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6
这是五上植树问题优质课一等奖教案,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
2、学习课文。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课件)——图片(植树造林)。
2、说说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色,人们在干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说)。
3、出示课题,板书。你看了这个课题有什么问题吗?
二、学习课文。
(一)观察图画: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图意。
(二)初步感知课文。
1、 自由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检查反馈:
(1) 抽读生字:润 仿 佛 扛等(指名读,集体正音,开火车读、齐读。)
(2) 指名读课文。指名几人读,师带读、小老师范读。
(3) 全班齐读全文。
(三)理解课文:
1、 课文一共有几段?
2、 每一段主要讲什么?
3、 学习第二段。
(1) 指名读这一段。
(2) 说说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你是从哪得知的?
(3) 找找课文中具体写的哪些条件适应树木的生长。
4、 学习第三段。
(1) 课件出示:风吹着我们的红领巾,像小小的树开放了一朵朵红花。
(2) 反复读这一句,你有什么感受?
5、 学习第四段。
自由读这一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要植树?
6、在植树的季节,你想对小树说什么?分组讨论,再请代表总结发言。
三、指导朗读
1、出示课文插图,音乐导入情境。你能把这首诗很美地读出来吗?
2、课件出示课文,指名几人读,集体评议、比赛读,配乐读。
四、课外作业:
收集植树方面的图片、文章,出一期板报。
教学目标
1、认字15个,写字6个。
2、能用喜欢的方法去识字,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会植树的意义,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体会植树的意义,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到哪个季节最适合植树吗?(生:春天)导出课题,(春天是)植树的季节。
二、 新课教学
(一)学习第二段,指导朗读
1、自读课文,找出课文哪一段写春天适合植树的原因,并汇报;
2、理解“一场一场”,“湿漉漉”
3、“暖暖”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憋气小游戏,把握“呼吸”的感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或齐读第二段
(二)了解植树的过程
1、范读课文第三段。多么美好的季节啊!我和少先队员们一起到郊外植树。
2、想和老师一起植树吗?拿出铅笔,自读该段,一边读,一边勾画表示植树动作的词
3、汇报,了解植树的过程
4、理解比喻句“风吹着我们的红领巾,像小小的树开放了一朵朵红花。”
5、结合图,把握植树的心情,有感情地齐读第三段
6、看课件:做填空题
(三)分析、理解植树的原因
1、少先队员们为什么那么喜欢植树,课文那些段落告诉我们原因(生:找到4、5自然段)
2、指名朗读第4 自然段,一边听一边思考,为什么“我们”喜欢植树
3、理解“再过十年、二十年,小树就能撑起高大的伞”,引读该段第二句
4、感受生活的美好,凸显父辈种树,后人受益的道理,激起孩子的感激之情
5、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6、小组合作学习
假如爷爷、爸爸没有种树,或者从现在起我们就不植树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分四人小组讨论
交流汇报讨论结果,充分体会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7、怎样才能避免这些灾难呢?你有哪些好办法?(生汇报交流)
8、小结:看来,孩子们都深知树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朋友,而我们现在植树,不仅是“为了现在,也是为了将来”
9、引读第5自然段。“所以,一定到春雨的声音……春天总是我们植树的季节。”
(四)感情升华,培养植树造林的意识
1、孩子们,明年春天,明年植树节,你们想干什么?
2、你想对自己亲手种好的小树说什么?
(五)看课件动手制作护树牌或做张宣传画
三、总结
树是我们的朋友。因为有了它,我们才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因为有了它,我们才能拥有美好的生存环境。让我们动起手来,去关爱每一棵成长的树木,趁着春天大好的时光,去亲手种下一棵树,用心的让它长成苍天大树。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使他们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在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规律的基础上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
过程目标:
1、使学生经历感知、理解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并应用规律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一个良好的交流习惯。
情感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来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2、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理解“植树问题(两端要种)”的特征,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间距数+1=棵数,棵数-1=间距数”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原型
1、教学“间隔”的含义
师:每位同学都有一双灵巧的手,他不但会写字、画画、干活,在他里面还藏着有趣的数学知识,你想了解他吗?请举起你的右手。(五指伸直、并拢、张开)
师:张开的五指中有几个空隙?(4个)数学中我们把这个“空隙”叫“间隔”。(板书)我们发现5根手指中有4个间隔,那么4根手指呢?3根呢?
2、举例生活中的“间隔”
师:生活中的“间隔”到处可见,你能举几个例子吗?(两棵树之间、两个同学之间、钟声…)
3、根据生活实景信息回答问题。
(1)公园的一侧一些树,数了数有6个间隔,一共栽了几棵树呢?(7棵)
(2)庄老师家在6楼,从1楼到6楼要爬几层楼?(5层)
(3)河边的护栏有5根铁链,需要几根柱子?(6根)
4、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了解的5根手指间有几个间隔;爬楼梯要几层。铁链需要几根柱子等,数学中统称为植树问题。(板书)
二、构建模型
1、用图象语言描述“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师:(右手)我把5根手指看作5棵树,他有4个间隔。那么,6棵树、7棵树之间有几个间隔呢?你能用一个图来展示说明吗?(生作图,展示)
2、构建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
(1)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几位同学画的图,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吗?
(2)比较一下这几种作图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简便,看起来清楚?(是啊,用线段图的方法最简便,因此它也是我们最常用的。)
(3)通过画图,我们发现这条路的两端都栽了树,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植树问题的一种类型。(板书:两端都栽)
(4)在线段图上,我们用点表示栽的树,几个点就是几棵树,通过画图,我们知道6棵树之间有5个间隔,7棵树之间有6个间隔,那么你能想象一下10棵树之间、50棵树之间、100棵树之间有几个间隔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植树棵数 间隔数
6 7
(板书:棵数-1=间隔数 间隔数+1=棵数)
师:今天表现真不错,一下子就能找到这其中的规律,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三、利用模型解决问题
1、教学例1
师: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了,谁敢接受检查?既然大家都想来,那么我们一起来。
课件出示:同学们要在全长5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1)谁能大声清楚朗读这个题目?
(2)从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小路长50米,两端都要栽、每隔5米。)
(3)两端都要栽是什么意思?每隔5米是什么意思?哪两棵树之间相隔5米?
(3)这题也可以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解答,你能试着画线段图吗?
(4)展示学生线段图,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吗?
(5)为了看起来更清楚,老师把这张图移到了电脑上,你能猜猜许老师画图的意思吗?从这张图上你可以了解些什么信息?谁也知道了也想来说给大家听一听的?
(6)线段图里其实就反映着题目的意思,你能看着线段图用算式来解答吗?学生独立列算式。
(7)汇报:说说你的想法。
① 出示学生各种答案,板书在黑板上。
② 对于这几种方法,你们有什么看法吗?(生:我认为……)
③ 擦去错误答案,剩下正确答案:100÷5=10(个) 10+1=11(棵)
④师追问:大家都认为这种方法是正确的,那么谁能告诉我算式中的“50”表示什么吗?“5”表示什么?“100÷5=10(个)”又表示什么?(板书:间隔)为什么“+1”?(两端要栽,它比间隔多1)“10+1=11(棵)”表示什么?(植树棵树)这其实就是运用了“间隔数+1=棵数”这个规律。
⑤谁能够完整地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意思?有谁听明白了,也想来说一说的?既然大家都想来说,那么我们就同桌互相说一说。
2、试一试
师:如果老师把题目改一改,看看谁还会?
课件出示:“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学校决定在全长120米的求索大道一边插上彩旗,每隔8米插一面旗(两端都插),一共需要准备多少面彩旗?
(1) 生轻轻读题,说说从这个题目中你了解了些什么信息?
(2) 和刚才这题比较,你想说什么?
(3) 学生独立列式并汇报。
3、巩固新知
师:恭喜大家,顺利通过检查!你们还想接受新一轮的挑战吗?
课件出示: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1)生独立阅题,说说这个题目中又有哪些数学信息呢?
(2)这个题目和前面做的两题有什么不同呢?
①前面那题告诉路的长度,而这题求路的长度。
②前面那题求植树棵树,而这题已经告诉了植树棵树。
(3)在做前面那题时,我们是先求什么的?(间隔数)那在这个题目中,我们应该先算什么?
(4)学生独立解答并汇报:
(5)板书学生的各种答案,你有什么看法?说说理由。生列式:36-1=35(个) 35×6=210(米)
(6) 擦去错误答案,师追问:“36”表示什么意思?再“-1”表示什么?(板书:间隔数)这其实就是运用了“棵数-1=间隔数”这个规律。再“×6”又是什么意思?(板书:总距离)
教学目标:
1、 认字17个,会写字9个。
2、 读通、读顺、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对树木的热爱之情。
教学建议:
1、可以让学生从了解树木对人类的好处入手,从调查校园绿化环境做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爱绿、护绿的观念,激发爱护环境的情感,让学生学习观察身边的环境。
2、将“读”的训练贯穿教学全过程,在尊重学生感悟个性的基础上进行品读、赏读。
3、借助课件,激发想象,体会文章意境。
4、本文与听邓爷爷植树的故事,“语文天地”中照样子写一写的内容整合;开展诸如植树、争做绿色小卫士、或搜集资料办展报等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环保状况),生观看后,师:要想减少水土流失、沙漠变成绿洲、空气更加清新,怎么办?(植树)板书课题植树的季节。齐读课题。
2、质疑:读了课题想知道什么?
例如:植树的季节为什么是春天,或什么时候是植树的季节?
人们怎样植树?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努力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标出词语,并读给同桌听听。
3、小组合作,愉快识字。
4、 教师检查生字、词语认读情况。
5、 说说通过读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三、精读课文,重点感悟。
1、自读自悟
师: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在小组内读读,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段,读明白了什么?
2、小组汇报,交流所得。
小组1:我喜欢第三自然段,“我们栽下小树苗,浇水培土,让他们整齐地排着队,欢迎春天”我明白了小树与我一样也喜欢春天。我们的红领巾像小树开的一朵朵小红花,太美了。
师适时引导点播,引导学生用“像”说句话。然后感情朗读本小节。
小组2:我们喜欢第二节,我读明白了春天来了,天气暖了,大地也会呼吸。
我还明白了,下雨过后,泥土湿漉漉的是种树的好时候。
小组4:我喜欢第四自然段,我明白了小树再过十年、二十年就会长大。
师引导点拨学生明白:小树长大后就能为我们做贡献了,现在为我们做贡献的树木都是我们的前辈种下的。这就是“前人载树,后人乘凉。”然后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读出小树长大的喜悦,与我们乘凉的“幸福”。
小组3:我们喜欢第五自然段,我明白了树对我们真的很重要,所以我们要植树,要爱护小树。然后指导朗读。
四、课堂练习:
一)比一比,再组词。
植( ) 场( ) 栽( ) 扛( )
值( ) 杨( ) 裁( ) 杠( )
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量词。
一( )春雨 一( )树苗 一( )红花
一( )季节 一( )土地 一( )果子
三)照样子,写词语。
绿油油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整整齐齐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四)观察一棵树,把它的样子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在植树的季节里,你打算怎样做?
2、你会对小树说些什么?假如你是小树,你会对人类说些什么?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