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50篇简短
日期:2021-06-21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幼儿园教案50篇简短,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小班心理健康活动高兴和生气的时候教案反思
一、设计思路: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新《纲要》指出“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首先应该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高兴和生气是人的两种情绪,高兴是一种积极的情绪,过度的生气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这种消极情绪体验如果长期得不到控制、调节,会引起幼儿生理上、心理上的各种问题和疾病,老师应该注意帮助幼儿逐渐学会驾驭自己的情绪,应付那些与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有冲突的情景和场面。使自己生活得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开心、快乐。本活动依据小班幼儿年龄特征:行为明显受情绪支配,情绪仍然很不稳当,容易冲动,常会为一些小事大哭大闹。依据幼儿的成长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已有经验来设计活动的,将心育目标与语言目标有机融合。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活动始终以游戏贯穿始终。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发挥增效作用。活动还有机整合了各领域的教育内容来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并采用卡片联想、生活经验联想来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活动目标:1、在游戏中认识日常生活中高兴和生气的表情。2、学习用语言表达感受,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3、体验关爱、亲情、共享的快乐。三、重点与难点: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学习合理疏泄、控制自己的情绪。四、活动准备:红星娃娃、高兴和生气的表情娃娃、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家、情景卡片、水彩笔、记号笔、制作表情娃娃的纸五、活动流程:语言导入—>认识高兴和生气的表情—>说说高兴与生气的事—>做做高兴与生气的脸谱—>做做高兴的游戏(一)语言导入1、以红星娃娃发出作客的邀请导入。2、幼儿手拉手一边唱歌一边去作客。3、幼儿按老师说的门牌号找高兴娃娃(123)和生气娃娃(456)的家。(二)认识高兴和生气的表情1、说说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表情。(脸上、眼睛、嘴巴)2、做做高兴和生气的样子,在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家留个影。(三)说说高兴与生气的事1、卡片联想。(1)说说高兴和生气的事(幼儿找好朋友一起说)。(2)游戏:“点芝麻”教师或幼儿点,被点到的幼儿说说卡片上的高兴和生气的事(如果是你会怎么样?)。(3)把卡片送回家(4)验证卡片2、生活经验联想,引导幼儿说说高兴与生气的事及做法。(1)你平时有什么高兴的事?高兴的时候你会怎么样?(2)生气时可以做些什么?(介绍几种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1)可以独自呆一会儿消消气(2)可以对别人说出生气的原因(3)为别人想一想(4)或者轻轻的哭一哭、睡一觉、看看书、听听音乐、做做游戏等等,这样很快就没事了。教师小结:原来每个人都会有高兴的时候、生气的时候,当你高兴的时候,应该让大家分享。当你生气的时候也不要发脾气,大家都会来帮助你解决困难的。生气并不是一件坏事情,如果生气时伤害了自己,防碍了别人,就是件坏事情,如果经常生气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四)做做高兴生气的脸谱幼儿按意愿选择材料制作脸谱。(五)做做高兴的游戏1、幼儿在手上套上自己做的脸谱找朋友一起唱表情歌。2、教师带幼儿到操场上做高兴的游戏。(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提问:如果你是小鸡,你被老鹰抓到了你会不会生气?如果小朋友不小心撞到了你,你会怎么做?活动反思:本活动是在创园区特色“幼儿心理健康特色园”的一次尝试活动。活动是追随幼儿的经验和生活,解决孩子的实际问题而设计的。想通过有目的活动来进一步的了解幼儿,发现幼儿的差异和面临的问题;想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来寻找幼儿良好心理的培养和各领域目标的结合点。从而发挥幼儿良好心理培养的增效作用。通过活动发现了幼儿行为所反映的新线索与新内容,由此生成新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形成一系列的主题网络。例活动后,幼儿了解了人的两种情绪,认识了高兴和生气的表情,也能根据生活经验来感受体验高兴和生气的事情,但幼儿情绪、情感的培养不是一次活动都能解决的,幼儿还有着以自我为中心,容易生气的倾向,调控自己情绪的能力很差,于是就生成了“做个快乐宝宝的主题活动”,这样,便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其它领域的整合式教育走向生成式的、持续发展的、整体性的教育。活动以游戏贯穿始终,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幼儿在每一个环节中都有积极的体验和主动的学习。例如:手拉手唱着歌去春游,幼儿情绪愉悦,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同伴友爱的快乐。幼儿能根据以有的经验积极主动的来寻找“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通过找同伴讲述和游戏“点芝麻”使活动面向全体,人人有说的权利,“点芝麻”的游戏深深的`吸引了幼儿,被点到的幼儿在大家叫出名字后有一种自豪感,几个平时不爱说话的幼儿也积极的参与了讲述活动。“送卡片”活动,巩固了幼儿`的经验,幼儿树立了自信心。整个活动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心理氛围,教师的一个微笑、拥抱,一句夸奖的话时时激励着幼儿,教师和幼儿的平视交流、和幼儿一起表演唱拉近了老师和幼儿的距离。幼儿制作表情娃娃材料的层次性,调动了每一个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一个幼儿体验成功。这次活动是成功的,孩子不仅达到了心育目标的要求,活动还促进了幼儿各种能力的提高。不足之除是在教具“卡片”的制作上还需改进,可以有几张便于集体观看的便于引导的重点大卡片,这样更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更能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第2篇、小班数学活动认识小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手,知道每个人都有两只手,每只手上有五根手指。2、利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掌握五根手指的名称。3、了解手的作用,知道要保护手的方法。活动准备:关于手的作用及保护方法的幻灯片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师:请小朋友把你的小手伸出来跟老师一起做游戏。游戏:听我说,跟我做"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举起来。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放下来。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往前伸。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往后伸。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抱起来。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藏起来。"二、基本部分1、知道人有两只手,两只手的大小一样,也叫一双手。(1)师:刚才啊我们小朋友和自己的小手做了游戏,现在请你数一数你有几只手?老师请幼儿数一数自己有几只手(两只手),(2)知道两只手也叫一双手师:小朋友都有两只手,比一比你的两只手是不是一样大的?你是怎样比的?(请幼儿自己先探索方法,再教给幼儿比的方法,将手掌合起来,手指对手指)小结:小朋友都有两只手。两只手是一样大的,所以它又有另外的名字叫一双手。(3)举手游戏:老师说"一只手"、"两只手""一双手"请幼儿举手。2、数一数,一只手上有几个手指。(从拇指开始,按次序进行,口手一致地点数,数好后再换一只手数。师:小朋友们真棒,现在请你数数自己的一只手上有几根手指小结:每只手上有五个手指。3、学习五根手指的名称。(1)师:我们的五根手指都有自己的名字,就像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一样。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们。先请小朋友看一看,比一比,你的五根手指长得是不是一样长?(让幼儿自由讲)找出你最长的手指,并把它捏住。老师介绍:"这个手指长在中间,所以叫它中指。"老师伸出大、小拇指,问幼儿:"哪个大,哪个小?"(引导幼儿说出大拇指与小指)老师伸出一个手指点东西,介绍:"点东西的手指叫食指"。老师介绍:"还有一个手指没有名字,我们叫它无名指。"(2)小结:刚才呀我们认识了自己的五根手指,知道了它们的名字。最长的手指呀叫---中指;大的粗的叫----大拇指;小的细的叫----小指;点东西的手指叫----食指;没有名字的手指叫----无名指。(3)以游戏形式巩固。休息:现在呀我们要请我们的手指休息了。大拇指睡着了,食指睡着了,中指睡着了,无名指睡着了,小指睡着了,我们都睡着了。起床:大拇指醒了,食指醒了,中指醒了,无名指醒了,小指醒了,小手拍拍都醒了。三、结束部分利用幻灯片帮助幼儿了解手的作用及保护方法。(1)手的作用。师:我们大家都有一双手,那么手有什么用处呢?(引导幼儿从多方面考虑)我们的小手能拿东西、洗脸、刷牙等。(幼儿先根据生活经验进行讲述后出示幻灯片小结)(2)保护手。师:手的本领很大,能为我们做许多事,所以我们要注意保护手。幻灯片提示:不要用刀子或剪刀把手弄破,不要咬手指头,勤剪指甲,勤洗手,冬天还要擦护手霜、戴手套等。活动反思:手是幼儿在一日活动中时时刻刻都在接触和使用的。即将升入中班的幼儿处于第一个自立期。自己动手既是对他们的要求,也是他们自己的需要。这时期的幼儿,总想摆脱成人的照料,但是幼儿对自己的手缺乏真正的了解,,缺少保护手的知识和能力,活动目的是通过主题活动让家园协同培养幼儿的自立精神和自理能力。
第3篇、小班健康公开课早睡早起身体好教案
活动目标:1、通过果实培养孩子早起的生活习惯。2、能借助图片简单描述画面情景,学习说完整的话。活动准备:1、图片:早晨、晚上。2、手偶、指偶各一个。3、图画纸。活动步骤:1、讲故事《最勤快的和最懒惰的》:2、大森林中谁起的最早?最起的最晚?3、听一听、学一学公鸡是怎么叫的?数一数公鸡叫了几声?手指游戏:大拇指醒来了,你早,你早;食指醒来了,刷牙,刷刷牙;中指醒来了,洗脸,洗洗脸;无名指醒来了,梳头,梳梳头;小拇指醒来了,一起做早操!4、出示早晨、晚上的图片:5、幼儿简单描述画面的情景,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都有什么?6、游戏:早晨晚上。教师弹奏或演唱“Areyousleeping”的歌曲,幼儿做睡觉的动作,唱完后,教师学一声大公鸡的叫声,幼儿做起床动作。请幼儿模仿大公鸡,反复进行游戏。7、学一学公鸡叫、小猪打呼噜的音效,利用教室内的玩具自由地创造声音,并说一说声音象什么。8、绘画:早晨、晚上(老师画好小朋友起床、睡觉的图片,幼儿添画太阳、月亮)活动延伸:带孩子早锻炼,在锻炼时渗透早起床的益处。附:《Areyousleeping》(曲调同《两只老虎》)Are you sleeping?Are you sleeping?Brother john,Brother john.Morning bells are ringing,Morning bells are ringing,Ding ding dong,Ding ding dong!附:《最勤快的和最懒惰的》森林里有一只红色的公鸡。每天早晨,当太阳公公刚刚睁开眼睛的时候,大公鸡就扬起脖子大声的叫着:“嗝儿--嗝儿--嗝儿——!嗝儿--嗝儿--嗝儿——,起床了!”森林就在公鸡的叫声中苏醒了。有一天,森林里的动物们要举行一次森林选拔赛,选出最勤劳的动物。早晨大公鸡的叫声在森林里飘啊飘啊,飘到猪妈妈的耳边,猪妈妈推了推身边的小猪,说“猪宝宝,快起床啦!公鸡都叫了!”猪宝宝翻了个身,又“呼呼”地睡着了。大公鸡的叫声在森林中继续飘啊飘,飘到了啄木鸟医生的耳边,啄木鸟医生昨天晚上为树伯伯做了个手术,很晚才睡,听到公鸡的叫声,使劲儿伸了伸腰,起床了。“嗝儿--嗝儿--嗝儿——起床啦!”“嗝儿--嗝儿--嗝儿——起床啦!”大公鸡在叫第二遍。森林里的小鸟、蝴蝶和小鹿都起来了。当太阳刚刚升到树梢的时候,小动物们都聚集在大象伯伯的家参加选拔赛。小鸟说:“啄木鸟医生每天早早起来给树伯伯治病,她是最勤劳的。”啄木鸟医生谦虚地说:“不不不,大公鸡才是最勤劳的,是他每天早晨叫大家起床的,要没有大公鸡,我有一次都差点睡过头了!”这时候刚刚睁开眼睛的小猪迷迷糊糊地走过来说:“才不是呢,我就没听见公鸡的叫声!”小动物们一看,小猪的脸都没洗,脸上一道又一道,是晚上睡觉时抹的吧!“哈……,哈……,你还说别人,你是最懒惰的,太阳都晒到屁股了,你才起来!大公鸡叫的时候,你还在做梦吧!”小动物们哈哈的笑着,小猪宝宝的脸通红通红的,他不好意思了。大象伯伯说话了:“小猪是个知错就改的孩子,以后他就会改掉懒惰的毛病的,小猪,你说对不对?”小猪说:“对,我以后一定要勤快起来!大公鸡帮帮我吧!”大公鸡说:“好吧,每天早晨我叫你起来,和同伴们一起锻炼身体。”从那以后,森林里最勤快的公鸡和最懒惰的小猪成了好朋友。每天在公鸡的叫声中,猪宝宝睁开眼睛。慢慢地,慢慢的,猪宝宝也变勤快了。
第4篇、小班数学夏天水果真好吃教案反思
数学:夏天水果真好吃 活动目标: 1、学习5以内的等量判断,尝试用点数的方法验证。 2、初步认识数的不变性。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夏天水果若干、各种水果图片、5以内不同排列实物卡片。 2.材料配套:主题活动《摆一摆 数一数》。 活动过程: 1.摸一摸,猜一猜。 出示装有各种水果的箱子,请幼儿摸一摸,并说说摸到的感觉。 将摸出的水果放在盘子里,供幼儿点数。 2.看一看,玩一玩。 出示水果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上水果的名称,并手口一致的点数水果的种类和相同水果的个数。 3.摆一摆,数一数。 介绍材料及操作方法:引导幼儿在不同的方格贴出不同排列的图案,引导幼儿感知,虽然每个格子摆的位置不一样,但数量是一样的。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引导幼儿表述配对活动的结果。 反思: 整个活动进行的还是比较顺利的,课后也听取了老师的建议,然自己受益匪浅。
第5篇、小班数学动物朋友去游玩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1.感知5以内的数量,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2.初步学习根据物体数量与点数进行匹配。二、活动准备相关PPT、小动物图片、教具。三、活动过程1.PPT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出示相关PPT。师:今天天气真好,太阳公公出来了,小蝴蝶也快乐的飞来飞去。小动物们也来到草地上玩耍,谁来了?2.分别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数一数、说一说。分别出示5钟不同数量的动物,引导幼儿一起数一数动物的数量并说出总数,并提问动物最喜欢吃的东西,一起给动物送最喜欢的食物,通过示范和自己操作让幼儿了解几只动物就给几个他最喜欢的食物,初步感知物物配对。3.小动物乘火车去游玩。播放火车背景音乐,引导幼儿猜猜谁来了。出示火车,小动物去游玩,让幼儿帮助小动物安排座位。通过示范让幼儿了解安排座位的方法,并通过幼儿自己的操作学会物点配对。4.和小动物一起去旅行。播放音乐,幼儿与小动物一起去游玩。教学反思: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第6篇、小班数学活动上下放放放教案反思
一、 活动目标 1、 认识上、下,感知物体上下方位变化。 2、 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3、 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 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二、 活动准备1、 香蕉、苹果、玩具、图书等实物;幼儿操作单页37、38。 三、 指导要点1、 活动重点:认识上下的空间位置。 2、 活动难点:能用语言将上下位置描述出来,感知物体上下方位变化的趣味。 3、 指导要点:在看看、说说中,引导幼儿说说东西摆放的位置。 四、 活动过程1、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游戏"金苹果、银苹果"引入活动2、游戏"藏猫猫"引出活动主题,认识上下空间位置。 (1)创设问题情境。 布置一个情境:桌子上放着香蕉,桌子下放着苹果。 (2)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桌子上有些什么?桌下有些什么? 请幼儿说说香蕉、苹果都放在桌子的什么地方。 3、学习认识分上、下方位。 教师出示教具,并提问:这幢楼房有几层? 教师找开第二层的窗户,露出小动物,并提问:这是谁的家呢?小猴家搬来了新的邻居,你们猜猜住在小猴上面的是谁?住在它下面的又会是谁? 教师分别打开上、下窗户,请幼儿用完整描述"xx住在小猴上面"、" xx住在小猴下面。 4、 进一步区分上、下方位。 (1)出示多个玩具,请幼儿按老师的指示放在桌子的上面或下面。 (2)让幼儿自己放,放完后告诉大家:我把什么东西放在桌子的什么地方。 5、指导幼儿完成操作单页37、386、 结束活动,找找说说生活中的上下。 找找说说教室里或教室外有什么东西是放在什么的上面?什么东西放在什么的下面?教学反思:我组织的数学活动《上下放放放》,最主要的目标是让幼儿认识上下,感知物体上下方位变化,幼儿能以一个参照物来说出物体的摆放位置。幼儿大致上完成我所预定的目标,只是有个别的幼儿由于语言表达不完整,不能很清楚地说出物体的摆放位置。
第7篇、小班数学开心果果教案
理论依据:皮亚杰认为"智慧自动作发端",儿童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顺应,实现认知的发展。因此,作为幼儿教师来说,在组织教学活动中,不要把知识 强行灌输给幼儿,而应创设丰富刺激的环境,提供可操作性、挑战性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学习。实施策略:1、创设情境。从幼儿实际出发,设计了小猴一家来做客的生活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来自主探索4的形成。2、玩中学。把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让幼儿从"游戏动作"中感知、体验、积累有关数学的知识和经验。3、做中学。提供可操作性的材料,让幼儿通过与材料相互作用主动获取知识。4、循序渐进。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应用新知识,层层递进,逐步提升幼儿能力。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4的形成。2、感受招待客人的快乐。活动准备:小猴手偶4个、课件(餐桌)、果盘人手一个、仿真水果若干、沙包若干。活动重难点:感知4的形成。活动过程:1、随音乐《玩具进行曲》入活动室。2、游戏《抱一抱》复习3以内的数,为学习4的形成做好知识铺垫。3、以小猴子一家来做客的生活情景,引导幼儿初步感知4的形成。感知招待客人的礼仪。(1)利用手偶依次出示小猴子一家,引导幼儿点数4,感知3添1是4,4去1是3 。(2)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讲述怎样招待客人。师:"小猴子一家来我们幼儿园做客,该怎样招待他们呢?"4、(出示餐桌课件)准备餐具,强化4的形成3添1是4。师:"餐桌上有些餐具准备的不够,宝宝们帮老师找找是那些餐具呢?"(引导幼儿把不够4个的餐具添1变成4个)5、操作游戏分水果,进一步感知4的多种形成。(1)盘子里的水果有1个的、2个的、3个的,要求幼儿把每个盘子里的水果都变成4个。(幼儿分组操作)(2)师检查是否每个盘子都是4个。(3)请幼儿说一说是怎样把水果变成4个的。6、游戏《猫捉老鼠》巩固提升幼儿对4的形成的感知。游戏:准备4个洞,每个洞里最多住4只小老鼠,大花猫来的时候小老鼠们赶紧到洞里躲起来。大花猫打破一个洞,洞内的小老鼠马上分散到另外3个洞,最多住4只小老鼠。幼儿集体出洞,每人取4个沙包,把大花猫打跑。7、结束欢送小猴子一家。
第8篇、小班数学活动认识1和许多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精心设计的若干个生动有趣的小游戏贯穿整个活动。其中,每个游戏中都蕴涵着针对性较强的独立知识点,与此同时,各个游戏之间仍体现着循序渐进式的连带关系。力求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较扎实和透彻地掌握有关1和许多的知识。活动一、我们去郊游活动目标:认识一个物体和许多个物体,知道哪些是一个,哪些是许多。活动准备:环境布置---1、积木围成的池塘,池塘里有一条大鱼,许多条小鱼。一只青蛙,许多只小蝌蚪。2、树模型一个,树上挂着一只大鸟,多只小鸟,多个苹果。活动与指导:1、谈话引出课题:"今天的天气可真好,让我们一起去郊游好不好?"(教师与幼儿一同统计活动的人数,让幼儿明确知道只有一个老师,有许多个小朋友。)2、教师带领幼儿来到池塘边,引导幼儿说出这是什么地方?(池塘)3、池塘里有什么?(鸭子、小鱼、青蛙、小蝌蚪)有多少只大鸭子?(1只)有多少只小鸭子?(许多只)有几只青蛙?(1只)几只小蝌蚪?(许多只)然后继续启发幼儿进行观察,想一想池塘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用一个和许多来表示。4、小朋友围坐在大树下休息,引导幼儿观察并且说出树上有一只大鸟、许多只小鸟;一棵上有许多只鸟、许多片树叶、许多个苹果。活动二、小猴儿摘桃子活动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亲身感知--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活动准备:小猴头饰、桃树模型。活动过程:1、小朋友扮演小猴儿,围着桃树唱歌、跳舞。并引导他们说出"树上有许多桃子。"2、请每只小猴子摘一个桃子,边摘边说"我摘了1只桃子。"亲身感知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3、小猴子们每人举起手中的桃子,大声说出:"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活动三、我把小熊送回家活动目标:通过操作,让幼儿亲身感知理解--1个、1个合起来就成了许多。活动准备:教师将多只玩具小熊散放在教室的各个角落里、房子模型1个。活动过程:1、引出课题:"小朋友们,小熊乐园里的熊宝宝们都出来做游戏了,可是它们太贪玩、走得太远了,现在,它们找不到回小熊乐园的路了?让我们每个小朋友把1只小熊送回家好吗?(小朋友每人抱起1只小熊,然后每人说一遍:"我找到了1只小熊 --- ")2、请小朋友轮流把自己的小熊送到"小熊乐园"里。并请每名小朋友说一遍"我把1只小熊送回家"。3、最后,请小朋友观察现在的"小熊乐园",引导他们说出"1只1只小熊合起来就是许多只小熊,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活动反思:孩子们能较好的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活动正确的区分了1和很多,有个别幼儿在第三节游戏活动中表现很随意,没有按照游戏规则来玩,但总体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9篇、小班数学活动小兔子的生日宴会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数量4的实物。2.能认真观察、寻找自己身上及周围事物中隐含的有关4的数量。3.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1.课件《小兔子的生日宴会》。2.操作材料:萝卜、苹果、花、玩具若干。活动过程﹕一、讲述故事,引出主题数量--4。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客人,猜猜是谁呢?1.猜测小兔子几岁。2.数蜡烛:点到哪里,数到哪里。1、2、3、4,4支蜡烛。二、寻找动物身上的,进一步感知数量41. 寻找小乌龟身上的数量4:发现乌龟有4只脚。2.寻找蜻蜓身上的数量4:蜻蜓有4片翅膀。3. 寻找隐含在企鹅衣服上的数量4:有4粒纽扣。小结:这些小动物身上都有数量4。瞧,小乌龟有4只脚,蜻蜓有4片翅膀,企鹅衣服上有4粒纽扣,所以他们都能去参加小兔的生日宴会。三、从自己和朋友身上寻找是否隐含数量4。1.集体找老师身上的数量4。师:"这么多的客人都去参加生日宴会了,老师也想去。请小朋友赶快帮我也找找,我身上有没有数量4?(有4个口袋,或4个纽扣)2.找自己和朋友身上隐含的数量4师:小朋友,你们也想去吗? 那你们也赶快找找你们身上有没有数量4的东西?也可帮助好朋友找一找她身上有没有数量4。四、从周围物品中找4。1.为小鸡解决困难你们看小鸡它也很想去,可是它也为身上没有数量4而着急那?(出示小鸡)师:刚才身上没有数量4的小朋友,你们会想什么办法哪?2.找礼物按小兔的要求,拿4个礼物,边拿边数。五、参加小兔的生日宴会师:宝宝们,我们唱着生日歌,拿着礼物一起去参加小兔的生日宴会吧。活动延伸:家园合作:寻找家庭中数量是4的物品。数学区:给数量是4的物品送点卡。活动反思:以小兔过生日邀请身上有数量"4"的朋友参加宴会为主线贯穿整个活动,让幼儿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点数,掌握点数的技能,并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活动中一开始就以4根蜡烛,牵引幼儿正确的数数方法,对4有了初步感知后再寻找数量"4",活动逐步在提升、巩固。
第10篇、小班数学苹果丰收了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操作游戏的乐趣。 2、学习按苹果的颜色、大小进行分类,发展幼儿的数数和分类的能力。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1、青、红苹果图片若干。 2、红、绿、大、小筐,每桌各一个。 3、动画片:我喜欢苹果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摘苹果的欲望。 教师:看呀!又大又红的苹果,小朋友喜欢吗?我们去摘苹果好不好? 二、展开1、观察苹果(1)看看这里都有什么样的苹果呀? (引导幼儿发现,有红苹果,绿苹果,有大苹果,小苹果。)(2)小结:我们的这些苹果里面,有红苹果,绿苹果,还有大苹果,小苹果。 2、摘苹果(1)听口令摘苹果(2)听拍手声摘苹果3、苹果分类(1)把红苹果送到红筐里。 (2)把绿苹果送到绿筐里。 (3)把红筐里的大苹果拿出来放在大红筐里。 (4)把绿筐里的小苹果拿出来放在小绿筐里。 4、收苹果(1)要求幼儿在规定的时间里收不同的苹果。 (2)数数你收了多少个苹果。 5、苹果展教师:我们把摘得苹果展览一下好吗? 引导幼儿思考摆放的方法。 如:红-绿-红-绿,大-小-大-小,等。 鼓励幼儿想出各种有序的摆放方法。 三,结束1.教师:今天我们丰收了许许多多的苹果,你们喜欢吃苹果吗? 有一个小朋友也喜欢苹果,我们看看他为什么喜欢苹果? 2.观看动画片:我喜欢苹果活动自然结束。教学反思:从这堂课,我们也看出一堂教学活动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放任自流,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顺其自然。不管哪种占主导,都应该处理好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感觉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场游戏活动。教无定法,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发挥作用。教学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刺激手段。讲授法、提问法刺激听觉感官,示范法、观看法刺激视觉感官,练习法、游戏法综合刺激各种感官……因此,教学方式的成败与否,关键是看能否发挥出它应有的刺激性。教师要不断锤炼自身的刺激能力,如独具特色的肢体动作,极富渲染的表情神态,变化多端的语言声调等,这是实现教学方式刺激性的基础。因此优秀的教师应该时刻关注 孩子的肢体、眼睛、嘴巴,了解孩子的内心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第11篇、小班主题迪迪医生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温暖的春季,细菌很容易滋生,各种呼吸道疾病也接踵而来,这段时间班级中生病和打预防针的孩子渐渐多了。主题《小医生》的大目标是:识别常见的医药用品,理解人们生病需要医生治疗才能恢复健康,遇到打针吃药不害怕。起先许多孩子认为看病就是打针吃药,对医生是如何看病的步骤、过程所知甚少,我们通过创设情景环境模拟小医生和角色游戏的丰富,以暗示或反问的方式设置问题情景,采取“点―面-点”的模式帮助孩子们积累丰富这方面的经验。例如:先让幼儿先通过回忆医生看病时使用的工具到认识这些医用用品,了解它们的作用,然后面向全体,给每个孩子平等的实践的机会,让孩子们在看看、说说、比比中积累相关的经验。3-4岁的小年龄孩子好模仿。平时的榜样和鼓励,能让他们在心理上渐渐接受生病了要打针这个事实,继而产生“打针疼痛的时候忍一忍,要做个勇敢的孩子”的情感。同时部分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关爱和勇敢情绪也会感染许多的同伴,继而体验关心别人的快乐。与此同时,孩子们也知道了如何使自己变成一个健康娃娃,不让自己生病,教师也可以将一些卫生习惯贯穿其中。故事和小动物形象是孩子们喜欢的学习方式之一。为了更多的积累了一些看病的经验,和更好的提升与小结现有的生活经验,也针对我班幼儿喜欢翻书、看书的阅读兴趣,教师设计了活动中“看书”这个环节。活动目标:1、在情境中感知和理解故事内容,了解生病时要勇敢面对不怕打针和吃药。2、掌握看图书的正确方法,喜欢跟着老师阅读。活动准备:1、环境创设:森林背景的立体模型2、迪迪医生,乌龟爷爷,大象伯伯,小猴弟弟的图片。3、针筒、鼻子药水、手帕、餐巾纸。4、《迪迪医生》故事图书(人手一份),每一页的翻书处上都有一个贴有小手的标志。活动过程:一、想一想——小动物生病了1、引导语:早上接到一个紧急电话,说森林里的小动物生病了,这下可麻烦了,不能参加森林运动会了。你能给它们想想办法呢?2、幼儿自由交流办法。鼓励孩子在同伴面前大胆的介绍自己的办法并及时表扬。★价值取向:· 每个孩子都有过生病的经验,在活动的一开始以收到小动物生病的电话为切入点,激起孩子关心、保护它们的愿望。· 在孩子的自由交流中教师引导孩子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思考,例如:马上去医院,打“120”救护电话,请懂的照顾病人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帮忙等等。3-4岁的小班孩子,在语言的表达上还不是很清晰和完整,教师要多鼓励他们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想法,一则可以提升和小结原有的生活经验,二则可以间接指导孩子语言的表达能力。二、听一听——欣赏故事,整体感知1、过渡语:小朋友想的办法真不错,发现自己生病了最快最好最安全的办法就是马上去看医生。在森林里就住着这么一位白胡子老医生,大家都叫他“迪迪医生”。迪迪医生知道小动物生病了可忙坏了,他正忙给小动物们看病呢!2、提问:(1)第一个看病的是乌龟爷爷,他正在发高烧,迪迪医生给它打针,可乌龟爷爷的壳实在太硬,怎么办呢?幼儿交流与讨论。(2)乌龟爷爷有一个坚硬的壳和一身粗糙的皮肤,打了几针才能打进去。如果你也在乌龟爷爷的身边,你会对他说些什么?★价值取向: · 在这里创设一个交流的平台,要求联系生活经验和借助乌龟打针的情节,让孩子自发的小结:打针是有一点点痛,但忍一忍病就会好了。引导幼儿生病时不怕打针,要做个勇敢的孩子,可稍稍结合表扬目前班级中生病打针勇敢的孩子。理解词语“一声不坑”。3、第二个看的是大象伯伯,他因为感冒引起了鼻炎,迪迪医生给它滴鼻药水。大象会怎么样?幼儿交流与讨论。(1)得了鼻炎会觉得怎么样?(鼻子痒痒得很难受、想打喷嚏)(2)滴了鼻药水感觉会怎么样?(清凉、舒服、、、、、、)★价值取向:· 引导孩子平时要保护好自己的鼻子,不做伤害它得动作。籍此扩展到保护自己的身体。4、最后一个看的是小猴弟弟,他“阿嚏,阿嚏”一连大了好几个喷嚏,迪迪医生给它吃药。小猴弟弟会怎么样?幼儿交流与讨论。(1)迪迪医生看见小猴子打喷嚏,会对他会说什么话?(2)我们小朋友是怎么打喷嚏的?★价值取向:· 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不是一蹶而就,需要慢慢的积累和成人正确的观察与指导。小年龄的孩子尤其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结合故事情节和生活实际说说如何在大家面前打喷嚏(例如使用手帕、纸巾、用手捂住嘴巴转过身)。· 结合早上的晨检看看今天谁带了干净的手帕以及如何正确折叠手帕。三、看一看,说一说——翻阅图书1、过渡语:迪迪医生给小动物看病的事情传遍了整个森林,还做成了一本本故事图书。今天我们也来看看这本书,一起来学学迪迪医生的本领。2、(人手一本图书):说说哪页是封面、哪页是封底?指指认认故事的名字――“迪迪医生”。3、教师和幼儿共同看书,边指边看边讲故事的内容。★价值取向:· 从交流讨论故事情节到完整的听故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摆脱了以往先听后讲的形式,以孩子的参与为主,让孩子自己来想办法说体验,更好的感知。· 每页书上都有一个小手的标志,集体阅读上以“小手拉小手”的形式,巩固正确的看书方法并个别指导,结合生活环节观察孩子在图书角看书的情况,逐渐养成看书的好习惯。· 有针对性的观察和指导幼儿翻书的姿势和看书的方法,学习按标志翻书。四、找一找――延伸活动找找今天班级里谁没有来园,谁生病了拿了黄牌子,对其表示问候或乐意打电话,体验关心别人的快乐。活动反思:在今天的活动中,通过我的提问和追问让孩子仔细观察图片上动物的特征和表情并加以猜测和想象,我发现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观察的还是很仔细地并能够讲述出来,但是许多孩子的声音都比较轻显得有点不太自信,所以我通过奖励五角星让孩子用响亮的声音来回答。在说到小猴子不怕吃药的时候,我也进行了反问“你们害怕吃药吗?”从他们回答中,可以看出许多孩子都害怕,因为他们回答的很不自信,所以我用轻轻大拇指的方法鼓励孩子大声地说出“我不怕打针”。
第12篇、小班数学圆圆的世界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善于观察的好习惯,了解生活中的圆。 2、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3、引导幼儿用添画的形式对圆形进行装饰、完善。 4、培养幼儿喜欢绘画的兴趣。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6、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用圆形变成各种物品,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 泡泡水、腊笔、白纸、各种颜色的圆形、圆形玩具:皮球、铁环、陀螺、呼啦圈、小篮球架等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放音乐《饼干歌》,教师带幼儿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基本部分: 1、“小朋友们累了吧,先休息一下。”小朋友和老师都坐下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好玩的东西,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把它们请出来。”出示泡泡水。 (1)教师自由的吹泡泡,吹出的泡泡可大可小,可多可少。 (2)幼儿仔细观察泡泡是什么形状。 2、师:孩子们,刚才老师吹出的泡泡漂亮吗?(漂亮)小朋友喜不喜欢它们?(喜欢)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引导幼儿说出圆形。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小伙伴,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它是谁呀?(想)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出示圆形宝宝,让幼儿说一下它的名称。(圆形宝宝) 3、小朋友你想不想跟圆形宝宝交朋友呀?(想)那老师问一下圆形宝宝想不想跟小朋友成为好朋友。老师跟圆形宝宝说悄悄话。 刚才圆形宝宝告诉老师,它非常愿意跟你们交朋友,但是它有一个小条件,就是我们必须找出和它长的一个样子的东西,这样,它才和我们做好朋友。引导幼儿自由发言。(太阳、气球、等等……)对说得好的孩子给予鼓励。(好朋友握握手,好朋友亲一个……) 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你们都是我的好朋友。我有点累了,要去休息一会了。小朋友再见! 三、幼儿变魔术,老师指导。 (1)教师:刚才圆形宝宝和我们小朋友成了好朋友,它很高兴,但是圆形宝宝告诉老师,它还是很寂寞,因为它的家里没有和它一个样子的朋友。它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帮它变出些好朋友来。那小朋友想不想帮它的忙?(想) 师:那就请小朋友做神奇的魔术师,帮圆形宝宝变出好玩的东西呀! 让我们瞧瞧哪个小朋友的法术最厉害,变的东西最棒。(小朋友画画)(放轻音乐) (2)展评幼儿作品。(选择几名幼儿的作品,请他自己讲述,教师总结。) (3)小朋友们都真棒,那我们把变的作品送到圆形宝宝家里好不好?(好) 三、活动延伸:在生活中去发现有那些东西是圆圆的教学反思本次活动,紧扣教学目标开展活动,设计结合动静交替的方式,让幼儿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玩一玩等多种方式展开创新思维活动,培养了幼儿主动参与想像、操作的能力。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添画,放手去玩,使幼儿从不同角度发散思维,体验发散思维的乐趣。
第13篇、小班数学公开课小鸡捉虫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近日,我们开展了“学本领”的主题活动,在主题活动背景下,创设了小鸡们去捉虫的场景,孩子们对这样的情景非常感兴趣。于是将数整合在情景中,我们设计了此次活动。活动目标:1、模仿小鸡捉虫,感受小鸡捉虫的快乐。2、在捉虫、送虫子的游戏情境中,积累4以内按数取物的经验。活动准备:1、小鸡胸卡(幼儿人手一份),鸡妈妈胸卡一份。2、创设草地,草地里面有许多虫子(虫子有长短、粗细不同)。3、大盘子一个。4、小盘子许多,上面有不同的点数标记(数量为2、3、4)。活动过程:一、引起导入★价值取向:创设情境,引起孩子参加游戏的兴趣。1、教师和孩子一起带上胸卡:小鸡们,妈妈带你们捉虫子去吧!2、我们一起来做做准备动作(边做边念儿歌):小鸡小鸡唧唧,捉捉小虫唧唧;小鸡小鸡唧唧,扭扭屁股唧唧;小鸡小鸡唧唧,转个圈儿唧唧。二、看虫子★价值取向:认认草地上虫子的样子。1、草地上有多少虫子?(许多)2、这些虫子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细。)小结:原来草地上有许多许多不一样的虫子。三、捉虫子★价值取向:运用按数取物的办法捉相应数量的虫子。(一)捉虫1、鸡妈妈带小鸡去鸡奶奶家做客,鸡奶奶可喜欢吃虫子了,我们一起捉些虫子给鸡奶奶吧!2、(出示一个盘子,盘子上有数字4)瞧!这是装虫子的盘子,盘子上是有秘密的?谁发现了?(观察盘子上的点数)3、幼儿捉虫。(二)捉一样的虫子1、鸡妈妈想了想鸡奶奶刚才说了。她想要吃一样的虫子。请宝宝们捉一样的虫子。——要求捉相同的4条虫子。(说一说:捉了4条细细的虫子。)小结:我们找到了4条细细的虫子和3条粗粗的虫子给鸡奶奶,鸡奶奶肯定会很开心的。2、小鸡准备礼物:每一只小鸡根据盘子上面的数字来捉虫子和数字相同的长相一摸一样的虫子。幼儿操作,教师要提醒捉几条几条,而且是一摸一样的虫子。小结:小鸡们捉虫子的本领真大,真棒。四、延伸活动:送虫子★价值取向:送礼物,体验游戏的快乐。1、小鸡准备了礼物去鸡小弟、鸡大哥、鸡大姐家做客。"文.章出自屈a老师教.案网"我们把我们的虫子送给他们吧!2、看看认认鸡小弟、鸡大哥、鸡大姐各要多少小虫:鸡小弟2条、鸡大姐3条、鸡大哥4条。3、将自己捉的虫子送给他们,边送边说:鸡小弟我送你2条XX的虫子……活动反思:毛毛虫在草丛中的情境可以更丰富一些,环节与环节的衔接需要更自然,如第一环节鸡妈妈带着小鸡们出去散步,来到草地上,做做游戏,看到草丛中有许多毛毛虫,从而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不同特征。环节的衔接应更自然一些。 环节与环节之间应呈现递进关系,对内容的设计应具有挑战性和层次性。小鸡应先根据点数进行捉虫,再根据要求和点数进行捉虫,这样活动的层次性就能有所体现了。
第14篇、小班数学活动敲门声教案
设计思路:本活动源自主题活动“小兔乖乖”,随着主题的开展,我们班幼儿对于小兔乖乖的故事非常喜欢也非常熟悉,在语言方面他们也能熟悉故事中的对话与人物,因此,我思考:能不能将小班的数活动结合一定的情境展开?翻阅小班《学习活动》第44页的“敲门声”这一教案,研读《指南》对于幼儿的数学活动提出的明确目标:“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我感觉,可以根据我们班幼儿对数概念的把握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因此,在目标1上,我把数的认识定位在了“4以内”,整个环节也都是贯穿在故事的情境中开展。一、活动目标:1、在故事情境中尝试4以内的听觉数数。2、体验扮演角色玩游戏的快乐,建立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二、活动准备:1、PPT2、小鼓、小棒3、1—4的数点卡: , , ,三、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引起兴趣(目的:回忆小兔乖乖的故事,能够用数字一 一对应介绍小兔)Ppt1:1、它们是谁啊?兔妈妈有几个乖乖?叫什么名字?2、小结:一个兔妈妈和三个小兔乖乖,一个叫红眼睛,一个叫长耳朵,还有一个叫短尾巴。二、看看听听,尝试数数(目的:运用看、听的感官,尝试4以内数数)(一)特别的约定(听觉数数)1、今天兔妈妈又要出去摘萝卜了,她和小兔乖乖们有个特别的约定,悄悄地告诉小兔她回来时敲门的次数。听一听兔妈妈约定敲几下门?2、敲了几下门?(如果幼儿没听清,可以再听一遍)3、一起数一数,到底是几下?(出示四个圆点的数点卡 )小结:兔妈妈回来会敲4下门,如果敲的不对,就……(逐渐慢慢引导幼儿说出游戏规则)(二)小兔玩游戏(看看数数)过渡语:兔妈妈出发了,看看三个小兔乖乖在家做什么呢?(放动画)重点提问:(1)小兔乖乖们在家做什么呢?(2)小兔乖乖们在家里做游戏啦,短尾巴小兔玩翻跟头的游戏,我们一起数数她翻了几个跟头?1个跟头(根据幼儿说出的数字作记录)(3)红眼睛玩转圈圈的游戏,一共转了几圈?转了2圈(根据幼儿说出的数字作记录)(4)长耳朵玩跳一跳的游戏,一共跳了几下?跳了3下(根据幼儿说出的数字作记录)(三)妈妈回来了,回忆敲门次数。(巩固听觉数数)过渡语:嘘,听,好像有人在敲门噢。(1)是不是妈妈呢?妈妈说会敲几下门?(2)播放声音,幼儿判断是不是与兔妈妈约定的敲门声次数一样。4、兔妈妈回来了,按约定的敲门次数敲门,小兔把门打开。三、游戏“敲门”,巩固数数(目的: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巩固数数)1、一起共同确定兔妈妈敲门的次数。出示数字2的数点卡:现在我是兔妈妈,这次我们约定敲……下门,如果我敲对了,兔宝宝给我开门哦!(游戏)2、请2到3名幼儿扮演兔妈妈,其他幼儿扮作小兔,教师给兔妈妈出示不同的点数卡,兔妈妈按点子数敲击小鼓。与事先商量的敲门次数相同时,小兔立即开门!现在谁来做兔妈妈呢?(请一名幼儿做兔妈妈),教师出示数点卡,这次敲几下门?(根据时间请2-3名幼儿做兔妈妈来敲击小鼓玩游戏)引导语:1、如果敲对了,说:妈妈回来了,我就把门开!2、如果敲错了,说:你不是我们的妈妈,不开不开就不开!结束语:我的小兔乖乖们,真聪明,会保护自己了!兔妈妈要奖励你们,等会带你们下去玩哦!玩游戏:蹲一蹲
第15篇、小班数学瓢虫找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学习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并能说出总数。 2、引导幼儿能按照按数量进行简单的分类。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画有1个斑点、2个斑点、3个斑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树叶3片。3、小虫若干。4、儿歌《小瓢虫》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做吃状)二、引导幼儿观察瓢虫图片,指导幼儿初步手口一致的点数瓢虫身上的斑点。1、师:这么多可爱的小瓢虫啊,那瓢虫宝宝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幻灯出是瓢虫图片)。 瓢虫宝宝的身体是怎样的呢?(圆圆的身体)身上有什么?(圆圆的点子)。【引导幼儿观察瓢虫的样子,鼓励幼儿注意它们身上的斑点,为下面数数做好铺垫】2、师:你们想和瓢虫宝宝一起玩吗?瓢虫宝宝已经爬到你们的椅子下面了。请你轻轻的把瓢虫宝宝拿出来。数一数你的瓢虫背上有几个斑点。3、师:你的小瓢虫背上有几个斑点呢?我们请你来数一数。(3个)我们看好xxx是怎么数的?有几个?她是怎么数的?指明一幼儿到上面幻灯演示。4、师:原来她是用手指一个一个指着数的,她数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伸出你们的右手,师幼一起手口一致的点数3。【指导幼儿手口一致的数,在数数的时候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数,如:从左往右,从上到下等】5、师:谁的小瓢虫背上也是有3个斑点的?请站起来,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对不对啊? 6、师:刚才她们的瓢虫背上有3个斑点,那谁的瓢虫背上的斑点和她们是不一样的?谁愿意来介绍一下。7、师:你的小瓢虫背上有几个斑点呢?请你来介绍一下,数一数。有几个呀?谁的小瓢虫背上也是有2个斑点的?请站起来,我们一起来用手指一个一个指着数一数。对不对啊?真棒!8、还有谁没有介绍到的,请站到上面来,你的小瓢虫背上有几个斑点呢?你们的瓢虫背上是不是都是三个圆点啊?我们一起来数数吧。【指导拿有背上有三个圆点的瓢虫的幼儿一起数,给想说的幼儿创设一个广阔的空间】9、师小结:刚才我们小朋友数得有正确又清楚,发现有的瓢虫背上有1个斑点,有的瓢虫背上有2个斑点、有的瓢虫背上有3个斑点,它们身上的斑点是不一样多的。三、通过给瓢虫抓小虫,指导幼儿巩固手口一致点数的技能1、师:小瓢虫肚子饿了,它们想吃虫子了。你们愿意帮它们抓虫子吗?它们想吃几个虫子呢?我们来听听它们是怎么说的?我的身上圆点有几个,我就喜欢吃几个虫子,那背上有3个斑点的的瓢虫要吃几个虫子啊?我们在抓虫子的时候要看清楚你的瓢虫身上有几个圆点就抓几条虫子,把抓到的虫子轻轻放在瓢虫的旁边,教师师范后幼儿开始抓虫子。【以瓢虫的口吻提出要求,有利于幼儿听清要求】2、你们抓好了吗?抓好的小朋友请请你来介绍一下,你抓了几个虫子?为什么要抓3个呢?是不是和你的瓢虫背上的圆点一样多啊?谁和他抓的一样多的。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对不对啊?【幼儿验证自己抓的数量是否一致,进一步巩固手口一致数数的技能】3、师:谁抓的虫子和他们是不一样多的?请你来介绍一下?你抓了几个虫子?是不是和瓢虫背上的点子一样多。 4、师:谁和他抓的一样的,请站起来,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对不对啊?真棒!5、师:还有谁没有介绍到的,请站到上面来,你们抓了几个啊?是不是和瓢虫背上的圆点一样多。 6、师小结:我们小朋友帮小瓢虫抓的虫子很准确,小瓢虫说谢谢你们,虫子真好吃,可是我现在有点累了我想到我的家里休息了,我们来看看,它的家在哪里啊? 四、按照特征进行简单的分类 1、引导幼儿把不同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有相应圆点的树叶上。 师:原来树叶是瓢虫的家,小瓢虫说我的家里的圆点是和我背上的圆点一摸一样的,3个圆点的树叶是谁的家?(是有3个斑点的瓢虫的家)你们想送吗?那听好要求,小朋友在送的时候要观察仔细,贴在树叶上,请女孩子先来送,轻轻地把它们送回家吧,接下来请男孩子来送。(幼儿把瓢虫放到相应树叶上) 2、集体验证,查看小朋友放的对不对。 我们看看小瓢虫找到自己的家没有啊?这只小瓢虫该住在哪里呢?(集体检查,不对的及时纠正) 3、师:小瓢虫都找到自己的家了,它们都要睡觉了,我们以后再来和它们玩。五、结束活动幼儿让瓢虫宝宝好好休息,轻声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上完这节课后,我对本次活动进行了以下反思:在第一环节中,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我们班的幼儿很有兴趣。第二环节中,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的数5以内的数,对我们从托班升上来的幼儿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教孩子数数的时候,应该注重数数的方位,如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第三环节是本次教学活动最重要的环节,通过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当孩子说的答案不一样时,老师需要机智一些,很好的把它转过来,如瓢虫身上的斑点不一样时,可以通过集体数数帮助幼儿解决。还有就是师幼的互动应该更多一些。
第16篇、小班主题驼背的大拇指教案反思
目标:使幼儿认识到吸吮手指对身体的不良影响,帮助有吸吮手指习惯的幼儿逐步克服这种习惯。准备 :制作一个指偶(带有痛苦的表情),一些颜料。过程:1、教师把指偶套在大拇指上,假装自己就是指偶,痛苦地说:由于小朋友总是吸吮我,给我带来很多痛苦,我变得很难看,“驼了背”什么事也做不了。2、组织幼儿讨论,吸吮手指会造成哪些不良后果,如:脏东西被吸进了肚子,手指和指甲都变了形…… 3、通过游戏,使幼儿知道,要注意保护手指,并经常洗手,保护手的干净,做一个爱清洁的好孩子。建议:了解有吸吮手指习惯的幼儿情况,进行个别辅导。不能以生硬的命令或批评的方式纠正幼儿的习惯。教学反思: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17篇、小班数学晒被子教案反思
活动说明: "小被子要经常晒一晒"是新教材中的一个生活内容,前段时间给孩子们讲了故事"香香的被子"之后,"晒被子"一度成为孩子们热议的一个话题,有的孩子还将这一内容在角色游戏中体现了出来。于是,我也趁热打铁,把这个孩子们感兴趣的场景迁移到了本次数学活动中。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孩子们马上进入"角色",思维也活跃起来。借助于对动物基本食性有所了解的已有经验,他们很快猜出了小动物被子上的图案,继而很顺利的完成了第一环节按颜色对应的要求。 在第二环节,对应的要求被提升的到了两个维度:既要颜色对应又要数量对应。借助于有趣的场景和便于操作的材料,孩子们完成得也比较顺利。一直到第三环节,由于又转换了新的场景,孩子们始终十分投入,完成得也较好。 对于本次活动中教学具的设计,我也是经过一番思考的,既要能较好的营造出游戏场景,又要能便于幼儿的操作,还采用不同的形式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夹夹子、粘贴、整齐摆放),也对提升幼儿思维起到了推动作用。 活动目标: 1、在帮小动物晒被子的情境中尝试按颜色和数量(4以内)进行对应匹配。 2、初步知道晒被子的好处。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事先有晒被子的经验,以及对动物的习性有简单了解。 2、材料准备: (1)教师演示用PPT课件。 (2)展板:一面为草地背景挂有供幼儿"晒被子"的夹子,展板上方有1-4的数字标记;另一面为4幢房子背景,每间房上分别有小动物(狗、鸡、兔、猫)标记,房内各有4张标有数字1-4的小床。 (3)操作材料:画有不同数量的小动物爱吃的食物图案的"小被子"若干。(分别为肉骨头图案的黄色被子、小青虫图案的红色被子、胡萝卜图案的蓝色被子、小鱼图案的绿色被子,图案数量分别为1-4。)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引入主题。 播放课件第一页,太阳升起来。 1、春天到了,红红的太阳出来了,小动物们会来干什么? 点击课件第一页,小动物出现。 2、哦,原来他们想趁着好天气,把自己的被子晒一晒。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晒被子吗? 3、一共来了几个小动物?是谁呀?他们的被子是什么颜色的? 播放课件第二页,小狗拿着被子出现。 4、小狗的被子真好看,(黄色)上面有什么图案?(肉骨头)原来小动物被子上的图案都是他们最喜欢吃的食物。猜猜小狗把被子晒在哪条绳子上呢?播放课件第三页。 5、依次帮助其他动物按颜色对应找到他们喜欢的晾绳,其间可让幼儿猜猜某个小动物的被子上会是什么图案? 依次播放课件第四--第九页。 二、帮小动物晒被子。 播放课件第十页,太阳出现。 1、第二天,又是一个大晴天,红红的太阳暖洋洋,晒晒被子香喷喷,小动物们又来晒被子了。这回,小动物们拿来了许多被子,都忙不过来了,想请我们宝宝一起来帮忙好吗? 2、(出示第一面展板)这是绿绿的草地,这是晒被子的夹子,夹子真漂亮,有些什么颜色呀?(红、黄、蓝、绿)我们可以把红被子夹在红颜色的夹子上,把黄被子夹在黄颜色的夹子上。 3、这里一共有4块草地,每块草地上还有一个数字标记,你们认识这些数字吗?(认读数字)4、师示范晒被子。 4、幼儿分散晒被子,师随机指导。(看清楚可以晒在几号草地?用什么颜色的夹子?)5、集体检验并纠错。 三、给小动物送被子。 点击课件第十页,太阳下山。 1、太阳下山了,我们该收被子了,收好被子,我们再帮小动物把被子送回家好吗? 2、(出示第二面展板)看看这分别是谁的家?(请幼儿辨认房子上的动物标记,如,小狗。)应该把什么样的被子送到小狗家?(有肉骨头图案的被子。)3、师示范取一条肉骨头图案的被子:小狗家有好几张小床,我这条被子应该放到哪张小床上去呢?为什么?(引导幼儿数数有几根肉骨头?如是4,就送到标有数字4的小床上。)4、让我们一起来把所有的被子都送到小动物家里好吗?送的时候要看清楚哦:先看看被子上的图案是什么?想想应该送到哪个小动物的家?再数数图案有几个?把被子送到标有相同数字的小床上。 5、幼儿分散操作,师随机指导。 6、集体检验并纠错。 7、还有一张床是空的(是数字5),想想这上面的被子会是什么样的?教学反思: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第18篇、小班数学认识绿色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绿色。 2、让幼儿知道绿色的东西有哪些。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瓶子 绿宝宝 青菜 西瓜 苹果 香蕉 气球活动过程: 1、稳定幼儿情绪:变魔法。 --小朋友,这里一瓶水是不是?今天老师要施魔法哦,看一下水会变成什么样子了? --哇!原来水变成什么颜色? 2、小结:水变成绿色了。 3、出示"绿色宝宝"。 --小朋友,跟绿色宝宝打招呼,它穿一件很漂亮的衣服过来哦! --它的衣服是什么颜色?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很多好吃的东西过来哦!让我们来看一看它们是谁? 4、出示青菜、西瓜,让幼儿再次认识绿色,加深印象。 --这是什么?什么颜色的? --小朋友,你们看一下我们教室有没有绿色的东西呢?我们一起来找一下。 5、游戏巩固。 --黑板上贴上红色的苹果、黄色的香蕉和绿色的气球,让幼儿找出绿色的东西。 6、活动总结。 --小朋友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颜色?(绿色)--绿色的东西还有很多哦!我们回家和爸爸妈妈找一下,明天来和老师分享。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目标基本达到,但是重难点还是没有突破,幼儿对配对还是掌握得不够,有部分幼儿还是没有掌握,所以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第19篇、小班数学一颗纽扣教案反思
当前位置:首页>>幼儿园教案大全>>幼儿园小班教案>>数学教案>>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一颗纽扣 (含课件) www.qinzibuy.com 2015年09月24日 15:22:18活动目标:1.尝试按纽扣的特征(颜色、形状、大小、纽扣上的扣眼数量等)进行配对,并愿意在同伴面前大胆表达。2.乐意帮助别人,知道捡到的东西要归还主人。3.体验匹配操作活动的乐趣。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1.课件2.幼儿的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活动过程:一、 播放课件,引起活动的兴趣。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和纽扣有关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一天,天气真好,一只小老鼠出来散步,走着走着,他看见前面有个东西向他滚来,捡起来一看,哦,原来是颗纽扣。提问:咦,这是一颗怎么样的纽扣呀?谁能来说一说?(圆形的、白色的、上面有四个洞眼)师:嗯,观察的真仔细,那这颗扣子会是谁的呢?小老鼠决定去问问它的朋友们。二、观察画面,感知发现纽扣的颜色、形状、扣眼数量的不同。(一)引导观察画面,感知发现纽扣颜色不同问:小老鼠在路上看见了谁?(小狗)它会对小狗怎么说呢?小老鼠拣到的纽扣是小狗丢的吗?为什么?如果你是小狗,应该怎么说呢?(二)引导观察画面,感知发现纽扣形状不同问:小老鼠来到了萝卜地里,看见了谁?(小白兔)它会对小白兔怎么说呢?小白兔拿起放大镜看了看衣服的我纽扣,会怎么说呢?为什么?如果你的小白兔,应该怎么说?(三)引导观察画面,感知发现纽扣扣眼数量不同问:小老鼠这回找到了谁了?(小猫)它对小猫怎么说呢?小老鼠捡到的纽扣是小猫丢的吗?为什么?如果你是小猫,会怎么说?(要求说完整话)(四)引导观察画面,感知发现纽扣大小不同看接下来小老鼠遇到了谁?(大象和蜜蜂)小老鼠说:“大象、蜜蜂你们好,我捡到一颗纽扣,是你们丢的吗?”为什么你觉得不是?小结:大象的纽扣比小老鼠的纽扣大,蜜蜂的纽扣比小老鼠的小。三、观察画面,感知发现小老鼠拣到的纽扣与妈妈的纽扣相同(一)师:那纽扣到底是谁丢的呢?小老鼠回到家,发现了什么?(妈妈身上的衣服纽扣丢了)你们和小老鼠一起观察观察它手上的纽扣和妈妈身上的纽扣一样吗?有哪些地方一样呢?小结:小老鼠拣到的纽扣与妈妈纽扣的颜色一样、形状一样、扣子上的洞洞数量一样,还有大小也一样,是妈妈的纽扣。(二)小老鼠帮妈妈找到了纽扣,妈妈心里怎么样?四、操作感知,体验匹配活动的乐趣(一)出示操作图片,交代要求。师:刚才我们帮小老鼠找到了丢纽扣的人,今天,许多小动物的纽扣丢了,想请小朋友帮它们找回来,每个小朋友的椅子下面都有一只小动物,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找一找它的纽扣是哪一个,然后把纽扣贴上。(二)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根据需要择时介入指导(三)小组或个别分享幼儿操作作品。五、活动延伸这些操作板放到区角里,我们下次还可以玩,也可以给更多的小朋友玩。反思总结:倡导孩子的自主学习是当前课改的主流方向,因此,整个活动中我都以幼儿为主体,为幼儿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 由于活动的情景性比较强,幼儿们在整个活动中都很投入孩子们很喜欢故事的内容,能跟着小老鼠一起寻找纽扣的主人有积极表现的欲望。多媒体辅助法 等适宜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仔细的观察图片内容,帮助小老鼠一起寻找纽扣的主人,又通过白板课件,增添活动的乐趣。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多彩。
第20篇、小班数学身边的三角形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并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2、培养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3、培养对图形的兴趣和数学活动常规。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找各种形状的物品2.展示ppt【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师游戏口吻引出三角形:有个图形宝宝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图形宝宝吗? 二、展开1.趣味练习--找相同形状采用游戏法引导幼儿在众物品中寻找三角形的物品。 (三角铁)2.引导幼儿观察三种三角形的共同特征,发现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3.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掌握三角形的特征。 (1)引导幼儿从图形筐中找出三角形,分别数出边、角的数量,进一步掌握三角形特征。 (2)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三角形像什么。 4.通过游戏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1)游戏“猜猜我是谁”? 组织幼儿根据图形渐渐露出部分猜测出图形,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图形特征的认识。 (2)ppt图形幼儿从各种食物中找出三角形食物。(三明治,比萨。)5.引导幼儿观察并找出活动室中那些物品像三角形。 三、活动延伸教师小结后,请幼儿到生活环境中进一步寻找三角形的踪迹。教学反思: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第21篇、小班数学圆形和正方形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 初步认识圆形、正方形,并辨识生活中圆形和正方形的物品。 2.通过游戏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图形初步的概括力 3.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体会集体活动的快乐。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活动重点: 能从生活物品中辨认出圆形和正方形活动准备:圆形和方形各2个、魔法袋,大嘴娃娃2个、圆形,方形饼干若干、ppt、鱼竿和小鱼若干,呼啦圈2个。活动过程:(一) 变魔术(认识图形)1. 教师演示变魔术,出示圆形和正方形2. 分别介绍圆形和正方形3. 请一名幼儿变魔术,其他幼儿辨认图形(二) 送饼干(图形配对)1. 出示大嘴娃娃,请幼儿观察其异同(圆形与正方形的嘴巴)2. 给大嘴娃娃送上对应图形的饼干(三) 小熊开店(联系生活,对图形进行辨识分类)1. 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圆形和正方形的物品2. 尝试在活动室找圆形和正方形的物品3. 引出小熊开店并帮小熊整理货架(四) 游戏钓鱼(巩固练习)1. 引出钓鱼话题,和幼儿一起去钓鱼2. 介绍钓鱼注意事项:圆形的鱼要放进圆形的鱼缸里,正方形的鱼要放进正方形的鱼缸里。3. 活动结束,幼儿随教师走出活动室。教学反思 当我进行实际教学过程时,我从孩子们身上看到了这样的现象:1.幼儿对各种图形非常感兴趣,幼儿对身边的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有渴望了解图形宝宝的欲望 2. 在活动中,幼儿的情绪很活跃,能把自己发现的主动地告诉老师和周边的小伙伴,使幼儿的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都得到了发展。我还从孩子们的操作中,1.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乐于参与,积极发现。2. 孩子们兴致浓厚,也愿意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参与。我觉得我原来的设计可以这样的调整:幼儿自我操作时间不足,没有创设幼儿合作交流的机会,语言还要精炼等,在以后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我应加以改进,为幼儿传递良好的语感,培养幼儿善于表达的能力。
第22篇、小班数学米奇的礼物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比较,学习按袜子的颜色、大小、图案特征配对。 2.积极参与数学操作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与情境游戏的快乐。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2.幼儿操作材料:纸制袜子若干、操作板、配对的实物袜子3.柜子两个活动过程: 一、认识米奇,提高幼儿学习兴趣。 1.小朋友看,谁来了?点击白板,出现米奇。 2.米奇说话:Hi,大家好,我是米奇!冬天到了,我给大家带来了礼物。啊,大风来了,把礼物吹走了。怎么办,礼物不见了。请谁帮忙找找呢? 3.师:我们一起叫工具箱出来吧!一起说咒语:哦,土豆。(妙妙工具箱里出现了望远镜。)来我们用望远镜找找礼物在哪里。(认识红、黄、蓝三个礼物盒)二、集体游戏,学习按颜色、大小、图案进行配对(个别幼儿示范)。 1.点击米奇说话:我们一起说咒语把盒子打开(密斯卡、穆斯卡,米老鼠)。 师:这个礼物盒里有什么?它们一样吗?什么不一样? 师:听,米奇在说什么?(点击米奇说话:哦,这些袜子都乱了,你们能一双一双帮我整理好吗? )2.提问:什么是一双? 3.请一名幼儿操作,小结:两只大小、颜色、图案一样的袜子才是一双。 4.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 三、分组游戏"找一找",练习按颜色、大小和图案进行配对(每人配对一双,找到与提供的一只袜子相同的)。 1.师:我们一起说咒语把第二个盒子打开(密斯卡、穆斯卡,米老鼠)点击米奇说话:看,这些袜子少了一只,请你们帮忙找一找。 师:米奇请我们帮忙做什么呢?怎么找另一只袜子呢?(找颜色、大小、图案都一样的袜子才能配成一双)2.介绍操作要求:请你们等会每人拿一张操作板,看看你拿到的袜子是什么颜色、什么图案、多大?然后在桌上仔细找一找,找出一样的贴在它的边上。 3.幼儿自由操作。(提醒幼儿相互检查)4.拿两个检查。 5.小结:原来两只颜色、大小和图案都一样的就是一双袜子。 四、分组游戏,巩固练习按袜子的特征进行实物配对(每个孩子实物配对一双袜子,选择一只袜子进行配对)。 1.交代要求。 现在打开第三个礼物盒,和我一起说咒语(密斯卡、穆斯卡,米老鼠)看,还有很多袜子没有找到朋友呢,你们愿意帮我吗? 师:米奇把袜子放在了后面的桌子上,请你们每人去整理一双,再放到柜子里。 2.幼儿自由操作。 3.集体检查。 师:看看,大家是不是都整理对了? 五、与米奇一起跳妙妙舞,体验成功的快乐。 师:米奇夸你们能干,想把礼物送给大家。大的袜子可以送给谁呢?小的袜子呢? 师:他要把大的袜子送给老师、阿姨,小的袜子送给小朋友们,这样冬天就可以保暖了,我们一起谢谢米奇。 师:米奇邀请我们一起跳妙妙舞,小朋友们,快来吧!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第23篇、小班数学公开课石头小路教案反思
目标1、能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按ABAB的形式进行排序。(重点)2、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准备1、三角形、圆形小卡片人手一套2、PPT过程一、春游--感知物体的ABAB排列规律1.小朋友,美丽的春天到了,大家都去春游啦。 2.点击PPT。小朋友来到了公园里,公园里有些什么? 3.树是怎么排队的? 4.花是怎么排队的? 5.出示PPT2。啊呀,前面有条河,但是小石桥坏了。我们一起来修吧! 这些石头是什么图形?他们是怎么排队的?接下去是什么形状的石头? 二、修小路--运用ABAB规律进行排序1.情境:路遇小兔,伤心的小兔说回家的路坏了,我们一起来帮小兔修路吧。 2.小兔诉说路的规律:一个三角形一个圆形一个三角形一个圆形3.教师演示。 4.幼儿操作练习。 5.师幼共同检验。 6.小兔送礼物,送给每位宝宝一个图形延伸活动: 回家--尝试运用ABCABC规律排序1.哎呀,我们回家的路也坏了,怎么办? 2.看看我们有几种图形?三种图形怎么排? 3.师幼合作修路。课后反思:亮点:1. 整个活动的四个环节比较清晰:第一环节谈话导入,并用喊图形宝宝来引出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第二环节看一看小路,第一次用两种图形让幼儿发现规律,在第二次加入一种图形,让幼儿有一个逐步理解的过程,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形的规则,并能将观察的结果用语言表述出来,从而来了解铺小路的规律;第三个环节选一选小路,通过帮小猫选择小路吃到小鱼来进一步理解活动中按规律排列的方式;第四个环节铺一铺小路,提高幼儿排列规则的认识,并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图形的认识。2.整个活动能关注到个别幼儿,会让每一位幼儿都有发言的机会,并适时进行鼓励,让幼儿获得了成功感。3.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参与度很高,看得出来孩子们的兴趣非常的高,也非常喜欢这个活动。不足:1.数学活动中的语言要比较规范性,而在本次活动中的语言比较随意,不够精炼,不够规范。2.幼儿的操作纸的设计有些问题,可以把这条路画得再长一些,让幼儿能多排一些,教师的示范图标应该是设计在纸上而不是贴在桌面上,这样有些幼儿会忽略,从而没有根据规律进行铺路。3.在评价的过程中,显得有些多余或者说是无效的,因为全都贴在一起很难检查出来谁没有按照规律进行排序。应该可以把图标放在上面,然后请一组的幼儿贴在一起,这样就很容易检查出来谁没有排对。收获:这次虽然是组级的公开课,但是让我学到了很多,我相信在一次次的磨练中,对于数学活动,我会越上越好。同时也感谢小班组的老师们,给了我这么多有益的建议,相信有了这些建议,在我今后的道路上会有更大的帮助。
第24篇、小班数学公开课送饼干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2、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活动准备: 1、小兔、小猪、小猫图片各二张。 2、各种图形饼干若干。 3、画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写有数字的车票若干。 4、磁带一盘。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口吻,引起幼儿兴趣1、师: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谁来我们班做客了? 师:噢,是兔妈妈带着小兔宝宝,猪妈妈带着小猪宝宝,还有猫妈妈带着小猫宝宝来了,你们高兴吗?那好吧,我们向小动物们问声好,小动物你们好!)2、师:小动物来做客,你们喜欢送什么礼物给它们呢?(幼儿回答)(二)复习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1、师:你们看,老师准备了一盘饼干。(教师出示一盘有各种图形的饼干)2、师:咦,盘子里的饼干是怎么样的?它们都有哪些不同? (师:噢,我准备的有大的、小的圆形饼干;有大的、小的正方形饼干;还有大的、小的三角形饼干)3、师:小动物们见了这些饼干很高兴,都说自己喜欢吃其中的一种图形饼干,它们到底喜欢吃哪一种呢?那就要请你们看一看,想一想。我已经为你们每人都准备了一盘饼干,现在请你们看看盘子里都有哪些图形的饼干,想一想该送给哪只小动物?好,小朋友我们一起给小动物送饼干吧,送到小动物的盘子里。 4、师:我们给小动物送了那么多的饼干,不知道小动物会是怎么说的,让我们来听一听好吗? (录音:小朋友好!谢谢你们给我们送了那么多好吃的饼干,不过有些小朋友送的饼干还不是我们最喜欢吃的。那么,你们想知道我们最喜欢吃哪一种饼干吗?哈哈!问题可简单啦,只要看看我们的嘴巴就明白啦。)5、师:小动物怎么说呀?小动物告诉如果想知道他们喜欢吃哪一种饼干只要看看什么就行啦? 那么兔妈妈喜欢吃哪一种饼干?(喜欢吃大的圆形饼干)兔宝宝喜欢吃哪一种饼干?(喜欢吃小的圆形饼干)猪妈妈喜欢吃哪一种饼干?(喜欢吃大的正方形饼干)猪宝宝喜欢吃哪一种饼干?(喜欢吃小的正方形饼干)猫妈妈喜欢吃哪一种饼干?(喜欢吃大的三角形饼干)猫宝宝喜欢吃哪一种饼干?(喜欢吃小的三角形饼干)6、师:刚才我们有没有送错饼干呢?那好吧,我们赶紧把些送错的换过来,给小动物送上他最喜欢吃的饼干吧。 (师:噢,我们看看送对了吗?都送对了,你们真能干,一起来夸夸自己吧!)(三)游戏《到森林公园》 1、师:小动物们今天都得到了自己喜欢吃的饼干,真是太开心了。为了表示感谢,邀请我们小朋友到它们的家里森林公园去玩。不过,小动物们说森林公园离这儿很远,需要乘火车去,怎么办呢?别着急!你们看他们已经给我们寄来了火车票,这些火车票可有趣啦!上面都画有不同的图形,还写上了数字。看,这张火车票上有什么图形?数字是几呢?那张呢?并且他们还告诉我们不能上错车厢,如果你拿到了画有圆形的、写有数字1的火车票就要上圆形的车厢,坐1号的椅子,如果——2、师:现在,请小朋友上火车吧!(幼儿持票上不同的车厢),列车员要检票了,请把火车票举起来吧!(教师检查幼儿的对、错)3、师:小朋友!我们的火车出发啦!(放音乐幼儿走出教室)活动反思:运用游戏的形式开展数学活动,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沉浸在游戏的欢乐中,兴趣极高,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图形特征有了进一步的巩固认识,真正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25篇、小班主题小青蛙跳过河教案
目标:1、引导幼儿大胆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搭盒子,练习跳的技能2、发展与同伴的合作能力,体验活动带来的成功和快乐准备:每人一个废旧纸盒(分大、中、小三类)、青蛙头饰及荷叶过程:一、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1、扮演青蛙妈妈,幼儿扮演小青蛙,听音乐入场2、律动——青蛙舞二、小青蛙学本领1、自由练习跳盒子(幼儿自由跳、教师观察,并示范方法)2、双人练习跳盒子A、用两个盒子搭一搭、跳一跳B、幼儿分散练习C、教师:你们是怎样搭的?跳的过吗?试一下三、游戏——小青蛙跳过河1、用盒子搭一条小河、一条中河、一条大河2、幼儿自由练习小河、中河、大河3、你跳什么河?怎么跳的?感觉怎么样?四、听音乐,集体一起跳过河五、舒展活动,盒子舞
第26篇、小班数学图形找家教案反思
活动目的: 1、巩固幼儿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认识。 2、引导幼儿在分析图形特征的基础上,自己寻找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3、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磁性教具,画有三座房子的背景图,六个有脸谱的图形娃娃。 2、每人一套不同颜色、各种形状的几何图形18个,颜色有红、黄、绿,形状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每一种形状的几何图形有大小两种,大小对比度比较明显。 3、每人一个分类盒、每人一个图形挂饰。 活动过程: 一、体活动--分析图形特征,学习按一个特征分类。 1、师:小朋友今天有好多的图形娃娃呀来我们班作客,小朋友欢迎吗?好!我们来看看它们都是谁呢?老师逐一出示6个图形娃娃,我们来看看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小朋友我们再来观察看看两个圆形哪个大,哪个小呢?我们把大的图形叫哥哥,小的图形叫弟弟,三角形、正方形方法同上。 2、出示背景图,告诉幼儿是图形娃娃的家。 图形娃娃准备回家了,它们的家在哪里呢?哦!在这里小朋友它们的家漂亮吗? 下面老师要请小朋友来帮图形娃娃送回家,怎么送呢?听好了。 (1) 图形娃娃想形状一样的住在一起。谁来送的? (2) 图形娃娃要搬家了,它们想颜色一样的住在一起。 (3) 图形娃娃这次又想大的大的住在一起,小的小的住在一起。 二、幼儿操作活动--幼儿自己寻找分类的标准,按一个特征将图形分类。 小朋友真聪明帮图形娃娃都送回了家,今天老师给每个小朋友还准备了一个分类盒,小朋友看好了这个盒子分三格,老师还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各种形状和不同颜色的几何图片,形状有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颜色有红、黄、绿色,每一种图形有大小两种。 下面老师请小朋友把图形娃娃送回家,这个分类盒就是它们的家,怎么送呢小朋友自己要先想好了,你是按照形状分还是按照颜色分还是大小分呢。 结束后提问:1、你是怎么分的?按什么特征分的?谁和谁住在一起的?让小朋友互相检查。 三、 集体游戏--"图形作客"按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小朋友都分的不错,会按照图形娃娃不同的特征送它们回家。接下来老师要和小朋友做一个图形作客的游戏,老师做房子的主人,你们呢做图形娃娃,我要请你们到我的房子里来做客,但是我请的客人是有要求的哦,你们先看看自己脖子上挂的是什么图形?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是大的呢?还是小的呢?看好了吗?好,我要请了: 1、请红色的三角形。 2、请绿色的大图形。 3、请黄色的小图形。 4、请大的圆形。 5、请小的正方形。教学反思: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第27篇、小班数学认识数字1、2、3教案反思
一、设计意图: 生活中常听到幼儿会随口说出1、2、3、4、5......,但让幼儿实际来数一数某个东西的时候,却是口里数的和实际数量不相符,为了让小班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培养幼儿对数的感知力、想像能力和同伴合作的意识,锻炼幼儿的小手灵活性。 二、教学目标: 1、让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2、幼儿学会用手指出示数字1、2、3。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三、教学重难点: 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四、教学准备: 1、卡通数字1、2、3。 2、数字1、2、3的大卡片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各色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4、各色数字1、2、3小卡片人手一套。 5、数字儿歌磁带。 6、自制数字箱三个。 五、教法游戏法、情景法、练习法、赏识法。 六、教学过程1、导入主题,认识数字1、2、3。 听数字儿歌引出数字1、2、3。 儿歌:1像铅笔能写字,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随风飘,5像秤钩来秤菜,6像口哨嘟嘟响,7像镰刀割青草,8像葫芦藤上吊,9像勺子来盛汤,10像筷子加鸡蛋。 今天我们请来数字宝宝1、2、3,我们看看他们歌曲里唱的那样,像铅笔、小鸭和耳朵吗?(分别出示卡通数字1、2、3让幼儿观察数字形状)。 2、让小朋友大胆想像数字1、2、3还像什么,感知字形。(对大胆想像、积极回答的幼儿给予鼓励)。 3、感知数字1、2、3。 分别说出大数字宝宝1、2、3,将数字和卡通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像歌曲中唱的一样。 4、用手指表示数字。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哪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来表示1、2、3吗?教师出示不同数的实物,让幼儿点数并用手指比划1、2、3、来表示物体的个数,同时纠正幼儿的手势。 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游戏:看实物出手指。 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胶棒、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让幼儿点数。说出数量,同时用手指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七、活动延伸: 1、游戏:数字宝宝回家(回强对字形的感知认识)。 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们和它们一起做游戏。带领幼儿随音乐出活动室,在草地上撒上1、2、3的各色数字小卡片,让幼儿将数字1、2、3捡起来人别送回他们的家里。 2、数字找朋友比赛(草坪上摆放有数量是3的:积木、水杯、盆子;数量是2的:苹果、梨、香蕉;数量是1的:帽子、鞋、衣服。)将小朋友分成两组进行比赛,分别把自己的数字卡放在摆的实物下,看哪一组摆的快而正确。 八、活动反思: 把对1、2、3.....数字的感知与游戏结合在一起,既培养了幼儿点数数的能力,又达到了幼儿游戏的目的,整个活动幼儿情绪高涨。现通过发挥幼儿感知的想像力,对数字进行形像化的比喻,加深了对数字的记忆。利用魔术口袋变换不同图形的卡片,练习让有儿用手指表示个数,慢慢让数所表示的意义深入幼儿的心理。最后,利用"数字宝宝回家"、"数字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一个数所表示的是物体的个数。同时也锻炼了幼儿小手的灵活性和同伴之间的合作意思识。
第28篇、小班数学三只熊来做客教案反思
活动名称:三只熊来做客活动目标: 1、比较物品的大小,将物品按大小进行匹配。 2、能用各种方式招待客人,并用短句进行表述。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学习重点:比较物品的大小,将物品按大小进行匹配。 学习难点:用短句对物品的大中小进行表述。 活动准备: 1、教师教具:《三只熊》课件;大、中、小三只玩具熊;大、中、小区分度较明显的同类物品:三把椅子、大中小玩具等。 2、幼儿学具:操作材料包:三只熊活动过程: (一)三只熊【结合小班幼儿在情景中理解接受的学习特点,以故事情景导入,既起到集中幼儿注意力的目的,也容易帮助幼儿理解大中小,及其匹配关系。】 1、演示课件,提问: (1)房子里住着怎样的三只熊? (2)熊的家里有什么?它们是一样的吗? (3)三只熊回来发现什么东西变了?会说什么话?(教师用不同的音色区分三只熊的说话:熊爸爸粗粗响响的声音、熊妈妈不那么响的声音、小熊尖声尖气的声音)小结:三只熊家里的东西有的大大的、有的中中的、有的小小的。大熊最大,喜欢用大大的东西;小熊最小,喜欢用小小的东西;中熊不大也不小,喜欢用中中的东西。 (二)三只熊来做客【这环节通过招待三只小熊的情境,引导幼儿理解并匹配物体的大中小】 1、认识客人:(出示三只玩具熊)三只熊来我们班做客,我们跟它们打打招呼:"小熊你好!中熊你好!大熊你好!欢迎你们来做客,欢迎你们来我们幼儿园玩。"2、招待客人:(出示三把椅子)这里有三把椅子,谁来请三只熊坐下来? 幼儿可能A:不会关注椅子的大小,直接让三只熊坐下去。 教师预策略:询问全体幼儿,让幼儿关注匹配。 幼儿可能B:会按照熊的大小,让不同大小的熊坐不同大小的椅子。 教师预策略:请幼儿说说匹配的理由。 小结:原来招待客人时,大熊坐大椅子,中熊做坐中椅子,小熊坐小椅子。 3、操作任务:三只熊来做客,我们要拿出礼物来招待小熊呀,看看这里有些什么礼物?(出示操作材料包上的"草地",边并排粘贴大中小三只熊)这些礼物都一样大吗?哪些礼物是最适合送给大熊的、中熊和小熊的,4、幼儿操作,老师巡回观察指导: (1)观察幼儿能否正确分辨物体的大中小,并进行合理匹配。 (2)指导幼儿把大中小不一样的物品粘贴在合理的地方。 (3)关注能力弱的幼儿,引导他们认真倾听并操作。 5、集体讨论:看看我们都把合适的礼物送给三只小熊了吗? 幼儿可能:操作中有幼儿发生了错误。 教师预处理:追问"错在哪里?为什么?"并请出错的幼儿自行纠正,用短句说出理由。 (三)找一找【这环节通过找一找,进一步积累幼儿对大中小的认识】 拓展:带领幼儿在教室等处去寻找大中小的物体。活动反思: 幼儿乐于在玩中去学习各种知识,对数、大小的概念和都有了些零碎的认识,同时他们对数数、比大小等也非常感兴趣,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对都很喜欢听故事,所以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故事将整个活动贯穿起来,发现三只熊的关系和大小。 在这个感知的过程中,让幼儿在观察、操作、讲述、游戏中求知,并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感受新的体验,获得新的经验。
第29篇、小班数学感知5以内的数量教案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数字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认识数字并理解其意义是为以后学习好科学打好基础。这节注重从感知入手,从具体到抽象,从易到难,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贯穿全部过程。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感知5以内的数量,能按数取物。 2、培养幼儿具有初步的分类能力。 3、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活动准备: 透明的袋子若干个(贴有2-5的圆点);红、橙、蓝、绿、紫,五种颜色的糖果;贴绒动物卡片;货价4个;活动过程: 1、小猪的"旺旺食品店"要开业了,激发幼儿的兴趣。 "我是只快乐的小胖猪,下午我的糖果店"要开业了,我一个人忙不过来,瞧,我的好朋友都来帮忙了。"看看是谁来了?是几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巩固认识数字4)(实物和数字进行匹配)一跳一跳是谁来了?(袋鼠)请幼儿数数有几只?(认识数字5)袋鼠和小老鼠都来帮我的忙,我要拿我的糖来招待他们,看看这两袋塘哪一袋是给老鼠的,哪一袋是给袋鼠的?(初步帮助幼儿进行实物和实物进行匹配。 "小动物们说要帮助小猪包装糖,小朋友愿意一起来帮助小猪吗? 2、帮助小猪装糖: (1)第一次操作,请小朋友看着标记进行包装糖果。(幼儿操作)第一次操作完后,让两个小朋友讲自己是如何包装的,为什么要这样包装?(引导幼儿要看颜色标记和数字进行包装)(2)第二次操作,老师交代清楚要求:看颜色标记和数字进行包,请包好的幼儿给检验员检查,检查的时候说说:我装了几个什么颜色的糖。对于包对的幼儿进行奖五角星。(请包装好的幼儿去包6-9的数字)3、帮助小猪将糖果按货架上的标记归类摆放好。(难点)小朋友都帮小猪装好了糖果,现在小猪请小朋友,把你们装好的糖去放到货假上,请小朋友看清楚,货假上的标记进行分类摆放。小朋友都放好了,现在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是否放对了,请个别幼儿上来检查。 4、游戏:抓糖果"小朋友帮助小猪把糖归类摆得这么整齐,小猪说谢谢小朋友,它请你们吃糖,每个小朋友可以去抓一把糖,把抓到的糖数给后面的老师听,如果你数对了,那你抓的糖就是属于老师的了。活动反思:此次活动非常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使幼儿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不知不觉主动的学习,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幼儿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第30篇、小班数学和兔子一起买饼干教案反思
活动的由来: 孩子们的周末时光总是会在和家长们的露营、野餐中度过,因此孩子们对于野餐也非常的感兴趣,在娃娃家的时候孩子们也经常会扮演一些角色,邀请全家人去野餐等等。另外,通过对孩子们日常活动的观察,孩子们对于圆、正方形、三角形这些基本的图形特征非常的感兴趣,因此结合这两个孩子的兴趣点这个活动就诞生了! 活动目标: 1、愿意参与数学游戏,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2、能够根据图形的特征从不同的图形中找到相应图形。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ppt 各形状饼干 图形经验准备:前期对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有一定认识。 活动的重点与难点重点:感知图形的特征难点:能够用语言描述出图形所带给自己的感受。 活动过程: 1、情景游戏引入内容。 "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米菲兔,这个周末是个好天气,我们准备去郊游!郊游要带很多的好吃的对不对?""你能陪我一起去超市把好吃的买回来么?~"2、回忆,巩固长方形外部特征"我们来想一下,爸爸想吃的是什么好吃的?""爸爸想吃的长方形饼干是什么样的?"请你找到长方形的图形宝宝摸一摸,然后告诉我。 帮助幼儿更加直观的感受图形特征,并用幼儿的语言进行描述。 点击,ppt,对幼儿的答案进行验证。 3.回忆,巩固圆形外部特征"我们来想一下,妈妈想吃的是什么好吃的?""妈妈想吃的圆形火腿是什么样的?"请你找到圆形的图形宝宝摸一摸,然后告诉我。 帮助幼儿更加直观的感受图形特征,并用幼儿的语言进行描述。 点击,ppt,对幼儿的答案进行验证。 4. 回忆,巩固三角形外部特征"我米菲兔想吃的是什么好吃的?你还记的么?"它长的什么样子? 请你找到三角形的图形宝宝摸一摸,然后告诉我。 帮助幼儿更加直观的感受图形特征,并用幼儿的语言进行描述。 点击,ppt,对幼儿的答案进行验证。 5、活动结束,课件播放"你们可真是太棒了,谢谢你们的帮忙,买到了所有要吃的好吃的,为了感谢你们,我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好吃的,就藏在你们的身边,快去找找看!并说一说,他是什么形状的。"帮助幼儿在吃一吃尝一尝的过程中,再次巩固对图形的认知与正确命名。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第31篇、小班数学活动分彩球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认识颜色,学习分辨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知道颜色的名称2、引导幼儿能把气球根据颜色送给穿同样颜色衣服的小朋友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活动准备:1、教学课件2、幼儿人手一只彩色气球3、黑板上穿四种颜色衣服的小朋友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教师播放教学幻灯片,小朋友服装表演,引导幼儿发现小朋友穿的衣服是什么颜色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几位小客人,他们今天还给我们带来了服装表演,我们用掌声把他们请出来吧。二、进行部分:1、教师带幼儿看幻灯片,初步认识颜色,并引导幼儿发现所认识的颜色教师:第一位小朋友已经出来了,这为小朋友的衣服你们喜欢吗?谁能说一说这位小朋友穿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把这位姐姐衣服的颜色读出来。教师:这位小朋友的衣服是红色的,那用你们的小眼睛找一找,我们班的小朋友谁穿的衣服颜色和这位小朋友的一样漂亮?依次红、黄、蓝、绿这四种颜色2、教师引导幼儿在身边的环境中找一找红色、绿色、黄色、蓝色的物品。用完整话“我看见…….”来说一说教师:这些小朋友穿的衣服真漂亮,有红色的衣服,黄色的衣服,绿色的衣服还有蓝色的衣服,除了他们的衣服是这几个颜色,谁还能找一找你看见哪些东西也是这些颜色的?3、幼儿操作,送气球教师:几位小朋友给我们带来了这么精彩的服装表演,我们是不是要谢谢他们!老师制作了精美的小礼物请小朋友送给他们,小朋友快拿出你的礼物,看看是什么?你的气球是什么颜色的?快告诉你的好朋友你手里拿的气球是什么颜色?教师说明规则:手里的气球是什么颜色,就把它送给穿同样颜色衣服的小朋友4、幼儿操作后,教师和幼儿共同发现错误并纠正错误三、结束部分:教师:我们把礼物送给了这些小朋友,他们很感谢你们,我们期待着下次他们在来到我们这里做客,给我们带来更精彩的表演,我们和他们再见吧。教学反思:一环又一环的情境创设抓住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使幼儿在兴趣中学会了能按从大到小排序或从小到大排序,真正做到在玩中学。本节课幼儿操作的材料很多,能力差的幼儿有的操作没能完成,这需要教师课下帮助幼儿完成,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第32篇、小班数学活动森林小卫士教案反思
室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外在特征,通过感知有规律的排序,初步建立间隔排序的的概念。 2.培养幼儿的推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重点:培养幼儿善于发现和感知物体规律排序的特点。 活动难点:培养幼儿在发现物体规律的基础上,学会动手操作排序。 活动准备:课件,贴有许多小动物脚印及小兔回家路线的场地,大小兔子玩具各一个,大灰狼头饰,路标一个,幼儿操作图形(圆形,正方形)若干。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感知物体的规律性1.幼儿随音乐扮演"森林小卫士"进教室,激起幼儿学习兴趣。 2.引导幼儿有规律的和森林中的小动物打招呼。 3.教师小结:小卫士们真有趣,和动物们打招呼真好玩,原来小动物们都是按照各自的大小,高矮,飞的高低来排序的。 二、情景设置,感知颜色的规律性排序1.出示兔妈妈,以小兔子丢失为主线,引入主题。 2.教师指导幼儿观察小动物留下的脚印,发现动物狼脚印规律性排序。 3.带领幼儿实践探索,就出兔宝宝。 三、情景探索,感知形状的规律性排序1.指导幼儿观察小兔回家路的特点。 2.教师在黑板上演示为小兔铺路。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四、活动延伸1.教师请幼儿在森林里按规则合影留恋。 2.放音乐,结束课堂。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第33篇、小班木偶表演:吃饭教案反思
活动名称:木偶表演《吃饭》活动目标:1、有良好的进餐习惯,会知道坐端正、手扶碗、专心地一口接一口地吃饭。2、学习念《吃饭》的儿歌。活动准备:木偶兔子、鸭子活动过程:一、幼儿观看情景表演并引导讨论1、观看情景表演(一)提问:你们看,我的两位小客人吃饭时坐的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小兔吃饭时坐得很端正)2、观看情景表演(二)提问:谁把碗打翻了?为什么会翻?小兔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说出一手拿勺,一手扶碗,就不会打翻了)3、观看情景表演(三)提问:我们来看看,小兔、小鸭他们桌上怎么样?为什么小兔面前干干净净,小鸭面前的桌上很脏?二、小结:刚才你们看到小兔、小鸭是怎么样吃饭的,你们要学习谁呢?三、学习儿歌《吃饭》1、小兔吃饭吃得好是因为他照儿歌上的话去做的,你们想听听儿歌里说了些什么吗?老师朗诵儿歌2、老师带幼儿一起念儿歌2—3遍。附儿歌:《吃饭》吃饭时,坐端正右手拿调羹,左手扶着碗。细细嚼,慢慢咽,不剩饭,不挑菜,自己吃饭真能干。情境表演(一):木偶小兔小鸭:到老师家来做客(敲门),老师好老师:今天你们来做客,我准备了你们爱吃的饭菜请你们吃。(兔、鸭面前放一只碗、一把勺。)小兔坐得端正吃得认真小鸭坐不好,东张西望情境表演(二):兔、鸭继续吃饭小兔一手拿勺、一手扶碗、一口一口认真地吃小鸭不扶碗,把碗弄翻了情境表演(三):兔、鸭继续吃饭兔吃得很干净鸭说:这个我不爱吃还用手抓出来教学反思: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第34篇、小班数学比较大中小教案反思
生活化的数学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更有趣、更易掌握。 课题生成: 饼干是幼儿常见、喜吃的一种食品,它不仅种类繁多、艳,而且形状各异,味道丰富。遵循"生活即课堂"的宗旨,熟悉的饼干着手,尝试将数学教育的新观念转化 为教育行为。其目的是在生活活动中做个尝试,并在充分尊重幼儿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通动手操作,让幼儿掌握大中小的区别,在探索活动中,让幼儿感知形状是可 以通过外力改变的。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掌握大、中、小的区别。 2、在探索活动中,让幼儿初步感知形状是可以通过外的。 3、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圆形饼干(大、中、小)每位幼儿三块放人盘中。 2、投影仪、电视机。 3、课前请幼儿洗手并消毒桌面。 活动过程: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掌握大、中、小的区别。 (1)观察饼干,感知形状与大小,发散幼儿思维。 教师,"盘子里的饼干你们喜欢吗?它们都是什么形状 "生活中,你还发现什么东西是圆形状的?"(2)品尝饼干,比较大、中、小。 教师:"三块饼干比较一下,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的?"图案、花纹、厚薄等。)"请你挑一块你最喜欢的饼干尝一尝,然后说说你吃的饼干?"(从大、中、小来分。)"你吃的叫什么饼干,你是怎样知道中饼干的?"(让幼中饼干是相对大、小饼干而言的。)小结:"中饼干比大饼干小些,比小饼干大些,安排们叫它中饼干。"2、在探索中,让幼儿初步感知形状是可以通过外力改! 教师:"刚才有位小朋友咬了一口饼干,你们看,饼干被口洧什么变化?把你的发现告诉老师。""饼干被咬,掰了以后,像什么呢?"……发挥幼儿想像探索大或中饼干的变化。(像船、山峰、扇子……)教师:"饼干被小朋友咬了以后,发生了许多变化,改变的形状。"3、请幼儿继续吃饼干,想像、交流。(先吃完饼干的水、漱水。)效果分析: 本次活动"比较大、中、小"是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利用生活中常见物"饼干"进行粗浅的数学活动。活动来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幼儿在活动中感 到亲切、自然。活动过程难易结合、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恰当的设问激发了幼儿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多通道感知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便于幼儿掌握学习。生活化的数 学活动使幼儿真正做到了"生活即教育",让小班幼儿在没有学习压力和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轻松愉快地学到了粗浅的科学道理,从而掌握了有关数学的奥秘。 专家点评: 皮亚杰认为:"认知的发展不是由内部成熟或外部教学支配的,它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通过他们自己的活动(外显的物体操作和内隐的智力活动),逐步建立分化和理解认知结构。"对幼儿来说,探索的过程要比探索的结果更为重要。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在生活和游戏中进行的有关数学的探索活动容易引起幼儿兴趣,也更容易掌握要学的内容。 因此,隐含在生活和游戏中的数学值得好好开发和利用。 反思与讨论: 谈谈你对"生活化的数学"的认识,检验一下生活化的数学对幼儿是否有作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能按我的教学目标完成我的教学任务。我通过大量的实物让幼儿比较大小一样大,在第一环节出示盆子让幼儿比较大、小一样大时,大多数的孩子能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大盆、小盆、一样大的盆 。在集体操作练习这个环节是突破教学教学重难点的环节,我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个绿色的大圆形、一个黄色的小圆形、两个蓝色的一样大的圆形。在操作过程中我清楚地观察到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能力强弱,大部分孩子都能积极参与,但有部分孩子操作目的不明确,这可能我给他们准备的圆形太多,以至导致一些孩子不懂得怎样拿。在第三环节游戏中我进行了一些调整,孩子的兴致最高,通过活动延伸这一环节巩固了孩子对大小的认识,但在摸到物体后孩子对物体的描述还欠佳。在日后的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还得多加强培养。
第35篇、小班数学公开课学习4以内的点数教案反思
活动名称:数学 活动内容:学习4以内的点数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物体的数量。 2、引导幼儿专注地倾听口令,迅速地按数取物、按物取数。 3、通过活动让幼儿感受计数活动的乐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物体的数量。 活动难点:幼儿能专注地倾听口令,迅速地按数取物、按物取数。 活动准备:课件、标有“2、3、4”点点的袋子、糖果、标有“2、3、4”数字的筐子、爱心乘车卡(有圆点的)、有“1、2、3、4”的小火车、“1、2、3、4”数字卡、装好的糖果袋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今天兔宝宝们要来咱们班做客,让我们来数数今天你来了几位白兔宝宝吧!” 1、教师开课件,课件显示出一只、两只、三只、四只兔宝宝,教师边看边念“一只、两只、三只、四只,一共有四只” 2、“我也为他们准备了几盘好吃的胡萝卜,让我们一起来数数,看看老师一共为他们准备了几盘。(课件显示一盘、两盘、三盘、四盘)教师与幼儿边看边数念出“ 一盘、两盘、三盘、四盘,一共有四盘” 二、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练习4以内的点数,鼓励幼儿大胆点数,并学会说“一共有……” 1、兔宝宝们为了感谢咱们为他们准备的午餐,也给咱们小朋友送了三盒礼物(课件显示一盒、两盒、三盒)教师可以跟幼儿一起进行点数。 2、我们看看第一个盒子里面有什么?(第一个盒子跳一下,然后出来两块蛋糕)与幼儿共同进行点数(一块、两块,一共有两块)“原来兔宝宝们给我们送了两块蛋糕”(屏幕显示数字2)。 3、那么第二个盒子里面里有什么?我们来看看吧!(课件显示3只大螃蟹)教师与幼儿共同进行点数(一只、两只、三只,一共有三只螃蟹)屏幕上显示数字3。 4、还剩最后一个盒子了,我们看看,会有什么呢?(显示四根棒棒糖)教师共同与幼儿进行点数(一根、两根、三根、四根,一共有四根)屏幕上显示数字4。 三、进行操作练习,进行按数取物、按物取数的操作。 1、兔妈妈开了一个糖果店,需要小朋友们帮忙包装糖果,包装时,袋子上有几个圆点,我们就要装上与圆点一样多的糖果。我们来开小火车一个一个告诉兔妈妈你的圆点数是几?去拿跟你圆点数一样多的糖果。包装完可以跟旁边的宝宝说说你装了多少糖果。 2、现在请你们把糖果放到筐里,筐上面标有数字1234,你手中袋里的珠子是多少就放到相应数字的筐里。请手中珠子数量是2的小朋友把袋子举起来让我们看看,请上前把珠子放到2的筐中。3、4同样。 3、小朋友们真棒,给我帮了很大的忙,我现在请小朋友们乘坐小火车去一个地方,给每位幼儿发爱心乘车卡,每张卡上都有圆点,请小朋友认真数数卡上的点数,并根据点数乘上相应的小火车,这里有四个站台,小火车司机要注意喽,一会停车的时候要按照自己卡上圆点的点数停到相应的数字站台。音乐响起,开车,音乐停,停车。检查小朋友们停对站台没。 4、看看我们每列小火车旁边的桌子上有什么?请小朋友掀开布。有一筐糖果,这是我送给小朋友们的礼物,请每位小朋友拿一袋糖果,并认真数数你的袋子里有几块糖。跟你的好朋友说说你有几块糖,请把糖果拿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分享。今天你们玩的开心吗?我很高兴与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我们下次再见吧!教学反思: 在设计教案的时候,考虑到要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因此,在为孩子准备操作材料的时候,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分发了作业纸,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发现这个教学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36篇、小班主题该不该洗小手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秋冬季节,孩子感冒发烧的情况特别多,在孩子刚入园的时候就已能听从教师的建议,有的已主动会把小手洗干净,但有的孩子还是会忘记。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养成爱洗手的好习惯,我设计了此教案。活动目标1、知道周围的许多东西是不干净的,许多脏东西是看不见的,吃东西之前愿意洗手。2、引导幼儿关心周围的人,愿意与周围的人分享自己的食物。活动准备1、好吃的食物一袋;白色湿毛巾;玩具、图书等物品。2、刚刚洗过手,分三组坐在桌旁,看图书、玩玩具、聊天。活动过程1、 情景设置:大班哥哥姐姐送来好吃的食物老师: 你是哪个班的小朋友?到我们班有什么事吗?大班幼儿:我是大班的小朋友,给弟弟妹妹送晚点来了。我们吃晚点时,觉得幼儿园的晚点太好吃啦,想起小班弟弟妹妹还没有吃过,一商量,大家就派我把好吃的晚点送来啦。老师: 哥哥姐姐真好,有好吃的东西自己不吃,给我们小弟弟小妹妹吃,我们应该说什么呀?(谢谢哥哥姐姐!)2、请幼儿闻一闻晚点的味道,激发幼儿想吃好吃的的愿望。引导幼儿商量吃的方法。提问:1) 哥哥姐姐送来的好吃的真香,谁想吃呀?请幼儿将桌上的物品收到架子上。2) 这么多小朋友都着急吃一袋好吃的,我们怎样做才能快点吃到呢?3)小朋友现在能吃好吃的吗?为什么?4)谁不愿意去洗手?为什么?(手不脏,手没摸脏东西,周围的物品不脏。)3、小实验:它们干净吗用白色湿毛巾擦拭幼儿认为干净的物品如:图书、桌椅和玩具等,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毛巾颜色的变化。结论:我们周围的许多东西都是不干净的,许多东西脏了,小朋友用眼睛都看不出来,脏东西还会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呢。干净的小手,摸了这些东西就不干净了。提问:1) 毛巾为什么变脏了?脏东西是哪儿来的?(图书、桌椅和玩具是脏的,毛巾一 擦,脏东西就跑到毛巾上。)2)刚才小朋友为什么说它们是干净的?(看不见)3)小手洗干净后,再摸图书、玩具、桌椅和衣服等东西,还干净吗?4)现在谁愿意先去洗手,把我们用眼睛看不见的脏东西洗掉,再回来吃好吃的食物?4、小朋友洗手,品尝食物,引导幼儿将好吃的送给客人吃。哥哥姐姐有好吃的东西,想着送给我们小弟弟妹妹吃,他们真好!活动反思活动对幼儿进行勤洗手的良好习惯的培养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开始以一条脏毛巾的话题讨论方式进入活动主题,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洗手,鼓励幼儿自己来介绍洗手的方法,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利用通俗易懂的儿歌,具体形象的演示,富有激情的语言,再加上有徒手练习的铺垫,先前进行个别的纠正和辅导,使得实际练习有条不紊的开展。让幼儿真切观察和感知到如何能把小手真正洗干净的真实过程,都学会了用正确方法洗手。
第37篇、小班数学公开课看朋友教案反思
动名称:看朋友活动目标:1、在游戏的情景中感知排序的规律,并尝试按AB、ABC、ABB的规律排序。2、让幼儿数活动中学着仔细观察和倾听。3、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活动准备:PPT、操作材料(红、绿、蓝雪花片若干)、四种不同排列的小路图片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你们听过《小老鼠奇奇的》的故事吗?他是谁?2、今天小兔又要到小老鼠奇奇家做客了,他请小朋友跟他一起去,因为小兔忘了小老鼠奇奇家该走那条路了,请小朋友帮帮他。二、找路——感知ABC的排序规律。1、小兔来到了树林里,看见前面有好多条小路,看这里一共有几条路?(四 条)2、应该走那条路才能到小老鼠奇奇的家呢?每条路都有颜色的,记得小老鼠奇奇说:“走一条颜色有规律的路才能找到他的家,到底哪一条路有规律呢?有什么样的规律呢?(红色、蓝色、白色)按这样的顺序,反复出现,就形成了规律。(第二条路对的)(ABCABC)2、蘑菇排队——感知AAB的排序规律。 小兔继续往前走,它来到草地上看见什么?蘑菇是怎样排队?他们有规律吗?它们排列的规律是什么呢?小兔请你们猜猜两个蘑菇后面是什么颜色的蘑菇,接着应该是缺了那只颜色的蘑菇?(AABAAB)小兔踩了一只蘑菇把它当礼物送给小老鼠奇奇。3、走过小桥——感知ABB的排序规律。 小兔子走呀走, 过了桥就要到奇奇家可是这座桥能过吗,为什么?小兔仔细一看,地上放着两块木板,只要把两块木板放到有规律的桥上就能通过啦,我们帮小兔找找这两块板应该放那里?(ABCABC、ABBABB)三、尝试排序规律1、尝试按AB、ABC、ABB的规律排序小老鼠奇奇家到了,奇奇说:“春天到了,我要请朋友们来我家做客,要在门前铺一条特别的小路别人才能找到我家。今天请小兔和小四班的小朋友一起来帮忙。小老鼠奇奇为你们准备了不同的小路的图片,但每条小路都是有规律的,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小路怎么铺,有的小朋友是选两种颜色的路面,有的是选三种颜色的路面,然后一定要按规律来排列,朋友们才能找到奇奇的家。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有规律排序的情况四、分享交流看看谁的小路最特别,它有什么规律。活动反思: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数学教学要求我们不断地关注孩子的行为,在孩子的兴趣点上去寻找数学活动适宜的教材内容,让孩子在生活中、在游戏中感受数学、探究数学、用自己的经验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善于探索,我们一定可以做到!查找: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看朋友》PPT课件
第38篇、小班数学公开课有趣的图形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正确辨认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并能说出图形的名称。 2、学习使用基本图形拼出各种不同的事物。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PPT、三种图形的大小卡片若干、图形拼摆图4幅。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今天郑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和图形宝宝做游戏,猜猜会有谁呢?(幼儿根据已有认知大胆猜测)喔,小朋友认识这么多图形,下面我们就和图形宝宝做游戏。 二、逐一出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PPT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形特征。 先请出第一个图形宝宝(教师出示圆形PPT图片)。 1、圆形宝宝长得什么样?(圆圆的),它有一条边。 请你用身体表现圆形的样子。(幼儿动作表现) 请小朋友想想你吃过、玩过、见到的什么东西是这种形状的?(引导幼儿进行联想) 2、三角形宝宝长得什么样?(通过观察引导感知三角形有角、有边)我们数数三角形有几条边?(师生点数)有几个角?噢,有三条边,三个角。 请你用身体动作表现三角形的样子(如:双手指尖相对举过头顶,代表三角形等)。 请小朋友想想你吃过、玩过、见到的什么东西是这种形状的?(引导幼儿进行联想) 3、正方形宝宝有几条边?几个角?谁来数一数(幼儿点数,回答) 师:正方形有四条边,并且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 请用身体动作表现正方形的样子。 请小朋友想想你吃过、玩过、见到的什么东西是这种形状的?(引导幼儿进行联想) 你们真是善于观察、善于表现的好宝宝。 三、通过游戏“和图形宝宝捉迷藏”,加深幼儿对三种图形的认知,体验学习的乐趣。 师:小朋友喜欢捉迷藏吗?(喜欢)图形宝宝最爱捉迷藏了,它们藏到哪里去了呢?(出示准备的物品)噢,原来它们藏在下面这些物品里,请你把它们找出来好吗? 1、 播放PPT,欣赏几种图形拼摆组合。 2、引导幼儿说出都是哪些图形拼出来的。 四、图形宝宝变魔术——巩固认知,提升目标。 师:图形宝宝不仅喜欢捉迷藏,还会变魔术呢!你们想不想和图形宝宝一起变魔术?(想),现在就和桌子上的图形宝宝们一起变魔术吧! 五、活动小结: 哇,图形宝宝们能变出这么多神奇的造型,你们还想不想试一试呢?(幼:想)今天就带图形宝宝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继续变魔术,好吗?(幼:好)祝你们表演成功!(鼓掌)教学反思教幼儿辩认平面几何图形是小班数学教育中的难点。原因是几何图形的认识过程往往过于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这个活动中,我以“郊游”的游戏情节为主,使幼儿的情感得到了满足,这样效果会更好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然后再加以室内教学,使幼儿的认识从实物——图形过度,符合认知规律。结束延伸环节比较匆忙。
第39篇、小班数学公开课三只熊的早餐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 2、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只小盒子、6个苹果,FLASH课件活动过程: 一、观察小熊一家,通过比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1、导入:小朋友,看看他们是谁?(小熊)是小熊一个人吗?还有谁? 2、哪个是爸爸?为什么你说他是爸爸? 哪个是小熊宝宝?为什么? 那妈妈呢? 3、小结:在我们家里,一般情况都是爸爸长得最高,宝宝长得最矮,妈妈长得不高也不矮。 二、创设小熊一家吃早餐的情境,通过分碗这一事件,区分 "大"、"小"、"不大也不小"1、引导语:小熊一家今天要在草地上吃早餐,碗呢?早就准备好了三只碗。 2、哪知碗给爸爸?什么颜色的? 哪只给妈妈?什么颜色的? 宝宝呢? 三、情境"分蜂蜜",体会蜂蜜的多少和三只熊的关系1、今天小熊一家要吃4样早餐。他们会吃些什么呢?请你来猜一猜。 2、到底是什么呢?(蜂蜜)第一样早餐是蜂蜜,瓶子上有数字,这个是1号瓶……3、几号瓶给熊爸爸吃?为什么? 几号瓶给熊宝宝吃?为什么? 几号瓶给熊妈妈?为什么? 4、小结:一般情况下,爸爸最高,胃口也最大,所以吃得蜂蜜也是最多的……四、情境"分玉米", 感知"粗"、"细"1、引导语:第二样早餐是什么?(玉米)刚刚蜂蜜瓶子有高有低,我们一下就看出来了。玉米都是一样高的,要怎么分呢?为什么? 2、通过肢体语言引导幼儿感知"粗"、"细"--人是讲胖的,玉米要讲粗(动作提示),慢慢的,就变……(动作收紧)细了小结:熊爸爸胃口最大,吃的玉米也是最粗的……五、情境"分苹果",引导幼儿操作1、明确要求:第三样早餐是什么?(苹果)数数有几个?怎么分呢,他们是这么分的:熊爸爸吃得最最多,熊宝宝吃得最最少,熊妈妈吃得不多也不少2、幼儿复述要求:他们是怎么分的? 3、幼儿走到桌边进行操作活动。教师重复讲述要求:三只熊都要有的吃,要全部分完4、幼儿带着自己的操作卡回到座位上5、评价(1)把错的拿出来:对不对? (2)出示对的:对不对?谁跟他一样?问问爸爸妈妈对不对?六、情境"分鱼"1、引导语:第四样早餐是鱼。盒子上有什么?什么意思啊? 2、哪个盒子给爸爸?(6条鱼的)宝宝呢?(2条鱼的)妈妈呢?(3条鱼的)爸爸妈妈们同意吗? 3、揭开盒子:我们来看看。6条什么样的鱼? 4、现在还是把6条小鱼给爸爸吗? 5、小结:有的时候数字大的表示多,但有时数字大的并不一定表示多。这个问题有点难,等我们长大了就明白了。活动反思《三只小熊的早餐》的数学活动是让孩子在故事情节中认识三只小熊,在对家庭成员的认识中区分大小和比较的大与小,高矮和比较高与矮,由此帮助三只小熊分早餐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大、中、小;在操作中,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让幼儿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活动导入部分通过出示三只熊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同时通过肉眼的观察初步感知大中小的区别,并通过比一比的方法,知道并了解区分大中小的方法,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幼儿乐于在玩中去学习各种知识,对数、大小的概念和都有了些零碎的认识,同时他们对数数、比大小等也非常感兴趣,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对都很喜欢听故事,所以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故事将整个活动贯穿起来,发现三只熊的关系和大小。在这个感知的过程中,让幼儿在观察、操作、讲述、游戏中求知,并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感受新的体验,获得新的经验。
第40篇、托班口渴了,怎么办?教案
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口渴了要喝白开水。2、喜欢听故事、看表演。活动准备1、图片,故事磁带。2、小白兔、小花猫、兔妈妈头饰各一个。3、人手一杯凉开水。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一杯凉开水,让幼儿看看、说说、猜猜杯里装的是什么?有什么用。2、出示图片,讲述故事。故事讲到“好渴呀!好渴呀!”时,让幼儿说说该怎么办。然后教师继续讲故事,让幼儿听听兔妈妈是怎么说的,并一起模仿兔妈妈和小白兔、小花猫说的话。3、三位教师表演故事,鼓励幼儿参与。——三位教师分别扮演小白兔、小花猫和兔妈妈,幼儿可扮演小白兔和小花猫,重点练习对话部分。——最后请幼儿一起来喝水。白开水好喝吗?引导幼儿说出句子:“白开水,真好喝。白开水,真好喝。”活动建议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千口家长也应有意识地与幼儿一起运用故事中的对话“你渴了,快来喝杯水吧!”和“白开水,真好喝。白开水,真好喝”。附:口渴了,怎么办?一天,天气很热,小白兔走出他的蘑菇房子,去找他的好朋友小花猫踢球玩。小白兔把球踢给小花猫,小花猫又把球踢给小白兔,玩得可开心啦!不一会儿,他们就玩得满头大汗,连衣服都湿透了。小白兔和小花猫躲在大树下面,一边休息,一边说:“好渴呀!好渴呀!”兔妈妈看见了,就对他们说:“你们渴了,快来喝杯水吧!小白兔和小花猫“咕噜咕噜”喝了一大杯水,喝完水,他们觉的好舒服呀!连声说:“白开水,真好喝。白开水,真好喝。
第41篇、小班数学长带子飘起来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物体有长有短,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 2、能比较出2个长度相似的物体的长短。 3、体验帮助别人的乐趣。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2条颜色不一的彩带人手一份,2只长颈鹿,不同长短的物体(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动物模仿操 (二)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小朋友,商店里有什么呢? 2、教师出示有长短不一的裤子图片,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物体长短是通过比较知道的。 (三)游戏活动——变变变 老师:出示金箍棒的图片,我们和金箍棒做个游戏吧,跟着老师一起做,先吹一口气,变长变长变长(两手距离慢慢拉长),再吹一口气,变短变短变短(两手距离慢慢缩短)。游戏可以重复两次。 (四)在生活中找长和短 教师:小朋友找一下我们生活中有什么长和短的物体呢,幼儿:大蛇长,小蛇短。大鳄鱼长,小鳄鱼短。教师:还有呢?(教师模仿火车汽笛和汽车汽笛来引导幼儿。) (四)给长颈鹿系上神气的皮带 教师:小朋友们,老师有二条长短不一的皮带,我们来给他们排排队。怎么比较彩带的长短呢,首先两条彩带叠起来,应该怎么叠呢?彩带一边对着一边。这种方法叫做重叠法。还有一种方法是要一边对一边,排排好,叫做重置法。 教师:长颈鹿爸爸和长颈鹿宝宝还缺了一条丝带,请小朋友帮帮忙,比一比,把长的丝带給爸爸,短的給宝宝。 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结束部分 比出后分别把丝带送给长颈鹿爸爸的筐里,短丝带送到长颈鹿宝宝的筐里。活动反思:活动的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收获也很多。只是幼儿在做实验中急于想动手操作,没听清老师的注意事项,活动纪律比较混乱。可见幼儿的探索和发现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选择探索活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不可直接控制,而应以尊重和支持,引导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探究活动。所以,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一定的环境来鼓励幼儿积极探索。
第42篇、小班数学公开课4的形成教案反思
活动内容:4的形成活动目的: 1、学习4的形成,知道3添上1就是4,点数4个以内物品。 2、认读数字"4",了解其实际意义。 3、喜爱参加数学活动。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4的形成》,"坐汽车",数字卡片。 学具准备:"坐汽车",数字卡片。玩具汽车4辆;生活中含有数量4元素的物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问好,走线,线上游戏:一家人。 二、集体活动。 1复习3的形成。出示课件幻灯片《我会说》。 点击出示2只小兔和数字和数字卡片"2",再添上1只小兔和数字卡片1,引导幼儿说出:2只小兔添上1只小兔就是3只小兔;2添上1就是3,,在初示数字卡片3. 2、探索4的形成。出示课件幻灯片《你会吗》。 创设情境:现在站台上有3只小兔在等车。如果再来1只小兔,会有几只小兔?鼓励幼儿用学具探索4的形成,先摆3只小兔,找出对应的数字卡片,再添上一只小兔,并找出其对应的数字卡片。然后点数一共有几只小兔,并用对应的数字卡片表示形成后的数量。 小结:3添上1就是4. 3、在生活中认识4的形成。 出示课件幻灯片《我会做》,幼儿练习4的形成。 出示课件幻灯片《你发现了吗?》,幼儿在生活中找出4的形成。 4、认读数字4,出示课件幻灯片《我会认》,引导幼儿说说数字4像什么? 三、操作活动: 幼儿操作学具"坐汽车"。操作生活中含有数量4元素的物品若干。 四、交流小结,收拾学具。活动反思小班幼儿持续观察时间很短,不会概括和联系起来观察某一事物,而数学的抽象性特点使幼儿的发展要经过连续不断的系列阶段,而其最初的来源是一些十分具体的行动。同时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思维“拟人性”的特点非常明显,其认识活动的无意性占优势,而有意性正在形成。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小班幼儿的特点,创设了小猴一家来做客的生活情景,把教育内容设计得生动形象、新颖奇特,以此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来自主探索4的形成。把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让幼儿从“游戏动作”中感知、体验、积累有关数学的知识和经验。让幼儿通过与材料相互作用主动获取知识,提升幼儿有关数形成的相关概念。整个活动从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应用新知识,做到层层递进,从而逐步提升幼儿各方面能力。
第43篇、小班数学小老鼠的水果店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继续感知分类,学习按大小顺序将水果排序。 2.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物体排列的顺序。 3.能积极参与活动,对排序活动感兴趣。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每位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3.水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这是谁啊?(小老鼠)小老鼠开了一家水果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观看课件,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水果店"。 二、学习按大小顺序将水果进行排序。 1.看看说说,引导幼儿观察并比较大小。 (1)提问:这是什么水果?数一数有几个苹果呢? (2)这些苹果有什么不一样呢?哪一个最大?哪一个最小? 2.学习将3个苹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1)请幼儿先比较出大小,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练习排序。 (2)幼儿和教师一起说排序的规则:小的--大的--最大的。 3.练习将3个苹果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 (1)按从大到小地排序。 (2)请小朋友尝试从大到小排苹果。 (3)幼儿和教师一起说排序的规则:大的--小的--最小的。 三、操作巩固,加深按大小顺序将水果进行排序方式的理解。 1.师:水果店里还有许多水果没有摆放整齐,小老鼠想请小朋友帮忙,这些水果可以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样子来排队,你们愿意帮忙吗? 2.幼儿操作活动,进一步掌握有规律的排序方法,教师适当指导。 3.评价幼儿的操作材料,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操作结果。 4.请把你的水果放在四、快乐水果宴。 师:小老鼠非常感谢小朋友的帮助,它给我们准备了许多香甜的水果,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吧。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第44篇、小班数学活动小熊的生日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 2、乐意参与集体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3、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各种图形的食物若干;小熊布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以“小熊”过生日,引入课题小朋友,知道这是谁吗?(小熊)今天呀是小熊的生日,丁老师请我们小(3)班的小朋友一起为小熊办生日会,来布置东西好吗? 二、请幼儿帮助小熊布置生日会(巩固认识图形)1、引导幼儿看一看,小熊为自己的生日会准备了很多好吃的东西,看看,她都准备了些什么呢?什么东西?什么形状? 2、幼儿自选一样喜欢的食物坐下来。 老师请小朋友各自选一种自己喜欢的食物,来说说,你拿到了什么,是什么形状的? 3、请幼儿帮忙布置好生日会,将东西分别放在三个盘子里。(每个盘子贴上一种图形标志)好,现在我们都选好了东西,一起来布置生日会吧!瞧!老师还准备了三个盘子,请你们把东西各自送到盘子里去好吗?现在开始(幼儿送食物)4、检查幼儿是否将东西放对盘子,引导幼儿按三种图形的不同特征来进行布置。 都将吃的东西摆放好了,那我们来看看都放对了吗?(师幼检查)延伸活动:食物造型(师用各种食物造型成一份礼物送给小熊,激发幼儿也用同样的形式送礼物给小熊)今天,丁老师也给小熊准备了一样礼物,瞧!是什么呢?(饼干做的娃娃),你们知道是用什么做的吗?那你们想不想也给小熊准备一份精美礼物呢? 四、送礼物瞧!小动物们也都来给小熊过生日了,我们一起把礼物送给小熊吧,祝小熊生日快乐!(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去分享分享吧)唱生日快乐歌。 《小熊的生日》课后反思: 我们班孩子在刚开始,感知图形的颜色时候,他们还是区分的比较好的,可是在接下来感知形状的活动中,有许多小朋友把形状和颜色混在一起了,所以通过本活动目的是在于复习认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等各种图形。 在活动中我让幼儿在“猜一猜、找一找、做一做、拼一拼”的几个环节中,引导他们发现并知道生活中也有很多东西也是各种各样形状图形的。 活动一开始,我先拿出一些饼干,请幼幼儿们说说他们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并从从桌上拿一个和我不一样的图形,然后问幼儿:“你们拿的是什么形状?”幼儿们逐一回答出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名称。接着,我再问幼儿:“你见过什么东西是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部分幼儿回答得较积极,说出了一些圆形、三角形与正方形的物体。接着,我又请幼儿拿着自己选择图形的饼干分别在土司上来打扮,看看能拼出什么东西?大部分幼儿能很好的拼出各种不一样的东西,比如:笑脸、脸谱等等。接着我请个别幼儿在拼,三角形拼成了一个正方形,这时,我看到有个小朋友把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大三角形,我就请他上来拼给大家看,许多孩子也纷纷拼摆了起来。接着,最后,我让孩子们随意的拼拼摆摆,有个别孩子拼出了一间房子。 由于我班现在是小班孩子,所以在能力、水平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这次活动,帮助幼儿复习了图形的认识也让我了解了班小班幼儿所存在的差异,更激发了幼儿拼图形的兴趣,整节活动幼儿们基本上都能跟着教师的指令拿取图形和拼拼图形。 从活动中幼儿的表现,我也感到虽然活动中一直在让孩子们拿取图形并进行操作,但对于小班孩子来说,可能游戏化的情境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因为在活动中有小部分的幼儿有些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这些幼其实都是一些能力水平相对较弱一些的孩子,所以,我觉得,对于图形的认识,我们还可以在区域活动中提供一些操作的材料,这样,既可以方便老师的个别指导,也可以让一些能力水平较弱的幼儿有练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反复操作中获得提高与认识。活动反思: 我们班孩子在刚开始,感知图形的颜色时候,他们还是区分的比较好的,可是在接下来感知形状的活动中,有许多小朋友把形状和颜色混在一起了,所以通过本活动目的是在于复习认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等各种图形。 在活动中我让幼儿在“猜一猜、找一找、做一做、拼一拼”的几个环节中,引导他们发现并知道生活中也有很多东西也是各种各样形状图形的。 活动一开始,我先拿出一些饼干,请幼幼儿们说说他们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并从从桌上拿一个和我不一样的图形,然后问幼儿:“你们拿的是什么形状?”幼儿们逐一回答出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名称。接着,我再问幼儿:“你见过什么东西是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部分幼儿回答得较积极,说出了一些圆形、三角形与正方形的物体。接着,我又请幼儿拿着自己选择图形的饼干分别在土司上来打扮,看看能拼出什么东西?大部分幼儿能很好的拼出各种不一样的东西,比如:笑脸、脸谱等等。接着我请个别幼儿在拼,三角形拼成了一个正方形,这时,我看到有个小朋友把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大三角形,我就请他上来拼给大家看,许多孩子也纷纷拼摆了起来。接着,最后,我让孩子们随意的拼拼摆摆,有个别孩子拼出了一间房子。
第45篇、小班主题学习漱口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1、通过讨论和教师的引导知道漱口可以清洁牙齿。2、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活动准备:芝麻糖、调羹、镜子、杯子、水、脸盆等。活动流程:请客吃芝麻糖--〉送礼物照镜子--〉讨论清洁牙齿的方法--〉教师总结--〉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尝试漱口--〉让老师看看谁的牙齿最干净重点难点:让幼儿掌握正确漱口的方法活动过程:1、请客吃芝麻糖:过新年的时候,我买了许多好吃的东西,今天请你们吃好吗?(幼儿品尝芝麻糖)2、送礼物,照镜子:我还准备了小礼物送给你们,你们看看是什么?(镜子)今天我们来照照嘴巴里面有什么?(牙齿)牙齿是什么颜色的?(引导幼儿发现牙齿上的黑芝麻)黑芝麻爬到牙齿上去了,牙齿变脏了,你有什么办法把黑芝麻从牙齿上赶走呢?3、幼儿自由讨论清洁牙齿的方法。4、教师总结:牙齿脏了可以用牙刷刷牙,也可以用漱口的办法,可是幼儿园里没有牙刷,就让我们来漱口吧。5、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1)教师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起嘴,咕噜咕噜吐出水。(2)幼儿边念儿歌边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空手模仿)请个别幼儿听口令做动作。集体听口令做动作。6、漱口:幼儿拿好杯子喝水漱口,吐在脸盆里。7、让客人老师看看谁的牙齿最干净。教学反思: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第46篇、小班数学学习3以内的点数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习点数3以内物体的数量。2、引导幼儿迅速地按数取物。3、通过活动让幼儿感受动手操作的乐趣。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3以内物体的数量。活动难点:幼儿能迅速地按数取物活动准备:课件、标有“1、2、3”点点的袋子、糖果、装好的糖果袋活动过程:一、导入“今天兔宝宝们要来咱们班做客,让我们来数数今天你来了几位白兔宝宝吧!”1、教师开课件,课件显示出一只、两只、三只兔宝宝,教师边看边念“一只、两只、三只,一共有三只”2、“我也为他们准备了几盘好吃的胡萝卜,让我们一起来数数,看看老师一共为他们准备了几盘。(课件显示一盘、两盘、三盘)教师与幼儿边看边数念出“ 一盘、两盘、三盘,一共有三盘”二、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练习3以内的点数,鼓励幼儿大胆点数,并学会说“一共有……”1、兔宝宝们为了感谢咱们为他们准备的午餐,也给咱们小朋友送了三盒礼物(课件显示一盒、两盒、三盒)教师可以跟幼儿一起进行点数。2、我们看看第一个盒子里面有什么?(第一个盒子跳一下,然后出来一块蛋糕)与幼儿共同进行点数(一共有一块)“原来兔宝宝们给我们送了一块蛋糕”(屏幕显示数字1)。3、那么第二个盒子里面里有什么?我们来看看吧!(课件显示2只大螃蟹)教师与幼儿共同进行点数(一只、两只,一共有2只螃蟹)屏幕上显示数字2。4、还剩最后一个盒子了,我们看看,会有什么呢?(显示3根棒棒糖)教师共同与幼儿进行点数(一根、两根、三根,一共有3根)屏幕上显示数字3。三、进行操作练习,进行按数取物的操作。1、兔妈妈开了一个糖果店,需要小朋友们帮忙包装糖果,包装时,袋子上有几个圆点,我们就要装上与圆点一样多的糖果。我们来开小火车一个一个告诉兔妈妈你的圆点数是几?去拿跟你圆点数一样多的糖果。包装完可以跟旁边的宝宝说说你装了多少糖果。3、小朋友们真棒,给我帮了很大的忙,我现在请小朋友们乘坐小火车去下面一个地方。今天你们玩的开心吗?我很高兴与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我们下次再见吧!教学反思:优:1.本节课选题适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2.本节课思路清晰,环节设计新颖,抓住了幼儿喜欢小动物的心理,并加入游戏,充分调动了班级幼儿的积极性。与老师配合的很好。缺:1.由于时间的原因,本节课没能让全部幼儿进行操作。2.在教学过程中,点数方法强调的不够深刻,造成幼儿操作时需要老师提醒。这节课总的来说还比较理想,如果在上这节课我会加大难度,比如,三个小动物要用数字“3”表示,另外在点数方法上我会反复想幼儿说明。
第47篇、小班数学活动猴子上学啦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1、学习数数1~5,能点数5的数量2、让幼儿喜欢参与课堂游戏3、培养孩子的观察力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重点:学习数数1~5,能点数5的数量活动难点:能通过图片的观察,培养孩子的观察力二.活动准备1、PPT课件三.活动过程(一)热身: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听听,是谁来了? 播放音乐《猴子上学》 幼:猴子师:哇,小朋友真棒!那就掌声有请我们的猴子小客人出场(二)导入: 师:小朋友,猴子有话要跟小朋友说哦!(老师扮演猴子角色)说"各位小二班的宝宝们好,今天我要去上学了,我想请小二班的宝宝们陪我一起去上学,好吗?"幼:好师:那我们出发咯! (三)主题部分1、看ppt,开始学习1~5的数数师:哇,我们终于来到猴子幼儿园啦!宝宝们看,里面有好多小猴子同学哦!他们玩得好开心呢! 师:那里面究竟有多少只小猴子呢?宝宝们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引导小朋友看着图片学习数数1~5)2、运用故事形式,学习数数1~5师:宝宝们,猴子幼儿园好大哦!我们跟猴子一起参观幼儿园好吗?我们会看到什么呢? ①、我们先来到课室,课室里面有上课的桌子和椅子,有多少张桌子呢?请宝宝们数一数(1、2、3、4、5)②、接着,我们去到洗手间,洗手间有厕所可以方便哦!请宝宝们数一数我们有几个厕所呢?(1、2、3、4、5)③、然后,我们来到操场上,操场上有好多猴子在摘桃子,它们摘了多少个桃子呢?请宝宝们数一数(1、2、3、4、5)④、操场上还有小猴子在比赛跑步呢,我们一起帮它们加加油,好吗?我们一 起喊5次"加油"(做上动作)小猴子们比赛赢了,我们一起欢呼5次"耶、耶、耶、耶、耶"!(做上动作)3、进行数数游戏,加固幼儿对数数1~5的学习游戏《我是模仿小星秀》 老师扮演猴子教练,带宝宝们做不同的动作,每种动作做5下,要宝宝们一边做一边数数,例如:拍拍头、拍拍肩膀、切切手、扭扭腰、拍拍手、跺跺脚、默默膝盖等等游戏《小猴子找家》 师:宝宝们,今天和猴子们玩了一天了,开心吗?幼:很开心师:现在猴子们累了,要休息了,你们可以帮猴子找到他们睡觉的家吗?要数清楚每个家有几张床,可以睡多少只猴子哦! 四.结束部分师:宝宝们,猴子们回家休息了,我们也要回家了,今天我们和猴子一起玩,学习了数数1~5,回去记得要告诉爸爸妈妈哦!再见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第48篇、幼儿园小班数学有趣的图形宝宝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巩固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知;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发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 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图形宝宝,教师示范操作材料一份,幼儿操作材料,几张白纸,固体胶课件ppt。 三、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1)师:今天我们去参观图形王国好不好啊!昨天收到了图形王国的国王的邀请,邀请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去参观他的王国。 (2)师:哇!这个王国好大好漂亮啊!国王说他当导游带我们参观他的王国。 (3)师:国王刚才跟我说,他每人送你一个礼物,他的礼物就藏在图形王国里,你们去找找吧? 找到他就送给你了。(如果小朋友不敢拿,教师可带头取礼物,说老师找到了然后拿下来)幼:好(4)师:小朋友,你们都有在国王哪里拿到礼物吗?能跟老师说说你拿到了什么形状的礼物?长什么样的?(请个别小朋友说)(5)师:拿到三角形的小朋友把你的举起来。(正方形和圆形也一样,从中把纠正一些小朋友)2、教师讲解,课件ppt示范(1)师:国王刚才过来跟老师说,他几个图形宝宝不见了,需要小朋友帮他一个忙。帮他找回他的图形宝宝?(出示ppt)(2)师:小朋友你们很厉害哦!都把图形宝宝找出来了。 师:咦!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把准备好的图形宝宝拿出来,让小朋友说出他们的名字)师:图形宝宝们想让你们帮个忙。想你们帮他们看看他们手上的东西是不是跟他们一样都长的一样啊? (3)师:我们先看一下三角形宝宝的东西吧!那个不是跟他一样是三角形啊? 师:刚才我们看了三角形的,现在我们看一下正方形的吧!那个不是正方形啊? 师:三角形宝宝和正方形宝宝我们都看了,我们帮圆形宝宝看看吧! (4)师:我们帮了图形宝宝一个大忙,图形宝宝送给我们好多图形宝宝哦!我们一起看看有什么图形宝宝?(让幼儿说出名字和特点)师:我们有这么多的图形宝宝,能用来做什么好呢?老师手上还有一些白纸和胶水,可以弄什么呢?能不能弄一幅画啊?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去那边的桌子上一起研究一下好吗? (幼儿拼图时间,老师从旁协助)师:小朋友你们拼好没呢?拼好了就拿着自己的画回到座位上做好。 师:小朋友你们组拼得是什么图画阿?你们用的什么图形宝宝阿?大家他说的对不对啊?拼得好看吗?我们表扬他! 师:老师也来拼几幅图!小朋友看一下老师拼了什么图画?用了什么图形阿?(一副一副让小朋友讲述用了什么图形组成的)三、结束活动师:今天我们参观了图形王国,还拼了一副这么漂亮的画,我们带这幅画回课室去跟小朋友分享吧!教学反思:《有趣的图形宝宝》是我们实施的“图形宝宝“主题中的一个活动。本次活动重点是让幼儿巩固对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游戏是中班幼儿活动的最佳方法,而在活动中参插游戏,并辅以形象生动的教具、有趣活泼的语言,会使幼儿对活动的兴致加浓,而在有趣的游戏情景中,幼儿也愿意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参与,从而使幼儿的听觉力、注意力、观察力得到了发展。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乐于参与,积极发现。在这个过程中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也学到了很多。如:如何更好地完成目标;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问题及组织语言;如何发挥孩子们的自主性等等。我将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尝试,注意总结经验,减少“遗憾”。
第49篇、小班数学公开课图形娃娃找家教案反思
教学内容:图形娃娃找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幼儿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识,能按图形特征分类。 2、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相互合作的意识。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教学重点:能按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图形妈妈各一,魔术箱一个。 学具: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图形娃娃各一。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组织教学,师幼问好。 2、引题: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图形妈妈,想请小朋友认识一下。现在,我们欢迎图形妈妈的到来。 二、基本部分 1、播放课件,引导观察。 这是什么图形? 2、摸图形 老师和个别幼儿从摸箱里摸图形,其他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从桌子上找出相应的图形。 3、游戏:“送图形宝宝回家” 图形妈妈怎么啦?为什么哭啊?原来它们想它们的宝宝了,我们把图形宝宝们送回图形妈妈身边去。 (1)我们先去找一找图形宝宝的妈妈在哪。让我们一起学袋鼠跳到圆形妈妈身边去吧!再让我们一起学小乌龟爬爬到三角形妈妈身边去吧!最后我们一起跑到正方形妈妈身边去,看一看是谁先到正方形妈妈身边。 (2)个别幼儿示范送图形宝宝到妈妈身边。 (3)幼儿集体游戏,送图形宝宝回妈妈身边。 三、结束部分 1、小结本节内容,讲评幼儿活动情况,提出希望。 2、听音乐出教室。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第50篇、小班数学活动乘车去秋游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数字点卡进行乘车游戏。 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活动准备】 点卡。【活动过程】 一、幼儿根据点卡乘车。 1、请幼儿领票。 “我们上车啊!要根据自己的车票去坐位子,你的车票是几个点子就找的位置标记也是几个点子,如果要是做错了售票员就会让你下车的。 2、请幼儿乘车。 3、教师充当检票员开始检票。 ①“你拿的是什么票?几元钱的,坐的是什么什么车?” ②“你为什么要坐在这里?” ③错的幼儿。“你坐的什么车?他做的对吗?应该坐在哪辆车?” ④“好!请旅客们坐好车!我们出发了!我们的第一站是直塘!”“上海动物园已到请旅客们下车!”幼儿下车,教师可以适时介绍一些动物。 ⑤“现在请旅客们坐好车!我们继续!接下来一站是沙溪!”好,旅客们,沙溪站到了,请下车的乘客们走好,祝旅行愉快!” ⑥“现在请旅客们坐好车!接下来一站是太仓了,出发!”好,旅客们,太仓站到了,请下车的乘客们走好,祝旅行愉快!”二、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出去旅游真开心!看了这么多的动物!我们下次在去海洋馆好吗?”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相关文章
《大班班体育活动教案40篇》:第1篇、大班体育游戏渔夫捕鱼教案反思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相互合作及灵活闪躲跑的能力。活动准备:1、幼儿人手一条绳子(约2米)。2、幼儿学会儿歌《鱼儿游呀游》。形式和人数:集体游
《大班健康教育教案30篇》:第1篇、大班健康我是健康宝宝教案反思 设计背景 模拟厨房,道具 水果 蔬菜。 活动目标 1. 通过学习儿歌,知道多吃蔬菜对身体是有益的。 2. 培养幼儿从小要养成不挑食,不厌食的饮食习惯。 3. 通过幼儿
《大班安全教育教案10篇》:第1篇、大班安全活动教案:马路安全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马路上的一些交通设施和标志,如红绿灯、停车场、人行横道(斑马线)等。 2、能遵守过马路时走人行横道行人走人行道红灯停,绿灯行等交通规则,养成遵守交通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