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4
这是故乡鲁迅教案一等奖,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目标:
1、明确小说的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
2、通过《故乡》的学习,把握文中的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
3、把握小说主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情节的把握;
2、语言、心理、外貌等刻画人物的方法;
难点:
3、小说主题的探讨
教学时数:
三课时(其中,第一课时主要是预习与朗读,二、三课时分析与探讨,解读课文)
教学过程:
1、导语:
小学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少年闰土》,它是节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它。
顺便回顾一下鲁迅及其作品。
2、讲解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
3、情节的把握:
(1)以“故乡、故乡、故乡”来简单梳理,其中横线上添一个动词。
(2)用一个动词来归纳全文内容,哪一个词好呢?“变”!自然引出下面的内容。
4、环境描写:
回故乡所见到的景象与记忆中的进行对比,并说明其作用。
5、人物的把握:
写了哪些人物的变化?具体有怎样的变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A、“闰土”:把少年和中年的闰土从四个方面进行对比,把握闰土的“变”。
(1)外貌:
(2)动作:
(3)对“我”的态度:
(4)对“生活”的态度:
结论:闰土是在生活重压下艰难地挣扎着的中国劳苦民众的代表。
B、杨二嫂:
(1)外貌:
(2)职业与性格:
结论:杨二嫂是庸俗的小市民的典型形象。
C、“我”的形象及其意义
(1)我的思想感情怎么样?
(2)怎样对待闰土?
(3)怎样对待故乡及其人物的变化?
结论: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形象。
6、重点段落的赏读与理解:
(1)最后五段,尤其最后一段的后面一句,体会内容及作者思想感情。
(2)描写捕鸟一段,体会动词运用的准确性。
7、小说主题探讨
(1)“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从孩子的纯真、有生气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钝,表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怎样被扼杀;
(2)表现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
(3)渴望纯真的人与人的关系。
8、作业:
(1)课后练习三、四两题;
(2)配套的资料。
第一课时
故乡语文优秀教学设计
一、明确目标
1.了解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
2.作了解性阅读,理清全文脉络。
3.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二、整体感知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辛亥革命后,广大的中国农村,受苦受难的农民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翻身、解放;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经济发展,反而日趋衰落。怎样才能使人民得到真正的幸福?中国农村的贫困,农民的不幸,是由什么造成的?鲁迅先生以他思想家的敏锐感觉,进行认真深入地分析。在他许多的以农民、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中,进行了形象地剖析、透视。《故乡》一文,从闰土、杨二嫂十年的变化的角度,揭示了当时中国农村衰败、萧索、日趋破产的社会根源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统治。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新课,简介背景。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1)听录音朗读一遍,思考本文的线索,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
(2)学生讨论后,对上三者明确。
3.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1)指一名同学朗读第一部分,其他同学思考:
我渐近故乡时的心情怎样?
明确:漂泊的艰辛,思乡的深切,返乡的激动。
(2)渐近故乡时,我见到的故乡的景象如何?这时我的心情怎样?
明确:景象是萧索心情是悲凉。
(3)小结景物描写的作用:
勾画了一幅萧条、荒寂的现实的故乡冬景图,初步表现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旧中国农村破产的悲惨状况,为闰土的悲惨命运安排了典型的环境,烘托了闰土的悲惨命运和我的悲凉心情。
(4)见到故乡冬景图后,我的感受怎样?用文中话回答。
明确:啊!好得多了。
(5)怎样理解啊!好得多了。
明确:写出了现实与记忆中的故乡的反差之大,饱含着对故乡竟然如此的惊异之情。
4.分析第二部分
(1)我记忆中的故乡怎样?文章第31节说似乎看到了我美丽的故乡了。记忆中的故乡到底美丽在何处呢?
提示:景、事、人。
(2)分析景点:
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少年闰土月夜刺猹图)
景物:天空、圆月、西瓜、沙地。
色彩:深蓝、金黄、碧绿。
景象特点:景物美好,色彩明快、艳丽,美好动人。
上一段说:没有一些活气,那么这一段的少年十一二岁银圈捏刺,又给人什么感觉呢?(充满生气和活力)
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作者用这美丽的景物作为少年闰土小英雄形象的烘托,也是作者理想中故乡的象征。与现实中的故乡形成鲜明的对比。
(3)分析少年闰土(事、人)
我记忆中的少年闰土的肖像怎样?(紫色圆小明晃晃可见少年闰土健康可爱。)
我回义了少年闰土哪几件事情?可见他是个什么样的农村少年?
明确:教我雪地捕鸟活泼多知。
邀我着瓜刺猹一朴素,热情勇敢,多知。
告诉我贝壳,跳鱼儿见多识广。
哭着不肯分离,互赠礼物友谊深厚、纯真。
作者怎样更好地突出闰土说话滔滔不绝的?
明确:用了许多省略号。
(4)小结:故乡到底美丽在哪里?
明确:美在有许多新鲜景,美在有许多新鲜事,更美在有心里装着无尽希奇事,有着深厚、纯真友谊的童年伙伴。总之,美在儿时的记忆中。
四、总结、扩展
全文按我回故乡一在故乡一离故乡的活动为线索,记叙我的所见、所闻、所惑。本节课所学内容,除了初步展示现实故乡的萧条外,多在回忆,突出了记忆中故乡的美。在对比中,写出了反差之大,反映了中国农村日趋破产的现实。
五、布置作业
1.少年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少年?
2.预习下文,思考杨二嫂的及中年闰土的形象特点。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分析闰土,杨二嫂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二、整体感知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二十年前少年闰土的形象,本节课我们将见到二十年后的闰土,在对闰土二十年前后的巨大变化及杨二嫂的变化的分析中,努力探究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及作品的主题。
三、教学过程
1.复习、预习:
(1)二十年前后故乡的景象有哪些变化?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2)在故乡,我见到了许多人,其中着重写了哪两个人物?这两个人物中,又重点以写谁为主?
2.分析中年闰土
(1)少年好友闰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闰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肖像变化:
紫色的圆脸灰黄且有很深的皱纹
小毡帽破毡帽
红活圆实的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问:中年闰土的脸色为什么会变得灰黄?很深的皱纹和松树皮似的手说明了什么?
(明确:脸色灰黄是饥寒交迫造成的营养不良的结果,很深的皱纹是生活的重负刻下的痕迹,松树皮似的手是长年累月超负荷的劳动造成的结果。)
问:59节中终于一词,体现了闰土怎样的感情变化过程?
明确:重逢的喜悦想要叙旧、畅谈想到自己的现状、凄凉自卑自贱终于恭敬地称我老爷。
称呼的变化:
问:老爷这一称呼写出了闰土心目中两人之间的什么变化?
明确:身份、地位的变化。
问:厚障壁比喻什么?
明确: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语言变化
问:中年闰土的话中也有许多省略号,这些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明确:显示闰土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表现了他的迟钝麻木。
神态变化
问:神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怕羞高兴天真活泼欢喜凄凉像石像像木偶人。
问:石像这个比喻说明闰土的精神状态起了什么变化?
明确:由于饱受生活的折磨,已经变得呆滞、迟钝、衰老、麻木,了无生气。
问:是什么原因使他发生这样大的变化?用文中话回答,并理解这句话对表达中心意思的巨大作用。
明确:多子木偶人。说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统治是当时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根源,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问:闰土为什么要拣香炉和烛台?
明确:把未来寄托神佛。说明他受封建迷信思想愚弄之深,说明了他的麻木迟钝。说明了闰土是旧中国一个尚未觉醒的农民形象。
(2)小结:闰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劳苦大众在封建传统观念辖制下所受的毒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3.分析杨二嫂形象:
(1)杨二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她的变化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今日 肖像:凸颧骨、薄嘴唇、圆规体现性格波悍、放肆、尖刻
语言、行动:尖叫,两手搭在髀间、贵人眼高体现性格泼悍、放肆、尖刻
讨东西、造谣,塞手套体现性格自私、泼悍,爱贪小便宜
昔日 豆腐西施,终日坐着体现性格安分守己
杨二嫂的变化,说明了辛亥革命后城镇小市民阶层的贫困化,反映了经济破产的另一个侧面。
(2)作者塑造杨二嫂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用一,以杨二嫂的自私、刻薄衬托扬二嫂的善良、朴实。
作用二,以杨二嫂的变化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破产的
广度和深度。
4.见到故乡的景和人发生如此变化后,我产生了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由下文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可见我对故乡巨变成如今的样子是十分失望的。
四、总结、扩展
本节课,我们着重分析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形象。闰土是解放前老一代农民形象的代表,他身上有着中国农民传统的美德勤劳、善良、忠厚,但因长期遭受经济的压迫和思想上的愚弄,他被那个社会折磨得像个木偶人。从这个人物身上,我们可以读到作者对老一代农民不幸命运的深切关心和同情。杨二嫂是一个城镇小市民形象的代表,是一个既遭受压迫、侮辱,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被扭曲了的人物形象。从她身上,我们可以读出作者对她的种种恶习是持否定态度的。
文中,作者着力写两个人的今昔变化,通过对比,深刻地揭示出两个人物形象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并揭示出小说的主题。
第三课时
一、分析课文第77~78节,理解作者的希望,了解小说中议论的作用。
1.提一生朗读77~78节,其他同学思考下列问题:
(1)渐离故乡时,我的思想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师生议论后明确;先是气闷、悲哀,然后寄希望于下一代,继而害怕希望得不到实现,最后又振奋起来。
(2)我为什么感到气闷?高墙比喻什么?
明确:高墙是比喻封建等级观念造成的人们精神上的厚障壁,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儿童时亲密的伙伴闰土与我隔膜了,杨二嫂对我不了解,也隔膜了,所以我四面像竖起了高墙,所以气闷。
(3)我为什么感到悲哀?西瓜地上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中模糊与清楚是否矛盾,为什么?
师生讨论后明确:
西瓜地上小英雄的影像中寄托了对美丽故乡的回忆,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追求。清楚是说追求的目标是清楚的,模糊是因为故乡的`现实使我感到美好未来的渺茫,正因为这些我所以感到悲哀。
三个辛苦在辛苦展转中的意思为奔波劳碌,在辛苦麻木中意思为辛勤、劳苦,在辛苦恣睢中意为处心积虑,挖空心思。
(4)我希望下一代怎样?不希望下一代怎样?
(5)我为什么寄希望于下一代?
明确:一方面,我对自己这一代的社会表示否定,另一方面又感到美好未来的渺茫,所以只有寄希望于下一代了。
(6)我想到希望,为什么害怕?
明确:想到希望,就想到希望的实现,如此凄惨的故乡现实,又使我觉得希望实现的渺茫,所以害怕。
(7)如何理解现在我所谓的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这句话的含义?
明确:我对新生活的希望念念不忘,但又没有找到实现新生活的道路,所以说和闰土一样是对偶像的崇拜,而且茫远。
(8)划出文中表明我充满希望,精神振奋的语句,并理解其含义。
明确:语句即最后一节。特别是我想:希望成了路。
含义:希望的有无取决定于人是否努力,光有希望而不努力奋斗,希望就不会实现,即希望本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努力奋斗、实践,希望就可能实现,即希望本无所谓无。全句强调了要为新生活的到来而努力奋斗。以路为喻,形象,且富含哲理,深化了主题,给人以信心和鼓舞。
(9)我是一个有怎样性格的形象?明确我不等于作者自己。
明确:我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民主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文中对我的形象刻画,着重运用心理描写。我为寻找新的生活,过着辛苦展转的生活,看到故乡惨淡的情景,我感到悲哀,失望,但又不甘心故乡坏下去,为故乡的远景构制着蓝图,憧憬着美好的生活。
二、结合全文,讨论下列问题:
1.作者笔下的闰土,杨二嫂形象具有怎样的社会意义?
师生讨论后明确:
闰土是旧中国尚未觉醒的老一代农民形象的代表,作者满怀深情地刻画他,写他的种种不幸,正是在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当时的社会弊端,从而启发人们去深思,去探索,去走希望的路。作者深刻地揭示了农民问题的重要性,提出要改变农民命运,必须改变整个腐朽的社会制度。
杨二嫂是个被侮辱、被损害,而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村镇小市民形象的代表,通过这一形象,人们可以看到随着农村经济的破产,小市民阶层也日益贫困化的现实。
2.作者对闰土,对杨二嫂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讨论明确:对闰土,作者寄予的是深切的同情,而对杨二嫂,作者对她身上的种种自私和恶习是取批判态度的,但对她的处境也是同情的。
三、总结、扩展
1.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一在故乡一离故乡的顺序安排情节,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巨大变化,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揭示了封建传统观念对劳动大众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2.写作中,通过景物描写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为表达中心意思服务。
3.刻画形象,采用肖像、语言、神情、动作的描写及对比的方法,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了主题。
四、布置作业
仿照本文的写法,以家乡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课外练笔。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把握文章的叙述顺序。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讲授和小组合作,学生可较为熟练地进行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创作时代背景,学生可深刻体会作者对封建制度的决绝的摒弃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教师讲授和小组合作,学生可较为熟练地进行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
【教学难点】结合创作时代背景,学生可深刻体会作者对封建制度的决绝的摒弃态度。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学生说说学过的鲁迅的小说中,不变的元素是什么。互动两轮,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答案:鲁镇。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教师提问,学生独立思考,回顾:结合所学小说谈谈鲁镇在鲁迅的小说中的意义。
(明确: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同时为人物活动和故事情节进展提供了空间。)
2、同桌讨论,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叙事的?
(明确:插叙。有关于主要人物的主次事件,在叙述主要事件中穿插次要事件。)
(三)细读课文,深入研读
1、独立思考,回顾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
(明确:与人物相关事件——从每一件事中提取人物的性格特征——整合)
2、教师示范以此思路分析少年闰土的形象。
3、同桌合作,分析中年闰土的人物形象。
(明确:生活贫苦、内心麻木,坚守封建礼教,没有主动改变自身状态的中年底层农民。)
4、小组合作:为什么闰土会从一个天真聪明机智果敢的少年变成一个麻木落魄的中年人?
(明确:外部原因—动荡的时局,统治阶级的压迫;内部原因—闰土自己的性格使然;闰土自身性格的形成深受封建制度浸染以及所处的社会时代的影响。)
(四)小组讨论,拓展延伸
小组讨论,如何理解“我知道我在走我的路”?鲁镇在这篇文章中又有怎样的意义?
(明确:这句话采用了双关的修辞。一方面“路”指的是作者一家离开的水路,另一方面指的是作者正在走的思想的路,即摒弃旧社会旧制度的民主科学的路,鲁镇在鲁迅的小说中一直是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地区,在本文中,鲁镇就是封建思想及制度的象征,作者离开鲁镇再不回来,代表着与封建思想及制度的决裂。)
(五)回顾全文,小结作业
小结:结合板书请学生集体简述本文说明的内容,结束课文。
作业:从对人物的细节描写中,有哪些能凸显主旨,突出人物形象?课下独立思考。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
若想深刻了解本文内涵,把握本文情感,须对鲁迅先生个人生平以及时代背景有一定地了解,在这个问题地处理上,可以预先留下预习任务,让学生先对此进行材料收集和分享,在导入环节讨论
一、教材分析及指导思想
如何不把语文教学扁平化?如何体现小说教学的层次性?如何体现语文教学的初高中衔接?如何在文体教学中既体现“类”的知识,又体现出“这一文本”的独特性?
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是我们着手初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故乡》是一篇小说,这是它的文体属性。但是,我们在进行《故乡》的教学时,必须超越小说的共性,发掘其个性特点。小说的主要特点在于虚构,其虚构体现在两个方面:选材及表现手法上。设计怎样的故事情节,刻画怎样的人物形象,表现什么样的社会生活主题,是作家在内容上的考量。而从什么样的.视角去叙述,用什么样的语调去陈述,故事从何处开始,运用什么样的构思,将庞杂的社会生活内容纳入笔端,采用什么样的写法,构筑怎样的环境氛围来刻画人物形象,则是作家在艺术手段上的匠心。
小说在内容的选择上,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的独特性,是我们进入初三之后在小说教学上必须要考虑的。
《故乡》一文,从内容上看,描写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将近30年中,江南小镇及广大农村在动荡中,尤其是在外来经济入侵中,中国社会中的农民及城镇小私有者迅速破产的社会现实,并由此而带来愚昧的麻木、精神的堕落、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与冷漠造成的令人窒息的社会氛围。
这种急剧的变化被艺术家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统纳于笔端,在自然环境上的对比,在社会环境上的对比,在人物形象上的对比,人物形象自身的前后特点的对比,在叙述者的心境上的对比,将整个社会的变化做了广泛的反映。这是作家在艺术上的独特匠心。
这篇小说的语言简练而收敛,沉郁而冷静,幽默中透着揶揄,悲哀中而不失希望,是鲁迅独特的语言风格。当然,这是比较深邃的,只要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一点点,就是研读鲁迅小说好的开端,也是为学生今后接触鲁迅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⒈在进行小说共有知识复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故乡》采用“对比”的手法所达到的艺术效果。
⒉在探究中感受“对比”这一艺术手法在小说人物设置、人物形象刻画、社会环境描写、叙述者心境的变化中的作用;进而掌握小说的主题思想的深刻性。
⒊感受这篇小说在语言上的特点:简练而收敛,沉郁而冷静,幽默中透着揶揄,悲哀中而不失希望。
⒋写作训练:学习运用“对比”这一艺术手法表现社会或某个人的“变化”上。
三、教学重点
⒈小说主题的探讨。
⒉研习“对比”手法在小说中的独特运用。
⒊鲁迅小说语言的特点。
四、教学设想
⒈自主预读:初三学生,可以自行解决字词积累、小说内容的大致感知,可以自行复习以前学过的小说的基本常识,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去了解小说创作的相关背景资料。
⒉课堂上主要采用探究法:老师抛出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去感受、理解“对比”的艺术手法在这篇小说的独特作用,从而了解、体会鲁迅小说的独特艺术价值。
⒊长文短教,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争取一课时上完。
五、教学流程设计
㈠导入:检查预习。学生回顾下列知识:
⒈一篇小说必须具备哪三个要素?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因此,人物是三要素中的主要要素。
⒉常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
肖像、心理、行动、语言描写,以及正面、侧面描写。
⒊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它一般包括: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还有序幕、尾声。
⒋环境:
⑴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⑵自然环境;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感情等。
⒌时代背景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政权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日益贫困化。这篇小说是鲁迅在1919年12月初,回故乡接母亲时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
㈡感知课文:熟悉课文内容,理清小说思路。
⒈默读课文,熟悉课文,思考小说的线索,情节结构。
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全文可按“渐近故乡——在故乡——离开故乡三个方面分为三个部分:
⑴交代了时间、地点、回家原因及心情。
⑵“我”在故乡期间的见闻和感受:
①老屋的寂寥,决定搬家。
②“杨二嫂”的变化。
③闰土的变化。
⑶“我”怀着深深的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把希望寄托于未来、寄托于下一代。
㈢研读课文:找变化,说对比。
⒈人物形象
⑴人物设置上的对比
文中写了哪些人物?在这些人物中,其中哪些人物刻画得较详细?
文中塑造的人物有:闰土、杨二嫂、“我”,“我”母亲、水生、宏儿;其中闰土、杨二嫂、“我”,刻画得比较详细。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然后用一两句生动的话对人物作一评价。
⑵人物自身的前后对比:外形、神情、语言、动作、境况。
⑶人物关系的对比:少年闰土与“我”、中年闰土与“我”;闰土与“我”同“杨二嫂”与“我”,青年杨二嫂与老年杨二嫂;少年闰土与“我”同宏儿与水生。
⒉环境描写
⑴自然环境的前后对比
在课文中找出描写环境的语句,并说说它的作用。
12段:明朗、美丽、令人神往,2段:晦暗、萧条、令人悲凉。
⑵社会环境的前后对比
⒊叙述者心境的前后对比
对故乡的感受、对社会的感受、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对过去与未来的感受。
㈣深入研讨:动荡中的社会,破产中的农村
引导学生在上述“对比”探究中对本文的主题进行探讨
⒈茅盾先生认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悲哀那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隔膜”。
⒉反映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揭示产生这种现实的根源。
⒊表达对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愿望与信心。
㈤小说语言特点探究
⒈比较小说中对闰土的描写与对杨二嫂的描写在语言上的差异、在自然环境的描写上的语言特点(瓦楞上几茎断草当风抖着……)
⒉关注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的表达作用。
㈥课堂小结:读出小说的艺术独特性是我们艺术品位得到提升的主要表现。
㈦作业:以“……变了”为题,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一个人物的变化,进而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