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大班下学期体育游戏教案20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大班角色游戏美发厅案例反思
在一次区域活动中,我正在“美发厅”旁忙着收拾东西。“小姐,你要美发吗?”一个甜甜的声音在背后响起,我没在意。“XX小姐,你要美发吗?”声音加大了,原来在叫我,居然还敢直呼其名,简直“胆大包天”,因为确实忙就没理会。忽然,感觉束好的长发在背后被一双小手摸着。看来“美发师”看上了我这一头长发,不去美一下是不行的。再说孩子们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呢?干脆将计就计趁机调查一下。
主意打定我放下手中活,转身笑眯眯地说:
“谁是美发师,你是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的?”小女孩菁菁站了出来,“我是美发师,绝对给你做好。
”“听张老师喊你呗,我就知道了。
”她一脸神气的样子,原来这么简单。
一场顾客与美发师之间的自由交谈开始了。
美发师:“你得低下头,把头发低下来。”
顾客:“你们这儿没有专门洗头用的长躺椅吗?这样不舒服。”其实我是怕她们把头发弄的一团糟。
于是菁菁叫了小文文、亭亭等几个小女孩七手八脚的忙了起来。一会儿,她们就用几张小椅子拼了张洗头躺椅。一切动作都比较专业:
拔掉我的发圈,象模象样的抓搓头发。打开假水笼头冲了冲、吹头。
美发师:“你想做什么发型?”
“你看我做什么好,就做什么吧!”我装做很随便的样子。
美发师:“你会唱《青藏高原》吗?”
“不会”我如实回答。
“你唱歌不行!”美发师评价到。“你知道这首歌是谁唱的吗?”,“不知道。”我索性装糊涂到底。
“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呢?是一个叫韩红的人,她是一个胖猪猪。”美发师越发得意起来,“这首歌很难唱,我姨妈会唱。”她一边做一边说。“我给你做个韩红式的发型。”
“好吧!”顾客答到。美发师左手拿塑料推子,右手拿剪刀,象模象样地剪起来。闲聊更深入了。
“我以后教你唱。”多么自信、自主的孩子。我笑了。
案例分析:
《纲要》
指出“建立和谐有效的师幼关系是促进师幼互动的有效途径……”
如何建立和谐、有效的师幼关系呢,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尊重幼儿。教师要尊重幼儿的言行、想法,与幼儿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积极营造和谐的氛围。案例中,很好的反映出教师的这仪观点:当小女孩菁菁直呼其名,请她理发时,教师笑眯眯的应答孩子,转身投入到孩子发起的游戏中。再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始终以幼儿为游戏的主体,适时的点拨。
其次,教师要准确定位自己,做平等中的首席。
《纲要》告诉我们“教师要做一个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诚然是要教师准确定位角色。案例中小女孩要与教师玩“美发厅”的区域游戏,教师“放下手中的活”积极的投入到游戏中,很乐意的扮演起顾客来,发生在“美发师”与顾客之间的对话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朋友式的老师。
在“美发师”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合作并引导着幼儿,对于幼儿的问题是“有问必答”,使其在自主的游戏中得到发展。最妙的是教师的隐性引导。在此时教师做个“一问三不知”的“无知人”:“装得很随便”;“索性装糊涂到底”,正是教师的这种看似不导的引导方式增强了幼儿的自信:“象模象样的抓搓头发”;“越发得意”,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七手八脚的忙了起来”;“用几张椅子拼了张洗头躺椅”;“比较专业”;“左手拿塑料推子,右手象模象样的剪起来。”,充分体现了孩子的自主性积极教师的主导地位。
整个谈话过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和谐活泼的场景。
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自主自信的孩子和一个尊重幼儿、思维活跃的教师。正是教师以正确的儿童观,凭借高超的教育艺术促进了幼儿的主动发展。
活动反思:
在这一游戏案例中我体会最深的是在幼儿自主性游戏中老师不能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师角色。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敏锐地观察每个孩子的每一点变化,了解他们的每项兴趣与需要,通过观察游戏了解幼儿,通过环境材料的创设和适当的介入支持幼儿的游戏。游戏中当观察到照相馆生意冷清了一段时间后,我以游戏者的身份以自己的行动以及游戏的语言和材料,暗示幼儿的游戏行为,促进幼儿游戏的发展。我及时提供、调整了游戏材料,且为幼儿提供一些半成品,指导幼儿进行以物代物、一物多用,让幼儿能够自主的活动。
第2篇、大班区域游戏玩法和规则教案
1、游戏名称:蛋盒涂色
游戏玩法:提供装鸡蛋的蛋盒,引导幼儿参照老师的范例,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蛋盒上用涂色。
游戏规则:不要将颜料滴在操作台上,并且用完一种颜色后要将画笔洗净后再去用另一种颜色。
2、游戏名称:美丽的花瓶
游戏玩法:提供装有纸弹簧的饮料瓶、吸管及各色花片,将吸管和各色花片做成花朵后将其插在饮料瓶里装饰成美丽的花瓶。
游戏规则:用吸管和各色花片做花朵时可以用双面胶或透明胶固定,剩余的垃圾不能放入花瓶内,要将垃圾放入垃圾桶里。
3、游戏名称:装饰纸杯
游戏玩法:提供各种彩纸、橡皮泥等,用剪刀将彩纸剪出各种形状的小纸片后再用胶水将其固定在纸杯上或者可以将纸杯用橡皮泥装饰成纸杯娃娃及小动物等。
游戏规则:用橡皮泥装饰纸杯时,不要将各色橡皮泥混合在一起;用胶水固定小纸片时不要用太多的胶水。
4、游戏名称:有趣的磁铁
游戏玩法:提供大头针、回形针、塑料片、橡胶片、纸片等让幼儿依次探索尝试用磁铁去吸以上物体,看磁铁能吸住什么东西?不能吸住什么东西?
游戏规则:在活动中加强小组合作意识,并做好实验记录单。
5、游戏名称:奇妙的颜色
游戏玩法: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混合在一起,就变成了另一种颜色,用红、黄、蓝这三种颜色可以调出许多种颜色。
游戏规则:在探索变幻的颜色过程中要注意操作常规,不能将颜料水洒在操作台上。
6、游戏名称:吹泡泡
游戏玩法:自由选择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等形状的吹泡泡工具用泡泡液吹出好玩的泡泡来,探索吹出的泡泡分别是什么形状的?
游戏规则:用吹泡泡工具轻轻蘸取泡泡液,拿起来后用嘴吹,不能在盛有泡泡液的容器里吹。注意勿将泡泡液溅入眼内。
7、游戏名称:寻找空气
游戏玩法:提供各种塑料袋,把袋口张开,然后用力一晃,把袋口捏紧,这时口袋会鼓起来。再将装满空气的口袋朝脸放气,会有凉飕飕的感觉。
游戏规则:捏紧口袋时速度要快,不要让口袋漏气,否则口袋就不会鼓,也就没有空气了。
8、游戏名称:套戒指
游戏玩法:将相应数量的点子戒指套在对应的写有数字的手指上。
游戏规则:看清手指上的数字与相应数量的点子戒指套在一起不能张冠李戴。
9、游戏名称:图形卡片一物多玩
游戏玩法:将各色各种形状的图形卡片用来分类、排序、配对或拼贴美丽的图案。
游戏规则:选择其中一种玩法,将其放在操作纸板上操作,不要将图形卡片散落在地上。
10、游戏名称:图形宝宝找家
游戏玩法:将各种图案的泡沫物体,通过仔细观察寻找它们的特征并将相应的图形宝宝送回家。
游戏规则:将图形宝宝送回家后用手摁一下,使其固定在自己的家中不易脱落。
11、游戏名称:分苹果
游戏玩法:将同一种颜色的盘子并排摆放,再将相同数量的圆点和苹果放在盘子里,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
游戏规则:注意要将相同数量的圆点卡片和苹果卡片上下摆放在同一个盘子里。
12、游戏名称:快乐阅读游戏
玩法和规则:
1、安静阅读,专心读一本书,学习一页一页地看书,能看懂图书内容。
2、注意身体姿势和用眼卫生。
3、能与同伴一起看书,爱护图书,不撕书、不折书。
第3篇、大班区域游戏教案
益智体验智慧树:
1.不悔棋:两人玩,先把棋都反着放好,然后每次每人翻一张,比大小,大的放回原处,小的给大的一方吃掉,最后看谁的棋子留的最多为赢家。
2.水果排队:利用水果图片用一定的顺序排队。
3.拼鸡蛋:找出点数相应的鸡蛋,并能完整拼成一个鸡蛋。
4.送牛奶:根据要求给每家每户送一定量的牛奶。
小博士:
5.图形变变变:利用不同的图形拼成指定的形状。
6.七巧板:拼成不同的图案。
7.动物接龙:把相同的动物接在一起,变成一条长龙。
生活体验
1.编织练习:一条隔一条进行串编练习。
2.穿衣服:给小动物穿上衣服。
3.系鞋带:练习如何系鞋带。
4.青菜除虫:先根据提示种好青菜,再帮青菜除虫(利用筷子把虫子夹出来)。
5.拧螺丝:给相应的螺丝拧上螺帽。
6.串项链:制作一条精美的项链送给朋友。
巧手体验美术区:
1.插花瓶:给花瓶插上各种各样的花,装饰花瓶。
2.画画我的朋友:在白纸上利用记号笔和画上自己的朋友,可以贴到相框里。
3.做相框:利用皱纹纸装饰相框。
4.做菊花:用皱纹纸搓成长条贴在菊花模板上做成漂亮的菊花。
5.给动物穿衣服:给动物身上绕毛线。
建筑区:
6.搭积木:利用清水积木和牛奶罐搭建各种建筑物,如公园、城堡。
休闲体验竹文化长廊:
1.竹竿之舞:利用小竹竿在竹筒上敲出声音,唱一首学过的歌。
2.竹叶之情:利用竹叶贴画。
3.竹筒之乐:给竹筒穿衣服,绕毛线。
4.竹竿舞:两人拿长竹竿,一人在中间有节奏的跳竹竿舞。
语言体验语言区:
1.童年不同样:说说自己的好朋友或和好朋友说说自己。
2.三字经:熟读三字经。
3.翻牌讲故事:根据所翻的图片创编故事。
4.小舞台手偶剧:利用手偶边表演边讲故事、复习所学儿歌。
5.说说我学过的儿歌故事:看语言幼儿用书讲学过的故事儿歌,学会一页一页翻看。
6.三间树叶房子:利用电脑看课件讲故事。
第4篇、大班数字游戏小青蛙捉害虫教案反思
目的要求
1、感受欢快的音乐形象,模仿青蛙跳,捉虫的动作。
2、喜欢听音乐做游戏。
3、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益虫
准备
农田背景一幅,纸制害虫若干,青蛙胸饰人手一份,音乐磁带、录音机、活动前让幼儿认识青蛙和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教师份青蛙妈妈,幼儿扮青蛙宝宝,宝宝和妈妈一起随着音乐做律动愉快地进教室。
2、发声练习:1 2|3 4|5 6 5|5 4 3 2| 1 - 我是 一只小青蛙 呱呱呱呱 呱
(二)基本部分:
1、复习歌曲《青蛙捉害虫》
2、提问:
(1)宝宝先想一想,捉害虫的时候,为什么动作要轻,不能发出声音?
(2)宝宝做给妈妈看一看,你是怎样捉害虫的?(让幼儿用形体表现)
(3)教师示范青蛙捉害虫动作要领。
(4)青蛙跳:两脚分开,两腿屈膝,手心向前,五指张开,轻轻跳。
(5)捉虫动作:蹲下来,两臂在体前伸直,手触地,腿分开,眼睛盯住虫子,轻轻跳过去捉害虫。
3、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练习两遍青蛙跳和捉害虫动作。
4、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1)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 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做游戏两遍。
音乐开始,幼儿唱歌小青蛙捉害虫,唱完后,做模仿动作青蛙跳,来到农田,蹲下来,做捉虫准备。当教师说轻轻跳过去捉害虫小朋友模仿青蛙捉害虫的姿态,靠近害虫跳跃,捉住害虫,假装吞食。
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做律动小青蛙离开教室。
活动反思:
基本过程我主要设计了小青蛙练本领,我先带领幼儿去荷叶上玩,先示范青蛙怎样跳,然后再进行动作讲解,边讲解的时候幼儿边做动作,然后幼儿自由练习。运动后请幼儿坐到荷叶上面休息,休息时告诉幼儿青蛙宝宝最大的本领是捉害虫,请幼儿学习捉害虫的方法,幼儿学的非常认真,积极性很高。
第5篇、大班游戏水中游戏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2、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要求
1.让幼儿了解水的一些特性,并通过操作,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激发幼儿对一些自然向象的兴趣。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但是对于小班来说,既要让他们记住活动内容又要保证安全还要活动的井井有条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设计本次活动时我始终都以语言来提示幼儿注意安全。引导幼儿积极思维,大胆操作和较完整连贯地表达。
活动准备
1.瓶子、盖子、磁铁、小泡沫板、石块、木块、橡皮泥、橡皮筋、塑料积木。
2.记录卡、笔、操作盘、玻璃水缸。
3.毛边纸和书面纸折的船。
4.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介绍准备的各种材料物品(幼儿说、教师说)
二、幼儿实验(一)
提出尝试题:你们知道盘中的东西放入水缸后会发生什么现象?请把你看到的结果用??的符号记在记录上(?表示上浮、?表示下沉)。
讨论:为什么有瓶子是浮的水面上、有的瓶子沉的水下?
指导:空瓶子盖上盖会浮在水面上,因为它轻;盛满水的瓶子盖上盖就沉在水下,因为它重。
三、幼儿实验(二)
提出尝度题:用什么方法能使浮在水面上的东西沉下去,使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幼儿解题:介绍各种方法。
指导:帮助归纳可以有几种方法。
四、幼儿再次实验(三)
提出尝试题;你能不能用刚才介绍的各种方法试一试,将浮在水上的东西沉下去,让沉在水下的东西浮上来,每做一次,在记录卡上做一个记录。
指导:水有浮力,当放进水里的东西的重量大于水的浮水里的东西的重量大于水的浮力时,东西就往下沉;当放进水里的东西的重量小于水的浮力时,东西就浮在水面上。
五、幼儿实验(四)
提出尝试题:把两只不同纸折的小船放进水里,看看小船会怎么样。(装进同样的小木块)
幼儿解词:毛边纸折的船沉得快。
指导:纸吸足了水分就沉得快。
六、总结。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但是对于小班来说,既要让他们记住活动内容又要保证安全还要活动的井井有条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设计本次活动时我始终都以语言来提示幼儿注意安全。
第6篇、大班游戏美美和丑丑说课稿教案反思
导读:在本节课中我通过玩我想变成一只蝴蝶和蝴蝶与小花两个游戏让幼儿进一步感知蝴蝶的生长过程,充分体现寓知识于游戏这一理念,在该活动中我还通过观看碟片来让幼儿获取蝴蝶的成长知识,整合了语言、科学、音乐表演方面的知识领域。
一、说教材:
该活动选自于大主题《有趣的昆虫》,昆虫世界充满了生机,充满了趣味,无论是绚丽多彩的春天,还是骄阳似炎的夏天,大自然中随处可见昆虫忙碌的身影,面对这一切,成人可能会不屑一顾,而孩子却会欢呼雀跃,用充满好奇的眼睛去观望,用充满灵性的耳朵去聆听,还会迈开那双活泼好动的小脚去追逐,有趣的昆虫引发了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了孩子探索的欲望,因此我将选择其中的《美美和丑丑》这一活动来满足幼儿对昆虫的好奇心。
二、说教法:
在这一活动中,我为了让幼儿更形象、更直观的了解蝴蝶的生长历程,我将在活动中采用图片讲解法、碟片演示法、表演法、游戏法。
三、说游戏性与整合性:
在本节课中我通过玩我想变成一只蝴蝶和蝴蝶与小花两个游戏让幼儿进一步感知蝴蝶的生长过程,充分体现寓知识于游戏这一理念,在该活动中我还通过观看碟片来让幼儿获取蝴蝶的成长知识,整合了语言、科学、音乐表演方面的知识领域。
四、说教学目的:
让幼儿知道蝴蝶的生长过程,从而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五、说教学程序:
我采用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采用语及图片相结合导入主题--讲述故事--观看碟片--游戏活动--结束
六、说教学准备:
蝴蝶及毛毛虫图片、碟片、事先学会《我想变成一只蝴蝶》儿歌。
七、说教学过程:
1、幼儿猜迷语及看图片导入课题。
2、故事《美美和丑丑》
3、幼儿观看碟片。
4、表演游戏:我想变成一只蝴蝶。
5、游戏:蝴蝶和小花。
教学反思:
因为在设计这节课之前,我发现幼儿非常喜欢蝴蝶,但对于蝴蝶是怎么来的,却不知道,所以从幼儿的兴趣入手,针对幼儿的好奇心理设计了这个教育活动。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动感的画面,很受孩子们地喜欢,孩子们观看时都很专注,对小蝴蝶的生长过程有了初步的感知,我有利用清晰的图片和孩子们一起看一起说,就这样,孩子们轻松愉快的获取了蝴蝶的成长的知识,最后设计了对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演示,幼儿在这个环节中表现很积极,在接下来的肢体表演中兴趣很高,唯一不足的是,活动场地不够宽敞,使幼儿不能尽兴的表演。在活动中,还应重点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表达。
第7篇、大班游戏神奇的布袋教案反思
娱乐游戏:神奇的布袋
一、 活动目的
1、提高幼儿的腿部肌肉力量及协调能力。
2、培养幼儿合作游戏的能力。
3、体验同伴间友好的情感。
4、提高幼儿的竞争能力,促进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二、活动准备
1、教师用的布袋一只,底部装拉链,可开合(如图)。
2、幼儿每人一只布袋(由于幼儿的身高不同,布袋的长度有所不同。)
3、皮球若干,障碍物若干,大的塑料筐若干。
二、 活动过程
1、教师扮袋鼠妈妈,幼儿扮小袋鼠,边念儿歌,边活动身体。
2、探索练习
(1)孩子们,今天我们用这个布袋来联系跳的动作好吗?
(2)幼儿自由探索活动方式,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引导幼儿开展合作,仔细观察那些幼儿用双脚行进跳的方式练习,哪些幼儿用合作立定跳远的方式条国障碍屋,等等。
(3)请个别幼儿合作立定跳远的方法:两个幼儿手拉布袋的两端,使其成为一个可任意升降的障碍平面,另一幼儿立定跳越过障碍。
(4)请个别幼儿将双脚放入布袋,示范双脚行进跳的方法并进行简单的追逐游戏,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才能跳得又快有稳。
(5)幼儿进一步联系,教师根据幼儿的身高差异提供合适的布袋,并随时调节活动量。
3、游戏:小袋鼠运球。
(1)幼儿分成两路中队,分别将双脚放入布袋,准备进行游戏。
(2)讲解游戏方法:袋鼠运球时先要跳过障碍物,到前放拿一个皮球装进布袋,然后跳到“家”里将皮球放在塑料筐里。
(3)教师注意观察那些幼儿能字如的搬球,那些幼儿的动作还不够协调等情况,以便在以后的体育活动中加强个别指导。
(4)根据幼儿体能安排游戏次数,并适时调节活动量,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4、游戏结束,放松身体。
教学反思:
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简单的跳跃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会感到枯燥,怎样来进一步锻炼他们的下肢力量呢?在活动的环节设计了一些障碍物,从而提高跳布袋的难度,从而很好地发展了他们的跳跃能力;提高孩子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器材的组合也能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求,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全面发展。在整节活动中,目标明确,在环节设计中,游戏的重点不够突出,语言的组织不够干脆、利落,没有进行环节小结,教师的语速过快,教师应该以一种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以巧妙的言语对幼儿进行游戏行为的启发,使幼儿实现他们的游戏愿望。
第8篇、大班游戏沙堆里的宝藏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初步掌握挖、掏、捧、抓等动作。
2、通过“大带小”的合作形式,体验互相合作,互相帮助的乐趣。
3、提高幼儿的竞争能力,促进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4、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用袋子装好的衣服、帽子等服饰饰品。
2、各种动物胸饰每种2个。
3、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游戏《找朋友》
在音乐声中,找到与自己相同动物胸饰的小朋友。
二、游戏《找宝藏》
1、老师讲解规则,幼儿找宝藏。
要求:找到了宝藏,大班的孩子把宝藏给小班的孩子打扮起来。
2、幼儿介绍自己找到的宝藏。
3、幼儿找宝藏
要求:找到了宝藏,小班的孩子把宝藏给大班的孩子打扮起来。
三、游戏:《快乐的舞会》
“我们今天打扮得那么漂亮,一起来开个舞会吧!”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第9篇、大班游戏欢乐宝宝逛果园教案
设计思路:
球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器械之一,它的特性的会滚动,能弹跳,有着很多种的玩法,不仅能发展走、跑、跳、平衡、爬等动作,而且还能帮助幼儿积累运动经验,提高运动能力.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大班幼儿很喜欢玩球,特别是大球。为了满足大班幼儿的这种需求,设计了以玩大球为主的运动内容,并结合 “我爱我家”以及“金色的秋天”的主题,设计了“欢乐宝宝逛果园”的活动。通过本次活动的设计,其目的让幼儿感受不同球的外形特征和功能,并掌握这些球的特性,进行身体运动,让幼儿体验玩球的快乐。
运动目标:
1、了解大球的功用,并能运用多种方法来玩球。
2、初步尝试合作玩球。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1、按摩球、响铃球、大滚球、羊角球。
2、装扮台风的面具,一教师扮演台风。
3、六个筐(家人和数字对应)、果市货架
4、各种仿真水果(点数)
5、各种辅助材料:绳子、圈、棍、障碍物、彩色板、花布、网架、爬网、软垫、泡沫垫、纸板
6、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欢乐蹦蹦跳
幼儿跟着音乐做《欢乐蹦蹦跳》的律动,活动身体的各个部位。
要点:能按音乐的节奏,并有表情地做律动。
二、出示两种大球,引出运动主题
1、出示大球:响铃球、按摩球。
2、讨论响铃球和按摩球的外形特征和功能。
响铃球:有洞洞,硬,能推滚着玩
按摩球:有刺、软,有弹性,能按摩身体的各个部位
三、幼儿玩大球
1、幼儿自由选择一个球,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教师四周巡视,并进行适时指导)
2、展示交流:
(1)介绍幼儿独立玩球的方法。
(2)介绍幼儿合作玩球的方法
四、提供辅助材料,幼儿再次玩大球。
1、教师提供各种辅助材料(绳子、圈、棍、障碍物、彩色板、花布等)幼儿自由选择辅助材料,再次尝试玩大球。
2、幼儿集合:
交流:如何运用辅助材料玩球。
3、师生共同评价幼儿创新玩法。
五、游戏:欢乐宝宝逛果园
1、教师介绍《欢乐宝宝逛果园》的游戏玩法与要求。
场地中间设置果园场景,四周设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的家。幼儿扮演欢乐宝宝,推着球车到果园摘水果,在摘水果过程中,如果听到“台风”来了的信号时,欢乐宝宝要立即躲避,等台风过后继续摘水果,将摘下的水果一一对应送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的家。
2、要点:
1)每次摘水果时,摘一个水果。
2)听到“台风来了”的信号时,要立即在原地进行躲避。
3)能根据点数对应,送水果。
六、放松活动
推着球车,跟着老师绕场两周离开。
案例:用绳子玩球
幼儿很有兴趣玩各种大球,当玩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出示了其他辅助材料,提示幼儿能利用辅助材料玩大球。元元选择了绳子,看着自己的响铃球,不一会儿,他便拖着响铃球到处跑,边跑还边发出铃铛悦耳的响声。老师表扬到:“哇,元元,你好棒,把绳子穿过响铃球的洞洞,变成一辆响铃滚滚车啦。”听到老师的表扬,很多孩子都关注到了元元,并投去了羡慕的眼光。菲菲也去材料区选来了一根绳子。她玩的是羊角球。可羊角球没有响铃球的洞洞啊,正当她在找什么地方可以穿绳子时,突然,她发现了两只“羊角”,于是兴奋地将绳子的一头系在一个羊角上,跨上羊角球准备出发。没跳几下,菲菲又下来,看了看那根拖在地上的绳子,发了愁。老师说:“菲菲,看看能不能用这根绳子,和好朋友一起玩呢?”菲菲找来了茗茗(也玩羊角球),两人在一起商量了一会儿,便看到绳子的另一端被系到了茗茗的一个羊角上,两人一前一后,向开火车一样,一起前进。她们跳到老师面前,得意地说:“老师,你看呀!我们两人在开火车呢。”
分析:
在活动中,有的孩子能利用辅助材料想出多种玩法,特别是利用棍、布等,但绳子用到的孩子并不多,老师在发现元元很好地利用绳子后,用表扬的语言,使其他孩子关注他,从而给他们启发,确实,菲菲得到了启发,她也去选择了绳子,也确实把绳子和自己的羊角球结合了,但并没有发生作用,于是,老师提醒她是否能和朋友一起玩,此时,通过两个孩子的共同商量, 想出了新的玩法。这不但让孩子体会了自己动手,创造性玩法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合作的快乐。老师要发挥孩子的创造性,虽然提示的少,但在适当的时候,必须给孩子有利的启发,再给孩子广阔的空间去想象和创造。
第10篇、大班游戏小铃铛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感受表演游戏《三只熊》的基础上,使幼儿知道表演的名称,表演中的角色及内容。
2、引起幼儿想表演的愿望。
3、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熊的家。
2、教师活动前排好表演。
活动过程
(一)、交代课题名称,引起幼儿看表演的兴趣。
指导语:“今天,要请小朋友看一个表演,名字叫《三只熊》,看看表演中有谁?”
(二)、幼儿观看表演,知道主要内容,激发幼儿想表演的愿望。
1、表演第一遍。
(1)、刚才表演叫什么名字?
(2)、这个表演中有些谁?
(3)、小姑娘这样好不好?
2、表演率二遍。
(1)、为什么三只熊生气了?
(2)、小姑娘这样做,熊有没有同意?
(3)、请小朋友想办法,小姑娘怎么做熊就不会生气了?(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在门口等,敲门……)
3、表演第三遍。
(1)、三只熊为什么会抓小姑娘的?
(2)、这个表演中的三只熊、小姑娘都是谁演的?
(3)、你们想不想也来表演 ?
4、表演第四遍。
教师表演,请四名想表演的幼儿分别扮演大、中、小熊及小姑娘,跟着老师尝试着表演。
(三)、讲评。
今天,我们看了老师表演 的《三只熊》的故事,知道小姑娘改正缺点向熊道歉,熊就不抓她了。下次我们再来看好吗?
活动反思:
表演游戏是幼儿较为喜欢的游戏,故事《三只熊》形象生动有趣,深受小朋友喜爱。因此,幼儿在活动中能较快地理解故事内容及人物的简单对话,表现出很强的表演欲望。在下次活动中尽量多为幼儿提供表演的机会,让幼儿感受表演的乐趣。
第11篇、大班游戏我们要请一个人教案
游戏目标
1.学习用对唱的形式进行游戏。
2.体验游戏的快乐。
3.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游戏准备场地中画一条横线。
游戏玩法1.参加者分甲、乙两方,间隔3米,面对面一字排开。场地中间划一条横线。
2.甲、乙双方互相唱问之后,甲方派一名代表和乙方被点名的孩子进行推手比赛。双方立定,双手互推,脚移动者算输。输者便要成为胜方得队员。
3.双方循环几轮比赛后,决出获胜的一方。
提示:
双方推手时,脚移动即可,防止将对方推倒。
第12篇、大班游戏击鼓传花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反应的灵敏性,鼓励幼儿在同伴面前大胆表现自己,同时让幼儿感受到玩游戏的快乐。
2、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红花1朵个、鼓一个。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花,告诉幼儿游戏的名称。
2、介绍游戏玩法及规则。
幼儿围成一圈,一人蒙眼在圈内击鼓,圈上小朋友按顺时针方向传花,当鼓声停时,花在谁手上,谁就站出来表演一个节目。表演玩,从表演者开始游戏继续。
3、游戏开始,教师参与游戏中,随时进行指导。
4、游戏评价。
活动反思
从“击鼓传花”的游戏中可以看出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有的小朋友为了能表演节目,表现出传花的过程中有意的拖延时间,不往外传的现象,这说明孩子们的表演欲望增强了,胆量增大了。虽然,这是好现象,但是,我们做为老师也应当引起注意,在肯定孩子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幼儿应当遵守游戏规则,让每个小朋友都能在游戏中体验到其中的快乐。
第13篇、大班游戏有趣的泡沫板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空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晰、响亮,实心的传话筒传出的声音模糊,不响亮。
2、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好奇心,从而使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探索活动,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3、学习与同伴协作活动,增强与同伴的合作意识,体验合作的乐趣。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游戏,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
难点:通过操作,让幼儿感知空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晰、响亮,实心的传话筒传出的声音模糊,不响亮。
活动准备
1、空心传声筒人手一个。
2、实心传声筒人手一个。
3、拟人化的“小问号”符号一个。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根据兴趣玩空心纸棒
(二) 引导幼儿把纸棒当“传声筒”,自由结伴玩游戏
(三) 发现问题,和小问号交朋友
(四)玩传声筒,观察比较空心的与实心的不同之处,解决问题。(五) 游戏“长长的传声筒”,体验与同伴一起合作玩的乐趣。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对探究过程与结果的表达和交流,孩子们由于有亲身的经历和体验,就乐于表达和交流。
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活动环境体现自由性。幼儿在看一看、玩一玩、比一比中自由探索, 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活动内容凸现生活性。活动中的内容都是来自幼儿生活中的内容。3、活动过程呈现轻松性。幼儿在整个活动中都比较轻松,打破了以往的教于学的模式。4、活动策略的多样性。5、教师的角色转变。在以往的活动中,我主要是以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来进入活动并开展活动的,感觉与孩子们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在今天的活动中,我尝试着以孩子们的玩伴这一角色进入活动,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发现,让孩子们感到我是他们的大朋友,从而进一步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使孩子们能大胆地来提问。在实施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和我走的很近,每个幼儿都愿意说、乐于说,而且效果较好。
第14篇、大班游戏数字对对歌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儿歌尝试正确的使用生活中的一些量词。
2.感受大小,粗细,多少的不同。
3.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PPT。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几张 有趣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出示图片
提问一:
第一幅图片上画了谁?比较西瓜和枣有什么不同?(大小不同 )
经验回忆:你们平时在生活中看到的哪些东西很大哪些东西却很小?
提问二:
第二幅图片上有什么?比较一筐苹果和一只桃子有什么不同?(多少不同)
再观察第四幅图:比较一包糖果和一块糕有什么不同?(多少不同)
经验回忆 :在我们班级里你看到的哪些东西很多哪些东西却很少?
提问三:
第三幅图片上画了谁?比较黄瓜和葱 有什么不同?(粗细不同 )
经验回忆 :你们平时在菜场里 看到的哪些东西很粗哪些东西却很细?
三、欣赏儿歌
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可以分成小组,个别多种形式朗读)
对对歌
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西瓜一颗枣
一边多一边少,一筐苹果一只桃
一个粗一个细,一条黄瓜一根葱
一边多一边少,一包糖果一块糕
一边唱一边跳,比比说说记得牢
学习创编:
教师提问,幼儿回答;引导幼儿男女分组问答。
活动总结:
孩子们,我们今天的收获真大,学了词,读了对对歌,还编了对对歌。其实我们的身边处处都藏着反发现和积累反义词,并把它们编成对对歌写下来,背出来。
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投放图片,引导幼儿创编与各种形状有关的对对歌。
教学反思:
《对对歌》的内容是一首琅琅上口的反义词儿歌,在儿歌中作者把一些常用的反义词穿插其中。让孩子在游戏中学到知识。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亲身体会到反义词就在我们身边,激发了孩子进一步学习反义词的兴趣。把在身边找到的反义词用自己的方式编成儿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使幼儿更加明确的认识反义词。
总之,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第15篇、大班游戏公开课动物找房子教案反思
幼儿园大班游戏活动教案:
小动物找家
活动目标:
1、练习走跑动作,提高走跑动作的协调性。
2、学会在走跑活动中保护自己。
3、提高幼儿的竞争能力,促进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4、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
活动准备:
1、场地四周挂有小狗、小猫、小兔标志各一个,小猫、小狗、小兔头饰若干。
2、欢快的音乐磁带。
3、幼儿用书第3册第36页。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随音乐进入场地
今天天气真好啊!徐老师带你们去动物园玩,宝贝们跟我一起来。
二、基本部分:
1、认识小动物的家
师:宝贝,瞧!大森林里小动物盖了很多漂亮的房子,我们来认识是谁的房子
(幼儿参观小猫、小兔、小鸭的家)
2、准备活动
师:大森林的空气真新鲜啊!宝贝们我们一起来活动活动筋骨,请起立
(幼儿跟师随音乐做热身运动)
3、我们玩变变变的游戏
师:今天徐老师带来一个神奇的魔术棒,魔术棒告诉我要把听话的宝贝变成可爱的小动物来玩游戏,请宝贝闭上眼睛
变变变,变成可爱的小花猫(师帮幼儿戴头饰,幼儿演示小花猫走路)
变变变,变成可爱的小白兔(师帮幼儿戴头饰,幼儿演示小白兔走路)
变变变,变成可爱的小鸭子(师帮幼儿戴头饰,幼儿演示小鸭走路)
4、带领幼儿玩“小动物找家”的游戏
(1)师:小动物们快快来啊,我们一起玩找家的游戏
A、幼儿随老师做运动
师:轰隆隆,轰隆隆,小动物们天要下雨了,我们回家吧,瞧!我们回家的路上要过独木桥,要爬过草地,哪个勇敢的小动物能演示给我们看怎样过独木桥和草地(表扬勇敢的小动物)
B、幼儿尝试过独木桥、草地的方法
谈话:你们觉得过独木桥、草地应该注意什么?
师小结:过独木桥时可以把胳膊平举在身体的两侧,这样可以保持身体的平衡,不要推,不要跑,不要挤我们分成两组一个一个来要注意安全,过草地膝盖要触到垫子上,小心注意安全,我们回家吧
C、小动物们雨停了,太阳出来了,我们一起去山坡看太阳啰,过草地独木桥时要注意安全啊,火车要开动了,小动物们要跟上啊
师:呼呼呼,呼呼呼,山坡的风很大啊,小心着凉我们回家吧,哎!小动物们回家的路上要钻过山洞,我们应该怎样钻山洞啊?(表扬勇敢的小动物)
师小结:钻山洞时,要把双手放在头上,保护头部不要碰伤,不要挤不要推我们分成两组一个一个来,注意安全,回家吧!
玩了一天都累了,我们回幼儿园吧,回家的路上宝贝要注意安全啊
6、放松活动:
教师和幼儿一起听音乐模仿小动物跳舞。
(小动物回到家以后高兴极了,它们还跳起了舞。我们大家来学一学,它们是怎样跳舞的?“小猫洗洗脸、小兔蹦蹦跳、小狗摇尾巴……”
三、结束部分:
这节课主要是让幼儿在各种游戏中锻炼走跑的协调性
四、活动延伸:
幼儿用书第三册第36页,操作练习。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第16篇、大班游戏滚动的宝宝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席子、塑料台布自制成的滚筒,让幼儿尝试进行运动,幼儿可以用身体趴着或站着将席子、塑料台布自制成的滚筒向前进行滚动,还可以用其它的办法来玩,激发幼儿对玩此游戏的兴趣,让幼儿在玩中其乐融融。
运动目标:
1、有兴趣尝试“滚动的宝宝”的运动游戏。
2、体验合作玩的快乐。
3、体验游戏中互相合作的快乐及获得成功的满足。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运动材料:席子、塑料台布自制成的滚筒若干。
运动过程:
一、教师介绍运动内容,激发兴趣
二、幼儿尝试运动
1、这些用席子、塑料台布自制成的滚筒可以怎么玩?
2、怎样玩才能使席子、塑料台布自制成的滚筒向前移动?(幼儿讨论)
3、幼儿自选器械尝试运动
幼儿在尝试运动过程中,教师进行观察,并进行适时引导。
三、幼儿展示交流
1、幼儿集中,请部分幼儿将自己的玩法进行展示与交流。
2、教师和幼儿共同进行评价。
3、教师进行提示:
(1)除了用身体趴着将滚筒向前进行滚动外,我们还可以怎么样将其向前滚动?
(2)合作玩怎样玩?
四、幼儿再次进行运动
幼儿再次进行运动时,教师观察幼儿是否有新的玩法产生。
重点:引导幼儿能合作玩。
案例一:滚动的宝宝
教师们为大班的幼儿自制了“滚动的宝宝”户外运动区域器械,这些器械是用席子、塑料花台布和透明台布制成的,将这些材料做成圆形让幼儿钻在里面进行滚动,由于教师急于投放,让幼儿直接玩了起来,结果,能力强的幼儿玩起来了,而且也较感兴趣,能力弱的幼儿只在旁边观看,但是在教师的催动下,这些幼儿也愿意尝试,玩着玩着他们都一一走掉了。
分析:
用生活中的材料席子、塑料花台布和透明台布制成的幼儿运动器械,教师很有创意。但是在投放前,教师缺少兴趣的激发,由于自制的滚动器械是用生活中的材料席子、塑料花台布和透明台布制成的,不象买来的滚动器械那么漂亮,而且买来的滚动器械直接就是撑着的。可是自制的滚动器械是撑不起来的,要靠幼儿的钻进去的身体来支撑,一边支撑一边向前爬,这对刚升入大班的幼儿要完成这样的游戏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采取的指导策略应该是:
1、先请大班的幼儿作示范,还可以请班上能力强的幼儿作示范,从而引起幼儿玩的兴趣。
2、让能力强的幼儿和能力弱的幼儿一起玩,已此带动。
3、教师用语言进行鼓励,幼儿一边玩一边不断地进行鼓励,对有进步的幼儿在全班再进行表扬,还可以适当进行一些小的奖励,比如:用小的粘纸贴在幼儿的手上或额头上,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幼儿玩的兴趣。
案例二:滚动宝宝变成船宝宝……
经过教师的引导,中二班幼儿终于对滚动宝宝的游戏开始感兴趣,并积极去尝试去玩,也玩的很开心。一天、两天,一个星期、两个星期,渐渐地幼儿玩此游戏的兴趣又降了下来,只见金金说:“我不想玩了”玲玲说:“我爬得累死了” 等等,有的幼儿还将席子摊在地上,索性整个人躺在上面。教师见此情景马上想到,是不是在前期幼儿对此游戏的基础进行变动,于是教师就说:“爬得累了,躺在席子上休息也是一种办法”。经教师这么一说,在爬动的幼儿也都模仿了躺在席子上休息的动作,接着,教师又说:“滚动宝宝是不是能变成其他的宝宝”。这时只见莱莱和琪琪马上将席子变成船宝宝,两人站在席子里面,小心的走着,教师问她们,你们开着什么呀?莱莱和琪琪说:“我们是船宝宝,开小船”。于是许多条小船开出来了。接着肖肖等幼儿都用席子或塑料台布搭起了房子,人在里面蹲着、跪着…….幼儿玩的办法多了起来,玩的兴趣也高了起来。
分析:
幼儿运动的兴趣是靠教师去激发的,而兴趣的延续也是靠教师的引导去维持的,案例中当幼儿对玩“滚动宝宝”的游戏兴趣开始降低时,教师能意识到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恰当的引导,同时进行逐步的推动,使幼儿下降的兴趣重新点燃。如果教师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幼儿对运动的兴趣与积极性就会消失,他们会玩不下去而离开,现在正因为教师能及时进行推动,幼儿对玩席子滚桶的游戏又得到了延续。
案例三:我们会……
“滚动的宝宝”游戏歇了一阵子后,今天又开始玩此游戏了,有的幼儿趴在席子滚筒中向前爬动、有的幼儿把席子滚筒当做小房子,还有的幼儿两个、三个合作,将席子和塑料滚筒当做小船在慢慢的向前开……,“扬扬”突然说:“我会站在席子筒里面向前滚动”接着他起劲地叫老师看,叫小朋友看,并起劲的作示范,只见他人站在里面,用手撑住席子筒的顶部,用双脚踩住席子筒的底部,将席子向前移动。真象一只火车轮子在滚动。这时,又见琪琪和琳琳两人钻进一个透明的塑料筒里,两人配合慢慢地将其滚动,当滚动到一根旗杆下,琪琪突然说:“我们转弯爬”,说完,琪琪和琳琳两人一转身将其反向滚动,只见她俩一边笑一边滚,好象一对蜗牛朋友趴在玻璃床上。老师见其状后,马上召集幼儿过来,让他(她)们再次示范给大家看。
最后,老师用观察的眼光又扫了一扫整个草地,都见幼儿在积极的玩此运动游戏。
分析:
当幼儿对一样运动器械玩了一段时间后,会感到不新鲜,容易玩腻,教师采用暂停一段时间的方法,吊吊幼儿的胃口,其实这也是策略,当幼儿暂停一段时间后,再让幼儿玩此运动,他们运动的积极性会更高涨,运动中创造的潜能更会发挥出来。象“扬扬”站在把席子筒里面向前滚动、琪琪和琳琳碰到障碍物会想办法急转身等等,这些举动都是在前期的基础上发挥出来的,幼儿在运动中创造性的发挥不是教师刻意的去教的,而是在经验的积累上自发的,这种自发是在一种良好的运动环境中产生的,因此,当幼儿的创造潜能发挥出来后,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将他们的创造潜得以辐射。只有这样,幼儿的创造潜能在运动中才能不断释放。
案例四:“小船”变“火车”
中(2)班幼儿玩“滚动的宝宝”活动已有一段时间了,在老师的带领与推动下,幼儿对该活动始终处于高涨的热情,她(他)们在原有玩的基础上,继续滚动着用席子、透明塑料台布、塑料花台布做成的滚筒,幼儿滚着、爬着、走着、笑着。
这时,草地上慧慧和华华两人正套在用席子滚筒中做开小船的游戏,开着开着突然和前面的小船碰着了,大家会心的笑了起来,于是慧慧说,我们把小船变成火车吧”,边说边用手拉住前面的席子筒,就这样一列“火车”产生了,她(他)们小心的开着,谁也不愿散开。
看这她(他)们的火车,其他幼儿接着也模仿了起来,于是草地上许多列火车又产生了。
分析:
根据大班幼儿的特点,教师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运动环境,在教师的带领下,该班幼儿玩此游戏的兴趣一直在持续,“小船”变“火车”其实是幼儿运动经验的迁移,她(他)们在“小船”的经验上就想出了“火车”。“火车”的产生吸引了其他幼儿,她(他)们进行了模仿,积极的在体验。其实模仿也是一种学习,再说,大班幼儿喜欢模仿。因此,让幼儿在模仿中体验新游戏的玩法以及感受新游戏的快乐,这也是一种积极运动的表现。
反思:
这个游戏对幼儿来说,很新鲜,幼儿都能参与到游戏中去,在配合中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养成了守规则好习惯,更进一步也学会了自己和其他幼儿的默契合作。
第17篇、大班游戏跟图形娃娃玩游戏教案反思
设计背景
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是小班计算教学的内容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接触到常见的这些图形,并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通过本次活动,幼儿运用视觉、触摸觉、运动觉等来感知它们的特点,使幼儿加深对这四种几何图形的认识,并得以巩固。
活动目标
1、通过拼摆图形,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基本特征的掌握,能够区分四种几何图形。
2、通过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创造性思维。
3、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掌握这四种图形的基本特征,能区分四种几何图形。
难点:排除物体大小、颜色的干扰,正确认识这四种图形。
活动准备
1. 图形宝宝图片、幼儿操作用的四种几何图形若干
2. 固体胶、纸
3. 几何图形拼组成的几幅画
4. 奇妙箱
5. 水彩笔、蜡笔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教师扮演图形妈妈,带图形娃娃(幼儿)做律动。
(二)游戏巩固
1. 游戏:摸一摸“奇妙箱”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奇妙的箱子?(本文.来源:幼儿园学习网.教案网)(出示奇妙箱)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的是什么秘密?
(1)师念儿歌:奇妙口袋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出来看看是什么?摸出一本书,问:“这是什么?它们是什么形状的?(书、长方形)为什么说书是长方形的?
问: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长方形的?(启发幼儿说出)
(2)再念儿歌:奇妙口袋东西多,请某某小朋友来摸一摸。
当幼儿摸到后,要求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物品?游戏反复进行。
(3)教师总结:奇妙箱里的东西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正方形的、还有的是长方形的。(边说边指相应的物品)(3)、你怎么知道它是三角形/正方形/圆形/长方形的?
(4)老师总结: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正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而且四个角一样大,四条边一样长;长方形也有四个角、四条边而且四个角一样大,对面的二条边一样长;圆形就是圆圆的没有角的,边摸上去是光滑的。
2. 游戏:捉迷藏
(1) 师出示背景图,请幼儿找出其中的图形宝宝。
(2)请幼儿分别找出各种图形,并说出有几个?
(3)游戏:添画(变戏法)
1、交代要求
师:小朋友的本领真大,现在请你们玩个“变戏法”的游戏。盘子里放着许多图形宝宝,等会儿请你们挑选自己喜欢的图形,在这些图形上添画几笔变成有趣的物品,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变的东西和别人不一样。
2、幼儿发挥想象,自由拼图。
3、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三)教师小评本活动幼儿表现;作品展览。
(四)活动延伸将剩下的图形投放到区角活动中。
教学反思
首先,能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活动目标。整节课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幼儿的主动探索学习,体现得很和谐融洽。圆形、方形、三角形、长方形…… 这些看似复杂的几何图形对孩子们来说其实是挺熟悉的。在周围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图形,只是他们有时候没有留意而已。教师引导孩子运用自己的感官去熟悉、分辨这几种常见图形。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自己去看,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变化它们。在图形组合、变化图形的过程体验到操作、创造带来的成就感。
整个活动以游戏形式贯穿,层次清楚,活动环节一环扣一环。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温馨,宽松的活动气氛。老师也提供给了孩子自由表现的机会,尊重了每个孩子的想法和创造,使每个孩子在活动中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勤奋学习,勤于动脑思考,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
第18篇、大班游戏纸盘游戏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鱼的基本特征。
2、能用纸盘做成鱼的外形,并用勾线笔设计、蜡笔装饰出鱼身上的花纹。
3、让幼儿体验装饰纸盘鱼的乐趣。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纸盘鱼”范例,纸盘若干,勾线笔、蜡笔、双面胶、剪刀。
2、海底世界背景图一副。
3、水族馆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例,引起幼儿兴趣。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鱼宝宝,我们来看看这条鱼身上有些什么呀?”
2、师:“这条鱼它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呢?鱼的尾巴是是什么形状?”
3、请个别幼儿回答。
二、观察范例,推想制作方法。
教师出示“纸盘鱼”,提问:
1、这条鱼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纸盘)
2、这条鱼是怎么做成的呀?哪个小朋友来说说。
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总结:
原来呀,这条小鱼是老师用纸盘完成的,先在纸盘的一边剪下一个小三角形,然后把剪下来的小三角形当做是鱼的尾巴贴在纸盘的另一边,这样一条小鱼的样子就完成了。
三、示范讲解:
1、教师示范:先用剪刀,在纸盘的一边剪下一个三角形。那剪下的一片怎么办?用双面胶把它贴在纸盘的后面。
2、师:“老师的小鱼完成了,那这条鱼还缺了什么呀?”
3、出示多条彩色鱼,引导幼儿观察鱼身上不同的装饰花纹。
(1)师:“这条鱼宝宝还有几位美丽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把它们请出来看一看吧。”
(2)师:“这么多的鱼宝宝,我们来比一比,你觉得这些穿花衣的鱼宝宝漂亮还是这条鱼宝宝漂亮呢?”
(3)教师总结:小朋友都觉得穿上花衣的鱼宝宝漂亮,老师也觉得穿上漂亮的衣服的鱼宝宝更漂亮一些。
4、师:“你觉得这些鱼漂亮在哪里呢?”引导幼儿欣赏鱼身上的花纹。
四、幼儿制作,老师巡回指导。(音乐)
师:“老师这边呀有一幅海底世界的图画,但是呀,只有几条鱼宝宝在里面游玩,他们还想找一些好朋友一起去玩,小朋友想不想来制作一条漂亮的小鱼呢?可一定要穿上漂亮的衣服哦,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也可以请我们的爸爸妈妈一起来帮帮忙~”
五、欣赏、交流。
1、请幼儿将制作好的鱼贴在海底背景图上。
2、师幼集中欣赏、交流。
师:“我们也变出一个水族馆了。”“你最喜欢哪一条鱼,为什么?”“看看哪条鱼的花纹很特别?”
六、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用纸盘做了一条美丽的纸盘鱼,小朋友回去以后也可以尝试用别的材料制作小鱼。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能给予幼儿充足的、自由的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并创设有利于并能推进活动开展的教育氛围。从活动的效果来看,活动完成了预期的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了预期的成效,是一次成功的美术活动。
第19篇、大班游戏田鼠宝宝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能按音乐的旋律变换动作。
2、在游戏中,学习辨听音乐的重拍并大胆地做出小田鼠躲闪农夫敲打的不同动作。
3、愉快进行游戏,懂得遵守游戏规则。
4、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CD碟,图谱一份,大锤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谱,教师随乐曲指图并讲述《田鼠宝宝》的故事。
"今天我带来了一个关于田鼠宝宝的故事,请小朋友们听一听田鼠宝宝们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幼儿完整欣赏乐曲一遍)
二、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1、走走看看,提防农夫的动作。
"小敏老师有个问题了,有谁知道小田鼠是怎么走走看看的,谁愿意来试着表演一下?"
"他的动作真棒,我们来学学看……" "还有更好玩的动作吗?"
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看的动作。
2、跳进洞里的动态。
"农夫来的时候,田鼠宝宝应该怎么办呀?用什么样的动作比较好呢?"
3、躲过农夫敲打的动态。
(1)、老师扮农夫,有节奏的向孩子们演示农夫的步伐,农夫是"走走走走打",(老师边讲边做"走走走走打"的动作)。
(2)、提示孩子按节奏做小田鼠躲的动态。"小田鼠要怎么知道农夫走了没有呀?"
(3)、教师哼唱乐谱,帮助幼儿重点练习躲闪的动作,并用声势提醒幼儿在重拍的地方进行躲闪。
"伸出头去看的时候要小心咯,农夫随时都会用锤子打你的小脑袋的!"
4、揉肚子,吃饱了欢呼的动态。
三、集体听音乐,完整的用自己创编的动作表现乐曲。
四、游戏《小心农夫》。(完整地听音乐玩游戏)
"这次农夫真的来了,他要抓住那些不会躲闪的小田鼠,小田鼠可要当心哦。
秋天到了,小田鼠们来到田野里 找土豆吃
他们走走走 看一看 走走走 看一看 走走走 看一看 走走走 看一看
不好 农夫 来了 赶快 跳进洞
农夫拿着一把大锤子 要打小田鼠呢 他走走走走 打 走走走走 打 走走走走打
走走走走打
农夫回家了,小田鼠又出来找土豆吃 她们走走走 看一看 走走走 看一看
走走走 看一看 找到土豆啦
嗷吧吧吧 嗷吧吧吧 嗷吧吧吧 嗷吧吧吧 吃饱了肚子 真高兴 耶~~~~
活动反思:
要让幼儿真正喜欢音乐,就必须做到贴近他们的生活兴趣和欣赏角度,相互交流、相互沟通,让他们真正走进音乐的实践中去,发挥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亲身体验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欢乐。这样,音乐活动才会受到幼儿的欢迎和喜爱。
第20篇、大班游戏公开课三只小鸡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的内容,知道各角色的性格特点初步能讲述各角色的对话。
2、懂得请求别人帮忙时,要有礼貌。
3、学会词语:轻轻地敲、笑眯眯。
4、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幼儿食品)已听过该故事的情节内容。
2、物质准备:三只小鸡和老牛的头饰及纸偶一套、挂图。
活动过程
1、谈话引题,组织讨论,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们去过农村吗?你们觉得那里好玩吗?为什么?
你们在那见过那些动物?有没有见过小鸡和老牛呢?你们喜欢它们吗?
(2)师:三只小鸡和一只老牛发生了什么事?小朋友想知道吗?请听老师讲一个故事。
2、引导幼儿边听故事边观看纸偶表演,理解故事中各个角色的性格特征。
3、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①三只小鸡向老牛问路时,他们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②小花鸡为什么能找到草地?小黑鸡和小白鸡为什么找不到?
③哪只小鸡做的对?为什么?
结合形象的动作、表情帮助幼儿掌握词语“轻轻地敲”、“笑眯眯”
4、组织幼儿讨论:有事请求别人帮助时,该怎么做?
5、进行情景表演:由教师扮演老牛与旁白讲述,其余幼儿分三组分别扮演小黑鸡,小白鸡、小花鸡练习对话,大胆表演。
6活动延伸:
在语言角与表演角投放头饰与指偶表演故事主要内容
活动反思
1、活动简况:
幼儿在游戏中能初步了解各角色的性格特点,对于主人公小黑鸡,小白鸡、小花鸡的角色对话也基本掌握。[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也懂得了要做一个礼貌的好孩子。但对于老牛的角色对话掌握的不够。
2、不足之处:
活动中,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在活动中教师问的较多,幼儿的思维受牵制较多。
3、原因:
材料中只准备了挂图与指偶,故事的表现形式较单一,无法引起幼儿较多的兴趣。
4、对策:
(1)利用自由活动时间,播放该故事,增加对故事情节的了解。
(2)利用区域时间丰富幼儿有关三只小鸡的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