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30
这是感受音乐教学目标,是优秀的美术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感受音乐教学目标第 1 篇
1.说课不是简单的说教学过程,它包括对教材的分析和处理,说教法,说教学手段和教学程序。而且每一个部分要求都是很高的。例如对教材的分析就要说该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还要针对教材确定重点和难点及其确定的依据。因此,说课前一定要作好充分的准备,说出“如何教”,还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要让听者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准备越充分,说课时越有自信,也就越容易成功。 2.说课的课件要清楚明了,说课课件可以和上课课件相结合,必要时就出示一些图片等。课件要根据说课的步骤做,这样的话讲起来不乱,听起来也容易接受。
3.说课不仅仅是对专业的要求,还要求说课者具备一定的演讲功底。因为站在说课的主席台上,说课者就是一名演讲者。说课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说课人的说课语言和肢体语言。因此,说课时候要让语调变化起来,重点难点详细讲说,其他可以略过,在特色和创意的地方重点指出等。
4.说课的每个环节可以配上设计意图,让听者听得更明白,更能
显示出自己与其他人不同的或是创新的地方等。
参加了这次的说课比赛,对于我的教学成长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平台,让我对说课这种形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此又领悟到一些经验,也总结到一些失败,对我以后的成长道路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正如肖伯纳说过的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
第五篇:说课感受
说课感受
*********** 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第一次站在这么多人面前讲话,很荣幸,也很紧张,有什么说的不对的地方还望大家见谅。前面几位老师讲的都很棒,有很多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我站在这里说一下我的说课感受。
首先,感谢工业城领导及文教局领导对我们新教师成长的关心和培养,2011年10月我城文教局组织了青年教师说课比赛,这次活动不仅给我们搭建了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平台,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我城各级领导对新教师成长的高度重视,(当然对于我们新教师来说也是一次锻炼的好机会)在此我代表新教师向所有关心我们的领导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鞠躬)
2011年10月12日在***我参加了文教局组织的“青年教师说课比赛”,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最美好的礼物》,通过自己的说课和听其他老师的课,还有评为老师的点评。我发现我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因为没有工作经验,心理素质不够好,上台后紧张出错,而且从评委的点评可以看出,我对《最美好的礼物》这一单元的文章趋向了解的不够深,对文章的内涵理解不透,知识点方面有几个没有给学生点到, 还有就是没有更
好的利用课改的模式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等等很多不足吧!
但是在比赛过程中我也学到同龄人的很多优点,比如:在教学中,有的老师利用了音乐导入创设吸引学生的情景,有的老师利用了图画、模型突破教学重难点等等,学生喜欢唱歌对画画也有兴趣,所以激起了学生更大学习热情,同时图画模型也能把文章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更有利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所以说同龄人身上有很多值得大家学习的闪光点。
尤其在近年来的课改过程中,我城涌现出各学科的课改先进教师,他们是我们青年教师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多虚心学习不断交流,争取使我们的课堂越来越高效。
这次说课后我感受到我有很多方面要改善:
1. 加强心理素质方面的历练,多参加说课演讲类的活动,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克服自己的容易紧张的弱点。 2. 多向老教师请教、学习,刚开始从事教育工作经验不足,很多东西做不到位,有时会因为理解错误而影响讲课效果,所以我们青年教师要经常听听老教师的课,平时多交流多学习。
3. 自己要静下心来,给自己充电,多看看书,多练练字,钻研一下自己教的科目,每一科都有其与众不同的地方,只有自己钻研了才能发现了解,在教学时用起来就得心应手
了,有利于自己工作的开展。
4. 评委老师说我的声音条件不错,建议我多看新闻主持,多看演讲类节目,向人家学习。每个人都应该有一技之长,这样有利于个人的发展,我就应该利用我的先天条件,努力向演讲方面发展,使自己有一技之长。并将其有利的带到我的语文课堂,用声音来吸引学生用声音来传递我对教育的热爱。
总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自己不足的地方努力的去改善,去学习,我们做不到最好,只能做到更好,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念,拿出“我选择我无悔”的精神,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为我城教育事业贡献微薄之力。
感受音乐教学目标第 2 篇一、定题材,即教学内容
1、因为这次是自组教材,所以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同时一定要结合新课程标准,起点要高、内容要新、方法要活,也就意味着取材是非常之难。
2、一开始我构思了很多题目,挖空心思想。如:“2008——音乐感想” “感悟‘对歌’” “《彩色的中国》” “变拍子”
“模拟‘宋祖英’” “山谷钟声”“黄土魂”“ 旋律与伴奏 ” “土风舞” “音乐与诗歌 ”“非洲的灵感”。好,这个题目不错,于是,我就定了“非洲的灵感”这个题目,这下选择的范围缩小了,但后来想想还是不对劲,究竟搞什么内容好呢,于是又开始想了:感受土族音乐、感受爵士音乐、感受黑人音乐、感受非洲音乐,好,就定了吧!
3、题材定了,那具体内容呢,总要有个教学平台吧,接着想。非洲音乐的节奏很有特点,于是就开始想这方面的内容:打 听 想——一起打 模拟 再创打。非洲音乐的声音很有特点,于是就想了唱的方面的内容,光唱可不行,得有个声部:分声部想、练 合声部唱、表现。非洲音乐的舞很有特点,于是稍微点缀一下,让学生来感受感受。
二、抓细抓落实,即教学目标
1、抓住特色节奏,组成二部训练,突出非洲(爵士)特色。(举例典型节奏)
2、用韵母模拟非洲的原始歌唱,用合唱表现特色情景。(举例)
3、模拟特色律动,与合唱一起表现、感受非洲音乐。
三、突出既新又实,即教学理念
1、自组教材,灵活运用。
2、取材新颖,富有特色。
3、层次分明,训练到位。
四,究竟怎么教下去呢,即教学过程、方法
1、先让学生感受音乐,看第一幅图(好不容易找到的),听特色音乐,师生一起打拍,营造氛围。
2、猜东西:今天老师要让大家猜一样东西,让生猜。敲敲声音,再猜。让生敲敲,再猜。给出答案。听师打,引出非洲打击乐:接下去请你闭上眼睛,你听,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看谁想象力最丰富。(非洲黑人在打鼓,桶当鼓)。打节奏:感受、让生来打、一起拍手、拍凳。还会怎么打——请你来试试看——一起打打看。这里的特色节奏是什么?(切分、前十六分)。分声部打——合打——力度变化打(模拟情景)。欣赏非洲黑人打节奏的演出——点图片和音乐、再点课题 。
3、练。分声部听,请生想:请听老师弹的这段旋律,你觉得非洲黑人在干什么?或者想到了什么?分声部模唱(用气、及声音控制、模拟情景的辅导)。合唱,力度变化的训练。点出谱(小组研究)。再唱谱、唱韵母。给学生训练吧!
4、唱动结合。非洲黑人在一起还会做那些与音乐有关的情景?(请生随意讲,取典型、可做的动作,一起简单地动)。点非洲舞蹈和音乐,感受。
5、总结下课。非洲人能歌善舞、热情奔放。现代的爵士音乐最早也是起源于非洲音乐。点图片和音乐,感受,下课,师生再见,打拍出室。
五、为什么这样教呢
1、考虑到“三情”
情景。创设音乐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当学生进入一中特殊环境面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耳闻目睹全是美的形象及充满新异性的事物,新鲜感便会油然而生,这就是这堂课需要的一个特殊的教学情景,有了这样的教学情景,学生的注意力肯定很集中,注意力全部集中这对我这堂课的效应起着一个重要的铺垫,烘托和促进作用。
情趣。我们一定要做到变单调为丰富多彩,变刻板为生动活泼,变机械为愉快灵活。在教学中体现形象性,趣味性,愉快性等一系列原则。音乐教学方法的情趣化,不仅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而且会使他们对音乐发生浓厚的兴趣,愉快而有益的音乐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愉悦,同时也唤起了学生对音乐的更大兴趣和强烈的喜爱,这正是我们所应追求的理想教学效果。
情感。即音乐教学“情感化”,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能更直接更有力进入人的情感世界,情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是最为活跃的心理因素,既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又是音乐教育目标之一。音乐教育应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激发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感受,表现和创造,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考虑到“创造性” 谈到创造性,首先要谈创造性思维?有了创造性的思维,才有创造性的举动。这堂课里的每个教学内容都是自己挖空心思创作出来的,很难的。然后通过音乐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去启动学生的创造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发掘学生的聪明才智,。
3、考虑到“参与、愉悦”
首先,提供给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开放的空间,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之中,从而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这中间第一要做到:
人人参与,且有动有静、动静结合;第二要做到:有张有弛,且有主动有促动、主动与促动相结合。
然后,愉悦的音乐课堂,就是要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确保学生有一个好心情、好情绪,从而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浓厚,把自主探索和体验生命本体的最佳状态激发出来。才能永远保持好奇心、求知欲、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想象力,敢说、敢唱、敢演、敢想,解放被束缚的思维,无所拘束地在音乐天地中进行畅想与联想。
4、考虑到“活”起来
要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课,就必须打破死气沉沉的局面,让音乐课“活”起来,使歌活、心活、情活、动作活、人更活。让“活”字贯穿于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我们要会让简单的一首歌曲教学变得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节奏紧凑。让课堂的信息容量比较充实。充实的容量有利于创造热烈活泼的课堂气氛。让每个学生的注意力、思维、记忆保持高度的积极性,让学生有得唱、有得动、有得听、有得看、有得创、有情感的发泄等,课堂才能真正“活”起来。让歌唱激活心灵的窗口、让律动促活课堂气氛、让多媒体诱活感官、让情感唤活心弦、产生共振
同时注意活而不乱,收放自如。音乐课堂并非一味追求活,求活不求质。假若整节课让学生蹦蹦跳跳,敲敲打打,老师的调控和指导又不到位,课堂就会乱哄哄的,没什么章法。学生则会感觉乏味、烦躁。调皮的学生就会乘机捣乱,进而影响到教学。我们要注意动静结合,有张有弛。放得开,收得回。蹦蹦跳跳这种活动要,但不能太多。师生间的问答、交流、思考、互动是中层次的活。这种活动能充分调动起学生身体的多种感官参与,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保持着积极的状态。这种方法要常用。最好的活就是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景创设、情感体验等引发学生心潮澎湃、浮想联翩的心动。心动是创造力最好的源泉和动力。这三种层次的活动如能在课堂上结合起来,运用得当,教学就会如鱼得水,收放自如。
《鳟鱼五重奏》说课稿
一、说教材:
1、大纲:根据《音乐新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感受与鉴赏”的要求:初一学生能够感知音乐的结构,能够简单表述所听音乐不同段落的对比与变化;能够主动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并能运用音乐表情术语进行描述;能够结合所听音乐,简单评析音乐体裁与形式对于音乐表现的作用;聆听世界各国优秀音乐作品,了解不同音乐流派的代表人物。
2、教材内容: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教科书七年级下期的第四单元——乐海泛舟。本单元赏析的是欧洲早期音乐,其中有古典主义音乐代表人物海顿的《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交响曲);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物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第四乐章和勃拉姆斯的《摇篮曲》。
3、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的重点是《鳟鱼五重奏》。根据教师用书,本单元共安排三课时,本课是第一课时。《鳟鱼五重奏》是舒伯特在旅途中创作的,所以它的重奏乐器与一般钢琴五重奏所用的乐器有所不同。我们所欣赏的第四乐章的主题音乐是舒伯特1817年根据诗人舒巴尔特的浪漫诗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鳟鱼》。它以叙述式的手法向人们揭示了善良和单纯往往被虚诈和邪恶所害,借对小鳟鱼的不幸遭遇的同情,抒发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被迫害者的憎恶,是一首寓意深刻的作品。把《鳟鱼五重奏》纳入初一学生的音乐教材,使学生能够结合所熟悉的歌曲,作到主动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从中感受音乐体裁与形式对于音乐表现的作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不同音乐流派的代表人物。
4、教学目标:认知目标:①了解变奏曲式、变奏手法等相关音乐知识;②熟悉音乐的主题旋律。 能力目标:感受音乐,能够对乐曲的风格、情绪做出简单的评析。
德育目标: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引导教育学生珍爱自由,反对强权和迫害。欣赏世界各国优秀音乐作品,开阔学生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5、教学重难点:音乐中各音乐要素的变化方式及由此带来的情绪变化。
6、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题,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听”、“动”等要素,让学生去体验音乐的情绪、风格特点。通过学生的自己参与,而不是老师一味的讲解,把音乐概念、音乐要素等一些知识“填鸭式”的教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由活动、自由的创造,使学生自主地得出结论从而来突破重难点。
三、说教法:
1、音乐欣赏法:
学生对《鳟鱼》的故事梗概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它的变奏方法、乐曲中所塑造的音乐形象的认知、对乐曲中所表达的情感体验未必理解到位。学生通过实际音响的欣赏,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2、体验法:
音乐赏析必须要求体验到音乐的意境,在教学中我还创设情景,让学生以相同的剧情体验恰当和不恰当的音乐变化对音乐情绪的作用。
3、创造教学法:
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音乐创造性的思维和想象、创造精神和能力,在体验变奏方法和变奏曲式的时候,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创造。
4、赞赏教学法:
艺术学科不等同于其他学科,对于艺术的理解,学生的想象力不同就有着不同的了解,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情下,学生对音乐有着不同的理解。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欣赏氛围,让学生放轻松心情,对学生不同意见的赞赏是必须的,教师的亲和力才能让学生能顺应老师的引导,否则就很有可能成了填鸭式教学,扼杀了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及想象的天性。
四、教学过程:
1、复习:通过复习赏析《鳟鱼》这首歌曲,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故事梗概,了解《鳟鱼》的基本情绪,为下面分析乐曲情绪做铺垫。学生可能对小学所欣赏的曲目忘记了,没有了印象,通过视觉图象法,展示出歌曲的乐谱,帮助学生恢复记忆。(展示课件,完成认知目标②,时间安排:2分钟。)
2、赏析《鳟鱼五重奏》。
A、初听、完整的听音乐。因为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音乐长了,学生的注意力就分散了,不能够集中了,所以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我让学生结合课件中的提示,数一下主题旋律共分为几次出现?每次都相同吗?同时要求学生在主题旋律每出现一次的时候,用手指打出它的序号,培养学生全神贯注地听音乐,感受音乐。(时间安排:8分钟。)
B、分节听。通过分节听赏,让学生大胆想象,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对感情术语并不能很好的运用,但他们能说出:“我觉得这段音乐怎样怎样,”老师通过让学生说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后,引导全班同学用一个最常用的词语来总结。(完成能力目标,对乐曲的风格、情绪作出简单的评析。)对于变奏曲式,引导学生找出每段音乐的不同点,这一点对于能够认真听完音乐的学生相当简单,因为这个变奏曲式非常的典型,段与段之间的不同点很明显,让学生自己总结,每段音乐有哪些地方不同?(音色、节奏、音高、速度、力度等等)引导学生自己寻找变奏方法。同时利用数学中A、A1及音乐中的变音的概念帮助学生解决变奏曲式这个概念。(完成认知目标①及解决重难点中的各音乐要素的变化的方式。
C、创作练习:让学生找一首自己熟悉的乐曲,先哼唱出主旋律,说出它的情绪,让后在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变奏,体验一下,音乐情绪还一样吗?让学生自己体验来得出结论,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解决重难点中的各音乐要素的变化带来的音乐情绪的变化。时间安排:2分钟。)
3、情景体验。对于初一年级
1、3班的学生,他们相对较为活跃,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较强,可以让学生根据《鳟鱼》的故事梗概编排一个短剧,然后让学生讨论,如果我是小鳟鱼,感受如何?我是旁边看的小男孩,又该怎样?我是渔夫呢?对于
2、4班的学生,他们相对较为稳沉,对音乐的接受较慢,引导学生讨论,小鳟鱼的感受怎样?男孩为什么感到悲伤?渔夫应该怎样做?(完成德育目标。时间安排:5分钟。)
5、为了让学生对音乐有一个完整的印象,最后我安排学生完整地、带有情绪的欣赏《鳟鱼五重奏》第四乐章,而不是讲解式的总结或讨论来结束课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欣赏音乐既能让学生放松心情,投入到音乐情景中,同时又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时间安排:8分钟。)
五、板书设计:我把板书设计成一条鱼的形状,鱼头是主题音乐,鱼身是五个变奏,鱼尾是终曲。这样的板书既形象,又便于学生理解。
感受音乐教学目标第 3 篇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感受音乐》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第五课的内容,属于美术课程标准第二学段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范畴。声音不仅仅是与外界沟通的一种载体,更是一种听觉艺术。这一课把音乐与美术有机结合起来,从美术这个独特的视角去诠释声音,尝试在声音里感受点、线、面及色彩的美术语言。并运用这些造型语言,以作画的方式去表达音乐所反映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也为下一课继续学习第六课《迷彩服》奠定基础。
基于上述教材地位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及生活经验,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点、线、面和色彩的表现方法,在制造、捕捉、欣赏声音的过程中体验音乐带来的情感。感受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用点、线、面和色彩将音乐传递的情感表现出来。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艺术修养。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与分析、欣赏与评述、讨论与实践等师生互助形式,探索感受音乐的设计方法,尝试对点、线、色彩进行创意表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声音,感受音乐表达的情感,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热艺术、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不同的声音,初步掌握运用点线面色彩表达对音乐感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用不同的造型元素准确生动地表现出音乐感受。
二、学情分析
该年龄段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对想象画、记忆画,有较强烈表现欲望,色彩表现力强。在这一课之前,学生对点、线、面、色彩的认识仅停留于基础的造型训练上。而这节课结合音乐,通过直观感受启发学生有意识的对这些基本造型元素进行组织,展开想像,表现最真切、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点、线、面、色彩的认识上升到更高的层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三、教法和学法 【教法分析】
课堂教学需要运用灵活创新的教法,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获得相应发展和提高。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在本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对比教学法、探究法进行教学。 【学法分析】
学生希望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学生以小组学习、合作探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观察赏析、对比分析、创作实践、展示评价,进行充分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
四、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谈话引入—新课导入—任务揭示—自主学习—巩固拓展 【谈话引入】
通过教师谈话,出示课件,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大自然奇妙的声音。 设计意图:让学生听、赏、谈感受,通过不同的声音初步感受声音的美妙。 【新课导入】 同学们,生活中的音乐无处不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的世界,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舞动我们的手脚,跳出你心中最美的舞姿。连续播放二段音乐:轻柔的《致爱丽斯钢琴曲》和节奏强烈的《兔子舞》。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借助生活中的音乐,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综合运用点、线、面、色彩等美术表现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本课题的趣味性。
【任务揭示】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目标和任务以及探究的重难点 【自主学习】
教师让生谈谈听了二段不同节奏音乐的感受,小组讨论怎样用线条和颜色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讨论、归纳总结使学生明白用不同的造型元素准确生动地表现出音乐感受的表现形式。采取分小组进行讨论活动,抽小组代表汇报探究结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活动与探究】出示1张连连看,让学生进行连线,进一步掌握表现音乐的几种表现形式。
设计意图:进一步了解和掌握音乐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拓展】 播放《春江花月夜》,学生进行创作。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点、线、面、色彩的表现方法来表现音乐,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体悟创意变化的神奇,感受创造美。
五、板书设计字体设计
声音与点、线、面 声音与色彩
设计意图:这样的板书既简洁大方,一目了然,又突出了重难点。
课题
感受音乐
感受音乐教学目标第 4 篇一、定题材,即教学内容
1、要结合新课程标准,起点要高、内容要新、方法要活,也就意味着取材是非常之难。
2、一开始我构思了很多题目,挖空心思想。如:‚2008——音乐感想‛
‚感悟‘对歌’‛ ‚《彩色的中国》‛ ‚变拍子‛ ‚模拟‘宋祖英’‛
‚山谷钟声‛‚黄土魂‛‚ 旋律与伴奏 ‛ ‚土风舞‛ ‚音乐与诗歌 ‛‚非洲的灵感‛。好,这个题目不错,于是,我就定了‚非洲的灵感‛这个题目,这下选择的范围缩小了,但后来想想还是不对劲,究竟搞什么内容好呢,于是又开始想了:感受土族音乐、感受爵士音乐、感受黑人音乐、感受非洲音乐,好,就定了吧!
3、题材定了,那具体内容呢,总要有个教学平台吧,接着想。非洲音乐的节奏很有特点,于是就开始想这方面的内容:打
听
想——一起打
模拟
再创打。非洲音乐的声音很有特点,于是就想了唱的方面的内容,光唱可不行,得有个声部:分声部想、练
合声部唱、表现。非洲音乐的舞很有特点,于是稍微点缀一下,让学生来感受感受。
二、抓细抓落实,即教学目标
1、抓住特色节奏,组成二部训练,突出非洲(爵士)特色。(举例典型节奏)
2、用韵母模拟非洲的原始歌唱,用合唱表现特色情景。(举例)
3、模拟特色律动,与合唱一起表现、感受非洲音乐。
三、突出既新又实,即教学理念
1、自组教材,灵活运用。
2、取材新颖,富有特色。
3、层次分明,训练到位。
四,究竟怎么教下去呢,即教学过程、方法
1、先让学生感受音乐,看第一幅图(好不容易找到的),听特色音乐,师生一起打拍,营造氛围。
2、猜东西:今天老师要让大家猜一样东西,让生猜。敲敲声音,再猜。让生敲敲,再猜。给出答案。听师打,引出非洲打击乐:接下去请你闭上眼睛,你听,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看谁想象力最丰富。(非洲黑人在打鼓,桶当鼓)。打节奏:感受、让生来打、一起拍手、拍凳。还会怎么打——请你来试试看——一起打打看。这里的特色节奏是什么?(切分、前十六分)。分声部打——合打——力度变化打(模拟情景)。欣赏非洲黑人打节奏的演出——点图片和音乐、再点课题 。
3、练。分声部听,请生想:请听老师弹的这段旋律,你觉得非洲黑人在干什么?或者想到了什么?分声部模唱(用气、及声音控制、模拟情景的辅导)。合唱,力度变化的训练。点出谱(小组研究)。再唱谱、唱韵母。给学生训练吧!
4、唱动结合。非洲黑人在一起还会做那些与音乐有关的情景?(请生随意讲,取典型、可做的动作,一起简单地动)。点非洲舞蹈和音乐,感受。
5、总结下课。非洲人能歌善舞、热情奔放。现代的爵士音乐最早也是起源于非洲音乐。点图片和音乐,感受,下课,师生再见,打拍出室。
五、为什么这样教呢
1、考虑到‚三情‛
情景。创设音乐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当学生进入一中特殊环境面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耳闻目睹全是美的形象及充满新异性的事物,新鲜感便会油然而生,这就是这堂课需要的一个特殊的教学情景,有了这样的教学情景,学生的注意力肯定很集中,注意力全部集中这对我这堂课的效应起着一个重要的铺垫,烘托和促进作用。
情趣。我们一定要做到变单调为丰富多彩,变刻板为生动活泼,变机械为愉快灵活。在教学中体现形象性,趣味性,愉快性等一系列原则。音乐教学方法的情趣化,不仅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而且会使他们对音乐发生浓厚的兴趣,愉快而有益的音乐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愉悦,同时也唤起了学生对音乐的更大兴趣和强烈的喜爱,这正是我们所应追求的理想教学效果。
情感。即音乐教学‚情感化‛,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能更直接更有力进入人的情感世界,情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是最为活跃的心理因素,既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又是音乐教育目标之一。音乐教育应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激发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感受,表现和创造,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考虑到‚创造性‛
谈到创造性,首先要谈创造性思维?有了创造性的思维,才有创造性的举动。这堂课里的每个教学内容都是自己挖空心思创作出来的,很难的。然后通过音乐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去启动学生的创造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发掘学生的聪明才智,。
3、考虑到‚参与、愉悦‛
首先,提供给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开放的空间,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之中,从而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这中间第一要做到:
人人参与,且有动有静、动静结合;第二要做到:有张有弛,且有主动有促动、主动与促动相结合。
然后,愉悦的音乐课堂,就是要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确保学生有一个好心情、好情绪,从而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浓厚,把自主探索和体验生命本体的最佳状态激发出来。才能永远保持好奇心、求知欲、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想象力,敢说、敢唱、敢演、敢想,解放被束缚的思维,无所拘束地在音乐天地中进行畅想与联想。
4、考虑到‚活‛起来
要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课,就必须打破死气沉沉的局面,让音乐课‚活‛起来,使歌活、心活、情活、动作活、人更活。让‚活‛字贯穿于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我们要会让简单的一首歌曲教学变得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节奏紧凑。让课堂的信息容量比较充实。充实的容量有利于创造热烈活泼的课堂气氛。让每个学生的注意力、思维、记忆保持高度的积极性,让学生有得唱、有得动、有得听、有得看、有得创、有情感的发泄等,课堂才能真正‚活‛起来。让歌唱激活心灵的窗口、让律动促活课堂气氛、让多媒体诱活感官、让情感唤活心弦、产生共振
同时注意活而不乱,收放自如。音乐课堂并非一味追求活,求活不求质。假若整节课让学生蹦蹦跳跳,敲敲打打,老师的调控和指导又不到位,课堂就会乱哄哄的,没什么章法。学生则会感觉乏味、烦躁。调皮的学生就会乘机捣乱,进而影响到教学。我们要注意动静结合,有张有弛。放得开,收得回。蹦蹦跳跳这种活动要,但不能太多。师生间的问答、交流、思考、互动是中层次的活。这种活动能充分调动起学生身体的多种感官参与,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保持着积极的状态。这种方法要常用。最好的活就是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景创设、情感体验等引发学生心潮澎湃、浮想联翩的心动。心动是创造力最好的源泉和动力。这三种层次的活动如能在课堂上结合起来,运用得当,教学就会如鱼得水,收放自如。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