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06
这是守株待免教学设计一等奖,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认识“株、兔”,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知道“不劳而获是不会成功的”。
2、通过猜字的形式,初步感受玩字的乐趣。
3、续编成语故事,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有所收获。
活动准备:
字卡、动画片“守株待兔”、勾线笔及白纸
活动过程:
一、通过猜字,认识成语“守株待兔”
教师出示画面,引导幼儿猜测后面躲得是什么字?认识“株、兔”
“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动画片就知道了!
二、通过动画片结合具体的问题引导幼儿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
1、谁在什么地方见到了野兔?
2、见到野兔以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他能等到野兔吗?为什么?幼儿猜想。
根据幼儿出现的情况分组讨论:1、能等到2、等不到 双方说出自己的理由。教师及时总结,突出重点: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终于等到了野兔、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最后还是没有等到野兔
他到底有没有等到野兔呢?我们继续往下看(继续播放至结束)
4、他等到了吗?为什么等不到呢?
5、他没有等到野兔,反而怎么样了?
教师总结,重点突出:他坐在树桩旁边等呀等,庄稼也死了,人也瘦了,最后一只野兔也没有等到。“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不经过努力和辛勤劳动,是不会获得成功的。
6、你认为他应该怎么做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三、通过绘画续编成语故事“守株待兔”
延伸活动:
幼儿可以表演“守株待兔” 。
同学们学过很多寓言故事,你能说出哪些寓言故事的名字?下面请看一组图画,(课件出示:树桩、农夫和幻想中不断奔跑而来的兔子)你想到了哪个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守株待兔》这个寓言故事。
二、识字。
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能告诉老师你们预习了什么吗?(熟读课文,学习了生字)一起来看看你们生字认识得怎么样!(课件出示“守、窜、撞、桩、此、锄”)
1、整体读一遍
2、个别识记
守:拆字法识记,组词。
窜:重点纠正读音。让生比划窜的动作。用“窜出来”说一句话。
撞:拆字法识记,组词。
桩:形声字。组词树桩。知道树桩什么样吗?生说,课件出示树桩图片。
此:些字去掉下半部。课件出示。
锄:形声字。组词锄头。知道锄头是什么样子吗?课件出示锄头图片。
三、初读课文。
同学们真聪明,学会这么多生字一定累了,轻松一下。听叔叔为我们讲故事。(课件出示)叔叔讲得怎么样?想不想试一试?(想。)那就把书打开,美美的朗读吧。在读课文的时候老师有一个要求:边读边划出最能解释“守株待兔”意思的话。开始读吧。
谁愿意勇敢地站起来朗读课文?
揭示题意。
能把你画的句子读一读吗?(屏幕显示,在课文中注下划线)都来读读这句话。你能用简短的语言说说什么叫守株待兔吗?(种田人坐在树桩旁边等兔子)
概括主要内容。
这个种田人为什么坐在树桩旁边等兔子?结果怎样?让我们再回到课文当中,快速的默读课文,用三两句话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
四、细读课文。
第一自然段(抓重点字词句为主)
看来,这个故事还得从兔子说起。课文哪一段是讲兔子撞去世在树桩上的?(课件出示兔子撞去世在树桩上的底图,第一自然段)读这一段,想这一部分当中的哪个字,哪个词或者哪一句话用得好?(重点品味“窜”字,课件出示兔子窜出来撞去世的过程)师:兔子撞去世,种田人就……生:白捡了一只兔子。
第二自然段(感情朗读、表演)
种田人的心情怎么样?(高兴)用书上的词来说就是――美滋滋。带着这样美滋滋的心情来读,最好用自己的语调和表情把这种心情表现出来。自读,指一人读。你能到前面来美滋滋地一边走一边把种田人白捡兔子后的的心里话说一说吗?
第三自然段(和第一段学习方法一样)(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背景是种田人坐在树桩旁,庄稼长满了野草。)
接下来种田人是怎么做的呢?结果怎样呢?我们来学习第三自然段。在学习这一自然段的时候,用和第一自然段同样的方法,也就是――生:抓字词句来体会。
(抓住“整天”说明种田人不劳而获的思想很严重。抓住“一天一天”“再也”“长满”重点体会种田人的悲惨下场。)
五、点明寓意。
好,我们去看看种田人(出示课件)这个种田人多可怜啊,假如你从这个种田人身边走过,你想对这个可怜的种田人说点什么呢?那现在老师就是那个种田人,哎呀,我现在已经等了一年了呀,这只兔子怎么还不来呀?(师生情景对话)
……
是啊,大家都是这么认为的。
生活中,有没有守株待兔这样的故事,这样的人呢?
六、布置作业。
回去把这个故事和其中的道理说给身边的人听,好吗?
教学目标:
1、认识折、冀等5个生字,学写守、株、待等9个生字。指导写好株、耕两个字,木和耒做偏旁时最后一笔变成点。
2、能读准字音、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重点:
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教学难点:
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寓言。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同学们,学过寓言故事吗,有什么特点?下面考考你,根据图片、能不能猜出故事名称?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知寓言故事出发,通过看图片猜寓言故事名称从而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调动课堂积极性。)
2.出示图片。(守株待兔),古人写的寓言故事叫做文言文寓言,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咱们都了解过,今天咱们看看古人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
(1)生书空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师随机指导“株”“待”的写法。
(2)提问"株"什么意思?守株待兔什么意思?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请你打开课本,结合注音,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请五名学生接读课文,每人一句。师随机正音。
预设点:
折颈而死:“折”,做一做折的动作,提手旁。“颈”,应读三声。
“冀”字正音。“冀”与“翼”对比识字。出示:羽翼、希冀。
身为宋国笑。出示:[ wéi ]1、做,行,做事2、当做,认做3、变成4、被
[ wèi ]1、替,给2、表目的3、对,向。
师提问:在本句中,“为”读哪个音?读一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加一加、熟字换偏旁等方法来识记生字。多音字根据不同的意思来辨别在此处的读音,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宽学生知识宽度。)
复习生字,指导写字
课件出示生字,自由练读。
生字组词,巩固识字。
指导书写“株”。提示木字旁做偏旁最后一笔捺变为点;提示“株、待、耕、折、颈、释”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指导书写“守”和“宋”。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字的异同。
第二课时
一、理解句意,疏通文意
1、再读课文
(1)结合注释再读课文
(2)在读文的过程中,你能读懂哪个问题?
出示:谁在等兔子,为什么守着树桩等兔子,等到了吗?
2、学习第一句
(1)谁在等兔子?
(2)这个宋国人是干什么的?
3、学习第二句
(1)图中除了有农夫还有什么?
(2)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4、学习第三句
(1)这只又肥又大的兔子,为什么会被农夫得到?
(2)为什么兔子会撞到树桩上?
(3)强调颈字读音,再读一读。
(4)从哪个字你知道,兔子跑的快?
5、学习第四句
(1)白白捡到又肥又大的兔子后,农夫是怎么做的呢?
(2)“耒”字教学。
这句话里,"耒"是生字,它的意思是什么?出示“耒”的图片,上面有把手,下面有犁头,它是翻土用的农具。想一想你认识的字中,哪个是以"耒"做偏旁的?(随机板书耕耘)
观察字形,结合图片,联系生活实际,你发现了以耒作部首的字大多和什么有关?
(设计意图:现在的学生对于“耒”这种工具较为陌生,通过耒的图片教学帮助学生熟悉,拉近课文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同时通过耒字演变引导学生找一找生活中以耒做偏旁的字,拓宽了知识的宽度,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特点。)
(3)耒的字意已经了解了,释其耒呢?原文中是怎么说的?(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4)从中你体会到什么?读懂了什么?带着你的感受读出来。
为了肥美的兔子,这个农夫不吃饭、不喝水,他——
烈日炎炎,地里的禾苗仿佛在呼喊:我快要渴死啦,谁来帮帮我?农夫却——
寒风呼啸,地里的`庄稼仿佛在哭泣:我们要冻死啦,谁来救救我?这个农夫仍然——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读好断句,同时理解农夫的懒惰、不劳而获。)
(5)出示断句,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像这样读一读。
6、学习第五句
(1)他这样一直等,有什么收获吗?(板书:收获)
(2)课文里怎么说的?
7、疏通课文
(1)让我们把这几句话送回到原文中,好好读一读。
(2)谁能试着像读第四句一样读出节奏感?(配音乐)
二、写话表情,总结寓意
1、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对农夫说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简单写写吧。
老师也有两句话想送给他,(补充板书)谁来读一读。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2、兔子是经常撞在树桩上吗?所以还有一句话,想要送给农夫,谁来读一读。
出示:不能把偶然的现象当成经常发生的事。
三、指导背诵,拓展阅读
1、背诵课文
(1)课文填空形式提示背诵。
宋人()。田中()。兔走(),折颈()。因()而(),冀()。兔(),而()。
出示五幅图片,看图片背诵。
闭眼感受,配乐背诵。
(设计意图:因学生能力差距,所以采取多种形式来进行背诵,分层、逐步进行,最终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2、拓展阅读
(1)生读《南辕北辙》,先读通顺。
(2)根据问题再读文,《南辕北辙》中坐车的人犯了什么错误?
坐车的人想去(),()在(),他却往()走。
小结: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许多道理。它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不要做守株待兔故事中的——(),也不要做南辕北辙这则寓言中那个——()的人。其实,像这样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课外读一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相信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板书设计:
5、守株待兔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并体会其中的道理,懂得凡事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做,不能老想着意外的收获。
2、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是:桩、株、滋,理解“树桩”“蹿”“乐滋滋”等词语。
3、指导朗读好课文,要求学生能够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理解寓言故事所揭示的寓意。
教学难点:体会那个种田人的内心想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掩耳盗铃》这则寓言,同学们懂得了什么道理?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另一篇寓言,生读题,师板书:守株待兔
二、学习生字“株、桩”
指名读“株”字,请生查字典,说说这个字有几个意思,在课题里是什么意思?(树桩)树桩又是什么呢?这两个字都与树木有关,所以用了木字旁来提示意思,再看看它们的左边,怎么读?(都是声旁),所以这两个字都是形声字,很好记。
三、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不懂的字词查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想一想课题是什么意思。
四、揭题,感知大意。
指名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谁守在树桩旁等?(板书:种田人)他为什么要守在树桩旁呢,请一个同学来说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五、学习课文内容。
1、大家听了有什么想说的?(让生自由发言)
2、是什么事让他有守着树桩的想法的?(一只兔子撞去世在树桩上)板书
(他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兔子)板书
3、有兔子捡当然好,我也想捡啊,怎么傻?分析兔子撞去世的原因,抓住“仓皇”“蹿”等重点词来理解兔子撞去世完全是个意外,偶然。(板书:意外)
4、分析种田人的心理。这个意外发生在种田人面前,他怎么样?抓住“没花一点力气”“白捡”“乐滋滋”等词语体会他那种意外之喜。学习“滋”字。(在“意外”后板书:收获)是你你会不高兴啊,那又从哪儿看出他傻?从他的想法来体会他想不劳而获的心理。出示段落指导朗读。
5、他这样想确实很傻,但更傻的还怎么做了?出示最后的.段落,请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抓住“丢下”一词,看能否用“放下”来换,理解他的死心等待。齐读这一段。
六、揭示寓意。
1、所以,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个种田人之所以做这么傻里傻气的事是有原因的,那就是他老想着――意外收获(生答),因为这样可以不花力气啊,不用劳动啊。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才对?请生说。
总结寓意:什么事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做,不能老想着意外收获。(补齐板书)
2、那你想怎么去劝劝这个种田人呢?
七、复述课文。
1、看动画,想一想,等会儿怎么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个故事。
2、指名复述,点评,再请。布置回家讲给家长听。
八、课外扩展。
1、出示古文原文,让生自己比照课文看能否读懂。
2、师朗读,略作指点,让生跟读。
3、我们学的寓言基本都是在这些古代经典书籍当中,有兴趣可以自己找来看。
板书:
(种田人) 守 株 待 兔
白捡撞去世
树桩
凡事都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要老想着意外收获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