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27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小班教育随笔大全《教学中的小改变也能取得好效果》,是优秀的小班教育随笔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现在的孩子自制力很差,每天都会做出违反常规的事情,如,乱丢垃圾、乱丢衣服、不好好排队等,无论我们怎么制止孩子,但是,都无济于事。
在活动中我们让幼儿认识很多可以变化的东西,如:木耳、银耳、海带、胖大海、方便面、扇子、伞等,在师幼互动环节和幼儿一起想一想、找一找还有什么东西还能变的时候,林林小朋友又忍不住偷偷地摆弄着自己的衣服,其他的小朋友发现了,情不自禁的也玩起了衣服,顿时,大家的思路离开老师的话题,不亦乐乎的摆弄着自己的衣服,我灵机一动,“小朋友们,是不是试试自己的衣服也会变呀?”幼儿听了我的话顿时兴趣大发,开始用自己的衣服变变变,“老师,我把它变成圆球球。”“老师我把它变成大西瓜。”“老师,我把衣服变成水饺。”不一会,幼儿把衣服变成各种各样的、大家意想不到的东西。活动在幼儿兴奋、惊喜、成功、自豪的情绪中结束了。
令我惊喜的是,幼儿以往乱扔衣服的现象不见了,当他们脱下衣服时总是折一折、团一团、抱一抱,并且玩的很认真、很有趣。
日常生活中,幼儿总会做出一些不尽人意的事情,教育活动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意外”,解决这些意外,单一的口头说教、要求幼儿,是达不到教育目的的,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仅有较强的授课能力,更需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学会变通方式来引导幼儿。
作为小班教师要调整好心态,要有足够的耐心。小班的孩子小,他们的吃喝、拉、撒、睡都需要教师的帮助,这些琐碎的事,老师绝对不能视而不见,这需要老师耐心的引导。小班孩子理解能力较差,好奇心又特别强,什么东西都想看一看,摸一摸,有时候孩子之间为了抢玩具要动手打人、闹矛盾。而老师要热心的帮助他们,并妥善的解决问题,不能冷落了某个孩子,要把温暖送给每一位宝宝。特别是对于刚入园哭闹的孩子,老师没有耐心是不行的,新生对陌生环境需要适应,老师要耐心安慰他,多和他们交流,多带他们熟悉环境和周围的小朋友。还要很快了解孩子的性格、爱好,先和他们交上朋友,让孩子喜欢和老师一起玩,让自己在孩子心中有地位,而且 能玩得开心,这样,他们会很快适应的。哭闹幼儿情绪安定下来,再慢慢引导幼儿培养其规矩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多以鼓励和表扬去激励每一个孩子,无论孩子取得了什么样的进步,老师要及时给予表扬,还要及时的拥抱,亲吻孩子,或送给孩子小礼物,要让孩子从老师的身上感受到妈妈的温暖与和蔼可亲。同时还要细心观察每一位幼儿的表现,如:宝宝的饭量,挑食情况;宝宝的大小便习惯;睡觉规律等等。小班老师不但要多和孩子沟通,还要与家长交流,孩子一天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表现情况等,都要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通过交流,让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老师是值得信任的。通过交流,教师也可以获取更多的意见的建议,让家长很好的理解、支持并配合教师进行家园共育工作。 总之,作为小班教师必须从自己的点滴做起,谦虚谨慎,耐心细致,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把每件事情,每项工作做的更好,让每个宝宝得到更周到、更细心的照顾,让每位宝宝更聪明、更可爱、更健康。
现在的孩子自制力很差,每天都会做出违反常规的事情,如,乱丢垃圾、乱丢衣服、不好好排队等,无论我们怎么制止孩子,但是,都无济于事。
在活动中我们让幼儿认识很多可以变化的东西,如:木耳、银耳、海带、胖大海、方便面、扇子、伞等,在师幼互动环节和幼儿一起想一想、找一找还有什么东西还能变的时候,林林小朋友又忍不住偷偷地摆弄着自己的衣服,其他的小朋友发现了,情不自禁的也玩起了衣服,顿时,大家的思路离开老师的话题,不亦乐乎的摆弄着自己的衣服,我灵机一动,“小朋友们,是不是试试自己的衣服也会变呀?”幼儿听了我的话顿时兴趣大发,开始用自己的衣服变变变,“老师,我把它变成圆球球。”“老师我把它变成大西瓜。”“老师,我把衣服变成水饺。”不一会,幼儿把衣服变成各种各样的、大家意想不到的东西。活动在幼儿兴奋、惊喜、成功、自豪的情绪中结束了。
令我惊喜的是,幼儿以往乱扔衣服的现象不见了,当他们脱下衣服时总是折一折、团一团、抱一抱,并且玩的很认真、很有趣。
日常生活中,幼儿总会做出一些不尽人意的事情,教育活动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意外”,解决这些意外,单一的口头说教、要求幼儿,是达不到教育目的的,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仅有较强的授课能力,更需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学会变通方式来引导幼儿。
这学期 从没带过小班的我带小小班的孩子,本来以为小小班的孩子可爱、乖巧,惹人喜爱的。几天下来发现这次带的这十个孩子比上次带的三十五个大班的孩子还累人。 ① 是小小班的孩子哭的问题。第一天大合哭就开场了,一会儿这个喊叫奶奶的,一会儿那个哭要妈妈的,失声呐喊的,可怜又可恶,就是不让大人离开半步。有时甚至是自己眼没见到大人就哭开了。 ② 是小小班的孩子上厕所的问题。有两三个孩子还不会脱拉裤子,刚开学前两天就有两个孩子尿湿裤子4次,四个孩子来不及到厕所,就在门口草地上,甚至铁门口就尿了。刚开始几天,让大家一起上厕所,我好一起带去,可是每次就只一、两个要去,问其他人要不要去都说不去,可等到我带回来一批人又马上又有人说去厕所的,只好又跟去,而且小孩子尿快,两三天来,每日汗流浃背的就权当免费减肥了,可是实在太累、太晕了,就买个尿桶放在门口,让孩子用。 ③ 是小小班的孩子根本不听你的,叫排队队搭手开火车,他就坐在地上玩玩具不理你,过去拉这个了,那个又跑了,好不容易等到手搭起来出发了,开到走廊处,几个皮蛋就自己跑了,叫也叫不住的,生气他也不懂不会理你的。 ④ 这十个小宝贝个个在家是老大,个个都是大人的心肝,脾气坏又霸道,谁也不让谁,不高兴了还互拍桌子,一个比一个大力,我一批评就大哭,要奶奶啊。。。。。。要妈妈啊。。。。。。各别大人在门口一听就过来安慰。 ⑤ 小孩子都喜欢红花、红旗、糖果的,可是给了以后还老样子,不给又大哭。哭的孩子见到我手里有糖果,我说不哭了就给,他抢了就去,收起来照哭。放学发红旗回去,问说明天来不哭才有红旗,一个个说明天要乖、让大人在门口等、不再粘大人。可第二天来园照哭照粘人。 晚上打电话给宇航、蛋蛋、绍智、飞阳几个“哭长”聊天,一个个答应明天来园要表现好,不哭,不粘大人了,不知明天会如何?
很多时候,面对孩子们吵成一片,闹声冲天的场面,包括我在内的年轻教师往往因急于想让孩子们安静下来就会拼命地喊,一遍不行就喊两遍,一遍响过一遍,简直就是声嘶力竭——这无疑是一种最直接、最常见的方法。殊不知它却不是最有效的。原本想让孩子们安静下来,但老师却也加入了“吵闹“的行列,用叫嚷的方法来制止吵闹,结果适得其反,甚至是事倍功半。要知道,一个人的声音怎抵得过全班几十个孩子的声音呢?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招:行不通!
那么,面对孩子们吵成一片的情形该如何是好呢?以退为进,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孩子越闹,老师则越安定;孩子越吵,老师则越安静。不用嘴巴喊,就用眼睛看,用眼神去提醒那些爬上爬下,跑来跑去的孩子。孩子是聪明的 ,他们会明白你的眼神所蕴藏的话语。切忌不要以声压声,不要妄想仅凭你一人之力可以超过全班孩子的声音。
情境描述二:
午睡前,要求孩子们解完小便后安静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可总有一些孩子站得东倒西歪的,嘴里还不停地说着什么,提醒了他们好多次,可还是安静不下来,吵吵闹闹地来到午睡室门口,笑着哄他们:“谁最安静就请他先进去睡觉!”一点效果也没有,他们仍旧我行我素,你说你的,他们说他们的。没办法,只能改用严厉的声音说道:“谁再讲话就不要进去了!”……还是老样子。无计可施的我却还是固执地“守”在门口,决定要让孩子们安静下来后再进去。
这时,另一位老师一边学着小猫的动作,一边轻轻地说:“喵——喵——喵——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花猫轻轻地走进午睡室!”话音刚落,孩子们立刻鸦雀无声,都乖乖地学着小花猫的动作,轻手轻脚地走进去了。
反思与分析:
小班的孩子对指令性的语言不是很敏感,甚至是不太理解。但他们却很愿意模仿成人的动作,尤其喜欢各种小动物的样子。当老师在大家面前学做小花猫的时候,孩子们能很快到投入其中,并学着模仿。这样,他们就能够自然而然的安静下来,乖乖地走进午睡室了。
在孩子吵闹的时候,声音已经完全充斥了整个教室,小耳朵很难再听到老师的话语。这个时候,另一种语言或许能起到更好的作用,那就是——肢体语言。一个简单的动作,如:将食指按在嘴唇上,就表示安静下来,孩子们看见后就能很快闭上小嘴巴。或许开始的时候,效果不是很理想,但强化几次后,孩子们就会明白。常此以往,这种无声胜有声的办法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情境描述三:
午饭时间,吃得快的小朋友已经离开了座位,开心地玩起了积木等玩具了。不一会儿,更多的孩子也加入了其中。这时,他们不再满足于安静地玩玩具了,而是跑得跑,跳得跳,有的还一个劲地缠着老师要玩具。只见成成和几个男孩子把小椅子都堆在了一起;雨欣拿着一个玩具榔头在地板上拼命地敲啊敲;教室一角:藤藤、能能他们正举着几个奥特曼的玩具在大玩打怪兽的游戏……
渐渐地,教室里又是一片嘈杂的声音。眼看孩子们一个个地吃完饭,加入到这吵闹的队伍中,我于是拿起了一本故事书,先安排几个听话的孩子坐下,给他们讲起了故事。故事很有意思,孩子们听得很认真,目不转睛地看着我。我继续讲下去。这时,一些在吵闹的孩子陆续走了过来,也坐下听我讲故事了。不一会儿就连那几个最调皮的孩子都被我们的故事吸引住了,不知不觉地作到了小椅子上,静静地听我讲故事了。
反思与分析:
小班年龄段的孩子,同伴的影响比较大,虽然他们不大会用语言表达出来,但在孩子的行动中却可以得到体现。上述案例中,一些原本在吵吵闹闹的孩子看到了自己的同伴安静地坐在小椅子上听老师讲故事,好奇心驱使他们也要加入到伙伴中来。从而使所有的孩子都安静下来了。
小班的孩子逐渐接触家人以外的人,共同生活和学习的伙伴是他们社会化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成员之一。因此,同伴的影响对小班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孩子们的很多个第一次,或许都是从自己的同伴身上习得的,如:看到同伴两只手搬椅子放好,他们也就不再用手拖而改用手搬了;看到同伴饭后漱口,他们也会跟着做……这种同伴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比老师的提要求更有效,更自然,因为它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这也符合著名教育学家卢梭的自然教育学说:让孩子自然地成长。这种成长是发自孩子内心的、主动的,也必将是长久的。如果将这种效应巧妙地运用于常规工作,会有不小的收获!
情景描述四:
活动课上,要求孩子们学一学小动物的样子,孩子们很兴奋:一会儿学小猴子窜上窜下;一会儿学小兔子满教室跳;一会儿又学小猫“喵喵喵”地叫个不停……敲铃示意他们安静下来,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在老师的要求下回到位子上坐好,可总有几个调皮的孩子仍我行我素,不是站起来就是小嘴巴说个不停。只见涛涛还在跟旁边的小朋友大谈飞机大炮什么的,我一边将活动继续进行下去,一边走到他身边,轻轻地将他拉回到座位上,并且做了一个安静下来的姿势,在他身边站了几分钟后,他基本上安静了下来。可一边的佳杰还在小椅子上爬上爬下,动个不停,于是,我轻轻地将他拉到我身边,请他坐在我的旁边。这下,小朋友们都安静地认真听我上课了。
反思与分析:
上述案例所描述的是老师在活动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情况:一些比较调皮的孩子总是很难按照老师的要求和大家一起安静下来,继续听老师上课,他们总喜欢自顾自的再玩一会儿,再讲一会儿,那么如何使他们能够很快的安静下来呢?如果老师停下来提醒他们,必定会影响到其他本来已经坐好的安静下来的孩子。调皮的孩子毕竟是少数的,老师轻轻地走过去提醒一下,使他们意识到就可以了。
有句话叫作:“擒贼先擒王”。这本是用在战场上的术语,但用在一个班集体中却有异曲同工之处。每个班级总会有各别调皮的孩子:上课讲话的是他们;下课吵闹的是他们;没事跑来跑去的也是他们;吃饭爬上爬下的还是他们。在孩子们吵闹的时候,首先“搞定”他们,你会觉得耳边安静了许多,当然也会轻松了许多!
孩子的心是纯静的,他们需要一个宁静、平和、温馨的环境供他们学习和成长。作为孩子的引导者、教室环境的创设者,教师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其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当孩子们漫无目的吵闹时,需要你轻轻告诉他们该干什么;当孩子们在上课时随意讲话而影响别人时,需要你耐心提醒他们安静下来认真听讲;当孩子们因种种原因哭闹时,需要你悉心抚慰他们的心灵,让哭声停止……
作为一个刚刚踏入工作岗位的幼教工作者,不仅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一日常规活动中悉心发掘,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宁静、和谐的氛围,更要拥有一颗平常心,持有一种宁静的态度,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平和、满足,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认真而又冷静、实在而又平和的下一代。
幼儿教师在教学中的自我调控是开展教学活动必备的教育艺术,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如果教师自我调控恰到好处,就能维持、推动教学过程的进展,出现融洽和谐、意趣盎然的教学格局,从而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就幼儿教师而言,我认为应掌握如下几方面的自我调控。
一、教态的调控
当教师一走进教室,他的体态语言就开始表情达意了。有经验的教师是非常重视用“体态语言”来调控教学活动的。
1. 微笑时教师最基本的教学表情
情感是教学的目标,又是教学的手段,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运用情感,以情感人。当教师满面春风、神采奕奕地来到幼儿中间,教师的情绪辐射就会使孩子产生愉悦欢喜之感,对教师油然而生的亲切、亲近之感使教师能掌握与孩子沟通的主动权,融洽和谐的教学情景和气氛缩短看师生间的距离
当然,微笑不应是一成不变的。教师来到幼儿园前,微笑中要带有热情,以获得幼儿信任;提问时,微笑中要显得深沉,以引起幼儿的思考;一旦幼儿回答问题受挫时,微笑中要显得温柔亲切,以减轻他失误的沮丧;而对幼儿的质疑,微笑中要表达出赞许和鼓励……只要教师心中有“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的信念,就能微笑地面对每一个孩子,让春风徐徐吹入幼儿纯洁美好的心扉。
2.教师应用丰富的表情来帮助自我调控
教师的脸是幼儿的一本“活教材”,要让幼儿从这本“教材”上读到许多指令、感受到许多温暖,以此调节幼儿的学习兴趣。如:当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的表情可以“冷”一点,以示教师的庄重和威严;有时教师也可以“热”一点,即兴发挥,以示教师的风趣和热情……凡此种种,不一赘述。所以教师既要懂得“生气”“不满”的艺术,也要会“风趣”“机智”,懂得灵活的技巧,以增加教学调节的力度。
3.教师应时时用眼神来进行调控
眼神能传递丰富的意蕴,其交往作用往往连语言也无法企及。教学中教师的眼神要具有敏锐的透视性,以广角度的扫描捕捉反馈信息。同时,教师的眼神又要明确表现出自己的意愿,要带有信任、期待、激励,以营造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氛围;就是用眼神批评孩子,也要融入丰富的感情,使幼儿容易接受。其实幼儿非常留心教师眼睛中透出的信息,因此教师的眼神既不能散漫、目中无人,也不能执着于一点、居高临下,要永远保持目光有神,富有表情;同时扩大目视范围,并使目光具有针对性,既把全体幼儿置于自己的眼下,使他们都感受到教师的重视和关注,也要针对不同的情况投以不同的目光,做到因人、因情况而有别。
4.教师应适当用“动作语言”来进行调控
动作语言是幼儿教师特殊的职业语言。当幼儿哭着来到幼儿园时,教师要会蹲下,拉着幼儿的手,甚至抱起幼儿,以使幼儿获得安全感;当幼儿大胆正确地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略带夸张地伸出大拇指,甚至亲他一下,以使幼儿体验成功;当幼儿遭遇困难时,教师要走上前弯下腰,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幼儿就会鼓起勇气……这些动作语言的调控,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更是教师职业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的调控
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其教学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在准备阶段把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的知识信息之间的差异和背景缩小到最低限度;在实施阶段,又以自我调控来弥补这种差异和背景。
[标签:教师 活动 小游戏 游戏]幼教精华资讯 免费订阅
导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幼儿有绘画的兴趣和热情,辅之以教师的循循善诱、正确引导,即便是小班的孩子,也能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
绘画是幼儿喜好的一种艺术活动.手拿五彩画笔,在画纸上大胆涂鸦、尽情作画,让幻想中的世界在自己的笔尖变为现实,是何等美妙!然而,学龄前期儿童的心理活动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而小班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又是很随意、很短暂,需要教师因势利导、加以强化。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绘画兴趣呢?
一、提供刺激——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儿童的视觉发展与丰富多彩的环境刺激有很大关系。教师可以利用实物、图片、幻灯、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刺激幼儿的视觉神经,
激发孩子感受知事物的兴趣,唤起他们绘画的愿望。如:经常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从不同的视角去欣赏花草树木、山山水水、人们活动,从大自然这幅美丽的画卷中,激发他们描绘自然万物的兴趣。再如,在活动室的各面墙上画上大型的童话故事,在每扇门或窗上张贴颜色鲜艳、富有动感的广告图,欣赏动画片里的奇妙世界,给幼儿带来丰富的视觉感受,使他们产生绘画表现的冲动。
二、创造条件——诱发绘画兴趣。
在绘画活动中,总有个别幼儿要么一笔不画、要么乱画一气,有的甚至会说:“老师,我不会……”这主要是他们习惯于依赖成人的帮助,缺乏自信。面对这些孩子,要多组织一些有趣的、有意义的活动,创造条件让他们消除恐惧心理,诱发绘画兴趣。
对于胆小不敢多画的幼儿,在作画过程中找出有趣的地方,通过情景式语言步步诱导,帮助他们逐渐丰富画面。如:在画“好吃的苹果”时,有的孩子只画了一个大红点,依稀像个苹果,我马上加以赞赏:“苹果真大呀,可是太少了,能多画几个给老师尝尝吗?”当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手捧画有好多苹果的画儿向我走来时,我趁势又说:“苹果真多呀,太好了!要是能把老师和小朋友吃苹果的样子画进去,就更好了!”孩子们连连点头。当看到他们时一步大胆表现时,我不断地用诙谐、夸张、指向性强的表扬语不断鼓励他们,一幅幅“苹果丰收、吃苹果、运苹果”的画面跃然纸上、生动有趣。
三、学画于嬉——巧妙组织绘画活动。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由于小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较低,幼儿会认为生活中的玩具、树木、小草等跟他们一样是有生命和感情的,即“物我同一”性。教师应顺乎幼儿的心理特征,采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例如:我教幼儿用两个圆圈画小鸡,但有的幼儿往往将圈与圈分得很开。这时若告诉他们小鸡的头和身体分开了,会非常疼的,会哭的,孩子很快便会把它们连在一起。
小班幼儿的思维尚处于直觉行动阶段,注意力易分散,很难坚持画一个主题。这时,教师可巧妙地将游戏和绘画活动结合起来。如:画“栅栏”时,我利用“狼和小羊”的游戏,带孩子们在操场上自由自在地玩着。玩累了,我说:“肚子饿了,哪有青草呀?”孩子们手拿粉笔,手忙脚乱地在地上画着青草。吃饱了,散步时,我说:“不好了,大灰狼来了,怎么办呢?”引导孩子们趴在地上画竖线做栅栏。一会儿,我说:“栅栏太矮了,大灰狼会跳进来的。”幼儿就画长竖线。我又说“哎呀,这儿有个洞呢,大灰狼会钻进来的。”幼儿就拼命画,画得又多又密。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自始自终兴趣盎然,最大程度地激发了他们绘画的热情和关注周围生活的兴趣。
四、赏画于趣——保特幼儿绘画兴趣。
由于幼儿的空间、时间知觉不完善,思维不受局限,有时全凭个人喜恶,故在绘画中常会出现一些有趣的现象:人头比身体大;天空飘着雪花,身上穿着裙子;花儿比树高,蜗牛长出了翅膀……幼儿在绘画中出现的与现实生活错位的现象,作为教师不应大惊小怪、立马打断,而是以儿童的眼光来看它们,倾听幼儿的奇思妙想,了解孩子们的心声。作为教师,不应只看重幼儿绘画的结果,更应重视幼儿在作画过程中享受到的快乐与满足。在幼儿获得愉悦和满足感的同时,适时指导他们学习一些绘画技巧,认知相关事物的特征。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他们的绘画兴趣持之以恒,绘画技能逐步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幼儿有绘画的兴趣和热情,辅之以教师的循循善诱、正确引导,即便是小班的孩子,也能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
萱萱是个看上去不太活跃不愿用语言表达的小女孩,每天入离园时和老师问好时总要老师和爸爸妈妈在旁提醒,然后磨磨蹭蹭的小手扣着衣角从嘴巴里挤塞出让旁人听不到的声音:“老师好……”老师提醒她声音大一点问好,她还是没改变的扣着衣角小声说着:“老师好……”看上去很胆怯的萱萱,但她却喜欢在老师看不到的地方独自撒欢。一次卫生间里传出了欢呼的声音,我寻声找去,原来是萱萱在里面玩的不亦乐乎。我好奇地问她在做什么,她却胆怯地低着头用小手一直抠着衣角,怎么也不说……然后不等我说话就灰溜溜地逃走了。我见她意识到自己的不对,就没有再跟她计较。可是过不多久,在老师没有注意到她时,她就又开始司机行动了。如小朋友在时,她拿了杯子趁老师在关注小朋友接水,她就一个人跑进区域里面兜圈子,高兴的时候嘴里又发出“噢噢”的尖叫声。每每当老师发现她作怪时,她都露出胆怯的眼神,然后小手抠着衣角灰溜溜回到位置上,当碰到老师的目光后,缓慢地低下头。
看到几次这样的情况,我生气的带萱萱到我身边开始批评她,还没开始说,她的小手习惯性的抠着衣角,我见状,她摸一次,我制止一次,问她话时,怎么不肯说话,我急了,就对她说着:“不说话的宝宝,不是我的宝宝,看看是不是要去别的班当宝宝?”听到这话,萱萱急的哭了,从开始的小声慢慢变大了,问她问题时,也开始回答了。慢慢的我也从开始的强硬渐渐缓下来了。和她讲了道理,鼓励她和别人交谈时大声说话,让她改掉坏习惯。看得出,她是一个缺乏自信和自制力但却是个懂道理的孩子。
通过这次聊天,慢慢的我开始关注了萱萱,更多的关注孩子的改变和进步。我发现萱萱特别喜欢受到老师的表扬。如:以前进餐时每次都是最后一名,排队拖拖拉拉,做操不愿动。每次批评过后没有一点改变,我开始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时,如:今天入园时,妈妈一提醒和老师问好,她反应快声音响亮的和老师问好。对孩子的一点进步我在全班幼儿面前对她进行表扬。夸大孩子的优点,得到表扬的萱萱我发现她一天都是神采飞扬的,孩子的积极性强了,进餐进步了,排队跟着大家了,做操开始和老师一起快乐做操了。做事情从被动改为主动了。回家和妈妈的回应也是兴高采烈的。这一段时间我们都看到萱萱在慢慢进步改变着。习惯性的动作也越来越少了,为萱萱的进步和改变感到开心。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多关注孩子,抓住孩子的特点,从而更好的教育孩子。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在鼓励的作用下,孩子们会认识自己的潜能,不断地发展!
《幼儿小班保育随笔3篇》:幼儿小班保育随笔第1篇 前几年我调入幼儿园工作,成为了一名保育员,刚调入幼儿园那会儿,我以为保育员就是做好班级的卫生消毒工作及一些杂碎的日常事物。经过一段时光的观察,
《幼儿园教师随笔20篇》:幼儿园教师随笔第1篇大班教育随笔范文一:孩子们到了大班后,语言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交往能力也逐渐增强。无论在讲故事和绘画、计算、创造、表演等能力中,都能按自己的
《小班教育随笔简短10篇》:第1篇小班教育随笔简短 有天,上班的途中经过一个施工的工地,就在那暖洋洋的中午的阳光下,一群打工的力工,穿着破烂烂的衣服,就那么随随便便的,面对蓝天躺在沙堆上,睡着的和没有睡着的,单纯的笑容是发自心灵深处的那种,明亮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