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范文 > 幼儿园教案

大班幼小衔接教案20篇社会

日期:2021-09-12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大班幼小衔接教案20篇社会,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大班幼小衔接教案20篇社会

1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参观小学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小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和学习常规。
  2.观察小学生下课,活动的情况,会主动访问小学生,自己提问,了解小学生活动的有关情况。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与附近小学联系好参观事宜。重点看一年级的语文、数学课。
  2.事先请幼儿在"小学生采访表"上画自己想知道的关于上小学的问题。

  活动过程:
  1.引发幼儿参观小学的愿望。
  (1)谈话:还有一学期我们就要从幼儿园毕业了,将要到哪里学习呢?
  (2)启发幼儿交流自己想要了解的有关小学的内容。
  提问:你想了解小学什么情况?要了解情况,你用什么办法?在参观时,要看些什么?不知道的内容可以访问谁?
  访问时要注意什么?
  2.组织幼儿参观前的谈话内容,在参观过程中向幼儿提供帮助。
  (1)找找校牌,知道校名。
  (2)访问操场上的老师,了解个场所的用途。
  (3)组织观看小学生上课。
  (4)鼓励幼儿访问下课的小学生,了解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并把得到的答案用绘画的方式记录在采访表上。
  3.组织幼儿回园交流。
  提问:你参观了什么学校?知道了哪些内容?你发现幼儿园与小学有什么不同?
  参观过程中遇到困难了吗?谁帮助了呢?解决了什么问题?

  活动反思:
  为了让大班幼儿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生活, 熟悉小学的环境,及一些日常行为规范,激发幼儿入小学的愿望,5月28日上午,我们组织大班幼儿进行了一次参观小学的活动。在参观前我们年级组进行了研讨,确定了参观的时间、路线、内容等,让幼儿从了解小学生的升旗仪式、做操、上课、小学的校舍布局等。
  星期一正好是小学的升旗仪式,我们大班组的四个班级在老师和保育员阿姨的带领下来到了小学。先是在操场参观了升旗仪式,接着带领小朋友参观了教学楼、食堂等,绕着小学走了一圈,紧接着小学生做操的活动开始了,我们鼓励大班的小朋友也跟着学做小学生的操,感受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最后,各班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了小学一年级的班级参观了教室,让他们看到了穿着小学校服,带着红领巾的小学生,还有教室里的课桌椅、课本、作业本等等。边参观,我一边给他们进行简单的讲解,好让幼儿能对小学有更多的了解与认识。有的班级还进入了一年级教室听了五分钟的课,听小学老师领读课文,看小学生认真写作业等等。

第2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中秋节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背景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节日前品种多样,色泽鲜亮味美可口的月饼闪亮登场,幼儿见得多也品尝得多。幼儿在已有的经验中对中秋节有初步的认识,知道市上有月饼,中秋节快到了。有一次有位朋友问:“老师,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我就简单的把《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幼儿很感兴趣。为了让幼儿加深对中秋节的认识,有必要开展一“中秋节”为主题的活动。

  活动目标
  1. 了解中秋节的习俗,体会过节的气氛。知道中秋节是我过传统的民间节日。
  2. 初步了解月亮阴晴圆缺的规律。
  3. 激发幼儿探索月球的欲望。
  4. 了解节日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5. 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

  重点难点
  月亮为什么有圆缺。

  活动准备
  月饼(若干份)、图画纸、彩色水笔、范画:月之中、月中、月末时的月亮。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月饼。谈话导入课题。
  1. 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说说月饼的形状和味道。
  2. 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习俗,帮助幼儿初步理解中秋节团圆的含义。

  二、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1. 欣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师节讲述故事,幼儿倾听。
  2. 交流讨论。月亮姑娘为什么做不了衣裳?她是怎么变化的呢?什么时候变细?什么时候最圆?什么时候像眉毛(镰刀、小船、圆盘)?
  3. 教师小结:月亮的大小每天都在变化。月初时,月亮细细的弯弯的,像小姑娘的眉毛,慢慢的月亮越变越大,像镰刀了,像小船了......。到每个月的农历十五十六的时候,月亮最圆,像个大圆盘。接着,月亮又开始慢慢的变小,变呀变呀,到月末时又变得细细弯弯的了。

  三、画一画:会变的月亮。
  教师出示范画,向幼儿介绍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让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幼儿操作:绘画《会变的月亮》。画出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

  教学反思
  通过开展《中秋节》的活动,幼儿在体验中加深对中秋节的认识,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基本知识,幼儿对此活动较感兴趣,在活动中,发现我为幼儿提问的资源不够丰富。例如:在活动时,有小朋友问:“老师,月亮到底是什么形状。”
  如果课前我能准备月球仪或课件。这时就可以出示 月球仪或课件,向幼儿展示并介绍有关月球表面的状况以及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情况。激发幼儿探索月球乃至宇宙的欲望。

第3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十二生肖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十二生肖及排列顺序及一年一种属相,12 年一个轮回的规律。
  2、初步了解十二生肖与人们年龄之间的关系。
  3、感知十二生肖是中国人所特有的,并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5、培养幼儿用语言大胆与人交往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自制钟面与生肖钟。
  2、PPT及“十二生肖的来历”故事视频。
  3、配套《幼儿画册》第二册
  4、幼儿调查过自己家人的生肖及调查表

  活动过程:
  一、进一步了解有关十二生肖的经验,感知其顺序。
  1、出示时钟,激发兴趣
  师: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面大钟,钟面上有数字和指针,可以告诉我们时间,那时针走一圈是多少小时呢?我们都知道,时针走一圈是12小时,那看看老师还带来了面特别的钟,钟面上都是什么呀?有哪些小动物呢?一共有多少种动物呢?为什么是这12种动物呢?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引出十二生肖)
  (评析:以孩子熟悉和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充分调动他们的已有经验和参与活动的热情。)
  2、活动小结。
  原来钟面上的十二种动物就是人的十二种属相,称十二生肖。(PPT画面)一年一种生肖,我们已经谈论过“十二生肖”的话题,而且知道十二生肖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你们能说出它们的顺序吗?
  刚才按顺序你们都能说出来,牛排第几?虎排第几?羊呢?猪呢?
  那我再考考你们:(PPT操作)鼠的后面是谁?羊的前面是谁?马的前面和后面分别是谁和谁?
  (评析:由于幼儿已有了如何看钟表的知识基础,知道钟表上的12个数字,知道12个数字的轮回是怎么回事。运用知识的迁移原理,将幼儿对钟表的知识迁移到下一环节中让幼儿感受和理解十二生肖的轮回上,符合教育规律,同时钟表的周期具有直观性,这样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降低了理解的难度,有利于幼儿理解十二生肖的轮回,是突破知识难点的有效手段。)
  3、幼儿进行生肖排序。
  是不是每个小朋友都能给它们正确地排序呢?请你们按照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每种生肖排在第几呢?请在下面的括号里给它写上序号。
  幼儿操作。
  4、PPT验证操作结果,幼儿自查操作情况。
  小结:中国人很聪明,在很久以前就发明了十二生肖,也就是这十二种动物,12种动物是按顺序排列的,(PPT演示生肖钟)用十二生肖来记录时间,一年一种生肖,12个生肖一个个地轮流下来要12年。
  5、看十二生肖的故事,了解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
  师:你们知道,十二生肖为什么会按这样的顺序排队?为什么老鼠会排在第一呢?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一起来看看。(播放视频:“十二生肖的来历”)
  小结:真有趣,原来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呢。
  (评析:通过学习与进一步集体操作的经验累积,孩子们已经具备了独立操作排序的能力。视听结合的方式,形式直观、生动,孩子十分有兴趣。有助于孩子对经验的进一步巩固以及在下一环节中经验的有效转化和运用。)

  二、了解自己和家人的属相。
  1、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属相,说到现在,我还不知道你们属什么呢?哦,你属狗,是狗年出生的,你呢?
  2、提问:小朋友的属相为什么有的是鸡,有的是狗,不一样呢?
  3、提问:根据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你们想一想,我们班上属鸡的小朋友和属狗的小朋友谁大谁小?(操作生肖钟)
  4、那你们知道今年是什么年呢?今年出生的宝宝属什么呢?
  5、过新年,我们都会长大一岁,属相会变吗?
  小结:原来生肖与年有关,狗年出生的属狗,猪年出生的属猪,生肖只有我们中国人才有,外国是没有的。
  (评析:师幼互动、幼幼互动是这一环节的最大特点,一方面,幼儿是问题的学习者和探索者,幼儿带着对十二生肖动物的好奇参与学习,探索问题,大胆表述自己的认识,另一方面,教师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引导着、组织者、促进者,教师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幼儿学习探索的积极性,引导幼儿积极探索,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三、初步了解十二生肖与人们年龄的关系。
  1、提问:除了知道自己的生肖,你还知道家里人的属相吗?
  师:前几天呀,我们做了一次调查,这是你们的调查表,我们一起来看看。(看一例:家里人数和生肖数一样的调查表。)
  2、每个人都有一个生肖,是不是家里有几口人,就一定会有几种生肖呢?
  (再看一例:家里人数和生肖数不一样的调查表)
  提问:家里的人数和生肖数不一样,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小结:原来,其中有2人年龄相同,生肖也就相同,所以家里有5口人,只有4种生肖。(年龄相同,生肖相同。)
  3、师:那我们再来看看,(看一例:年龄不同,生肖相同)这里,他们两个年龄不同,为什么生肖也相同呢?
  操作生肖钟:今年是兔年,生下的宝宝属兔,那明年生下的宝宝属什么呢?后年呢?那绕一圈又回到这里是几年呢?十二个生肖绕一圈,表示过了十二年,再绕一圈,十二生肖没有变,但是又过去了十二年,这样就出现了年龄不同,但是生肖是相同的。所以++家里有5个人,而且年龄都不同,却只有4种生肖,就是因为他们不同的年龄轮到了相同的属相,生肖就相同了。
  (评析:结合生肖钟,联系幼儿的家庭属相调查表,用问题引导幼儿了解生肖与年龄的关系以及十二生肖的轮回。这一环节不仅是对已有经验的进一步迁移和巩固,同时也渗透了数学领域的统计,两者巧妙结合,使整个活动情境完整、主题突出,同时又由易到难、层次分明。以各种形式不断挑战孩子的认知及思维能力,促进其发展。)
  4、小结:中国人很伟大,有了十二生肖就知道明年是什么年,还可以知道几年以后是什么生肖,知道了别人的生肖,还可以猜出他的年龄。
  (1)提问:今年是兔年,3年以后是什么生肖年?5年以后呢?
  (2)属牛的小朋友今年5岁,那属兔的小朋友是几岁呢?你能猜出来吗?
  (评析:在本环节中,进一步的深入与延伸,通过给幼儿提出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问题,将十二生肖与年龄的关系以及十二生肖的轮回的活动难点进一步理解,帮助幼儿运用想想,说说的学习方法,进一步突破难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活动反思:
  首先此活动内容来源于大班综合活动课程中,十二生肖是我们中国传统的一种记年方式,它有十二种动物组成,是我们所熟知的,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以及在中班时已进行过语言领域方面的相关活动的基础上,大班的孩子们好奇、好知的目光延伸到更宽广的范围,他们对身边的各种信息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关注度。因此我对活动目标针对社会领域作了进一步的调整与提高,把内容挖掘得也更深入,当然,这也是基于我班幼儿对该内容已有的经验来确定的。
  活动给我和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好的题材、贴近孩子的活动能让师幼都得到快乐。对于孩子而言,知道十二生肖并了解自己和家人的属相是他们的已有经验。在本次活动中,通过对十二生肖传说故事、十二生肖排列顺序、涉及到十二生肖的数字统计等方面内容的充实,更丰富孩子们对于十二生肖的全面认知。并利用生肖钟,借助孩子们的调查表,让孩子们逐步理解十二生肖一年一种属相,12 年一个轮回的规律以及十二生肖与人们年龄之间的关系;虽然有些难,但孩子们都很感兴趣,因此对于这个重新定位的活动目标也达成较好,孩子们对十二生肖的理解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在活动中都得到了发展。

第4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爱惜粮食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粮食与人民生活、国家建设有密切关系,用处很大。
  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3.懂得要爱惜粮食。
  4.爱惜粮食、爱惜食物,不浪费。
  5.爱护庄稼,不践踏。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如何爱惜粮食。

  教具准备
  1.动画课件。
  2.谷子、麦子、玉米的头饰。
  3.大米、白米饭实物。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位好朋友,想不想见见他们?
  2.欢迎他们和大家见面。(三位同学戴水稻、麦子、玉米的头饰上)我们请这几位朋友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们吃的白米饭是由我做成的。
  麦子: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麦子,白白的馒头是用我做成的。
  玉米:我是胖胖的玉米,小朋友们一定都喜欢我吧!我愿和小朋友们一年四季在一起。
  3.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三位朋友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粮食。
  板书:粮食

  二、粮食来之不易
  1. 粮食今天有许多许多心里话想对同学们说,你们想听吗?(课件出示自制粮食拟人动画,同时播放课文第一小节录音)让我们先请水稻来说一说吧!
  (1)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出示实物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做一趟旅行吧!
  演示动画:《一粒米的来历》中的场景一~场景四 下载
  你们看,农民们在做什么?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插秧的。(农民阿姨双脚整天泡在冷水中,弯着腰,时间长了,真是腰酸背痛。)
  出示场景五:禾苗在农民伯伯的精心护养下,渐渐长高了,为了让庄稼长得更加茁壮,农民伯伯要做什么?(锄草、施肥、喷洒农药、引水浇灌)
  出示场景六: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庄稼成熟了、农民还要做些什么?(农民们要把稻子割下来,捆成捆儿,运到地头,再经过脱粒,碾去稻壳等许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们现在吃的大米。)
  师:好,我们谢谢水稻先生的精彩表演,下面请小麦女士来说一下吧!
  (2)同学们,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吗?(据学生所答出示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
  小麦女士:好,大家说得太好了,下面我要带大家去看一看面包是怎么来的?
  演示动画课件:《儿童营养面包的由来》
  小麦女士:大家一定要切记这最后一句话:“面包来得不易,千万不要浪费。”
  师:让我们感谢小麦女士的精彩演说,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请玉米小姐说了,我来总结一下吧!
  小结:为了种出一粒粒的粮食,农民们不怕风吹日晒雨淋,不怕劳累,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我们所学的古诗《悯农》讲的那样,谁会背诵请举手。
学生背诵古诗。
  播放录音:《锄禾》,学生一起背诵。
  板书:粮食来得不容易
  (3)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粮食做成的,粮食与我们的关系怎么样?
  板书:粮食与我们最亲密。

  三、怎样爱惜粮食
  (1)请你对辛勤种田的农民伯伯、农民阿姨,讲一讲你是怎样对待粮食的。
  学生回答:(同时板书在黑板上)
  老一辈革命家也是这样教育子女的。
  出示图片<董必武让女儿捡起饭粒>
  (2)粮食听到同学们说要爱惜他们,非常高兴,还有话对同学们说,我们来听一听。播放课文第三小节录音
  你听到粮食是怎么说的呢?
  讲解:我国人口很多,但耕地面积很少,粮食不充裕。我们国家一些地区有时会遭受自然界的灾害。比如说:水灾、旱灾、地震、虫灾等,如果遇到自然灾害时,灾区人民最需要的是什么?如果缺少粮食,没有粮食会怎样?
  板书:缺少粮食出问题
  出示书中35页图片:这一辆辆汽车上装着什么?要运到哪儿?
  为了有更多的粮食支援灾区,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更加爱惜粮食)
  (3)最后,粮食还有几句话想让同学们牢牢记住。仔细听粮食让我们牢记什么?(出示一粒米与粮仓图,同时播放第四小节录音)
  粮食让我们牢记什么呢?
  师问:如果我们都来把粮食当成宝,节约每一粒米,会怎样呢?跟老师一起算一算。
  如果我们每位同学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年节约多少粒米?(多媒体显示大米实物投影:365粒米)
  如果我们全班45位同学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年节约多少粒米?(多媒体显示大米实物投影:约16425粒米)
  如果我们全国12亿人口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一年节约多少粒米?(多媒体显示《一粒米的话》)
  听了一粒米的话,你明白了什么?
  板书:积少成多了不起

  四、辨析深化
  “议一议”栏目 下载
  1.(投影出示两位小朋友在庄稼地里追捕蝴蝶的情景)这两位小朋友这样做对吗?给他俩提提意见。(我们要爱护庄稼,不践踏)
  2.(投影出示一位小男孩吃包子时,把包子皮扔掉的情景)这位小弟弟做得对吗?你能给小弟弟讲讲该怎么做吗?
  3.(投影出示两位小学生在庄稼地里立起写有“请不要穿行”的木牌和另一些小学生正从庄稼地里并排走过的画面)这些同学中,哪些同学该受表扬?哪些同学该受批评?谈谈你的看法。

  五、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1.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爱惜粮食?
  (1)在学校吃早点,怎样做到不浪费,谁有好办法?请每位同学谈一谈。
  (2)在家中吃饭应该怎样做?
  (指导学生具体做到不在饭桌上撒饭粒;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饭,不想吃的东西不能随意扔掉。)
  小结:爱惜粮食要从自己做起,要做到不撒、不剩、不扔。
  2.在我们班有哪些同学做到了爱惜粮食?谁来夸一夸他们。
  (可以支援更多的贫困地区,献出一份爱心;此外,还可以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3.小常识:为了让全世界的人民都来爱惜粮食,规定每年的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贴横幅“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让我们都来记住这一天。
  4.总结全课:同学们,“粮食与我们的关系最亲密,粮食来得不容易,缺少粮食出问题,积少成多了不起”,因此,让我们每个小公民都应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爱惜每一粒粮食。
  5.齐读儿歌。(见板书)
  板书设计
  粮食与我最亲密,
  来得实在不容易,
  缺少粮食出问题,
  积少成多了不起。
 

第5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毕业典礼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意图: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参与各种各样的典礼。大班孩子即将告别幼儿园,告别老师和同伴,对教师的情感、对同伴的情感、对幼儿园的情感都是值得孩子们一生珍藏。为此开展此次活动。抒发幼儿情感。从幼儿情感发展特点出发,赋予毕业典礼以新的内涵。

  活动目标:
  1、感受毕业典礼庄严与神圣的气氛。
  2、体验与老师同伴依依惜别的情感。
  3、自主参与、展示自我。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服装、道具、毕业纪念册、音乐等。
  2、了解毕业典礼的意义、团体操表演、致家长的一封信。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感受和老师、同伴依依惜别的情感。
  活动难点:
  缓解离别的伤感,唤起即将入学的自豪感。

  活动过程:
  1、体验“典礼的庄严与神圣”。
  (1)幼儿入场。
  (2)园长、家长、小朋友致词。
  2.感受“依依惜别之情”。
  (1)教师致词。
  (2)颁发毕业证书。
  (3)传递毕业册。
  (4)老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相互拥抱。
  3、毕业汇报演出:展示最好的我。
  (1)穗穗操——中国队加油。
  (2)军体拳——精忠报国。
  (3)轻器械操——哑铃操。
  (4)徒手操——中国功夫。

  活动反思:
  大班的毕业典礼是来源于孩子们真实生活的课程。幼儿园的毕业典礼是孩子们人生的第一个毕业典礼,是他们成长的见证。抓住毕业前这一宝贵的教育契机,以情感教育为线索,开展活动,充分利用不同的教育资源引导幼儿体验即将入学的自豪之情和离别的伤感,感受友谊的珍贵。对于教师而言,深深地体会到:要为幼儿营造美妙的情感氛围,只有有爱心的老师才会培养有爱心的幼儿,给幼儿一个舞台他会展示最好的自己。整个过程中幼儿、家长与老师的情感被牵动着,悄悄地被感动着、变化着。

第6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当小学生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上课时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2、积极表达自己对小学的印象、想法。
  3、愿意当小学生,感受当小学生的光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我当小学生》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挂图,观看小学生上课的过程,自由表达自己对小学生上课的印象。
  1、教师:你们观察了小学生上课时的情景,看见了他们的哪些好行为?有什么感想?
  2、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进一步了解小学生上课时的要求。
  1、教师:你们仔细看一看图上哪些行为是上课时的好行为,请将五角星涂上颜色。
  2、幼儿看幼儿用书,分辨上课时好的行为和不好的行为,并给相应的五角星涂上颜色。
  3、教师小结:专心听讲、举手发言、遵守课堂纪律等都是好的行为。

  三、模仿游戏“我当小学生”。
  1、教师和幼儿共同模仿小学生上课时的具体情境。
  2、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教师鼓励幼儿。
  3、教师和幼儿模仿小学生的课间活动:进行课前准备、游戏等。
  4、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5、教师小结,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看到的问题及正确的言行。

  四、教师和幼儿讨论、总结。
  1、教师:你认为小学生在学校中进行的哪些活动很重要?为什么?
  2、教师:你们还想学习小学生进行哪些活动?
  3、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4、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当小学生很光荣,从现在开始应学习照顾自己、管理自己。
  效果检查:
  通过讲解让幼儿知道上课时应该做什麽事情能踊跃积极的表达自己对小学生的印象及想法,愿意当小学生,感受当小学生的光荣。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对于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有了比较真实客观的了解,他们也许在现实中还会有心理上的落差,也许还没有完全的准备好,但通过这次活动可以尽可能地让幼儿积累有关小学生活的经验,有助于他们适应小学生活,从心理上和身体上都做好入学的准备。
  在孩子的心中,小学生活是全新的,的确如此,通过他们的总结和发现,他们的确发现了很多与幼儿园不一样的地方,而且最为明显的也是对他们触动最大的就是小学生上课的内容、坐姿、学习习惯,不过,看来参观活动对幼儿充分的了解小学的生活非常有利。
  此时孩子们才发现:原来要想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确有很多需要自己努力的地方。在活动中,孩子们似乎长大了很多,一种成长的快乐和一种对幼儿园的留恋同时交织在孩子的心中,通过这样的活动,一方面可以引发幼儿对幼儿园依恋的情感,同时也可以帮助孩子树立在生活中的成长意识。

第7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节约用水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我园是一所农村园所,农村有多处可见小溪、小河,还有着名的汶河,就在我园的附近。幼儿喜欢在水中嬉戏、游玩,每天有多次接触到水。比如:洗手、刷牙等。但是,我发现幼儿对水的认识是肤浅的,并不知道它的变化与性质,没有节约用水及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此活动,并制定了以下目标。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水的有关性质及水的用途。
  2、萌发幼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3、发展幼儿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水的有关性质及水的用途。
  教学难点:发展幼儿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实验用的小瓶、杯子、颜料、可乐、醋、透明的塑料细软管。
  被污染水的挂图。

  活动过程
  1、引题:
  (1)师:你口渴的时候,首先想到了什么?
  (2)你手脏的时候怎么办?
  (3)你见过什么地方有水?
  2、实验、示范:
  (1)小瓶里放入颜料,让幼儿观察。
  (2)杯子里分别放入醋、水、可乐让幼儿闻一闻,品尝一下。
  (3)盆子里的水倒入杯子里。
  3、幼儿分组实验,得出结论:
  (1)水是流动的(2)水是没有颜色的(3)水是透明的(4)水是无味的4、师:你们知道水有哪些用途?
  幼儿讨论总结(1)日常生活中用水(2)生产建设中的用水(3)动植物的用水。
  4、(1)师:水分淡水、咸水两部分,而淡水的用途非常大,地球上的淡水正在减少,应知道并告诉你周围的人节约用水。
  教师总结:
  水被污染成了脏水,脏水可浇花、浇树、浇稼,而污染了的水没有处理,里面有细菌和有毒的物质就成了废水,全世界每年有很多人因喝了污染的水而生病甚至死亡,水里的水生物也会受到伤害,所以我们要爱护水资源,不乱扔垃圾。

  活动延伸
  游戏:玩水《流水走迷宫》
  幼儿了解水的流动与水的形状会随着物体的变化而变化。

  教学反思
  1、注重活动内容的生活性,与水打交道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如果不刻意引导,幼儿对“水”的这一活动认识是很肤浅的,通过老师的挖掘,生活中小事就成了幼儿园的课题,让幼儿在认识的基础上更全面的认识了解,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及热爱家乡的情感。
  2、注重活动形式的操作性,包括讲述动手、观察、总结,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充分的“动”起来,老师只作引导者,提出一些问题,做一些简单的评价,使幼儿在活动中感知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第8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四大发明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2、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PPT课件;奥运会相关视频。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谈话:我们是哪国人?你知道我们中国有多少年的历史吗?
  师:我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这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不仅产生了许多伟大的科学家,我们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还创造了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们来认识一下我们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出示汉字:四大发明)
  2、 认识造纸术
  出示纸,提问:这是什么?你们认识的纸有哪些?纸可以做什么?纸是怎样造出来的?又是谁发明了纸?
  讲解:纸是我们中国人最先发明的。在没有纸以前,人们看的书是用刀把字记得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叫甲骨文。可龟甲、兽骨都不好获得,且刻字很不方便,一块龟甲上只能记得几个字。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把竹子、木头劈成狭长的小片,再将表面刮平,用毛笔蘸墨把字写在这些竹片上,串起来成书,叫竹简。这种书,写、看、携带都非常不方便。与此同时,还有一种书写材料叫缣帛。帛是用蚕丝制作的,只有达官贵人才能用,普通人用不起。它虽然轻便也容易携带,但却不能广泛使用。
  提问:蔡伦造纸之前人们用什么写字?蔡伦是用什么东西造纸的?他是怎样造纸的?
  看图片,进一步了解蔡伦造纸的过程。
  小结:在蔡伦造纸术的基础上,我们更进一步地改进了造纸技术,现在我们用的纸又光滑又洁白,种类又多,都要感谢这项伟大的发明。(出示汉字:造纸术)
  3、认识印刷术
  提问:小朋友看的书上面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字,这些字是怎样出现在书上的呢?
  讲解:在纸出现后的很长时间里,书上的字还是靠人们用手抄写的。抄一本书很费劲,速度也非常慢,往往需要几天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后来人们在印章启发下,发明了雕版印刷。(出示印章,图片)即在木板上刻上反字,涂上墨,铺上纸,再用刷子轻轻一刷,字就在纸上了,比手抄方便多了。
  提问:刚才介绍的是什么技术?谁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小结:活字印刷术是我们人类发明史上的又一大进步。(出示汉字:活字印刷术)
  4、认识指南针
  提问:人们出去旅行或在海上航行时,如果迷失了方向该怎么办?
  出示指南针,你知道它有什么用吗?它是谁发明的?
  讲解:我们中国古代人民发明了指南针。(出示图片)最早的指南针是用磁石做的,像一把大勺子,放在光滑的铜盘上,不论勺子怎样转动,只要一停下来,勺把总是指向南方,我们把它叫做司南。后来人们用人造磁铁做成了指南针,用来为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只指明方向。人们带上它就再也不会迷路了。
  体验:幼儿拿指南针站在不同方向,看看指针都指在哪里?(出示汉字:指南针)
  5、认识火药
  提问:小朋友放过鞭炮吗?鞭炮为什么会响呢?
  讲解:鞭炮里有一种东西叫火药,和火一接触就会发生爆炸。少量的火药燃烧会发出轻微的响声,而大量的火药被点燃就会产生很强的破坏力,比如解放军叔叔用的枪、炮、导弹等都要用到火药。火药也是我国古代人民发明的,唐朝的时候人们已经用火药造火枪、火炮等武器了。
  6、 谈话: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四大发明都是我们中国最先发明的,比其他国家早了很多年。它们在世界上都非常地有名,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四大发明就被以独特的形式展现出来。
  播放奥运会开幕式上有关四大发明的视频,幼儿进一步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及中国人民的智慧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这一活动在让幼儿了解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知道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的名称及其作用。

  活动反思:
  活动中我先从最简单的指南针入手,让幼儿先寻找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再出示实物指南针让幼儿观察,知道指南针的最大特点就是为人民指明方向,了解指南针能对旅行者带来便捷。
  随后引出中国古代的其他发明。火药对幼儿来说不是很陌生,因为他们知道手枪和大炮,在讨论这些常见武器子弹的制造上幼儿也能理解。但是造纸术和印刷术对幼儿来说有些难,为此我从名称入手,把这两种发明分别介绍为"造纸的技术"和"印刷的技术"(前几天幼儿对"印刷"现象有所了解)。
  为了让幼儿了解造纸术,我向孩子们现场演示了造纸的技术,没有树皮、树叶和布料纤维,我用餐巾纸代替,把餐巾纸撕成小碎片,活水搅拌,再将纸浆摊平,晾干。通过演示,孩子们亲眼看到了造纸的几个基本过程:捣碎--活水搅拌--摊平--晾干。演示的过程幼儿非常感兴趣,目不转睛地盯着我的每个动作,还时不时发出赞叹的声音。印刷术较难演示,我们就从刻印章入手,通过刻印章的原理联想到印刷。活动后幼儿对造纸术还在讨论纷纷,有很多孩子用手按一按,摸一摸我演示的作品,他们对纸可以制造感到惊奇。
  反思这个活动,我如果在现场运用树皮、树叶、布料纤维作为造纸的原料让幼儿观看的话,孩子们更能和古代人们的生活产生联系,这样的记忆效果也会更好。

第9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知识类读本,愿意参与环保行动,保护环境。
  2、知道生活垃圾回收的意义,理解标志和图示的意义。
  3、能够将垃圾进行分类。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PPT,视频,废旧塑料瓶塑料袋实物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垃圾,寻找处理方法。
  小朋友们看到地上有垃圾会怎么做?我们每天都会制造很多垃圾,应该怎样处理它们呢?
  出示PPT(焚烧垃圾)
  提问:这种办法好不好?会有什么样的危害?
  出示PPT(埋进土里的垃圾)
  提问:这种办法有什么不好?
  总结:焚烧垃圾会产生有毒的烟雾,污染空气;埋进土里的垃圾则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为了减少污染,垃圾的回收和再利用是很有必要的。

  二、知道回收的意义和可回收的垃圾。
  提问:你知道会收是什么意思吗?
  答:回收就是把一些垃圾收集起来,做成新的东西。
  师:怎样把垃圾回收做成新的东西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PPT(垃圾加工的过程):
  师:垃圾经过粉碎、融化、压缩等方法可以做成新的东西。
  出示PPT(废旧的纸)
  提问:
  1、这是什么?它会有哪些作用?
  小结:回收的废纸可以做成新的纸箱或书本。
  2、(播放玻璃破碎的声音),你听到了什么?
  出示PPT(废旧的玻璃)
  师:这里有一些废旧的玻璃,它们可以做成什么呢?
  小结:回收的玻璃瓶可以成新的玻璃制品。
  出示PPT(废旧的金属)
  师:这是一些废旧的金属,它可以做成什么呢?(罐子、汽车、轮船、电线)
  小结:原来回收的金属可以做成汽车和船舶的零件,还能做成新的罐子和电线。
  出示PPT(塑料袋、塑料瓶)
  提问:
  1、瞧,这是塑料袋和塑料瓶,猜猜它们都是用什么做的?
  2、废旧的塑料还可以做成什么?
  小结:回收的塑料用处更大,它们不仅可以做成新的塑料袋、塑料瓶,还可以做成显示器和衣服。
  总结:废旧的纸、玻璃、金属和塑料都属于可回收的垃圾。

  三、知道一些垃圾经过简单处理就可以再利用。
  师:有些垃圾只要做些简单的处理就可以再利用。例如:(出示PPT)请幼儿看图说一说。
  1、用过的水可以浇花或者擦地。
  2、喝光的牛奶盒可以用来做手工。
  3、吃剩的饭菜可以收集起来作为植物的肥料。

  四、知道减少垃圾的办法。
  出示PPT: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知道减少垃圾的办法。
  师:在回收和利用垃圾的同时,我们还要减少垃圾的产生。
  1、不要浪费食物。
  2、不要使用一次性餐具。
  3、不要浪费纸张。
  出示PPT:
  提问:这些人有没有浪费粮食?你怎么知道的呢?
  小结:吃东西的时候不要浪费粮食。
  出示PPT:
  提问:
  1、猜猜他们在哪儿?
  2、你们平时去超市是自己带购物袋还是买购物袋的呢?
  3、图片上的叔叔是购买的袋子吗?你从哪里看到的?
  小结:去超市的时候,带上可以反复使用的环保购物袋。
  出示PPT(旧衣服、玩具)
  提问:小时候的旧衣服旧玩具你是怎么处理的?
  小结:旧衣服和旧玩具不要马上扔掉,请妈妈帮忙洗干净,送给其他需要小朋友。
  出示标志:
  提问:这个标志你见过吗?在哪里见过?
  请幼儿动手操作:
  师:其实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标志,老师这里就有一个可回收利用的垃圾箱,在它的旁边有一些可回收的垃圾,请小朋友看一看,哪些垃圾师可回收的,我们把它放进垃圾箱好吗?(请幼儿点击PPT、并讲述有些垃圾为什么不能放进可回收垃圾桶)

  五、完整讲述绘本。
  总结:今天我们知道了有些垃圾是可以回收的;有些垃圾经过简单的处理可以再利用的;在回收和利用垃圾的同时,我们还要减少垃圾的产生。这样才能保护我们的环境,让我们做一个爱护环境的小达人。

  六、看视频
  总结:在生活中我们小朋友要减少垃圾的产生,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小达人。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在让幼儿大胆表达的同时,也知道可回收、可利用的垃圾、以及怎样减少垃圾的产生,知道生活垃圾回收的意义,孩子们能积极参与讨论,学会将垃圾进行分类,理解标志的意义。教育幼儿要爱护环境,学会垃圾分类才能变废为宝,为地球节约资源作出贡献。

第10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合作真快乐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用合作的方式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知道合作时,应分工协商解决问题,体验合作的重要和快乐。
  2.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3.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4.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抬花轿”示意图,轮胎,报纸。

  活动过程:
  一、利用儿歌“小蚂蚁搬骨头”导入,知道合作的重要。
  组织幼儿复习儿歌,增进幼儿对“齐心协力”的理解。
  教师小结:齐心协力就是大家心里想的都一样,一起把事情做好。我们在做许多事情的时候都需要齐心协力。

  二、玩游戏,学习分工和协商。
  1.抬花轿游戏
  让幼儿观察示意图,知道游戏玩法:幼儿两人抬轿,一人坐在轿上。
  将幼儿分为两组,每组选出三位代表玩抬花轿,其余幼儿观察玩法,而后进行讨论,哪组玩得好?为什么?
  教师小结:游戏前,需要大家互相协商,做好分工,商量好谁当坐轿人、抬轿人,才能玩好这一游戏。
  幼儿自由结伴游戏,尝试学习分工、协商和游戏。
  2.蜘蛛爬游戏
  这个游戏必须要有四个人分工合作才能完成。游戏中四个人要向前移动轮胎,前面一人拉,中间站一人并向前移动,后面两人推。途中也可以更换分工,比一比哪一次合作行进的速度最快。
  幼儿开始游戏,教师提醒幼儿互相协商。游戏进行一次后,组织幼儿讨论,和幼儿一起分析原因,总结出怎样搭配才是最好的,怎样才能最快?
  幼儿继续游戏。
  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游戏开始时,四个人首先得商量好谁在前面、中间和后面,每个人的力气以及所在的位置直接影响轮胎前进的速度,因此中途进行人员调整非常重要,这样才能找出最快最好的方法,才是合作成功。

  三、游戏竞赛,体验合作的快乐:踩报纸游戏
  幼儿每四人一组,每组一张报纸,当听到老师说“开始”,小朋友赶快把报纸对折,四个人一起站在报纸上,比一比哪一组最快。游戏进行一次后,请小朋友说说刚才是怎样和朋友合作的,用了什么办法?二次玩游戏,提醒幼儿,当报纸越折越小时,动脑筋想出好办法,让四个人的小脚都踩上去。依次引导幼儿协商、合作,最后取得成功,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同时,游戏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我设计的这节社会活动,采用了几个比较典型的、幼儿感兴趣的游戏,让幼儿亲自体验合作、感受合作的乐趣。幼儿积极性很高,特别是平时比较胆小、腼腆的幼儿也能主动参加。另外,孩子进入大班以后,已经有明显的合作意识,但是他们缺乏科学的合作方法,因此,我根据这一情况,设计了本活动,但对于幼儿来说,单靠这一节活动不可能完全掌握,需要在不断的、反复的练习中才能真正体悟合作的要领,因此,在平时的生活活动、体育活动中也应该贯穿这方面的练习,让幼儿在轻松、自主的环境中充分尝试,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合作的乐趣!

第11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是中国人教案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自己中国人。
  2、初步激发幼儿做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3、训练幼儿的观察力和辨别能力。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一面镜子。
  2、挂图“我是中国人”。
  3、汉语、英语录音各一段。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外貌特征,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请小朋友照镜子,说说自己的外貌特征,让幼儿知道我们都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我们的国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请幼儿看图片,观察外国娃娃的外貌特征,(有的是黄头发的,有的是黑头发,有的是蓝眼睛;有的是灰眼睛;有的是白皮肤,有的是黄皮肤,有的是黑皮肤……)说说他们和中国娃娃有什么不同。然后请幼儿从教学挂图画面上不同种族的娃娃中找出中国娃娃,并说出他们的特征来。
  请幼儿和同伴相互交谈,说说对方及自己的相貌与外国娃娃有哪些不同,加深幼儿对中国人的外貌特征的认识。
  2、引导幼儿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
  请幼儿看世界地图,,找出中国在当天上的位置,并观察中国地图的轮廓。
  3、让幼儿知道中国很大,人口很多,有五十多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4、让幼儿了解中国的语言文字。
  放两段录音,一段汉语,一段英语,请幼儿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然后告诉幼儿我们说的语言是汉语普通话。
  请幼儿说说幼儿用书画面上哪儿是我们国家的文字,然后告诉幼儿,我们写的字是汉字,也叫方块字。
  教师小结
  帮助幼儿了解中国人在外貌形象、饮食习惯、语言文字等方面的特点。初步引发幼儿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第12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家乡的美食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家乡的美食,萌发爱家乡的情感。
  2、能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讲述。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有关家乡美食的PPT。(惠山油酥、无锡小笼、梅花糕、春卷、开口笑、糖炒栗子、无锡馄饨等)

  活动过程:
  1、以选“小导游”为由,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有一位外国来的小朋友,听说我们无锡是个美丽的地方,而且有很多好吃的东西,过几天啊,她要带朋友们一起来游玩,特地邀请我们中三班的小朋友来当小导游,你们愿意吗?
  2、谈话导入,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吃过的好吃的美食。
  (1)、你吃过什么好吃的美食呢?
  (2)、它是什么味道的?
  (3)、你是在哪里吃到的?
  3、结合“家乡的美食”的图片,引导幼儿知道一些美食背后的故事。
  (1)、出示美食的图片,请幼儿讨论,你吃过上面的美食吗?是什么味道的?
  (2)、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吃过的美食。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3)、介绍美食背后的故事。
  4、游戏“我是小导游”,帮助幼儿巩固无锡的美食。
  儿歌:(齐说)美丽的无锡我们的家,远方的朋友请你来,我来当个小导游,带你去吃好东西,吃什么?(领头人)带你们去吃肉面筋。(齐说)哟,不错,不错,真不错!(师生交换,然后在生生交换做领头人)
  5、美食大家尝
  师:哇,我们无锡的美食真多呀!除了今天我们知道的美食外,我们家乡还有许多美食呢,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说一说。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带来的家乡美食吧!

第13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的小手真能干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被父母包办太多,对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穿衣、收拾玩具、帮老师整理图书等,不善于也不勤于动手,对手没有自觉意识。通过《我的小手真能干》这一活动,引导幼儿认识手,知道手能做许多事情,激发以幼儿自己动手的主动性、积极性。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2、引导幼儿认识手,知道用手能做许多事情。
  3、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教幼儿初步保护手的概念。
  5、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重点难点
  难点:1、手指的名称不同。2、对手和手、手指和手指进行比较。
  重点:让幼儿在自己动手操作中去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录音机、磁带。
  2、丰富的手工操作材料:橡皮泥、积木、串珠子等。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老师与幼儿一起听音乐、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游戏引入法:
  玩一玩手指游戏。

  三、观察发现法:
  1、看一看:启发幼儿观察,复习认识小手。
  2、比一比:启发幼儿说出手指的名称,并比较大小不同,引导幼儿与同伴、老师的手进行比较。
  3、说一说:我们的小手能干什么?(激发幼儿用语言来表达手能做许多事情,教育幼儿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把自己的小手变成最能干的小手。)
  4、巩固:我们的小手真能干,会穿衣服、扣纽扣,会刷牙、洗脸,会梳头……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听着音乐扣纽扣、刷牙、洗脸、洗手帕。(师幼听音乐模仿日常生活动作)

  四、感知操作法:
  1、变一变:小朋友的小手很能干,老师的大手也很能干。小朋友你知道吗,老师的手还会变魔术呢,看一下老师的手变出了什么?(孩子观察讲述)
  2、听音乐幼儿自选材料游戏:我们的小手好能干,能帮助我们做这么多的事情,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好多好玩的东西,用你能干的小手去玩一玩吧!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进行操作活动,如撕纸、搭积木、用橡皮泥串糖葫芦等。

  五、延伸活动:
  讨论:怎样保护好我们的小手。(如勤洗手、勤剪指甲等等)教育幼儿保护好自己的小手。我们知道了小手有这么多本领,小朋友一定要爱护好自己的小手,讲卫生,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学反思
  从孩子的反映来看,他们对自己的手有哪些用处是非常了解的,而且也能用语言来进行表达。但好多时候,孩子往往是说的一套,做起来又一套,说的总是比做得好。如:有的孩子总喜欢把积木扔到地上,在老师的引导下才愿意去捡。
  本次活动的施教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游戏导入法、观察发现法、音乐巩固法、感知操作法。活动开始,孩子们在轻松的音乐中,对手有感性认识,产生活动兴趣。在愉快的表演中,让手指充分活动,迅速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在经验交流中,引导幼儿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进行大胆地表述,通过讲述手能做什么,与孩子们共同搭建了认知的平台。这样,层层剥平,逐个扫除学习上的障碍,在观察发现中获得对手的感性认识。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孩子们对玩手指游戏非常感兴趣,也非常认真,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了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这一愿望在变魔术中不断提高。那种迫切的心情,使孩子们自发地投入到操作活动中,去探求、去体验、去表现自己。
  考虑到在有限的集体教学时间内,课后在区角活动中,我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们进一步进行操作活动,再次感受自己小手的能干,保证了活动的质量。

第14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有啥不一样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小学的环境设施与小学生的学习生活。
  2、在交流与比较中感受小学与幼儿园的差异。
  3、激发幼儿当一名小学生的愿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幼儿前期参观过小学、反应与小学生活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说说小学是什么样子的。
  1、 幼儿交流讨论,说说小学校舍与幼儿园校舍有哪些不一样。
  “上次我们去小学参观了,谁来说一说,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
  2、说一说,小学的教室和幼儿园的教室有什么不一样。
  “小学的厕所在教室里吗?”
  “我们幼儿园老师有办公室吗?”
  3、引导幼儿说说,小学教室和幼儿园教室还有那些不一样。

  二、看图片,再次回忆小学环境和幼儿园环境的不同。
  1、讨论交流,小学上课和幼儿园上课有哪些不一样。
  “小学的桌椅和我们幼儿园摆放的一样吗?”
  “小学每个教室都有两块黑板,分别是干什么的呢?”
  2、观看小学一年级的课表,了解小学课程。
  “小学的课程和我们一样吗?”“都有哪些课程呢?”
  根据幼儿的疑问左适当回答。
  3、学一学小学上课时师生的礼貌用语。

  三、解答幼儿疑问,说说愿望。
  1、大家的疑问。
  “上小学后,我们的座位怎么办?”
  “为什么上课要先举手再发言?”
  “什么是作业?什么时候做作业?”
  “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地方呢?”
  2、幼儿的愿望。
  “就快要上小学了,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选择有利于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内容,如“要毕业了”、“做个小学生”、“学校什么样”、“小学生的生活”等,让幼儿感受自己长大了,越来越能干了,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本领了;知道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小学生要会自己管理自己、照顾自己,要遵守纪律,用心学习等等,为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打好基础。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从幼儿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和自身发展需要出发,以幼儿参观小学掀开活动的帷幕,到对小学的好奇、想要上小学,都体现了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情感发展。我组织孩子参观了小学,观摩了小学的环境、操场、音乐室等场景,消除了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通过对小学生活、学习、交往的了解,逐渐萌发了孩子们“我想上小学”的兴奋心理。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给了我们不少启示。孩子的兴趣与需求是教学活动的生长点。作为教师,我们要满足孩子的兴趣与需求。教学活动是孩子积累经验,学习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活动的主导,对于孩子表现出的愿望想法给予积极回应,并将活动的目标与孩子的需求相结合,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丰富孩子的经验,使活动深入开展。相信孩子,将孩子作为主体,老师要真正成为孩子活动的观察者、倾听者、提问者、合作者,并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一切可能性。

第15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的好朋友书包教案(附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 体会书包整齐有序给学习带来的便利,学习整理、摆放书本的方法,初步养成主动整理书包的习惯。
  2.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 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 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 观看课件,收集问题,引发思考,积极参与。
  上课了,老师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看书,而芳芳小朋友却一直在翻书包找课本。
  师:片中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事?为什么找不到书?
  幼儿:没有书不能阅读,没有整理好书包,书就会丢了,损坏了。没有整理好书包小朋友都在等。
  师:小朋友们都说的对,书包是我们的好朋友,是我们的学习工具,不仅要上课摆好还要及时拿出,要是学会整理书包,就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

  二. 动手实践,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1. 观察书包内物品
  让幼儿将书包内的物品拿出,并说出其名称。
  师:小朋友你们书包里有什么?
  幼儿:铅笔盒﹙铅笔、橡皮﹚语言书,数学书,画画书…
  师:这些东西混在一起,找起来很不方便,怎么办?
  幼儿:分开放。书和书放一起,铅笔和橡皮放在铅笔盒里。
  2. 幼儿动手尝试整理书包。
  整理后,互相看一看,比一比,谁摆放的整齐。
  3. 学习辨别,根据需要准备课本。
  师:我们平时会根据课程表的安排来取放书本,怎样可以又快又准的拿出书本?
  幼儿:把准备用的书本提前拿出来,放在桌子上。

  三.循序渐进,巩固提高。
  1. 做一做,好朋友怎样进书包。
  师:现在开始放,看谁的书本很快进书包。幼儿欢快地收拾书包,形式各异。
  师:请你们讲讲是怎样整理书包的?幼儿:先放书,再放本,最后放文具盒。
  2. 变一变,好朋友很快进书包。
  师:把桌上的书本文具盒很快进入书包让桌面干干净净,开始。
  3. 查一查,好朋友是不是排好了对?
  师:同桌互相看一看,放的让人看起来舒服吗?
  4. 归纳总结,轻轻松松回家去。
  小朋友们都很棒,都学会了整理书包,并且摆放的尽然有序,这样就不会像课件中的芳芳小朋友那样上课拿书弄得手忙脚乱找不到书的现象了,老师相信你们上小学后,一定能做个爱学习,好习惯的好孩子。

  活动反思:
  就孩子们上学遇到的迫切需求,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出发,来尝试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做一做中,孩子们手、脑、眼和各种感官并用,看好朋友怎样进书包。在变一变中,孩子们提高了整理书包的速度,在查一查中,同伴进行合作,给予评价。在背一背中体会了获得劳动成果的喜悦。目标完成较好。
  不足的是:应该有延伸活动,让幼儿回家后把自己的本领给家里人表演,再给你的好朋友或者弟弟妹妹表演,还有再设置区域角,让幼儿进行整理书包的比赛,这些是需要改进的。

第16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影子变变变教案(附教学反思)

   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影子是光学现象,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是幼儿所熟悉的,影子是幼儿几乎每天都能见到的,影子时大时小,时隐时现等各种各样的变化都引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有一天早晨我在班级里,发现外面的杨树的影子映在了班级的墙面上,针对这一现象,我设计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对光和影子感兴趣,有探究的欲望。
  2、 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实践活动,探索和发现光和影之间的关系。
  3、 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合作、判断能力。
  4、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怎样把自己的影子藏起来。
  2、自己和影子有什么不同。

  活动准备
  1、 晴朗的天气,带领幼儿在户外玩影子游戏和手影游戏。目的是帮助幼儿积累有关影子的经验。
  2、 给幼儿布置找影子的任务。一方面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一方面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

  活动过程
  (一) 激发兴趣,导入活动。
  1、 请幼儿观察班级里的影子(杨树、老师、小朋友、桌子、小椅子等)都是什么样的?
  2、请小朋友到户外找影子:让幼儿在阳光下和阴暗处分别跑一跑,看看自己的影子,对比了解阳光下有影子,阴暗处则看不到影子。
  3、 小朋友想一想哪儿有我们的影子?(启发幼儿说出多种在灯光、火光、月光、手电光照射下有影子)
  师:孩子们,你们观察的很仔细,在许多地方都发现了影子,为什么在那些地方会有自己的影子呢?
  这个问题一提出,孩子们便讨论了起来,不少孩子很快就想到了,我在那个地方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是因为那个地方开着灯,关上灯影子就没了。

  (二)自主探索,获得光和影的感性经验。
  1、 怎样才能把自己的影子藏起来呢?请幼儿试一试。请幼儿说一说自己藏在了什么地方?为什么藏在这些地方?(体验光在影子行成中的作用)
  2、 看一看自己的影子和自己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影和人轮廓接近。不同:人是有颜色的,影是黑呼呼的。)
  3、 试试看,我们的影子能和我们本人分开吗?
  孩子们努力尝试各种办法,有的幼儿站在高台上、有的幼儿跳起来、有的藏起来……影子始终没和自己分开。最后,有一个孩子跳的特别高,就在他跳高的那一刹那,孩子们惊喜的发现影子和他分开了。于是,孩子们纷纷模仿使劲向上跳。
  4、怎样才能让几个小朋友只有一个影子呢?幼儿按分好的组试一试,说一说。

  (三) 抛出问题,拓展延伸。
  画一画自己的影子。说一说画影子都应该画什么?(光、人、影)摆一个特别的造型看一看自己的影子。

  教学反思
  影子是幼儿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但却又是最易让幼儿忽视的,因为幼儿的观察是无意识的,我们应该将幼儿无意识的观察与教师有意识的引导结合起来,走出教室,融入自然,关注幼儿生活,才能引起幼儿的极大学习兴趣。

第17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要毕业了教案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回忆、讲讲自己在幼儿园的生活经历,体会自己已经长大。
  2.乐意表达自己对老师、幼儿园的一份情感,体验共同生活中的师生情、同伴情。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小班时候幼儿的照片,鸡心(签名)、爱的密码卡片、幼儿的签名本。

  活动过程
  1、一起看照片,帮助幼儿回忆自己初来幼儿园的情景。
  2、说说我的前后表现?哪些地方我进步了,长大了?
  3、对幼儿的回答,老师以即兴创编诗歌帮助幼儿进行总结。
  4、引导幼儿说说你最不舍得幼儿园的什么?
  5、在次基础上,引导幼儿试着想老师说说心里话。
  6、老师也要送一件礼物给你们――爱的密码
  (1)制作一个大鸡心展现在幼儿面前,里面放置一些色纸(上面写有"我爱你","祝你进步"……等字样)
  (2)旁边放有长放形的色纸,色纸上各有红、黄、蓝的小圆点,表示三个字、四个字等等含义
  7、幼儿每人一本签名本,邀请同伴,老师签名。

  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在以后的日子里也可请其他班的弟弟、妹妹和阿姨去签名。

第18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过年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意图:
  中国有悠久文化历史和优秀民间工艺美术,如年画、花灯、剪纸什么的。让孩子接触这些,感受这些,萌发他们的民族情感。选用这些内容是让孩子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好机会。为此,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喜庆氛围。
  2、了解传统节日,增强民族感情。
  3、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4、运用物品特征与谐音学说祝福语,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5、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关于过年的故事、图片。视频展示台。传统年画、花灯、剪纸、对联、灯笼、贺年卡。幼儿用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引出过年主题。
  (1)小朋友都喜欢过年。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过年吗?
  (2)导入故事
  相传在很早以前有一个村子,村子里的人快快乐乐的生活着。可是一天,来了一头怪兽,它头上长着尖尖的粗粗的大角,眼睛非常大,像会喷火。嘴巴张开了比大狮子嘴巴还要大。这头怪兽的:就叫做“年”。自从“年”来了以后,村子里的猪、牛、马、羊都被吃了,后来它还要吃人,大家都非常害怕。这时候不知道谁发现一个秘密,于是大家都在门上贴上红纸,挂上红灯笼,在门口放鞭炮。原来“年”害怕红色和爆竹的声音,吓得逃走了。从此,人们过上了快快乐乐的生活,人们为了一直过幸福的生活,每到这个时候,总要在门上贴上红纸,而且写上一些吉祥的话,这就是现在的对联、再放爆竹,一代一代的传下来,这就是过年。”“过年也叫过春节,因为那一天是我们中国农历的第一天,它象征着希望春天赶快到来,这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节日。”
  (3)讲一讲过年曾自己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①对联。出示红纸、毛笔。请学毛笔字的小朋友写对联。
  ②包馄钝。出示馄饨皮、菜馅,请小朋友包馄钝。
  ③挂红灯笼。为什么挂红灯笼就有了一种喜庆的气氛呢?
  出示大红蜡光纸,金纸,动手做灯笼。
  ④互相拜年。远方亲朋无法见面,怎么办?发贺年卡。(制作贺年卡)
  ⑤放鞭炮。你放过鞭炮吗?好玩吗?
  ⑥介绍年画。年画有许多种。
  年画就是过年时张贴的画,只有中国有。
  这幅画看上去感觉怎么样?表达什么意思?
  ⑦介绍花灯。舞龙灯,舞狮子。(图片)
  “龙和狮子都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蕴含喜庆和吉祥。
  ⑧剪纸:(展示窗花)
  2、师生动手操作。
  (1)幼儿自由分组操作。(背景音乐《金蛇狂舞》)
  ①剪纸;②做灯笼;③包馄饨;④写对联;⑤做贺卡;⑥画年画。
  (2)教师动手参与其中。
  3、共同布置教室。
  将师幼共同操作自制的作品装饰教室。
  请食堂师傅下好馄饨,幼儿共同分享。

  活动延伸:
  制作贺年卡。

  活动反思:
  过年是孩子最喜欢、最兴奋的事情。所以在活动一开始的谈话部分,幼儿就十分投入,兴致很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迫不及待地讲述自己过年时所经历的事情。而我好像是作为一名资料补充员的身份,当幼儿讲到一个什么事情引起其他孩子的共鸣时,我就在展示台上出示图像、图片等,加上幼儿和我的共同讲解,使中国过年时传统风俗在幼儿面前展露无遗。使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些操作活动真真切切地展示在幼儿面前时,幼儿的兴奋达到了**。从活动效果来看,幼儿动手能力很强,做出了许多精彩的东西。将民间美术欣赏与特定的节日结合起来,幼儿比较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再让幼儿进行手工操作,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同时,解决了幼儿园手工难教的问题。

第19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一分钟有多长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
  大多数的孩子做事都比较拖拉,那该如何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改变他们做事拖拉的习惯。为此,我设计了《一分钟有多长》的活动,目的是想让幼儿通过体验,让幼儿感受一分钟的长短,了解一分钟的作用。知道一分钟很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从而体会到时间的宝贵,意识到要珍惜时间,合理运用时间。并逐步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必需抓紧时间。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一分钟的感知和操作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2、懂得做各项事情都要抓紧时间,知道时间的不可逆转性。
  3、能围绕问题和操作结果分析原因,大胆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分钟能干什么”。
  2、操作材料:筷子、弹珠;泥工板、油泥;彩笔、形状涂色。
  3、时钟一个、记录用的白纸、彩笔。

  活动流程:
  一、谜语导入。
  1、谜语:滴答滴答,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
  2、时钟有什么用呢?(它告诉我们时间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在游戏中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教师:你们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答:60秒,很长。。。
  教师:今天我请小朋友玩个游戏亲自来体验一分钟长短。
  游戏:
  (1)木头人游戏。游戏结束:你觉得这一分钟是长还是短?你在什么时候感觉时间特别长的?
  教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一分钟很长,有的说一分钟很短。现在小朋友觉得一分钟长还是短?
  小结:当我们开开心心做游戏时,感觉一分钟很短,很快就过去了。是吗?小朋友还想再玩一个游戏?樊老师再带小朋友玩一个金鸡独立的游戏。
  (2)金鸡独立。(教师示范)当老师说开始的时候,只用一条腿站立,另外一条腿尽量不要落地。如果落地,赶紧抬起来,看谁能坚持一分钟。准备好了吗?我们请孙老师计时,开始……
  教师:时间到了小朋友可以坐下来休息了。这次你们感觉一分钟长还是短呢?
  小结:原来我们在等待在坚持或者很累的时候,就会觉得一分钟还是有点长的。

  三、讨论交流收集的资料:一分钟可以干什么呢?
  1、提问:小朋友可以想一想一分钟我们能完成什么事情呢?
  2、老师与大家分享准备的资料:
  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在一分钟里能做了什么事?(教师边播放多媒体课件边解释)
  附:一分钟,银行点钞机大约可以点1500张人民币。
  一分钟,中央电视台播音员大约可以播800个字。
  一分钟,人大约可以走80米。
  一分钟,汽车大约可以跑1200米。
  一分钟,大人跳绳可以跳160个… …
  小结:看来一分钟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是太重要了,一分钟不仅可以让我们做很多的事情,还可以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快乐。

  四、操作体验。
  师:一分钟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现在老师就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看看一分钟你到底能做多少事情。
  1、介绍材料:筷子、弹珠;泥工板、油泥;彩笔、形状涂色。
  2、介绍规则:幼儿分四组。秒针开始走时,大家要一起动手,一分钟到时立刻停下来,看看大家一分钟里能做些什么。一分钟结束以后请数数,并把数字记住。准备好了吗?开始!
  3、幼儿操作。请数数在一分钟里你夹了几粒弹珠(夹了几粒珠子、图几个圆圈)。
  4、交流汇总,教师记录结果。
  请幼儿分组介绍一分钟的成果,方法是:一组幼儿依次报数,另一组幼儿仔细倾听,说出一分钟内谁做得最多。(教师记录幼儿报的数字。)
  (1)同样花了一分钟时间,为什么每组的结果不一样?
  结论:虽然时间相同,但每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较难,有的比较容易,所以结果也不同。
  (2)我刚才发现穿珠子小组的小朋友虽然做的事情相同,可他们的结果也不一样,为什么?(当场让该组幼儿再次报数验证。)
  结论: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动作有快有慢,所以结果也会不同。
  教师:小朋友时间过去了,还能回来吗?
  小结:时间是很宝贵的,这一分钟过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一分钟很短,但如果小朋友抓紧时间,还是能做很多事情,我们可不能小看了一分钟。只要我们抓紧每一分钟的时间,做事专心,不拖拉,我们肯定会做更多的事情。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的时间。

  五、活动结束:
  幼儿一分钟整理物品回教室。

  活动反思:
  为了调动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我在知识和材料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利用网络下载了课件时钟,用课件时钟帮助幼儿体验一分钟,使幼儿很直观地看到了一分钟的运转,帮助幼儿认识一分钟,感知一分钟有60秒的关系,这样孩子对于一分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给老师在教学中也提供了方便。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同样一分钟为什么结果会不一样,从而体验出一分钟的长短,幼儿能明白在同一时间里做的事情的快和慢会影响结果,熟练程度不一样所有结果也会不一样。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很公平的,做同样的事情,动作慢了,就会花很长时间,动作抓紧了,同样一分钟就会做很多事情。学会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钟。
  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探索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师幼互动,从而才能达到教学的有效性。

第20篇、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城市美容师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环卫工人的工作极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懂得尊重环卫工人并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3、有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环卫工人的工作极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难点:懂得尊重环卫工人并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活动准备:
  1、课前可与环卫工人联系好,约定参观的时间和地点。(尽可能与幼儿园靠近一些,且能确保安全。)
  2、小抹布(与幼儿人手相等)。
  幼儿用书:《城市美容师》

  活动过程:
  1、了解环卫工人的工作。
  (1)、教师:小朋友,知道我们的城市为什么清洁、漂亮吗?(有环卫工人)环卫工人经常做什么事呢?我们今天去看看环卫工人在干些什么。
  (2)、教师带领幼儿在环卫工人工作的马路对面观察,引导幼儿注意环卫工人在做什么、是怎么做的、用了什么工具,经过环卫工人的工作,马路有什么变化。
  2、讨论环卫工人的工作与人们生活的联系。
  (1)、教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环卫工人,他们在干什么?
  (2)、引导幼儿讨论:如果没有环卫工人会怎样?
  3、尊重、爱惜环卫工人和他们的劳动成果。
  (1)、教师:环卫工人很辛苦,不管刮风、下雨、下雪都在认真的工作。那么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呢?看看书上这些小朋友谁对谁不对呢?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孩子们知道了我们生活的小区、街道等都是有清洁工打扫干净的,他们的工作很辛苦,也很平凡,但却很伟大。懂得尊重环卫工人并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并学会从整理自己周边的环境卫生开始来养成个人讲卫生的好习惯!总的来说,幼儿对环卫工人、保洁工人的工作很了解,但对绿化工人的工作不是很了解。在看看讲讲的过程中,幼儿发言的面很广,兴致很高。

相关文章

《小班父亲节活动教案5篇》:小班父亲节活动教案5篇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活动课,让孩子知道6月份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理解爸爸的工作辛苦,快来看看小班父亲节活动教案吧。

《大班游戏活动教案10篇》:第1篇、体育游戏猫捉老鼠教案反思体育游戏:猫捉老鼠一、 活动目标:1) 增强幼儿的反应力和判断力,发展幼儿良好的竞争意识。2) 提高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3) 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4) 体

《幼儿艺术教案大班10篇》:第1篇、大班艺术天鹅教案反思活动目标 :  1、初步学画长天鹅的基本特征。  2、以看看、说说、画画的形式,表现出天鹅的不同姿态。  3、感受绘画轻松、愉悦的氛围。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