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一等奖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一等奖小学语文

日期:2022-02-26

这是枫桥夜泊教学设计一等奖小学语文,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一等奖小学语文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一等奖小学语文第 1 篇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意,学习有感情、有起伏地吟诗。

  2、感受诗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诗歌范例。

  2、人手一份纸、笔。

  3、古代江南水乡秋夜美的景色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挂图导入。

  1、提问:这是什么地方?

  2、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所反映的时间、地点、人物、景物、季节,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小声与身边的同伴交流。)

  二、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1、配乐教师示范朗读。

  提问:听这首诗,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2、再次欣赏,引导幼儿结合挂图理解古诗的意境。提问:这首古诗描写了怎样美丽的景色?诗人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3、幼儿跟读。

  4、了解古诗结构教师:这首古诗共四句,每行七个字,这种格式的诗叫"七言绝句"。

  三、分句理解古诗。

  1、月落乌啼霜满天——月亮落下了,远处传来几声乌鸦的叫声,寒气阵阵,秋霜仿佛满了天地间。

  2、江枫渔火对愁眠——望着岸边的枫树和江面上渔船的灯火,诗人想起家乡,难以入睡。

  3、姑苏城外寒山寺——姑苏城外那座寒山寺传来了沉闷的钟声。

  4、夜半钟声到客船——半夜里,钟声传到了诗人乘坐的客船上。

  教师:在一个秋天的晚上,寒风习习,弯弯的月亮落下了。诗人坐在船上听着远处传来乌鸦低沉的叫声、寒山寺沉闷的钟声,望着岸边的枫树和渔船的灯火,诗人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他久久不能入睡。

  四、学做小诗人。

  1、感受古诗的韵味。

  教师抑扬顿挫地、有感情地吟诗。

  2、学做小诗人。

  集体吟诵古诗,在诵读中体会古诗的韵味和意境。

  请个别幼儿念。

  3、作画。

  五、过渡语:刚才我们做了一回小诗人,现在我们来当个小画家,让我们听着配乐诗画出江南水乡秋夜的美景。

  1、是否理解诗意,并能有感情地吟诵诗歌。

  2、能否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画出心目中神往的秋夜美景。

  活动反思: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秋天的深夜,诗人夜泊枫桥的所见所听所感。整个画面给人孤独、寂寞、忧愁、寂静的感觉。教学设计中,抓住“愁眠”这个关键词展开教学,让幼儿说说这个愁眠的夜晚,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再结合诗人的心境,让幼儿展开想象,力求想象出画面,入情入境。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一等奖小学语文第 2 篇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默写.

  能力目标:展开想象,培养研究、自学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教具准备:《枫桥夜泊》教学软件,《涛声依旧》磁带。

  2.学生准备:收集自己所喜欢的古诗。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情引趣(回忆、背诵古诗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古诗背诵给大家听?(学生试背,教师适时点拨)

  师: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历经千百年而传诵至今的古代诗歌更是国之瑰宝,非常珍贵,今天,让我们再来赏析一首古诗,好吗?这首诗的题目叫做《枫桥夜泊》(板书课题)

  二、故事导入,初步感知

  1、教师导入:一千二百多年前,在一个秋天的夜晚,苏州城外的江边小船上,有一位满面愁容,非常憔悴的年轻人。他叫张继,刚刚从京城赶考回来,由于科考落榜、名落孙山,他心里难受极了,于是怀着满腹的愁绪,收拾行囊,返回家乡。这一天,他坐船来到了苏州城边,由于到的太晚,无法进城,所以只能睡在江边的小船上。同学们,你们说他能睡的着吗?是的,他整夜无眠,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浓隽永的诗意美。那情、那景、那种难以描绘的心情,让他不由自主地吟出一首他怎么也没想到的会流传千古的名篇,《枫桥夜泊》。(播放课件,教师在音乐声中有感情地为学生讲述故事)

  2、教师范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美吗?

  生:太美了。

  师:想读一读吗?那还等什么,在下面读一读吧!

  3、学生自由读:

  师:诗人没有想到,在科举考试时他的才华没有人欣赏,而在枫桥旁写的这首诗却会千古流传。那好,就请同学们在下面试着读一读这首诗吧。

  4、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指名学生读)正音。

  师:大家读的可真起劲!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

  生:(有感情读)。

  师:你读的可真美。

  生:老师,我想把这首歌唱出来。

  师:(很惊讶)好,我们很想听。

  生:(唱)

  师:哦,现在你是这样演绎这首诗的。我希望一会学完之后请你再揣摩一下,应该为这首诗配上什么样的曲调。

  师:这么美的诗,想进一步了解诗中的内容吗?通过刚才的学习,我觉得同学们学习的热情非常高,也非常的聪明,所以,我想请你们自学这首诗。行吗?

  生:行!

  师:老师相信你们借助诗下的注解,按照自学提示出示的要求,一定会学懂这首诗的,对自己有信心吗?

  师:好,谁愿意读一读自学提示?

  生:指名读自学提示。自学提示:借助注释、工具书理解古诗意思;

  (2)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在书中标写出来。

  三、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借助诗下的注解,按照自学提示出示的要求自学这首诗。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古诗,教师巡视.

  2、交流自学情况

  师:刚才我看到同学们学习的特别认真,相信你们都有好多收获,交流一下彼此自学的情况。你们想更多地了解这首诗吗?下面就请同学们将你理解的内容,在小组里说一说。我们一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1)生在小组里交流诗句的意思,教师随机指导.

  (2)生汇报读懂的内容.

  师:我看到了,大家讨论的非常热烈。那么,通过自学,在小组里交流,关于《枫桥夜泊》这首诗你都知道了什么?谁愿意说一说?

  生:我知道了姑苏这个词的意思。

  生:我知道这首诗写的是半夜停船靠岸在枫桥边。

  生:我知道了诗的前两句的意思。

  生:我还知道了作者的心情很忧愁,睡不着觉。

  生:……

  师:(点拨、评价、指导)

  (3)质疑并解疑.

  师:关于这首诗,你们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吗?还有什么疑问?

  生:我不理解客船的意思。

  师:谁愿意为他解决这个问题。

  生:我不明白为什么半夜敲钟?

  生:为什么说霜满天呢?天上也没有霜啊?……

  师:关于这首诗,你们还想知道什么呢?

  师:好,学贵有疑,能动脑思考找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的孩子才是真正聪明的人。

  (4)教师小结:

  师:这是一首写夜泊枫桥的所见所闻所感的诗。谁愿意说一说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月落、霜满天,渔火,江枫;听到了乌啼,钟声。

  师:平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造,就构成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迷人的江南水乡夜景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你现在能体会到作者张继在写这首诗的感受吗?现在,谁能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5)指导朗读、背诵、默写

  师:是呀,通过这首诗,我们真的能体会到科考落榜、孤身在外的诗人的心事,他的失眠,他的忧愁,他的孤单:月亮落下去了,寒霜满天,枫桥边的树郁郁葱葱,只有对面的点点渔火让人感到一丝温暖,那几声乌鸦的啼叫更叫人难以入睡,正在这时,从寒山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在寂静的夜里,钟声显得是那么悠远、绵长,还带着淡淡的忧伤。

  师:那么,怎样读才能读出作者那时的感受呢?

  生:应该低沉。

  生:还应该慢一点。

  师:对,应该用低沉、舒缓的语气来读。(指导朗读、试着背诵)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

  生:(读)

  师:不错,要是在注意一下句中的停顿、重音就更好了。吟诵,抑扬顿挫,要注意重音与停顿韵味,古诗,讲求的是一种韵味,在停顿的地方将韵母的音发的饱满一些,有余音绕梁,不绝于耳的感觉,让人细细体会、再慢慢回味。

  师:听老师再读一遍好吗?看谁悟性最强,感觉最好。在下面试着再练一练。

  师:谁愿意读?

  师:真不错。

  四、歌曲激情:

  师:古代的诗歌往往被谱成曲子广为传唱,现代人也愿意化用古诗填词作曲,《涛声依旧》这首流传大江南北的通俗歌曲,正是人们根据一千二百多年前张继所写的《枫桥夜泊》一诗而改变的,下面请同学们听歌曲的录音,会的同学可以跟着唱一唱。找一找歌中所唱的哪些与这首诗的内容有关系,并拿出笔来画一画,比一比,谁找得准,谁找得多。

  (放歌曲录音,让学生仔细倾听)

  师:我已经看出来了同学们都陶醉在这优美的音乐声中了。谁愿意说说你找到了哪些化用的诗句?

  生:老师,我知道我刚才编的歌问题在哪里了——有点太活泼了!

  师∶(赞许地点头)是呀,你很有悟性!

  生:这首歌曲调优美,但我觉得化用的诗句更感人贴切、意境深远。

  五、试背古诗:

  师:现在我想调查一下,有多少同学能背诵下来这首诗?

  生:(纷纷举手)你们太出色了.好,请会背的同学起立,不会背的同学看书,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再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好吗?

  生:(试背)

  师:真好,能看出你们是真正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了。愿意接受我的最后一项挑战吗?

  生:能!

  师:能默写吗?好,请你们拿出纸,能默写的默写,实在默写不下来的可以看黑板上的提示,实在记不住的同学,就请你抄写一遍。可以吗?

  六、留研究性作业

  师:同学们今天回家之后请你们完成这样一项作业:结合这首诗的内容,为《枫桥夜泊》这首古诗配一幅画,再涂上颜色,好吗?

  七、教师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在这里我们学习了《枫桥夜泊》这首古诗,相信同学们对古诗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 中国的古典诗歌,像一条横亘古今的河流,流淌着中华文学艺术的精髓,激荡着历史精魂的心曲。像千年好酒,醇厚绵长,像散发着芳香的清茶,让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所以,人们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是的,诗是跳跃的音符,诗是无声的图画,诗是感人的故事,诗更是人们内心情感的抒发.让我们喜欢并热爱诗歌吧.

  八、板书设计: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听到:乌啼、钟声

  看到:月落、枫桥、渔火 愁

  感到:寒霜满天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一等奖小学语文第 3 篇

活动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边读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孤寂与忧愁。3、认读生字。

活动准备:

《枫桥夜泊》课件、古诗作业纸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猜谜语:有时挂在树梢,有时挂在山腰,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谜底(月亮)

2.师:小朋友你们猜出来了吗?那月亮在什么时间出现呢?秋天的夜晚景色很美,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

(二)、出示《枫桥夜泊》古诗视频,幼儿欣赏,初步感知古诗。

1.师:小朋友,你们觉得这首古诗所写的景象是一天中的什么时间? 幼儿自由回答。

2.呈现“月落乌啼霜满天”的分句图片,并讲解本句含义:月亮已落下,乌鸦不停地啼叫,茫茫夜色中弥漫着一层薄薄的秋霜。

3.呈现“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分句图片,并讲解本句含义(诗人坐在小船上,看到周围有些什么景象?)江边的枫叶若隐若现,江中鱼火点点,照着我的愁,我怎能安眠。

4.呈现“姑苏城外寒山寺”分句图片并讲解诗意: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5.呈现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分句图片,并讲解施迤崇拜的钟声是在什么时候传来的?夜半十分沉沉的钟声传到了诗人乘坐的客船里。

(三)、听了解释,那这首古诗描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描写了秋天深夜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心中的愁绪)

(四)、教师领读,幼儿跟读。

(五)、古诗接龙游戏:教师说古诗名字,幼儿接龙可以(分组也可以分男女)

(六)、小结师:我们今天学习这首古诗的题目叫什么?师:作者是谁?师:这首古诗描写了什么?描写了秋天深夜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心中的愁绪。

(七)圈生字结束活动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一等奖小学语文第 4 篇

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借助工具书、资料、注释理解诗意。

  三、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能力。

  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重点:目标一、二、三。 难点:目标二。

  教具:课件,电子琴。 时间:一课时。

  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在学习新课前,我请各位欣赏一首歌曲。

  放课件1:一幅与诗的内容有关的图画,并伴有《涛声依旧》的歌声。

  [师与生一同欣赏完毕]

  师:这首歌好听吗? 生:好听。

  师: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称?[请平时喜爱流行歌曲的同学,未说出]

  师:这是九十年代初流行的一首歌曲,在座各位那时还未出生,不熟悉有情可原。著名歌手毛宁因唱这首歌而红遍大江南北。它的歌词是根据一首古诗改编的,那首诗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唐代诗人张继写的《枫桥夜泊》。

  二、授新

  1、听。师:下面请听《枫桥夜泊》的朗诵。

  放课件2:诗原文,伴有朗诵

  2、说。师:昨天已布置同学们预习过这首诗,下面请拿出查找的资料,说一说有关作者张继的生平以及他写这首诗的背景。[学生回答后,教师加以总结,放课件3]

  课件3:张继,自幼聪慧,唐玄宗天宝年间,举进士第,时任盐铁判官,为官正直,有政绩,唐代大历末年检校祠部元外郎,于红州(南昌)分掌财赋,后来因不满时政,辞官漫游,晚年游历于吴越一带的名山大川之间,与文人名士多有交往,创作上受东晋文人陶渊明影响。诗法清迥,传世之作不多,以抒写个人愁绪的《枫桥夜泊》和反映民生疾苦的《阊门即事》最为有名。

  背景:张继仕途不第,赶考归来行至枫桥,见景色思己落第,心情抑郁,闻钟声如鼓敲落心头,有感而发,写下《枫桥夜泊》。

  3、读。(1)师:请同学们前后座结合,自由朗读,利用工具书及资料,结合书上的注释,理解诗意,注意划线字的意思。[板书:初读释意 。放课件4]

  课件4: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孤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2)检查初读成果。[请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3)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默读全诗,注意用心感悟诗情。[ 板书:再读悟情。 放课件5]

  课件5:A、找出能体现作者心情的六种景物(或景象)。

  B、以上景物(或景象)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听到的,那些是感觉到的?

  C、这些景物(或景象)给人什么感受?

  D、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E、从诗中找出表达这种情感的一个字来。)

  (4)检查再读成果。[抽同学回答]

  (5)师点拨:作者在诗中没有写一句伤感失落之语,那么他是通过什么向读者传达出这种情感的呢?是景物(景象)。这就叫做借景抒情。这种情与景交融在一起所行成的笼罩全诗的特殊气氛就叫做意境。意境美是古典诗歌的特点之一,希望同学们以后在读古典诗词时,一定要用心去品味它的意境。

  古典诗歌还有一种美,那就是音乐美。古诗的音乐美体现在它的节奏。诗的节奏分为外在节奏和内在节奏,外在节奏即语言的节奏,内在节奏即诗人情绪流泻的抑扬顿挫。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语调、语速把本诗中作者那浓浓的愁绪读出来?下面请同学们用 “/”划出诗的外在节奏,用 “_”划出重读的字词,即内在节奏。[板书:诵读审美。 学生回答后放课件6 ]

  课件6: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孤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用打擂的形式进行朗诵比赛.]

  4、背。师:同学们从呀呀学语开始,爸爸妈妈就会教你们背一些古诗,有的同学背的诗是不少,但记得的却不多。而你们小时候唱的歌到现在也不会忘记。那么今天我们就把这首诗编成歌曲唱背下来。既然《涛声依旧》的词作者占张继的便宜,那我们就替张继反过来揩它一把油,把它的谱子稍作改编来唱张继的诗。[师生一起编词改曲,把背景、朝代、作者、诗文全编进去。编完后,放课件7,师边弾琴边教唱。]

  课件7: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有一位诗人,他的名字叫做张继,满腹的文才,科举考试却不能及第,失意的夜晚辗转难眠,写下一首《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孤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唱熟后,抽学生背。]

  5、聊。师:前几天大家都看了第四届夏新杯电视主持人大赛。假如张继现在还活着,请你学学参赛选手的样子,以《人物专访》这个栏目主持人的身份,对这位因落第作诗既而成名的诗人作一个专访,同他聊一聊心中的感慨。(师生共参与。)

  三、课外推荐:阅读张继的〈〈阊门即事〉〉。

  设计理念

  作者:王满平

  我设计本课教案,以新课标为导向,围绕以下三点进行:一、体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二、体现生活就是语文的大语文教学理念。三、体现老师牵线撘桥、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目标。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最灿烂的文化,是中国文学史甚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珠穆朗玛峰”,它的炉火纯青的语言以及深刻的思想感情,能为人们提供最深厚的文化积累,形成厚实的文化底蕴,这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极其需要的,所以,我设计了第一和第三这两个目标。而要更好地达到这两点,准确地理解诗意是不可或缺的一步,这也是我设计第二个目标的理由。至于提高语文综合素质这一目标,只要课文内容合适,我都不会忽视,同时也是对生活就是语文这一教学理念的最好的体现,那么把它作为第四个目标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整篇教案的教学过程分“导入、授新、课外推荐”三大块,其中“授新”一块又分为“听、说、读、背、聊”五个环节,主要目标全在这一大块中实现。下面我将对教案中的一些设计加以阐述。

  1、用〈〈涛声依旧〉〉这首歌来导入新课,一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为后面唱背诗歌作铺垫。[寓教于乐。生活就是语文。]

  2、布置学生预习时查找有关资料,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这是新课标所提倡的;而教师在补充时,特意提到张继的另一类题材中最有名的诗〈〈閶门即事〉〉,激活学生渴望一读的欲望,为授新结束后的课外推荐提高接受率,从而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面。

  另外,了解写作背景,为学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诗意、感悟诗情打下了基础。[自主学习,老师搭桥。]

  3、读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这一环节,我安排的时间最多,方式也多样。初读,让学生前后座合作,利用工具书释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再读,让学生跟着老师设计的问题个体感悟诗情,老师发挥牵线搭桥的作用。诵读,用打擂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快乐的体验中感受美、传达美。[老师牵线,学生自主学习。 寓教于乐。]

  4、背诵是本课的目标之一,用编歌的方式唱背,用快乐的方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锻炼学生的即兴创作能力,同时也照应了前面的导入。当场抽背,既检验了唱背的效果,又避免学生产生“为玩而唱”的心理效应。[寓教于乐。]

  5、“聊”是学习后的一个放松,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将语文与生活对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生活就是语文。寓教于乐。]

  6、向学生推荐〈〈阊门即事〉〉,是为了拓宽他们的阅读面,丰富他们的语文知识,提供积累,从而提高语文水平。[教师课内牵线搭桥,学生课外自主学习。]

  学生反馈

  学生普遍反应非常喜欢这节课,感觉上这样的课轻松愉快有乐趣,没有枯燥烦人的抄写,但课上所学的东西,在脑海里的印象很深,而且回味无穷,充满着对下节课的期待。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