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03
这是初中物理密度教学设计一等奖,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物理教案-密 度
2、知道密度是物质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同种物质密度是一定的;
3、初步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概括、归纳物理概念的能力;
重难点:
1、理解密度的概念;
2、密度单位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辨认物质,在现实生活中,如根据颜色辨别红色墨水和水,根据气味辨别水和酒精。此中颜色和气味是物体所具有的特性,可以据以区分不同物质。
如何区分外观上相同的不同物质:
如:体积一样的铁块和铜块;
质量一样的水和酒精。
提出:有时仅仅根据物质的形态、颜色、气味和外部特征,很难鉴别不同物质,需要找出物质的其他特征——密度。
二、实验(密度概念的建立)
取体积为10立方厘米的铁块和铝块各三块,用天平分别称出它们的质量,其结果如下:
分析实验数据可得:
1、对同一种物质,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即两块铁的体积是一块铁的体积的2倍;二块铁的`质量是一块铁质量的2倍;两块铁和一块铁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2、对不同物资,体积相同时,它们的质量不等,即它们的m/v值不同;
3、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同种类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体的特性。
三、密度
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密度的公式:
知道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由密度定义可得到计算密度的公式:
密度= 通常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公式变为: ρ=
辨析:a、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物质的密度跟它的体积成正比;
c、物质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
d、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体积无关。
4、物理意义:铝的密度2.7×103kg/m3物理意义:表示每立方米的铝的质量是2.7×103千克。
练习:质量为3千克,密度为8.8×103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将它截去一半,剩余的密度是______;如果再截0.5千克,则密度为_______________。
5、密度的单位
密度的单位四由质量单位和体积单位组成;
在国际单位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符号:kg/m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常用单位:克/厘米3,符号:g/cm3。
6、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单位换算依先换后算的原则
例:铜的密度是8.9×103千克/米3,等于多少克/厘米3?
解:8.9×103千克/米3=8.9×103× =8.9克/厘米3
练习:ρ金=19.3×103kg/m3=_________g/dm3;
ρ银=10.5×103kg/m3=_________g/cm3。
四、总结
1、对同一种物质,质量和体积成正比;
2、密度是表示物体特性的物理量,和质量、体积无关;
3、密度是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4、密度= ;
5、密度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
五、布置作业 。
物理教案-密 度
一、教学目标
1.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通过对量筒的实际操作,掌握利用量筒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领悟物理中的转化思想。
3.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量筒的使用方法,利用量筒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难点】
如何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上课前教师通过提问的形式回顾上一节讲解的密度的概念和相关的知识,随后展示教师在外随机拾到的小块,提出问题:怎样测量小石块的密度?根据学生回答,发现小石块形状不规则,无法计算它的体积,教师进而引出今天的课题——测量物质的密度(板书)。
一、课程标准的基本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的属性。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2)过程与方法:
1.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形成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2.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征)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活动,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3.实验探究和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初中的意识。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由于概念本身较抽象,学生感性认识不足,密度概念也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密度知识及应用常成为学生学习物理的分化点。关于密度教学的讨论和研究一直受到重视。但是,在“接受式教学”模式下,却较难有效地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难。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习科学的中心环节是探究,探究式教学是中学科学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近来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新的义务教育科学类课程标准。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明确提出对探究教学的目标要求。本文尝试密度概念的探究教学设计。密度知识是力学的基础知识之一,它对理解压强、浮力也很重要的。所以说,本节是本章的重点也是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准备必要的知识。在课时安排方面,本节将分2课时。
2.教学资源分析
(1)结合教材插图,查找一些互联网上的相关资料。
(2)利用多媒体演示、分析利用图像描述实验结果的方法。
(3)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自备部分实验材料。
3.学生学习背景分析
(1)学生对“密度”这一名词较为陌生,但有一定的“疏密”和“轻重”认识。
(2)由于新课程理念与应试教育观念的冲突,学生对探究教学形式还有某些不适应。
(3)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归纳能力、分析能力,能对较简单的物理现象进行归纳并得出初步结论,但用图像法收集与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较为薄弱。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并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归纳出结论、总结出规律。
(2)初步学习用图像收集、整理、分析实验数据的方法。
(3)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难点:
(1)学习用图像收集、整理、分析实验数据的方法。
(2)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用具和实验器材
1.实验室准备天平(含砝码)-----学生分组实验。
2.学生自备待测物体、方形橡皮擦和小刀、刻度尺等。
3.两组10cm3的圆柱体。
4.教师自制课件。
五、探究活动的处理与设计
1.本节先以实验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开展教学,然后归纳分析得出密度的概念,最后是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不强调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重点强调“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等要素。因为数学基础的原因,图像法对学生仍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将利用课件突破这一难点。
2.探究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预测及处理方法:
(1)由于实验材料的尺度误差可能较大,学生的实验数据误差也会增大。
(2)学生可能无法将图像表述成“正比”关系。
(3)学生可能很难理解“正比”关系。
(4)出现教师也未曾预料的实验方法、现象。
3.探究物质过于单一。
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每一组学生不可能完成多种物质的实验探究,而单组数据对得出密度概念的说服力不足。可在“评估”和“交流与合作”过程中通过组合不同小组的图像说明“不同物质m—V比值不一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2. 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比值不变性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1、演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盛有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猜一猜,它们哪一个质量大?让学生猜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选一位学生上台演示。在黑板上写出学生的猜想,把问题交还学生解决,满足学生求知欲望,初步体验成功的喜悦。
知识导入:在**_*湖南活动周的庆典上,姑娘们穿着节日盛装,表演苗族银饰舞]苊缟揭衬场贰F恋拿缫挝锇阉谴虬绲妹览觥⒍恕D阒勒庑┮咨氖挝锸鞘裁床牧现瞥傻穆穑?016猴年春晚金猴送瑞是金条,还是镀铜的铁条?晶莹剔透的牛某某是有机玻璃,还是玻璃制成的?
进行新课
2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探究一: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猜想
设计实验:用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和铁块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分析数据
归纳得到结论
交流评估
让学生感受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质量是不同的,学生探索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从现象中寻找规律,得出结论。
探究二:探究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学生通过小组实验测量不同体积圆柱体木块的质量,记录数据、绘制表格、分析质量与对应体积比值的特征。
设疑,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热情。
学生分工合作设计并进行探究实验。
学生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
学生通过讨论发挥其主体作用。老师做好引导者和分享者,纠正学生操作的不足之处,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学习密度的定义:引导归纳2分钟。
三、引入密度的定义:
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分别计算出每一个木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分析其规律。这种比值不变性正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教师让学生写出结论,做好“裁判”的角色。
想一想
判断:1、大铝块的质量为4kg,小铝块的质量为1kg,则大铝块的密度大于小铝块的密度。
2一杯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下的酒精的密度为原来的一半。
让学生分别计算出探究一中铜块、铁块和铝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比值是不相同的。
展示部分学生图表,引导学生分析对比。巡回指导学生实验,让学生交换实验结果,分析检验结论。
密度的公式、单位及一些物质的密度
公式p=m/v分析、领会各符号的物理意义,对公式进一步熟悉、理解。推导变形公式m=p*v,v=m/p。
单位:密度的单位由质量的单位和体积单位组成,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基本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符号是kg/m3。有时候也用克每立方厘米做单位,符号是g/cm3。这两个单位的关系是1g/cm3=1*103kg/m3
课堂练习:1、
2、
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上114一115页三个密度表,并且会查密度表,了解一些物质的密度,记住水、水银、冰、铜、铁、铝、空气的密度。
四、6、密度知识的应用
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简单问题5分钟。
五、密度知识的应用
讲述课本例题。
要求学生解决部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习题。1、学习课本例题,2、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练习,3、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