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语文必修教案

拟行路难教案自我分析

日期:2021-08-23

这是拟行路难教案自我分析,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拟行路难教案自我分析

拟行路难教案自我分析第1篇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古代诗词

2.理解这首诗词的主要意思

3.体会诗词所表现的情志或意趣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古代诗词

教学难点

体会诗词所表现的情志或意趣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学习古诗词要整体了解各首诗词的主要意思,记住其中那些表现诗词主旨的优秀诗句,能够背诵

二、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有“诗仙”之称。少年抱负宏大。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天宝(742年)由友人道士吴筠推荐,被召入长安,供奉翰林,做一名文学侍臣,以诗赋为朝廷点缀升平。因与权贵不和,被迫“赐金放还”;安史之乱起,参加永王李幕府,后受株连,流放夜郎,遇赦东归,后病逝于当途。

有《李太白集》。现存作品有《李太白全集》,收诗九百多首。

三、整体感知

1.听朗读录音,划分句子停顿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自由朗读诗文

3.请二到三名学生朗读诗文

4.理解诗文的内容,要求

(1)掌握重点词在诗中的意思

(2)赏析句子的含义

(3)把诗歌内容转化为散文化语言

5.齐读全诗

四、探究诗文主旨

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痛苦和心理矛盾?

这首诗反映了李白被迫离开长安之际的思想痛苦和心理矛盾。

一方面,长安两年的经历,使他认识到朝廷的黑暗和仕途的艰难,满怀悲愤,却又无可奈何,产生了进退失据、茫然无措的强烈痛苦,反复感叹:“行路难!行路难!”另一方面,积极用世的愿望,对自己才能的坚信不移及历史上一些贤人最终得到明主重用的事例,又使他对前途满怀希望,相信自己终会有乘风破浪之时,显示出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对前途的充分自信。

全诗交织着现实与理想的深刻矛盾和失望与希望的复杂心情,充满着一股抑郁不平之气,一种昂扬奋进之志。这既反映出当时现实对诗人的沉重压抑,也表现出诗人豪放不羁、自强不息的个*。

五、小结

本诗利用比兴的手法描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抒发了诗人的人生追求,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诗人不畏人生艰难,不放弃自己的理想,没有消沉下去,是令世人学习的。

六、背诵这首诗(指导学生根据诗的意境背诵)

七、阅读

试比较,陶渊明的《饮酒》和李白的《行路难》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饮酒》是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写的抒情小诗,是他的“酒后真言”。他对自己的隐居生活表示满意,也能从心灵安逸、远离世俗烦恼的高度来认识。《行路难》是李白借乐府古题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诗篇。面对美酒佳肴,他“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高呼“行路难”,辅佐明君、建功立业的*理想无从实现,忿忿不平之气溢于言表。

八、练笔

在你生活或者学习的过程中,你也一定遇到过困难,遭遇过挫折,经受过痛苦,面对这样的境遇,你该如何对待?请把你的感受写出来。

要求:写出真情实感

拟行路难教案自我分析第2篇

一、教材分析:

《行路难》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的一首乐府诗。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析:

新课标提出“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所以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方面,要求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诗词、疏通大意、落实背诵;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角度,希望学生能根据作者的生活经历,理解李白苦闷迷惘愤慨与充满信心、执著追求交织起来的复杂心态,感受到本诗抑郁和奋发、失望和希望急剧交替变换的感情基调。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立足课本,拓宽视野,是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在读懂本诗中李白怀才不遇的心情后,通过综合知识积累,把握李白诗歌的风格进而理解李白的*格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教法学法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课文材料,还学生大量的课堂活动时间,体现新课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理念,通过多层次诵读、多角度比较、艺术*创编等课堂实践活动来带动教学流程步步推进,在读、说、赏的层进训练中落实教学目标。

四、教学构思:

新教材入选这首诗歌,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体会作者强烈的苦闷心情和豪放自信的*格特点,培养学生品读诗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所以我把这节课定位于鉴赏诵读课。设计了分层推进式诵读——拓展积累式鉴赏的板块教学模式。

五、教学过程: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老师讲述李白的人生故事——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研墨的故事,同时展示在网络中找到了对于李白身世介绍的片断。在老师娓娓道来的过程中,学生会有极大的兴趣希望能走近李白了解李白,从而收到调动学生情绪,烘托课堂气氛的良好效果,并为下面理解本诗的情感底蕴奠定了基础。

(二)分层推进式诵读: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法,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在教学主体步骤的起始阶段很好的烘托了教学气氛。

1.朗读:听朗读正音,亮开嗓门齐读。

2.译读:分组对照课下注释读懂全诗,圈点出不懂的地方全组讨论,老师解疑。

3.品读:以老师的问题为开头回答问题——透过诗歌我读到了……(读到了低沉抑郁的心情、读到了慷慨豪放的信心……)

用一组或几组反义词填空:《行路难》是一曲交织——与——的急剧变化的音乐。从而把握诗歌朗读的感情变化应该是低沉——激昂。

4.竞读:男女生比赛,自己说说朗读效果、情感的处理,

5.自读:把自己假想成天宝三年时离开长安怀才不遇的李白,以人生独白的方式朗读。

6.齐读:女生齐读前三组诗句,男生齐读后三组诗句。

7.背诵:

叶圣陶说过:“美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想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品味方面或是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通过层层推进的朗读吟诵的教学环节,激活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吟读中入情入境入心。

(三)拓展积累式鉴赏:

我设计了“听——读——说——找——写”五个小环节,通过阅读老师搜集到的李白表现怀才不遇情感的同类诗歌,让学生做一下横向的比较,从而感受到李白诗歌自然豪放的风格和他独特的个*。

1.听:老师播放这两首诗歌的录音,学生做标注。

2.读:自己朗读,对照注释读懂全诗,圈点出不懂的地方分组讨论,老师解疑。

拟行路难教案自我分析第3篇

 【学习目标】

  1. 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把握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 2. 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珍惜人尽其才的大好时代。

  【学习过程】

  一、初读,扫清文字障碍、掌握相关资料

  预习检测(自主学习) 1. 给下列重点字注音:

  鲍( ) 酌( ) 踯躅( ) 2. 解题:

  《行路难》是( ),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共( )首,歌咏( )。本文是第四首。

  3. 了解概括鲍照的创作成就和人生经历: 认真阅读“资料链接”,用一句话概括鲍照的创作成就和人生经历。(可以用“虽然??但是??”的句型。)

  鲍照一生虽然才华横溢、诗文有盛名,且少有壮志,思求报国,但因出身寒门,一生沉沦下僚,郁郁不得志。所谓“ 才秀人微,取湮当代 ”。

  4. 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诗歌大意。

  就像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样,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 ?人的命运也是既定的,怎么能总是这样自怨自哀。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一曲《行路难》,歌唱声又因举杯饮酒而中断。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敢多说什么了。

  二、精读,披文入情,咀嚼文字,体悟情感

  文字是情感的载体。前面,我们已经扫清了文字障碍,初步把握了这首诗的基本内容。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品读揣摩诗歌的语言,深入把握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

  (一)自由诵读诗文,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诗人情感:

  “愁”

  下面就让我们来解读这个“愁”字。 (二)研读诗文,解读一个“愁”字

  1.齐读前四句诗,思考:

  (1)哪句诗直言诗人之“愁”? ① “安能行叹复坐愁” ② “愁”的表现是什么? “行、坐”“叹、愁”,(“愁之相”互文)

  ③ 通过诗人的外在行为,想象一下诗人愁到了何种程度? ( 浓重、无可排解)

  ? 这愁绪如此浓重,令诗人坐卧不宁、寝食难安,却又挥之不去、排解不开。

  (2)诗人为何如此愁苦? “人生亦有命”

  “命”?这和愁苦有何联系?

  我们来学习一种诗歌解读的方法——知人论世。

  ①首先,联系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说说他看到了怎样的“命”。(知人论世)

  (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出身的高低贵贱直接决定了一生的仕途和际遇。)

  面对这一现实,诗人也只能承认“人生有命”。那么,怎么又说“亦”?

  ②“亦”字承接了上文什么内容?(合作探究) “泻??”

  这里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 比喻。

  如何理解“安能”?

  (就像水会往不同方向流淌一样,人生在世间也各自有命,这似乎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我怎么能因为这而发愁呢?)

  诗人真的能看开了吗?

  强加在身上的不公平,你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怎么可能看开呢? (自我劝慰之语,内心愤懑不平) 读这四句,读出诗中情感的细微变化。

  (读法指导:一二句平;三四句略上扬,有不平之怨。)

  2.齐读后四句,思考:

  (1)作者借助哪些方式来“自宽”,诗人内心得到宽慰了吗?

  ①“酌酒” ②“歌唱《行路难》”

  (①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种种不平在心头激荡。

  ②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欲将一腔悲愤倾泻而出。但是因为太过悲痛,连歌也唱不下去了。)(“愁之解”,无可排解、压抑郁闷)

  此情此境,让诗人何以堪? (2)诗人情感郁积到极点,不禁悲愤地大吼一声:

  “心??”

  这一句是作者情感的总爆发?

  这是什么句式?和前面哪一句句式相同?情感有何变化?

  (前面,心有不平,想排解;这一句,怒火填膺,忍无可忍) (“愁之怒”,忍无可忍的愤激之语)

  读这三句,读出情感变化。

  (3)然而最后一句,诗人的情感又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急转直下,隐忍吞声)(“愁之忍”,极度痛苦和矛盾,还有无奈)

  为何出现这样的变化?(知人论世) (再看写作背景。不敢说,说也改变不了什么,还可能带来杀身之祸, “愁之源”)

  有门第等级的存在,纵你才高八斗,纵你有满腔报国热忱,只是不得施展。诗人的万千悲愤只能硬生生吞进肚里。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读这四句,读出情感从激愤到隐忍的变化。

  (读法指导:先扬后抑)

  3. 结合全诗,想象勾画诗人形象,说一说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士族门阀制度的不满和控诉,怀才不遇的悲愤与苦痛。

  (三)、诵读诗文,体悟一个“愁”字

  三、再读,反观自我,读出人生感悟(深化拓展)

  个人的命运与所处的时代总是息息相关,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雅士,“才秀”而“人微”,“英雄无用武之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千古的悲怆。

  (一)、古诗文中抒发怀才不遇的诗词很多,请搜集具有代表性的一些诗句,体会不同时代不同诗人对待人生之路的艰难有着怎样不同的态度。并思考为何不同。

  王勃《滕王阁序》 —— “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李白《行路难》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苏轼《定风波》 ——“ 一蓑烟雨任平生”

  《念奴娇﹒赤壁怀古》 ——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为何不同?时代使然。

  (二)、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生在了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华的大好时代。但是同样的时代,同样的条件,每个人做出的选择却不一样。。

  同样是双臂残疾,有人沿街乞讨,有人刻苦自励终成“钢琴王子”;同样身家过亿,有人吸毒入狱,有人公而忘私裸捐为民。同样身在二中,有人奋起直追,努力成为一个“ 德美才秀 ” 的人;有人浑浑噩噩,甘心沉沦。反观自我,生活在同样的时代,面对同一片蓝天,我们将选择怎样的人生?

  以《我的人生我做主》为题,写一段的短文,发表我的人生宣言。(100字左右)

  【资料链接】

  1. 鲍照生平

  鲍照 (? ~ 466) ,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祖籍山东。他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鲍照20多岁时,为了谋求官职,去谒见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言志,获得赏识,被任为国侍郎。刘义庆在这一年任江州刺史,他也在同年秋到江州赴职。元嘉二十一年 (444) ,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些小官。后卷入王室斗争,为乱兵所害。

  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钟嵘《诗品》说鲍照 “ 才秀人微,取湮当代 ”。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 18 首。

  2.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特点: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所谓的“九品中正制”,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不能为国效力。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3.“披文入情”

  语出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意思是:作家创作,总是由内而外,即先有客观现实的感发而产生的内在情态,

  这种情态通过辞章表达出来,阅读文章的人通过文辞来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沿着文辞找到文章的源头,即使是深幽的意思也将显现,被人所理解。 主要说明了从创作者如何形成文章,读者如何阅读理解的一个过程。

拟行路难教案自我分析第4篇

教学目标: 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 3、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 4、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5、学会比较阅读。 教学重点: 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 3、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 教学难点: 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歌咏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第四首。 二、解释题意 《行路难》:乐府旧题,主要是抒发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的感情。 有些学习汉魏乐府的作品的题前多冠一“代”或“拟”字。 三、读懂大意 1、学生自读。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大意。(补充:行叹复坐愁——行时叹息坐时愁。) 3、学生齐读。 4、明确大意: 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 人生也是有命的(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怎么能行时叹息坐时愁?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因要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 5、根据大意试背诵。 四、把握情感 1、全诗突出了一个什么字?试结合诗的内容加以分析。 明确:全诗突出一个“愁”字。 这首诗的开头以常见的自然现象作为起兴,用平地上的水向四面八方流,比喻人生因门第不同,命运也不同。这两句中,隐含诗人的不平之气。但是这种现象,像大自然一样,很难改变。诗的第三、四句,诗人以“命”来自我安慰,声称不要“行叹复坐愁”。不过实际上愁是消除不了的。诗的第五、六句,诗人就借酒浇愁,用唱歌断绝忧愁。然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于是,诗的第七句:“心非木石岂无感?”用反问句式,直说“人心有感”,发出了抗争。诗的前四句不言愁,第五、六句借酒浇愁、用歌断愁,第七句是一个大转折,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潮。紧接着第八句,又是一个急转,“不敢言”。第七句那么慷慨激昂,第八句却如此无可奈何,在对比中表现出诗人精神上极度的矛盾、痛苦和忍辱负重。 全诗突出一个“愁”字,所叹者愁,酌酒为消愁,悲歌为断愁,不敢言者更添愁。正如沈德潜所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古诗源》) 2、诗人的人生之路难吗?钟嵘《诗品》说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1)社会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2)有关鲍照的生平经历: 鲍照(约415-470),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鲍照出身寒微,自称“家世贫贱”,是“负锸下农”(《谢秣陵令表》)。二十多岁时,在临川王刘义庆门下,因献诗被赏识,擢为国侍郎。以后担任过太学博士及县令等低级官职。最后任临海王刘子顼参军,在刘子顼举兵叛乱失败时,死于乱军中。世人因此称他为鲍参军。有《鲍参军集》传世。 “才秀人微,取湮当代”的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文学作品的价值,却越来越受后人重视,有人甚至认为他是刘宋时代成就最高的作者。 鲍照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诗、赋、散文皆不乏名篇,但成就最高的还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这组诗主要表现其建功立业的愿望,抒发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传达出寒士们慷慨不平的呼声,充满了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较左思的诗,不但有不满,更有抗争)。 鲍照擅长诗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俊逸,对唐代诗人李白等很有影响。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中的“俊逸鲍参军”,就是赞美李白的诗有鲍照的俊逸风格。其作品留芳后世,被称为“元嘉三大家”(谢灵运、颜延之、鲍照)之一。 鲍照的人生的道路,充满着悲剧色彩,这悲剧色彩来源于他生存的时代、出身和他的志向的冲突。 两晋南北朝,实行的是士族门阀制度,但是鲍照出身寒微,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只是鲍照悲剧形成的前提,因为出身寒微的左思也曾用诗歌抒写对门阀制度的不满,但他终于“高步追许由”,走向了归隐。形成鲍照悲剧的决定性因素是他个人的抱负和志向,鲍照是一个性格和人生欲望都非常强烈的人,毫不掩饰自己对富贵荣华、及时享乐、建功立业等种种目标的追求,并且认为以自己的才华理应得到这一切。老庄哲学中一切消极遁世,委顺求全的东西,都与他的思想格格不入。 他不顾一切地要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而当他的.努力受到社会现实的压制、世俗偏见的阻碍时,心灵中就激起冲腾不息的波澜,表现出愤世疾俗的深沉忧愤。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中,形成他诗歌独特风格。门阀制度像大山一样压在鲍照身上,促使他把无比巨大的愤懑不平之气化作《拟行路难》这样的

诗篇。 3、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从诗歌本身看,作者所说的“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 4、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明确:本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5、学生有感情地背诵。 五、赏析技巧 1、诗歌开头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哲理? 【明确】这个比喻是说,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这是古代的血统论。 (分析: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因此说,这起首两句,通过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人惊疑的气势。正如沈德潜所说:“起手万端下,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也。”这正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心情。) 2、“安能行叹复坐愁”和“心非木石岂无感”两个反问句,在表现诗人情感变化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安能行叹复坐愁”这个反问句,从字面上看,是说人生苦乐自有命,怎么能行时叹息坐时愁呢?应该学会自我宽慰。实际上,语言中蕴含着不平之气。这个反问句,诗人含着不平,提出不言愁,感情基本上还比较平稳。 “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大转折。上文中,以“人生亦有命”来宽慰,以不言愁来消愁,感情还能克制。到借酒浇愁,其结果是愁更愁,情感之流开始奔涌。到“心非木石岂无感”,感情沸腾,在这句达到了高潮。 3、概括本诗的写作风格: 此诗的语言近似口语,明白晓畅。诗歌的情感时而压抑,时而奔放,将复杂的心理历程表现得曲折婉转。 六、延伸拓展: 1、从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方面,说说此诗对李白的《行路难(其一)》有哪些影响? 【明确】 作者的《拟行路难》对李白的《行路难》很有影响。 从思想内容看,都是写怀才遇的悲愤不平的感情。 从语言风格看,都得力于汉乐府的影响。语言质朴,用近乎口语的文字表现深邃的诗意。 2、推荐阅读: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1)找出这首诗的诗眼? 【明确】忧思 (2)诗人是如何表现他的忧思的? 【明确】开头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夜晚失眠,起来弹琴),婉约表达了诗人心中的隐忧。三、四、五、六句通过“明月、清风、孤鸿、翔鸟”以动写静,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意境,以清冷的自然景色为衬托来抒写内心的孤独和忧思。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点破忧思、伤心。 (3)诗人为什么会如此伤心,如此忧思?(引导学生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答) 【明确】三国魏晋时人。公元249年,司马懿杀曹爽,专国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权。公元254年,司马师废魏帝曹芳,立曹髦。公元260年,司马昭杀曹髦,立曹奂。死后,由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阮籍就是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为了保全自己,他不得不小心翼翼,虚与周旋。生于乱世,阮籍常用醉酒的方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 (详细内容见补充资料) 七、作业布置: 背诵《拟行路难》。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