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9-16
这是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案一等奖,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目标定位:
1.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领会“散而不乱,气脉中贯”艺术特征。
2.梳理概括文与可的形象特征。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形象导入
上课之前,提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农历7月7日是什么日子吗?除“七夕节”“乞巧节”,唐代还是“晒书节”“晒衣节物”呢。公元939年的7月7日,文艺全才、年已过四十的苏轼苏大学士和家人们将一摞摞书画摆到院中的几案上晾晒,突然,他的手顿住了,他紧紧地盯着案上正徐徐摊开的一幅画卷,喃喃道:“这……这不是与可的墨竹画吗?”他兴奋地举起来,仔细地端详着,旋即,他颓然地放下画,掩面失声痛哭了起来。
这文与可是谁呢?他跟苏轼有什么关系呢?
2.预习检测、解读题目
(1)大家知道快速读懂文章的方法有哪些吗?
明确:看题目、读作者、看文体(回顾与梳理学生阅读文本的方法)。
(2)解读题目,获取信息。
题目断句、关键词语的理解、“记”的文体特征(题目往往有“未成曲调先有情”的特点,培养学生从题目获取信息的能力)。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①并筛选信息。
文与可:画家,善画山水,尤善画竹,开后世“湖州竹派”,与苏轼为中表兄弟。
筼筜(yúndāng)谷:盛产筼筜(生长在水边的大竹子)得名。
偃竹:仰斜的竹子。
教師补充:文与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画竹为主的画家,对后代的郑板桥影响很大,他是“诗文书画”的全能文豪,比苏轼大18岁,31岁考中进士。他为官30年,为民解困,为君分忧,刚真不阿,直言敢谏,深受百姓爱戴,被称为廉吏,清贫太守(补充内容既是文与可的真实情况,更为学生深入阅读文本提供必要的资料支持)。
记:古代一种散文体裁,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引导学生压缩题目:文与可画竹。
行文线索为:竹(师板书)。
(3)梳理行文思路。
提示:散文一般思路:缘起—叙事(写景)—联想—感悟。
明确:此文的写作思路:叙事(学竹—戏竹—赠竹)—(缘起)忆竹—(联想)孟德忆桥公—(感悟)二人亲厚无间。
总结:本文信笔挥洒,姿态横生,文笔似闲散,意脉却流畅完整,都是在表达对文与可的怀念与哀悼,体现了散文“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此环节既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又可引导学生借助文体特点快速梳理行文思路,把握文章内容,初步感知作者的情感及写作此文的目的)。
3.合作学习,把握形象
(1)在苏子对文与可的深情追忆中,你认为文与可是个怎样的人呢?
明确:画技高超、(美而不自知)清高有节、淡泊名利、憨厚可爱率真、坦率淳厚、廉洁自守、志趣高雅、爱竹成癖、品行高洁(率性而为)、清新脱俗、襟怀开阔(以学生能够总结出的词语做板书内容)。
此环节的设计既是抓住写人散文的核心人物形象,又是在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过渡:斯人已逝,独留画卷,对他的怀念是正常的,正如归有光看到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就想到了妻子;史铁生每到地坛,就会想起他自己的母亲一样,睹物思人,悲从中来,但是苏子对文与可是“废卷而哭失声”啊,因为他们的感情是“亲厚无间”的。
(2)你认为苏子与文与可的“亲厚无间”体现在哪里?
学生可能会聚焦在第二段关于万尺竹的争辩一节:看出两人情趣高雅、性情相投、亲密无间、相知相契,是感情深厚的挚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苏轼调侃自己兄长、老师、朋友的语句“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苏轼在这里用“二百五十”极言多,但是古人常常用“三”“六”“九”言数量之多,如“覆压三百余里”“会须一饮三百杯”“大战三百回合”,通过比较,让学生明晰苏轼是用“二百五十”调侃文与可的憨厚、纯真与率性,二人至深感情、莫逆情谊已跃然纸上了。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聚焦第一段:
“学竹”一段除写出二人的师生关系外,从此段后四句反复出现了相同的句式、相同的词语,“岂独竹乎?”“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邪?”“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看出,文与可的“胸有成竹”“心手相应”抓住规律的`“道”对苏子不仅是在画竹上,而且在生活上、学习上、事业上都有极大的帮助与引导,文与可可以说是苏子学习上、生活上甚至人生道路上的导师,这段也是苏轼与文与可“亲厚无间”的体现。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聚焦“赠画”的描写,可以追问“为什么偏偏赠送‘偃竹与我,而不送剑拔十寻之竹呢?”
(出示ppt)偃:僵也。“伏而覆曰仆,仰而倒曰偃(《说文》)”。文与可在苏轼仕途不顺时送偃竹画是希望苏轼像偃竹一样“天地得正气,四时无易心”“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啊!由此可见,文与可不仅是苏轼的老师,亲戚,更是与苏轼情趣相投、精神共通的知己,人生道路上互相扶持、鼓励与不屈的同道者(对貌似平淡语言的细细涵泳,触摸潜入其中丰富的情愫恰是在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3)你认为苏子文与可的关系同孟德桥公的关系一样吗?
典故“曹孟德祭桥公”的作用。
明确:结合课下注释可知,孟德桥公仅是知遇之恩、忘年之交,但是苏轼与文与可不仅是亲戚、忘年交、知音,还是志同道合、情志节操相投者,他们身上都有竹所赋予的君子之气。宋朝徐庭筠在《咏竹》中有言“未出土时先有节,纵凌云处亦虚心”,同时代的王珪在《竹》中也说“天地得正气,四时无易心”。受文与可墨竹影响较大的清朝竹画家郑板桥在《题竹石》中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苏轼自己也说“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可见君子的虚心有节、正直坚贞、昂扬不屈、清高脱俗都与竹有相似之处。
4.小结
苏子与文与可,不仅是知己、挚友,还是志同道合者,他们身上都有着共同特点:凌然有节、志趣高雅、淡泊名利,他们都是仕途坎坷,刚正奋发、视天下为己任、仁政爱民,他们就是挺立天地间的修竹,即使饱受打击,也将自己站成了偃竹,郁郁青青、昂然向上,站成历史上一幅幅绝美的风景,可以说:
孟德祭桥公,知遇交友情。苏子忆文可,岂独亲厚意?惺惺相惜处,飒飒偃竹生。浩然天地气,由来君子风。
文学亦是人学,引导学生领悟经典作品背后鲜活而灵动的人文关照,既让学生获得了丰富的审美体验,也收获了一定的精神养料。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散文之部的一篇内容丰富,且有一定难度的作品。要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加强学生课前预习,设计好学案。这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有效的方法。于是在我在预习学案中让学生首先明白了“胸有成竹”的故事与成语的含义,这就给课堂导学提供了一个捷径。因为,本文虽也是一篇悼念性的记人散文,但与传统的纪念性散文的写法有所不同,第一段主要是议论为主,这样就给学生理解本文的主旨造成了困难。
有了预习学案中的故事和文学常识的积累,导学案就能够很快直奔主题,进行合作性学习。让学生很快理解第一段议论实际上是评价画家在绘画理论上的`贡献,进入了纪念性文章歌颂评价人物一生主要功绩的主题,突破了重点。那第二段的内容就不难理解了,可以说是主要写画家其他方面的事迹,主要从为人,为画,为官来进一来歌颂,表现失去表兄的悲痛心情,表达深深地缅怀、追忆、悼念之情,体现了表兄弟之间的深挚友谊和密切关系。
教学设计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自主阅读能力为宗旨,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让学生在自主读课文的基础上,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也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课文人物形象。
重视了学生的情感参与。这是表兄已去世几个月了,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庄谐相衬,情深意切的优秀悼念文章,这篇悼念散文中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寓意。体现了作者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散文特点。理解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寓意就成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目标:做任何事都要胸有成竹。也就是说在作任何一件事前,对客观事物反复观察,仔细研究,掌握客观事物的各种因素和条件,预先做好充分的思想和物质准备,反复实践,不断探索,“胸有成竹”,这样才能克服盲目性、无目的性和无把握性。解决这个目标并不是难,那是因为第一部分学生对画家的精神画家的理论与思想都有了明确的理解,因此对事理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教学目的:1.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通过阅读人物的的几个事件,把握人物形象;3.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教学重点难点:1.归纳掌握相关重点字.词.句,以及文言句式特征;2.感悟文章主题,探索哲理深意教学课时: 2课时课前预习:1.结合注释,理解文意,对不了解的字.词.句做标记。2.本文的体裁是什么?3.文中记叙了文与可的哪些事情,说明了文与可是怎样的一个人?4.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一主题思想的?教学安排:第一课时一.导入 (显示文可与.郑板桥等人墨画图)中国古代有句成语,叫做“胸有成竹”,亦称“成竹在胸”。宋代大文豪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讲的就是这个有趣的故事。北宋时期,有个擅长画竹的人,也是苏轼的表兄弟,姓文名同字与可。 据有关史料说,他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时间久了,他墨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无独有偶,据说我国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也曾在室内置一器,养虾其中,时时观其姿,体其态,以致齐老先生笔下之虾,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两则故事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必须对客观事物反复观察,仔细研究,最终才能创作出完整而有生气的艺术形象。 苏轼自己不擅作画,但文章却从“胸有成竹”中精辟的展示了从观察到构思,从学习到实践,再到表达这一艺术创作的主要环节和基本过程。其实,文章并非仅仅在告诉人们该如何去作画,“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这里面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寓意。二.题解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神宗熙宁八年(1075)出任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改知湖州(今浙江湖州),赴任途中死于陈州(今山东诸城) 。元丰二年三月,苏轼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本文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的优秀散文。 三.检查预习,读准下列字的音与可以书遗余( ) 近语士大夫( ) 萃( ) 寒梢( ) 笔砚( ) 斤斧何曾赦箨龙( ) 喷饭( )畴昔( )四.朗读课文并思考 通读全文,疏通文意,把你在阅读本文时产生的问题记录下来。五.梳理文章结构第一段 阐述文与可的绘画理论,谈自我艺术实践的体会。 第1层 由竹说起,提出画竹应当有成竹在胸。第2层 写作者自己学习文与可画论的心得。第3层 评价苏辙的看法,表明自己比弟弟更能领悟文与可的画论。第二段 追忆二人在交往过程中与画竹相关的几件趣事。第1件 投求画者的绢于地,并言当袜穿,传为笑话。第2件 书信往来各自表述艺术创作中神似重于形似的美学观点。第3件 追述自己一首“筼筜谷”诗令文夫妇为之喷饭。 第三段 交代写作此文的缘由,并表明二人关系感情深厚.亲密无间。六.知识积累(一)重点掌握词语1.为《墨竹赋》以遗与可 2.投诸地而骂3.以为口实 4.而读书者与之5.余因而实之 6.月落庭空影许长7.近语士大夫 8.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9.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二)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1.与可没与陈州 2.少纵即逝矣1.初不自贵重 2.月落庭空影许长3.废卷而哭失声 4.吾将以为袜5.发函得诗 6.而读书者与之7. 以书遗余曰(三)词类活用现象1.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2.余因而实之3.与可厌之 4.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5.初不自贵重(四)虚词为 1.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2.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3.余为徐州 4.而予以为有道者5.吾将以为袜乃 1.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2.乃见其所欲画者其 1.乃见其所欲画者 2.岂独得其意3.而予亦悔其随之 4.以追其所见5.其所以然 &bsp; 6.岂独得其意然 1.自视了然 2.予不能然也 3.然二百五十匹绢以 1.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2.与可以书遗予曰 3.吾将以为袜之 1.竹之始生 2.一寸之萌耳 3.生而有之也 4.临事忽丧之 5.士大夫传之 6.而读书者与之(五)文言句式1.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2.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3.足相蹑于其门 4.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5.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6.吾将以为袜7.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8.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9.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10.轮扁,斫轮者也 11.岂复有竹乎:12.世岂有万尺竹哉?(六)难句翻译1. 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2.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3.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4.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
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5.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6.袜材当萃于子矣。 7.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第二课时一.导入(略)二.仔细阅读,思考以下问题1.本文侧重于阐发“胸有成竹”.“心手相应”的创作思想,还是追述与文与可的深厚友谊?2.文章主旨写理还是写情?3.本文的体裁是什么?文中记叙了与文与可的哪些事件,分别说明了文与可的什么个性?4.文章第一节描绘了那幅画,其用意何在?5.文章题目既然为“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为何作画经过描写甚少?文末作者借曹操与桥玄之事侧面反映了自己与文与可的亲密,这与文章主旨有何关联?三.问题探讨1.本文的体裁是什么?2.文中记叙了文与可的哪些事情,说明了文与可是怎样的一个人?3.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一主题思想的?明确:1.文体,杂文;2.记叙了文与可厌世俗求画,不自贵重,说明了他的脱俗淡泊,与苏轼诗画互答,说明了他是个才情过人.无拘率直的人;3.文章的主旨主要是叙述两人的深挚友谊以及睹物思人的悲痛;文章不仅仅通过日常趣事来表现两人的亲密无间的关系,而且又借用典故表达两人的深厚情谊,从而写出了对文与可的思念和缅怀之情。 四.感悟与思考 通过阅读苏文,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哪些启迪和教益?参考:我们要在作任何一件事前,都要对预作之事认真分析,掌握客观事物的各种因素和条件,预先做好充分的思想和物质准备,对所要做的事“胸有成竹”,这样才能克服盲目性.无目的性和无把握性。五.作业1.熟读课文;2.预习新课。六.教学反思
赏析重点: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感受美文的语言特点。
2、理解作者表达的深厚情意。
3、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
●教学时间:两课时,(根据课堂进展自然分为两课时,这里不做明确规定)
●课堂教学:第一步 首先检查预习情况,然后让同学们把自己预习中的问题写在纸条上由小组长收起来,每组选四个代表,把本组问题进行集中归纳,取掉重复性问题(看哪个组效率高,速度快,其他同学默读课文)。
第二步 把较集中和突出的问题再次进行归纳,在黑板上把问题归为两大类:一类属词句疏通问题,一类属课文分析问题(包括写作特点)。
第三步 归纳解决问题
一、词句疏通问题:
(一)预设问题
1、为《墨竹赋》以遗与可
(遗:wèi赠送)
2、以为口实 (口实:话柄)
3、投诸地而骂 (诸 之于,兼词)
4、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 (与 许可,同意)
5、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
(译文略)
6、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
译文:与可很厌烦,把丝绢抛在地上骂道为:“我要拿这些丝绢去做袜子!”
7、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
译文:我认为其中包含着深邃的道理,难道不是吗?
8、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译文:(人们)平时觉得自己很明白,但事到临头却突然变得糊涂起来,难道只是画竹是如此吗?
(二)三位同学用现代汉语复述三段课文,解决文意问题,在翻译课文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学习讨论,老师引导等方式解决问题。)
二、课文分析(用提问的方式):
1、本文以叙事为主还是以抒情为主?
(学生分小组讨论,老师巡视。)
明确:本文侧重于阐发“胸有成竹”、“心手相应”的创作思想,追述与文与可的深厚友谊,以抒情为主,兼叙事说理。)
2、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明确:文体是杂文,是一篇有回忆,有议论,深情缅怀亡友的文章。
3、文章主旨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
明确:文章的主旨主要是叙述两人的深挚友谊以及睹物思人的悲痛,通过日常趣事来表现两人的亲密无间的关系,借用典故表达两人的深厚情谊,流露了苏轼对文与可的深切怀念。
4、文中记叙了文与可的哪些事情,说明了文与可是怎样的一个人?
(学生分组讨)
明确:记叙了文与可的三件事情,一是把求画者之缣素扔地并说拿去做袜;二是写两人以二百五十匹绢和万尺长竹开玩笑,并忆“筼筜谷偃竹图”之由来;三是追述文在洋州时苏以“筼筜谷”诗引得喷饭满案。说明了他的高尚风雅,请苏轼代画,说明了他是一个憨然坦率的人,赠诗从侧面说明了他为官清廉、不贪图奢侈享乐的品格。)
三、写作特点赏析
1、运用典故是本文的写作特色之一
(学生看课下注解,弄清典故具体讲的是什么内容,归纳有哪些典故?明确:庖丁解牛 轮扁斫轮 “渭川千亩竹”
)
2、文章在写法上纵横恣肆,却文理自然。
(不拘泥于时间顺序,信笔写来,形散神不散,文章分三段,从阐述绘画主张,到忆二人交情,到说明写作缘由,始终以画竹及二人情意为中心点。)
3、文章表达方式自由、灵活、语言凝练、生动。
(文虽具悼念性质,却不陷于哀情,有意叙二人交往、调笑趣事,如“袜材”“喷饭满案”等,语言明快、活泼、幽默。)
四、教学反思
通过预习、找问题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同学们在课堂上热烈地进行交流讨论,试图找到最正确答案的动机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们的认真思考和主动交流下,问题迎刃而解。同学们在一节课的时间解决了大量的问题,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带着问题以极大的热情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中,体会到了一种收获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课堂教学不一定要追求完美的过程,要完成预定的任务。重在教给学生方法,调动学习积极性,学生只有主动去学习,爱学习,这才是一堂好课。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老师往往觉得学生大了,不善发言,不如多讲讲,其实高中学生要真正调动起来,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视野都要宽的多,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老师要放开手脚,课堂必然会活起来,生动起来,学生的收益也最大。从案例中看似课堂容量不大,其实学生的大量活动不能一一记录,教无写法,同一个问题每位教师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