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09
这是微观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优秀的美术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微观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第 1 篇
教学目标:
《微观世界》教学设计
1、通过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了解,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观察、探究事物的另一构造世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
2、运用点和线表现自己领略到的微观世界,体验创作的乐趣。
3、引导学生欣赏自己创作的美丽画面,培养其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用美术造型要素点与线表现微观世界。
教学难点:对微观事物的细致观察与表现。
教学准备:放大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微观的世界去旅行,让我们的双眼饱餐一顿微观世界的视觉盛宴。出发之前别忘了带上三件法宝:(教师板书:线、形、色)教师播放《微观世界》片段,学生欣赏,谈感受。
2、在小小的昆虫眼中,我们都是无比巨大的。那我们又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走进它们的微观世界呢,观察它们呢?
二、观察体验,探究分析:
(一)、欣赏与比较的几种方法
1、由远到近的观察对比方法
(1)、对于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小蚂蚁来说,每一棵小草都是参天大树,每一滴水珠都是汪洋大海,现在老师要求你们仔细观察眼前的这片叶子,并发挥想象:“如果你是只小蚂蚁,你会发现什么?”学生观察、体验、讨论。
(2)、下面我们看一看自己的皮肤,摸一摸有什么感觉?我们再用手中的放大镜看一看自己的皮肤,会发现什么?
(3)、观察海星外在的整体形状是多角形刺状。局部观察时面部凹凸有所晰。在显微镜下表面呈各式星状且形态各异,还参差着无规则的小圆点。
(4)、观察放大镜或显微镜下观察的用由远及近的方法观察的不同物体的图片。
2、剖面观察法
世界上的美都需要我们用眼睛去发现,下面我们再看看这是用什么方法观察的`?
(1)、 两种不同植物的根、茎横切,虽都以圆为元素,但由于它们的组织结构不同,形成两种截然同的图象。
(2)、 螺是一种贝类海洋动物,其质的坚实外表由外往里是旋状纹样。横剖切后,是发射式渐变状,色彩也从蓝灰逐渐变成黄灰色。
(3)、学生把自己带的物品进行剖面处理,能看到什么形状。
(二)、审美体验,寻找方法:
刚才我们欣赏到的这些微观世界图片,其实都可以用我们的造型要素把它们表现出来。
1、通过线条的粗细、曲直、疏密的组织能表达出微观物体的运动态势;
(欣赏学生作品)
2、以点的大小为排列基数,通过运动轨迹可以体现形象的节奏。
(欣赏学生作品)
三、学生创作:
用你手中的放大镜找一找,看一看,并用点、线、色这三要素把你见到的围观世界描绘下来。
也可以描绘刚才我们欣赏的那些图片。
2、教师巡回辅导,鼓励学生将仔细观察和大胆想象相结合。自由表达、创新体验。
四、展示评价:
1、学生作品通过多媒体展开自评、互评与师评活动。
2、通过微观世界的观察与描绘你们有什么收获?
五、小结:
同学们运用点、线、面和色彩来组织表现微观世界,创造出了这么美丽的抽象美术作品,世界万物都有它美的一面, 只要我们善于发现、探索,肯于表现、创造,就能获得收获。
微观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第 2 篇教学目标:
《微观世界》教学设计
1、通过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了解,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观察、探究事物的另一构造世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
2、运用点和线表现自己领略到的微观世界,体验创作的乐趣。
3、引导学生欣赏自己创作的美丽画面,培养其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用美术造型要素点与线表现微观世界。
教学难点:对微观事物的细致观察与表现。
教学准备:放大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微观的世界去旅行,让我们的双眼饱餐一顿微观世界的视觉盛宴。出发之前别忘了带上三件法宝:(教师板书:线、形、色)教师播放《微观世界》片段,学生欣赏,谈感受。
2、在小小的昆虫眼中,我们都是无比巨大的。那我们又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走进它们的微观世界呢,观察它们呢?
二、观察体验,探究分析:
(一)、欣赏与比较的几种方法
1、由远到近的观察对比方法
(1)、对于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小蚂蚁来说,每一棵小草都是参天大树,每一滴水珠都是汪洋大海,现在老师要求你们仔细观察眼前的这片叶子,并发挥想象:“如果你是只小蚂蚁,你会发现什么?”学生观察、体验、讨论。
(2)、下面我们看一看自己的皮肤,摸一摸有什么感觉?我们再用手中的放大镜看一看自己的皮肤,会发现什么?
(3)、观察海星外在的整体形状是多角形刺状。局部观察时面部凹凸有所晰。在显微镜下表面呈各式星状且形态各异,还参差着无规则的小圆点。
(4)、观察放大镜或显微镜下观察的用由远及近的方法观察的不同物体的图片。
2、剖面观察法
世界上的美都需要我们用眼睛去发现,下面我们再看看这是用什么方法观察的`?
(1)、 两种不同植物的根、茎横切,虽都以圆为元素,但由于它们的组织结构不同,形成两种截然同的图象。
(2)、 螺是一种贝类海洋动物,其质的坚实外表由外往里是旋状纹样。横剖切后,是发射式渐变状,色彩也从蓝灰逐渐变成黄灰色。
(3)、学生把自己带的物品进行剖面处理,能看到什么形状。
(二)、审美体验,寻找方法:
刚才我们欣赏到的这些微观世界图片,其实都可以用我们的造型要素把它们表现出来。
1、通过线条的粗细、曲直、疏密的组织能表达出微观物体的运动态势;
(欣赏学生作品)
2、以点的大小为排列基数,通过运动轨迹可以体现形象的节奏。
(欣赏学生作品)
三、学生创作:
用你手中的放大镜找一找,看一看,并用点、线、色这三要素把你见到的围观世界描绘下来。
也可以描绘刚才我们欣赏的那些图片。
2、教师巡回辅导,鼓励学生将仔细观察和大胆想象相结合。自由表达、创新体验。
四、展示评价:
1、学生作品通过多媒体展开自评、互评与师评活动。
2、通过微观世界的观察与描绘你们有什么收获?
五、小结:
同学们运用点、线、面和色彩来组织表现微观世界,创造出了这么美丽的抽象美术作品,世界万物都有它美的一面, 只要我们善于发现、探索,肯于表现、创造,就能获得收获。
微观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第 3 篇教材分析
本课题由四部分知识构成,分别是1、原子的构成,2、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认识,3、离子的形成,4、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该课题为学生进一步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世界和为解决化学计算打下基础。第一部分重点介绍原子的构成,及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第二部分学习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分层的简单规律。 第三部分通过分析NaCl的形成过程,了解离子的形成及离子的带电情况,归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第四部分学习原子的质量及相对原子质量。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材还介绍了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贡献的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教授
2教材处理
课题2需要两个课时完成。第1部分和第4部分内容联系性比较大,而第2部分和第3部分知识有一定的连贯性,所以我大胆地调整教材内容的顺序,将第1和第4部分整合成一节课,第2和第3部分整合为一节课。这样处理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学习更系统、更完整。本课时讲授的是第1和第4部分知识内容。
3学情分析
本课题内容较抽象,学生比较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感性知识不充分,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应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采取更为开放的探究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过程,多为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提供一定的空间。
4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原子中各粒子的属性及关系。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学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化抽象为直观,了解原子构成的有关知识;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等方法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2、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2、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5重点难点
1、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
2、难点: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6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7教法、学法
教法:复习→提出问题→引导阅读→发现问题→分析讨论问题→引导解决问题→小结→巩固练习的综合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发言的机会和探索、合作、获取新知的空间,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不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这样一个新的教学理念。
学法: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在让学生学会知识的同时,更着眼于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因此,对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两图及两表的有关信息,使学生初步掌握观察、发现、分析问题等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多观察,多思考、多探索,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学生通过交流、探讨,增强合作意识。
8教学过程 8.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组织教学
(一)组织教学,温故知新引入新课的学习。
(二)引入课题:
通过科学家卢瑟福的实验示意图引出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活动2【讲授】讲解
[ 板书:一、原子的构成 ]
(三)讲解:组织学生认真观察教材图3-9原子的构成示意图,收集图中可能提供的一切信息,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原子的构成。
活动3【活动】学生活动
(四)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图3-9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分析、归纳出原子构成中的粒子的带电情况,并回应卢瑟福的实验现象。
(五)组织学生认真观察表3-1几种原子的构成。收集、汇总从表3-1中发现的各种信息,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加深对原子的构成的一般规律和特殊之处的认识。
活动4【讲授】小结
(六)小结:以氧原子的构成模拟动画对原子的构成进行小结。
活动5【讲授】讲解
(七)讲解相对原子质量:组织学生认真观察表3-2获取构成原子的粒子的质量信息。分析、归纳出原子构成中的粒子的质量与原子的质量的关系。原子的质量很小,书写使用都很不方便,通过日常生活的例子,提出以碳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让学生动笔,分别以氢、氧为例,计算所得的比,所得结果书写使用都很方便,从而引出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 板书:二、相对原子质量]
指出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反映出原子的实际质量大小关系。
(八)通过计算得出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为1,从而得出相对原子质量数值上近似等于质子数及中子数之和。
活动6【练习】练习
(九)介绍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的卓越贡献。
指导学生查表3-4以及附录Ⅱ中几种常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活动7【讲授】总结
(十)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十一)课堂评价
进行适当的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活动8【作业】作业
课本P58面第1(5) 3、4、5、6题。
活动9【讲授】板书
活动10【练习】练习
评测练习
1、课前预习
水蒸发和过氧化氢分解有什么不同?
2、课堂练习
(1)、已知碳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6个中子,核外有6个电子,碳原子为什么不显电性?
(2)、计算氢原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3)、从P62表3-4中查出磷、锰的相对原子质量:
从P154附录Ⅱ中查出铝、钙的相对原子质量(取4位有效数字)
(4)课本P58面2、选择题,填一填关于几种原子的构成的表格
微观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第 4 篇教学目的:
1、通过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了解,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省视、探究事物的另一构造世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
2、让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自由表达自己领略到的微观世界画面,体验观察与绘画的乐趣
3、提高学生对抽象美的认识和熏陶
教学重点:
微观事物的细致观察与表现
教学难点:
微观世界的表现
教学准备 :
显微镜、放大镜、CAI微观动植物活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 多媒体欣赏几种海洋与陆地的动、植物(如:海星、海螺、多种植物的根、茎及昆虫等)在不同生存环境中的生活情境,观察它们外在的形状、颜色和质感
2. 欣赏与比较的几种方法
由远到近的观察对比方法:
A、海星外在的整体形状是多角形刺状
B、局部观察时面部凹凸有所晰。
C、在显微镜下表面呈各式星状且形态各异,还参差着无规则的小圆点。
剖面观察法:
A、两种不同植物的根、茎横切,虽都以圆为元素,但由于它们的轨迹不同,形成两种截然同的图象
B、螺是一种贝类海洋动物,其质的坚实外表由外往里是旋状纹样。横剖切后,是发射式渐变状,色彩也从蓝灰逐渐变成黄灰色。
二、发展、表现阶段
A、通过线条的粗细、蔬密、曲直组织,能表达出微观物体的运动态势。
B 以点的大小为排列基数,通过运动轨迹来体现形象的节奏感。
C、运用色彩要素体现各种不同的色彩倾向或冷暖变化,使学生懂得色彩能传递人们的思想感情。
D、注入自身的情感,更能创造出美丽丰富的微观世界,并从美的角度进行塑造,使其更具艺术性。
三、布置课堂作业
根据所观察的对象,用笔把见到的微观世界描绘下来。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
1、作品让学生通过教学多媒体开展自评、互评与师评活动
2、谈运用哪些奇思妙想与作画方式来完成作业?
3、通过微观世界的观察与描绘你们有何收获?
五、教学廷伸与拓展
通过仔细观察和大胆想象相结合,鼓励学生运用点、线、面和色彩方法来组织表现许多抽象作品,描绘出更多的微观世界画幅。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