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30
这是书林漫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是优秀的美术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书林漫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第 1 篇
活动目标
1. 在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树与人们的关系,让幼儿懂得爱护树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
2.欣赏散文诗中洋溢的对树的赞美和珍惜,初步尝试朗诵散文诗。
3.通过观察、交流,运用多种感官感受秋天树林的美丽和多姿,萌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大树的情感。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活动重难点
通过观察、交流,运用多种感官感受秋天树林的美丽和多姿,萌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大树的情感。
欣赏散文诗中洋溢的对树的赞美和珍惜,初步尝试朗诵散文诗。
活动准备
准备树林的背景图,画有树干和树冠,并贴好双面胶,供幼儿制作树林用。
活动过程
活动环节 预设时间
一、说一说,自己眼中的树林。
提问:昨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了幼儿园外的小树林,谁来说一说,在树林中你都看到了什么?(落叶)树叶飘落时像什么?这是什么季节的树林?
小结:秋天的树林可真美,红色、黄色、绿色的树叶,把整片树林都打扮的五彩缤纷的。
二、欣赏散文诗,感知树林的好。
引导语:秋天的树林不仅美,还非常的好玩呢。瞧,引来了一大群小朋友和小动物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散文诗《树林真好》。
(一)教师有感情的朗诵散文诗,初步感受散文。
1.提问:刚才老师朗诵的诗歌题目是什么?
2.在树林中都有谁?(落叶、小狗、小猫、小鸟、小朋友)。幼儿说出其中的一个,教师就出示相应的图片。
(二)看图片朗诵第二遍
师:让我们再来仔细的听一听,诗歌里还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1.教师指着图片朗诵诗歌。
提问:它们分别在干什么?引导幼儿看着图片说一说。
2.你最喜欢当中的哪一句?(幼儿说到那一句,教师完整的重复这句诗歌,加深幼儿印象。)
3.集体朗诵诗歌.师: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首散文诗吧。
三、制作树林,激发保护树林的欲望。
秋天的树林多美呀,五彩缤纷的;秋天的树林多好呀,有小鸟在唱歌,还有落叶在跳舞。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做一片美丽的树林,让很多的小动物和小朋友都来玩好吗?
1.教师出示大树图,请幼儿将收集的树叶黏贴到树干和树冠上。
2.放配乐散文诗《树林真好》的录音,幼儿自主操作。
3.听音乐在美丽的树林中自由的舞蹈。
结束:树真好,树林里可真美,让我们在树林里一起跳个快乐的舞蹈吧
延伸活动:
1. 把孩子们的作品陈列在活动室的周围,让孩子们参观讲述。
2.收集树叶,在美工区中进行树叶拼贴活动。
书林漫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第 2 篇沿着大运河
我漫无目的地走
大运河如何
从春秋流到隋唐
从隋唐流到明清
从明清流到如今
我不想追究
沿着大运河
我漫无目的地走
大运河如何
越过黄河
越过长*
从京城流向杭州
我不想追究
沿着大运河
我漫无目的地走
大运河如何
两边垂满了绿柳
河里长满了水草
滕蔓红透了岸堤
我不想追究
沿着大运河
我漫无目的地走
大运河如何
在头顶上飞机轰鸣声中流淌
在岸堤上汽车呼啸声中流淌
在行人有意无意注目中流淌
我不想追究
沿着大运河
我漫无目的地走
在秋日暖暖的太阳下
在草木枯黄的某个午后
跟随缓缓流动的河水
沿着大运河
我漫无目的地走
书林漫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第 3 篇春天美在“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夏之情韵在那“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中”。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在诗人的眼里是悲凉的,杜甫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冬孕育了梅花的骨气,“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一、古诗知多少
(1)诗词接龙需要三人(4)分钟
第一人
1、少小离家老大回
2、夜阑卧听风吹雨,
3、临行密密缝
4、晴空一鹤排云上,
5、两岸青山相对出,
6、黄鹤一去不复返,
第二人
7、葡萄美酒夜光杯,
8、莫愁前路无知己,
9、君问归期未有期,
10、问渠那得清如许?
11、不畏浮云遮望眼,
1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第三人
13、抽刀断水水更流,
14、沉舟侧畔千帆过,
15、长风破浪会有时,
16、忽如一夜春风来,
1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8、落红不是无情物,
(2)猜一猜
第四人
诗句的季节(春夏秋冬)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猜猜他是谁
5,请在一分钟之类用下列拼音字母拼出一位唐代诗人的名字。
i j y a i b u
6,墙角一支花,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你能再咏出含此物的诗句吗?
第五人
猜古诗中的成语(2分钟)
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很多成语都有典故,有的来源于历史故事,有的来源于名家作品。古诗中也有成语。指出下列诗句中的成语。
①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
②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怒发冲冠)
③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心有灵犀)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⑤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迷离)
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悲欢离合)
第六人 根据情景对诗(3分钟)
1、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用刘禹锡的.话来说即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初冬的早晨,小明走出家门,看到满树的雪花,不禁感慨地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教师节,你和同学去看望小学老师,买了贺卡,要在上面写上赞美的话,你可以用到哪些诗句表达你对老师无私奉献精神的敬意?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范仲淹的《渔家傲》中有“长烟落日孤闭”这一词句,我们展开联想,王维描写“长烟落日”的名句是什么?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附加题
二、个性张扬--学以致用
曲径通“心”处学海无涯“乐”做舟
你还知道有哪些有古诗的意蕴的作品?
如歌曲,文学作品?并能说出和他相近的古诗吗?(2分钟)
1,《东风破》
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
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
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
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
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
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
水向东流时间怎黱偷
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
谁再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
篱笆外的古道我牵著你走过
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流行歌曲《涛声依旧》中“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有客船”。
书林漫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第 4 篇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美术发展的历史源流,了解*陶、青铜器、兵马俑有关知识以及审美特点。
→多媒体演示图片与文字。
一、问题导入
关联早期人类的生存方式,有效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进入课题。
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熏陶器的出现意味着什么?芽
1.器物的用途:关联早期人类的生存方式?鸦
2.设想陶器产生的过程。
小结:陶器的出现标志了原始社会生产力的一大进步;随着采集、耕织和手工业的发展,定居后的氏族成员需要一些器物来保存种子,储藏粮食,要有适合日用炊饮的各种器皿。最初这些器物很可能是用植物为材料制作的,如草、藤、木头等等。由于编织器物不能放在火上作为炊具,人们就用黏土涂在木器或编织物的表面,增强其耐火*,很可能由此发明了陶器。从早期陶器上装饰的绳纹、篮纹、席纹等编织纹上可以得到*。
以植物为材料的容器;早期陶器上装饰的绳纹、篮纹、席纹等编织纹。
二、*陶、青铜器纹样分析
分析*陶纹样,了解、推想史前人类社会生活;把握纹样细节,从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等不同角度分析、揣测纹样中蕴含的意义。
欣赏分析《人面鱼纹盆》的纹样?熏推想史前人类生活情景以及纹样所反映的社会内容;
1.鱼在人面周围有规律的排列,形成规则的图形,纹样组合采用了哪些手法?
2.渔猎是原始人类重要的生产方式,但图案并没有直接表现捕鱼的情景,你认为还有其他的意义吗?它是单纯的装饰吗?
教学提示:作为中华民族古老的生殖崇拜的象征,鱼在仰韶文化陶绘中是出现最多的图像之一。
《人面鱼纹盆》以图案结构线作为抓形的基础。有人把它看做半坡人的巫术图腾,象征其氏族人丁昌盛的局面。
→《人面鱼纹盆》以及人面鱼纹的分解动画。
→术语解释:巫术图腾。
探究具象和抽象*陶纹之间的联系以及变化规律。
分析*陶纹样具象与抽象的变化,通过讨论得出方法和结论。
1.摄取、归纳并最大限度简化图形中的关键特征;
2.按照一定规则重新组合排列。
→鱼纹、鸟纹、蛙纹以及相关几何纹的关系和变化。
通过对比分析,了解纹样的不同表现方法与象征意义。
*陶鸟纹与青铜器凤纹比较:
视觉感受:朴实与华丽,简略与丰富;
造型手法:写实与夸张;
象征意义:氏族图腾;用来“辨神奸”的图腾符号。
教学提示:商周青铜器大多作为祭祀的“礼器”而制作,多半供献给祖先或铭记自己武力征伐的胜利。
→*陶鸟纹与青铜器凤纹图片。
商周青铜器欣赏。
商周青铜器纹饰:饕餮、夔龙、夔凤。
小结:饕餮纹是商周青铜器上的纹饰母题,以兽面牛首为主体,左右对称展开夔龙或夔凤图案,其形象狞厉可怖,是用来“辨神奸”的图腾符号。它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另一方面又是保护的神?。
极度夸张变形和图案化的动物主体纹样则配以典雅华丽的饰带和底纹,与厚重规整的器物造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威严典重、狞厉神秘、雄伟华丽的总体艺术风格。
→青铜器上的饕餮、夔龙、夔凤纹饰。
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了解写实与装饰。
具有高度写实风格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向东行进的布阵设计,清楚地代表了秦*由西而东消灭六国的锋芒所指。
等身高大写实的兵马形象;面部造型的真实*。
教学提示:秦陵兵马俑和*陶、青铜器不同的是,它没有诉诸巫术鬼神的作用,而是通过强大的*事组织,显示出一代君王的雄才大略。
→秦始皇陵兵马俑:兵俑坑、兵俑造型以及细节。
三、学习活动
1.尝试将动物或植物的形象变化为抽象图形,并将其组合为适合纹样。
2.课后通过互联网、书刊杂志收集有关*陶、青铜器和兵马俑的图片、文字资料,分主题进行编辑成册。如:*陶纹样中的鱼;饕餮纹样的组合变化;兵马俑造型集锦等。
→动植物形象参考图片。
→提供网址。
四、课堂评价
1.参与的程度与认识问题的深度;
2.明确辨识所学纹饰,对*陶、青铜器有较清晰的了解;
3.图形的理解、变化能力以及美感在作业中的表现。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