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案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30篇

日期:2021-02-05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中班社会活动教案30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30篇

第1篇、中班社会活动特殊的电话号码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几种特殊的电话号码及其作用,了解使用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的具体情况。
  2.具备初步的自救意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知道几种特殊的电话号码及其作用,了解使用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的具体情况 。
  活动难点:知道几种特殊的电话号码及其作用,了解使用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的具体情况 。
 
  活动准备:
  电话机一部,110、119、120的数字卡片,房子着火、消防车、救护车等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通过提问创设情境,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出示电话):小朋友,你知道自己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吗?我们用这部电话打给爸爸妈妈好吗?   
  请幼儿现场打电话给家里熟悉的人。   
  教师:有一些特殊的电话号码,它们是很有用的,你们知道有哪些吗?(幼儿自由讲述)
  2、认识特殊的电话号码
  (1)认识特殊号码:119 多媒体播放图片: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房子着火了)用什么办法才能把火扑灭?该找谁来帮忙?怎样才能尽快的找到消防队的叔叔呢?引导幼儿了解发生火灾时引该及时打119求救。
  教师出示卡片119,请幼儿在自己的数卡中找出1、1、9,并按顺序进行排列。 引导幼儿模拟拨打火警电话(多媒体播放消防车和消防员图片)。
  教师小结:在生活中我们如果遇到火灾要及时打119向消防对的叔叔求救。这样才能是火能很快的被扑灭,但我们不能随便的拨打,只能在发生火灾的时候拨打。
  (2)认识特殊号码:120 多媒体播放图片:小猪的妈妈怎么了?(生病了)猪妈妈生病了小猪应该找谁来帮忙?用什么方法能尽快找到医生呢?(拨打120) 。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请幼儿从自己的卡片中找出1、2、0,并按顺序进行排列。 引导幼儿模拟拨打120,打电话时重点说明小猪妈妈得了什么病,家住在哪里(多媒体播放急救车和医生图片)。
  教师小结:由于我们小朋友及时的拨打了急救中心的电话,猪妈妈很快被送到了医院,得到了及时的治疗,现在猪妈妈已经好了。
  (3)认识特殊号码:110 多媒体播放图片:天上下着雪,小松鼠为什么不进屋呢?它发现了什么? 遇到坏人应该怎么办呢?该找谁来帮助呢?怎样才能尽快的找到警察?(拨打110) 请小朋友从自己的卡片中找出1、1、0,并进行排序 。 引导幼儿拨打110,重点说明小松鼠的家在什么地方(多媒体播放警察车和警察)
  教师小结:有人打架了,或遇到困难或坏人时可以找警察叔叔帮忙。
  3、儿歌小结:119,我知道, 看到着火我报告。消防队员来得快,生命财产才能保。 120,我知道,有人生病他快到。急病就要抢时间,治好病人开口笑。 110,我知道,发现坏人快报告。警察叔叔来得快,坏人个个跑不掉。 特殊电话真不少,小朋友们要记牢,遇到危险别惊慌,打准电话来报告。
  4、延伸活动:游戏“怎么办,做什么”
  教师: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看谁说得好。这儿有一些数字卡片,我们看看图片上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可以打什么电话帮助他们解决呢?谁出现了?他们来做什么?

  活动反思:
  随着社会生活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生活给幼儿带来的潜在危险日益突出,像火灾、溺水、拐骗、突发事件等一系列危险时刻威胁着年幼的孩子。中班幼儿年龄小,还处在未成年期,缺乏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然而,孩子的安全是幼儿园的首要任务,我们不可能整天跟着孩子转,只有教给他们学会自我保护的能力。在围绕着幼儿园课题"充分挖掘幼儿、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这一主线,我设计了本次社会活动--《特殊的电话号码》,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每个幼儿都能真正动起来,使每个孩子都主动、积极地去记住这些报急电话,才能使幼儿自己遇到紧急问题时会使用这些号码,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第2篇、中班社会活动我会叠衣服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幼儿的劳动观念。
  2、引导幼儿学会互相帮助。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幼儿叠衣服图一张,幼儿扔衣服图一张。
  2、幼儿穿衣图一张,幼儿找衣图一张。

  活动过程
  1、出示第一组图,教师根据图意讲故事。
  图上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你喜欢哪个小朋友?
  你为什么喜欢第一个小朋友而不喜欢第二个小朋友?
  2、出示第二组土图,教师根据图意讲故事。
  第二个小朋友为什么哭呢?
  我们小朋友早上来园应该怎么做呢?我们都来教他,帮助他好吗?
  3、请一幼儿上来示范叠衣服。
  4、教师讲解,教幼儿正确的叠衣方法。
  5、开展“大帮小”活动,使幼儿学会互相帮助。
  小班的弟弟、妹妹都很小,不会叠衣服,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我们都学会了叠衣服,去帮助他们吧。

  活动延伸
  经常带领幼儿到小班帮助他们叠衣服。

  活动反思
  要充分挖掘生活的教育价值。如因为生活活动是一种日复一日的重复活动,因此可以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学习解决生活问题能力、促使幼儿动作技能发展、特别是手的精细动作发展、感受劳动的快乐等等。

第3篇、中班社会活动我不怕黑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认识“黑”,并学习用各种方法克服怕黑的心理障碍。
  2.鼓励幼儿平时积极动脑,不胆怯,不退缩,勇于克服各种困难。
  3.培养幼儿独立入睡的好习惯,提高自理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将活动室一端用黑布、大型木板等布置成黑乎乎的山洞。
  2.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动物玩具,小猫头饰若干,猫妈妈的胸饰一只。
  3.音乐磁带一盒。
  4.课件动画片《小兔迷路了》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口吻和形式导入活动     
  1.教师:“小猫们,今天妈妈带你们到那边森林里去玩,我们一边唱歌一边走吧!”(伴随《找小猫》的音乐,幼儿做律动进入场景)     
  2.教师:“草地上真舒服,小猫们和妈妈一起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妈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3.播放动画片《小兔迷路了》:从前,有一只可爱的小兔跟着妈妈一起到森林里去采蘑菇,它看到美丽的鲜花,漂亮的蝴碟可开心了。它一会儿去闻闻鲜花,一会儿扑蝴蝶,结果找不着妈妈啦。走啊走,小兔来到一个山洞里,里面黑得什么也看不见,小兔害怕极了,太阳落山了,夜深了,小兔找不着妈妈多伤心呀,它大声地哭起来:“妈妈,妈妈……”。  
  
  (二)营救小动物,鼓励幼儿不怕黑     
  1.发现情况     
  通过小动物的呼救声及教师对黑洞内发生情况的描述,让幼儿感知发生的事情,激起幼儿救小动物的欲望。     
  (1)(伴随着音乐,以远处传来一阵阵小动物的呼救声)
  教师:“咦,好象有什么人在哭,你们听,是谁在喊救命?小猫们,你们千万别动,妈妈去看看。     
  (2)教师慢慢走到山洞口,仔细往山洞里看,说:“呀,这里有个山洞,里面很黑,什么也看不见。对,声音就是从这里发出来的。哎呀,这个洞口这么小,我钻也钻不进去,怎么办呢?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黑洞洞的山洞里到底是谁在哭呀?小猫们,你们谁愿意帮妈妈进去看看。”     
  2.鼓励幼儿克服怕黑心理,勇敢地钻进山洞     
  (1)请胆大的幼儿做示范(3—4人),并说说自己害怕不害怕,以及自己是怎样克服害怕的     
  (2)交谈,了解害怕的幼儿的心理状况,教师对他们进行疏导            
  讨论:怎么样才能让自己不害怕呢?          
  归纳如下方法:     
  a.先站在洞口往里看一看,等自己的眼睛渐渐习惯了黑再慢慢走进去,一边走,一边摸,就不会摔跤,也不会害怕。     
  b.进去的时候想想高兴的事,一边走,一边唱唱歌,就不会害怕。     
  c.你就想里面的小动物多可怜,我一定要帮助它,其它什么也别想,就不会害怕了。     
  d.里面虽然黑,但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慢慢走,就不会出危险,这们也不会害怕。     
  (3)请愿意去救小动物的幼儿一个一个爬进山洞,每人只救一个小动物。     
  (4)教师对还不敢进去的幼儿再次进行疏导,启发他们找上好朋友一同进去救小动物。     
  (5)请胆子特别小的幼儿借助一些器具(如木棍、玩具刀、手电筒等)和好朋友一同进山洞。     
  (6)教师亲亲每一个救小动物的幼儿,夸奖他们是勇敢的孩子。      
  3.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1)、教师帮助幼儿总结幼儿在活动中所尝试的各种克服怕黑的方法,使幼儿明白我们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会有很多克服困难的方法,鼓励幼儿平时要积极动脑。        
  (2)、鼓励幼儿努力养成自己独睡的习惯     
  教师:“现在,老师要问你们一个问题,哪些小朋友在家是和爸爸妈妈睡在一个房间的?为什么不一个人睡?
  教师:“今天,我们知道了,黑房间里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我们有各种方法战胜黑暗。你们以后敢不敢一个人睡觉啦?敢的小朋友把手举起来!”       
  (3)表扬敢于独睡或已经养成独睡习惯的幼儿,给每天独睡的幼儿贴一朵小红花。

  活动反思
  活动与生活相互融会贯通,孩子不但对意思简明易懂,也明白了在生活中该如何做,不过还得有家长平时在生活中多引导、教育,否则孩子在实际行动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做到。  

第4篇、中班社会活动开心枕与出气包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懂得关心别人。
  2、学习表达自己的感情。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两种不同造型的抱枕。
  2、开心枕故事,参见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师展示准备好的抱枕,一个取名叫“开心枕”,一个取名叫“出气包”。
  2、分享《开心枕》的故事
  3、玩“传抱枕”的游戏,并说明游戏步骤。
  (1)、请幼儿边唱儿歌边传抱枕。
  (2)、儿歌停止时。手上持有开心枕的幼儿要与大家分享一件开心的事情。手上持有出气包的幼儿要说一件自己觉得生气的事,并可以在出气包上捶三下以发泄情绪。
  (3)、请持开心枕的幼儿充当“快乐先生或快乐小姐”,将开心枕送给好朋友,让好朋友抱着软软的开心枕消消气。
  游戏可玩2——3次。
 
  活动延伸
  每日离园时可进行此游戏。

  活动反思
  《开心枕和出气包》这节社会课的意义就在于怎样让孩子相互关心,更多的时候,要做小伙伴的“开心枕”,和他们抱一抱,什么事情都可以解决。让孩子意识到当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都应该有一颗爱心去关爱他人。这也是责任心的一种体现。 同时,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之后,我发现班上的孩子与同伴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作风,开始学着自己解决问题,比如课间有两位幼儿在打闹,旁边的小朋友就提醒他们:“不能这样,好朋友要抱一抱!”“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良好的习惯就是在平时养成的。

第5篇、中班社会活动美丽的菊花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愿意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观察活动,观察时专心、认真。
  2、了解菊花的主要外形特征,能叫出名称。
  3、能关心、爱护幼儿园里的花,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户外正开放的菊花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带领幼儿来到园内观察园内的花卉,运用语言、表情诱发幼儿观察兴趣。
  2、提问:这里的花漂亮吗?它们是什么颜色的?
  3、幼儿自由交谈。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指着远处的菊花问:那是什么花?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2、师:让我们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说说菊花是什么样子的。
  (这是活动的重点,能力强的幼儿教师要引导他们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菊花的外形特征。能力弱的幼儿教师要时刻提醒、引导他们参与观察活动,能发现同伴找出的菊花的特征。)
  3、提问:菊花的花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像什么?菊花的叶子是什么颜色?像什么?
  4、引导幼儿讲述自己所看见的菊花的外形特征。
  (这是难点,能力强的幼儿要能说出菊花的主要特征,能力弱的幼儿要知道这种花叫菊花)

  三、结束部分
  1、提问:花儿真美,我们应该怎么爱护它呢?(激发幼儿爱护花的情感)
  2、师生一同念儿歌:
  秋天到,菊花开,
  红的红,白的白。
  像面条,像火焰,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我还发现在活动中幼儿似乎被教师牢牢地控制着,未能体现出学习的主体性。我们不禁要问,为何总是教师在提问?为何不鼓励幼儿发现菊花其他的秘密?如果我们能给幼儿提供几盆真实的菊花供幼儿尽情的观察,是否就可以鼓励他们在看一看中自己提出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整理出有价值、能促进发展的兴趣点,从而教师再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究、发现、交流、讨论,这样就可以让他们在开放和充满质疑的情境中学习,在不断体验探索中感受成功和乐趣。

第6篇、中班社会活动分类垃圾箱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诶分类垃圾箱的分类和功能。
  2、分辨可在利用的垃圾,培养珍惜资源的态度。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短片、自制两个垃圾筐一个可回收一个不可回收、搜集废纸,塑料瓶、果皮及食品垃圾、广告宣传单、卫生纸纸筒

  活动过程
  1,播放有关垃圾分类的视频短片
  师;你知道那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吗?(废纸、塑料瓶、金属)
  你们家里有把垃圾也分类吗?
  2,播放幼儿电子书师生讨论,图上有4个大的垃圾箱,它们有什么不同?
  你们知道“可回收物”垃圾箱里分贝应该放什么样的垃圾吗?
  写着“厨余垃圾”的垃圾箱里应该放什么养的垃圾?
  3,出示两个一样的垃圾箱,上面贴着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标志,在桌子上摆放各类废纸、塑料瓶、饮料罐、食品垃圾袋、果皮,广告宣传单、卫生纸纸筒。请幼儿说说这些垃圾分别应该放在哪个垃圾箱中。
  4,告诉幼儿,塑料、金属和废纸都可以回收再制造有用的东西,如废纸可制成再生纸等,把垃圾分类便于回收利用,这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方法之一。
  5,游戏,请幼儿上来逐一将垃圾分类,放可回收垃圾筐或不可回收垃圾筐,并说说可回收那这样东西还可用来做什么?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预设目标基本达到,幼儿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分类垃圾箱的用途,也能说出可回收用来做什么,如卫生纸筒可以用来做手工,广告宣传单可以带来幼儿园剪纸等,最后建议幼儿回家以后,家里也准备两个垃圾箱或袋子将废旧物品可以进行分类装,以便更好处理。

第7篇、中班社会活动你快乐我快乐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公益广告,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关心弱小和有困难的人,帮助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2.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体会帮助他人的快乐。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公益广告《关爱他人,快乐自己》。        
  2.多媒体课件《小兔的花园》        
  3.篱笆若干,彩色花朵若干,绿叶若干。        
  4.音乐《花仙子》、《心情歌》。

  活动过程        
  一、观看公益广告,让幼儿看看说说里面发生了哪些事,他们是怎么做的?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万老师给你们带了一段公益广告,这段广告小朋友在家里看电视的时候也看到过,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广告中发生了哪些事?他们是怎么样的?        
  幼:有个叔叔帮小朋友捡羽毛球。        
  幼:三轮车骑不动有个人帮助他推车。       
  幼:我看见有人把扔到地上的易拉罐捡到垃圾筒里。        
  幼:书快要掉下来的时候有个人扶了一下。        
  师:你们观察的非常的仔细,原来发生了这么多事呀。        
  师:那我们再来看一遍,到底发生了哪些事,有没有小朋友没观察到的?        
  师:你觉得他们做的好不好?        
  幼:好。        
  师:对了,他们做得非常好!因为他们都是在帮助别人。 
      
  二、经验讲述,运用已有经验讲述。        
  (1)你们有没有帮助过别人?帮助过谁?他发生了什么事需要你的帮助?你是怎样帮助他的?你的心情怎么样?        
  (2)你们有没有被别人帮助过?谁帮助了你?你发生了什么事需要他的帮助?你的心情怎么样?        
  (3)在家里谁会帮助你?家人会帮助你做什么?你会不会帮助家里的人?        
  (4)在幼儿园里谁帮助过你?(教师、小朋友)他们是怎么帮助你的?        
  (5)假如你们在幼儿里看到有小朋友不小心摔倒了,你们会怎么做?        
  (6)假如你们看到有小朋友东西不见了在找东西,你们会怎么做?        
  师:对了,我们无论在什么地方看到别人有困难都应该去帮助别人。   
    
  三、群策群力,帮助他人        
  师:今天有个小动物它就遇到了不开心的事,需要小朋友的帮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是谁呢?(看课件)        
  幼齐:小兔子。        
  师:(看课件)小兔子原来有个又大又美丽的花园,花园里盛开了五颜六色的花,小兔很喜欢他的花园,可是冬天来了,小兔子家发生了许多的变化,我们一起再到小兔的家里去看看吧!小兔子的家怎么了?        
  幼:小兔子家里的花都死掉了。       
  师:小兔子的心情怎么样?        
  幼:不开心。        
  师:那怎样才能让小兔子开心起来呢?你有什么好办法?        
  幼:和它一起跳个舞。        
  幼:唱歌给它听。        
  幼:给它买很多好吃的东西。        
  幼:送一个花园给小兔子。        
  师:你们的办法都很好,我想小兔子采用了你们的意见一定会开心起来的。        
  那我们就用xx小朋友的方法,一起来做个花园送给小兔子吧,这样它一定会开心起来的。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材料,有绿色的叶子、五颜六色的花朵,我们可以将绿叶和花朵贴在篱笆上,大家一起合作,为小兔子装扮一个美丽的花园。幼儿合作装饰花园,播放快乐音乐《花仙子》。        
  师:花园装扮好了,你觉得漂亮吗?        
  幼齐:漂亮。        
  师:(看课件)你们看,现在小兔子的心情怎么样?        
  幼齐:很开心,很高兴。        
  师:小兔子得到了你们的帮助,心里真开心啊,你们开心吗?       
  幼齐:开心。        
  师:帮助别人是件开心的事。那你们想不想到花园里跳个舞呢?        
  幼:想        
  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到花园里跳舞!播放《心情歌》。小朋友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看看有没有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幼儿随音乐出场。

  活动反思
  本活动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通过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探索空间、真实的情景体境,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使幼儿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建构新的知识经验。而教师坚持做一个“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支持者,有效而审慎的引导者”,根据幼儿的需要在精神上、策略上因势利导给予启发帮助,使幼儿在自由的环境中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整个活动以情激趣,以情激学,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充分发挥了师生互动作用,使幼儿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第8篇、中班社会活动我长大了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中班的孩子有些事情已经可以自理,但经过观察和调查发现有些孩子在家吃饭穿衣还是要依靠父母。为了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设计了此节课。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长大了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
  3、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难点
  1、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
  2、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动准备
  故事、衣服、音乐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谁真的长大了〉〉引出课题
  故事大概,讲述一对双胞胎姐妹好多地方都一样,就是一个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个却依靠父母。。。。。。
  2、设计提问(让幼儿明白长大了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故事中的两个小朋友谁真的长大了。
  (2)为什没说某某长大了?
  (3)教师小结:某某长大了他能自己穿鞋子,自己穿衣服、吃饭
  3、谈话:让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自己是不是长大了。(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穿衣大赛。(体验自我服务的乐趣)
  5、教师小结。

  活动反思   
  本节课目标基本达到了,通过此节课孩子们懂得了长大了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第9篇、中班社会活动美丽的扇子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扇子,知道扇子可以扇凉风,还可以作为一种工艺品供人们欣赏。
  2、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3、激起美感。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请幼儿和家长共同搜集扇子1-2把。
  2、教师用扇:工艺装潢扇、挂屏扇等几种特殊扇子。
  3、多媒体:中国扇艺——艺术百科。
  4、幼儿制作材料:白色卡纸,蜡笔,剪刀。
  5、音乐磁带:古琴曲。
  6、幼儿已有时装表演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进:出示扇子激起幼儿的活动爱好。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把扇子,你们想看看吗?
  出示扇子:你觉得这把扇子怎样样?(幼儿自由发言)

  (二)、请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扇子。
  师:头几天,老师请大家回往搜集各种扇子,小朋友都带来了,把你们的扇子请出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吧。说一说:是甚么扇子,扇子的色彩和式样,有甚么用?
  1、幼儿个别到集体前交换。
  (檀香扇、纸扇、蒲扇、折扇、娟扇、塑料扇……)
  2、幼儿相互交换自己的扇子(古典音乐渲染气氛)。
  (评价:本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在自主搜集扇子的基础上进行交换,幼儿在音乐声中边看边介绍,不但熟悉了各种各样的扇子,也让他们从交换中学习他人主动探索、获得知识的方法。)
  3、教师向幼儿介绍几种特殊的扇子。(教师也可根据幼儿实际选择其它类型的特殊扇子来介绍)
  (1)出示帽扇
  师:这是把甚么扇子?它有甚么用途?
  小结:这把扇子叫帽扇,它不但可以扇风,而且还可以做遮阳帽,用途真多啊!
  (2)出示把大的装潢扇
  师:这把扇子怎样样?猜猜这把扇子是用来干甚么的?(幼儿自由发言)
  师:这类扇子不是用来扇风的,扇面上画有“桂林山水”的图案,人们把它挂在房间的墙壁上,用来打扮房间的,叫工艺装潢扇。
  (3)出示木兰扇
  师:你们在哪里看过这类扇子?
  教师小结:它叫木兰扇,是用丝绸做的,人们在舞蹈的时候才用它,挥动起来很美。
  教师表演扇子舞。
  (说明:此环节主要让幼儿了解扇子的不同用处,当老师翩翩起舞时,你会听到幼儿热烈的掌声……)
  4、教师小结:看多媒体——中国扇艺(艺术百科)
  扇子是各种各样的,有绢扇、折纸扇、蒲扇、檀香扇……这些扇子的外形色彩用的材料都不一样,有的用纸做的,有的是用娟做的,有的是用香木做的……扇子的用处很大,不但在夏天给人们带来凉风,很多扇子上还有艺术作品,供人们欣赏呢。
  (说明:“中国扇艺”网站是一个能扩大幼儿视野的网站,从中幼儿会了解更多的扇子方面的知识,同时幼儿也会学习从互联网上往搜集、学习知识。)
  5、时装表演:请幼儿在音乐声中手拿各种扇子进行时装表演。

  活动延伸:
  1、美术活动“美丽的扇子”。教师和幼儿搜集各种废旧材料,展开动手做扇子活动。

  活动反思:
  美术活动中,比较讲求孩子的自主发挥。因此,在课前准备时,我将扇子做成了几种不同的形状,让孩子自由选择想要完成的作品。

第10篇、中班社会活动好东西要分享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2、培养幼儿与他人友好相处的能力。
  3、引导幼儿理解朋友之间好东西要分享的道理,学习分享的经验。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朋友之间好东西要分享的道理。
  难点:现实生活中分享好东西。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学得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物质准备:教师与自己朋友的合影、幼儿自制的剪纸窗花,折纸作品.家长在家为幼儿讲故事《小主人和小客人》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提问:你有朋友吗?他(她)是谁?

  二、展开
  1.教师出示与朋友的合影,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并讲一讲自己和朋友在一起的情景。
  2.与幼儿讨论:什么叫做朋友,和朋友在一起应该怎么样,知道朋友要好东西一起分享。
  3.请幼儿介绍一下自己自制的剪纸窗花,折纸作品,幼儿之间相互交流。
  4.幼儿自由结伴交换物品进行分享(注意引导幼儿能和更多的小朋友进行分享,体会分享的乐趣)
  5.请幼儿说一说与朋友分享有什么感受?

  三、结束
  请小朋友在今后的学习、游戏、生活中遇事要多谦让、与朋友友好相处,分享快乐。

  活动反思: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需要人们与人合作、分享的品质。善于与他人合作分享是时代的要求,是孩子日后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品质。

第11篇、中班社会活动小麦的一生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麦子是很普通的一种农作物,但对于幼儿来说,却是很生疏的;况且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因此我设计了这节课,引导幼儿了解小麦,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辛勤劳动,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辛勤劳动,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   
  2.培养幼儿的动脑思考能力和反映能力。   
  3.引导幼儿认识小麦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难点:   
  1.重点:让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和用途,教育幼儿节约粮食。   
  2.难点:区分出各种麦制品。  
 
  活动准备:   
  1.按教学要求自制的《小麦的一生》课件一盘:小麦的生长过程;儿歌《大馒头,哪里来》。   
  2.实物小麦一株,麦粉制的食品,麦杆工艺品。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认识其根、茎、叶的形状;并了解小麦的播种和收获季节。   
  1.师:小朋友都见过小麦吗?它长得什么样?   
  让孩子自由讨论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   
  2.出示实物小麦,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认识其根、茎、叶的形状:小麦的茎俗称麦秸,空心、有节、光滑、叶狭长;茎的顶端长麦穗,麦穗有针一样的麦芒,麦穗成熟时是金黄色的。   
  3.出示课件: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播种和收获季节:秋季农民把麦种播在地里;冬季压实麦苗;到第二年春天,麦苗长得绿油油的,并逐渐长大、抽穗、开花、结籽;5月底6月初,麦子慢慢地由绿变黄,成熟,农民伯伯开始收麦,叫夏收。   

  二.出示各种麦制品,了解麦子的用途。   
  1.出示各种麦制品,引导幼儿了解这都是用麦子做的。   
  2.引导幼儿了解麦子的用途:麦粒可磨成面粉;面粉可做成馒头、面条、饺子、蛋糕、饼干、面包等;麦秸可编制各种草帽、扇子、垫子、草包等,也可作燃料和泥墙皮。   
  3.游戏“麦爷爷找孩子”。   
  请一个幼儿带上小麦头饰,当麦爷爷。其余小朋友当面粉制品(把面粉制品的图片挂在幼儿胸前)。麦爷爷说:“我的孩子不见了,他们都变了样,哪是我的孩子呀?”幼儿依次说:“我是面包,是麦爷爷的孩子。”“我是饼干,是麦爷爷的孩子。”
   
  三.联想活动:   
  小麦是夏季里成熟的粮食作物,你在夏季里还见过哪些粮食作物?(早稻、玉米、高粱、番薯......)   

  四.教育幼儿爱惜粮食。通过儿歌《大馒头,哪里来》体验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爱惜粮食,不剩饭,不掉饭粒。   
  儿歌:《大馒头,哪里来》   
  大大的馒头哪里来?   
  白白的面粉做出来,   
  白白的面粉哪里来?   
  黄黄的小麦磨出来,   
  黄黄的小麦哪里来?   
  农民伯伯种出来。   
  伯伯阿姨劳动忙,   
  大家都要爱惜粮。   

  五.延伸活动:   
  幼儿园可适当组织幼儿到麦田参观或参加拾麦穗的公益劳动,以体验粮食来之不易,加深节约粮食的认识。

  活动反思: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加之受社会上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坏风气的影响,在幼儿园里幼儿挑食、剩饭的现象十分普遍。针对这种情况,设计这一主题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了解粮食来之不易,体验成人劳动的艰辛,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爱惜每一粒粮食的良好习惯。

第12篇、中班社会活动不一样的车牌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讲讲中,发现车牌号码的基本特征。   
  2、尝试设计车牌号码,进一步引发幼儿对车牌号码的关注。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每个小椅子上贴一个车头。   
  2、幼儿人手一套数字卡片(1—7)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设计车牌号码
  难点:能按老师给的数字设计,车牌号码不重复。
 
  活动流程:   
  设疑解决——实践操作——内化迁移——经验提升   

  活动过程:  
  一、设疑解决问题:      
  1、复习数字1—7的认识,并谈话导入。
  师:今天坐校车来的小朋友,老师想问一问你们。你们每天坐车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我们校车的车头前面有个车牌,后面也有个车牌呢?(出示校车图片)      
  2、出示两辆被警察叔叔拦截的车。
师问:为什么它不能上路? 有什么办法让他继续在马路上行驶呢?      
  3、出示车牌,让幼儿观察车牌的组成与特点。   
  4、出示两个没有号码的车牌:  
  (1)车牌上写些什么?一个车牌上有5个字,  
  (2)请两个幼儿分别设计两个车牌。    
  (3)比较其中的两个车牌。     
  沪A61234、 沪A35231,引导幼儿发现出车牌前面有中文字母和英文字母   
  小结:我们知道了车牌上一般都有五个字,一辆车上面要有两个一样的车牌。但是每辆车的车牌号码都是不一样的。   

  二、实践操作   
  1、引发幼儿自己设计车牌的兴趣,并要求幼儿设计五个字的车牌号码。   
  2、幼儿编车牌,老师巡回指导。   
  3、讲评,检验幼儿编的是否正确。   
  小结:刚才我们小朋友给自己的车子设计了车牌号码,发现了很多车牌的秘密,一样的数字如果放在了不一样的位置,两个车牌号码就不一样了。

  三、 内化迁移   
  1、引导幼儿把自己编的车牌号码装在自己的车子上。   
  2、游戏:我是小司机   
  幼儿按规则开汽车,并听从教师的指挥。  
 
  四、经验提升   
  1、教师出示两个号码一样的车牌,让幼儿了解车牌还有沪A、沪C、沪F等。   
  2、引导幼儿继续探索车牌的秘密,回家寻找马路上不一样的车牌号码。

  活动反思:
  中班的孩子因该开始学会记录,所以我在这个活动中用了记录表的形式,孩子们都记录的很好,会写简单的数字,不会写的可以用符号来表示。

第13篇、中班社会活动妈妈爱我我爱妈妈教案反思

   活动思路
  延续三八节主题活动,为了让幼儿了解妈妈哺育孩子的辛苦,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爱护妈妈设计了次节课。

  活动目标
  1、能了解妈妈哺育孩子的辛苦,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爱护妈妈。
  2、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积极参与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充分感受妈妈的爱。
  难点:让幼儿懂得爱护妈妈。

  活动准备
  1、妈妈怀孕时的照片、各种哺育孩子的生活照以及录像。
  2、音乐《小乌鸦爱妈妈》。
  3、邀请家长1—2名。

  活动过程
  1、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
  (1)看妈妈怀孕时的照片与现在进行对比
  (2)听妈妈谈一谈怀孕时的感受,知道妈妈怀孕时的不便与辛苦。
  2、幼儿看录象,妈妈讲述孩子的成长过程。
  教师小结:我们在妈妈肚子里时,妈妈就很爱我们,我们出生后,他又细心的照顾我们,因为妈妈爱我们。
  3、谈论如何关心爱护妈妈。
  (1)孩子们我们的妈妈那么的爱我们,那么的辛苦,那我们应该怎样爱自己的妈妈幼儿互相交流
  (2)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爱妈妈的。
  (3)自由谈谈妈妈和孩子之间如何相互关心。
  小结:妈妈爱我们,我们也要关心她爱她,帮助妈妈,听妈妈的话。     
   
  活动反思    
  本节课邀请家长讲述自己怀孕以及哺育孩子的成长过程,孩子们听的非常认真,同时更增加了孩子对妈妈的感情。不足之处是以后对家长参与的讲话内容要进行商讨、研究,使之与主题更加融合。

第14篇、中班社会活动小小口香糖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结合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继续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使幼儿懂得个人行为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2、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活动前,每个幼儿都吃一块口香糖,并在开课前做自行处理。   
  2、6张不同处理口香糖方法的图片及投影仪。  
    
  活动过程:
  1、让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处理刚才那块口香糖的。   
  2、启发幼儿回忆并讨论在哪些地方见过人们吃过的口香糖。   
  3、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6个小朋友处理口香糖的行为,说一说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A把口香糖粘到别人身上   
  B把口香糖吐到地上   
  C把口香糖粘到墙上   
  D把口香糖拿在手里玩   
  E把口香糖粘到汽车的座位上   
  F把口香糖扔到垃圾桶里   
  4、找出正确处理口香糖的方法,并让未吐口香糖的幼儿当场用正确方法处理口香糖。   
  5、老师介绍关于“天an门广场地面被口香糖污染”的新闻,从而使幼儿知道乱吐口香糖可不是一件小事,因为它会污染环境。   
  6、结合北京申奥成功,教育幼儿也要为建设美丽的北京做贡献。   
  7、幼儿朗诵师生共同创编的诗歌“地球妈妈,我爱您!”
     
  活动反思:   
  北京申奥成功以后,环保意识的增强尤为重要。老师在日常生活中针对幼儿吃口香糖,以及怎样处理口香糖这一行为,展开了这次环保教育活动,幼儿通过亲身感受,同伴间展开激烈的讨论,最后在对与错,是与非之间找到了答案,认识到了自己的小小行为对环境的作用。

第15篇、中班社会活动大树妈妈教案反思

   活动背景:
  金秋十月,我们带孩子们去参观了秋天的田野,一路上孩子们看到了小树叶纷纷从树枝上飘落的情景,引起了他们的兴趣,“老师,小树叶为什么会掉下来?”“老师,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妈妈多可怜呀!”这正是教育幼儿要关心妈妈、爱妈妈的大好时机,因此,我们设计了本次活动《大树妈妈》。

  活动目标:
  1、学习散文诗中的对话,感知诗中优美的句式,并能进行简单的创编。
  2、体验散文诗中小主人对妈妈的关心,了解妈妈与娃娃的依偎情感。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⒈“大树妈妈”的课件、3棵大树。
  ⒉背景音乐《小乌鸦爱妈妈》、进场音乐《小树叶》。
  ⒊小鸟、松鼠、小星星的胸饰人手一份,小动物指偶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听《小树叶》音乐入场。
  ⒈导语:哎呀,秋天来了,许多树叶娃娃离开了大树妈妈,她感到非常地孤单、寂寞,那你们想想谁会来当大树妈妈的娃娃,来陪她呢?
  ⒉幼儿自由讲述。

  二、学习散文诗,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⒈观看画面一
  ⑴提问:看看到底是谁来当大树妈妈的娃娃呢?(小鸟)小鸟会对大树妈妈说什么话呢?
  ⑵幼儿自由讲述。
  ⑶放课件。
  师:听听小鸟到底是怎么说的?
  ⑷幼儿学说小鸟的话。
  ⒉观看画面二
  提问:还有谁也来当大树妈妈的娃娃呢?(小松鼠)那谁来学学小松鼠的话?
  ⒊观看画面三
  提问:咦,又是谁来当大树妈妈的娃娃了,小星星又会说什么呢?
  ⒋完整欣赏散文诗。
  ⑴教师朗诵。
  师:老师还把它们说的话编成了散文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⑵欣赏散文录音后提问:你觉得这篇散文诗美吗?那你们想不想来表演一下呢?

  三、幼儿表演,巩固散文诗内容。
  ⒈幼儿自由选择角色。
  师:请小朋友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轻轻地请到自己的身上,和旁边的好朋友说说自己拿的是什么。
  ⒉分角色练习对话。
  ⒊幼儿表演,并将小动物送到大树上。

  四、感受 散文诗中表现的内在情感,产生爱树妈妈的情感。
  ⒈幼儿讨论:为什么小鸟、松鼠小星星来当大树妈妈的娃娃,愿意陪她呢?
  ⒉提问:你们喜欢大树妈妈吗?你愿意为大树妈妈做什么?

  五、创编。
  ⒈小组讨论。
  师:秋天还有很多的小动物,它们也想来当大树妈妈的娃娃,请小朋友也去拿一个小动物,到大树妈妈的身边去说吧!
  ⒉幼儿创编展示。

  六、萌发师生间的情感。
  师:现在大树妈妈有了很多的娃娃,她很开心,老师妈妈也想有娃娃,你们谁愿意来当我的娃娃,那让老师妈妈带你们一起去玩吧!

  活动延伸:
  让幼儿继续进行创编活动,并把幼儿编的话编到散文诗中去。

  活动反思:
  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连续性的过程,需要教师把幼儿语言的发展渗透到各个领域的教育中去,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促进幼儿语言发展。所以,我要更加努力有效地去做个专业的老师!

第16篇、中班社会活动标志在说话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安全标志。      
  2、喜欢观察身边常见的公共设施标志。     
  3、帮助幼儿认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标志,懂得基本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各种标志卡片,幼儿用书第6—7页。

  指导要点:
  活动重点:能说出几种常见的简单标志。     
  活动难点:让幼儿了解常见标志的用途。

  活动过程:
  1.出示标志,引出课题。
  (1)出示厕所的标志。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的标志?你是怎么知道的?它有什么用?
  (2)出示红绿灯的标志,提问同上
  小结: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的标志,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2.认识常见的标志,了解它们的含义与用途。
  (1)提问:你们在什么地方还见过哪些标志呢?他们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用?(幼儿回答后,教师出示相应的标志,如:严禁火种标志,注意安全标志,当心触电,医院标志,出口标志,节约用水标志....)
  (2)讨论:什么地方有标志?为什么要有标志?
  小结:标志非常简单,让大家一看就明白,就像会说话一样。标志可以告诉人们这是什么地方,或者提醒人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3.游戏:看谁找的准一一一教师分别出示标志,每出示一张让幼儿认找,认找的条件是自己知道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幼儿讲出自己认找标志叫什么,是什么意思。

  活动反思:
  在生活中安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幼儿期的孩子们好奇心强,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然而由于他们缺少生活经验和常识,不能很好地把握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对一些有可能会造成伤害的事件缺乏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一些意外损伤。幼儿期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基础的时期,让幼儿有一个幸福、快乐、健康、安全的人生是所有家长和老师们的美好愿望。产生了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社会活动:“安全标志”。

第17篇、中班社会活动小羊迷路了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要学习故事中的羊姐姐,听爸爸妈妈的话,外出不乱跑。
  2、教育幼儿在外出游玩时,要遵守集体规则。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操作卡片《小羊迷路了》。电视机、展示仪。

  活动过程
  1、幼儿欣赏故事,教育幼儿外出时要听大人的话,不要乱跑。
  (1)、幼儿 边看,教师边讲故事。
  (2)、提问:小羊一家外出游玩时,爸爸是怎样交代孩子们的?谁做到了? 小羊应该怎么做?
  2、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引导幼儿讨论在那些时候要听大人的话?
  组织幼儿讨论,并选代表回答。
  生活中有没有像瓜瓜一样的人,他们是怎样做的?
  3、教师总结。
  与家人一起或小朋友集体外出时,都要听大人的话,不能单独乱跑。

  活动延伸
  外出游玩时,事先向幼儿交代游玩规则。

  活动反思
  活动与生活相互融会贯通,孩子不但对意思简明易懂,也明白了在生活中该如何做,不过还得有家长平时在生活中多引导、教育,否则孩子在实际行动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做到。

第18篇、中班社会活动认识筷子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摸、看、玩筷子让幼儿了解各种筷子的用途、特点。
  2、发挥幼儿的想象思维,用筷子创造各种图形。
  3、让幼儿练习使用筷子做到姿势正确并用筷子学会夹物品。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各种样式及色彩的筷子数十双,用盘子装好的豆子、玻璃球、纸条等少许。

  活动过程:
  1、发声练习《小心过马路》,提醒幼儿“马上就要开始上课了”,意在集中小朋友的注意力。
  2、老师的话:“亲爱的小朋友,老师在上课前要出个谜语让大家来猜,看看哪个小朋友能最先猜出来,”-----两姐妹,一样长,酸甜苦辣她先尝。(筷子)
  “筷子是每天都要和我们见面的小伙伴,它在吃饭的时候帮助了我们,是我们大家的好朋友,今天聂老师就要请小朋友们一起来重新认识一下我们的朋友—筷子!”
  3、老师拿出一双筷子,教幼儿大声说出:“筷子,两根筷子,一双筷子”。让幼儿了解筷子表达该用的量词。
  4、将小朋友带来的筷子和老师收集的筷子全放在桌子上,像个筷子家庭大聚会一样,“长的是爸爸,细的是妈妈,短的是儿子,你们看这家人多热闹啊。”让幼儿对筷子产生兴趣。
  5、小朋友可以随意下位观察每双筷子的不同,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回答老师在观察过程中提出的问题。
  “筷子有哪些颜色?”
  “请将长的和短的筷子分出来。”
  “摸摸看,每双筷子是不是都是同一种材料做成的?”
  “你喜欢哪双筷子,为什么?”
  6、让幼儿讨论,筷子有哪些作用?
  “小朋友们,筷子我们非常熟悉,它有哪些作用呢?”(用餐、敲打、玩具等)
  老师说:“筷子啊,还会变戏法呢,不信你们看。”老师将一些筷子摆成好看的形状,调动小朋友的想象力,让他们自己动用在桌上也摆出各种图形。老师与孩子一起动手。
  7、小朋友人手一双筷子,老师教用筷子的正确方法:手捏在筷子的中下方,不能太低和太高,两支筷子不能分得太远,中指与大拇指碰头,其他做辅助。老师考验小朋友的学习效果:“现在老师要来考考大家,看到底你们学得怎么样?”在桌上分组放上几盘豆子、玻璃球和纸条,让幼儿试着来夹物,从一个盘里夹到另一个盘里,看谁夹得稳,夹得快,并在活动过程中纠正错误的拿筷姿势。老师也参与其中。
  8、结束语:“小朋友们,老师又要给你们出个谜语了-----两兄弟,一般高,一日三餐不长膘。(筷子)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我们重新认识的筷子,以后我们要和筷子做好朋友们,我们要去爱护它,不能伤害它。好不好?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兴非常高,而且幼儿比较感兴趣。但由于个别幼儿在家基本不使用筷子吃饭,所以不太会使用筷子这种食用餐具。可是我发现我们中一班的小朋友都很有团结友爱的精神,会作用筷子的小朋友会帮助她旁边不会使用筷子的小朋友一起来完成任务,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真的值得我高兴。另外,幼儿气氛活跃时应多提一些有启发教育性的问题,另外,平时说话我的语还有些快,但在教学中我会克服这样的习惯,让幼儿能够充分领悟老师的意图,并做到微笑面对每一位幼儿,这样的教学氛围会使教学效果更好。

第19篇、中班社会活动穿穿脱脱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懂得身体的冷热与穿脱衣的关系,并知道及时穿脱衣服能预防感冒生病这一基本卫生常识。
  2、活动中,能根据身体的冷热及时地穿脱衣服,提高生活能力。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儿歌《穿穿脱脱》

  活动过程:
  一、感知讨论
  1、通过感知讨论,让幼儿直观形象地理解,如何要根据冷热,及时穿脱衣服。全体看图讨论,提问:图片上小朋友为何生病?为什么出汗会受凉感冒?怎样才能不受凉?感冒是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
  2、提供一下、湿小毛巾,分别让每个幼儿放在手比如背上比较,感受一下,从而知道出汗会使内衣湿透受凉。

  二、实践操作
  1、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量,适时提醒幼儿及时地穿脱衣服。特别是体弱幼儿和能力较差的幼儿。让幼儿知道活动中,微出汗了即要脱衣服。如穿着过多,再热再脱。另外,活动结束后,也要马上穿衣服,以免受凉。
  2、学儿歌

  三、强化巩固
  1、可以请一些能力强的幼儿,在活动中帮助教师提醒同伴及时穿脱衣服,逐步影响到更多的幼儿、甚至是每一个幼儿都能互相提醒同伴。如看见同伴活动时出汗了或没有脱掉衣服,会及时的提个醒:“你冷了没有呀?”
  2、在日后的教育活动中,也要不断提醒幼儿及时穿脱衣服,巩固这一生活习惯,形成自我保健的初潜意识。

  活动反思:
  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幼儿缺乏自理能力,依赖性很强。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找机会锻炼他们,让他们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才能让他们经受住挫折,也有益于今后的成长。

第20篇、中班社会活动为什么会有龋齿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树立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知道牙齿健康的重要性。   
  2.培养幼儿在观察活动中探索学习的能力。   
  3.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及怎样预防。  
  4.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1.电脑、教学光盘、教学挂图数幅挂在活动室墙上小镜子每人一个   
  2.了解本班幼儿得龋齿的情况   

  活动过程:   
  1.观察牙齿,引出课题。   
  请幼儿照镜子观察自己的牙齿,有什么发现?   
  “变黑、变坏或者补洞的牙齿是怎么回事?—龋齿   
  龋齿是怎么得的?是虫子咬得吗?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2.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   
  (1)带着问题看光盘。   
  提问:龋齿是怎么得的?是虫子咬得吗?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是什么东西把牙齿变成一种酸腐蚀掉的?   
  (2)带着问题重点看光盘边了解引起龋齿的原因。   
  (3)了解龋齿的危害。   
  得了龋齿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怎么保护好牙齿不得龋齿呢?   
  3.幼儿利用各种方式学习保护牙齿的办法。   
  A.小朋友讨论防止龋齿的办法   
  B.观察图片学习。   
  C.请教保健医生。   
  老师总结:不想得龋齿,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坚持早晚正确刷牙;健康饮食少吃糖;饭后漱口不可少;   
  牙齿定期去检查。这样你一定会有一口健康美丽的牙齿。   
  4.老师表演快板诗。   
  《预防龋齿》:   
  预防龋齿   
  牙齿健康人人夸,   
  健康的牙齿人人需要,   
  小朋友要记牢,   
  不想得龋齿一定要做到:   
  牙齿早晚正确刷,   
  饭后漱口要干净,   
  健康饮食少吃糖;   
  牙齿定期去检查;   
  只要坚持能做到,   
  牙齿肯定会健康。   
  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身体倍棒!
 
  活动反思:
  换牙是每个孩子必须经历的过程,但是他们对保护牙齿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有些家长对孩子保牙齿方面指导的不科学,特别是我们这些农村地区,家长往往不重视这一问题,这会直接影响孩子健康生产。所以必须让他们及时了解牙齿的保健常识。另外,现在正值他们的换牙期,学生在换牙期会得各种牙病,这就要求老师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儿童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培养他们正确的刷牙和护牙习惯。

第21篇、中班社会活动白鼻子真有趣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京剧中的白鼻子代表丑角,了解丑角说话幽默、功夫了得的特点。
  2、尝试扮演小丑,在学做小丑的动作的基础上感受中国戏剧文化的魅力。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自制教学PPT。
  2、面粉、湿毛巾、镜子若干。
  3、京剧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京剧中的白鼻子代表丑角,了解其外形特征。
  1、教师播放PPT,出示图1丑角图片。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客人,看看他的打扮,穿着怎样的衣服,和我们平时穿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2、欣赏图片,感受京剧中丑角的服饰装扮和外貌特点。
  幼儿欣赏图片,集体讨论。
  如说到“这个人脸上化了妆”教师应进一步追问“看看他的鼻子是什么颜色的”,引导幼儿说出“鼻子是白色的” 如说到“这个人穿的衣服和现在不一样”,教师应进一步追问“看看衣服的袖子怎么样”引出“袖子很大”等,最终引出“这样的衣服叫做戏服,是人们在唱戏、表演的时候穿的衣服。”
  3、认识丑角,知道它是国粹京剧中的一种角色。
  师:你见过这种打扮的人么?是在哪里见过的?他们这样打扮是在做什么?(引出他在表演京剧,也可从唱戏的地方引出京剧)
  师:京剧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国粹。
  4、明确丑角的概念。
  师:这个穿着戏服,唱着京剧,鼻子白白的是小丑,也叫丑角。丑角是京剧中的一中角色。
  师:你喜欢这个小丑吗?看到他你有什么感觉?(小丑长得很可笑、滑稽、有趣)

  二、观看视频,了解丑角说话幽默、功夫了得的特点。
  1、过渡环节
  师:小丑在唱戏的时候会做些什么呢?他的表情怎么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观看视频一(4:35-5:12);
  2、集体讨论,了解小丑讲话幽默、脸部表情滑稽的特点。
  师:小丑在做什么?他的表情怎么样?(会功夫、表情很搞笑)
  师:为什么要有这些表情啊?(引出逗趣,滑稽,引人笑)
  3、观看视频(6:30-6:45),提问:
  小丑刚才做了哪些动作?小丑会这些动作你觉得本领大吗?(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引出翻、跌、滚、打、跳等,功夫很厉害)
  4、教师总结
  师:小丑很滑稽喜欢说笑话,逗得大家哈哈笑。他还喜欢跌、打、跳,功夫可真厉害。

  三、尝试扮演小丑,在学做小丑的动作的基础上感受中国戏剧文化的魅力。
  (一)自己动手用面粉来扮演小丑。
  师:你们喜欢这样的小丑吗?我们也来扮一扮这个可爱、本领又大的小丑吧。
  1、介绍材料,了解扮演小丑的方法。
  师:老师准备了什么材料?我们应该怎样用它?
  请幼儿自由讲授,后教师小结:先用湿毛巾轻轻擦拭鼻子,然后用手蘸着面粉涂在鼻子上,再用小镜子照一照。
  2、教师提醒孩子两个一组,一起合用一个盆子的面粉和镜子,完成的孩子可以学着小丑做一做脸部的表情。
  幼儿动手自己打扮小丑。
  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孩子注意卫生,面粉不能撒得一地,也不能涂到鼻子意外的地方。
  请幼儿来表演。
  师:我们都变成了小丑,谁愿意上来给我们表演一下。(请几个幼儿到前面来表演,逗乐大家)
  5、简单模仿丑角的厉害动作。
  师:小丑出了表情幽默,还会厉害的功夫,我们也来学一学。
  展示图片,引导幼儿自由的学一学。
  师:表演的真好,我们给他们鼓鼓掌。这些小丑滑稽吧,把我们逗得可真开心。

  四、延伸
  师:老师还准备了京剧的音乐,我把它放到小舞台,游戏的时候你可以去表演。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实现了“玩中学、”“做中学”以幼儿自由发现、自主探索为活动核心,基本做到孩子在前,教师在后;尝试在前,指导在后;操作在前,结论在后。

第22篇、中班社会活动火警演习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知道火警演习要注意的事项。
  2.辨认应急路线,学习在危急的情况下安全逃生的方法。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教学准备:
  1.火警警报声。
  2.让幼儿搜集防火和火灾逃生的图片或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1.播放火灾警报声,请幼儿猜猜这是什么声音,并说说它的作用。
  (警报声表示可能有火灾发生,提醒人们要尽快逃离现场。)
  2.请幼儿介绍自己搜集到的图片或资料,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1)平时应该怎样防火?(不要玩火、电器使用后要关掉。)
  (2)发生火灾时,要注意什么事项? (要保持镇定、用湿毛巾掩住口鼻、立刻离开火警现场、不要乘坐电梯。)
  3.引导幼儿认识幼儿园里的应急逃生路线及要注意的事项。
  4.与幼儿进行火警演习。火灾警报声响起,请幼儿跟着老师,有秩序地沿着应急路线,到达安全的地方集合。
  5.火警演习结束后,请幼儿分享刚才的心情。

  教学反思:
  增强幼儿防火意识、提高幼儿防火自救能力,加强幼儿防火安全教育至关重要。通过活动,幼儿知道发生火灾时应注意的事项。另外,幼儿在活动中玩火警演习游戏,能够较快的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和路线,较好的完成教学难点。

第23篇、中班社会活动小猫钓鱼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做事要耐心、仔细。
  2、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做事的能力。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操作卡片《小猫钓鱼》、电视机、展示仪
  2、室内布置一大池塘。
  3、猫妈妈头饰一只。

  活动过程
  1、幼儿游戏,为幼儿理解故事做铺垫。
  教师带上头饰,引导幼儿进入情境。
  小猫最喜欢吃鱼了,今天猫妈妈就带小猫到池塘边学习自己钓鱼。
  2、让幼儿边看电视边听故事《小猫钓鱼》,并组织幼儿讨论。
  (1)、提问:猫妈妈钓到鱼了吗?小猫有没有钓到鱼呢?
  (2)、小猫一开始钓到鱼了吗?为什么?
  (3)、为什么后来钓到鱼了呢?
  (4)、小朋友们说说怎样才能钓到鱼?
  (5)、教师小结:
  只要一心一意,认真仔细、耐心地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好。
  3、组织幼儿继续玩钓鱼的游戏。

  活动延伸
  在日常教育中继续教育幼儿做事要有耐心。

  活动反思
  活动与生活相互融会贯通,孩子不但对意思简明易懂,也明白了在生活中该如何做,不过还得有家长平时在生活中多引导、教育,否则孩子在实际行动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做到。

第24篇、中班社会活动夸夸我们的幼儿园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幼儿园的热爱,激发幼儿的自豪感。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也眼幼儿园的环境。
  2、师生合作,制作幼儿园模型。

  活动过程
  1、出示模型,引入主题。
  这是什么地方?为什么这么美?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夸夸我们的幼儿园。
  2、组织幼儿分组讨论。
  我们的幼儿园美在什么地方?
  3、教师小结:
  我们的幼儿园每间教室都有明亮的窗户、桌椅干净,墙上有漂亮的图画;
  园内处处有花、草、树,还有漂亮的大型玩具,我们的幼儿园很美丽,像个大花园。
  我们的活动室有各种活动区,如美工区、智力区……等,室内还有许多玩具等,在幼儿园,小朋友可以学到各种有趣的知识。
  小朋友们在幼儿园找到许多好朋友,老师教小朋友学本领,帮助小朋友改正缺点,小朋友对老师有礼貌、关心老师。幼儿园里处处有爱。正因为我们幼儿园里美丽、有趣,又充满了爱,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喜欢它。
  4、带领幼儿参观 幼儿园的荣誉室。
  老师向幼儿介绍幼儿园所获得的奖杯、奖状、锦旗,让幼儿了解幼儿园得到的种种荣誉。激励幼儿争做好孩子为幼儿园争光的愿望。

  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根据新《纲要》“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理念,以“夸夸我们的幼儿园” 为主线,让孩子主动探索、发现并说说我们的幼儿园美丽的地方,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思维进行思考,幼儿能从图片和自己的观察积累中把自己对幼儿园的新变化通过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达,在表述的过程中因为词汇量的欠缺,显得比较单一,经过老师提示和引导,基本能把自己的思想表达清楚。

第25篇、中班社会活动开花树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为了培养幼儿爱护优美环境、爱护花草树木的良好行为习惯,我设计《开花树》这一教学活动,创设了一个使幼儿感受到“美”避免了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为每个幼儿提供了参加集体活动的机会,并让幼儿明白爱护花草树木的道理,从而激励幼儿热爱班级、幼儿园的情感。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花儿好看我不摘的道理。
  2.培养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意识。
  3.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大树一棵,树上开满鲜花。注:鲜花是活动的,可以任意摘下或贴上,鲜花若干。

  活动过程:
  1. 教师以快乐的口吻向幼儿介绍开满鲜花的大树引导幼儿体会到:开满鲜花的大树真美丽。(请幼儿告诉老师:开满鲜花的大树美丽吗?漂亮吗?)
  2. 教师用沉重的口吻向幼儿讲述:“有一天,大树前来了一个小男孩,看见这么美丽的花就摘了一朵,”教师边计边从树上摘下一朵花,“又有一天,一个小女孩来到大树下,见到了树上的花,也摘了一朵”教师又从树上摘下一朵花。“这一天,大树前来了一群小朋友,一见树上开满了
鲜花都去摘,他们你一朵、我一朵不一会,树上的花就补摘没了”教师边讲这一朵一朵地把树上的花摘下来。“花没了,光秃秃的树真难看。大树伤心的哭了”教师把大树的脸变成哭样)
  3. 提问:启发幼儿回答:大树为什么哭了?(因为花没了);就象没了衣服一样。你们说摘花的行为对吗?你们家的周围有什么花?(幼儿自由回答);如果花园里没有鲜花我们的环境还美丽吗?
  4. 小朋友,你们都说得真棒,现在我们一起来打扮大树,让它笑起来好吗?(教师交待粘贴的方法,让幼儿把鲜花贴到大树上)
  5. 完成后,教师用欢快的口吻说:“花朵回来了,大树变美丽了,你们看大树笑得多开心。(教师又把大树的脸变成笑脸)
  6. 教师引导幼儿明白花儿好看我不摘的道理(你们以后看见美丽的花不能怎样)
  7. 你们说让大树来装饰我们的教室呢?还是带到室外装饰幼儿园的花园。(根据大部分幼儿的意见办)

  活动反思:
  活动与生活相互融会贯通,孩子不但对意思简明易懂,也明白了在生活中该如何做,不过还得有家长平时在生活中多引导、教育,否则孩子在实际行动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做到。

第26篇、中班社会活动瓜瓜吃瓜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乱扔果皮纸屑的害处。
  2、教育幼儿要自觉保护周围环境的整洁,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操作卡片《瓜瓜吃瓜》、电视机、展示仪

  活动过程
  1、幼儿看操作卡片,教师讲述故事,让幼儿了解故事的情节和含义。
  (1)、教师讲故事。
  (2)、提问:瓜瓜吃到瓜了没有?为什么?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3)、组织幼儿讨论,如何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生活中有没有像瓜瓜一样的人,他们是怎样做的?
  2、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里保育老师的工作,让幼儿了解是他们为小朋友们创造了一个清洁的环境。
  3、散步结束,组织幼儿回园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将园内草坪上的果皮、纸屑、杂物等投放到清洁箱内。

  活动反思
  每人每天都会“生产”很多的垃圾,怎样处理这些垃圾,是孩子们每天都要面对的,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所以选用贴近幼儿生活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容易激发幼儿的兴趣及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幼儿动手、动脑参与活动。

第27篇、中班社会活动甜蜜手语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体验友谊的温馨感。
  2、学习用手语表达感情。
  3、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音乐带,  幼儿较熟悉的歌谣。
  2、手语图(见主题书) 

  活动过程
  1、师做手语,引起幼儿兴趣。
  (1)、师不出声,用手势表达心中的意思。
  如:比画“我爱你”的手语,让幼儿猜猜是什么意思。
  (2)、请幼儿想想:看到好朋友时的表情和感受是什么,还可以用什么手势来表达。
  请幼儿讨论,自创一些“甜蜜手语”(例如:用手比画一个爱心、用手指发出三个响声、用手捏捏鼻子等)
  2、教幼儿生日快乐手语 教师先念一次,并用手语表演;再配合歌词比画手语。
  3、教幼儿“你好吗?谢谢你!你高兴吗?”的手语 让幼儿分成两组,互相问候。

  活动延伸
  让幼儿分组讨论,发挥创造力创编手语动作。

  活动反思
  我们的孩子习惯了索取爱,而不懂得付出,然而爱是双向的选择,只有你爱被人、关爱他人,他人才会反过来爱你。在这儿,我迫切呼吁家长,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我们的孩子在爱中学会做事,在付出中学会做人!

第28篇、中班社会活动又亮又干净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使用擦皮鞋的一些用品和工具,对擦鞋感兴趣。
  2、有自我服务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童皮鞋、各种擦鞋的用品和工具若干。

  活动过程:
  1、感知讨论:
  ——出示几双较旧的童皮鞋:
  怎样使这些皮鞋变干净? 需要那些用品和工具? 出事各种擦皮鞋的用品和工具。
  ——有没有看见过擦皮鞋?   
  谁会擦皮鞋?
  2、尝试实践:
  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皮鞋试擦。
  3、交流经验,共享劳动的成果。
  展示擦过的皮鞋:
  ——这几双皮鞋现在看上去怎样了?请小朋友讲讲你是怎么擦的?
  问题的提出和解决:
  ——你在擦鞋过程中遇到那些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
  生活迁移:
  在家里你的皮鞋是谁擦的?
  回家以后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擦一次鞋。

  活动反思:
  活动与生活相互融会贯通,孩子不但对意思简明易懂,也明白了在生活中该如何做,不过还得有家长平时在生活中多引导、教育,否则孩子在实际行动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做到。

第29篇、中班社会活动走廊里的燕子教案反思

   活动背景:
  教室外的走廊里,燕子筑了两个巢,一大一小,甚是有趣。步入春天,燕子不时飞进飞出。孩子们时常仰着头,好奇地看着它们,拍着小手快乐地喊着:“小燕子、小燕子……”孩子们的爱心感染了我。由此,生成了此项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人与动物应和睦相处,有保护小动物的意识。
  2、了解燕子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3、感知燕子迁徙与季节的关系。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小燕子》歌曲磁带;
  2、有关人们爱护动物的图片、燕子标本和燕巢;
  3、秋天的图片(有燕子南飞的形象)

  活动过程:
  一、播放歌曲《小燕子》,营造愉快的气氛。
  1、欣赏音乐,感受乐曲的美,随乐曲跟唱、律动。(优美、熟悉的乐曲,顿时便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谈话:歌曲唱的是什么动物?小燕子为什么要南飞?燕子住在什么地方?燕子长得什么样子?教师适时出示燕子标本和燕巢,结合幼儿平时的观察,讨论燕子的生活习性,出示小燕南飞的形象。
  师小结:燕子妈妈和小燕子住在屋檐下,燕子妈妈会生蛋,然后孵出小燕子。它们衔来树枝、泥和草在屋檐下筑窝。燕子妈妈每天捉害虫喂自己的宝宝。秋天,天气渐渐转凉,燕子飞向温暖的南方过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再飞回来。
  3、讨论:燕子为什么要南飞呢?(由于孩子们平时已经积累了一些知识,谈话的气氛很热烈,充分调动了幼儿大脑的兴奋性。)

  二、讲故事《燕子和老爷爷》,知道人与动物要和睦相处。
  1、讲述故事《燕子和老爷爷》。“有一只小燕子在搬家、安家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事……”
  2、帮助幼儿理解人和小动物和睦相处才快乐。
  (1)“你喜欢故事里的老爷爷吗?为什么?”
  (2)“你喜欢故事里的小燕子吗?为什么?”
  (3)“为什么每年小燕子都要到老爷爷家住下?”
  (4)“小燕子每年到我们的屋檐下筑巢你欢迎吗?你会和它成为好朋友吗?”
  (通过讲述故事,幼儿感受到人与动物和睦相处的美妙乐趣,有效地激发了幼儿对小动物的保护意识,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同情心。)

  三、启发幼儿要和小动物和睦相处。
  1、我们该为走廊里的小燕子做些什么呢?
  2、让幼儿欣赏有关保护动物的图片,说说怎样保护动物。
  3、谈话:“我和我的小动物”,让幼儿讲述与自家小动物友好相处的故事,共同体验其中的乐趣。
  (贴近幼儿的生活,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将教育的因素渗透在幼儿的生活中,幼儿很乐意参与。)

  四、活动延伸:将小燕子头饰投放到表演区,让幼儿随音乐表演。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前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停留在表面,对小燕子不能进行深入的探索。在观察到这一现象后,教师运用引导的方法帮助幼儿巧妙生成了一个主题。把幼儿的兴趣点转移到人与动物和睦相处上来,从而把幼儿的探索兴趣引向深入,有效地发展了幼儿的同情心和合作精神。

  故事:燕子和老爷爷
  在很远很远的北方,有一个小山村,村子里住着一位老爷爷。老爷爷没儿子也没有女儿,一个人很孤单。有年春天,老爷爷家来了一位客人。它披着黑色的外衣,白白的肚皮,尾巴就像一把张开的剪刀,它飞得又高又轻,原来是一只燕子。它围着老爷爷的小屋飞了好几圈,看到老爷爷笑哈哈的,很温和,就决定把家安在这里。燕子衔来了麦杆和草茎,又和上泥土在老爷爷家的屋檐下筑成了一个燕窝,从此住了下来。老爷爷呢,天天将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不让老猫和大黑狗乱叫,还在院子里放了一个干净的盘子,每天给燕子添水、加食。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燕子和老爷爷就像一家人一样亲,老爷爷再也不孤单了。
  秋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燕子要把家搬到南方去子。燕子舍不得老爷爷,老爷爷更舍不得燕子,燕子围着老爷爷的屋子飞了一圈又一圈,好像在说:“老爷爷,别难过,明年春天我一定回来。”燕子飞走了,老爷爷天天盼着春天早点来到。
  第二年春天,燕子果然回来了,还带来了几个同伴。老爷爷的院子里更热闹了,老爷爷真高兴啊,每天都很快乐。没多久,燕子孵出了小宝宝。邻居家的大人、小孩知道了,都来看小燕子,小燕子“唧唧,唧唧”地唱着歌。老爷爷的小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第30篇、中班社会活动搬礼物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为了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抗挫能力和创新精神,我设计了这节中班社会综合活动。这次活动以幼儿最感兴趣的礼物为刺激源,以探索和了解搬运礼物的各种方法和策略,提高创新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力图使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发现问题、主动参与、探索实践、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并且体验挫折及战胜困难所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收获。

  活动目标:
  1、 探索和尝试搬礼物的各种方法和策略。
  2、 提高创新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 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玩具 若干,工具材料若干:小推车、塑料袋、塑料筐等,小山羊布偶

  活动过程:
  1、 谈话:
  “前几天,我们小朋友过了一个自己的节日,是什么节日啊?开心吗?在‘六一’节那天你们肯定收到了许多的礼物,告诉老师你收到了什么礼物,好吗?(幼儿回答)小朋友收到的礼物可真多啊!今天,邵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客人,小朋友你们看,是谁啊?
  2、 进入情境:教师出示木偶,由小山羊告诉幼儿礼物在哪里
  小山羊:“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礼物,这些礼物被我藏在森林里的大树后面,如果你们能想办法一次把他们都搬完,这些礼物就送给你们玩了!”
  3、 师幼共同尝试搬礼物
  《1》找寻礼物
  《2》看看有些什么?
  《3》幼儿尝试一次将礼物全搬走
  4、 请出小山羊,对幼儿的表现予以评价
  《1》先请幼儿将自己搬来的礼物放在椅子前
  《2》幼儿介绍搬运方法和策略(对活动中使用的工具材料,运用的各种方法有创新表现的幼儿予以表扬,对幼儿的合作行为给予肯定)
  《3》小山羊结合“一次全搬完‘这一规则要求决定是否将玩具送给大家
  《4》教师鼓励幼儿再争取一次机会,不怕失败。
  5、 师幼共同讨论第一次未成功的原因
  6、 再次尝试搬礼物
  《1》运回礼物
  《2》再次尝试
  7、 归纳总结经验,体验成功
  《1》 小山羊再次评价,决定是否将礼物送给幼儿 A请幼儿归纳方法 B再次按“一次都搬完”的要求衡量,决定是否送给幼儿
  《2》 与现实生活联系,迁移经验: “今天小朋友在搬玩具的时候时使用了很多巧妙的方法,终于成功了,如果你们以后遇到了什
么困难也不要怕,只要开动脑筋,你一定会成功的。”
  《3》 体验成功的快乐 感谢小山羊,大家一起高高兴兴的把礼物搬回教室。

  活动反思:
  1、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兴趣浓厚,主动参与的愿望强烈,玩具作为活动的刺激源,的确起到了恰当的作用。
  2、整个活动过多的强调了礼物,而没有很好的让幼儿探索搬运方法,体验到一种合作精神。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id in(85318,,85273) limit 3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