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28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小班老师教育随笔《“家长半日开放”成与败》,是优秀的小班教育随笔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上周五是我园的“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来园亲自观看幼儿的在园生活。“家长开放日”对于我们小班的家长来说是很期待的,他们在开学时就希望能亲自看看自己的小宝贝在幼儿园的表现,一听说有这个活动,他们非常高兴。活动这天,家长们早早地来了,如果爸爸妈妈要上班,就请爷爷或奶奶来了,可见家长们对孩子的重视和对我园活动的支持。 在这次家长开放日活动中,我们每个班的老师都进行了细致安排,把孩子们在班级的发展情况一一展示给家长。活动展现了新的教育观念,寓教于乐,不仅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参与性,又展示了我园教师的才能,还调动了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家长对班级的现状表示满意,对孩子的表现也表示欣慰。活动后,园长带领我们召开了班主任会议,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我们针对小班幼儿在半日活动中的表现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总结了活动的成与败:
一、成功之处:
1.大胆创新,活动丰富多彩。
本次活动打破了以往开放日的固定模式,大都以游戏形式开展,如我班实施的游戏“大风吹”,给家长耳目一新的感觉。“风婆婆”会吹到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会到前面来展示自己,家长和孩子们的笑声不时从教室里传出来。我们将知识、游戏、音乐融为一体,大大增进了幼儿、家长、教师彼此间的情感。
2.贴近生活,活动生动有趣。
以往的家长开放日活动,教师都是根据书本上的课程进行的,难免有时会脱离孩子们的实际生活。本次家长开放日活动,教师们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从幼儿实际出发,贴近幼儿生活,在选材上也苦下了一番功夫。例如:我班在选材上结合最近的阴雨天气,实施了音乐活动《下雨了》,引导幼儿感知并创编不同的动作表现大雨和小雨的不同。在充满生活乐趣的情节中,孩子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勇于表现,真正实现了让孩子们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理念。
3.家长参与,亲身体验愉悦和成功。
家长开放日中,调动家长的兴趣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教师们在活动之前,就充分利用了家庭资源,动员家长和孩子们准备了学具。如:小三班教师有意加入了家长共同参与的部分,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做糖葫芦,家长们通过参与活动,感受活动中的激情和欢乐,从而进一步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还帮助家长树立了寓教于乐的教育观念。家长们边看边做,回忆着自己的童年生活、体验着孩子的成长、品味着自己的成功……真可谓一举多得!很多家长们都建议我们以后还要经常组织这样的活动。
4.控制现场,提高教师的组织能力。
小班幼儿年龄偏小,对家长的依赖心理较严重,有些孩子会缠着家长不能像往常一样全身心地投入集体活动当中,有些孩子甚至哭闹影响了课堂秩序。这时老师会机智地说:“让老师看看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表现好,还是我们小朋友表现好?”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可都等着看我们学到的本领哦!”孩子们听后,立即集中注意力,跟着老师做游戏,使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教师们在开放日活动中都感觉个人能力有所提高,无论是教学还是对孩子的管理上,都能熟练流畅地组织孩子有秩序地参与活动,得到家长的认可。
二、 改进之处:
1.给予每个孩子表现的机会。
活动中教师已经有意识地进行调整幼儿的活动,尽量让每个孩子都有表现的机会,但是还做得不够深入。有些家长还反映男孩子相对活泼一点,语言表达能力强,而女孩子则内向一点,举手不够踊跃,我们除了要向家长解释这种偏见,平时应该给予每个孩子表现的机会,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发展慢、胆小羞涩、性格内向的孩子。
2.增加家长参与互动的机会。
家长开放日活动中,家长将不仅仅只是一名听客,还是活动的参与者——让家长亲自扮演角色,进入情景和孩子们同乐。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家人来参加活动并和自己做游戏,都非常兴奋,情绪高昂;家长们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这么大的进步,也非常地开心。家长也能从活动中体验老师工作的辛苦与不易。我们还可以尝试利用“老师上完课、家长现场说”等方式,虚心听取家长合理化的建议,达到对幼儿的家园共育。
3.更新家长教育观念,传递新的教育信息。
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我们普遍发现一个问题,即家长过多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越俎代庖”的现象屡见不鲜。当孩子在课堂上遇到难题时,家长很着急,恨不得自己替孩子举手回答;在操作活动中有的家长甚至自己帮孩子完成了“完美”的作品;还有的家长觉得自己孩子的表现不够积极大方,而当着众人的面数落自己的孩子。所以我们还要利用家长会、家园联系等方式给家长们传递正确的教育信息,把尊重儿童、相信儿童、充分给予儿童机会等宝贵的经验传递给了家长。相信家长们一定会感觉茅塞顿开,发现自己孩子的潜力,同时也能从教师的教育行为中吸取了许多的宝贵经验,更新教育观念。 半日开放活动结束了,家长们也有很深的感触,他们由衷地感到:幼儿教师工作真的很辛苦,当一个好老师确实不容易!而在我们心中,“让孩子开心地笑,让家长放心地笑,让自己舒心地笑”——将是我们每个老师不变的信仰和永远的追求!
上周五是我园的“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来园亲自观看幼儿的在园生活。“家长开放日”对于我们小班的家长来说是很期待的,他们在开学时就希望能亲自看看自己的小宝贝在幼儿园的表现,一听说有这个活动,他们非常高兴。活动这天,家长们早早地来了,如果爸爸妈妈要上班,就请爷爷或奶奶来了,可见家长们对孩子的重视和对我园活动的支持。 在这次家长开放日活动中,我们每个班的老师都进行了细致安排,把孩子们在班级的发展情况一一展示给家长。活动展现了新的教育观念,寓教于乐,不仅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参与性,又展示了我园教师的才能,还调动了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家长对班级的现状表示满意,对孩子的表现也表示欣慰。活动后,园长带领我们召开了班主任会议,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我们针对小班幼儿在半日活动中的表现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总结了活动的成与败:
一、成功之处:
1.大胆创新,活动丰富多彩。
本次活动打破了以往开放日的固定模式,大都以游戏形式开展,如我班实施的游戏“大风吹”,给家长耳目一新的感觉。“风婆婆”会吹到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会到前面来展示自己,家长和孩子们的笑声不时从教室里传出来。我们将知识、游戏、音乐融为一体,大大增进了幼儿、家长、教师彼此间的情感。
2.贴近生活,活动生动有趣。
以往的家长开放日活动,教师都是根据书本上的课程进行的,难免有时会脱离孩子们的实际生活。本次家长开放日活动,教师们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从幼儿实际出发,贴近幼儿生活,在选材上也苦下了一番功夫。例如:我班在选材上结合最近的阴雨天气,实施了音乐活动《下雨了》,引导幼儿感知并创编不同的动作表现大雨和小雨的不同。在充满生活乐趣的情节中,孩子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勇于表现,真正实现了让孩子们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理念。
3.家长参与,亲身体验愉悦和成功。
家长开放日中,调动家长的兴趣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教师们在活动之前,就充分利用了家庭资源,动员家长和孩子们准备了学具。如:小三班教师有意加入了家长共同参与的部分,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做糖葫芦,家长们通过参与活动,感受活动中的激情和欢乐,从而进一步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还帮助家长树立了寓教于乐的教育观念。家长们边看边做,回忆着自己的童年生活、体验着孩子的成长、品味着自己的成功……真可谓一举多得!很多家长们都建议我们以后还要经常组织这样的活动。
4.控制现场,提高教师的组织能力。
小班幼儿年龄偏小,对家长的依赖心理较严重,有些孩子会缠着家长不能像往常一样全身心地投入集体活动当中,有些孩子甚至哭闹影响了课堂秩序。这时老师会机智地说:“让老师看看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表现好,还是我们小朋友表现好?”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可都等着看我们学到的本领哦!”孩子们听后,立即集中注意力,跟着老师做游戏,使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教师们在开放日活动中都感觉个人能力有所提高,无论是教学还是对孩子的管理上,都能熟练流畅地组织孩子有秩序地参与活动,得到家长的认可。
二、 改进之处:
1.给予每个孩子表现的机会。
活动中教师已经有意识地进行调整幼儿的活动,尽量让每个孩子都有表现的机会,但是还做得不够深入。有些家长还反映男孩子相对活泼一点,语言表达能力强,而女孩子则内向一点,举手不够踊跃,我们除了要向家长解释这种偏见,平时应该给予每个孩子表现的机会,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发展慢、胆小羞涩、性格内向的孩子。
2.增加家长参与互动的机会。
家长开放日活动中,家长将不仅仅只是一名听客,还是活动的参与者——让家长亲自扮演角色,进入情景和孩子们同乐。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家人来参加活动并和自己做游戏,都非常兴奋,情绪高昂;家长们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这么大的进步,也非常地开心。家长也能从活动中体验老师工作的辛苦与不易。我们还可以尝试利用“老师上完课、家长现场说”等方式,虚心听取家长合理化的建议,达到对幼儿的家园共育。
3.更新家长教育观念,传递新的教育信息。
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我们普遍发现一个问题,即家长过多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越俎代庖”的现象屡见不鲜。当孩子在课堂上遇到难题时,家长很着急,恨不得自己替孩子举手回答;在操作活动中有的家长甚至自己帮孩子完成了“完美”的作品;还有的家长觉得自己孩子的表现不够积极大方,而当着众人的面数落自己的孩子。所以我们还要利用家长会、家园联系等方式给家长们传递正确的教育信息,把尊重儿童、相信儿童、充分给予儿童机会等宝贵的经验传递给了家长。相信家长们一定会感觉茅塞顿开,发现自己孩子的潜力,同时也能从教师的教育行为中吸取了许多的宝贵经验,更新教育观念。 半日开放活动结束了,家长们也有很深的感触,他们由衷地感到:幼儿教师工作真的很辛苦,当一个好老师确实不容易!而在我们心中,“让孩子开心地笑,让家长放心地笑,让自己舒心地笑”——将是我们每个老师不变的信仰和永远的追求!
如今的小班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几代人围着一个孩子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渐渐地使孩子养成“娇宠任性,唯我独尊”的不良习惯,因此都以自我为中心,交往能力不强,遇到事情常常会不知所措。比如说:大哭大闹、抢别人的东西、打人等等。而角色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重要的教育途径之一,它不仅能使孩子们实现自己的愿望,从中得到了快乐与满足,而且是幼儿最佳的肢体、语言、智力、人际关系互动锻炼方法。, 根据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我为他们创设了孩子们非常喜欢的角色游戏“娃娃家”,他们可以在娃娃家中无拘无束尽情地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游戏。游戏开展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幼儿独自在游戏;有的幼儿三三两两地在游戏;有的幼儿会运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模仿一些成人的动作,如:烧饭、切菜、抱娃娃;有的幼儿却只会抢别人的东西。如:有一次,何徐渊和张文博在娃娃家玩,只听见“哇”的一声,闻声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何徐渊哭了,我走上前问“,何徐渊你怎么啦?”、“他抢我的煤气灶。”何徐渊指着张文博说。“张文博你为什么要和她抢东西呀?”、“他不把煤气灶给我烧菜呀!”、“你们今天在娃娃家里做什么”、“我当的妈妈,我当的爸爸”他们异口同声地告诉我。“那你们的爸爸妈妈在家里要不要抢东西的呀?”他们两个直摇头,“对呀,爸爸妈妈是一家人,要相亲相爱,你们今天当的是爸爸妈妈,所以也要相互谦让,好吗?”他们俩听了以后使劲地点了点头。因此,虽然小班的幼儿特别喜欢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但是一旦他们真正玩游戏的时候又经常会忘记自己扮演的角色,特别是当他们之间出现同一件共同喜欢的东西的时候,他们就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角色,于是就出现了“爸爸”和“妈妈”争夺东西的场面。针对这种情况,我会及时采取必要的引导措施,经常提醒幼儿,生活中爸爸和妈妈是怎样做的?宝宝又应该怎么做?宝宝可不可以碰煤气灶?爸爸、妈妈能不能抢东西?同时请游戏开展得不太顺利的“家庭”去参观、参与那些比较成功的“家庭”。让他们互相学习如何到别人家里去做客(先敲门问家里有没有人);如何热情地招待客人,应该做些什么事,说些什么话(让客人进来、请坐、给客人泡茶);谁来扮演爸爸,谁来扮演妈妈,在家里的分工是怎样的,应该做些什么事……幼儿有了明确的任务和职责,有了互相模仿积极肢体语言的对象,幼儿会更加主动自主地去参与,幼儿间争抢的行为慢慢少了,分享和交往行为逐渐提高了。
案例背景:
在一日带班过程中,如果家园工作做不好,就会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嫌教师对幼儿照顾不周,对教师产生误解;教师嫌家长不理解自己的工作,心怀委屈。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作为教师,应当主动与家长进行交流与沟通,认真细致的做好家园联系工作。
案例描述:
我班有个叫严宇飞的小朋友,她是个体弱儿,性格内向。平时沉默寡言,在教师眼里属于那种听话、守纪律的孩子。因为它的这种性格,使的她奶奶与我之间产生了一次小小的误会。
那天,我带幼儿户外活动,因室内外温差较大,我要求幼儿穿上外套,严宇飞的外套太长,不愿穿。我看她身上的衣服穿得也不少,就答应了。正当我和幼儿在外面玩的尽兴时,严宇飞奶奶来接她,我没顾上和她说话,只是挥了挥手。她奶奶边走边说:“你们老师真不像话,这么冷的天也不给你穿外套。”
严宇飞一句话也没说。这情景正巧被一位在大门口的教师听见,她马上告诉了我。
第二天,我装作什么事也没发生,主动找严宇飞奶奶聊天,让她为孙子准备一件短一些的外套或背心,并向她解释了昨天孩子不穿外套出去活动的原因,并告诉她一些关于进入秋季孩子的保健,她也听完解释后宽慰的笑了,并主动提出对我的误解,向我表示歉意。
案例分析与反思:
身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仅要时刻关心孩子的一举一动,还要注意不要冷落了家长。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的情感沟通与信息交流,了解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需要,尽可能的满足她们的需求,从而激发她们参与幼儿园教育的兴趣和热情。
在青年教师培训的活动中,我们了解到了家长合作的态度取决于合作是否满足了她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需要。当幼儿园满足了家长的合理要求时,家长合作的愿望的热情会更高,态度也会更积极;相反,家长有某种合理的要求,而幼儿园有没有注意,甚至家长被自身的一些问题缠身时,那么家长就不会热心于家园合作。所以说,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角色意识,既要明确自己在家园合作中承担的任务,那就是教师是家园合作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与参与者。只有教师的积极态度被家长接纳,她们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的道路才能畅通,幼儿园才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家长方面的支持而不是反对。而一旦家长与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关系一旦建立,那么彼此间就再也不会感到来自对方的威胁,双方就会为其爱子的健康成长而齐心协力。
当沟通双方由于某种原因产生情绪时,无论是谁的过错教师一方应抑制自己的情绪。作为教师,应该用自己的真诚来和家长解释事情的经过,原本对教师有意见的家长在教师的感化下也露出欣慰的笑容。如果教师对家长还采取以前的态度不给家长任何解释的话,有可能家长对教师、对幼儿园会产生误解和矛盾,那么家长就不会热心于家园合作。矛盾、误解发生时当教师的一方主动向家长做出合理的解释时,家长合作的愿望和热情会更高。
小班和大班的孩子是很不一样的,首先要明白这一点。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已有经验及已储备知识少,年龄特点呢,依赖性较强,喜欢唱唱跳跳,爱听情节单一的形象的故事,对于抽象的事物、言谈、概念等不感兴趣,他们的思维方式正处在一个形象化的阶段。因此,小班的老师最好活泼一些、语言温柔一些,表情丰富一些,内心童趣化一些。
怎样“笼络”这帮小不点儿呢?
1、精神“诱惑”:小红花啊、聪明豆啊、智慧星啊等鼓励孩子,让孩子感觉“在老师心中我是最棒的,老师喜欢我”,拉近师生之间的亲近关系。
2、做好家园沟通工作:哪怕发现孩子一丁点儿进步,也要非常兴奋的及时告诉家长,,家长回家一定会表扬孩子说:“xx老师说你怎么样怎么样了”,孩子一听,奥,xx老师表扬我了,她真好,我喜欢她!家长呢,会觉得这老师不错,真关心我家孩子。所以,这一招就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3、会装样子:小班孩子的思维正处在形象化阶段,基于这一特点,小班老师在上课时,要”装猫像猫、装虎像虎“。什么意思?也就是说,你的语言要抑扬顿挫、表情要丰富夸张、动作要形象可爱。
4、眼神:特别是讲课的时候,眼神一定要始终与孩子交流,如果你的眼神飘忽不定,那么给孩子信号就是:我想干嘛就干嘛,所以课堂就很难控制,一定要学会善用眼神与孩子交流。你一个眼神过去,孩子就知道你要他干什么,如果达到这个效果,那么恭喜你,小不点儿们完全被你攻下了!
另外,一定多阅读专业书籍,多参加一些专业培训。要知道:给孩子一杯水我们首先要有一桶水!
案例背景:
在一日带班过程中,如果家园工作做不好,就会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嫌教师对幼儿照顾不周,对教师产生误解;教师嫌家长不理解自己的工作,心怀委屈。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作为教师,应当主动与家长进行交流与沟通,认真细致的做好家园联系工作。
案例描述:
我班有个叫严宇飞的小朋友,她是个体弱儿,性格内向。平时沉默寡言,在教师眼里属于那种听话、守纪律的孩子。因为它的这种性格,使的她奶奶与我之间产生了一次小小的误会。
那天,我带幼儿户外活动,因室内外温差较大,我要求幼儿穿上外套,严宇飞的外套太长,不愿穿。我看她身上的衣服穿得也不少,就答应了。正当我和幼儿在外面玩的尽兴时,严宇飞奶奶来接她,我没顾上和她说话,只是挥了挥手。她奶奶边走边说:“你们老师真不像话,这么冷的天也不给你穿外套。”
严宇飞一句话也没说。这情景正巧被一位在大门口的教师听见,她马上告诉了我。
第二天,我装作什么事也没发生,主动找严宇飞奶奶聊天,让她为孙子准备一件短一些的外套或背心,并向她解释了昨天孩子不穿外套出去活动的原因,并告诉她一些关于进入秋季孩子的保健,她也听完解释后宽慰的笑了,并主动提出对我的误解,向我表示歉意。
案例分析与反思:
身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仅要时刻关心孩子的一举一动,还要注意不要冷落了家长。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的情感沟通与信息交流,了解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需要,尽可能的满足她们的需求,从而激发她们参与幼儿园教育的兴趣和热情。
在青年教师培训的活动中,我们了解到了家长合作的态度取决于合作是否满足了她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需要。当幼儿园满足了家长的合理要求时,家长合作的愿望的热情会更高,态度也会更积极;相反,家长有某种合理的要求,而幼儿园有没有注意,甚至家长被自身的一些问题缠身时,那么家长就不会热心于家园合作。所以说,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角色意识,既要明确自己在家园合作中承担的任务,那就是教师是家园合作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与参与者。只有教师的积极态度被家长接纳,她们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的道路才能畅通,幼儿园才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家长方面的支持而不是反对。而一旦家长与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关系一旦建立,那么彼此间就再也不会感到来自对方的威胁,双方就会为其爱子的健康成长而齐心协力。
当沟通双方由于某种原因产生情绪时,无论是谁的过错教师一方应抑制自己的情绪。作为教师,应该用自己的真诚来和家长解释事情的经过,原本对教师有意见的家长在教师的感化下也露出欣慰的笑容。如果教师对家长还采取以前的态度不给家长任何解释的话,有可能家长对教师、对幼儿园会产生误解和矛盾,那么家长就不会热心于家园合作。矛盾、误解发生时当教师的一方主动向家长做出合理的解释时,家长合作的愿望和热情会更高。
眼下正是农忙时节,村里的人趁着天气好,都忙着晒麦子。忙碌的同时流露着丰收的喜悦。可是这一晒不要紧,把宽宽的大路挡住了三分之二,家长在接送孩子的路上自然多了一些障碍。
园里通过开会决定印制《致家长的一封信》,提醒家长在接送孩子的路上注意安全。离园前,我同往常一样还是对孩子们进行最后十分钟的安全教育。今天的安全教育当然就是麦收时节的安全问题了,正好这些问题在《致家长的一封信》里都包含了。于是我灵机一动,为何先不发这一封信,先让孩子与家长交流老师所嘱咐的安全问题呢。比如,当爸爸妈妈推车时;当爸妈妈在路上遇到难走的地方减慢速度时;当爸爸妈妈没时间,爷爷奶奶送自己入园时……这时候让孩子做提醒人,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说一声“路上难走,慢点骑车”。我想爸爸妈妈在听到这句话时,心里肯定会是暖暖的,同时也给孩子一次锻炼的机会,学会关心家人,学着向爸爸妈妈传达老师的话意,做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桥梁,这不两全其美吗!
于是我今天我决定先试试,看看这些三四岁的孩子到底能不能胜任这项工作。离园的钟声响起了,我没有下发《致家长的一封信》,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着让孩子见到爸爸妈妈时,应该跟他们说的话 :“路上很难走,慢点骑车”。因为这是第一次口头通知,我只想看看效果怎样,这一次比起以前发书面通知,我可是付出了几倍的口舌。
第二天,我早早的来到活动室,在等待家长们带来的好消息的同时。心里也多了一份忐忑,万一孩子们都忘了传达怎么办。不一会儿,家长们陆陆续续进来了,在短暂的交流后,我知道孩子们把老师的话捎到了,来送孩子的家长无一不对我们表示感谢,其中有一位家长的话我牢牢的记在了心里,“虽然我们农忙很累,但有老师和孩子的一句话,再累我们也欣慰,孩子的一句话让我看到孩子真的长大了。”
由此可见,家园沟通不一定非得用书面的形式,让孩子做桥梁效果同样很好
《小班教育随笔简短3篇》:小班教育随笔简短第1篇 上午来园时,小朋友都知道问老师好,只有乐乐从我身边走过去,头也不抬。我很纳闷,为什么会这样?是我哪里做的不够好吗?课间的时候,小朋友们在玩玩具。我
《小班随笔开学篇》:小班随笔开学篇第1篇 爱是相互的,在我的工作中我感受到了这一点。我对孩子的爱,可以变成家长对我的信任,因为我和家长都把爱放在了孩子的身上。班里的孩子不来幼儿园时我会
《小班教师随笔30篇》:小班教师随笔第1篇 小班教养笔记:给小调皮多一点的关爱 不管是在教育活动中,还是在游戏中,懂事听话的孩子总是会得到教师的关爱,而那些喜欢调皮、爱捣乱孩子往往得到的是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