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一等奖

三年级数学集合教学设计一等奖

日期:2022-04-22

这是三年级数学集合教学设计一等奖,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三年级数学集合教学设计一等奖

三年级数学集合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1 篇

教学内容: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课本第35页的第1--6和练习九的第1--3。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四则计算的意义,牢固地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运用法则熟练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小数乘、除法的意义的法则。

  1、下面的算式各表示什么意义?(指名中差生回答)

  0.48×357.8×0.90.43×1.25

  0.98÷712.56÷31.415.3÷0.03

  2、做课本34页的第3题。(指名板演,其余做在本子上。)

  请2--3人说一说,积中小数点位置是怎样确定的?再请一个同学完整地说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再做课本第34页的第6题。(指名板演,其余做在本子上。)请2--3人说一说,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然后再请一个同学完整地说出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独立作业,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做课本第35页的第1题。师巡视,留心差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补缺漏。

  二、求近似值。

  1、用“四舍五入”法把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0.9470.32.9951.8448

  2、计算。(指名板演,其余做在本子上)

  0.28×0.0490o.72÷0.4913÷3

  (积保留两位小数)(商精确到百分位和十分位)

  引导学生比较求积的近似值与求商的近似值异同点。

  相同的:求积与商的近似值都是看要保留的数位的下一位,再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值。

  不同的:求积的近似值要把积求出后再取近似值,求商的近似值只要比要保留数位多除一位,然后再取近似值。

  独立完成课本第35页的第2、3题。第3题可启发差生这样想:先求35000个纱锭有几个1000?再求生产棉纱多少千克?最后求可以织布多少米?

  列式:7.2×[26.5×(3500÷1000)

三年级数学集合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2 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感受为什么需要产生百分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理解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验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培养良好的数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及百分数数感的培养;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课前准备】师:多媒体课件。生: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百分数

  1、出示袁隆平相片,让同学猜他是谁。猜一猜,你们认识这位爷爷吗?出示资料同学们看来行行出状元,在农业上作研究也能做出伟大的成就来,你们要努力长大后成为有用人才,为祖国建设作贡献。现在袁爷爷有一道题想考考大家,你们能接受挑战吗?

  出示课件:师:同学们你认为哪个品种的发芽发芽情况最好?与同学进行交流。小组合作并列式解答要过程。汇报用除法求出发芽种子数占种子总数的几分之几。得出三个分数,那如何比较这三个分数的大小呢?通分得出三个分母是一百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读出来,引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百分数,板书课题。从而得出,三号种子发芽情况最好。

  2、问:你发现百分数有什么好处了吗?下面老师又带来一组信息,世界杯比赛如果你是巴西队教练你该派哪位队员罚点球?

  说一说你的理由,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①学生独立思考,选出一名队员。

  ②与同学进行交流,说出自己的理由。

  ③教师点名提问,全班同学共同评价。

  队员 罚点球次数 罚中次数 罚中次数占罚点球次数的几分之几

  七号 20 18 罚中次数占罚点球次数的 18/20

  三号 10 7 罚中次数占罚点球次数的 7/10

  五号 25 21 罚中次数占罚点球次数的 21/25

  因为:18/20= 90/100 7/10=14/100 21/25=84/100

  90/100>84/100>14/100

  从而得出派7号队员去罚点球比较合适。

  3、百分数的意义。

  教师:通过以上练习,你有什么体会?把你的体会说出来,和同学进行交流。(都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就很容易比较大小。)而像92/100、90/100、86/100 像这种分数我们也可以写成92% 90% 86%这样的数就是我们今天要来认识的数——百分数。

  4、介绍百分数的写法和读法。

  你觉得他写得对么?写得好么?他是怎么写得?%是什么?(教师亲自示范写%)。你觉得写百分号时要注意什么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先写分子,再写百分号。

  你会读这个数么?读作什么?读作“百分之几”而不是“一百分之几”。

  5、过渡:你能说说黑板上百分数是什么意思么?

  二、 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1、请同学们随意的写出几个百分数。

  观察学生写的百分数,出示几个让学生明白,百分数的分子可以大于100,也可以小于100,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实物展示过程:

  a.上面的百分数有没有错误的?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么?100%就是多少?该怎么读?

  b.找出一个比一大的百分数,这个数和100%相比更大了吧?可以这样写么?

  (把比较的标准量平均分成了一百份,与它相比较的量可能是这样的一份,两百份,0.5份,或是其他的数。)

  2、看书,学习书上的概念和知识。刚才同学们写出了很多百分数,其实我们的数学书上有一些关于百分数的知识,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生汇报:百分数又叫百分率,又叫百分比。

  师:那你觉得百分数是个怎样的比呢?这个比有个什么样的特征呢?

  生:百分比的后项始终都是100。

  那你又能举出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百分率么?

  百分数意义调查研究表

  摘录

  这个百分数是( )和( )比较的结果。

  这个百分数表示( )是( )的( )。

  三、学生交流,正确构建百分数的意义

  生交流、展示

  师:欣赏了这么多的研究成果,你知道百分数表示什么了吗?

  板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师:这句话中有几个数?(两个)对,其实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种倍数关系。百分数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齐读概念)

  四、基本练习,全面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师:认识了百分数的意义,我们一起来看这样几道题如何解决。

  1、 练一练:下面每个大正方形都表示“1”,图中涂色的部分和没有涂色的部分各占“1”的百分之几?

  2、试一试:根据下面每个百分数的意义填空。

  ①学校合唱队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45%。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 )︰100。(沟通百分数与分数、百分比的关系)

  ②六年级一班学生的近视率是20%。(沟通百分数与百分率的关系)

  ( )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0%。(通过这句话你还想到了什么百分数由此及彼)

  ③一本书已看了40%(开放性)

  ( )是( )的( )%。(还可以怎么填?)

  3、练习

  1)读百分数,观察这些数有什么特点?

  2)写百分数集体订正。

  3)下面做一个小游戏猜成语的意思用百分数表示出来。

  4)小比赛,在20秒内页10个百分数,时间到时把完成情况用百分数说出来。

  五、找异同,深刻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动画演示:认识了百分数的意义,欢欢和迎迎两个同学发生了争论。

  1米长的绳子,用去了 ,还剩下39%米。(一个说对,一个说错)

  师:你赞成谁的意见?为什么?

  讨论得出分数与百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分数 百分数是特殊的分数 既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具体数量。

  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并不表示具体的数量。

  六、提高练习,充分体验百分数的意义

  1.选择合适的百分数填空。

  108% 45% 98% 99% 100% 55% 2%

  ①小明的爸爸是个著名的牙科医生,经他主治的牙病治愈率达到( )。

  ②一个工厂从一批产品中抽出200件,经过检验,有198件合格,合格率是( )。

  ③某车间经过技术改良,现在每月的产量是原来的( )。

  (问:为什么选择108%?其它百分数合适吗?)

  ④一本书已经看了( ),还剩下全书的( )。

  ⑤我国神舟飞船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发射全部成功,发射成功率是( )。

  2. 甲:我们学校的女生人数占49%;乙:我们学校的女生人数也占49%。这两个学校的女生人数一定相等吗?为什么?

  3、下面做一个小游戏“石头、剪子、布”听清要求再汇报。

  小结: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你们高兴吗?这节课你一定与老师一起兴奋过、紧张国、还有一些遗憾,你能用百分数告诉大家你这三种情绪所占的百分比吗?愉快( )%、紧张( )%、遗憾( )%,百分数无处不在,他就在我们身边,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话我们共勉:天才=1%灵感+99%汗水。

三年级数学集合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3 篇

教学内容:

  整理与复习(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己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归纳,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并能正确地计算。

  2、通过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自己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归纳、整理。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纸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今天这堂课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写一写我们学过的算式。看谁写得又快又多。

  二、10以内加减算式的整理

  1、让学生尝试写出10以内的有关加法算式。

  2、小组交流:列出的有算式。

  3、试着进行加法表的整理。

  怎么整理?按照得数是10、9、8、7、6、5、4、3、2、1、0进行整理、归纳。(放手让学生小组间合作交流,共同完成。)

  每组发给一张表格,完成表格。

  4、小组推荐一人进行汇报。

  5、继续讨论:

  根据小组间填的表格进行讨论:

  竖着看、横着看、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6、汇报讨论学习情况?

  三、10以内的减法算式的整理

  1、看61页上面的图,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

  2、弄清题意,说一说应怎样整理减法算式。

  3、小组交流。

  4、让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

  5、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从表中可以发现哪些规律。

  6、小组汇报。

  四、回顾总结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说一说:

  我学会了____________

  我最喜欢____________,你呢?

三年级数学集合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4 篇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14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编3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感知3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熟记3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进行口算。

  3、能通过观察、比较、操作、讨论、交流、推理、归纳等,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迁移学习能力。

  教具学具:

  学具盒(小棒)。

  教学过程:

  一、引出新课

  教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2的乘法口诀,你能说一说吗?按你的理解,知道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吗?

  学生:3的乘法口诀。

  (板书:3的乘法口诀)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观察例1插图,把例1补充完整。

  教师: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分组的?你能根据1,2的乘法口诀的学习,把例1的表格算式和口诀补充完整吗?学生独立思考,把例1补充完整,教师指定一学生上台(黑板上)补充。

  (2)探索口诀的编法,促进口诀理解。

  课件显示完整的例1。(随机抽取图或算式、口诀)

  教师:表格中的哪一个数可以表示8个组跳绳的人数?

  教师:说说哪一个算式可以表示4个组跳绳的人数。

  教师:7个组有几个人在跳绳?可以用哪一个算式来表示?

  教师:三九二十七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它表示几个组跳绳的人数?应该用哪个算式?

  三九二十七这句口诀表示9个3是27;它表示9个组跳绳的人数;应对应39=27(或93=27)这个算式。

  (3)读3的乘法口诀。

  学生全班拍手齐读3的乘法口诀。

  (4)找特征,总结规律。

  教师:3的乘法口诀有哪些特征和规律?

  3的乘法口诀共有7句。

  口诀的第一个字都是三。

  口诀的第二个字从上到下依次增加1。

  口诀的积从上到下依次增加3。

  教师:为什么会有这些特征、规律?

  教师:同学们真能干,自己找出了这么多的特征,总结出这么多的规律。你能利用这些特征和规律把下面的口诀补充完整吗?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出示:三七二十一

  三四十二

  三八二十四

  三五十五

  (5)熟记口诀。

  教师:利用口诀的特征,我们可以把临时遗忘的口诀补充完整,你们能记住这么多口诀吗?

  学生集体拍手背口诀一生当小老师,抽大家背同桌互相打电话背分4人小组抽背集体拍手背。

  2、教学例2

  教师:刚才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下面我们来学例2。

  教师板书出示例2:36=□73=□

  教师:请同学们先想一想,计算这两道题各用哪句口诀?计算结果是多少?再把积填在方框里。

  学生独立思考,在书上填出得数,教师指名在黑板上填写。

  学生:我填出的积各是18,21,各用的三六十八、三七二十一这两句口诀。

  3、小结

  教师:刚才同学们合作学习了例1,自学了例2。下面老师要看小朋友们能不能熟练地、灵活地运用3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的第1题、第2题、练习三第5题。

  四、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你学习了什么?学会了什么?你自己解决了几个问题?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学生:今天我们学习了3的乘法口诀,学会了编3的乘法口诀,了解了口诀的特征,知道了用3的乘法口诀可以求积。

  五、板书

  3的乘法口诀

  三三得九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