指。)
第16篇、小班综合活动红色在说话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找找,认识周围一些红色的东西。
2、初步感知红色与人们在生活中的关系。
3、学习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在活动中体验愉快的情绪。
活动准备:
苹果、蕃茄、葫萝卜、辣椒等红色食物,灯笼,红旗等红色的实物若干,布置在活动室内。
活动过程:
一、找红颜色
1、师:“今天,我们教室里漂亮吗?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哦,原来教室里有许多‘红色’的东西。”“我们再去看看、找找有哪些东西是红色的?”
2、幼儿在教室内寻找红色的东西。
3、请幼儿坐下来与同伴讲讲自己找到的是什么?(要求幼儿说:我看见XX是红色的)
4、请个别幼儿讲自己找到的是什么?
二、找自己身上的红色,了解红色与自己生活的关系。
师:小朋友找到的红颜色真多,大家都知道,红颜色真漂亮,请小朋友再互相找一找,我们身上什么东西也是红色的。(幼儿自由讲述,同旁边的小朋友讲,请个别幼儿讲)
师小结:小朋友的眼睛看的真仔细,发现了我们的衣服、扣子、鞋子、袜子、蝴蝶结都是红颜色,红颜色的东西穿在我们身上真漂亮,放在我们教室里使我们的教室也变得漂亮了。
三、了解红色在喜庆场合中的运用(看录像)
红颜色的东西除了能够使我们变得漂亮,还有什么用呢?老师请小朋友先来看电视(幼儿看电视,师适当解释)。
问:小朋友你刚才在电视里看到了什么?你看到电视里什么东西是红色的?
师:小朋友说得真好,叔叔、阿姨结婚,还有商店开张都要放鞭炮,贴喜字,鞭炮喜字都是红色的。
(幼儿学一学,做一做放鞭炮的动作,感受欢乐气氛)。
师:那么,你还有没有在其它地方也看见过红色的东西呢?
请小朋友想一想,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请幼儿互相交流,请个别幼儿回答)
四、了解一些红色的食物
出示红红的蕃茄,小朋友你们看这个东西是什么颜色的?你有没有吃过“你还吃过什么东西也是红色的?
师小结:哦,原来红色不仅好看,而且有的红颜色的东西还可以吃呢。
五、结束(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小朋友真能干,发现了这么多红色的东西,开心吗?拍拍手(也可和同伴拍拍手)。
在我们幼儿园里,在小朋友家里,还有许多东西也是红色的,放学后,我们再去找一找,看一看,然后把你的发现来告诉老师,好吗?
活动反思:
红色,做为最常见的颜色之一,幼儿在多种活动中,理解它的意义,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此活动的准备充分,有静态的图片,有动态的视频,幼儿多方位的体验,感受到颜色所带来的乐趣,整个活动流程顺畅,环节紧扣,重点突出,社会活动目标达成,体会红颜色所代表的意义,大胆地用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第17篇、小班主题小脚的朋友教案反思
目标
1.能联系生活经验大胆表述。
2.知道袜子、鞋子能保护自己的脚。
准备
1.每位幼儿一块垫子,围坐在地上。
2.故事磁带。
过程
1.倾听故事。
——小脚丫丫有两个朋友——鞋子和袜子。有一天,小脚丫丫觉得鞋子和袜子总是把自己裹得紧紧的,太不舒服了,就不想要这两个朋友了。小脚丫丫趁鞋子、袜子睡着的时候,偷偷地溜到大马路上来玩。
“啊嚏、啊嚏!”好冷啊!没有鞋子和袜子的帮忙,小脚丫丫连着打了好几个喷嚏。一不留神,小脚丫丫还被地上的小石子扎疼了。
小脚丫丫多想念鞋子和袜子这两个朋友呀……
——小脚丫丫的朋友是谁?
——为什么说鞋子和袜子是小脚丫丫的朋友?
——小脚丫丫离开了它的朋友发生了什么事?
2.找小脚、认小脚。
——我们的小脚在哪里?
——脱下鞋子和袜子,数数有几个脚趾头?
——在脚底轻轻挠一挠,会有什么感觉?
——请幼儿尝试用小脚帮助拿报纸。
——怎样保护我们的小脚?
3.给小脚找好朋友。
——让好朋友重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吧!
——学习穿袜子、鞋子。
——现在小脚又能带着我们到想去的地方了。
建议
1.有条件的幼儿园可让幼儿赤足在沙地、木板、石子地上行走,获得不同的感受。
2.引导幼儿辨认袜底,分清鞋子的左右,学习穿袜子和鞋子。
3.可带幼儿参观袜子商店和鞋店。
附:小脚的朋友
小脚丫丫有两个朋友——鞋子和袜子。
有一天,小脚丫丫觉得鞋子和袜子总是把自己裹得紧紧的,太不舒服了,就不想要这两个朋友了。小脚丫丫趁鞋子和袜子睡着的时候,偷偷地溜到大马路上来玩。
“阿嚏、阿嚏!”好冷啊!没了鞋子和袜子这两个朋友的帮忙,小脚丫丫连着打了好几个喷嚏。一不留神,小脚丫丫还被地上的小石子扎疼了。
小脚丫丫多想念鞋子和袜子这两个朋友呀。他急急忙忙赶回家,轻轻地穿上袜子,套上鞋子,又和自己的好朋友紧紧拥抱在一起。
活动反思:
由于小脚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但是很多孩子以前都没注意,通过这节课他们深刻了解了小脚的作用。让他们自己体验光脚的感觉,小朋友玩得都很高兴。
第18篇、小班综合活动找朋友教案
活动目标:感知生活中物体间的联系,尝试进行匹配,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活动准备:相关的PPT、对应的图片挂饰许多。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引入主题。
1、了解"朋友"的意义。
"孩子们,你们有好朋友吗?什么是好朋友呀?"(经常在一起的,做游戏,玩区角,就是好朋友。)"有好朋友开心吗?"(很开心)
2、(播放PPT1)"有一位朋友不开心,怎么拉?"(小碗哭了,哭就说明心里很难过,很伤心。)
3、"我们一起来问问小碗,你为什么不高兴?"(小碗说:"刚才我听见你们有朋友,我没有朋友一起玩。")
4、"我们来帮助小碗找好朋友。"
二、 看看讲讲--对应匹配。
1、(播放PPT2),出示勺子、衣服、书、手套。
师:这些是什么?
找找小碗的朋友应该是谁?为什么?(吃饭时候用到的,经常在一起的,是好朋友。)小结:原来小碗的好朋友是勺子。
2、(播放PPT3),师:又来了许多朋友,看看是谁?(观察桌子、枕头、锁、茶壶,椅子、被子、钥匙、杯子。)连线找找,对应匹配师:说说谁和谁是好朋友,为什么?
小结:原来,桌子和椅子,枕头和被子,锁和钥匙,茶壶和杯子是好朋友。
3、(播放PPT3),找茬,纠错。
"看看它们的好朋友找对了吗?"为什么?
三、音乐游戏:"找朋友"--复习巩固。
1、师:"小朋友,你们想做找朋友的游戏吗?"
2、老师出示两个篮筐(里面有许多对应的图片挂饰),"请自选一个,今天你做的是谁?"(如:我是茶壶)要求;两个篮筐的幼儿分开站。
3、"请你去找你的好朋友。"--做音乐游戏"找朋友"。
要求:黄丝带的幼儿边唱歌边跑跳步去找对应的好朋友,紫丝带的不动。
4、找到好朋友后,"你的好朋友是谁?"(如:我的好朋友是杯子。)
5、"和你的好朋友抱抱,亲亲。"
6、重复游戏1-2次。
第19篇、小班主题袜子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分清袜子的正面反面,袜子底,袜子背。
2:熟悉穿脱袜子的基本过程。
3:体验成功的喜悦。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袜子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穿脱袜子是本活动的重点难点
活动准备
每人一双小花袜
活动过程
1:与幼儿合唱歌曲《我有一双巧巧手》,这双巧手能做会做,会做好多好多的事,比如吃饭,写字,画画,穿衣,穿鞋子,穿袜子等等,引出活动内容。
2:出示小花袜,认识袜子的正面反面,袜子底,袜子背,袜子的正面比较光滑,没有线头,毛边,而反面花纹凹凸,优先头,而且有缝合痕迹,袜子底凸起的部位是脚跟,而袜子背则没有。
3:让幼儿围坐成圈圈,教师边穿边示范讲解基本动作a:分清袜子的正反面和袜子底袜子背。b:脚从有口端穿进去,袜子的后跟部位朝下c:两手捏住袜子口左右两侧,从脚尖开始慢慢往下拉。d:脱袜子时,先用手捏住袜子口,往脚后跟下滑至脚底,在用手捏住袜子的脚尖部往外拉,这样袜子就成功脱下来了。 4:了解这些基本知识和基本动作后,孩子们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提高了,这时我把,准备好的小花袜子发给他们练习,对动作缓慢能力较差的幼儿,给予他们鼓励,帮助他们练习外,还叫他们观察别的小伙伴是怎样穿的,对能力强的幼儿鼓励他们帮助能力较弱的孩子。 5:这样反复练习后,孩子多数都能分清袜子的正反而且也不会把袜子跟穿到脚背上了,活动在孩子的笑声中结束了,他们都表示,我会穿袜子了,我长大了,小手更能干了。
教学反思
1:活动内容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讲解穿脱袜子底过程细致,静动结合,既关注整体也不忽略个体,让幼儿再帮带中学习本领。
2: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开始环节如果让幼儿先观察各式各样的花袜子引出幼儿对袜子的喜爱之情引出活动目标比较好,爱美之心,幼儿比成人更胜一筹,练习过程如果能增添一些优美的音乐效果会更好。
第20篇、小班主题小花猫爱洗澡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使幼儿知道爱洗澡、讲卫生的重要性。
2、根据生活经验的回顾,认识、了解洗澡用品的名称及作用,知道洗澡的方法。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洗澡的方法
活动准备:
小猪手偶、音乐《我们爱洗澡》、洗澡用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小猪手偶,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宝宝班来了一位小客人,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它是呀?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你们喜欢它吗?想不想和它一起做游戏?
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2、师:为什么不想和它做游戏?小猪可想和宝宝班的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了,这可怎么办呢?小猪需要做什么呢?
引导幼儿知道小猪太脏了,小朋友不想和它一起玩。小猪需要洗澡。
二、了解洗澡
①师:你会洗澡吗?洗澡的时候都需要准备什么?
②出示魔术盒,引导幼儿认识多种洗澡用品。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魔术盒,小朋友猜猜里面藏的什?
请幼儿伸出食指一起说:变变变师小结:哇,变出了这么多好东西!这些洗澡用品可以使我们变得干净、舒服。
③师:为什么要准备沐浴露?
引导幼儿知道用沐浴露滑滑的、保护皮肤,用过后香香的。
④师:我们为什么要洗澡?
师小结:现在天气热了,我们活动后会出汗,黏黏的,皮肤上会有污垢,污垢容易产生细菌,对皮肤不好,也会生病。所以洗澡可以让我们变得很干净,而且香喷喷的。
三、洗澡的方法
1、洗澡前我们应该先做什么?(准备好洗澡用品、脱衣服)
2、师:你在家妈妈是怎样给你洗澡的?
请幼儿两两结合,轮换扮妈妈为同伴洗澡,做动作演示。
老师小结洗澡的大流程:先洗头,洗身上,再洗胳膊、腿,最后是小脚,洗完后用毛巾擦干净。
3、师示范洗澡的方法和动作挤点洗发露抹头上,抓啊抓,再用清水冲干净,再来挤点沐浴露,抹身上,先搓搓背,再搓身体,再搓搓小胳膊,再搓搓腿,再用清水从头到脚冲干净,再用毛巾把水擦干净,洗澡洗好啦!
4、师带领幼儿一起做动作学习洗澡的方法。
四、体验活动播放音乐,幼儿和教师一起跟着音乐感受洗澡的快乐。
师:夏天到了,天气很热,小朋友身上都会黏黏的,不舒服,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跟着音乐来洗澡!
五、活动小结师:洗澡的时候会有很多泡泡,滑滑的、光光的,用手指轻轻一戳,就会破了,真有意思,洗完澡以后身上还会香香的呢,可以舒服的睡个好觉!小朋友要做一个爱洗澡、讲卫生的好宝宝!
活动延伸让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体验洗澡的快乐
课后反思
一、教材玩水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游戏,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洗澡成为孩子们每天必须做的事,洗澡也是孩子最能玩到水的生活活动;它符合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来源于幼儿的现实生活。
二、目标的达成
本次活动主要围绕“我爱洗澡”为主线,整堂课都是贯穿愿意洗澡的积极情绪为始终,引导幼儿通过集体活动来感受集体洗澡的快乐,在教学中采用各种形式,做到动、静结合,尽可能的关注到群体。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兴趣都很浓。第一环节,我创设了一个故事的情景,让孩子们讨论小猪需要做什么,以达到目标1:让孩子知道爱洗澡、讲卫生的重要性。第二个环节是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了解洗澡用品名称及作用,知道洗澡的方法。最后随《我爱洗澡》的音乐,使幼儿跟着音乐感受洗澡的快乐。、三、重难点的突破本节课我的重难点是:洗澡的方法。在学习洗澡的方法环节,我主要是先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大胆讨论、模仿洗澡的动作;老师再结合幼儿表现的动作正确示范洗澡的方法;最后是师幼共同学习模仿洗澡的方法、流程。在一环节中,幼儿一直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的,幼儿与幼儿之间没有很好的互动,所表现出的课堂气氛也不是很活跃。
三、幼儿的反思
小班幼儿虽然有洗澡的生活经验,但孩子没有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通过活动,加强幼儿的卫生行为意识。整个活动,孩子们兴趣比较浓,但由于老师说的太多,也没有很好地激发、引导孩子,以至于有个别孩子缺乏课堂兴趣。如:在认识洗澡用品环节,幼儿对老师出示的洗澡用品没有惊喜之情,更多的感觉是司空见惯。教师应变换更为神秘、新颖的方式以吸引幼儿。在最后音乐活动中,幼儿处于跟着老师做操的状态,没有更好地表现对洗澡的兴趣。教师因与幼儿一起探索、模仿,融入幼儿当中,真正起到师幼共同学习。
四、不足之处
1、教师在活动中,琐碎的语言比较多,如:对不对,是不是等,这样的话语很难使孩子在语言的发展方面得到一个锻炼,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尽量减少琐碎的语言,语句应该干脆利落点,孩子的印象也会比较清晰。
2、在最后一个环节中,要求幼儿一起来洗澡,教师的指示不够清晰,不能仅仅是带操的形式,孩子在这方面没有更好的得到肢体语言的发展,教师没有严格要求孩子领会动作的要领,没有培养孩子在技能方面的提炼,丧失了动作的协调性,如果在活动中,教师主要到了这方面的意识,逐步规范孩子的动作,我相信,音乐活动的目标达成就会更加明显。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