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26
这是他们那时候多有趣教学设计一等奖,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1、文章写的是玛琪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学校”极度憎恶,流露出她内心的孤独;因为没有同伴在“笑啊、喊啊”,没有同伴“一块儿回家”,没有同伴“互相帮助”“互相讨论”,以至于她在孤独无趣中学习。孩子需要同伴,需要交流。
2、文章在反思人类教育中的一些不良的倾向:过分依赖科技手段,忽视孩子的集体生活和情感交流,最终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小说深刻流露出作者对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人文关怀缺失的担忧。
这是一篇想象的略读课文,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教师对想象作文应该怎么去教,怎么去把握?
一、抓住词句,引导学生扩想
课文中许多词句和句子写得比较简略,但有着丰富的内涵。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扩展性的想象,就会使学生对词句的理解更加具体深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
二、抓住情节的“空白”,引导学生补想
作品的艺术形式要精炼含蓄,这就决定了作者对情节不能作巨细无遗的描写,这就给读者留下一些可供想象与补充的天地。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些“空白点”,启发学生用想象去补充。作为教者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想象未来的生活和未来的世界。通过补想,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更深刻,并从中受到思想上的.教育。
三、抓住已有条件,引导学生推想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相当篇目的课文含有严密的推理过程。如《要下雨了》《惊弓之鸟》《蝙蝠和雷达》等,都直接写出了推理的过程,是训练学生推想能力最好的教材。还有一些课文含有推理过程但没有直接写出来,如《称象》《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捞铁牛》等,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抓住有关条件把课文中的人物或作者的推想过程想象出来,这对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很有帮助。
[教学目标]
1.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不屑、鄙夷”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通读课文。
3.快速默读课文,了解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有什么不同。
4.能够展开想象,说说自己心中未来的学校是怎样的。
[教学重难点]通过品读课文,激发大家对未来智能生活的展望,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老师想问问大家,今天你们是怎么来上学的呢?(生自由回答)那么,你们知道有一个叫玛琪的小女孩是怎么上学的吗?请随老师走进科幻小说《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板书课题: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2.作者简介:(课件出示)艾萨克·阿西莫夫(1920年-1992年),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高产,著述颇丰,一生著述近500本,其中有100多部科幻小说,远远超过了“著作等身”的地步。他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以他的名字为号召的《阿西莫夫科幻小说》杂志,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重镇。他提出的“机器人学三定律”被称为“现代机器人学的基石”。
二、自读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几个人?他们是怎样上学的?玛琪喜欢上学吗?如果玛琪生活在现在的社会,她会喜欢上学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你觉得未来的“机器学校”和我们现在的学校有哪些相同点或不同点?
2.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先和同桌交流讨论,准备质疑。
3.检查自读情况,同桌分段轮流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提出不懂的地方,解疑。
三、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明确:2155年5月的一天,故事主人公玛琪和托米发现了一本很早以前的纸质书。他们了解到他们爷爷的`爷爷那时的学生可以到学校里上学,老师是真人,大家可以和同学们共同学习,一起讨论。而不是像他们在家里上学,老师是机器人,所看的书都是电子书,没有同学,也没有纸质书。
2.文中托米在顶楼上找到一本旧书,为什么称它为“真正的书”?
明确:因为这和他们平时接触的书不一样,玛琪所看的书都是电子书,她从爷爷的讲述中得知,只有把故事印在纸上的书,才算是真正的书。
3.根据课文内容说说,玛琪讨厌学校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一是上课面对的永远是机器人老师,没有感情交流;二是机器人老师的程序常常失灵;三是机器人老师没完没了地给她做测试。
4.小说主人公的“爷爷的爷爷”那一代人是怎样上学的?
明确:他们的老师是真正的人;他们在学校里上学,同龄的孩子一起上课;同龄孩子都学习相同的课程;他们在学校一起玩耍,又闹又笑,还可以互相帮助、互相讨论问题。
5.玛琪在想,在过去的日子里,那些孩子一定非常热爱他们的学校。她想,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明确:让我们明白当下课堂学习是多么有趣,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美好的学习时光,珍惜同学友谊,尊重老师的辛勤付出。
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1.玛琪的学校跟我们现在的学校相比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种学校?
明确:我们现在的学校设在专门的地方,而玛琪是在家里上学;我们现在的学校有真正的老师、同学,玛琪只有机器人老师,没有同学一起学习;我们现在读的是纸质书,玛琪看的则是电子书等。虽然我们现在的学校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相对而言我更喜欢现在的学校,因为它更加人性化,更富有人情味。
2.针对文中的两种学校,请你提出一个问题,引起大家对改进教育方式的思考。
预设:
(1)现在的学校气氛活跃,书声琅琅,同学之间共同学习,相互促进。但是因为存在个体差异,每个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各有不同,教师怎样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化的发展呢?
(2)“机器学校”实现了教学的现代化,足不出户即可接受针对个体进行的一对一教育,但如何避免孩子的厌学情绪和孤独心理呢?
3.展开你的想象,说说你认为人类理想的学校应该是怎样的?
4.通过这篇科幻小说,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小说中写的是玛琪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学校”的极度憎恶,流露出她内心的孤独;没有同伴在“笑啊、喊啊”,也没有同伴“一块儿回家”,没有同伴“互相帮助、互相讨论”。她在孤独无趣中学习,她需要同伴,需要交流。小说在反思人类教育中的一些不良倾向:过分依赖科技手段,忽视了孩子的集体生活和情感交流,最终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流露出作者对科技发展带来的人文关怀缺失的担忧。
5.再读课文,感受文章的写法。
(1)本文构思新颖,立意巧妙,想象奇特、有趣。
(2)故事情节通过人物对话巧妙展开。
(3)情节推进巧妙而严谨,情节发展中运用插叙。
五、延伸拓展,推荐阅读
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兼科普作家卡尔·萨根在悼念阿西莫夫时,讲过一段十分耐人寻味的话:“我们永远也无法知晓,究竟有多少第一线的科学家由于读了阿西莫夫的某一本书,某一篇文章,或某一个小故事而触发了灵感,也无法知晓有多少普通的公民因为同样的原因而对科学事业寄予深情。”从古至今,许多的科技工作者一直在奔向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探索着,而科学技术也正以它无穷的魅力日益照进我们的生活,未来会怎样?如何让未来更美好?无数的问号等待着我们去寻求答案。课后,希望大家可以阅读更多的科幻小说。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说说未来的上学方式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2、了解科幻小说,理解课文构思特点。学习本文通过人物对话展开故事情节的方法。
3、发挥想象力,想象未来的学习生活还有可能是什么样的。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你们有没有想象过未来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说说你推测的理由。(唤起学生对未来学校的无限遐想)
2、板书课题,交流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艾萨克8226;阿西莫夫走进未来的学校,感受未来学校的学习方法以及他们是如何看待现在我们的学校的。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出声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鄙夷不屑(xiè) 憎恶(wù)
3、了解课文中四个词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憎恶(喜爱厌恶) 失望(希望 绝望) 鄙夷(崇拜 鄙视) 高傲(谦虚
傲慢)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本文通过对未来社会的学校教育和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学校教育模式的假想和反思。文章新颖生动,引人深思。)
2、通读课文,思考两个在“机器学校”读书的孩子,从一本纸质印刷的书中对我们现在的学校有了哪些了解?
(孩子们到一个集中的地方学习;年龄相当的孩子学一样的功课;老师是真人。)
3、默读课文思考:未来的“机器学校”与我们现在的学校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完成表格。
现 在未 来
学习地点专门的学校家里
授课老师真人机器人
学习模式学习同样的课程,一起学习,互相帮助,互相讨论单独学习,人机对话;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情况调整进度
学习氛围和谐、开心、有趣讨厌、让人憎恶
四、交流探讨,拓展延伸。
1、玛琪到底喜不喜欢“未来教育”?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玛琪不喜欢“未来教育”。她厌恶过度的学习、无休止的考试、反复出现的挫败感。这样写的好处是能拉近读者与文中人物的距离,调和了“幻想”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同时,这样写也能暴露出教育中那些持续性、本质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并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技术的演进而消失。从而为读者提供了深入思考的线索。)
2、你对未来学校有什么期待?发挥想象,描写一下吧!
(未来的学校足够安全。陌生人不能轻易进入。当我单独走进,或者和一群小伙伴走进时,系统会自动快速识别,经过认证后“唰”的'一声,门就自动打开。等走进了学校,门会自动关上。)
五、领悟这篇科幻小说的写作特点。
1、本文构思新颖,立意巧妙,想象奇特生动。
2、故事情节通过人物对话巧妙展开。
3、情节推进严谨,层次清晰,情节发展中运用了插叙的手法。
教学反思
1、文章写的是玛琪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学校”极度憎恶,流露出她内心的孤独;因为没有同伴在“笑啊、喊啊”,没有同伴“一块儿回家”,没有同伴“互相帮助”“互相讨论”,以至于她在孤独无趣中学习。孩子需要同伴,需要交流。
2、文章在反思人类教育中的一些不良的倾向:过分依赖科技手段,忽视孩子的集体生活和情感交流,最终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小说深刻流露出作者对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人文关怀缺失的担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