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一等奖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一等奖答案

日期:2022-04-25

这是慈母情深教学设计一等奖答案,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一等奖答案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一等奖答案第 1 篇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深沉的母爱,唤起热爱母亲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播放阎维文的《母亲》,出示歌词: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

  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她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母亲)她就是母亲,她就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一位普通的母亲,走进著名作家梁晓声的母爱世界,一起去感悟那份浓浓的慈母情。

  出示课题:慈母情深,齐读。

  二、感知家穷

  同学们课前都已经预习过课文,我们知道事情的起因只是因为一本价值一元五角的书,请问,对于你而言,买一本一元五角的书容易实现吗?可对于当年的梁晓声,买这么一本书容易吗?(不容易)

  请你读读课文的1~4自然段,从哪些语句可看出买这么一本书不是件容易的事?

  (感知家穷、理解失魂落魄。)

  一元五角钱在当时究竟意味着什么呢?那个年代,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是20几元,学生一学期的学费是3元,梁晓声家有兄妹5人,父亲去遥远的大西北工作,为了养活一大家子人,常常一块臭豆腐要吃

  3顿,舍不得吃炒菜,而母亲在一个小厂做临时工,每月工资只有27元,为了省钱,她每天不吃早饭就去上班。由此可见,一元五角钱对于这个贫寒的家实在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所以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我也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正因为此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三、感受母爱

  1、梁晓声太想要这本书了,于是他打算鼓起勇气向母亲要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母亲工作的地方看看,自由朗读5~29自然段,把你看到的感人场面用波浪线划下来,说说你看到了一个(

  )的母亲?

  2、交流:

  ⑴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瘦弱、辛劳)

  瘦弱的程度怎样?这么瘦弱的脊背,仿佛在告诉我们什么?极其瘦弱、脊背弯曲、头凑近(承受生活重担,辛苦劳作)。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令人心碎。

  ⑵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疲惫)

  母亲吃惊地望着我,我又何尝不是吃惊地望着母亲,如果我不到母亲工作的地方,也许永远不知道母亲是这样辛苦地赚钱养家。此时,吃惊的仅仅是母亲吗?大家看看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表达自己的吃惊的?这里连续用了三个我的母亲,来反复强调我的那份──吃惊,强调了这就是我亲眼看到的母亲,她疲惫、劳累。

  真想不到这就是我的母亲。谁再来读。

  疲惫的眼神告诉你什么?为什么用省略号?

  是呀!当我看到母亲的时候,我才深深切切地感受到我的母亲挣钱是那么辛苦。当你看到你的母亲这般劳苦,你的心里感受到了什么?(生答)

  是啊,这般劳苦的母亲让你感到了──心酸,让你感到了──心疼,更是让你感到了──深深的敬意让我们再来读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⑶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辛劳、争分夺秒、坚强)

  读着,读着,哪个词跳入你的脑海,(立刻),立刻出现了几次?四个立刻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表示?

  母亲为什么要争分夺秒地工作?

  母亲真的不会累、不需要休息吗?让我们再来看一段文字(屏幕阅读)。

  课件出示补充资料:

  我以为母亲天生成就是那样一个劳碌不停而又不觉累的女人。我以为母亲是累不垮的。其实母亲累垮过多次。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我们做梦的时候,好几回母亲瘫软在床上,暗暗恐惧于死神找到她的头上了。但第二天她总会连她自己也不可思议地挣扎了起来,又去上班

  这样的母亲,你还觉得瘦弱吗?她是坚强的。

  读了这文字,与其说母亲是在挣钱,不如说母亲是在拼命。

  3、面对如此憔悴、疲惫,甚至可怜的母亲,我却来向她要钱,要她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要她累死累活一天也挣不来的一元五角钱。我犹豫了,我有点说不出口了,一起来读读这段对话:

  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要钱

  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个字,可是竟然说出来了!

  要钱干什么?

  买书

  多少钱?

  一元五角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龟裂是什么意思?请看一双龟裂的手。(出示图片)龟裂的手指使你明白了什么?龟裂的手指曾做过多少活?这双龟裂的手指仍然在做着什么?皱皱的毛票说明了什么?母亲掏出给我的仅仅是普通的钱吗?(血汗、爱、希望)她希望什么?

  4、母亲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短短的一句话,包含了母亲的什么?母亲的那句话,时时在我心头萦绕,时时在我耳畔回旋,时时给我力量,时时催我奋进。

  四、总结

  慈母情怀是深深的爱,是母亲的爱支撑我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所以满怀深情地写下了这篇──再读课题。

  生活中,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心痛。这个人就是母亲,这种爱就是母爱。母亲的爱,纯纯若水,绵绵如溪,沉沉似海。再来听听这首《母亲》,此时此刻,你想对母亲说些什么?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一等奖答案第 2 篇

一、揭示课题,就题质疑

  1、谈话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妈妈对你的爱?(指名学生说。)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是讲的是一位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就题质疑: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学生回答。)然后归纳,主要为:

  ⑴ 为什么说慈母情深?或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慈母情深?

  ⑵ 面对情深的慈母,“我”又是怎样的?

  ⑶ 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等等。

  二、自读课文,初步释疑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什么。

  2、检查生字的认读,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内容。(说出大意即可。)

  3、再读课文,看看你能解决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

  4、初步释疑:

  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初步解决质疑中的“为什么说慈母情深?或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慈母情深?”、“面对情深的慈母,“我”又是怎样的?”等。)

  三、研读课文,深层释疑

  1、谈话过渡:

  刚才同学们从描写母亲的表现的语句中看出了母亲的情深,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

  2、学生自读课文后,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读一读所画的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说说从中看出母亲怎样的情感。

  4、速读课文,想一想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母亲的深情。

  5、读后交流:

  主要是描写劳动的环境以及母亲劳动动作等语句。

  四、角色朗读,体会情深

  1、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互相评议。

  2、指名小组汇报交流,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五、总结升华,拓展学习

  1、总结:为什么说慈母情深?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

  2、升华:读了课文,你想对文中的母亲或者自己的母亲说点什么?

  3、拓展阅读:读一读“阅读链接”中的《纸船──寄母亲》,交流:自己从中读懂了什么。

  4、拓展表达:在母亲节来临之际,给自己的母亲写一封感谢信;或与自己的母亲说说心里话;或给自己的母亲送份礼物,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等。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一等奖答案第 3 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的深沉与宽广,感受母子之间的情感。

  3、体会是怎样通过外貌和语言描写表现母爱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到图书馆借出60年代出版的小说《青年近卫军》。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句子,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母爱的。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了一篇表现深刻父爱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感受到了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父亲迸发出的巨大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母爱又是何等深沉啊!你们看,(教师出示小说《青年近卫军》)这是一本在六、七十年代风靡全国的苏联小说。在当时,这本小说的价格是1元5角钱。在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很贫困,1元5角钱在普通的家庭里就可以维持一天的生活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以这本小说为线索展开的。

  板书课题:慈母情深。

  [设计意图]

  出示旧版小说实物,介绍当年的生活水平,提示的线索。

  二、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归纳一下,围绕着这本《青年近卫军》,课文写了哪些事?

  学生默读课文。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归纳主要内容,理解思路,整体感知课文。

  三、朗读感悟,欣赏语言

  1、课前同学们已经画出了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现在我们结合你在课前和刚才阅读的感受再读课文,抓住最能打动你心灵的句子去读、去感受,并把你的感受随时记录下来。

  学生读书,写下自己的感受。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学生朗读自己感受最深刻的语句,读自己的阅读感受。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从“我”看见母亲的脊背弯曲着到母亲背直起来、转身、吃惊地望着我,这一系列的动作、神态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母亲工作是多么辛苦、劳累。这一段话中三次提到“我的母亲”,写出了“我”心里的感受,母亲辛苦工作累得疲惫不堪的情景给作者以深深的震撼。)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者。”(母亲身上带的钱很少,“揉得皱皱的”说明这些钱在身上带了很长时间,不曾花掉。看出家境的贫寒与挣钱的辛苦。)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母亲没有时间跟自己心爱的儿子多说一句话,只是为了多干一点活,多挣出一毛钱!)

  “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只要儿子爱看书学习、只要儿子争气,母亲从来不吝惜花多少钱,但是如果是为自己花钱,她竟这样数落自己的儿子。)

  ……

  引导学生在交流、感受的过程中有感情地朗读好这些句子。

  [设计意图]

  母子连心。这其中的感情不须分析,不用讲解,学生一读就懂。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用心去感受课文中深深的情感,边读边写出感受,在交流中丰富对课文的理解。

  四、练习有感情朗读全文,体会文中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中饱含的深深的母爱。

  [设计意图]

  将理解和感受融会贯通,将的形象再一次整体显现,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五、拓展练习

  1、练习朗读冰心的诗《纸船——寄母亲》。

  2、练习朗读汪国真的诗《母亲的爱》。

  [设计意图]

  诗中的情感与文中的真情形成共鸣,激发学生对母爱的认识和思考。

  六、布置作业

  搜集表现母爱的诗歌或故事,练习朗读,准备在班会上表演。

  [教学建议]

  《慈母情深》这篇课文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用深深的情写出的。作者用饱蘸感情的笔触刻画出一位用含辛茹苦挣来的钱给儿子买书看的母亲的形象,表现了母爱的深沉、无私和宽广。这样的教学只需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去读,让学生去感受、去倾听文中人物内心的声音,去与文中人物对话。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把阅读、感悟、表达感受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阅读。当然,教师应在学生阅读前提出要求,即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去体会,把自己的阅读感受记下来,与同学交流等等。学生朗读、讨论、交流的过程就是表达感受、互相启发、丰富课堂、丰富课文、丰富自己内心世界的过程。总之,在这课书的教学中,教师应将引导阅读、诱发感悟和指导练习这三项阅读教学策略结合起来,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强调以读为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一等奖答案第 4 篇

 1、认读“魄、抑、颓”等10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龟”,会写“辞、抑、碌、吊”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连续、广播、铁路、辞退”等18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梳理“我”拥有第一本长篇小说的过程。

  3、分析文中的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了解“我”家境的贫寒、母亲的辛劳,从中体会母亲的慈爱、善良和母爱的深沉、伟大及“我”对母亲的感激与敬重之情。

  4、分析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学习如何运用恰当的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注意从反复出现的词句中感受母亲的慈爱、善良和母爱的深沉、伟大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与敬重之情。

  2、分析场景描写、细节描写和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描写,学习如何运用恰当的描写手法表现人物形象。

  难点

  用恰当的语言描写人物,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1、字词教学。

  本课要求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读准“龟”这个多音字,重点指导会写字。会认字中的“魄、抑、颓、纫”特别容易读错,“龟”是多音字,容易读错,重点强调和指导。12个会写字中,有的容易读错,如“抑、嗓、碌、脊、龟”;有的笔画比较多,字比较难写,如“碌、脊、酸”。教师要指导读法、写法、用法,最好是把字放到词语、句子里去学习和理解。

  另外,五年级的学生识字能力比较强了,要让学生自己主动去想办法识字,如查字典、询问他人,学会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大胆猜读、跳读。

  2、阅读理解。

  《慈母情深》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我”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从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现出了深沉的母爱。文章描写细腻,情感真挚,语言浅显易懂。

  根据本文特点,学习本课要从语言的角度细读文本,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发现文章中运用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的地方,设身处地地感受其中的深意和情感。找出反复出现的词句段,剖析其中蕴含的情感。要找出文本中在标点、修辞上的亮点,并将自己解读到的亮点变成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着眼点。

  3、表达运用。

  落实读写训练点,以读促悟,悟出真情,再情感迁移,联系实际,写自己生活中曾经“鼻子一酸”的经历。

  1、预习提纲

  (1)搜集写作背景,了解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2)搜集作者梁晓声的资料。

  (3)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会认字要读准字音,会写字不仅要读准字音,而且要组词书写。

  (4)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试着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魄、抑、颓”等10个生字,读准“龟”1个多音字,会写“辞、抑、碌”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连续、广播、铁路、辞退、压抑”等18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我”拥有第一本长篇小说的过程。

  3、了解“我”家境的贫寒、母亲的辛劳,初步感知母亲的慈爱、善良和母爱的深沉、伟大。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歌曲《游子吟》,师生齐唱。

  师:同学们唱得太投入、太有感情了,从这首歌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感受到了母爱的深沉和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师:很好。今天,我们来学习梁晓声写的一篇表现母子情深的文章——《慈母情深》,听听他买第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背后的故事。(师板书:慈母情深)

  音乐烘托气氛,创设情境,教师用音乐深情导入,切中主题,为学习课文奠定情感基调。

  二、检查预习。

  1、重点字词。(学生课前总结,教师点拨,当堂识记)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组词读。)教师适时强调读音,如“魄、抑、颓、龟”等。

  (2)教师指导书写生字。(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互相评价)重点指导“辞、抑、碌、脊、酸”的书写,教师要强调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作者简介: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当代著名作家。1949年出生于哈尔滨,祖籍山东荣成,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中篇小说《人间烟火》,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以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均获全国优秀小说奖。

  这是对同学们预习成果的检查,也给同学们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同学们有了成就感、收获感,才会更愿意预习。将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相结合,突出重点,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施教;注意形象性和直观性,力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顺、读熟。

  1、请同学们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读课文,可以抽查、轮读、小组内读、分角色读。学生之间互相纠正,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评价,对于读得好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对于读得不好的同学要准确地指出他的不足之处,然后加以鼓励。

  熟读课文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体现以读促悟的理念。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突出了母亲的哪些特点。生自由发言,展示自己的阅读所得。

  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我”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

  3、你认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母亲是一个瘦弱、勤劳、善良、慈爱的人。

  通过阅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人物特点,训练了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和归纳能力,为后面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五、布置作业。

  1、读写词语,小组内交流记忆本课生字的方法。

  2、想一想:母亲平时是怎样疼爱、关心你的?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写一写。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品读课文,分析文中的细节描写和场景描写,从中体会母亲的勤劳、慈爱、善良和母爱的深沉、伟大及“我”对母亲的感激与敬重之情。

  2、学习如何恰当地运用描写手法刻画人物,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布置了一项作业——想一想:母亲平时是怎样疼爱、关心你的?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写一写。下面请同学们讲述一个母亲疼爱你的情节。(生讲述)

  师:同学们都讲述了自己生活中的真实故事,表现出了母亲对你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我们可以发现这些事情都是生活中的小事,《慈母情深》这篇课文也写了一些小事,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课文,说说本文写了哪些小事。

  这样导入新课能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前后衔接密切、自然,使学生温故而知新。

  二、细读课文,讲述情节。

  1、仔细默读课文,思考:本文写了哪些小事?

  2、学生交流汇报。

  3、教师小结:课文先写“我”渴望买一本《青年近卫军》。然后写家里太穷,“我”的愿望难以实现。接着写母亲的工作环境极其恶劣,母亲工作很艰辛、劳累。再写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我”却用钱给母亲买了罐头。最后,写母亲又给“我”钱买书,“我”终于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过渡:在这些情节中,哪些细节最能表现母爱的伟大、深沉?最能表现“我”的感恩之情?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根本,此环节紧扣教学重点,让学生在自由诵读中,进一步感知文章内容,进一步训练同学们筛选信息和概括文章的能力。

  三、分析细节,感受母爱。

  1、学生仔细朗读课文,思考:在这些情节中,哪些细节最能表现母爱的伟大、深沉?最能表现“我”的感恩之情?

  2、学生交流汇报。

  3、教师适当引导出示:

  那时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了肚子里。

  (1)从这一细节描写中,你读出了什么?

  说明了“我们”家连解决温饱问题都很困难,“我”的家境实在太贫寒了。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2)母亲“掏”钱的这一细节描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我”家很穷,家庭困难,这钱来之不易,母亲很珍惜这为数不多的钱。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3)这四个“立刻”说明了什么?

  “立刻”一词反复使用,说明了母亲工作非常辛苦,挣钱很不容易,完全没有喘息的时间。

  结合生活实际,感悟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初步体会母亲工作的艰辛。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4)师:母亲掏钱的动作和说的这句话,与家境的贫穷、劳动的艰辛形成强烈的对比,表明母亲在子女的学习上很慷慨,她爱自己的子女,渴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有出息。

  小结:通过品读文中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的句子,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

  过渡:母亲无私地爱自己的孩子,那么孩子感受到母爱了吗?孩子的感情是怎样的?

  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母亲的形象和对“我”深深的爱,让学生在深入阅读、充分感悟中品味文字,习得语感。

  4、“我”对母亲的感情是怎样的?找出相关语句。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指名朗读,从反复出现的“我的母亲”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作者连用了三个“我的母亲”,说明他当时对母亲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工作,既感到悲哀、辛酸、心痛,又深深体会到母亲的辛苦、疲惫,同时,更感受到母亲的坚强、慈爱、美丽与伟大。)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这是“我”的心理描写、动作描写,从中可以感受到“我”被母亲无私的爱感动了,“我”为不能替母亲着想,加重母亲的负担而感到惭愧,“我”知道了要感恩母亲,感恩母爱。

  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生1:慈母情深。

  生2:母爱是最普通而又最伟大的爱。

  生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爱,学会知恩、感恩。

  四、精要总结,收束课堂。

  多媒体课件播放音乐《烛光里的妈妈》。

  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母爱是慈祥的,母爱是深沉的,母爱也是伟大、无私的。这种爱,作为子女永远也报答不了,正如唐代诗人孟郊所写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学生齐背《游子吟》)

  五、拓展延伸,布置课后作业。

  1、写一篇周记,记录母亲关爱你的事情,表达对母亲的感谢之情。

  2、课外读一读歌颂母亲的文章。

  由人及己,课堂延伸,感受母爱,唤起学生的感恩之情。

  本课的教学中,我紧扣单元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梳理场景和细节描写,利用以读促悟的方法,让学生去挖掘、品味文中的语言,指导其抓住文中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慈母情深,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在我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的理解达到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在教学过程中,我所提的问题学生们都能够回答出来,而且都很准确。学生的回答很有个性,见解独特。学生感情投入,与作者产生了共鸣。很多精彩的答案出乎我的意料。从学生课后的周记练习中我看到了学生内心深处与作者产生的共鸣,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虽然课堂上我认为自己的引导启发做得比较到位,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对于作者的写作背景,我没有让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去搜集资料,没有让学生了解当时普通百姓的家庭生活状况,没有让学生去认识那个时候一分钱都很有用处,知道一元钱可以做很多事情。如果让学生走近那个时代,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艰难,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了解母亲挣钱的不易,母亲毅然给钱让“我”买书,足见慈母情深。

  在解读“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这句时,学生找到了相关的语句,但我没有组织学生进行深入讨论,说出他们独特的理解,没有适时引导,做到台下、台上互动,凸显“教育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

  这堂课还有很多的细节处理得太粗糙,还有许多的地方没有深入研讨下去,还有一些情感没能被激发出来,还有很多的机会没有留给学生,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改进。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